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霉酮 简介铜的使用陪数

噻菌铜:混合“双打”药效更佳经历了年初的寒潮,4月的南方又遭遇了三轮强降雨袭击,广东、海南、广西等地蔬菜生长因此受影响,出现明显减产。与此同时,真菌和细菌病害发生频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镇绿点农资朱老板反映,4月份瓜菜霜霉疫病等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尤为严重,如番茄、茄子、辣椒、豆角等作物上常见的青枯病、疫病、软腐病、溃疡病、角斑病等都有发生。面对多种病害混发,如何对症下药让农户犯难。“目前市场上无机铜的细菌药剂和国外部分药剂只能单打,不能混用。”以噻菌铜为代表的有机铜制剂产品,刚好弥补上述缺陷。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兴平表示,有机铜产品噻菌铜是中性药剂,可以很好地与多数真菌药剂(如保护性药剂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代森猛锌以及苯醚甲环唑、甲霜灵、霜霉威等)混配,起到1+1&2的作用。番茄叶斑病有细菌和真菌两种,但很多农户分不清两者区别。有农业技术人员告知农户,真菌性病害有病斑,如黑点、粉状、霉状、胶状、菌核、菌丝。实际上,细菌性病害,虽有病斑(薄、透明、易破),但无粉(霉、胶)状,有水浸状、有菌脓,挤压有粘状液溢出,有腐臭味、溃疡、腐烂等。噻菌铜(龙克菌)既可防治细菌性病害,还可兼治真菌性病害,很好地解决了“难以区分”的防治难题。熊兴平介绍,噻菌铜已经正式登记了9个农作物12个病害,其中9个是细菌性病害,3个是真菌性病害。有专家建议,农户应尽量选用国内知名品牌铜制剂产品,安全性较高。据悉,噻菌铜加防治真菌的药剂,能做成较好的混配技术配方,可以在细菌、真菌方面做到统治统防,同时解决农户对病害辨析不清的问题。一、蔬菜1、叶菜类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在苗期及莲座期易发病,遇到高湿多雨发病重,苗期用20%噻菌铜300倍+75%百菌清30克,兑水15kg喷雾,间隔7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或用20%噻菌铜30g+2%春雷霉素10g兑水15kg喷雾。连用2-3次,间隔期7-10天为一次。2、叶菜类青枯病:&& 在苗期遇到高湿多雨发病重,用20%噻菌铜600倍灌根,每间隔7天灌根一次,连续灌根3次。3、芹菜软腐病、角斑病、黑腐病:在苗床或大田的秧苗长到基本覆盖垄背时,开始用药.用20%噻菌铜30g+75%百菌清30g或25%甲霜灵30g兑水15kg喷雾,每疗程2~3次,间隔期7~10天。注意:在低温下出现灰霉病的,可加50%戊唑醇5g混用。(芹菜软腐病)4、西红柿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溃疡病、叶斑病:苗期株高15-18公分用20%噻菌铜30g+75%百菌清(25%甲霜灵)30g喷雾.座果期用20%噻菌铜50g+72.2%霜霉威或50%霜脲清或25%烯酰吗啉20g,兑水15kg喷雾;上述药剂每疗程2~3次,间隔期7~10天。5、瓜类角斑病、炭疽病:在5月份(气温22度以上,高湿多雨易得病)。用20%噻菌铜600倍+25%咪鲜胺800倍或20%噻菌铜600倍+25%溴菌腈800倍喷雾,连用2次,间隔期为7-10天。6、瓜类枯萎病:在苗期到起藤期发病,遇到高湿多雨发病重,用20%噻菌铜30g+70%甲基硫菌灵20g+98%恶霉灵7.5g,兑水15kg喷雾或灌根,间隔7天用药一次,连续2-3次。7、瓜类蔓枯病:&& 在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30g+70%代森锰锌18g喷雾,或灌根,每隔7天用药一次,连续2~3次。8、瓜类角斑病、靶斑病:始花后易发病,遇到高湿多雨发病重,用20%噻菌铜30g+75%百菌清20g兑水15kg喷雾,每疗程2~3次,间隔期7~10天为一次。9、瓜类角斑病、黑星病:座果期易发病,遇到高湿多雨发病重,用20%噻菌铜30g+50%异菌脲(扑海因)10g兑水15kg喷雾,连续用2~3次,间隔期7~10天。