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lnetwork 性状缺失数据用什么符号图库文件缺失

陆地棉遗传图谱标记加密与衣分、光合性状QTL定位--《西南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陆地棉遗传图谱标记加密与衣分、光合性状QTL定位
【摘要】: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同时也是植物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棉属包括约45个二倍体种和5个异源四倍体种,其中有4个栽培棉种,分别是亚洲棉、草棉、陆地棉和海岛棉。陆地棉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95%以上。
高产一直是棉花育种的重要目标,棉花产量由单位面积株数、单株铃数、铃重和衣分构成。衣分与棉花皮棉产量关系密切,提高衣分是品种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衣分和棉花其他产量性状(铃数和铃重)相比,受环境影响较小,且遗传力较高。光合作用是作物获得高产的生理基础,光合作用的改善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叶绿素是作物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和叶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叶片功能持续期长短的重要标志。叶绿素含量反映体内含氮水平与单位叶面积的光合单位数,可衡量植株衰老程度和光合作用能力强弱。叶绿素含量较高的品种,其叶片功能期较长,不易早衰,在生育后期能更多地利用光能合成干物质,形成更多的经济产量。
已有研究表明,棉花产量、光合特性和纤维品质等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传统育种改良进展缓慢。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育种方法。在对数量性状QTL进行定位的基础上,利用与数量性状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能够有效的提高选择效率。目前,有关棉花光合性状QTL定位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渝棉1号和T586的重组近交系群体F2:7家系为材料,对原有遗传连锁图谱进行标记加密,并分析控制棉花衣分和光合性状的QTL及其效应,为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1.亲本间标记多态性与群体基因型检测
利用本实验室设计的6955对SSR引物,对亲本渝棉1号和T586进行多态性筛选,共获得305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例为4.37%。用305对多态性SSR引物对陆地棉重组近交系群体(渝棉1号×T586)270个家系进行基因型检测,共获得334个位点。将334个位点和实验室前期已有的1212个位点进行卡方测验。结果显示,1546个标记位点中有501个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P0.05),偏分离比例32.4%。
2.重组近交系群体遗传连锁图谱标记加密
利用Joinmap4.0软件对1546个多态性位点(新增334个位点和实验室前期已有1212个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458个位点,标记间平均距离为3.0cM,遗传连锁图覆盖4357.1cM。该图谱包含的71个连锁群分别定位到26条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含1-5个连锁群。A染色体亚组有38个连锁群组成,总长2150.3cM,含701个多态性位点,标记间平均距离3.1cM;D染色体亚组由33个连锁群组成,总长2206.8cM,含757个多态性位点,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9cM。
3.亲本与F2:7家系的性状表现
年四个环境下,亲本渝棉1号的衣分分别为41.61%、42.03%、42.56%和41.27%,显著高于T586的6.51%、7.94%、6.62%和6.35%。年两个环境下,亲本渝棉]号的光合速率分别为21.98μmolCO2/m2·s和26.51μmolCO2/m2·s,高于T586的18.00μmol CO2/m2·s和13.75μmolCO2/m2·s。亲本渝棉1号的气孔导度分别为360.00mmol/m2·s和444.00mmol/m2·s,高于T586的263.00mmol/m2·s和277.00mmol/m2·s。亲本渝棉1号的胞间CO2浓度分别为160.00μmolCO2/m2·s和249.00μmolCO2/m2·s,低于T586的240.00μmolCO2/m2·s和269.00μmolCO2/m2·s。渝棉1号的蒸腾速率分别为7.46mmol/m?s和8.10mmol/m2·s,高于T586的5.35μmolCO2/m2·s和6.31mmol/m2·s,两亲本的叶绿素含量接近。
年,重组近交系群体的衣分平均为21.21%、22.96%、24.31%和21.45%,分布范围为0.94-47.23%、1.30-42.43%、0.64-47.52%和1.48-43.27%;年,重组近交系群体的光合速率平均为19.84μmolCO2/m2·s和17.82μmolCO2/m2·s,分布范围为14.00-25.μmolCO2/m2·s和10.10-26.μmolCO2/m2·s;气孔导度平均为288.00mmol/m2·s和398.26mmol/m2·s,分布范围为106.00-445.00mmol/m2·s和140.00-496.00mmol/m2·s;胞间CO2浓度平均为205.00μmolCO2/m2·s和250.41μmolCO2/m2·s,分布范围为97.00-263.00μmolCO2/m2·s和160.00-305.00μmolCO2/m2·s;蒸腾速率平均为5.38mmol/m2`s和6.47mmol/m2·s,分布范围为1.90-8.00mmol/m2·s和1.54-10.22mmol/m2·s;叶绿素含量平均为39.41mg/g和47.09mg/g,分布范围为30.51-43.67mg/g和34.23-58.52mg/g。
重组近交系群体光合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0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与胞间C02浓度和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衣分、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受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受环境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受基因型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在光合性状表型值中,环境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环境对光合速率影响最小
4.衣分和光合性状QTL定位
