散客怎样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类?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搜狗百科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该词条缺少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阿坝藏族羌族,简称,是的一个自治州,以少数民族为主要人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与青海省、甘肃省交界。全自治州以高海拔山区为主,其北部传统上属于安多地区,西部、传统上属于康区。幅员面积83,426平方公里,辖1市12县(、、小金县、、、、、、、、、金川县、),行政中心驻地马尔康市。阿坝州是四川省第二和的主要聚居区。阿坝州有、等。阿坝州被专家誉为世界最佳目的地。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行政区类别
1县级市、12县
92.03万人(2014年)
8.42万平方公里
战国时,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坝州始有建制。西汉置。晋、隋袭旧制有所拓展。唐代建置时有兴废,演变频繁。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维川郡。元为之始,明置于茂州、威州、松潘卫,分辖各土司及千户所。清设茂州、、松潘厅、厅。民国之初改厅州为县,继后设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后改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辖松潘、茂县、汶川、理县、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县及草地65部、20个土司、11个屯守备。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952年专区属领导。日撤销茂县专区,改设。原懋功县改称(驻);化县改称大金县;由部分地区设置南坪县(驻南坪);驻地迁杂谷脑。原地区改设(驻中阿坝);原地区改设芦花县(驻芦花);原地区改设(驻纳摩寺);大金县的绰斯甲地区建立县级行政委员会(驻)。将、、党坝、梭磨司分别建立相当于区的政权机构,并在四土的中心地区暂设相当于县级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辖10县、1县级行政委员会、1县级办事处。1954年芦花县改名,若尔盖县由纳摩寺迁驻。1955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设,人民委员会驻刷经寺。1956年原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四土)改设为。绰斯甲行政委员会改为绰斯甲县,驻地迁。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2县。1958年阿坝藏族自治州驻地由刷经寺迁马尔康县城。由行政委员会设立(驻南木达)。撤销茂县、2县。同年7月7日由原茂县、汶川2县全部辖区和理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立茂汶羌族自治县(驻)。理县迁驻刷经寺。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1县、1自治县。1959年壤塘县迁驻壤塘;理县迁驻哈拉玛。1960年撤销理县,以原理县和阿坝县的部分地区设立(驻哈拉玛);原理县的其余地区并入茂汶羌族自治县和马尔康县。撤销南坪县,并入松潘县。大金县改名为。撤销绰斯甲县,并入、壤塘2县。阿坝藏族自治州辖9县、1自治县。1963年恢复南坪(驻南坪)、汶川(驻威州镇)、理县(驻杂谷脑)3县;茂汶羌族自治县由威州镇迁驻。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2县、1自治县。1987年,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15年10月撤县建市获国务院通过。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12个县,面积84242平方千米。包括、金川县、小金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理县、茂县、松潘县、、黑水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行政区划图
4083 k㎡、、、、、、、、、、、、4318 k㎡、、、、、、、、、下孟乡、、、4075 k㎡、、、、、、、、、、、、、、、、、、、 、8486 k㎡、、、、、、、、、、、、、、、、、、、、、、、、5286 k㎡、、永和乡、、、、、、、、、、、、5524 k㎡、、、、、、、、、、、、、、、、、、 、、、、5571 k㎡、、、、、、、、、、、、、、、、、、、、4154 k㎡、、、、、、、、、、、、、、、、6639 k㎡、、、、、、、、、、、、、6836 k㎡、、、、、、、、、、、10435 k㎡、、、、、、、、、、、、、、、、、、10437 k㎡、、、、、红星乡、、、 、、、、、、、8398 k㎡、、、、江茸乡、查尔玛乡、、、、、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是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中距省会城市最近的地方,具有相对较好的区位优势。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区,中部为区,西北部为高原区。
阿坝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属大陆,四季气温无明显差别,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山原地带为温凉半,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气候呈垂直变化,高山潮湿寒冷,河谷干燥温凉,年平均气温5.6℃~8.9℃。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降水集中,蒸发快,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带,海拔米的坡谷地带是寒温带,年平均气温1℃~5℃,海拔4100米以上为寒带,终年积雪,长冬。
