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抒的错误用现代抒情诗文写

您的位置: &
谈现代文阅读中理解词句的几点技法
优质期刊推荐【资料】周末作业推荐阅读现代文部分_一口果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0贴子:
【资料】周末作业推荐阅读现代文部分
语文考试范围内的现代文
第一周我的老师贾平凹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止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他写的这副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哄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肯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勇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春节里,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脸色严肃。那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袄儿贴在那裸体上,大家才哧哧发笑起来,故意指着裸着的胸脯问他:这是什么?他玩变形金刚,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说:“妈妈的奶!”说罢又忙他的操作。男人们看待女人,要么视为神,要么视神是裸肉,身上会痒的,却绝口不当众说破,不说破而再不会忘记,独处里作了非非之想。我看这年历是这样的感觉,去庙里拜菩萨也觉得菩萨美丽,有过单相思,也有过那个——我还是不敢说——不敢说,只想可以是完人,是君子圣人,说了就是低级趣味,是流氓,千刀万剐。孙涵泊没有世俗,他不认作是神就敬畏,烧香磕头,他也不认作是裸体就产生邪念,他看了就看作是人的某一部位,是妈妈的某一部位,他说了也就完了,不虚伪不究竟,不自欺不欺人,平平常常,坦坦然然,他真该做我的老师。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第二周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16万多人,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温软的稻草詹文格①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②对于黄澄澄的稻谷而言,稻草在很多时候是长篇大作里的闲笔。在讲究生产进度的年代,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只有饱满的谷粒才能勾起农人对丰收的喜悦。③ 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阳光。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④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来。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鸟心里无比踏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⑤稻草是耕牛的粮食。隆冬来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来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来的大小农事。⑥冬闲的雨天,金黄的稻草开始派上用场了。上下三重的老屋,聚集着一群精壮汉子,挥拳捋袖地忙活,有的高高抡起木锤,拼命槌打着稻草;有的在扭动木纽,将柔软的稻草拧成一根硕大的擂藤,伸展自如的擂藤是耕牛拉犁的牵引。这个时候,人们才感到稻草用途广泛。拔秧需要,绑菜需要,编草鞋需要,生草菇需要,做东坡肉扣碗需要,集市上捆扎猪肉需要。而且,稻草是农家做炊的柴火,它让村庄上空一年四季飘起香甜的炊烟.⑦我是睡在稻草上长大的一代。那时,农家的木板床像麻石一样坚硬,贫困的家庭常只具备一床薄薄的老棉被。木板生硬少弹性,无法防寒保暖,乡人便用稻草铺垫。温软的稻草带着土地与阳光的气息传递着不尽的温暖,安抚着贫困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从此,脊背再也不会硌得生疼,稻草之上留存着无数香甜的好梦。⑧如今,生活愈来愈精致,享受着幸福时光的孩子们无法想象躺在稻草上的感觉和滋味。就连不少农民也远离了稻草,我发现自己已无法回到从前的日子了。现在尽管享受着空调、电热毯,太空棉,夜夜安睡在宽大的席梦思上,但仍常感腰酸腿疼、失眠多梦、颈肌增生……想想那些与稻草同眠的日子,倒头便是呼呼大睡,现在不知是身体在快速衰老.还是精神已悄悄萎缩。
(选自2009年2月《散文选刊》)1.从全文看,稻草的“温软”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2.文章的第③段描写收获场景的文字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3.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①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
②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4.在物质丰盈、生活愈来愈精致的年代,怀念温软的稻草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分析。5、有人评价此文:“因为朴素而逼近真实,因为真实而显现生活的本质。”请结合这句话探究原文表现了怎样的“朴素”“真实”的“生活的本质”。
第三周江南是一口深井 胡晓明我相信,对于数千年中国传统的美学经验,与其说是建构与阐释不足,不如说是发掘与恢复更加不够。“发掘”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地貌环境上尽可能恢复其本来面目,二是从历史文献中去发现前人的思想和智慧的遗产。这一点也是相当不够的。我原来以为有关西湖的文献已经发掘整理得差不多了,其实有很多好东西大家并不一定知道。
比如我现在所说的这个老龙井,恰恰就是宋代龙井寺的所在地,其文化涵量之深厚,足以称为江南文化的一口深井。由于明代龙井寺的转移,时过景迁,老龙井真的成了一口久远的荒井,深深地被历史所遗忘了。近千年下来,老龙井一如乱世中远嫁的公主,早已“人间蒸发”。最近一二年,宋龙井却又在建构新西湖的工程中,重被发现。靠着政府的力量,协调各方,在并不损害茶农的利益的前提下,也渐渐恢复了宋代龙井寺的一点旧面孔,渐为人知,而成为西湖边上一个新的公共休闲游玩之地。老龙井的历史文献,却依然沉埋于忘川之中,连明人造假的那块米芾书碑,也无人知其下落。