以重组近交系群体(渝棉1号×T586)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结合4个环境(年)的衣分和2个环境(年)的光合性状表型数据,利用QTL作图软件MapQTL6.0,采用多QTL模型(multiple-QTL mode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个衣分QTL,解释性状表型变异3.5-21.2%。共检测到48个光合性状QTL,其中8个光合速率QTL,解释性状表型变异3.5-14.8%;9个气孔导度QTL,解释性状表型变异3.6-6.1%;10个胞间C02浓度QTL,解释性状表型变异3.5-7.2%;12个蒸腾速率QTL,解释性状表型变异3.6-8.0%;9个叶绿素含量QTL,解释性状表型变异3.3-19.0%。
在检测到的12个衣分QTL中,其中9个增加衣分的等位基因来自渝棉1号,3个增加衣分的等位基因来自T586。在检测到的48个光合性状QTL中,有23个增加光合性状表型值的等位基因来自渝棉1号,有25个增加光合性状表型值的等位基因来自T586。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S562【目录】:
摘要6-9Abstract9-13英文缩略语13-15第一章 文献综述15-37 1.1 棉属的分类、起源与进化15-19
1.1.1 棉属的分类15
1.1.2 棉属的起源15-16
1.1.3 棉属的进化16-17
1.1.4 棉属染色体组的进化17-19 1.2 棉花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19-27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与特点20-24
1.2.2 二倍体棉花遗传图谱的研究概况24
1.2.3 海岛棉与陆地棉种间遗传图谱构建24-26
1.2.4 陆地棉种内遗传图谱构建26-27 1.3 棉花QTL定位研究进展27-37
1.3.1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28-30
1.3.2 棉花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30-31
1.3.3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31-32
1.3.4 棉花其他重要性状的QTL定位32-37第二章 引言37-41 2.1 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37-38 2.2 主要研究内容38-39
2.2.1 引物设计与亲本间引物多态性筛选38-39
2.2.2 陆地棉种内遗传连锁图谱标记加密39
2.2.3 衣分和光合性状QTL定位39 2.3 技术路线39-41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41-49 3.1 植物材料41 3.2 主要仪器设备41 3.3 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41-43
3.3.1 提取试剂41-42
3.3.2 基因组DNA的提取步骤42-43 3.4 陆地棉遗传图谱构建43-49
3.4.1 亲本间引物多态性筛选和群体标记基因型检测43-46
3.4.2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46
3.4.3 标记位点命名46-47
3.4.4 衣分和光合性状QTL定位47-49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49-81 4.1 多态性引物筛选49-50 4.2 重组近交系群体的标记基因型检测50-51 4.3 标记偏分离检测51-52 4.4 重组近交系遗传图谱标记加密52-62 4.5 亲本及群体衣分和光合性状表现62-68
4.5.1 亲本衣分和光合性状表现62-63
4.5.2 群体衣分和光合性状表现63-68 4.6 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68 4.7 衣分和光合性状的方差分析68-70 4.8 衣分和光合性状QTL分析70-81
4.8.1 衣分QTL分析70-72
4.8.2 光合速率QTL分析72
4.8.3 气孔导度QTL分析72-73
4.8.4 胞间CO_2浓度QTL分析73-75
4.8.5 蒸腾速率QTL分析75
4.8.6 叶绿素含量QTL分析75-81第五章 讨论81-85 5.1 亲本间的标记多态性81-82
5.1.1 种间群体亲本间的标记多态性81
5.1.2 种内群体亲本间的标记多态性81-82 5.2 标记偏分离82 5.4 陆地棉种内遗传图谱构建82-83 5.5 衣分和光合性状QTL分析83-84 5.6 棉花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精细定位84-85第六章 结论85-87 6.1 亲本间引物多态性及群体标记基因型检测85 6.2 标记偏分离85 6.3 遗传连锁图谱标记加密85 6.4 衣分和光合性状QTL分析85-87参考文献87-101致谢101-102发表论文和参加项目情况102-10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郝乃斌,戈巧英,张玉竹,徐继,张国铮,谭克辉,杜维广,张桂茹,栾晓燕,黄承运;[J];大豆科学;1989年03期
周仲华;陈金湘;;[J];江西农业学报;2005年04期
齐俊生,马存,赵良忠,刘素恩;[J];棉花学报;2000年04期
张军,武耀廷,郭旺珍,张天真;[J];棉花学报;2000年05期
甄瑞;王省芬;马峙英;张桂寅;王雪;;[J];棉花学报;2006年05期
秦鸿德;张天真;;[J];棉花学报;2008年05期
陈德华,吴云康,蒋德铨,戴敬;[J];棉花学报;1995年02期
牛立元,茹振钢,赵花周,薛国典;[J];麦类作物学报;1999年02期
宋宪亮;孙学振;张天真;;[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年02期
张建;陈笑;张轲;刘大军;魏新琦;张正圣;;[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勤红,王芙蓉,张军,杨静,李汝忠,王宗文;[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张军,王芙蓉,刘勤红,白金,刘任重;[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隋新霞,樊庆琦,李根英,黄承彦;[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王芙蓉;张传云;刘国栋;刘任重;刘勤红;张军;;[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徐伟红;郭卫华;徐飞;王仁卿;;[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周梅;赵炎;盖树鹏;郑国生;;[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赵逢涛;王宗文;王景会;申贵芳;韩宗福;李汝忠;;[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冯立娟;苑兆和;尹燕雷;招雪晴;张承安;;[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卫泽;孙学振;柳宾;张兴居;王芳;马军;刘庆彩;郭海刚;宋宪亮;;[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康晓飞;郭先锋;许世磊;宋春花;;[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风华;[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1期