蕴藏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迄今为止,已发现矿种54个,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10处,小型矿床36处。优势矿种有金、锂、花岗石、大理石、水泥用石灰石、泥炭、矿泉水、、泥炭、温泉等。黄金储量116吨,约占的49%。随着地勘工作的不断深入,金矿储量还会逐步增加。锂辉矿分布在、两县境内,(矿石量)1546.5万吨,居四川省第二位,平均品位1∽1.2%。呈现集中、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且锂矿与国内紧缺的铌钽矿共生。大理石已探明储量1239万立方米,占四川省的33%,优势品种“蜀金伯”被列入全国80个“名特石材品种”,主要分布在小金和两县境内,品种主要有“夹金花”、“”等,其中“夹金花”被列入全省40个花岗石“名特石材品种”。水泥用石灰石主要分布在汶川境内,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占全省的22%,远景资源储量在20亿吨以上,居四川省第一。泥炭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远景资源储量在19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在红原、、境内。为四川省内独有,已探明储量1398万吨,分布在、汶川境内。境内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泉水有、、理县、若尔盖等6处。水温在35∽62度之间,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阿坝州境内江河纵横。黄河在阿坝州流经165公里。四川境内的主要支流岷江、、均发源于阿坝州。岷江干流及最大支流纵贯全境,其流域内水量充沛、天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全州大小河流530余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46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1933万千瓦,占四川省水能蕴藏量的14%;可开发量1400万千瓦,占四川省的11%;水能资源特点是河流落差大,距离负荷中心近,年发电小时长,各类电站低。截至2010年4月底,全州发电额定装机容量358 万千瓦,并网投运装机容量318.3万千瓦。其中:“5·12”后恢复装机容量253.16万千瓦,正在恢复36.6万千瓦。特大地震后,新增柳坪、等8座水电站,总装机68.3万千瓦。装机190万千瓦的大渡河双江口电站已经进入前期准备阶段。截至2010年4月底,全州已恢复110千伏—500千伏电网变电容量261.56万千伏安。恢复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电网1460公里,未恢复175公里。
截至2009年底,全州已建立包括森林类型、、类型的25处,总面积218.6万公顷,占全州幅员面积的26%。其中,国家级4处:九寨沟、卧龙、、若尔盖辖曼,面积48.7万公顷;省级12处:黄龙、白羊、勿角、白河、铁布、沟、、草坡、曼则塘、三打古、且、弓杠岭,面积91.6万公顷。有各类植物资源1500余种(其中:1200种,植物70种,淀粉植物37种,80种,79种,单宁植物68种)。野生中药材1960余种(占全省的50%),蕴藏量达8.5万吨;有全国重点普查中药材179种(占49%),盛产虫草、、麝香和羌活、、当归、、黄芪等名贵、大宗药材。有野生动物381种,76种(其中一级保护23种、二级保护53种),有大熊猫、、、、猕猴、等。阿坝州是四川省植物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是及长江、黄河上游的“屏障”和著名的“珍贵宝库”。
2014年末,全州总数922481人,其中:男性469747人,女性452734人;农业人口714697人,207784人。2014年末,全州常住人口总数92.03万人,其中32.85万人。35.6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8.40,4.64,人口3.76。
主要民族:藏、羌、回、汉。2014年末,全州藏族531131人、羌族171508人、汉族187763人、回族30135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7.6%、18.6%、20.3%、3.3%。
2014年,年实现247.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25亿元,增长4.7%,对经济增长的为12.4%,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5.31亿元,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0%,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5.23亿元,增长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6%,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由上年的15.0:51.6:33.4调整为15.0:50.6:34.4,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不变。增加值113.28亿元,比上年增长7.2%,占GDP的比重达45.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6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66.08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26.55亿元,增长10.3%。