然而老龙井毕竟是老龙井。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幽静。如宋瓷一样真正的静气。记得第一次去老龙井,是夏天。车子刚绕入“十八棵”的山道,气温就骤然凉爽下来,只见茶楼前的树荫匝地,泉水汩汩,好一个满目青翠的清凉世界!茶楼前那两棵大树,一棵七叶树,一棵大樟树,皆有参天之势。在树下饮茶,有人世悠悠之感。让人心底里一声欢喜唱叹:噫!原来西湖边上还有这么一个美好的所在,终于可以远离了烦嚣热闹;原来西湖佳山水寻寻觅觅,终不负有心人,可以在此求得诗人文士真正的趣味。我从不反对西湖的大众化平民化,我也多次为新西湖消除了“军阀割据”而兴奋。但是这丝毫不能阻止我像向往宋瓷那样,越来越向往珍视老龙井这样意味悠长的所在。
如果只是这样了解老龙井,是远远不够的。老龙井的美十分丰富。从茶楼前那两棵大树再往里走,只见回廊环抱,有宋梅两本,距今已俨然八百岁矣。不仅丝毫不见衰疲之象,反而越开越旺,边落叶边开花,花期达三月之久。可不奇乎?再往里走,一本白梅,树老花繁,也有仙人之象。宋梅和黄檀树的一些故事,有些很有传奇性,有的很有诗意,譬如辩才禅师的墓前,那一株老黄檀树,冬春秋天,皆寂然秃然,如枯木朽枝,只是一到夏天,就满树新枝,绿叶婆娑。科学很不好解释。这是老龙井神奇的地方。
你也可以从季节的变换来了解老龙井。譬如春天的老龙井,一切都在复苏生命。一开始是满山的檫树,鹅黄嫩叶,明亮醒目,喜气迎人,如元宵节里高擎的宝灯迎新。接下来就是映山红,以及青青草色如绿裙。再后来就是野山茶花,野百合,野菊花,夹道盛开,粗服乱头,满眼都是盎然生机。那一株老白梅,也引得蜂狂蝶舞。清明前后,微雨之中,你就可以看见采茶的女子,从云雾里走下来,恍然有遇仙之想。记得今年的初春时节,在老龙井听鸟语,是一大享受。站在郎当岭的茶坡上,闭目凝神。和风拂面,甘之如饴。莺语虫鸣,三三两两,馀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听之听之,不知心何时已醉矣。
但是,仅仅这样去读老龙井,仍然是不够的。老龙井不仅是“树大”、“山深”,更是“人老”。我渐渐知道,那里有北宋文化里最重要的高人韵士。北宋元丰元间,以名僧辩才法师为中心,东坡、苏辙、秦观、参寥、米芾、赵等,一时名胜,云虎相从。古人早就感叹说当时“瑰词藻翰,衣被泉石;人境之胜,甲于西湖。”他们留下了不少诗、文,书法与哲学、宗教,文献记载相当丰富。如果我们从北宋文化高峰的角度去读解老龙井,那就可以有一些十分意外的收获。直到我做完了《宋辩才法师年谱》,才算是真正走进了老龙井。真正的文化空间不仅只有一个维度,而且有几个维度。特别是时间的维度。你不懂得一个文化空间的来历,就不懂得中国文化的前世今身,你就缺少了真正的诗意。这不仅仅是认识,了解,而且是真正的观照。真正的观照就是摆落一切概念与俗念,沉浸于事物自身的本然真实。
(《文汇报》)
〔赏读〕为什么把“江南”比喻成一口“深井”?文章的题目就足够吸引我们去阅读全文。“深井”是载体,是形象,是道理,也是文章行文的脉络、线索:这口“井”既是物质意义的“井”――老龙井,又是文化意义的“井”――老龙井承载的文化。在阅读中,我们不妨先自问这样两个问题:作者认为“对于数千年中国传统的美学经验”的“发掘”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怎样从自然和人文的两个角度回答“老龙井毕竟是老龙井”这个观点的?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是理清文章表层思路和内在含意的“钥匙”。恢复地貌、发现遗产,既要从表象上恢复“历史”,更要发掘古人“思想和智慧的遗产”――这是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对自然而言:树大、树老、山深、山美是“老龙井”“老”的外在形象。从人文而言:“老龙井”集中了北宋文化里最重要的高人韵士而显现出它的“老”――这是对第二个问题的解答。有了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就基本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意思。如果从语言或修辞等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圈划出文章第四、五段中的一些句子来赏析。例如:从茶楼前那两棵大树再往里走,只见回廊环抱,有宋梅两本,距今已俨然八百岁矣――恰如其分的文言词语运用,显现出一股浓浓的书卷味儿。又如:一开始是满山的檫树,鹅黄嫩叶,明亮醒目,喜气迎人,如元宵节里高擎的宝灯迎新。接下来就是映山红,以及青青草色如绿裙――比喻和色彩字的运用,把山景形象地突现出来了。再如:记得今年的初春时节,……不知心何时已醉矣--四字词语构成的文言句式,叠字的运用,让读者感受着传统的叙述模式。文章似一篇写景散文,也像一篇学术论文,准确的说是两者兼而有之。你认为呢?〔思考〕1、
作者为什么说“老龙井毕竟是老龙井”?请从自然和人文的两个角度回答。2、阅读文章后,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1)作者认为“对于数千年中国传统的美学经验”的“发掘”的含义是什么?
(各用四个字回答)(2)作者把“老龙井”比作“宋瓷”,想要说明“老龙井”的哪些价值?
南疆:一枚金色的书签
肖复兴  南疆是金色的。  横亘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南疆,一望无垠,连接着天与地、神与人那遥远渺茫而神秘的界限,在西北格外高远的蓝天的映衬下,在紫外线格外强烈的阳光的照射下,沙漠浸透着无边无际的金色。那种纯正的金色,似乎从每一粒沙砾中都可以提取出金子来。这种金色,可以说是涂抹在整个南疆的底色。在中国,这是任何一地旅游中都无法看的风光。不过,如果你以为南疆只是沙漠一片地表的荒凉、一种色彩的单调、一幅“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枯寂画面,那你就错了。南疆的魅力,在于有这样壮阔的沙漠背景中所蕴藏着庙宇、千佛洞和古城遗址。它们相得益彰,构成了南疆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奇迹。  庙宇在各地都能够见到,但如果你不乘飞机而是坐汽车横穿塔克拉玛干之后来到喀什,见到那金碧辉煌的清真寺的时候,那感觉是不一样的。因有了漫长旅途的期待,更因有和天一样宽广的沙漠的依托与对比,那彩色的清真寺才会在你的眼前立刻为之一亮,仿佛在茫茫的黑夜里看到了灿烂的星星,和在星星闪烁下出现的童话般的辉煌的宫殿一样。风景,如同戏剧中的人物出场一样,南疆独有的沙漠无疑起了烘云托月的作用。金色和彩色的色彩对比,才会显得如此炫目。这让我想起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见到的蓝色清真寺,在蔚蓝色的博斯特鲁斯海峡涌动的海水的映衬下,才显得那样的壮观。