周元昌,陈启锋,吴为人,李维明;[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柳李旺,朱协飞,郭旺珍,张天真;[J];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01期
石玉真;刘爱英;李俊文;邵艳华;袁有禄;;[J];分子植物育种;2007年04期
齐秀东;;[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左开井,孙济中,张献龙,聂以春,刘金兰,冯纯大;[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于晓红,朱勇清,卢山,张天真,陈晓亚,许智宏;[J];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2000年06期
张培通;朱协飞;郭旺珍;张天真;;[J];江苏农业学报;2005年04期
陈德华,成广明,周桂生,杨长琴,吴云康;[J];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J];Chinese Science B1998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振山;马峙英;曲健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王省芬,张桂寅,李瑞奇,马峙英;[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李付广,李凤莲,李秀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孙允东,王建民,郝小静,韩海霞;[J];山东畜牧兽医;2002年02期
郝乃斌,戈巧英,张玉竹,徐继,张国铮,谭克辉,杜维广,张桂茹,栾晓燕,黄承运;[J];大豆科学;1989年03期
许长成,樊继莲,孟庆伟,赵世杰,邹琦;[J];西北植物学报;1997年03期
万东石,李红玉,张立新,梁厚果;[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1期
何风华;[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1期
宋美珍,喻树迅,范术丽,原日红,黄祯茂;[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5期
李朋波;曹美莲;刘惠民;杨六六;陈耕;;[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翔,翁清妹,祝莉莉,何光存;[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4期
李卫华,刘伟,刘丽,曹连莆;[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周仲华;陈金湘;;[J];江西农业学报;2005年04期
赵晋铭;孟庆长;张玉梅;张祎囡;盖钧镒;喻德跃;邢邯;;[J];大豆科学;2007年06期
李学斌,李培庆,邢永魁;[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田再民;张立平;孙庆林;单福华;田自华;;[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年03期
赵晋铭;孟庆长;张玉梅;许鹤灵;盖钧镒;喻德跃;邢邯;;[J];大豆科学;2007年05期
毛传澡,程式华;[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9年04期
王青,张勤,张沅;[J];遗传学报;2000年07期
方荣,陈学军,缪南生,陆金鸣;[J];江西农业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吉臣;李晶昭;郑先武;朱立煌;;[A];全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侯娅丽;刘文忠;;[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丁向东;张勤;徐如海;王雅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葛宇;王涛;梁翠;王娜;朴钟云;;[A];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李绍波;章志宏;段世华;李绍清;付彬英;李阳生;朱英国;;[A];湖北省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杨杰;翟虎渠;王才林;仲维功;邹江石;池桥宏;万建民;;[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刘杨;陈火英;;[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王鲜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方铭;刘剑锋;孙东晓;;[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茂俊;[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关荣霞;[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赵永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温永仙;[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刘莹;[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梅德圣;[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宋美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杨华;[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李卫华;[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吴伟明;[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熙;[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宋佑胜;[D];浙江大学;2001年
吕秀清;[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张秋英;[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刘艳阳;[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宋晓飞;[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梁敏;[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李婉钰;[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史利玉;[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张顺昌;[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玉米穗粒性状QTL的初步定位及两个百粒重QTL的验证--《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玉米穗粒性状QTL的初步定位及两个百粒重QTL的验证
