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紫竹游公园作文600字600字作文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81|回复: 20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安岳,人杰地灵。隋、唐、宋时期,普州已是闻名遐迩的重镇,其文化与眉山的“三苏”齐名,得“东普(州)、西眉(山)”之美誉。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溪河蜿蜒密布,良田阡陌交通,集山水之盛,聚林壑之美。这种独特的地形使安岳这块古老的土地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无尽的灵气,陶冶了众多的文人志士,哺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近年来,安岳为了将紫竹公园与圆觉洞打造成AAAA级旅游景区,充分利用石记刻技艺的优势,将安岳的历史文化名人雕像雕刻于紫竹公园内,将紫竹公园打造成了既有历史文化韵味,又体现安岳石刻艺术的新景观。
陈抟.jpg (136.49 KB, 下载次数: 8)
20:48 上传
宋代理学奠基人陈抟:陈抟(872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被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也称其为“睡仙”。。五代宋初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人(今四川安岳县)隐于武当山九室岩,移华山云台观,多著述。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
程咬金.jpg (150.66 KB, 下载次数: 3)
20:50 上传
普州刺史程咬金:程咬金(589—665)汉族,中国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唐朝开国名将,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程咬金还是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影视作品中描述的是,程咬金为了生活,被迫劫道,后与十八条好汉聚义瓦岗寨,反抗暴隋的故事。程咬金是一员福将,其三板斧相当厉害。他曾任普州刺史,最终卒于普州。
贾岛.jpg (174.79 KB, 下载次数: 3)
20:50 上传
晚年任普州司仓参军的贾岛。
秦九韶.jpg (145.57 KB, 下载次数: 3)
20:51 上传
宋代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秦九韶(1208年-1261年)字道古,自称鲁郡(今山东曲阜)人,生于普州安岳(今属四川)。南宋官员、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历任琼州知府、司农丞,后遭贬,卒于梅州任所。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汤绍恩.jpg (114.71 KB, 下载次数: 12)
20:52 上传
明嘉靖进士,任绍兴知府时,在钱塘江口筑堤建闸治水患成功的汤绍恩
无际.jpg (145.96 KB, 下载次数: 4)
20:54 上传
明代著名高僧无际
玄应.jpg (141.58 KB, 下载次数: 4)
20:54 上传
唐代高僧,倡雕大云山摩崖石刻造像的玄应
邹江亭.jpg (105.48 KB, 下载次数: 4)
20:55 上传
安岳柠檬引种人邹江亭
秦九韶.jpg (145.57 KB, 下载次数: 4)
20:58 上传
宋代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秦九韶(1208年-1261年)字道古,自称鲁郡(今山东曲阜)人,生于普州安岳(今属四川)。南宋官员、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历任琼州知府、司农丞,后遭贬,卒于梅州任所。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还不错,后人应该记住他们。
:victory安岳石刻确实不错。
我要作文不要资料
|四川麻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 ICP 川B2- ||||||川网文[号 |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 四川麻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转载]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征联获奖作品赏析
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征联获奖作品赏析
胜境千年,佛雕万象,石不能言谁解意?