南疆的沙漠,与伊斯坦布尔的海水,作用是一样的,化学反映似的,衬托得清真寺那样的不同凡响,金色的沙漠和蔚蓝色的海水,是清真寺的背景,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背景,怎么可以迸射出它们如此的辉煌?千佛洞,无论是库车的克孜尔尕哈的千佛洞,还是新和的托呼拉克埃肯木千佛洞,本身无疑就因有佛光聚集而辉映着灿烂的金色。这种佛光与沙漠的金色相互辉映,彼此增添着金色的浓度和纯度,千佛洞,诞生在这样的沙漠之中,才显示着它的神秘与古老。沙漠的苍老和沧桑,如老人一样保护着它们,让它们在沙漠的腹地,在历史的深处,免受伤害而能够长久的保鲜存真。也让它们历史的厚重如树的年轮一样层层叠加那样的醒目,不用任何标签,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那是在真正岁月雕刻下的皱纹,而不是现代化妆术后的形象。那些散落在南疆沙漠中古城遗址,交河故城也好,唐兰遗址也罢,或是楼兰古城、苏巴什古城……都是南疆的奇迹。它们是南疆闪烁在今天的眼睛,它们是活在历史中的灵魂。记得那一年,我去库市的苏巴什古城,是一个落日洒满天地之间的黄昏。山是金色的,沙漠是金色的,古城的断壁残垣也都是金色的。粗犷、空旷而荒凉的景色,天和地,风和日都加入了景色之中,成为了景色独一无二的元素,更容易让人荡涤心胸,感受到与大自然的相通,和历史的接近。那样的景色,是都市的人造景观无法相比的,是那种油饰一新的仿古景观更无法相比的。在这样的景色中徜徉,古龟兹国的威风凛凛,出征西域的班超的金戈铁马,似乎都显得那样的近,仿佛就在身边不远的地方,在那座古城堡的黄色山丘后面藏着,只要我们一声招呼,他们,还有那万千将士和战马都可能呼啸着奔涌而出。四围山色,一鞭残阳,万里戈壁,迎风怀想,那样的旅程,是和小桥流水,和桃红柳绿,完全不在一个段位之上。  南疆的魅力,还在于在这样壮丽的沙漠中所蕴藏有一条壮丽的河流——莽莽苍苍的塔里木河,和河两岸各自延伸40公里的莽莽苍苍的胡杨林。  在中国,美丽的河流,美丽的树林,多如灿烂的星河,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只要想一想,塔里木河是在四周包围着干旱的沙漠中诞生的,千百年来一直浩浩荡荡地流淌着,顽强地和沙漠做着寡不敌众的奋争,难道还不是奇迹吗?当然,埃及的尼罗河同样也在沙漠之中,塔里木河无论从长度到宽度以及流量,都赶不上它。但尼罗河畔没有塔里木河两岸这样绵延了40公里的胡杨林。是的,这是塔里木河独有的,是塔里木河的守护神。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后不烂一千年,世界上还有这样宁折不弯、宁死不休的英雄树吗?绵延40公里,千军万马,铺排成方阵,每一棵胡杨树,都是南疆特有的旗帜和图腾。  金色的南疆,如果是一座用金子打造而成的宫殿,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丰富的人文与自然风光的参与,才使得南疆这一份炫目的金色丰富起来。如果说庙宇、千佛洞、古城遗址,是南疆雄性的体现,那么,塔里木河和胡杨林,是它女性的象征。  只要你一踏进南疆,你就被这样丰富多彩的金色所包围,所淹没,便把你自己也锻造成了一枚金色的书签,夹在你回忆的纪念册里了。
(《中华读书报》)
〔赏读〕文章题目为我们嵌入了“金色”和“书签”两个概念,这既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又是文章的“文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眼”展开描写和议论的。“金色”既是自然的颜色――山、沙漠;也是人文(建筑)的颜色――庙宇、千佛洞、古城的断壁残垣。这两种金色又是相互辉映、互相交融的。文章第四节“南疆的魅力……构成了南疆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奇迹”一句总说,引出下面“庙宇”、“千佛洞”和“古城遗址”三个段落。三个语段始终围绕色彩――“金色”,围绕文化――“书签”,进行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后半部分文章又写了南疆的“塔里木河”和“胡杨林”。这是“壮丽的河流”和“英雄树”,也是在“金色”背景上的河流和树。它的“书签”意义就在于“塔里木河”和“胡杨林”所具有的“独有”特征:顽强,宁折不弯、宁死不休。最后两段揭示了题目的含义,诠释了“金色”和“书签”的文本意义。“金色”是眼见之色,是南疆之色;“金色”更是心中之色,是我们古老民族神秘与古老的独特的颜色。“书签”是一个精妙的比喻。“南疆”是“书签”,那么“书”就是我们祖国的疆土,是我们民族的历史。作者独特的发现和形象、精妙的比喻使文章具有可读性,可感性。〔思考〕1、文章从哪些内容着笔,写“金色”的?2、阅读全文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怎样理解题目中“书签”一词的含义?2)文章第四节“南疆的魅力……构成了南疆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奇迹”一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第七周二姥姥 史铁生我家有一位 “二姥姥”。不知怎么,我一直想写写她。  可是,真要写了,才发现,关于二姥姥我其实知道的很少,不过在我的童年中一闪而过。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母亲在世时我应该问过,但早已忘记。母亲去世后,那个名字之下的历史,那个名字之下的愿望,就都消散得无影无踪。我问过父亲:“我叫二姥姥的那个人,叫什么名字?”父亲想了又想,眼睛盯在半空,总好像马上就要找到了,但终于还是没有。  这确实有些奇怪。我与她见面,总共也不会超过十次。我甚至记不得她跟我说过什么,记不得她的声音。她是无声的,黑白的,像一道影子。她穿一件素色旗袍,从幽暗中走出来,迈过一道斜阳,走近我,然后摸摸我的头,理一理我的头发,纤细的手指在我的发间穿插,轻轻地颤抖。仅此而已,其余都已经模糊。直到现在,直到我真要写她了,其实我还不清楚为什么要写她,以及写她的什么。  母亲带我去看二姥姥,肯定都是我六岁以前的事,或者更早,因为上幼儿园之后我就再没见过她。她很漂亮吗?算不上很,但还是漂亮,举止娴静,从头到脚一尘不染。她住在北京的哪儿我也记不得了,印象里是个简陋的小院,简陋但是清静,什么地方有棵石榴树,飘落着鲜红的花瓣,她住在院子拐角处的一间小屋。惟近傍晚,阳光才艰难地转进那间小屋,投下一道浅淡的斜阳。她就从那斜阳后面的幽暗中出来,迎着我们。母亲于是说:“叫二姥姥,叫呀?”我叫:“二姥姥”。从她手上冰凉而沉缓的颤抖中我明白,那惶恐是在更为深隐的地方,或是由于更为悠远的领域。那种颤抖,精致到不能用理智去分辨,惟凭孩子浑沌的心可以洞察。  也许,就是这颤抖,让我记住她。也许,关于她,我能够写的也只有这颤抖。这颤抖是一种诉说,如同一个寓言可以伸展进所有幽深的地方,出其不意地令人震撼。这颤抖是一种最为辽阔的声音,譬如夜的流动,毫不停歇。