【摘要】:玉米产量是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协调发展的结果,对玉米穗粒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对产量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分析不同大粒普通玉米自交系和小粒爆裂玉米自交系杂交组合F_1和F_2群体穗粒等性状表现特征的基础上,筛选分离范围较广泛的F_2群体,首先利用简捷的BSA法初步定位穗粒性状的QTL,进一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回交群体对初步定位结果进行验证和QTL的精确定位。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1.对12个不同的大粒普通玉米自交系×小粒爆裂玉米自交系杂交组合F_1及其F_2群体的穗粒性状、植株性状和籽粒营养品质性状的表现特征分析表明,各性状两类自交系种质影响显著,不同组合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普通玉米自交系Scc和爆裂玉米自交系N10各穗粒性状差别最大,且F_2群体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均较大,表型变幅范围广,均适宜用于BSA法进行QTL初步分析。
2.从623个SSR标记中筛选出214个在Scc和N10自交系间具有多态性的标记,采用BSA法分别对其F_2群体的8个穗粒性状的两个极端池进行标记分析,检测到第1染色体上的4个标记phi001、umc2227、bnlg1866和umc2217与百粒重QTL(qGW1)连锁,位于第5染色体上的3个标记标记umc1502和umc1941和umc1155与百粒重QTL(qGW5)连锁,位于第2染色体上的标记umc1776与穗长QTL(qEL2)连锁;其余性状没有检测到相关QTL。
3.为了进一步验证检测到的两个百粒重QTL的真实性,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两个分别包含1680株和1497株的回交分离群体GW1-BC2F_1和GW5-BC2F_1群体,每个目标QTL的区段各利用筛选出的10个多态性SSR分子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qGW1被定位于标记umc1144和umc2390之间,对表现型变异的贡献率为10.16%;qGW5被定位在标记umc1155和umc1502之间,表现型变异的贡献率为9.10%。
4.qGW1与两侧的标记umc1144和umc2390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0cM和2.5cM,qGW5与两侧的标记umc1155和umc1502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0cM和8.9cM,可以利用两侧标记对qGW1和qGW5进行前景选择。通过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qGW1和qGW5在BC3F_1代入选个体背景恢复率已分别达到94.92%和95.61%,有利于目标QTL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S513【目录】:
致谢4-8摘要8-91.文献综述9-21 1.1 DNA 分子标记技术9-10 1.2 作物遗传图谱的构建10-11 1.3 QTL 定位方法11-13 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应用13-14 1.5 QTL 精细定位14-16
1.5.1 QTL 精细定位方法14-16
1.5.2 作物 QTL 精细定位研究进展16 1.6 QTL 克隆与功能分析16-19
1.6.1 QTL 克隆方法16-17
1.6.2 QTL 功能分析的方法17-18
1.6.3 作物 QTL 克隆研究进展18-19 1.7 玉米穗粒性状 QTL 的研究概况19 1.8 引言19-212 不同遗传背景对玉米 F_1、F_2 代农艺性状的效应分析及适宜 QTL 研究的群体筛选21-37 2.1 材料和方法21-22
2.1.1 试验材料21
2.1.2 田间试验和性状考查21-22
2.1.3 数据分析22 2.2 结果与分析22-36
2.2.1 植株性状22-23
2.2.2 穗粒性状23-24
2.2.3 籽粒营养品质性状24-36 2.3 结论与讨论36-373 F2群体利用 BSA 法初步定位穗粒性状 QTL37-43 3.1 材料与方法37-39
3.1.1 实验材料37
3.1.2 DNA 的提取方法37-38
3.1.3 分子标记分析方法38-39
3.1.4 各性状极端 DNA 池的构建与 SSR 标记的筛选39 3.2 结果与分析39-43
3.2.1 构建穗粒性状两个极端池的单株性状表现39-40
3.2.2 各性状两个极端池间的标记多态性40-434 qGW1 的验证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43-50 4.1 材料与方法43-46
4.1.1 qGW1 供体植株的选择及回交分离群体的构建43
4.1.2 遗传背景恢复率的计算43-45
4.1.3 GW1-BC2F1群体的田间试验45
4.1.4 GW1-BC2F1 群体目标区段的分子标记分析45
4.1.5 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45-46
4.1.6 QTL 定位方法及效应分析46 4.2 结果分析46-49
4.2.1 GW1-BC2F1群体的表现型分析46-47
4.2.2 GW1-BC2F1群体各分子标记基因型分析47
4.2.3 qGW1 目标区段的遗传图谱47-48
4.2.4 qGW1 的验证结果及目标区段上与其他性状相关的 QTL 的检测48-49 4.3 含 qGW1 目标植株的选择回交49-505 qGW5 的验证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50-57 5.1 材料与方法50-53
5.1.1 qGW5 供体的选择及回交分离群体的构建50
5.1.2 遗传背景恢复率的计算50-52
5.1.3 GW5-BC2F1群体的田间试验52
5.1.4 GW5-BC2F1群体目标区段的分子标记分析52
5.1.5 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52-53
5.1.6 QTL 定位方法及效应分析53 5.2 结果分析53-56
5.2.1 GW5-BC2F1群体的表现型分析53-54
5.2.2 GW5-BC2F1群体分子标记基因型分析54
5.2.3 qGW5 目标区段的遗传图谱54
5.2.4 qGW5 的验证结果及目标区段上与其他性状相关的 QTL 的检测54-56 5.3 含 qGW5 目标植株的选择回交56-576 结论与讨论57-62 6.1 F2群体利用 BSA 法初步定位 QTL 的可靠性57-58 6.2 BC2F1分离群体定位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的比较58-59 6.3 QTL 的环境稳定性59 6.4 QTL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及其影响因素59-61
6.4.1 MAS 的有效性59-60
6.4.2 背景选择标记数的确定60-61 6.5 本研究验证 QTL 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61-62参考文献62-69英文摘要69-7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晓果,张正斌;[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3期