10、瓜类根腐病:苗期易发病,遇到高湿多雨发病重,用20%噻菌铜90g+70%甲基硫菌灵60g,兑水50kg浇根或喷淋,每株浇150ml,连用2次、间隔10天为一次。11、瓜类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始花期开始发病,遇到高湿多雨发病重,用20%噻菌铜30g+72.2%霜霉威20g兑水15Kg喷雾,连续用2~3次,间隔期7~10天为一次。二、姜蒜类12、姜腐烂病、细菌性叶枯病:苗出齐或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50g+98%恶霉灵7.5g+75%百菌清40g,兑水15kg喷淋或灌根,每疗程2~3次,间隔期7~10天。注意:5月下旬~6月下旬为重点防治。5月下旬兼治生姜细菌性叶枯病。(姜腐烂病)13、生姜姜瘟病、胫腐病:苗出齐时,用20%噻菌铜30g+50%烯酰吗啉10g+68%精甲霜灵20g,兑水15kg喷雾。10天左右一次,连续使用3次。病情严重时,请灌根或泼浇。14、大蒜叶枯病、紫斑病: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30g+10%苯醚甲环唑10g,兑水15kg喷雾,7-10天一次,连续喷3次。15、大蒜叶枯病、紫斑病: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30g+10%苯醚甲环唑10g,兑水15kg喷雾,7-10天一次,连续喷3次。16、芋头软腐病、疫病:&& 前期预防:用20%噻菌铜500倍+75%百菌清或25%甲霜灵500倍喷雾,每疗程2次,间隔期7~10天。茎块膨大期:用20%噻菌铜50g+72.2%霜霉威20g或50%霜脲清20g,兑水15公斤喷雾。每疗程2~3次,间隔期7~10天。注意:使用时加有机硅5ml/喷雾器。(芋头软腐病)17、马蹄枯萎病、茎枯病:&& 20%噻菌铜60克+25%丙环唑10克,兑水15kg喷雾。移栽到大田15天后,第一次用药,连续使用3次。主要发病时间在7、8、9月等三个月份。不要添加井冈霉素。三、果树14、荔枝树、龙眼树细菌性疫病、霜霉病: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50g+72.2%霜霉威20g或25%甲霜灵(75%百菌清)30g,兑水15kg喷雾,每疗程2~3次,间隔期7~10天。15、月柿、柿子树:细菌性角斑病、褐斑病:& 20%噻菌铜20克+5%烯唑醇30克,兑水15kg喷雾。连用2次,间隔期7~10天。用药时间在6、7月份,雨水多时,需要多用药。夏天时,请注意在早晚低温时用药,避开中午高温天气。(柿子树:细菌性角斑病)16、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及褐斑病:在发病初期或新梢3厘米~新枝条10厘米长度时:用20%噻菌铜30g+70%甲托18g(或25%甲环唑10ml)兑水15kg喷雾;每疗程2~3次,间隔期7~10天。注意:发病后期要慎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农财网农化宝典后台联系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5869 更新:
人气:33440 更新:
人气:29597 更新:
人气:24756 更新:
农财宝典农化版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奇葩!男女竟在浴室干这事,洗脸池都震碎了!场面惊人…
贵港最新城市宣传片惊艳首发!没错,荷城就是这么美!
车里有人,违停能不被罚?几乎所有人都想错了!
又一项超级工程!中国人用七年建一座桥,创下这么多世界之最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噻菌酮介绍(中国农药第一网)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噻菌酮介绍(中国农药第一网)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43|
上传日期: 15:03: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噻菌酮介绍(中国农药第一网)
官方公共微信政务信息-通知公告-邢台县农业信息网
全文检索标题检索
农业部告诉你,这8种农药将被禁止使用!