这颤抖,随时间之流拓开着一个孩子浑沌的心灵,连接起别人的故事,缠绕进丰富的历史,漫漶成种种可能的命运。恐怕就是这样,所以我记住她。  二姥姥比母亲大不了几岁。她叫母亲时,叫名字。母亲从不叫她,什么也不叫,说话就说话,避开称谓。母亲不停地跟她说这说那,她简单地应答。母亲走来走去搅乱着那道斜阳,二姥姥仿佛静止在幽暗里,素色的旗袍与幽暗浑成一体,惟苍白的脸表明她在。一动一静,我以此来分辨她们俩。母亲或向她讨教裁剪的技巧,把一块布料在身上比来比去,或在许多彩色的丝线中挑捡,在她的指点下绣花,绣枕头和手帕。有时候她们像在讲什么秘密,目光警惕着我,我走近时母亲的声音就小下去。  好像只有这些。对于二姥姥,我能够描述的就只有这些。她的内心,除了母亲,不大可能还有另外的人知道。但母亲,曾经并不对谁说。  很多年中,我从未想过二姥姥是谁,是我们家的怎样一门亲戚。有一天,毫无缘由地(也可能是有好几年母亲没带我去看二姥姥了),我忽然问母亲:“二姥姥,她是你的什么人?”母亲似乎猝不及防,一时嗫嚅。我和母亲的目光在离母亲更近的地方碰了一下,我于是看出,我问中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母亲于是也明白,有些事,不能再躲藏了。“呵,她是……嗯……”我不说话,不打断她,“是你姥爷的……姨太太。你知道,过去……这样的事是有的。”  我和母亲的目光又轻轻地碰了一下,这一回是在离我更近的地方。唔,这就是母亲不再带我去看她的原因吧。  “现在,她呢?”我问。  “不知道。”母亲轻轻地摇头,叹气。  “也许她不愿意我们再去看她,”母亲说,“不过这也好。” 母亲又说:“她应该嫁人了。”  “文革”中的一天,母亲从外面回来,对父亲说她在公共汽车上好像看见了二姥姥。“你肯定没看错?”母亲不回答。母亲洗菜,做饭,不时停下来呆想,说:“是她,没错儿,是她。她肯定也看见我了,可她躲开了。”父亲沉吟了一会儿,安慰母亲:“她是好意,怕连累咱们。”这之后不久,二姥姥就死了。文笔探究1.第⑵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2分)2.简析第⑶、⑷段中描写“斜阳”的作用。(3分)3.下列对文中几处人物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⑶段二姥姥手指“轻轻地颤抖”,传达出她内心的惶恐不安。B.第⑹段母亲和二姥姥“一动一静”,对比中显示两人性情不同。C.第⑾段母亲“摇头、叹气”,因为二姥姥很久不来而失望担忧。D.第⒀段父母亲的对话,表明他们一直牵挂二姥姥并能够体谅她。4.赏析第⑻段画线句。(3分)5.推断第⑿段中母亲说的“她应该嫁人了”蕴含的意思 
。(4分)6.本文以“我”的视角来写二姥姥,对此作赏析。(6分) 【推荐阅读】1、说说小说中“孙飞虎、孙五、贾彪”等人的出现,对塑造补盆王形象有何作用?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旨。
墨中白提起补盆王,泗州城多数人都认识。补盆王手艺好,人缘也好,连三岁孩子都喜欢恋他摊子玩。就是这么一个老好人,却把仁和当铺贾彪得罪了,当然这是后话。补盆王补盆,也补锅。不怕你盆破,就怕补盆王不接,接下活,一定做好。泗州有人家盆锅坏了,总爱找补盆王。补盆人说,补盆王补过的盆,结实耐用,还好看。同行也服气摇头说,不怪手艺不如人,就怨自己不会画。一般补盆人,盆坏了,修补后,总会有疤痕。可这些疤痕在补盆王手里,就会变成龙或凤,甚至开成一朵灿烂的花,微笑成一个迷人的女人。他会依照盆主人的喜爱,将盆上疤,照形画出龙或凤、花和鸟,总之是你喜欢的吉祥。有人说他在补盆,同行人说他在画盆。可补盆王却笑着说,他在为千家万户修补生活。还说人无完人,盆坏了,日子还得过,盆补好,多朵花,生活照样开心。有人听懂,有的人不懂,他也不解释。补盆也好,画盆也罢,补盆王不去介意。有人喊补盆王,他总会摇头说,俺就是个姓王的补盆人。他摇头否认,别人还是补盆王、补盆王地叫他。补盆王何许人也?泗州人很少知道,大家只知道他住在泗州城北梅村,他姓不姓王,梅村人也不知道。只记得那年冬天,大雪齐腰深,补盆王一直躲在破庙里。天晴雪化,补盆王却没有走,把庙当家,住下来。补盆王人缘好,整天一张笑脸,如佛。梅村谁家有盆坏了,拿来补,补盆王总会笑脸接过,当时不补,和人聊天,聊够后,还不补。第二天进城,他会准时把盆带给人家,给钱,也不要。梅村人都觉得欠他的,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会隔三差五送到庙里。自从补盆王住到庙里,重岗山强人孙飞虎再也不来打扰梅村了。有人说,是因为补盆王曾给孙飞虎补好过镇山宝盆;也有人说,补盆王如佛的笑脸感动了孙飞虎。女孩如莲却说,是孙飞虎惧怕补盆王。对此,多数梅村人不信。梅村人知道孙飞虎相中如莲,有意娶回当压寨夫人,让人来请如莲上山。如莲不愿意前往,是补盆王主动陪她上山的。后来如莲告诉梅村人,她压根儿就没有去,母亲陪她一直在破庙里坐着。当时补盆王用碳笔在白纸上画她,跟真人一样,重岗山的人来后,拿着那张画,满意走了。这话,梅村人不信,他们亲眼看到如莲被他们从梅村带走的。但如莲保证说,重岗上人今后不会再来梅村了,这句话却是真的。还有一件事,也应该是真的,尽管梅村人想不明白。去年秋天,甲首孙五传令,梅村十二座馒头窑烧的砖,一夜间全部要装上八艘商船。命令一下,梅村人都骂孙五为讨好提调官,不顾百姓死活。一夜装满八船砖,梅村大人孩子全上,也不可能完成任务。这时,补盆王来了,他让梅村人将砖运到河边,他一人装船。那一夜,河边,伸手不见五指。天亮破晓时,梅村人不敢相信,八大船砖,整齐排列待发。看着孙五拉下长脸,一个个发着工钱,补盆王笑脸如佛。要不是孙五,补盆王也不会得罪仁和当铺贾彪。如莲出嫁时,其母亲曾到仁和当铺当过一只银兔,如莲母亲有钱,去赎,贾彪拒绝交出银兔,并拉来孙五作伪证。补盆王得知此事后,帮如莲母亲一纸诉状将贾彪告到府衙,一同前往的还有孙五。贾彪望着堂前孙五,脸上满是自信,谁想到作证时,孙五一五一十将贾彪如何造假骗取银兔的丑事,如实供出。看着贾彪渐渐变白的胖脸,补盆王如佛的笑脸,堆满笑。事后,孙五曾多次找贾彪解释,那天出庭作证的人是补盆王画的假人,贾彪不信。一段时间,泗州城闹贼,仁和当铺接二连三不见当品。孙五和贾彪一同上告,此乃补盆王所为。知府信以为真,派人将其押来审问,看着孙五贾彪,补盆王还是笑脸如佛。你借补盆为名,实是踩点盗窃,此事可真?惊堂木,一拍,满堂肃静。补盆王轻轻摇头,笑容依旧。知府大怒,来人呀。话音一落,衙役快步上前,一脚将补盆王踢倒在地,另一衙役举棒便打。“喀嚓、哎呀”,衙役手中棒断,双手垂落,软如面。趴在地上的补盆王,瞬间变成一片木板,板上有张笑脸如佛,看着知府他们笑。知府命人上街捉拿补盆王,满街人,不见补盆王。孙五领着衙役直奔梅村破庙,庙门紧锁。孙五上前抬脚便踹,门开了,孙五一声不吭,倒地上,鼻歪眼斜,不能言语。衙役丢下孙五,四散无影。有好奇的梅村人进庙一看,补盆王挑的担子还在,人却盘坐在庙堂前,一脸笑。再一细看,不是人,是一尊佛。梅村人盆坏了,还补,但补盆人却不能将那些疤画成花,修补成女人模样。补好盆,梅村人会到破庙里烧香,看着那尊佛,他们仿佛又看到了补盆王如佛的笑脸。有人烧完香,看庙人就虔诚地将烧香人送到庙门口,回头望着站在台阶上那张鼻歪眼斜的脸,烧香人觉得孙五现在的笑,也不丑,还很好看。
(2014年1期《小说月刊》)