青柠映日,紫竹临风,山无所觉鸟倾心。
福建 诏安 谢少纯
安岳县地处四川盆地中心,境内星罗棋布的摩崖石窟雕刻着十万余尊佛像,是著名的“佛雕之都”;近年该县广植柠檬发展经济,建成规模最大,技术、品质最优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被誉为全国唯一的“柠檬之都”;而此次征联活动则是以兴建中的紫竹公园为题目。作者紧紧抓住这几个关键性的素材,精思妙构成联。
上联赞安岳古代繁盛的佛教文化,第一、二分句开宗明义,道出安岳首要名胜古迹佛雕石刻,接着是设问句:“石不能言谁解意”?看似漫不经心地一问,实则启发读者:面对不能开口讲话的石雕偶像,应当细心解读、深入探究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领悟其中的深刻教义。
下联“青柠映日,紫竹临风”,交文相辉映的两幅明快画面推出该县经济建设的优势项目——柠檬产业,以及征联的直接由头——紫竹公园。末句与上联相应,感叹其“山无所觉”(无感知),暗中提醒游人:走进生机盎然、色彩缤纷的风光胜地,不要像土山顽石无动无衷,而要学鸟一样,倾心投入大自然怀抱,领略和陶醉于良辰美景。联句透过司空见惯的景物,不用简单的说教,而以物拟人,发人思考,委婉、含蓄地深化了主题思想。
此联句法上运用对联中的对偶修辞,第一、二分句采用当句对:“胜境千年”与“佛雕万象”,“青柠映日”与“紫竹临风”,不论词性、结构、平仄均成工对,因而上、下联中“千年”与“映日”,“万象”与“临风”便可不要求成对;末句为散句,上下又复相对。
全联语言简炼,景物描绘与文理辩析相结合,虚实映衬,可感可思,耐人寻味,因而联意具有一定深度。
千年石刻,千载佛都,千叠溪山千叠景;
九岭堆青,九天凝碧,九韶故里九韶风。
河南 灵宝 张志玉
上联写安岳为我国佛雕之都,千年上下的佛教摩崖石刻造像遍布县境,这里溪山环绕,风光秀丽,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景观。
下联写安岳为我国南宋数学泰斗秦九韶的故里,此地山岭青翠,云天广阔,保存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风貌。
此联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数字巧对,上联的“千”对下联的“九”。
二、“千叠”、“九韶”在上下联的第三分句中重复运用,而意义各不相同。第一个“千叠”有前后推进、上下展望之意;第二个“千叠”有步移景异、美景纷呈之意。第一个“九韶”为安岳的古代人名,第二个“九韶”为舜帝时的乐曲名。《史记·五帝本纪》:“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韶》之乐。”“九韶风”,后来泛指太平盛世的风貌,用在当代社会也是很恰当的。
三、联语对仗工稳。除数字以外,上联的“石刻”、“佛都”,下联的“堆青”、“凝碧”,词性都是偏正结构,这里乃运用当句对,亦属妥帖。
四、联语平仄协调。在4-4-7的句式中,两两交替,不逾规矩。上联分句结点为“仄平仄”,下联分句结点为“平仄平”,亦属联律正格。
综览全联,上联赞古,下联颂今,颇具地域文化氛围和时代特色。联语遣词考究,意境优美,尤以“九韶故里九韶风”为结语,更增加了此联的含金量。
喜清嘉山水之中,再起芳园,千古普州添锦绣;
醉厚重人文而外,难忘美味,一盘珍果数柠檬。
江西 余干 雷银喜
语言朴实,行文简洁,是该联的显著特色。作者在平实的语句中流露出赞赏之意,怎么都会令你相信,这里是幸福的家园。
上联,作者欣喜于在安岳这遍山野如黛幽幽,溪流净明潺潺的天然美景中,又新建起一座花团锦簇,竹树错落的紫竹公园。这是为千年古普州增添了一处如花似锦的美好园林,供广大普州儿女工作之余休憩、游览。无疑,这是安岳党政领导关注民生,为打造“幸福安岳”而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
下联,用“厚重人文”一语,概括了普州众多的历史名人:东汉初年出生于普州,东渡朝鲜半岛,死后被谥封为普州太后的许黄玉;唐朝被封为普州刺史的程咬金;中晚唐在普州先后任过司仓参军、司户参军的“苦吟诗人”贾岛;五代出生于普州,宋初奠定理学基础,创造了太极文化的道教老祖陈抟;南宋生于普州,著《数书九章》而享誉世界的古代大数学家秦九韶;明代出生于普州,在绍兴知府任上,于钱塘江口筑堤治水患的汤绍恩;五四时期,中国新诗开拓者,邑人康白情;祖籍在安岳龙台场高石梯的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美国引进尤力克柠檬,并在安岳的土地上成功种植的邹江亭等等。以及彰显普州古代历史文化艺术,数以万计的安岳石窟造像,无不证实着这里的文脉之深远,文化底蕴之厚重。这一切,无不令人陶醉!除此之外,如果今天你再来访安岳,山灵水秀的安岳所产的各种农副产品的美味,也会让你留连忘返的。那些名特优的珍馐果品中,尤其要数那香透心脾的金灿灿的柠檬啊。
该联主旨明确,立意高远,用语含蓄,表达准确,且平仄协调,对仗工稳,是为好联!