全年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6%,涨幅比上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其中: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五涨三跌”,食品类上涨3.4%,居住类上涨2.1%。工业生产者(PPI)下降4.1%,购进价格(IPI)下降1.7%。2014年全年完成383.34亿元,比上年下降5.6%,其中:347.34亿元,下降4.7%。分管理渠道看,157.53亿元,下降1.7%;88.55亿元,下降24.3%;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114.87亿元,增长1.6%;4.25亿元,增长5.3%;其他投资18.14亿元,增长5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7.61亿元,下降1.0%;第二产业97.63亿元,下降27.9%,其中工业投资95.46亿元,下降28.2%;第三产业268.1亿元,增长6.1%。投资比例为4.6:25.5:69.9。全年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97个,完成投资255.39亿元,占总投资的66.6%,其中,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139个,完成投资198.01亿元,占总投资的51.7%。2014年末,完成地方2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15.71亿元,增长11.7%;12.87亿元,增长23.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2.3亿元,增长9.4%。其中:交通运输增长57.2%,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5.8%,科学技术支出下降1.1%,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1.4%,住房保障性支出增长44.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增长15.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3.5%。2014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473.6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64.55亿元,增长11.0%;各项205.68亿元,增长10.3%,其中:38.64亿元,增长5.3%;165.13亿元,增长11.4%。2014全年保费总收入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1.07亿元,增长13.9%;财产险3.34亿元,增长37.9%。已决赔案件数4.1万件,增长6.2%;已决赔案件金额1.55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69元,比上年增收2035元,增长8.8%。中,、经营、分别为23142元、2400元、425元,分别增长8.7%、2.5%、92.1%,2068元,下降11.6%。人均消费支出16310元,增长15.2%。201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866元,比上年增收1073元,增长15.8%。其中,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2299元、4351元、143元、1073元,分别增长14.6%、19.9%、30.2%、2.3%。 2014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项 目单 位实 绩比2013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47.795.6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37.254.7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125.315.9亿元7.6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85.235.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亿元113.287.2粮食总产量万吨16.485.5肉类总产量万吨7.776.6亿元59.211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83.34-5.6地方亿元28.5816.8地方亿元192.39.4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473.68.8年末余额亿元205.6810.3亿元4.41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51508.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786615.8%34.5-4.7个百分点处理量万吨13.523.85普通高校在校生数人6867-5.17中小学在校生数万人11.07-3.15广播综合覆盖率%910.5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97.80.2个百分点参合率%99.40.5个百分点2015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04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84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0.02亿元,比上年增长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4.18亿元,比上年增长9.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9%、50.3%和41.8%。
