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是否于正已经落伍了?

形成性考核答案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4最新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经济学作业1 (导言及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P3;6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生产资料 和 劳动力 。P3
3.商品的二因素是 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P13;15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P16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的。P17
6.价值的实体是 抽象劳动 ,价值的表现形式是 交换价值 ,价值的货币表现是 价格 。P22
7.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 待售商品的总额 、商品的价格水平 、货币的流通速度 。P24
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价值规律 ,它的表现形式是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P25;26
9.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2) 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3)产品的社会化 。P28
10.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 价值规律 的基础作用和 政府干预 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P33
二、名词解释
1. 生产 是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P3
2.使用价值 是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量的属性 。P13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P17
4.通货紧缩 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叫通货紧缩 。P25
5.社会分工 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P29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从劳动过程来看,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 B )。
A. 运输工具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资料
D. 劳动产品
2.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在这四个环节中( A )。
A.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B. 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C. 交换决定生产、分配、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D. 消费决定生产、分配、交换,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3.商品是( C )。
A. 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而生产的产品
B. 用来缴纳租税的劳动产品
C. 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D. 不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4.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 C )。
A. 都具有使用价值
B. 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C. 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 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5.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C )。
A. 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的劳动
B. 生产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
C. 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D. 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7.如果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则( A )。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
B.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上升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增大
8.通货膨胀是指( D )。
A. 商品价值增大引起的价格提高
B. 商品需求大于供给引起价格提高
C. 社会需求增加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
D. 货币供应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9.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D )。
A. 商品的价格经常高于价值
B. 商品的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 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保持一致
D.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 社会分工是指(B)
A、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B、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企业内部的分工D、企业内部不同工种之间的劳动分工
四、 多项选择题: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ABE)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
2、 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是(CD)
A、劳动力成为商品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C、社会分工D、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E、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 下列有关商品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E)
A、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B、商品的价值是抽象劳动形成的C、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D、商品的价值体现着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E、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
4、 货币的职能有(ABCDE)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
5、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有(AC)
A、社会的需求结构B、社会的供给结构C、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D、社会的产业结构E、物质财富分配方式
五、 判断正误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生产。(错误)
2、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性质,都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错误)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它。(错误)
4、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正确)
5、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错误)、
6、商品的价格同商品的价值成正比,同货币的价值成反比。(正确)