更新日期:&&来源:邢台县农业信息网&& 浏览次数:22&&&【】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农药管理条例 》有关规定,最近,农业部发布了对于八种农药的管理措施,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部决定对2,4-滴丁酯、、三氯杀螨醇、氟苯虫酰胺、克百威、、、磷化铝等8种农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自9月7日起,不再受理、批准2,4-滴丁酯和百草枯的田间试验、登记申请,不再受理、批准2,4-滴丁酯和境内使用的续展登记申请。保留母药生产企业产品的出口境外使用登记,母药生产企业可在续展登记时申请将现有登记变更为仅供出口境外使用登记。
自日起,撤销三氯杀螨醇的农药登记,全面禁止三氯杀螨醇销售、使用;撤销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作物上使用的农药登记,禁止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作物上使用。撤销克百威、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在甘蔗作物上使用的农药登记,禁止克百威、、在甘蔗作物上使用。
自9月7日起,生产磷化铝农药产品应当采用内外双层包装。外包装应具有良好密闭性,防水防潮防气体外泄。内包装应具有通透性,便于直接熏蒸使用。内、外包装均应标注高毒标识及“人畜居住场所禁止使用”等注意事项。自日起,禁止销售、使用其他包装的磷化铝产品。
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农药在生产中是经常使用的,一旦用错,那可是损了夫人(钱),又折兵(作物),所以今天小编在介绍刚被禁用的农药的同时,也在这里向大家说说几种名字非常相似的非常容易用错的农药。千万要注意哦!
噻霉酮噻霉酮属有机杂环类杀菌剂,化学名称为“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相关产品有细刹3%噻霉酮干悬浮剂和易除1.6%噻霉酮涂抹剂。
防治对象:噻霉酮杀菌谱广,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性条斑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锈病、白粉病、叶斑病等。
特点: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在发病前使用能保护健株不受病菌侵染,发病后酌情增加用药量能控制病害蔓延;拥有多方位杀菌位点,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活性成分可以缓慢释放,兼有速效性和持效性;在防治病害的同时,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增加坐果率,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噻霉酮混配性好,可以与除强酸强碱外的大多数农药混配使用,与同类型药混配还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明显提高药物活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噻螨酮噻螨酮,化学名称为“5-(4-氯苯基)-3-(N-环己基氨基甲酰)-4-甲朗基噻唑烷-2-酮”,又名“尼索朗”,剂型:5%乳油、1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 噻螨酮可防治果、林、茶、、蔬菜、豆类、花卉等多种作物上的叶螨(红蜘蛛),但对锈螨、瘿螨防效差。
特点:对害螨具有强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作物表皮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但无内吸作用;对螨卵、若螨和幼螨都有效,对成螨毒力很小,然而,接触到药剂的雌成螨所产卵的孵化率低;药效发挥较迟缓,一般在施药后7~10天达到药效高峰,持效期40~50天;但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喷洒高浓度对某些作物的新梢嫩叶有轻微药害。可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多种农药混用。
噻森铜噻森铜,化学名称为“N、N’-甲撑-双铜”,是一种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常见剂型:20%、30%悬浮剂。
防治对象:
(1)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茎基腐病、烂秧病、细菌性褐斑病等。
(2):溃疡病、疮痴病、炭疽病、沙皮病等
(3)热带:叶斑病、炭疽病、龙眼叶斑病、菠萝茎腐病、心腐病、炭疽病、芒果炭疽病、疮痴病等。
(4)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细菌性黑腐病、细菌性疫病等。
(5):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细菌性疫病等。
(6)菜豆:细菌性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等。
(7):青枯病、叶斑病、根腐病等
(8)芋科:软腐病、姜瘟病(腐败病、腐烂病)。