2014年,达16.48万吨,肉奶产量分别达7.77万吨、11.8万吨。新建改造产业基地9万亩,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产量达163.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1亿元。种植优良牧草111万亩,新建牲畜棚圈2600户,新增标准化养殖场12个,地方优良取得新进展。培育专业合作社495家、农(牧)场86户、省级龙头企业3家,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加快成长。新增“”产品38个、“”区域品牌经营户11家、窗口20个。2014年全州56.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分别增长7.5%、5.4%、3.4%、24.3%和6.1%。年末,灌溉面积22850公顷,其中农村耕地17000公顷。新增0.69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3.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9%。全年农村用电量2.11亿度,增长0.8%。年末耕地面积6.05万公顷,增长0.2%。全年7.9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70公顷,增长2.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7万公顷,增长2.0%;粮食总产量16.48万吨,增长5.5%;蔬菜产量63.21万吨,增长13.9%;园林水果产量15.34万吨,增长27.8%。加快推进现代和各项重点,新建林业产业基地3.65万亩,低产改造0.45万亩。与建设防沙治沙省级配套资金1.48亿元,生态功能项目1.13亿元。造林面积共计13446公顷,其中4434公顷,(一般造林)9012公顷。森林抚育11434公顷。全州24.95%。全年出栏生猪38.86万头,比上年增长8.1%;出栏牛38.1万头,增长6.3%;出栏羊32.82万只,增长3.3%;出栏兔62.77万只,增长9.2%。年末猪存栏33.71万头,增长3.5%;牛存栏175.64万头,下降1.5%。全年肉类总产量7.77万吨,增长6.6%。其中:猪肉产量2.78万吨,增长9.1%;牛肉产量4.22万吨,增长5.3%。奶类产量11.8万吨,增长2.3%。2015年,全州特色农产品达126万吨、粮食总产量达16.69万吨、肉产量8.32万吨、奶产量11.88万吨。
2014年,全年实现全部102.66亿元,比上年增长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0%,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为4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分别增长30.7%和17.5%。主要产品中,原矿产量增长99.5%,增长6.8%,中成药增长27.8%,增长62.4%,铝合金增长34.9%,水泥增长3.3倍,发电量增长9.6%,葡萄酒增长40.2%。2014年末,全州共有93户,总资产501.4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全年实现163.14亿元,增长18.3%。16.61亿元,增长74.8%。90.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14年末,全州具备资质等级的共有28户,其中有工作量的企业27户,比上年增加3户。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国有及实现总产值1.59亿元,下降22.4%。6.67亿元,下降11.4%。56.58万平方米,增长19.3%。2015年末,全州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6户、资产549.29亿元,全州发电量211.86亿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
国内贸易2014年实现5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按销售单位经营地统计:城镇实现零售额46.4亿元,乡村实现零售额12.81亿元,分别增长14.4%、9.7%。按国民经济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6.43亿元、36.37亿元,增长20.9%和14.3%;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6.75亿元、9.66亿元,增长9.9%和7.9%。对外经济2014年实现47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出口2685万美元,进口2073万美元,分别增长17.9%、25.6%。全年招商引资续约项目172个,新签项目47个,累计到位州外资金72亿元,200万美元。在上共签订投资项目36个,签约金额达329亿元。旅游经济2014年接待游客2876.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2.7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6%、24.1%。其中,入境游客14.83万人次,实现3197.38万美元,分别增长15.9%和13.1%。进出港航班15789架次,旅客吞吐量170.07万人次(其中,进港86.07万人次,出港84万人次),分别增长10.0%和16.5%。2015年,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3230.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5.09亿元。
2014年末,全州有大专院校1所,专任教师415人,在校生6867人,招生1982人,毕业2332人;全日制4所,专任教师359人,在校生2938人;小学271所,专任教师6419人,在校生64648人;初中39所(含12所),专任教师2671人(含初中部分),在校生30127人;高中18所,专任教师1279人,在校生15930人;幼儿园344所,在园幼儿26775人;小学入学率99.8%。全州在校“”学生6173人,“9+3”毕业生就业率达96.78%。2015年末,全州有大专院校1所,有专任教师410人,在校生6765人,当年招生2728人,当年毕业2312人;有中等职业学校4所,专任教师359人,在校生3247人;电大1所,在校生2458人;有小学校264所,专任教师6304人,在校生63073人;57所(含九年一贯制12所),专任教师3940人(含完全中学初中部分),在校生44687人;高中19所,专任教师1281人,在校生16039人;幼儿园322所,在园幼儿27876人。小学、初中阶段入学率分别为99.8%和101%。就读“9+3”藏区免费教育的学生7170人,全部免除学费,同时享受每学年3000元的生活补助。