文笔探究有蒲松龄小说的“样式”,也有冯骥才小说的“韵味”:亦古亦今;好像是银幕上那个“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活佛济公,又似乎是天津卫庙会上的“拟人张”、“快刀刘”:亦真亦幻。亦古亦今、亦真亦幻的补盆王的故事,渗透着浓浓的中国传统小说“传奇”的味儿。“传奇”,是从魏晋志怪小说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常常是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描绘生动活泼。它是适合于“说书人”与“听书人”口耳相传的一种文学样式。这篇小说融古今小说的叙事风格、语言风格,颇有唐代“侠义类”传奇的遗风。补盆王有着来历非凡:人们只知道他居于庙宇,不知来自哪里,姓甚名谁;虽信服于他的补锅技艺,却感到他不是补锅,而是画锅……所述事件,皆为村民目睹之真实,却非一般人力所能致,唯有神力才能使然。小说结尾“再一细看,不是人,是一尊佛”,小说真谛跃然纸上,读者读至此始觉豁然。主人公补盆王的人格魅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侠文化”的精神特质,他为人和善,行侠仗义,不惧权贵,不怕暴虐,惩恶扬善——他,是中国百姓所期盼的那个“侠客”。作品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曲折地表达了生于困境者的某种心灵渴望,也表现出他们于现实中无由摆脱困境的窘迫与艰危。补盆王与孙飞虎、孙五、贾彪、知府等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情节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从多个角度塑造了补盆王的独特形象。补盆王——这个社会底层代表人物的形象在故事的“纠缠”中,慢慢显现,渐渐丰满。如果说小说的前半部分是“实写”的话,那么,小说的后半部分就是“虚写”了;如果说小说的前半部分补盆王还是一个“人”的话,那么,小说的结尾补盆王“受刑”时就是“神”了。这样的小说,如果用“说书人”的腔调来读,也许另有一种别样的“味儿”。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朱光潜  什么叫做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甲唤起乙的联想通常不外起于两种原因:或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例如看到春光想起少年,看到菊花想到节士;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曾经接近,例如看到扇子想到萤火虫,走到赤壁想起曹孟德或苏东坡。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有时混在一起,牛希济“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  意识在活动时就是联想在进行,所以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起联想。  联想有时可以意志控制,作文构思时或追忆一时记不起的过去经验时,都是勉强把联想挤到一条路上去走。但是在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听课读书时本想专心,而打球、散步、吃饭、邻家的猫儿种种意象总是不由你自主地闯进脑里来,失眠时越怕胡思乱想,越禁不住胡思乱想。这种自由联想好比水流湿,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入黄泉。比如我现在“火”字出发,就想到红,石榴,家里的天井,浮山,雷鲤的诗,孔夫子的儿子等等,这个联想线索前后相承,虽有关系可寻,但是这些关系都是偶然的。我的“火”字的联想线索如此,换一个人或是我自己在另一时境,“火”字的联想线索却另是一样。从此可知联想的散漫飘忽。  联想的性质如此。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  在“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人看,芳草是很美的。颜色心理学中有许多同类的事实。许多人对于颜色都有所偏好,有人偏好红色,有人偏好青色,有人偏好白色。据一派心理学家说,这都是由于联想作用。例如红是火的颜色,所以看到红色可以使人觉得温暖;青是田园草木的颜色,所以看到青色可以使人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许多小孩子和乡下人看画,都只是欢喜它的花红柳绿的颜色。有些人看画,欢喜它里面的故事,乡下人喜欢把孟姜女、薛仁贵“桃园三结义”的图糊在壁上做装饰,并不是因为那些木板雕刻的图好看,是因为它们可以提起许多有趣故事的联想。这种脾气并不只是乡下人才有。我每次陪朋友们到画馆里去看画,见到他们所特别注意的,第一是几张有声名的画,第二是有历史性的作品,如耶稣临刑图、拿破仑结婚图之类,像冉伯让所画的老太公老太婆,和后期印象派的山水风景之类的作品,他们却不屑一顾。此外又有些人看画(和看一切其他艺术作品一样),偏重它所含的道德教训。理学先生看到裸体雕像或画像,都不免起若干嫌恶。记得哲姆士在他的某一部书里说过有一次见过一位老修道妇,站在一幅耶稣临刑图面前合掌仰视,悠然神往。旁边人问她那幅画何如,她回答说“美极了,你看上帝多么仁慈,让自已的儿子被牺牲,来赎人类的罪孽!”  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势力更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除了联想到许多美丽的意象之外,使别无所得。他们欢喜这个调子,因为它使他们想起清风明月;不欢喜那个调子,因为它唤醒他们已往的悲痛的记忆。钟子期何以负知音的雅名?因他听伯牙弹琴时,惊叹说:“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李颀在胡笳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白乐天在琵琶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苏东坡怎样形容洞箫?他说:“其声呜呜,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谷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些数不尽的例子都可以证明多数人欣赏音乐,都是欣赏它所唤起的联想。  联想大半是偶然的。比如说,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如果观者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而信任联想,则甲可以联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联想到往日同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  知道这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了。假如你是武昌人,你也许特别欢喜崔颢的《黄鹤楼》诗;假如你是陶渊明的后裔,你也许特别欢喜《陶集》;假如你是道德家,你也许特别欢喜《击鼓骂曹》的戏或是韩退之的《原道》;假如你是古董贩,你也许特别欢喜河南新出土的龟甲文或是敦煌石室里面的壁画;假如你知道里阿那多的声名大,你也许特别欢喜他的《孟洛里莎》。这都是自然的倾向,但是这都不是美感,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自《谈美》,中华书局,有删减)