一水一山皆富丽,欣看柚海柠都,正得阆仙敲句,白情纵笔;
千龛千佛总慈祥,哪是刀雕斧凿,分明信念感天,智慧开光。
陕西 西安 徐熙彦
该联抓住安岳的名优农副产品通贤柚、柠檬和自然风光的秀美,历史人物中的两位著名诗人:贾岛、康白情以及饮誉中外的唐雕宋刻的精湛传神等特色来抒发,突出了地方特色,题旨鲜明。
上联写曾活跃在这片热土上,任过普州司仓参军、司户参军的中晚唐诗人贾岛和五四时期中国新诗开拓者、出生在安岳来凤乡井家沟的康白情先生,面对今天富饶瑰丽的安岳,欣喜地神游那绿浪滚滚的柚海和金灿灿的柠山时,禁不住诗情涌动,而欣然“敲诗”、“纵笔”,吟咏起当今富饶瑰丽的新普州来。这样的联想多么巧妙!多么灵动!多么激动人心!它既避免了简单地堆砌、罗列人文、物产和自然风光,又升华、点化了历史名人与丰富特产和优美自然景观的内在联系,既自然,又贴切。
下联说精美的安岳石窟,佛像镌刻得那么传神、逼真,栩栩如生地再现出佛的庄严慈祥,这怎么能是刀刻斧凿所能达到的呢?明明是忱挚的信念、虔诚的精神感动了天地!那无尽智慧的鬼斧神工,方能雕造出这样的美轮美奂啊!这里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引发出奇妙的想象,将安岳石窟造像的高超技艺,精美绝伦,赞赏到了极至。
全联主旨鲜明,想象丰富,构思奇妙,音韵和谐,对仗工稳。
唐时雨,宋时风,石刻千年传胜迹;
远者来,近者悦,柠香万树醉诗心。
山东 冠县 张文静
山东冠县张文静先生应征安岳紫竹公园联之成功处,至少有以下三点:
其一,紧扣安岳人文风物特点下笔。与其它若干应征联句相异,张联不是细述安岳历史人物或全面语涉安岳名优特产,而是仅选取安岳历史最负盛名的“石刻”以及当今远播海外的“柠香”落墨,取意精要,用笔独到,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其二,赋予安岳人文风物的深刻内涵。与其它征联罗列摩崖石刻各种造像,堆砌柠檬色彩、香味不同,此联仅以“唐时雨,宋时风”六字,即点出名垂千古的石刻艺术的精髓所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不只是无声无语的“石刻”,而是独具唐宋风格、神韵、气象的艺术瑰宝。正因为烙有唐宋的印记,此地的石刻才会富有不朽的生命力,才会经历风雨之后,“千年传胜迹”。张先生此联句与河北保定王淑鸿女士之上联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妨并读:“……越千年石刻人文,参佛复瞻唐气韵”。而张联下联从“远者”、“近者”悦来的角度赞美柠都的特产加快了本土旅游业的发展,深受海内外欢迎,而且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柠香万树醉诗心”,不只言柠檬产量之盛,质量之高;也点明“柠香万树”既会带来普州的经济发展,也会促进普州的文化丰收。上下联如此运笔,绝非就“物”写“物”,绝非单一化、表面化,而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联意具有丰富性、深刻性。
其三,全联对仗工稳,语言晓畅、凝炼。“唐时雨”、“宋时风”及“远者来”、“近者悦”均为句中自对。全联仅二十六言,绝无累赘之语,亦无冷僻之典(“远者来,近者悦”出自《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来”,因要与上联的“唐时雨,宋时风”平仄相对,语序上作了调整),于明快、简要之句中见“联心”,见深意。
柠檬遍野,柑橘满枝,九韶未可计其数;
山水凝辉,生灵向善,万佛方能聚此乡。
北京 海淀 生吉俐(女)
北京生吉俐女士应征安岳紫竹公园联,从全联而言,以写景为主,加以想象,行文简洁朴实,言之有物,构思较巧,对仗工稳,思想、艺术性均较强。
首先,作者以行云流水的笔墨,点明安岳是柠檬之都、佛雕之都。但是,柠檬、柑橘等水果入联,不容易产生诗化语言,因此作者以简洁朴实的文字,直接描写柠檬、柑橘满山遍野,缀满树枝。如果说水果不容易产生诗化语言的话,作者在下联写山水佛雕,却加重了笔墨,进行抒情并诗化,赞美这方山水凝刻着千百年来的文化光辉,在这个佛文化气氛浓厚的笼罩和感化下,这里的百姓群众都非常仁义善良。
第二,上下联末句凑然升华,提高了联语的思想性品位。作者以想象的笔调,借当年名著世界的数学大师秦九韶也计算不清今日安岳的果树,以及万佛为何能汇聚此乡,既称美了柠檬之都和此地人民的纯朴,又使读者联想到那满枝满树的黄橙橙柠檬、红彤彤柑橘的一片丰收气象;也正是因为这里的百姓群众都非常仁慈善良,感化了西方佛祖,才能使十万尊佛雕菩萨汇聚这方山水。这不是简单的就造像而写造像,而是挖掘出了佛教思想的精髓,把佛教思想的传播和感化人世间的“生灵”活脱脱地描述出来了。因此,这末两句真是点睛之笔,神来之笔,是全联的精华所在,表达了联语的思想性。