柳李旺,朱协飞,郭旺珍,张天真;[J];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01期
沈新莲,袁有禄,郭旺珍,朱协飞,张天真;[J];高技术通讯;2001年10期
马义勇;李殿申;;[J];杂粮作物;2005年06期
李玉玲,路凤银,杜振伟,吴锁伟,韩臣鹏;[J];华北农学报;2002年04期
陈艳萍;孟庆长;袁建华;;[J];江苏农业学报;2008年05期
严建兵;汤华;黄益勤;郑用琏;Subhash C李建生;;[J];科学通报;2006年12期
章元明;;[J];科学通报;2006年19期
池慧芳;张立平;赵昌平;韩冰;单福华;田再民;王为先;;[J];麦类作物学报;2008年03期
李东霞;苏秀兰;;[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春明;[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岳兵;[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学慧;[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张中伟;[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杨美丽;[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艳敏;卢金东;刘栓桃;;[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张玉红;梁燕;陈利平;赵世杰;;[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商伟;张彦军;魏海忠;孔晓民;蒋飞;刘保申;;[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吴春珠;程祖辛;赵明富;郑建华;杨聚宝;;[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张延明;曲敏;闫玉清;徐香玲;李集临;;[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黄磊;唐光绪;田东;何庆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3期
封功能,张雪梅,仇明,骆爱兰;[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鞠玉栋,李金泉;[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司洪华;陈志斌;吴敬伟;李金凤;;[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吕林兰;杜晓东;王嫣;石耀华;王爱民;;[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旭;余阳俊;张凤兰;邹志荣;张德双;赵岫云;;[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王国臣;张凤兰;余阳俊;张德双;赵岫云;;[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杨少军;朱为民;杨晓锋;王霞;薛林宝;;[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岳福良;张相琼;张小军;李文军;张小红;;[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艾先涛;李雪源;莫明;吐尔逊江;王俊铎;孙国清;秦文斌;徐利民;;[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李成奇;王清连;;[A];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潘兆娥;贾银华;孙君灵;周忠丽;何守朴;庞保印;王立如;杜雄明;;[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梁清志;荣义华;付永红;;[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管延安;张华文;杨延兵;;[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刘新龙;蔡青;马丽;应雄美;毛钧;;[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英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立楠;[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林荔辉;[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张彩英;[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叶华;[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张新梅;[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刘福利;[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刘宾;[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管延安;[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裴承国;[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敏;[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林兵;[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刘健;[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石伟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董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汪航;[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璜;[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李良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黄志城;[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马栋;[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玉屏,李金才,黄义德,黄文江;[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万骏南;吴建富;邓强辉;张东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邸垫平,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张淑贞;刘志增;李丁;陈景堂;祝丽英;黄亚群;;[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潘相文,金益,王立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丁安林,张艳,常汝镇,傅翠真;[J];大豆科学;1995年01期
