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毁修复方案在国外的文献中表述是什么样的

公路水毁是什么?_百度知道国内外桥梁防治水毁措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内外桥梁防治水毁措施
上传于||文档简介
&&桥​渡​设​计​结​课​论​文​,​国​内​外​桥​梁​防​治​水​毁​措​施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水毁路面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所谓水毁路面,顾名思义是指因雨水浸湿、致使松动、垮塌或路面起壳、翻桨等致使车辆不能通行或有通行危险的路段,称之为水毁路面。
水毁路面公路病害防治
常见的公路病害主要有水毁、坍方、滑坡、沙害、雪害、路基冻胀、沉陷、、冰毁以及路面破损等。这些病害危及公路交通,须采取防治措施。
公路病害防治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公路质量,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高级公路在一般情况下病害很少发生。标准低、质量差、设备不完善的公路则病害往往十分频繁。
水毁路面概念解析
所谓水毁路面,顾名思义是指因雨水浸湿、浸泡致使路基松动、垮塌或路面起壳、翻桨等致使车辆不能通行或有通行危险的路段,称之为水毁路面。
水毁路面影响行车安全,不易通行的原因是:无法观察到暗坑和凸起的路面。
水毁路面不同于有积水的路面。[1]
格物:公路水毁的类型和原因
公路水毁是指公路沿线设施由于受到水的作用而遭到损坏的现象与过程。公路水毁的类型主要有路面沉陷、路基坍塌、水穿洞、桥涵损坏、防护构造物损坏、泥石流、涵洞、边沟淤塞等。
路面沉陷是指路面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沉落,路基的不均匀下陷,极易造成局部路段路面破损,影响行车安全,甚至中断交通。形成路面沉陷的原因有:路基结构不合理,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不足,路基排水不畅,使路面、边沟形成积水。
路基坍塌是指路基土体遇水软化,在较陡边坡无支撑情况下,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剪切力,超过了粘结力和摩擦力所构成的抗剪力,因而土体沿松动面下坠散开。形成路基坍塌的原因有:路基边坡土质松软,坡度过陡,缺乏合理的排水措施和必要的挡土墙及护坡等防护措施。
桥涵损坏是指在山洪暴发情况下,洪水冲刷掏空桥基使桥梁失稳损坏或冲垮涵洞。形成桥涵损坏的原因有:桥位选择不当,河床地质条件差。涵洞进口处理不当,涵洞位置不当,孔径偏小。
防护构造物损坏是指挡土墙、护坡等防护工程在不断受到水流冲击下,墙身产生滑移、倾倒破坏或者挡墙全部冲垮的现象。
形成防护构造物损坏的原因有:防护构造物所处地基松软或基础埋深过浅,挡土墙自身排水不畅,防护工程位置选择不合理,挤压河道,引起局部冲刷。
泥石流是指在山岭地区或其他沟谷深壑,暴雨或融雪水挟带大量土、石等固体物质汇入沟谷,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形成突然、短暂、间歇的破坏性水流的现象。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固体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问诊:公路水毁如何防治
针对上述多种类型的水毁,全面、及时、有效的养护管理是防治水毁的重要保证。为此,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和养护,减少水毁损失,是公路部门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强全面养护以预防水毁发生。对公路路基、路面、桥涵及其排水、防护等设施进行经常性的保养、维修与加固使其各部位处于完好的状态,这样才能预防水毁的发生,做到路面平整坚实、路拱适度,路基边沟要保持水流畅通,对桥涵构造物进行经常性保养维修,保证桥涵排水畅通,对易发生水毁的路段要进行有效的处治,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等特点选用准确的材料进行维修、保养,做到“堵小洞、防大害”,即防患于未然。
其次,汛前要加强对公路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的安全检查,即检查路面排水是否良好,路基排水设施有无破坏,路基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是否淤塞,桥涵排水是否畅通,石砌防护工程有无裂缝等。如有裂缝就及时补修以防洪水渗入造成水毁。同时,要进行雨前、雨中、雨后的“三巡”工作。发生水毁及时抢修。
一旦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水毁消灭在萌芽状态。桥涵排水能力不足是导致公路水毁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汛前要根据河道上游汇水面积大小及气象部门的汛情预报,并结合当地的水位观测记录,做好降雨量及河道最大洪峰流量的预计估算,检验桥涵的排洪能力。如桥涵不能满足最大洪峰流量的排泄需求,则必须采取分流、导流、截流等工程措施,加以治理,确保桥涵安全渡汛。