第三,此联是典型的正统对联句式,艺术性较强。联语采用4/4/7句式结构,是典型的正统对联句式,可见作者具有较高的对联文化修养。联语虽然只有简短的三个分句,既平仄谐调,对仗工整,对仗又变化多样。其前两个分句采取当句自对切入主题,末句的数量词“万佛”对“九韶”、副词“方能”对“未可”用得均为颇佳。而上联第五字“计”,在此应为平声字,则以第六字“其”平声拗救,“计”又居于第五字,属“一、三、五”不论之位。而且三个分句两层意思,前后连接紧凑,步步深入,由表及里,升华提高,有较强艺术性,不失为佳作。
诗系新园,石雅铁峰,四面绿屏飘逸韵
史歌古县,香衔仙果,漫天清气袭幽怀
马来西亚 林声耀
此联作者为马来西亚华裔,身居异国他乡,却心系于祖国的传统文化----对联,其情难能可贵。上联抒发创作心声,诗情激荡。作者遥想贾岛及古代其他诗人对安岳的咏颂,更以自己能有机缘,讴歌新辟园林而振奋。咏颂此紫竹园林后,又言及众多石佛雕像,呈现出万千形态,林立于铁峰之上,古意苍茫,气象恢弘;四围群山逶迤,绿树叠嶂,浓郁如屏,幽然的韵致在不时升腾。十五字清朗凝烁,“系”“雅”二字各尽其妙。
下联从赞颂古老安岳的历史,延伸出今天安岳的巨大变化,尤其点出了安岳以广种柠檬发展农业经济的特色。“香衔仙果”比喻生动、浪漫、贴切。在赞誉该县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又用诗意化的笔调写出该县既注意经济发展,又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漫天清爽之气,足令人心旷神怡,启人遐思。
纵观此联,格调清新,晓畅淳雅,对仗工整,不失为一副优秀之联。
胜地昌百代人文,犹传贾岛吟诗,陈抟悟道;
名园萃万山灵秀,最爱柠檬出味,紫竹生春。
湖南 岳阳  陈惠群
万紫江山,世代歌唱,是因为亿万斯年的地质演变形成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是因为时光穿越人类开拓前进的足迹留下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位置四川盆地的安岳,以沟坝相间、田土层叠、群峦起伏的典型丘陵,适宜人居生养,诱发奋斗激情,誉满巴山蜀水,立足成渝两城中点,历来的地缘、政治、经济优势,推动着安岳的文明进步。安岳古称普州,设州置县千百载,历史文脉源远流长,唐宋先民,依山取势,凿造古多精美的石刻艺术,名胜古迹遍布乡野;贾岛、陈抟等文人雅士,迷恋这一片风水宝地,完美自己的理想人生。安岳气候温和,花木繁茂,柠檬物产,蜚声中外,引领强县富民,建设福祉乐园。仅此这些无法忽略的存在,触动历代文人的真情表达。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有奖征联活动,湖南岳阳的陈惠群先生,从内心作出如是回应。
上联从认知入手,颂扬胜景连连的安岳大地,孕育出辈辈豪杰,滋养出代代俊彦,安岳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以贾岛作诗呕心沥血的“推敲”典故,成为古今作文者永远效仿的楷模;以“儒释道祖”陈抟倡“三教合一”、创太极文化的“悟道”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理学鼻祖”。
下联从感知入手,抒情碧峰拱翠的“紫竹公园”,荟萃万水千山的灵气和秀美,以空灵的诗意和浩瀚的镜像,由远及近地飞奔而来,让人感叹天地恩赐的生态;接着,以魁首百果的柠檬花果抵达眼前,在品尝柠檬的味觉中,陶醉摇曳起舞的紫竹林,感动春风浩荡的幸福日子。
此副对联上、下各十七字,以七、六、四字句排列,文句逐步精简,末句戛然而止,言辞干脆,韵律铿锵,巧妙地做到虚实结合,融合古今“人”“物”,上联安放“贾岛”、“陈抟”历史名人,下联安放“柠檬”、“紫竹”地方实物,以赞美安岳的人文历史,彰显安岳的富饶物产;同时,以安岳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色意会,扣住“紫竹公园”。言简意深,对仗工整,节奏相应,和谐对称,以较好的文学心境,让读者感同身受楹联的艺术之美。
看四海人流,寻佛国仙乡,每入柠都皆仰止
惊千秋石刻,展诗屏画壁,重呼贾岛共推敲
广西 钦州 周继勇
安岳为中国的柠檬之都、石刻之都,人文荟萃,物华天宝。此联直奔主题,语浅意深,且高度概括,大气包举,极为雄健。
上联说,从五湖四海追寻到安岳这个佛雕之国、神仙之乡(此处暗合陈抟。陈抟,安岳人,为中国道教三大至尊之一,号称“睡仙”,故安岳也可称为“神仙故里”。)来的人们,看到安岳人民把小小的柠檬产业化,并推向了国际大市场。安岳人正在谱写着“中国柠檬”的现代神话,演绎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传奇。因此,他们谁又不为之叹为观止呢?即使是没有来到这里的人,也会“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