第九周主题词:码头·江岸主题阐述:码头、江岸,是一个营造传奇故事的地方,也是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所在,更是一个使哲人闪烁灵感的触发点,产生联想、遐想的出发地。《故乡有座老码头》中的“老码头”是作者描写的对象,是作者联想、想象的出发点,是作者情感抒发的载体;《岁月河流上的码头》是一个鲜活的、经典的比喻。文章随着行文的推移,作者慢慢地解读着“岁月河流上的码头”这个题目的含义;《印象萨尔温江》是游记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既是作者毛姆人生瞬间的一个故事,也是一则带有普适性的人生哲理篇。“萨尔温江(怒江)”是故事叙述的内容,也是承载哲理的载体。
故乡有座老码头张炜
故乡有座老码头,名叫港栾。每到春天,就热闹起来。我所在的地方也占尽了风光。只要渔船来归,必是海物丰盛之期。渔人身穿胶布衣裤,浑身闪亮从船上下来,然后张罗卸鱼。小码头上的海物,总比城里鱼市上便宜许多,而且鲜美无比。
码头西侧是一处绝好的泳场,沙岸洁净,滩底平坦,且没有激流,没有鲨鱼出没。东侧是最好的垂钓处,在这个地方可以毫不费力地钓到海鲶和小鲷鱼。有一年春天,我们三两个朋友一起,只用了两个小时就钓到了一大桶。最愿上钩的是有毒的小河豚,它们模样可爱,不知好歹,贪吃成性。我们每次都把上钩的小河豚摘下来抛进海里,因此要费去不少时间。如果能到码头深处,在伸进大海那一面的人工礁上下钩儿,就会有更大的收获,比如钓到珍贵的红鲷等等。
从书院步行到小码头只需十几分钟,从小码头坐船进岛,水路也不过才一刻钟。站在海岸这边,遥望海里绿茸茸的岛屿,常有许多美妙的想象。我曾多次与客人一起进岛,带了车辆、备足了食物,这样,可以在岛上度过一整天。
历史上,这个小码头远没有东边的黄河营港大。那里称之为“营”,因为是一座军港,一座要塞。直到今天,那里还常常在周边挖出许多古物,如巨大的带辙印的铺路石,古军营兵器,大船锚碇等等。这个“黄河”不是通常所说的第一大河,而是胶东的一条大河。
《史记》中所载的方士徐福骗过了秦始皇,三次去海中神山求取长生不老药,下海处就在这里。其中,徐福第三次下海带足了所需之物,并带走了三千童男童女和一些智者、百工等等,还有急需的药品和其他物品。总之,完全做好了一去不归的准备,然后就消失在茫茫大海里,再无消息。
其实,徐福这次东渡之前,他已经多次在海中寻访探究,起码前两次是勘踏路径。第三次即最后一次,才有了一去不返的远航。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传奇,并为中国信史明确记载。《史记》上写到“齐人徐福”,写到他统领浩大船队抵达东瀛,看到了“平原广泽”,于是“止王不归”。许多人之所以把徐福的传奇当成彻头彻尾的传说故事,多是由于他虽然骗过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但毕竟是消失在大海之中,于是只有开始,没有结果———整个故事没有了后半截儿。当时的航海技术对于秦始皇还多少算是陌生之物,但东部沿海的徐福及其部下们,却已经运用得非常娴熟。故此,一队人马入海,也就如同泥牛,再无音信。
整个大传奇的后续故事在大陆上戛然而止,却没有完全消灭在深渊里,而是发生在东瀛列岛,即今天的日本。从考古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明,自徐福东渡以后,尚处于石器时代的日本一跃进入了“弥生时代”。关于徐福的故事和传说,已经遍及今天的日本列岛。徐福东渡的摇篮就是这两座海港:黄河营港和港栾港。这已为众多徐福研究者所认可。这两个海港既是徐福庞大船队的集结地和出发地,也是他建造船队和训练水手的营盘。这次伟大的探险和跋涉,大大早于西方的哥伦布,其准备之周详、行动之隆重、意义之深远,也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哥伦布。
今天,中国境内发现的有关徐福东渡遗址,就包括山东胶南的琅琊、青岛的沐官岛、河北的沧州、江苏的连云港……这说明,一次划时代的壮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诸多筹划、百般计议、无数实施。其中必有虚实相间,有尝试和失败,也有暗中的密谋和算计……想一想,当年古河道、老码头上丁丁的伐木之声,还有那造船的浩大场景,再看看面前这座不起眼儿的小港,微风撩波,尽可以留下万千感叹。
岁月河流上的码头
彭 程  一年的日子,仿佛是一条长长的河流,缓缓地、平静地流淌。每个季节,便是河流上不同的河段。自春到夏,经秋涉冬,便是河水由上游至中游再到下游,次第流淌不息。水上风光,四时各异,春天活泼骀荡,夏天喧嚣匆遽,秋天静谧澄澈,冬天,皑皑白雪覆盖了冰封的河面。 
但这样说未免还是浮泛了些。须知天下的季节都是一样的,赤道南北,半球东西,当岁月之河从某一片土地上流过时,是什么使得它和其他地方的河流不同?是船上的风帆,是波涛的颜色,还是飘荡在水面上的歌声?  被称为中国人三大节日的春节、端午和中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其他节日,名气虽然不如它们,但每一个也都有着丰厚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正月的背影刚刚遁去,煮元宵的香甜糯软尚在回味之中,便走近了又一个节日:二月二。“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这个时节,阳气萌发,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土地变得润泽松软,适宜播种。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传统的国度,这个日子无疑是重要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许多地方都把这一天当作龙的生日,加以祭祀,期盼雨水丰沛。  当岸边蒲苇繁茂、草木飘香时,我们知道,已经接近了被称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的日子。