2014年获批技术创新资金项目2家,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早期科技创新省级扶持资金2家,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补助项目立项1家。全年复审1家,认定四川省2家。年末,全州有省认定的新材料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创新型企业25家,州76家。全年119件,82件。
2014年末,全州文化系统有国有文化机构268个,其中:国有专业1个,文化馆14个,文化站222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13个,图书馆书籍总藏量54万册。有1354个。有州广播电视台1座,县广播电视台13座,有线电视用户11.2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8.42万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1.0%和97.8%。2015年末,全州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4个,文化站219个,公共图书馆14个。2015年末,全州有广播电视台14座,调频转播发射台22座,电视转播发射台20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2.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1%。
2014年末,全州有(含)1683个,其中:医院35个,卫生院222个,10个,采供血机构1个,村卫生室1244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250张。有卫生技术人员506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32人,注册护士1444人,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58.8%。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全州21.85/10万、9.72‰,均低于全省民族地区平均水平。孕产妇住院分娩率85.25%,比上年提高了2.53个百分点。甲乙发病率下降12.85%。城乡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提高至63.07%和77.68%。2015年末,全州有卫生机构164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8个,妇幼保健站14个,采供血机构1个,14个,14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及机构各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435张,卫生技术人员5518人,其中和1986人,注册护士1603人。
2014年开展各类群体活动164次,参与人数达5万人次,比例达39%。免费开放29万人次。完成229个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91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4条建设。参加第十二届省运会获13金13银8.5铜总分727.5分,创历史最好成绩;参加省民运会竞技项目获21个一等奖、28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参加省获7金17银18铜牌。销售5673万元,筹集298万元。
2014年,7720人。年末3.56%。2014年末,全州参加养老数达41.3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9.76万人,31.6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21.61万人。参加人数68.65万人,参合率达99.4%。参加人数达5.33万人。参加人数达7.65万人。参加人数达2.71万人。2014全年共有5.03万人纳入,15.69万人纳入,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为350元/月和150元/月。全州纳入9127人,其中:分散供养5539人,集中供养3588人,分散供养每人每月260元,集中供养每人每月400元。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覆盖率为100%。3045名Ⅰ度、8642名Ⅱ度、3045名Ⅲ度患者的农村低保、生活补助及医疗救助全部兑现。销售6707万元,比上年增长24.8%。2015年末,全州余额达186.67亿元、农村居民9711元、25939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6%以内。全州13县启动,参保农牧民达18.2万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实现州级统筹,养老保险人月均待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18万人享受城乡,发放低保金1.99亿元,实现下的应保尽保。