下联说,来到安岳的人们除了对安岳的柠檬产业“仰止”外,还会对安岳如诗如画的千年石雕艺术惊叹不已。这与上联相互应,使联内上下承接,气脉通畅。除此之外,作者还想落天外,呼唤贾岛重生,与之共同推敲,写出更多赞美安岳的新诗篇。
此联结构:上、下各17个字,以五、五、七句式排列,逐级递进,情感渐次加重,读来抑扬顿挫,韵律感很强,且对仗十分工整。“每入”、“重呼”二分句,意趣灵动,逸兴遄飞,联中之人,呼之欲出。
此联技巧:用“看”、“寻”、“惊”、“展”四个领字,构成排比句式,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仰止”和“推敲”两个典故,引用恰当,妙合自然,不仅增强了对联的感染力,也收到了意境生动的艺术效果,使人身临其境。
综上所述,此联造语自然,但作者并非率尔操觚,信手拈来,而是站在安岳历史人文和现代经济的高处,以阔大的视野,雍容的气度,丰富的想象,俯仰古今,令人情思万缕,感触纷呈。安岳人民幸福美满之情形跃然纸上。
斯园萃巴蜀菁华,是谁植竹立坊,巧织成千般锦绣;
此地陈古今胜迹,任我寻诗问佛,细窥得百代灵芬。
四川 成都 萧 炬
上联,作者紧扣“紫竹公园”落笔,以夸赞的口气道来。“斯园萃巴蜀菁华”,略嫌夸过了些,但所“萃”的“菁华”仅限巴蜀一域。而本次征联中不少作品实在是夸过了界,大有“四海之内,唯此一园”的气势。须知夸而得当也是一种艺术。接下来“是谁植竹立坊,巧织成千般锦绣”。作者以问句形式出之,但这一问,是不需要答复的。因读者都能明白在“植竹立坊”并获得“千般锦绣”成果的必是当地(安岳)人民。整个出句共由三个短句组成,其中前后两个七字句都是泛泛的虚写,并未落到实处。而中间一个六字句的“植竹立坊”四字,却是十分俱体的实写。使整个出句虚实互见,虚中有实。此四字紧扣了“紫竹公园”之实,园名“紫竹”,想必广植竹木。而园中新建之青石牌坊,正是此次征联的重要因素,故“立坊”二字亦紧扣着主题。此“植竹立坊”亦可解作一种暗喻,象征安岳人民在经济建设中的艰辛奋斗,最终获得“千般锦绣”的幸福生活。
下联,作者转而写安岳厚重的历史人文。“此地陈古今胜迹”,接下来“任我寻诗问佛”,紧承前句,启发后句,为后句用典拓开意境,埋下伏笔。作者从安岳众多的“古今胜迹”之中,独拈取“诗”、“佛”二项,是经过一翻推敲的。安岳自唐代贾岛于衙府开席,李洞在大云山读易;宋名儒多岳于铁峰设帐,文与可诗画传世。曾以文风鼎盛、文人众多而名噪宋代,与苏轼父子故里并享“东普西眉”之誉,文脉诗风沿袭不绝。近代则有陶香九旧体、康白情新诗,及邓籽雪诗结可社、领唱蜀中。故作者拈一“诗”字,实得安岳文气之宗。至于“佛”字,安岳唐宋石刻造像号称十万尊,布于全境,上承龙门,下启大足,被誉为“佛雕之都”。“诗”与“佛”堪称安岳“古今胜迹”的代表,别处恐难两者同时并举。由“寻诗”而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结句用屈原之典故,拓展内容空间与意境,也就十分自然了。
此联格律上中规中矩,对仗亦无明显的问题。另外,上下联的第一、三分句,都是一种“倒七字”,即“2-1-2-2”或“1-2-2-2”的句式。在两个
“倒七字”句式之间,夹一个六字句,使全联节奏更富变化,故读来上口。
此联结构合理,主题表达明确,作者思路清晰,文字功夫亦不错。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故未能摘得更高奖项。一是用典冷僻了些。如“灵芬”一典,出自冯衍《显志赋》,对一般读者来说,恐怕是如坠云山雾海了。再者,如“植竹立坊”四字,因其风格朴实,故欠雅气,尚需再炼。
(点评人:冯修齐 罗永嵩 邓祥晅 冯全生 景常春 李兴辉 李文凯 陈萤光 傅玉泉)
四川省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有奖征联大事记
日,安岳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制作的紫竹公园青石牌坊刻字方案意见和建议书的展板,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意见。
日,该局所制定了紫竹公园青石牌坊对联征集方案(送审稿)。
日,该局正式启动了青石牌坊对联征集活动,在安岳电视台、各大社区信息宣传栏等多种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
日,该局向社会各界分发《青石牌坊对联意见征集书》300余份,制作宣传栏8个。
日,该局经过近半年时间,共收集对联(包括绝句、律诗)共计110余副(首),多次邀请社会文学知名人士鉴赏评审。最终评选出具有安岳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的紫竹公园青石牌坊楹联6副,并张贴在牌坊上。