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农历七月七这天,装扮得温柔旖旎。这个晚上,未嫁的女儿家,要向织女乞求赐以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以及美满的姻缘。依稀记得童年的夏夜,在姑姑家院子的丝瓜架下,表姐和邻居的姐妹们指点着,高远晴朗的天穹上,横亘南北的白茫茫的银河两岸,哪是牵牛星,哪是织女星,一串轻轻的笑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吟诵着王维的诗句,菊花的清香在幻觉中徐徐飘拂过来,九九重阳节来临了。时维仲秋,天空晴朗高远,空气清冽干爽,让人心思沉静笃定。遥想故土山水佳胜之地,定是亲朋团聚,言笑晏晏,唯独自己天涯羁旅,孑然一身,能不黯然?亲情惘惘,系念依依,这其间的深情厚意,岂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能够表达和传递的?继续泛舟漂流,渐渐木叶脱尽,霜雪时作,江天寥廓。然而尽管风景萧索,空气里却悄悄酝酿着一种欢欣,传递出一种暖意。腊八节,古代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驱逐瘟疫的祭祀仪式,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欢快登场。腊八粥用多种粮食和果实熬制而成,鲜明生动地寓意了丰收。  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古老的民俗节日还有很多,它们的起源,都和土地、和农耕时代的生活、和先民朴素的梦想有关。在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又渐次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内容,仿佛村口一棵百年的榕树,向四周伸展出众多气根和分枝,独木成林,几乎遮蔽了数条街巷。  如果说,岁月的累积形成了历史,那么,这样的日子的反复叠加,就是在参与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构建。当它们千百年来,被这块土地上的一辈辈子民们,经由文字的或口头的方式代代传递,而逐渐累积成为一种公共记忆时,便也是在铸造某种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使人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历史归属感。这是一种不露声色的渗透,润物无声,在我们懵懂无知的童年,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血脉,左右了我们的思维、行动的方式和路径。  罗密欧手持玫瑰,在朱丽叶的窗下,用歌声呼唤心上人,固然深情款款;而张生、崔莺莺的绣帕题诗,暗诉倾慕,不也有着一份入骨的缠绵?正是这样的独特的地方,让我们确立了自身存在的真实感。即使远离家国,置身于不同肤色、语言的人群中,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对于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的共同记忆和理解,都会让我们相视一笑,莫逆于心。上元节、寒食节、灶神节……泛舟在岁月的河流上,每走过一段距离,船都要停靠一个景色别致的码头,加入一次风格独特的庆典。它们让旅人得到暂时的憩息,心中贮满诗意的沉醉,对于天空和大地、山河和岁月、生活和命运,生发出种种感悟。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人因此而感到从容、安适,感到一种和这条河流、这片土地的牢固的维系……
印象萨尔温江〔英〕毛姆 周成林 译
我们终于到达萨尔温江(中国境内称为怒江)。这是源自西藏高原的大河之一,布拉马普特河,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公河,它们平行南下,洪流注入印度洋。我很是无知,到了缅甸才听说它,而即使那时,它对我也只是一个名字。它不像恒河、台伯河、瓜多基维河等河流,令人永远有所联想。只因我沿江而行,它对我才有意义,才有意味深长的神秘。它是测量距离的一种方法,我们距萨尔温江还有七天,还有六天;它似乎非常遥远。
我们遇到路上罕有的旅人时,我的翻译或许跟他聊过,就会过来告诉我,此人三天前过了萨尔温江。水位很高,但正在下降;遇到坏天气,过江并非易事。“萨尔温江的那一边”听来激动人心,而乡野似乎模糊并且漠然。我把一个又一个琐细的印象加起来,一个彼此分离的事实,一个字,一个称呼,还有记忆中一本旧书的一幅版画,我用联想让这一名字丰富多彩,就像司汤达书中的情人用想象的珠宝装扮他的所爱,很快,萨尔温江的念头令我沉醉于幻想。它成为我梦中的东方之河,一条宽阔之河,深沉而隐秘,流经林木茂盛的山岗;它有着浪漫传奇,有着幽黯的神秘,让你难以相信它四处奔流注入海洋;它应该像个永恒的符号,起源于未知之地,迷失于无名之海。
我们距萨尔温江还有两天;还有一天。我们离开大路,走上一条多岩石的小道,它蜿蜒出没于丛林山间。浓雾密布,两旁的竹林鬼影憧憧。它们就像大军的苍白幽灵,殊死搏斗于人类漫长历史的开端,而现在,它们萎靡不振,在不祥的静默中等候,守望不为人知的事物。但是,巨大的树影不时浮现,笔直而且壮观。一条看不见的小溪潺潺流淌,此外则是一片寂静。没有鸟鸣,蟋蟀也不出声。你似乎蹑足而行,仿佛此地不关你事,而危险将你包围。幽灵像是在看着你。有一次,一截树枝断裂坠地,声音尖锐,出人意料,就像一声枪响,令人大吃一惊。
不过,我们终于出到阳光下,很快经过一座邋遢的村庄。突然,我看到萨尔温江在我前面泛出银光。比起我的期盼,它更为寻常,不那么壮观;实际上,它不比彻西桥下的泰晤士河宽广。它没有湍水,流得很快,无声无息。
筏子在河边,我们开始卸下骡子驮的行李。有一头骡子突然受惊,向河里冲去,大家还没来得及截住,它已跳进河中。它被冲走了,我从未想到这条混浊迟缓的河流会有如此力量;它被河水裹挟,急速而去,骡夫大叫,挥动手臂。我们看到可怜的畜牲拼命挣扎,但它注定要溺毙,好在一条河湾遮住视线,让我看不到它。
安宁降临,河流空空,复归朦胧的遥远,仿佛从未有人在其弯曲的河谷历险。万簌俱寂。白昼消逝,宁静的河水,宁静的山林,宁静的夜晚,三者美妙无比。
这地方如此可爱,平房及其草地与树木如此温馨安宁,有一阵子,我不禁想在这里不止住上一天,而是一年,不止住上一年,而是一世。此地适合上演年轻恋人的牧歌,我让自己的想象漫游,想出一则故事来配衬这片宁静可爱的风光。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摆脱不了美总是包含一些悲剧东西的这一窠臼,我的虚构陷入乖张模式,我贫弱的想象遭逢失败。
突然,我听到院内一阵喧哗,我的噶喀仆人端了一杯苦金酒进来,我习惯用这个来打发即将过去的一天,我问他怎么回事。
“淹死的那头骡子,它回来了。”他说。
“死的还是活的?”我问。
“哦,它活得上好。赶骡的家伙他狠狠打了骡子一顿。”
“为什么?”