7、如果货币供应量超过或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局面。(正确)
8、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错误)
9、生产社会化就是指生产的社会化。(错误)
10、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实现是依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来实现的。(正确)
六、简答题
1.举例说明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会出现什么后果?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例如:价值规律(略)
2.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热心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呢?
①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但总价值量是不变的,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
③单个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
④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归根到底是为了能在竞争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3.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的因素是什么?说明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如何实现的。
(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的规律。
(2)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取决于社会的需求结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现实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由社会在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并且这种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种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即提出生产什么,各生产多少,这就从一个方面决定着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生产部门。
二是取决于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如何,决定着生产各种一定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也就是,当社会对某种产品提出需求时,在该生产部门应投入多少社会劳动,就取决于该部门的生产条件,即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这些生产条件就从另一个方面决定着社会总劳动量在各部门的分配。
(3)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七、论述题
不答:(1)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量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既统一又相互矛盾的关系。其矛盾表现在: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价值,使用价值是他不需要量的。他必须实现商品的价值,使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得到补偿。对于商品的需求者来说,有意义的则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他要得到使用价值,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表现为它们各自的实现都以对方的实现为前提:一方面,如果商品不能交换到别人手里去实现使用价值,其价值就不能实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就不能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如果不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商品就无法到达需要它的使用价值的人手中,使用价值就无法得到实现。为此,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状况,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商品,使产品让接受,只有这样企业生产的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得到实现,企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消费者才能得到自己就得的所需要的商品,也只有这样,商品生产者才能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2.运用货币流通规律来思考怎样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答:(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3)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4)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
(5)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防止通货膨胀的措施:首先,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紧缩社会总需求;其次,为克服短缺,恢复市场供求平衡,还应该注意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6)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实行紧缩政策,紧缩银根,如果措施不当,会导致通货紧缩;其次,消费者和生产者由于预期和信心方面的原因,普遍惜购惜投,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造成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防止通货紧缩的主要对策是扩张社会总需求。一方面,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出口,扩大外需。
政治经济学作业2
(第二章至第四章)
一、 填空题
1.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称为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之比称为 利润率 ,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之比称为 平均利润率 。P67
2.不变资本和可不资本的划分依据是 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 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P57
3.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有: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P49
4.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是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P53
5.(用公式表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Ⅰ(v+m)=Ⅱc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Ⅰ(v+Δv+m/x)=Ⅱ(c+Δc) 。P61;62
6.垄断价格就是 成本价格 与垄断利润之和。P68
7.利息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取决于 利润率 ,二是取决于 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P69
8.资本主义地租有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两种基本形式。
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目标有两个:一是 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直接扶持私人垄断资本 ,二是 调节整个社会经济,实际上是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创造条件,归根到底也是为垄断资本服务 。P124