日,该局第二次报送紫竹公园青石牌坊征集方案
日为第一阶段,在资阳大众网、安岳电视台、今日安岳、安岳网等多方媒体发布紫竹公园青石牌坊楹联征集活动公告,反映强烈。征集截止时间为日,共征集到楹联320余副。
日为第二阶段,即群众评议阶段。收到群众评议62条。
011年6月26日,对征集到的紫竹公园青石牌坊楹联320余副,通过群众评选的方式进行了初次评选。该局将筛选的楹联以书面方式报告了县级领导及社会知名人士,收到了反馈意见和建议96条。
2011年8月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紫竹公园青石牌坊楹联征集活动需扩大宣传面,更广泛的借助宣传媒体,搜集更多优秀楹联,深度宣传安岳县的经济、文化建设,提升安岳县城市文化氛围。征求中国楹联学会、省楹联学会有关专家的意见,借鉴了其他地方征集楹联的做法,该局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日在中国楹联学会网、中国楹联报、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杂志、四川省楹联学会《天府联苑》杂志、安岳县《普州文学》、资阳大众网、安岳电视台、中国·安岳网等媒体上向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发布了《四川省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有奖征联公告》。
日,四川省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有奖征联截稿。这次征联反响强烈,共征得来自全国24个省、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楹联共7218副。
2012年1月,为了丰富安岳县的春节文化生活,评审委员会专家组采取隐名办法首先从所有应征联中初选了3600副,在紫竹公园广场展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此后,评审委员会在成都和安岳多次召开评审会,初评出入围联600副。
日,评审委员会在安岳县紫竹公园举行了全体会议表决达成一致意见:一等奖空缺;二等奖4副;三等奖6副;优秀奖50副。
日,中共四川省安岳县委赖明副书记,主持了四川省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有奖征联审定会,同意了《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有奖征联专家评审组获奖楹联建议意见》。
此次全国有奖征联,得到了中国楹联协会、四川省楹联协会的大力支持,四川省建设厅领导张明亲自组织撰稿、荐稿,资阳市诗书画院院长罗介先一行亲临紫竹公园指导征联并组织撰稿。
此次四川省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有奖征联,参与人数众多,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响应,中国楹联网、资阳大众网《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有奖征联》讨论专区点击率超过了27万次,有效地激发了各界人士关心安岳、宣传安岳的热情。
(征联办刘春燕记录整理)
感动与礼赞
——读《安岳紫竹公园全国征联作品特刊》
□李文凯
五千年华夏沃土,八百代炎黄子孙,励精图治,文武兴邦,不断涌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嘉言懿行。
中共安岳县委、安岳县人民政府,在建设中国柠檬之都、中国佛雕之都和构建成渝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过程中,树立城市文化形象,使人们的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升华,举办“四川省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有奖征联”活动,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牵动数以万计的楹联作者认知和感知安岳。
安岳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土地肥沃、物华天宝,名胜众多、文化璀璨……
