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百分率是多少?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_百度百科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
由新生儿期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慢性肺部病变,临床表现为慢性氧依赖的状况,称为慢性肺疾病,下文简称CLD(chronic lung disease, ),又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发生原因
由于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呼吸机后因高气道压力、高容量、高浓度氧以及炎症损伤而导致。[1]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临床特征
气促、呼吸困难。
发绀、三凹征、肺部干湿啰音。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二)影像学检查
肺部X线可表现为肺过度充气和肺纹理轮廓模糊,偶见小泡状影;轻型病变X线常无
明显改变,或仅见磨玻璃状改变。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以下标准供参考:
(1)患儿氧依赖持续至出生后28天以上。
(2)氧依赖在胎龄小于32周的患儿持续至矫正胎龄(PMA) 36周,大于32周的患儿持续至
出生后56天
轻度:依赖氧浓度21%。
中度:依赖氧浓度22%-29%,
重度:依赖氧浓度)30%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机械辅助通气。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治疗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治疗原则
慢性肺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以支持治疗为主,包括各种形式的呼吸支持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护理和充足的营养、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必要时给予激素、利尿剂、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药物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减轻肺水肿,扩张支气管,激活β-肾上腺素受体,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促进动脉导管关闭。但其使用指征仍存在争议。综合最新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推荐下表所示激素治疗方案。
​推荐临床效果评论目标人群机械辅助通气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生后10-14天
仍需CPAP支持或氧依赖者疗效胜于风险;治疗需个体化
晚期:无益时间中早期激素治疗(生后10 -14天) 早期:不利于神经系统发育药物地塞米松无详细研究资料途径静脉吸入法:仅适于有喘鸣或支气管肺
发育异常者剂量0. 1 -0.2mg/(kg/ 天)开始0.15mg/(kg/天)促进拔管疗程3-10天10天减量过程2.泮利尿剂治疗
综合目前证据,对CLD患儿采用伴利尿剂治疗仍缺乏明确的治疗剂量及临床疗效的肯定。但对短期减轻肺水肿、改善肺顺应性和症状有利。一般推荐在需要较高浓度氧气 或伴有心力衰竭的患儿使用。
推荐McCann等的方案:呋塞米(速尿)) 1 mg/kg, gl2h X 7d;常规静脉或口服补充氯化钾,维持血清钾水平&3.5mmol/L、血清氯水平&95mmol/ L,液体量限制在100-150mL/(kg/天)
3.支气管扩张剂吸人治疗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和抗组胺药物)可短期改善肺功能,但能否预防病情加重或改善远期预后尚不清楚。建议仅在有可逆性气道梗阻症状或病情加重情况下考虑使用.
4。增加能量补充
各种提高能量补充的方法,包括喂养高能量奶、提高静脉营养等在CLD患儿的生长、呼吸情况的改善、水肿的消除和对泮利尿剂的需求方面没有差异
5.抗感染治疗
解脲支原体(UU)感染可能是导致CLD的原因之一。随机对照实验表明:对UU检测阳性的早产儿采用红霉素治疗在预防CLD和降低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异。但对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随机对照实验显示:治疗组患儿需使用激素治疗的概率降低,撤机时间提前.
其他致病菌所致肺部感染也促进CLD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明确的肺部感染,必须积极抗感染治疗。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呼吸支持治疗
根据慢性肺疾病不同时期的肺功能状况,提供恰当的呼吸支持治疗。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预后与随访
病程通常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大部分病例经过不同时期后可逐渐撤机或停氧。病程中常因反复继发性呼吸道感染或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PDA)致心力衰竭而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严重肺损伤者由于进行性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而死亡。由于慢性缺氧、能量消耗增加,患儿常营养不良。这些患儿在青春期和成人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功能受损,提示此疾病可导致终身后果
定期就诊随访,第1次为出院后1个月,以后为第4,8,12个月时。对需氧的患儿可每1-2月随访1次,直至不再需氧。对边远地区就诊不方便者可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喂养情况、呼吸状况、药物使用就诊情况及生长指数。
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章: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徐键.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企业信用信息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早产新生儿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对策
目的 根据新生儿特点,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2月~2005年12月收治35例早产儿中并NRDS护理措施.结果 早产儿是发生NRDS的主要因素.结论 早期诊治,预防感染,加强气道护理,合理喂养在NRDS的护理中极为重要.
作者单位:
福建省汀州医院护理部,长汀,3663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上传于||文档简介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e​o​n​a​t​a​l​ ​r​e​s​p​i​r​a​t​o​r​y​ ​ ​d​i​s​t​r​e​s​s​ ​s​y​n​d​r​o​m​e​,​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多​见​于​早​产​儿​,​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肺​病​理​特​征​为​外​观​暗​红​,​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
大小:17.4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