“教它不要卖弄。”可怜的骡子!摆脱了重负与磨着它身上痛处的鞍子,看到眼前宽阔的河流与河对岸的青山,它兴奋得都快疯了。啊,为了撒撒野,不过是这些天来单调劳作之后的放纵,感受一下四肢活力的快乐,冲入河中,然后被不可抗拒的水流带走,拼死争斗,气喘吁吁,对死亡突生惧怕,最后去到几英里外的下游,挣扎上岸。沿着丛林小路奔跑,随后夜色将至。好,它撒野了,它觉得这样更好,现在,它可以悄悄回到院内,准备第二天或第三天再次负重,在队伍中安安静静走它的路,鼻子对着前面骡子的尾巴;而当它回来,历险之后高高兴兴,安安心心,他们却打它,因为他们说它一直都在卖弄,就好像它很在乎他们,所以才费劲卖弄一番似的。哎哟,可怜!
(摘自《客厅里的绅士》上海译文出版社)[注]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客厅里的绅士》是毛姆远赴东南亚进行了一次艰苦的长途旅行后写成的游记。
阅读参考:凭借某一个“物”来编织故事、表情达意、揭示哲理,是我国古代文人写诗作文常用的方法,也可以称之借物叙事、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这种笔法,从古至今,花样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将人的情感赋予、寄于具体的某个物,借物以抒发复杂纷纭的情感,表达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感悟。三篇文章中的“物”就是码头、江岸,而由此抒发的“情”、阐述的“理”却各不相同。因“物”编织故事:《故乡有座老码头》首段为我们展开了一张由空间与时间共同编织的一张画面,一段历史。“站在海岸这边,遥望海里绿茸茸的岛屿,常有许多美妙的想象”一句,似是继续描写,又是下文“联想、想象”的开始或总说。徐福第三次下海。既是历史的追溯,又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凭“物”表情达意:《岁月河流上的码头》作者先是解读了“岁月河流”,尽管这个比喻有点落入窠臼,但是作者却能够用他那灵活的文笔把这个比喻写“活”了。第三段结尾的“每一个也都有着丰厚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一句,总提下文,是下文四个段落的“纲”,引出下文“二月二”、“七夕节”、“重阳节”和“腊八节”这四个节日。第四、五、六、七段融描写、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对四个民俗的节日作了介绍、诠释。第八段对上面的四段作了归纳总结。借“物”揭示哲理:《印象萨尔温江》作者只是不经意的描写着:一条宽阔之河,深沉而隐秘,流经林木茂盛的山岗;它有着浪漫传奇,有着幽黯的神秘,让你难以相信它四处奔流注入海洋;它应该像个永恒的符号,起源于未知之地,迷失于无名之海。如果说文章前半部分是一幅幅画面的话,那么文章的后半部分恰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最经典的哲理,隐隐约约地承载在这个故事中。
【命题集锦】一、《故乡有座老码头》1、作者详写徐福三次下海,有何作用?(陈飞翼)文章写方士徐福三次出海一去不返的用意在于何处?(迟珩珏)为什么文章第5段要提到徐福下海的故事?(杜良峰)文章花了许多笔墨来写徐福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蒋如意)2、文章题为“故乡有座老码头”,而文章一半在写徐福东渡,是否偏题?请说明理由。(张宏玉)3、作者在第2、3段中描述自己与友人在码头的场景,其用意是什么?(张晓雨)4、第三段可不可以删去?请说明理由。(迟珩珏)5、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老码头的?请概括。(贺辰琳)6、简析文章的标题。(郁佳宁)7、为什么“不起眼的小港”,会留下“万千感叹”?(董璇)二、《岁月河流上的码头》1、文章题目中的“码头”有什么含义?(钱晨)2、纵观全文,“老码头”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陈思静)3、简析“岁月河流上的码头”标题的好处。(陈飞翼)标题的含义(刘雪莲)赏析文章标题“岁月河流上的码头”。(李哲颋)作者为什么用“岁月河流上的码头”作为标题?(顾辰怡)4、根据文意,说说华夏民俗节日具有怎样“丰厚的内涵”。(刘光耀)5、赏析“在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又渐次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内容,仿佛村口一棵百年的榕树,向四周伸展出众多气根和分枝,独木成林,几乎遮蔽了数条街巷”的好处。(划线句)(朱慧敏)三、《印象萨尔温江》1、赏析第5段中加点词“裹挟”的妙处。(杨荇惟)2、文章先写柔美的画面,后写“惊心动魄”的场景,有何好处?(董璇)3、文章题为“印象萨尔温江”,后半段却讲述了一个关于骡子的故事,该故事能否删去?请简要分析理由。(张晓雨)4、本文中的“河流”与《岁月河流上的码头》中的“河流”有何异同?(周佳凝)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抒情现代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