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市公布时间

国家中心城市已经确定7个,剩下N个是谁?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南京已经确定,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反正千真万确。遗憾的是我喜欢的杭州没有。剩下几个估计是武汉西安深圳沈阳,可能还有一匹黑马,大家拭目以待……
width:100%">
& && && && &不出所料,最后一个应该在河南或者山东产生
width:100%">
& && && && &我鲁绝望了,不出意外是郑州
width:100%">
& && && && &武汉没悬念
width:100%">
& && && && &南京什么时候确定了,深圳也不可能,也没必要
width:100%">
& && && && &昆明
width:100%">
& && && && &你好啊,我是许孝卫,我是邯郸的,你呢,
width:100%">
咯各地黑底非得
& && && && &我觉得深圳不可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最多也是区域性中心
width:100%">
囚服黄马褂
& && && && &南京,杭州明显是出局了,在国家层面和合肥同为一档
width:100%">
寒风VVV凛冽
& && && && &天津和北京怎么可以同时进
width:100%">
不超过玖个
& && && && &就是十大三位区号城市加北京
有毛线好猜??
width:100%">
AmamiTsubasa丶
& && && && &北方的有点少啊
width:100%">
浙商大密探
& && && && &为什么杭州没有
width:100%">
回到灵魂中
& && && && &现在官方文件提到的只有6个。。.南京什么时候比官方还权威了
width:100%">
汝娃娃喝爽歪歪
& && && && &中心城市不可能是区域中心??
width:100%">
没明白你说什么
& && && && &北京不参与中心城市
width:100%">
& && && && &这个水平可以做世界中心城市吗??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width:100%">
& && && && &现在全国只确定了三个,其他的都还没确定,你这个根本不科学。
现在只有成都重庆和武汉确定了,其他的还没有
width:100%">
& && && && &你要说黑马的话,青岛,长沙。也就这两个
width:100%">
& && && && &呵呵,坐等打脸
width:100%">
& && && && &十大国家中心城市可能是有三位区号的
width:100%">
& && && && &怎么没有武汉
width:100%">
李易安_LinX
& && && && &南京很明显了,国家给他定位就是国家中心城市,东部特大城市出来后就看出南京已经国家城市了,杭州只是大城市
width:100%">
& && && && &黑马是合肥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width:100%">
& && && && &西安绝对是,不然我给你舔
width:100%">
谢谢哑虎呼
& && && && &文件里只有中心2字怎么就被yy成了国家中心城市??明明南京是南京都市圈的中心,而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真会yy啊。成渝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是在文件中明确的提出来的。成渝城市群是双核,而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只有一个上海。
width:100%">
谢谢哑虎呼
& && && && &文件里只有中心2字怎么就被yy成了国家中心城市??明明南京是南京都市圈的中心,而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真会yy啊。成渝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是在文件中明确的提出来的。成渝城市群是双核,而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只有一个上海。
width:100%">
大公司马士基
& && && && &长三角竞争激烈。南京和杭州国际知名度上我觉得南京更加有名。因为国外的唐人街叫南京町,叫杭州什么的就没有。
width:100%">
& && && && &我看到文件里面划分城市是按人口 南京定位是唯一一个特大城市 杭州苏州合肥是大城市 人口定位是300-500万 然而杭州已经有九百多万人口了 南京是八百多万 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width:100%">
大公司马士基
& && && && &国家中心只是一个称号,其实国家中心只有三个,北京上海深圳,只有这三个城市有实力辐射全国,其他先脱贫再说。
width:100%">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从六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看中国顶尖城市格局
  制图 李开红
  今年上半年获批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也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之后第六座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
  对于中国而言,处在城市顶端的“国家中心城市”分别如何定位?具有哪些特征和内涵?本报梳理国务院批复中对六个城市的定位,管中窥豹,一瞥中国城市的格局。
  六大国家中心城市
  提出什么定位
  1、北京: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城市。(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2、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
  3、天津: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
  4、广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
  5、重庆: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根据2016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6、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根据2016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责任编辑:从六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看中国顶尖城市格局|城市|中心|国家_新浪新闻
  原标题:从六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看中国顶尖城市格局
  制图 李开红
  今年上半年获批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也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之后第六座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
  对于中国而言,处在城市顶端的“国家中心城市”分别如何定位?具有哪些特征和内涵?本报梳理国务院批复中对六个城市的定位,管中窥豹,一瞥中国城市的格局。
  六大国家中心城市
  提出什么定位
  1、北京: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城市。(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2、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
  3、天津: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
  4、广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根据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
  5、重庆: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根据2016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6、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根据2016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高端访谈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成都
  为何是这六座城市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一座城市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具备哪些基础条件?国家在国家中心城市布局中又为何选择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和成都这六座城市?日前,成都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长期从事国家中心城市规划与研究工作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徐辉。
  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
  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我国的城市数量众多,每个城市也都提出了各自的未来发展目标。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这与很多大城市提出的建设中心城市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此,徐辉表示,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一座城市的发展使命,体现的是国家的战略布局,也是位于中国城镇体系中最高层级的城市,可以说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早在2007年原建设部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年)》中首次提出‘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他介绍,其名词解释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对外门户,表现为全国层次的中心性和一定范围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
  在当时的规划中提到,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四个城市为国家中心城市,当时,这些城市对应中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城镇密集地区,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地域,是国际交往的国家门户,同时也对所在区域(跨省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影响力。其后,随着成渝城市群的快速崛起,重庆和成都也先后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
  为何要建国家中心城市?