交通截至2013年,阿坝现有公路5000多公里,已建成了乡乡通公路的良好交通网络。、横穿境内,主要干道正向高速公路和标准公路发展,、已建成使用。阿坝与西南大都会成都和西北大都会兰州相邻,紧靠四川省内的、、和。在州境内,是从甘肃方向进入的中转站,刷经寺是州内由成都经、、红原等地的西线的必经之地,茂县和松潘是成都至九寨沟的的要冲,是川东地区进入阿坝的中转站,而都江堰和汶川则是进入阿坝州的咽喉。进入阿坝州还有另外两条线路,起点站在四川的绵阳、甘肃的。绵阳客运中心至九寨沟县城320公里,文县至九寨沟县城77公里。平武至松潘县城170公里。从平武去黄龙的散客,可在中途的黄龙景区下车,平武至黄龙为114公里。从成都坐客车抵松潘县城的散客,可以乘返平武的班车到黄龙。2014年末,行政区划面积内公路总里程达13447公里,其中12731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达1901万人,比上年增长15.4%,254599万人公里,增长27.7%;达2057万吨,增长0.2%;605028万,增长21.4%。到2013年末,行政区划面积内公路总里程达1313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70公里。开通京、沪、杭直飞九寨黄龙机场航线。通信2014年末,全州有固定电话用户11.96万户,比上年下降3.5%;移动电话用户75.35万户,增长6.2%;互联网用户12.31万户,增长41.9%。全年完成9.52亿元,增长25.3%;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34亿元,增长11.5%。全州快递企业完成快递业务量27.02万件,增长20.9%,完成快递业务收入539万元,增长23.7%。邮政局所网点总数为185个,29条、总长度2563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46条,总长度2877公里。2015年末,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7.77万户,互联网用户15.64万户。全州共有邮路26条,总长度2303公里。实现了全州1353个行政村通信实现全覆盖,全州221个乡镇实现全覆盖率,同时,有效解决了937个行政村的宽带通信,覆盖率达70%。
当地节日  国际熊猫节牦牛文化节雅敦节祥隆节摩朗节 
天麻天麻天麻,属于一种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地区,四川主要集中在西藏、九寨沟、乐山等地。是一种常用且比较名贵的中药,用于、、、癫痫、抽搐、等症状。松贝松贝松贝是的一种。在我国,贝母品种有十多种,其中最有名的有、和,川贝中又以松贝为最优。松贝主产于“”,即松潘、红原、的大片草地上。因过去松潘为川、甘、青土特产品集散地,这一带的贝母都运到松州城里来做交易,故得名松贝。松贝的特征之一是“”,即一片较大的弧形贝母瓣抱着一片较瘦小的贝母瓣。松贝的另一特征是“嘴巴尖,0圆”。因其“嘴”小,所以也有人叫它为尖贝;因其“0”圆,有人验证松贝真伪时,抓一把贝母撒在桌面上,如果十有八九能稳坐不动,准是松贝无疑。松贝为的鳞茎。种子入土后,第一年冒出一匹叶,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一匹叶”;第二年抽出主杆,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树儿子”;第三年开出灯笼状的花,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暗紫贝母的花,其花瓣为暗紫色,上面有黄色斑点,花蕊为桔黄色,)猴头菌松贝是润肺消炎、镇咳化痰的名贵药材,因此是馈赠友人的高级礼品。由于松贝的采挖季节在每年的6至9月间,因而松贝商品也在这时候上市。购买松贝时,以颗粒小而饱满,色白,嘴尖,0圆者为上品,尤以豌豆大小的为最佳,俗称“”。松贝(松潘产区)保护范围为四川省现辖行政区域。猴头菌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脆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八九月出产,因似乖巧机灵的而得名。营养丰富,含有多肽及多醣类,以及人体鹅蛋菌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分布于全景区林带。鹅蛋菌鹅蛋菌是非常珍贵的食用菌,具有色鲜味美、肉质细嫩、香郁可口的特点,营养极为丰富,尚未人工栽培研究。据记载,恺撒大帝最喜食此菌,故有恺撒蘑菇之称。此菌是树木的,与云杉、冷杉、、栎等树木形成菌根。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散生或单生。在小金县景区广有分布。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冬虫夏草为较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真菌冬虫夏草菌与其寄主昆虫蝙 蝠蛾幼虫等的干燥和虫体。又称夏草冬虫、、虫草。始载于清《本草 丛新》。外观特殊 ,子座出自寄主幼虫的头部,单生,细长如状,长4厘 米—11厘米。 性温,味甘,具有滋肺补肾、益精气等功效。主产于松潘、理县、茂汶、 、德 格、道孚、、木里等地。生长于海拔3000米—4500米的区,夏初子 实体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1950年全省收购13.25吨,最高年收购20.9吨, 近年由于野和资料减少及天然气候影响,产量逐年下降,有时年收购量仅数百千 克。商品按产地(或集散地)分为炉草(集散)、灌草(集), 按大小说分为虫草王、散虫草、把虫草三种。以形体完整、虫体丰满肥大、外色 内色白、子座短者为佳。每500克约1200条—1600条 。主要药用成分为各种 氨基酸。1983年,在发现虫草新种,已发展开发利用,但产量较少。羌活羌活羌活为植物,可入药。味辛、苦,性温。归肾、。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刷经寺是红原县羌活主要产地,只有在这里才可以买到纯正的羌活。刀党刀党“刀党”,也称“九寨刀党”“纹党”“刀口党”,药典名:,原名南坪刀党,是党参家族的珍品,因盛产于中(古称刀口坝)地区而得名,属原产地高原特色资源,根条肥大柔软,嚼之化渣,肉质饱满,心呈菊花状,药食两用均可,有、健脾、益肺之功效。曾经是明、清两朝贡品,是中国传统出口地产药材。刀党,药用价值极高,是党参家族的珍品,主含党参皂甙、、葡萄糖、微量生物碱等成份。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可治食少便溏、咳嗽、脾肺虚弱、气短心悸、内热消渴等症。作为食材,常与当归、黄芪、、。.生长环境:阿坝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距成都80公里,幅员8.42万平方公里。