她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处于成渝经济区腹心和成都、重庆两城直线中点,全县幅员面积2700平方公里,辖69个乡镇,总人口160万,是四川第一人口大县。安岳跨地长江上游的沱江、涪江流域分水岭,群丘起伏,田土层迭,集山水灵气,聚林壑秀美。安岳先民,智慧勤劳,在这片土地上拓荒耕作而富庶驰名,令人心向往之。始于先秦,不远万里的外地乡亲,移居安岳繁衍生息,至今还顽强地传承着祖籍地的风土人情、文化语言、冠婚丧祭等习俗。安岳扼守古代巴国、蜀国要道,兵商必争,形成巴蜀分治的局面;秦朝以后,于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置普州设安岳县,安岳人民在经受风云变幻的历史过程中,建设着相对繁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其中,以10万余尊古多精美的摩崖造像,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之乡。贾岛、陈抟、秦九韶、姚苌、程咬金等古代风流人物,现当代的康白情、许岳等爱国人士,炳耀古今史册。安岳气候温和,特产丰富,其中以全国唯一的柠檬生产基地县,成为中国柠檬之乡。
安岳人民开拓进取,不断取得建设事业的辉煌业绩:四川省首批扩权县、四川省革命老区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近年来,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对外开放走出了新路子,具备了新优势。内遂、成安渝高速公路开通,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关刀桥水库修建,“安岳气田”勘探,为安岳加快发展增添了后劲。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工业园建成“百亿园区”,成为全省唯一县级优秀工业园;柠檬规模占全国80%以上,粮食总产量连年名列全省前三位,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现代农业基地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着力以城带乡的统筹发展,城镇布局不断优化;县城“五纵五横”道路骨架基本形成,功能不断完善,建成区面积达21平方公里,快速拉开6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为建设成渝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渝西川东8区县、成渝直线经济联盟5区市县合作务实推进。安岳将依托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一区两都五中心”,实现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四个跨越”,群众生活、公共服务、城乡面貌、发展环境“四个改善”,奋力建设经济实力强、城乡环境美、生活质量优的幸福安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岳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核心价值引领、文化精品催生、文化事业惠民、文化产业振兴、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体制创新“六大工程”,提升安岳在成渝经济区乃至全国的文化影响力,奋力建设成渝经济区文化强县。
安岳,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根据古迹考证和文献记载,早在西周时代,沿着岳阳河畔城池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建州设县后,历经州、郡、县同治一城,至今的施政机构仍然没有变迁。作为安岳县行政管辖功能的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推动着城乡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城市文化品牌打造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和软实力。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而形成,城市建设又涉及居民、街道、医院、学校、楼群、商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安岳县实施城区圆觉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的同时,加强紫竹公园三期建设工作,青石牌坊等仿古建筑需要刊刻楹联字句。为了挖掘安岳人文历史,展示安岳对外形象,中共安岳县委、安岳县人民政府决定,面向全国开展有奖征集具有安岳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的优秀楹联活动。