10.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 货币供应量 。P130
二、名词解释
1. 超额剩余价值 是生产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P51
2. 生产价格 是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P67
3. 资源配置 指的是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P88
4. 跨国公司 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置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大规模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形式。P94
5. 公开业务市场 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P130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 D )。
A. 它能生产出劳动产品
B. 它能生产出供自身消费的产品
C. 它能转移和保持自身的价值
D. 它能创造出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B )。
A.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B.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C. 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D.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和具体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
3.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劳动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 D )。
A. 从100%增加到150%
B. 从100%增加到200%
C. 从100%增加到250%
D. 从100%增加到300%
4.资本主义企业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力是( C )。
A. 追求绝对剩余价值
B. 追求相对剩余价值
C.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D. 追求使用价值
5.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C )。
A.Ⅰ(c+v+m)=Ⅰ(v+Δv+m/x)+Ⅱ(v+Δv+m/x)
B.Ⅱ(c+v+m+)=Ⅰ(c+Δc)+Ⅱ(c+Δc)
C.Ⅰ(v+Δv+m/x)=Ⅱ(c+Δc)
D.Ⅱ(v+Δv+m/x)=Ⅰ(c+Δc)
6.一般地说,剩余价值率总是( C )。
A. 等于利润率
B. 小于利润率
C. 大于利润率
D. 与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动
7.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B )。
A. 部门内各企业竞争的结果
B. 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 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趋于一致的结果
D. 各部门剩余价值率趋于一致的结果
8.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 B )。
A. 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B. 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 围绕着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D. 围绕着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9.由于对同一块土地连续增加投资,新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称为( D )。
A. 绝对地租
B. 垄断地租
C. 级差地租Ⅰ
D. 级差地租Ⅱ
10.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的性质是( B )。
A. 公有制经济成分
B. 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C. 公私合营性质的经济成分
D. 全民所有制的经济成分
四、多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
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 C D E )。
A. 商品价值下降
B. 劳动力价值上升
C. 劳动力价值下降
D. 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E. 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2.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包括( A B D E )。
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C. 竞争的激烈程度
D.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增大
E.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 B C E )。
A. 所有部门和部门内部各企业的资本家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B. 生产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
C. 个别资本家既能获得平均利润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D.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先进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
E. 不同部门资本家间的竞争使所有企业的利润平均化
4.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主要有( A B C D E )。
A. 股票收益
B. 银行利率
C. 通货膨胀
D. 汇率变动
E. 国内国际局势
5.以下属于“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是( C D E )。
A. 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 降低存款准备率
C. 提高再贴现率
D. 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E. 提高存款准备率
五、判断正误题(在正确命题后打√,在错误命题后打相关阅读: & &&相关推荐客观看待《资本论》和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命运
1、《资本论》从对商品、货币开始揭示货币转变为资本的过程,藉此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从揭示这一生产方式存在的内在矛盾开始,引申出完全对立的阶级及其矛盾(矛盾特殊性),他很好地利用了商品经济自发性的客观性(矛盾普遍性),进而得出了对商品经济否定的结论(否定之否定规律—主观建立—不是客观存在)。严密的形式逻辑分析之后,试图为人类找到一条通向“大同世界”的捷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大海一般的小生产被排斥在《资本论》之外)。尽管设计的形式逻辑“严谨”,但随着马克思年龄的增长逐步发生了些变化。从第三卷开始,经历太多的马克思开始意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远没有他年轻时想像的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逻辑推理的结果告诉他,仅依靠“无产阶级革命”是不能消灭这一生产方式的,他下意识地认为,只有当这一生产方式释放出全部能量后,它才会自行消亡。这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马克思的思想历程。简单说,年轻的马克思和我们常人(好似当年的红卫兵)一样充满了激情、幻想和理想,他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那么希望巴黎公社的旗帜永远飘扬。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资本论》第一卷和同时代的各种文稿中。而《资本论》第三卷更多地反映了老年的马克思,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过渡性质的研究,与第一卷有了明显变化。这里谈不上所谓的第三卷否定第一卷的问题,仅仅反映了马克思对商品经济再认识的历史过程,更多的反映了马克思本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认知变化。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是他第一个向全世界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生产方式的到来,揭示了他的内在规律,包括危机规律。唯一的缺陷是他不该将这一生产方式放到人类的对立面,不该依赖主观“制造”完全对立的两个阶级,而正是他用这一创造的“阶级理论”试图推翻一个完全属于客观的生产方式,这就使自己的理论一步一步走向逻辑的死胡洞。尽管这个理论曾搅动世界一个多世纪,使它成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但丝毫不能改变这一理论在当代被边缘的客观事实。