周晓果,张正斌;[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3期
周元昌,陈启锋,吴为人,李维明;[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吴为人,李维明,卢浩然;[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柳李旺,朱协飞,郭旺珍,张天真;[J];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秀芳;[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华金平;[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严建兵;[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王飞;[D];山东大学;2007年
王延召;[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贇;[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陈永坤;[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刘艳霞;[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吴欣;[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杨晓军;[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冯晓曦;[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李学慧;[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孙海艳;[D];西南大学;2008年
王帮太;[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勇,朱庆;[J];四川畜牧兽医;1999年09期
吴义景,吴娟,周芬;[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徐正浩,何勇,崔绍荣,赵明,张旭,李迪;[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12期
张立平,吴平,祝金明,吴运荣;[J];遗传学报;1999年04期
刘月环,蒋涛,彭淑红,徐宁迎;[J];黄牛杂志;2001年02期
张吉民,刘成,石云素,宋燕春,白宝璋,黎裕,王天宇;[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年02期
郭绍贵;许勇;张海英;宫国义;王永健;;[J];中国蔬菜;2005年S1期
包劲松,何平,夏英武,陈英,朱立煌;[J];遗传;1999年05期
徐吉臣,李晶昭,郑先武,邹亮星,朱立煌;[J];遗传学报;2001年05期
沈新莲,袁有禄,郭旺珍,朱协飞,张天真;[J];高技术通讯;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鲁绍雄;华雯妤;毛华明;连林生;;[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王鹏;周桂林;崔克辉;余四斌;;[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钟娟;樊叶杨;黄得润;梅德勇;庄杰云;;[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于红;李琪;郭希明;;[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吴为人;李维明;唐定中;卢浩然;A.J.W;[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王军;朱金燕;周勇;杨杰;王中德;范方军;梁国华;仲维功;;[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徐建军;朱磊;冯维松;杜佩娜;王俊;王曼;徐辰武;顾铭洪;梁国华;;[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A];第十一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摘要集[C];2010年
韩光明;赵明辉;陈温福;;[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董少玲;张颖慧;张亚东;陈涛;赵庆勇;朱镇;周丽慧;姚姝;王才林;;[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阿迪;[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张晔 通讯员
顾亮亮;[N];科技日报;2009年
山东省济宁市农业局
李生林 葛智锋
宋秀青;[N];大众科技报;2008年
蒋寒;[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亚民;[D];扬州大学;2009年
胡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姜树坤;[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姜振峰;[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王健胜;[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杨美;[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刘福利;[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樊叶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王峰;[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郭营;[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江云;[D];重庆大学;2010年
刘国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李萌;[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李卓坤;[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苏相文;[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张桂芝;[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胡霞;[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宋晓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张金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周金凤;[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符号图库文件缺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