再次,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因地制宜,及时增修、改建和完善排水沟、截水沟、边坡坡面防护、路堤冲刷防护等排水防护措施以弥补设计与施工的不足,达到综合治理,提高公路抗水毁能力。如路基边坡上方的山坡陡而长时增设多道截水沟;水流落差较大时增设跌水和急流槽;根据河流流向及时调整或增设改善水流流态的丁坝或顺坝等导流结构物;根据已有防护工程使用效果增加坡面防护、植物防护等。
开方:边坡滑塌水穿洞怎么办
冬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这是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每逢雨季到来,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高速公路经常发生路基边坡滑塌、路面沉陷、水穿洞等病害,使得道路通行能力急剧下降,给过往车辆的安全通行带来了许多隐患。
在此情况下,采用PE管急流槽代替浆砌片石急流槽,可以有效防止因圬工砌体损害引起的水毁,进而改善排水设施。PE管具有质地轻、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易铺设、阻力小、成本低、耐腐蚀性强等特点,且对流水起到了“早接远送”
的作用。实践证明,采用PE管排水,可有效防止和避免排水设施的频繁损坏。PE管急流槽实施后,能及时将路面水排至山谷底,并且很少发生断裂和冻裂,有效地控制了公路水毁的发生,与浆砌急流槽相比,它有以下优点:造价低;材料质地轻,便于运输、安装;内壁光滑,阻力小,泄水能力强;不宜损坏,后期维修费用低;施工难度小,管线走向可灵活多变;减少植被破坏和耕地占用。
PE管急流槽施工工艺流程大致为:选线。为了使PE管急流槽最大限度地发挥排水作用,管线的选定尤为重要。开槽。根据PE管管径大小确定槽的开挖宽度和深度,开挖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开挖,沟槽开挖时,应保证沟槽两侧土体稳定,以保证“管- 土”共同作用条件,不得超挖或扰动基面。当基底有扰动时应人工夯实。管座。PE管长度一般为6米一节,因此管与管之间的连接处成为一个薄弱环节,为防止PE管侧移和下滑,每三节间隔18米设置一道管座,使PE管从管座中穿过。跌水井。为减小水流冲力,防止杂物堵塞,便于检查和维修,在地面坡度变化和管线走向变化处,设置跌水井。安装管线。管线的安装与跌水井和管座的砌筑同步进行,安装管线的顺序为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安装的主要控制工序为管线的连接,管线连接采用弹性密封圈承插连接。沟槽回填。沟槽回填时应对称进行,采用人工回填,边回填边踩实,回填高度应大于原地面20厘米为宜。
采用PE管急流槽只是解决了“排送”的问题,“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达不到综合预防的效果,为此,对局部路段要采用以下预防措施:其一,树型截水沟。为很好地防止路基上边坡滑塌和水穿洞,在上边坡顶设置树型截水沟,使路基坡面的流水通过截水沟汇集到一处,再通过吊沟排至路基边沟,最后由PE管急流槽彻底排出,能有效防止边坡水乱流而形成的各种水毁。
其二,路基边坡植物防护。针对路基边坡高且路基坡率大于1:
1.5的路段,边坡防护建议采用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防护,种草固面,可降低路基坡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有效防止边坡滑塌和水穿洞的发生,降低水毁发生频率,减小水毁损失,是一种经济又环保的防护措施。其三,砂砾石灰土挡墙。因东乡境内砂石材料主要集中在唐汪和达板,道路崎岖,运输困难,运距较远,对边坡滑塌路段若采用浆砌圬工挡墙,造价高难度大,针对这一实际,可以采用砂砾石灰土挡墙加固坡面。砂砾石灰土挡墙采用石灰、砂砾和黄土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拌和而成,主要的控制工序为拌和和压实,其操作工序容易掌握,施工方法简单,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节省后期养护经费。其四,沥青碎石拦水带。针对路面水经常冲刷高边坡造成边坡滑塌这一问题,可以在高边坡路段路肩上设置沥青碎石拦水带,将水流拦截至边沟或适当地点排离路基,既经济又美观,有效防止了路面水对边坡的冲刷。
造成公路水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全面养护,重点养护,保持公路路面平整坚实,路拱适度,排水良好,行车顺适并结合养护路段的建设,重视预防水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方针,对易发生水毁的桥涵、路基和其他附属工程,要做到勤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做到设计、施工、养护于一体,认识统一、高度重视、及时预防、积极治理。只有这样,公路水毁才能得到根治,公路水毁造成的损失才能大大降低。
.中国公路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浅谈Z162线公路水毁灾害与防治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浅谈Z162线公路水毁灾害与防治