四川省安岳县紫竹公园全国有奖征联,由安岳县人民政府主办、安岳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承办,日向全国发布公告,日截稿,来自全国24个省、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的应征作品共7218副。由四川省楹联学会、安岳县作家协会、安岳县诗书画院的知名楹联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专家组。专家组严格按照楹联标准和评审要求,采取隐名办法首先从所有应征楹联作品中初选3600副,再分组评议出入围楹联作品600副,最后由专家组全体会议表决评定,评出:一等奖(空缺),二等奖4副,三等奖6副,优秀奖50副(原定48副,因一等奖空缺增加2副)。日,组委会召开终评会议,同意了评审委员会专家组的评定结果。
在开展楹联征集活动中,考虑到历代文人墨客在安岳留有大量的楹联,散布于风景名胜、亭台楼阁、乡村古塞、牌坊塔幢、墓祠庙宇、桥头城门等场所,为了抢救和保护安岳珍贵的古楹联作品,2012年3月,安岳县住建局、县园林管理所有关负责人和安岳部分楹联家,登山涉水,访古庙、寻古迹、探遗址,深入岳阳、通贤、兴隆、李家、永清、龙台、石羊等乡镇,搜集到古楹联100余副。由此,让我们感受到安岳党政和民众对文学艺术的敬重,开展楹联征集,抢救古楹联遗产,用一种责任担当和自觉行为,彰显安岳的地域文化。
楹联也称对联,俗名对子,是独立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以外的语言艺术。从用途而论,可分为景联、门联、室联、贺联等等类别,它是经过骈俪文和格律诗的发展,形成自身特点和格律要求的文学样式,强调字句对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语意相关等诸多规范性原则。(有的从表现形式而论,楹联和对联存在区别,对联可以不与书法相结合而存在,楹联则是以对联为内容的书法艺术作品)研究学者认为,楹联始于唐代以后的五代时期,在一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显示出巨大的功能和艺术感召力量,加上与书法艺术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国粹和世界文学艺术瑰宝之一。安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兴盛于唐宋时代以来的安岳石刻艺术,几乎与中国楹联艺术同步发展,仅以目前发现的200余处名胜古迹,均留存许多石刻或木刻楹联。楹联是人文景观的文脉呈现,用楹联艺术形式表现安岳的厚重文化,纪录安岳的火热生活,鼓舞安岳的奋斗激情,是一项功德千秋的文化工程。我们从应征作品中可以看出,广大楹联作者力求符合主题和联律通则要求,心贴安岳古今事物,颂扬历史文化,讴歌当今成就,具有很好的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和感染力。
为了提升文化建设在城市整体建设中的地位,不断创造蔚为多彩的表达与交流形式,潜移默化地产生城市荣誉感,期望这些具有赏读价值、文献研究价值和传播收藏价值的楹联作品,在推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发挥重大的现实作用,将全部参赛的楹联作品、搜集整理的古楹联作品,以及整个活动的图片资料,进行归类编辑,出版专刊。我们拜读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心血之作,尽管其中尚有缺憾,但是,那些感动与礼赞安岳的文字,那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文化强国”的精神风采,永远温暖着我们。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岳,一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一座奋斗而充满希望的城市。普州热土,福祉安岳,奋勇当先,华章溢彩。让我们用青春热血,为时代放歌,为人民立言,共同书写壮丽的历史新诗篇!
(作者系安岳县作家协会主席)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峰公园作文60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