2、《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度和逻辑性是当代其他经济学著作无法比拟的,其立场之鲜明为人瞩目,他开诚布公地宣布,他研究商品经济的目的是揭露剩余价值产生的过程,是号召被剥削的人团结起来,最终消灭商品和商品经济,消灭私有制。他直截了当地说,劳动价值论不是他的发明,他的发明在于剩余价值及其理论。显然,这种带有时代特点的理论逻辑和政治鼓动,已经脱离了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成果与十八和十九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初期相比,是马克思不可能预见的。
3、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当前所有院校的政治课教材。传说最早的版本出自前苏联政治家普列汉诺夫,国内有很多版本,其中人民大学蒋学模教授的版本在国内比较流行。尽管版本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理论框架没有跳出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模版。在这些版本里,教条主义和传统的政治口号充斥其中,凸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4、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消灭私有制是非常明确的,《共产党宣言》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但是不禁要问,什么是“私有制”?当然,最后一句话翻译是否准确,待考正。但毋庸置疑,“私有制”消灭之后又当如何,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吗?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似乎未曾见到,但在其所有的著作中见著较多的,则是“社会占有”也就是“社会的所有制”,或者是“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或者说,他所指的“私有制”即个人所有制。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未明确提出过所谓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客观地说,“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概念是斯大林创造的,我们是从前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中抄袭来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概念并不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设想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对立的未来经济制度时,表述更多的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或社会占有制。总之,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所有权理论已经落伍,传统的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争辩已无实际意义,我们当前重要的任务是揭示所有权产生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上升为理论,便于当代人们遵循。
5、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经济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学》很好地应用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两大部类”理论,并且将其用于二次世界大战和战时经济调控。可惜的是,在我们这里它仅仅作为思辩理论存在,没有任何进展和新的研究成果。
6、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不仅需要研究生产和生产关系,更需要研究交换和交换关系,研究市场交换行为、研究买卖和消费行为,在剔除空想主义成份的基础上研究分配和再分配,在探讨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努力揭示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在比较当代各种经济制度中,让人们自己去思考,在比较中得出结论;我们应该淡化生产关系决定论,应该从交换和价值产生的源头开始,研究生产和交换,在保留核心研究成果如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规律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剩余价值分配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价格在分配中的作用和规律,对消费以及消费行为的影响等等;两大部类理论反映的是生产和消费的结构平衡问题,如何让它更具有现实意义,最终从经院式的研究走下神坛,走向实际,走向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国民收入和财政分配,更应从十九世纪走向二十一世纪。
总之,传统政治经济学如果不能从自我封闭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借鉴当代成熟的研究成果,因噎废食、抱守残缺,要么走向死亡,要么走进博物馆。一言以蔽之,重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重任,历史地摆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他的新一代领袖面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矛盾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继续浏览相关话题:
pq抛弃一切主义。认识自动化的本质,现在的天下是;资本执政,货币横行,买卖自由。自由买卖。自由竞争。竞争自由。看起来是多么美好的世界。然而认识实践的本质之后,大
图文编辑模式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农业现代化的误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误区辨析(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即必须现代化。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三大误区:一是研究对象的“非生产关系化”;二是盲目迷信及追求“数学化”;三是根本否定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追求“非阶级化”。辨清这几个误区,才能避免与防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误入歧途,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目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误区中图分类号:FO-0 文献标识码:A 编号:07)06-0062-05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现代化。倘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仍停留在“传统”与“古典”意义上,那就不可能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现象、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与判断,更不可能认识与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在本质及规律;同时也不能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现象与规律作出科学阐释与说明,更不能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起指导及推动作用。那可就真会成为“无用之学”了。现代化已经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根本出路与大趋势。一、“非生产关系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误区之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其研究对象必须首先现代化。传统政治经济学将研究对象仅限定为生产关系,这是由列宁明确概括、斯大林加以具体化的。