(9)葱、姜类:葱细菌性软腐病、姜瘟病(腐败病、腐烂病)。
(10):青枯病、野火病、软腐病(空茎病)等。
(11):细菌性叶烧病、斑点病。
(12)、花卉、苗木:溃疡病、根腐病、基腐病、叶斑病。
特点:噻森铜是一种高效广谱,毒性低,具有内心治疗和保护双重作用的新型杀菌剂,对细菌性病害特效,对性病害高效,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可与各种、杀螨剂、杀菌剂混用,但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噻嗪酮噻嗪酮化学名为“2-叔丁亚氨基-3-异丙基-5-苯基-3,4,5,6-四氢-2H-1,3,5-噻二嗪-4-酮”,属生长调节剂类,制剂类型有:5%、20%、25%、65%可湿性粉剂,25%悬浮剂,5%乳油,8%展膜油剂。
防治对象:可有效地防治水稻上的大叶蝉科、飞虱科:&上的大叶蝉科;柑橘、棉花和上的粉虱科; 柑橘上的蚧科、盾蚧科和粉蚧科等。
特点:1、对害虫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只对半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有高效,而对鳞翅目的稻螟、稻纵卷叶螟、菜青虫、小菜娥等害虫无效,对天敌安全。是目前害虫综合防治中较理想的一个农药品种。
2、对害虫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和较强的胃毒作用。对作物有一定的渗透能力,能被水稻叶片或叶鞘吸收,但不能被根系吸收传导,对低龄若虫毒杀能力强,对3龄以上若虫毒杀能力显著下降,对成虫没有直接毒杀作用。但可缩短成虫寿命,减少产卵量,所产的卵孵化率降低,孵化出的幼虫很快死亡,从而可减少下一代的发生数量。
3、药效发挥慢,一般要在施药后3~5天。若虫蜕皮时才开始死亡,施药后7~10天死亡数达到最高峰,因而药效期长,一般直接控制虫期为15天左右,加上保护了天敌就又发挥了天敌控制害虫的效果,所以总有效期可达1个月左右。
噻菌铜噻菌铜,化学名称为:“2- 氨基- 5-巯基- 1,3,4- 噻二唑铜”,商品名称为“龙克菌”。属于低毒的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
可防治病害:
(1)细菌性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基腐病、柑桔溃疡病、柚溃疡病、细菌性角斑病、角斑病、大蒜叶枯病、甜瓜角斑病、白菜软腐病、花生青枯病、烟草野火病、烟草青枯病、魔芋软腐病、姜瘟病、辣椒青枯病、花卉苗木细菌性病害、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等。
(2)真菌性病害:柑桔疮痂病、柚疮痂病、叶斑病、枯萎病、龙眼叶斑病、枯萎病、葡萄黑痘病、轮纹病、梨树炭疽病、枯萎病、枯萎病等。
特点:噻菌铜杀菌机理中,既有噻唑基团对细菌的独特防效(噻唑基团在体内是高效的治疗剂),又有铜离子对、细菌的优良防治作用,同时内吸性能好,具有良好治疗和保护的双重作用。经药效持久力测定,20%噻菌铜悬浮剂在通常用量下,持效期可达10~14天。同时因为噻菌铜的有效含铜量为3.9%,故很少产生药害。同时大田实际使用中,铜元素的残留量不存在超出残留允许标准的情况。
噻菌灵噻菌灵属苯咪唑类杀菌剂,化学名为“2-(4-噻唑基)-1H-苯并咪唑”。剂型:45%悬浮液,60%、90%可湿性粉剂,42%胶悬剂。
防治对象:噻菌灵主要用于爵蕉和青霉病、绿霉病、花腐病,同时对于腐烂具有很好的防效果;也可应用于蘑菇、草莓、、甘蓝、、杜果、梨等,用于治褐腐病、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斑枯病、炭t疽病、轮纹病、青病、黑星病等多种病害。
特点: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能向顶传导,但不能向基传导。持效期长,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有交互抗性。
噻菌茂噻菌茂,化学名称为“2-苯甲酰肼-13-二噻茂烷”,常见剂型:20%、25%、4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噻菌茂可防治青枯病、野火病、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
特点:噻菌茂是一种具有广谱、内吸性的有机硫类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的性病害有防治效果。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药效高、持效期长、低残留,耐雨水冲刷,药效较稳定,不易产生药害。
本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政府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负完全法律责任。如对信息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作者所有;附带的版本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我们将立即删除该信息。
市县农业网站
市县农业网站
主办:邢台市农业局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邮编:054000 邮箱:热门搜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经常混淆的铜制剂