西北部大草原,一马平川,蓝天白云,牛羊牧野;东南部高山峡谷,层峦叠嶂,相映,鹃啼猿鸣;“”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东方圣山”、“活化石”大熊猫……美景如画。境跨两个地理台阶和5000米的垂直高差,造就了分异显著的和复杂多变的局部生态,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素有“天然药库”之称。野生中药材1960余种(占全省的50%),蕴藏量达8.5万吨;有全国重点普查中药材179种(占49%),盛产虫草、松贝、麝香和羌活、、当归、刀党、黄芪等名贵、大宗药材。.产地范围:刀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九寨沟县安乐乡、、、、、、、、、、、、、、、、等1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羌绣羌绣根据,2011年第128号公告正式批准对“汶川羌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获得的第1个。2015年5月,汶川县人民组织召开了汶川县《汶川羌绣》审查会,审查通过了《汶川羌绣》地方标准,并于6月20日起正式实施;在此基础上,汶川县启动“汶川羌绣”产品保护申报工作。经过质监部门的调查研究,在认真论证了“汶川羌绣”的质量特色、产品特性、地域特征、保护范围、生产技术、知名度、生产销售情况以及产地自然因素、民族因素、人文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后,“汶川羌绣”顺利通过检验检测、检查评审,2011年9月,申报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汶川县素有“羌绣之乡”的美誉。“汶川羌绣”不仅是汶川的一张精美名片,更是震后灾区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优势。国家质检总局的公告明确了地方0建议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现辖行政区域,地方0界定保护范围的建议文件为四川省汶川县人民0《关于划定“汶川羌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范围的函》(汶府函〔号),标准或技术规范为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2011《汶川羌绣》。“汶川羌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报成功,标志着震后汶川产业重建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打破了国家级地标产品“零记录”,这必将载入汶川县灾后恢复重建的光辉史册。目前,“汶川羌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依法发布和有效实施,将羌绣从散户自用阶段换挡升级到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规模化,对编制标准、规范绣女和指导羌绣业的传统技艺,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汶川羌绣,提升汶川县羌绣质量水平起到科学的促进作用。汶川羌绣产地范围为四川省汶川县现辖行政区域。
、已被列为,属,、若尔盖高原湿地属,属国家级人文景点,藏羌民俗特色鲜明。阿坝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富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团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和的历史人文景观,被称为“世界最后一处尚待开发的旅游金矿”。走进阿坝就是走进自然,走进阿坝就是走进风景。阿坝,东南向西北海拔由820米上升到6250米。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隔山相望,、、尖子雪山景点,流云山岗轻抹浓裹,、沙棘林、波池、岷江自西东来,流泉飞瀑穿行其间,由北向南;三江、、高原湿地、;;辽阔无垠;、温泉,洗浴民俗。岷江上游石棺葬及出土青铜器、玉石、、陶器(战国时期),浓缩和再现了羌族先民的独特文化面貌和聪明智慧;古刹等建筑古朴久远,是藏羌民族文化艺术的杰作,是藏羌民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丰富多彩,天文、地理、美术、医学等包罗万象,文物名刹不胜枚举。藏羌民俗风清古朴,、服饰、、藏羌山歌、饮食文化等无不引人入胜。2010年,申报的“藏族编织、刺绣工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1935年4月进驻到1936年8月全部走出草地,停留达16个月,留下数处会址、遗址、文物等,还有鲜为人知的红四方面军在金川建立的格勒得沙共和国遗址,以及后来建造的松潘总碑园、亚克夏雪山等。阿坝现有3个世界级风景区,3个省级风景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1个一级景点,38个二级景点,19个三级景点。5个人文景观板块:、、羌文化、历史文化、。
地理位置:位于境内。它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地处北纬32°53’—33°43’,东经103°27’—104°26’之间。东临,北与甘肃省、交界,西接,南同、接壤。气候特点:气候冬长夏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温凉;按海拨高度分为暖温带半干旱、中温带和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65%,年平均气压859.3百帕。资源特点:九寨沟以翠海(高山湖泊)、叠瀑、、雪山、、“六绝”驰名中外,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和“世界水景之王”之称。春看冰雪消融、山花烂漫;夏看古柏苍翠、碧水蓝天;秋看满山斑斓、层林尽染;冬看冰雪世界、圣洁天堂。桂冠:九寨沟有“童话世界”之誉。1990年,九寨沟被列为“胜地四十佳”之首,1991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风景名录》,1992年12月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日,获。日正式成为全国首个“”。景点介绍:九寨沟的主要景点有、、、、、、、镜海、、、、和等。