列宁指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决不像通常所说的那样是‘物质的生产’(这是工艺学的对象),而是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关系。”这里明显将物质生产排斥于政治经济研究对象范围之外。斯大林又沿着列宁的上述思路,进一步把生产关系具体界定为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我认为,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列宁和斯大林偏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犯了简单化与绝对化的错误,失之于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限定得过于狭窄,完全抛开了物质生产。马克思在《导言》中明确地讲:“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他在《资本论》序言中更是清晰地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还讲:“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里的“生产方式”,学术界颇有争议。我认为,它只能理解为“以什么方式,采取什么工具,怎样进行生产”之意,主要是指生产力形式。至此可见,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界定得十分清楚,即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目的在于揭示“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当然,马克思这里讲的是“狭义政治经济学”。恩格斯讲广义政治经济学尚有待于创造,它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以往学术界遵从列宁的论述,误读了马克思关于“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的论断,认为物质生产根本不在政治经济学研究视野之内,不在“对象”之列,仅把它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这不仅背离了恩格斯关于广义政治学对象的论断,也不符合马克思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的论断。孤立研究生产关系是苏联范式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特征与痼疾。这种“孤立论”在理论上的失误在于它脱离社会物质生产力水平及状况的制约,否定物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片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认为生产关系运动规律就是所有经济规律,解决了生产关系问题就解决了所有经济问题。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前苏联在二战后走上了一条否定生产力决定作用,一味追求生产关系变革与升级的错误道路,结果使所谓“先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而最终失败。这种“孤立论”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是不顾生产力发展状况,不断地进行生产关系变革。1953年~1956年的所有制改革运动、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困难时期的生产关系调整、1965年至70年代初的“小集体”过渡到“大集体”、“大集体”升为“小全民”的“穷过渡”,这些都是有力的实证。在中国也形成了所谓“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时许多学者还论证这个矛盾出现的必然性及合理性,可见,“孤立论”在中国的影响及危害较之前苏联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是改革开放挽救了中国。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发展社会生产力,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到了第一位,把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改革放到生产力水平决定与要求的适当地位上,这才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勃勃生机与活力。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孤立论”,即离开物质生产力孤立研究生产关系,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但能不能由此认为政治经济学就可以根本不研究生产关系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提出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建设以来,一直有人主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若现代化,必须在研究对象上摒弃生产关系化,转而实行“非生产关系化”。这是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科学“并轨”与合理“综合”。西方经济学自“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以来,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产生出众多分支与流派,无论老古典经济学也好,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也好;也无论是近代经济学也好,还是现代经济学也好,基本上都把财富生产与分配、物质福利、资源配置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使是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这里的“制度”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关系,而比“生产关系”范畴的内涵要宽泛得多。我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非生产关系化”,是一个误区和陷阱,绝不可取。它是由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即由孤立地只研究生产关系一下子跳到根本不研究生产关系,且不说其在哲学上犯了绝对化、片面性的方法论错误,就其经济学常理上也难以成立。人所共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种对立的思想理论体系,尽管可以互相借鉴,但绝不可“综合”为一,尤其体现在研究对象的不同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物质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统一作为其研究对象使其具有了科学性、革命性,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非生产关系化”则使其具有了明显的辩护性、庸俗性。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假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合理最好的一种制度安排,因而剩下来的惟一任务就是如何最有效利用资源,更好地进行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以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欲望及需求问题。所以,西方经济学把研究物质资源的利用及物质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作为对象,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这样不仅符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有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西方经济学研究仅仅停留在社会表象――物上,可以概括地讲它就是一种“物学”;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透过的物的表象,深入研究物所掩盖着的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正如列宁所说:“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一门“人学”。从上可见,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即是其研究对象“非生产关系化”,实际上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化”为西方经济学,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变为资产阶级的“物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被彻底取消了。