||暂无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
衡山县公路水毁情况报告
字体大小:
 衡山县公路水毁情况报告
6月上旬以来,我县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并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由于大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雨量大,导致我县山体滑坡、公路浸泡、路基跨塌、桥梁冲断,部分公路、桥梁已经中断交通,全县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遭受历史以来严重损坏,水毁损失极为严重。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水毁情况&
据统计,截止目前因降雨共造成损坏国道挡土墙1处150立方、坍塌方1处300立方,省道挡土墙1处3000立方、坍塌方1处150000立方,县道挡土墙1处200立方、坍塌方34处4300立方;农村公路被毁路基25323立方、砼路面800平方米、桥梁3座20延米、涵洞全毁14个、局部损毁43个,护坡1298处27096立方米,驳岸969处21096立方米,山体滑坡、塌方1684 处27718余立方,直接经济损失达3108.3万余元。
其中县道被毁路基3545立方米,水泥路面210平方米,桥梁1座8延米,护坡115处4796立方米,驳岸96处共3491立方米,塌方674处6332立方米;乡道被毁路基9423立方米,路面335平方米,桥梁1座6延米,护坡477处9185立方米,驳岸404处7549立方米,塌方432处10547立方;村道被毁路基12355立方,路面255立方,桥梁1座6延米,护坡706处13115立方,驳岸469处10056立方,塌方578处10839立方。
二、抢修情况&
灾情发生后,我县交通公路部门不等不靠,不计得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迅速开展抗灾抢险工作。&
(一)启动应急预案抢险。灾情发生后,县交通运输和旅游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5个小组分派各个乡镇救灾前线抢险。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及时处置、报告突发事件,保证信息畅通。&
(二)突出重点,有效救灾。我局重点针对损毁桥梁、受灾严重的干线公路、连接线进行抢修,同时积极与当地乡镇衔接,对影响交通安全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对全毁桥梁与当地乡镇领导现场勘察、交换意见,提出修复建议,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三)强化措施,科学抗灾。一是组织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上路巡查,疏通公路桥涵、边沟,及时排除积水。二是在危险路段、损毁桥梁设置警示、禁行等标志,确保人车安全。三是逐步建立水毁联系点,对全县江、河、库、堤以及山区等易毁路段、桥梁,选择一到两名的工作人员为联系人,出现重大灾情及时上报。四是组织公路、桥梁技术人员对水毁公路、桥梁进行查勘、鉴定,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
截止目前,我局共投入抢险资金500万元,累计出动抢险人员102余人次,投入机械设备8台,出动抢险车辆20多台,增设标志、标牌38块,清除塌方9544立方。
三、灾后重建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根据现行公路管养体制,国省等干线公路水毁由县公路部门组织专业施工队伍修复;农村公路水毁修复由县交通运输部门组织统计上报,县道和桥梁的水毁修复由县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乡、村道路水毁修复根据 “乡道乡负责、村道村负责”的原则实施。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交通运输部门继续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市的补助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是县政府从财政等多渠道筹措资金。
(三)按照先通后畅的原则抢修。当前,要集中力量将中断交通的线路尽快恢复通车,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民群众急需的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然后再按照公路技术标准进行全面修复。
(四)保证质量和安全。对遭受水毁的危病桥和危险路段设立警示标志和限载标志,安排专人现场指挥交通,确保车辆通行安全。加强对水毁工程修复,特别是桥梁、涵洞、挡土墙等构造物的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发布人:交通和旅游局发布时间:【打印本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路水毁修复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