经常混淆的铜制剂
来源:中国农药第一网 浏览次数:96
1、噻菌铜,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独家研发创制,原来商品名为&龙克菌&,是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噻菌铜已经正式登记了6个作物8个病害(白菜软腐病、西瓜枯萎病、黄瓜角斑病、烟草野火病、柑橘溃疡病、疮痂病、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正式登记证号为PD。对细菌病害特效,对真菌病害高效,具有内吸、传导和治疗作用,并且治疗作用的效果优于保护作用的效果,而且对幼苗期无药害,可以与大多数农药混用,不会诱发红蜘蛛的增殖和猖獗发生的。田间示范试验,优于常规农药叶枯唑(叶青双)和各类无机铜制剂。田间稀释倍数为600倍,采取喷雾或者灌根或者泼浇或者浸种等均可。
2、壬菌铜,西安近代农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登记,登记证号为PD,正式登记黄瓜霜霉病。壬菌铜是独家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区别于一般无机铜制剂,其大分子聚合结构使产品更为安全。
3、喹啉铜,目前有浙江海正化工、台湾嘉泰企业、台湾兴农股份、兴农药业、允发化工等5家企业登记。主要登记为真菌性病害,如轮纹病、晚疫病、霜霉病、黑痘病等。喹啉铜,是新型有机螯合铜杀菌剂,产品作用方式独特,在作物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杀死膜内病原菌。在病原菌内部,抑制病原菌的主要传导物的活动和传导,从而杀死病原菌。
4、冠菌铜,77%氢氧化铜WP,澳大利亚纽发姆有限公司,主要是登记真菌和细菌病害。氢氧化铜化学成分,国内已经有54个厂家有登记证件(包括杜邦公司的可杀得101、等)。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不能与酸性和多硫化钙混用。在幼苗期慎用,容易诱发红蜘蛛的增殖与猖獗发生。
5、噻森铜:化学结构为N、N&-甲撑-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C5H4N6S4Cu,分子量:339.5,浙江东风化工独家生产。主要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白菜软腐病、番茄青枯病、柑桔疮痂病。临时登记证号为LS。
如果您有农药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或邮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您使用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服务,或访问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网页时,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自动接收并记录的您的浏览器和计算机上的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您的IP地址、浏览器的类型、使用的语言、访问日期和时间、软硬件特征信息及您需求的网页记录等数据;如您下载或使用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或其关联公司移动客户端软件,
或访问移动网页使用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平台服务时,中国农药第一网平台可能会读取与您位置和移动设备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型号、设备识别码、操作系统、分辨率、电信运营商等。
一周点击排行榜杀菌剂壬菌铜的使用方法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休闲
字体选择:
杀菌剂壬菌铜的使用方法
日期: 12:01
来源:中国农药网
下载文件:&&
  壬菌铜是一种渗透性较强的有机铜杀菌剂,近年来,由于壬菌铜的防治效果显著,被农民朋友们广泛使用。尤其对蔬菜、瓜类、果树、花卉等农作物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疫病等病害的防治上最为显著。对于杀菌剂壬菌铜的使用方法,在不同地区,不同病害特点使用上也稍有不同,下面中国农药就壬菌铜的通用方法做下简单的介绍。
  蔬菜上使用的时候,对瓜类霜霉病、白粉病、细菌角斑病,黄瓜疫病,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等用500-600液稀释以后喷雾。
  在果树上可稀释800-100倍液,喷雾防治柑橘炭疽病、溃疡病,芒果炭疽病,桃树流胶病。另外壬菌铜还可防治水稻稻曲病、稻瘟病,稀释800-1000倍液喷雾,效果很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壬菌铜的时候,如果与其他药剂混用必须二次稀释&。不可与毒死蜱、敌敌畏、克菌丹、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禁止混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噻霉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