这大概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非生产关系化”论者的主旨及本质所在,实在不能令人苟同。二、数学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误区之二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关于政治经济学数学化的倾向强劲增长,大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非数学化不可之势。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著作《经济学数学化导论》认为:“数学化促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言外之意就是:经济学若不数学化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科学的。该书还指出:“经济学数学化的过程,就是经济学新老范式的转换过程,是中国经济学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过程”,甚至认为“数学化: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今,数学化不仅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典型“时尚”,更是衡量经济学研究成果档次高低、质量好坏的根本标准,甚至是惟一尺度。近日,笔者有幸读到一部号称“经济与金融高级教程”丛书中的《货币理论》,通篇充斥数学公式推导及模型罗列,根本未见到所谓“货币理论”,该书至多是一个西方“货币理论”的数学题解。更有甚者,一些较权威的经济学研究刊物,几乎变成了“数学化”刊物,已经远离“经济学”了。尤其是数学家纳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这就更成了经济学应该数学化的口实与佐证。经济学数学化之声甚嚣经济学界“尘上”,“而且,经济学的数学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学的数学化‘愈演愈烈”’,“经济学数学化是一种主要趋势”。难怪曾获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做过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的韦森教授也惊呼:“现在这样盲目地迷信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了。我以为,经济学数学化并非什么新货色,更谈不上理论创新。在政治经济学史上,主张经济学中应用数学者,大有人在。威廉?配第在《经济算术》中通过数字资料对荷兰、法国、英国之间的财富和力量对比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结构、政治事项进行分析,论证英国掌握世界贸易称霸世界的可能性。他是运用经验数量方法研究经济学的首创者,被马克思称为“英国政治经济学之父”。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庸俗经济学家萨伊、马尔萨斯等,无不运用数学研究经济问题,乃至现代西方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库兹涅茨、弗里德曼等,尤其是宏观经济研究大师凯恩斯,都是成功运用数学研究经济问题的楷模和典范。据笔者所知,他们均没有经济学一定要数学化之主张。认为经济学应数学化者,首推英国经济学家斯坦利?杰文斯。他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一书中说:“政治经济学如果是一种科学。它必须是一种数学的科学。……我的经济学理论在性质上纯然是数学的”,“在我看,只因经济学所付研究的是量,所以它必须是数学的”。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任何一门经济学都不仅仅研究量,而必须同时还研究质。在世界上万事万物均是质与量相统一的,只研究量而不研究质是不可能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我们认为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政治经济学并非必定在性质上纯然是数学的才能成为科学。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是有个“度”的。适度,即合理运用;过度,即为滥用。所谓经济学数学化,就是将经济学的所有原理及其所研究的所有问题数量化。“化者”,一般指彻头彻尾、彻里彻外,融贯始终,溶化其中。依此推论,经济学数学化,无疑属于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过度运用,即滥用也。所以,我认为,经济学数学化命题本身就不科学。除此而外,政治经济学之所以不能数学化,还有以下诸方面原因:第一,经济学与数学是两门独立的科学,它们具有不同的研究领域及对象,分属不同的学科。按最一般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经济关系运动规律的,用恩格斯的话讲:“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由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经济范畴属于历史范畴,经济关系的产生及运动又具有历史性,即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而数学与此不同,它是研究世界上一切数量关系及其变动规律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给数学下定义说:“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学所研究的范畴、概念、定理等均系自然界永恒范畴,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它并不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可见,经济学与数学二者可以互相交叉、渗透,但二者不能划等号,亦不能“互化”,如同数学不能经济学化一样,经济学也不能数学化。第二,经济规律不同于数学规律,不能完全由数学公式来表述与表达。数学规律是世界中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具有永恒性;而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具有社会性。正是由于经济规律具有与数学规律根本不同的社会性,因此经济规律不可能完全由数学公式来表述与表达。不可否认,社会经济现象中存在大量数量关系,不少经济规律亦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述和表达,例如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剩余价值率规律、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规律、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与流通规律、利润率及平均利润率变动规律、利息率规律,以及地租规律等等。但切不可以认为所有的社会经济规律均可以由数学公式来确切表述或表达。比如说,按劳分配规律,就是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及质量来分配消费品的规律。这其中包含着数量关系,但我认为难以用数学公式准确表达和表述出来。这里有一系列问题难以确定:一是按劳分配的“劳”如何确定?劳动者的劳动有三种形态:(1)潜在形态;(2)流动形态;(3)凝固形态。究竟按以上哪一种形态的劳动为依据来分配消费品?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质量如何用数学公式来反映?世界上劳动者成千上万,甚至过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千差万别,能否每个劳动者都通过建立独立的数学模型得出一个消费品分配公式来?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即:数学的科学性在于它的精确性。如果数学不能精确地反映按劳分配关系、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那还谈什么科学?再比如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与水平的规律,其中肯定存在着数量关系,但你如何用一个数学公式或数学模型准确表述或表达出来?第三,无论中国或外国,经济统计数字从来都是有水份的,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推导出来的数学公式,不可能准确无误,切不可将其视为“勾3股4弦必5”那样的“规律”。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过300多年运行与发展,法律法规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信誉体系建设十分完备。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类似安然公司造假丑闻还接连发生,财务假账层出不穷,怎能保证国家经济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呢?据专家估计,西方发达国家的GDP或GNP均有20-25%的水份。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仅在法律法规、信誉体系建设上相差甚远,而且统计体系建设上也是十分落后,因此不存在准确无误的统计数字。