地理位置:黄龙名胜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距离松潘县城56公里,距离平武县122公里,距离九寨沟风景区130公里,距离56公里,总面积4万公顷。气候特点:年均降水量758.9毫米,年平均温度5℃,夏季最高温度29.5℃,冬季-28.1℃,属高原温带—季风气候类型。资源特点:黄龙名胜风景区以规模宏大、类型繁多、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化景观为主景,在中独树一帜,成为。桂冠:黄龙名胜风景区获得和“绿色环球21”认证、、等殊荣。1992年12月被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
地理位置:风景区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系中段,在境内,距成都220公里,景区主要由“三沟一山”组成,四姑娘山的核心景区包括、、和四姑娘山。气候特点: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是季风气候向大陆性过渡地区。资源特点:四姑娘山境内已确认存在的鸟类有74种,鱼类7种,兽类46种。植物主要是—横断山系植物物种。由于海拔高差大,形成了植被垂直分布的独特特征:海拔2700米到3200米,是高山峡谷型植物;海拔3200米以上是高原型物种。四姑娘山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包括虫草、贝母、、、等。桂冠:四姑娘山风景区拥有五项桂冠:、、国家级,国家地质公园、五项桂冠。
地理位置:是中国青藏高原东部最东缘离大都市最近、可体验性最优的现代,地处四川达古内,旅游区面积210平方公里,景区位于阿坝州的腹心地带,距成都市、、均280公里。气候特点:地区属高原型气候区,旱、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下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为9.5°C。资源特点:达古冰山景区内春观山花、夏赏冰、秋品红叶、冬抚雪,是旅游绝佳目的地!走进远古、探古溯源,&达古冰山&因此得名。冰河鼎盛时期,是一处大型平顶冰川,目前,景区内共有现代冰川13条首尾相接,冰面积达6.04平方公里,蔚为壮观。桂冠:景区先后评为最具有吸引力新美景、四川最佳度假,最佳红叶观赏目的地,中国彩色冰川—等称号。被著名作家誉为“最近的遥远”。景点介绍:达古冰山集现代冰川、古、原始森林、、雪峰藏寨、珍稀动植物、于一体,是观光、度假、休闲、避暑、科考、科普、探险、的地质、生态、景区。有冰川生态彩林区、观赏游览区、藏体验区、文化体验区、观赏区、高山牧场休闲观赏区、神山游览区、古冰川地质公园、现代冰川观赏区。
地理位置:位于县城以北50公里,贯穿其中。距离成都520公里,距离兰州430公里。气候特点:花湖属高原寒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寒冷湿润。资源特点:花湖良好,完整,动植物资源群落丰富,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种类多,高山天然湖泊、湿地水禽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是我国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保护、科研、教学价值和较高的生态旅游价值。目前这里成为、等世界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栖息有黑颈鹤500余只。桂冠:1998年8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高寒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2005年被授予“黑颈鹤之乡”;2005年(花湖)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湿地”。景点介绍:花湖位于广阔的热尔大草原,处于“若尔盖湿地”的核心地带。进入花湖景区,扑进视野中的是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与湛蓝天空,数百个大小湖泊随意地镶嵌在绿野间。星星点点的牧家帐篷,珍珠般撒落在连绵的下,这里的人们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跨马背而歌,吹一曲悠然的竹笛,唱一支古老的牧歌,徜徉在飘香的帐篷前,沐浴高原清凉的晚风,花湖的明净与草原的盛情会为你拂去一路风尘。
地理位置:第一湾位于若尔盖县城西南部境内,地处川、甘、青三省交接处,距若尔盖县城68公里,距12公里。气候特点:黄河九曲第一湾属高原寒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严寒,四季不明,冬长,年平均温度只有1℃左右,无绝对无霜期。多年平均降雨量650毫米,其中86%集中降于4月下旬至10月中旬。年平均日照2400小时。桂冠: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庄严”。黄河九曲第一湾景中“四绝”有:“古寺佛光”、“九曲夕照”、“三日连珠”、“晨光幻影”。2014年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成功申创成为阿坝牧区县第一个国家。景点介绍:黄河九曲第一湾是白河和黄河相汇的地方,全国三大名马的故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黄河自西向东来到,转了一个180度的大弯,再向西北方向蜿蜒而去,形如“S”型,从而形成的黄河九曲第一湾。“黄河九曲第一湾”东面的山坡上有一座气势恢弘的寺庙,叫,全称“索格藏铁庆林”,意为蒙裔吉祥大乘阐院。始建于公元1658年,属寺庙,现为甘肃分寺。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乙丙丁电影迅雷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