中国对前年的GDP一复核,一下子多出3万多亿元。2005年,我国的GDP18.4万亿元,原统计为增长9.9%,后经复查核实,调整为10.2%,前后相差0.3个百分点,约5.52万亿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用不准确或不可信数字推导出的数学公式和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来表现客观经济规律的运行轨迹,是不可能准确无误的。因此,对于那些凭借数学公式和数量模型推算出来的数字结论,正确的态度就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仅作决策参考而已。数学只能是也应该是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但绝不能将数学化作为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目标与必由之路。第四,客观经济世界是个错综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混沌世界。其中充满未可知因素及不确定因素,甚至蕴含诸多突发因素及不可抗力因素。社会经济变化决不会循着1+2=3的规律变化,而经常会发生1+2>3或1+2<3的情况。因此,企图用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将复杂多变而且越来越混沌化的经济世界加以精确化,愿望是好的。但结果很可能如高度计划经济那样,越计划得“周全”,越计算得细微,会失败得越惨。到头来,不仅是徒劳一场,而且是有害的。它不仅在理论上容易将“听之无声,视之无形”的经济规律简单化、凝固化,将鲜活、生动的质量互变并统一的经济规律变成单一的数量关系,不能揭示经济现象背后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无助于全面正确地认识经济规律,而且在实践上不利于人们对经济规律的驾驭与运用,从而不可避免地给现代化建设带来损害。第五,数学化已经将现代西方经济学引入了歧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切不可重蹈其复辙。著名经济学家麦科洛斯基(D?Mcc/oskey)对近30多年来经济学中运用数学模型、回归分析的状况作详尽的实证分析后指出:由于“追求构造‘精致数学模型”’,结果使“现代经济学”走上了“歧路”。为什么会是这样?薛兆丰同志认为:一是“宏观经济模型基本上是数学游戏”;二是“回归分析”的“基础太脆弱”,它“摆脱不了搞数字游戏的嫌疑和隐患”。尽管薛兆丰先生的“游戏论”未免过于偏激,但其着实指出了经济学的数学化之路是一条岐路。号称数理经济学鼻祖的萨缪尔森在他的名著《经济学》中曾对前苏联GDP增长趋势作了“科学预测”,认为它会很快超过美国,但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了,其“科学预测”也以失算失败而告终。薛兆丰先生说:“哪怕经济学家用的方式再复杂,计算机运转得再快,学术用语弄得再高深,经济学家对真实世界作出过什么准确的经济预测吗?连需求曲线是不是有时间上还能争吵几十年,经济学家之间究意能达到多少共识?那么多的经济转型国家,能依据经济学家勾勒的蓝图成功过渡的又有几个?”实践已经表明,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陷入数学化之歧途困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决不能再走数学化之路。三、“非阶级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误区之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决不是否定和取消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党性,而是反对将其阶级性扩大化与泛化。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同其他任何社会科学一样,不可避免地具有强烈阶级性和党性。这是由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及材料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按照马克思的思想,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物质资料生产,不是“孤立个人的生产,而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的生产”。所谓“社会生产关系”即是社会中人们为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指出:“每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由于在存在和划分为阶级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可避免地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因而政治经济学研究就不能不触及不同社会集团、不同阶层和不同阶级的利益,受到不同社会集团、不同阶层和不同阶级的拥护与反对,从而产生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政治经济学,或使政治经济学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唯物主义者绝不否认之,企图回避与超越都是不现实的,也是徒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开申明自己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并为广大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一种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不否则认他们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并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宏观经济学大师凯恩斯讲:“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的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洛讲得更生动具体,他说:“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的倾向以及一种种类的价值判断。但是,所有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材料力学或化学分子结构的研究不同。都与上述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有关。不论社会科学家的意愿如何,不论他是否觉察到这一切,甚至他力图避免它们,他对研究主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这些大经济学家都率直地承认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为什么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非要瞪眼不见,矢口否认呢?目的无非在于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分析方法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与工具”,已经失效,应该废弃。这显然是极端有害的。从上清晰可见,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不否认他们的经济学理论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作用,经过几百年的磨砺这个“武器”越来越实用,越来越锋利,如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武器”被废弃了,那资产阶级真的可以“不战而胜”了,因为无产阶级手中已无武器,必然“不战而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不但不否认阶级性,而且必须承认其阶级性,但绝不意味着其阶级性扩大化与泛化,或搞“阶级化”。“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经济学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关系及其相关领域均归结为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是典型的“左倾范式”政治经济学,完全偏离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术界狠狠批判了这种“左倾范式”政治经济学,是非常正确的。“非阶级化”或“无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是对“左倾范式”政治经济学的矫枉过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一个大陷阱,一旦陷入,便可葬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一切成果。因此,切不可盲从之。责任编辑:郑洪昌 政治经济学辨析题相关阅读: & 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落伍论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