  具有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作用
  国家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呢?徐辉表示,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作用。
  他表示,2015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56%。“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顶端”城市,其区域布局事关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首先,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城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他表示,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与各国的经贸往来、社会文化与科技教育等交往活动日趋频繁,故而需要首都及若干具有国际化担当的城市与全球其它城市进行密切交流。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正在带领三个沿海城镇群地区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的“顶端”,带动我国经济、科技、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密切联系。成都和重庆则是带动成渝城市群向西开放合作的核心城市。
  “其次,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同步发展,并推动区域的创新转型”,他介绍,2015年中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这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需消费增长、科技与文化创新发展、提高城市发展品质,改善城乡二元关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些重任需要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创新能力高的国家中心城市来承担,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更需要有此担当的城市。
  同时,国家中心城市对国内的战略资源、高端生产要素配置,如国企(央企)总部、民企总部及地区分布、研发部门等战略选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并有助于缓解经济资源向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过度集中的压力。
  国家中心城市为何如此布局?
  契合中国经济发展脉络
  国家在布局国家中心城市时有着怎样的考量?为何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和成都这六座城市能够入选?徐辉认为,这样的布局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脉络非常契合,这也体现出了国家的战略。
  他说,要谈清这个问题,就要看国家中心城市内涵及延伸,“第一,中心性至关重要,体现在市场中心和网络中心两方面,尤其是交通网络中心方面;第二,国际性是加分因素,体现在国际门户、创新中心等方面”。
  “北京是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天津是北方的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广州是华南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综合性门户城市;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成都是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他表示,从这六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中心性表现得都十分明显,同时也都具有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的属性。这六座城市布局是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也是非常契合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脉络的。这些城市在各自所处的地理区域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特别地,新时期中国联合周边国家积极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未来区域开放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一带一路”战略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从过去的沿海一个方向转向沿海与内陆边境两个维度,由此将形成纵深联动的区域开发局面。
  未来20年里,一批重大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设施,重大国家级政策将向中西部地区甚至边境地区倾斜,从而引导产业要素、创新要素和信息要素的集中。未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新亚欧大陆桥、中巴、孟中印缅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边境地区门户城市、口岸城镇将迎来发展机遇。
  这对于成渝城市群的两个核心城市成都和重庆来说,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也更能强化它们的交通枢纽地位。
  选择成都的意义?
  西部需要国际门户型中心城市
  徐辉认为,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中国的西部需要一个国际门户型中心城市,而在西部城市中,成都具备着很大的优势。
  他表示,伴随着2015年成都的航空客运吞吐量超过4200万人次,成都始发到达波兰罗兹的“蓉欧+”国际班列常态化,成都的国际化步伐在显著加快。2016年7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成都举行,标志着成都的国际化地位显著提升。
  成都的国际化步伐加快也得益于国家对全国城镇体系的战略性重构。一方面,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成为了“十三五”时期的重点投资建设区域,是构建相对均衡的全国城镇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另一方面,从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来看,建立相对均衡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其重要的全球化战略。在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向西、向南开放显得尤为迫切,建立一批内陆国际门户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在以上两大背景基础上,成都拥有向东融合、向西对接、向南联动的重要区位,理应成为重要的国际门户型中心城市。
  目前,成都开通的欧洲、北美航线数量居于中西部地区第一位,同时从国内外大型物流巨头的布局来看,成都是西部地区最为集中的区域,如普洛斯、顺丰、亚马逊、京东、菜鸟等均把区域物流中心布局在了成都。正因为这样的优势,成都是市场资本认可度很高的国际化城市,所以也有必要建设成为国家西部的国际门户型中心城市。目前根据最新权威机构发布的全球城市体系(GaWc)排名,成都属于高成长性城市,在我国内陆地区拔得头筹,国内排名紧随北上广深和天津之后。
  成都机遇
  把握四个要素 打造国际门户
  徐辉认为,对于成都来说,要打造国际门户,把握四个国际化要素尤为关键。
  第一是要构筑枢纽型国际空港门户。
  成都到2020年的航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8000万,国际中转业务将有大幅提升。未来在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的发力下,成都的枢纽型国际空港门户价值体现在三个空间层次。首先是建立起面向北美、欧洲的洲际航空线,实现成都与世界城市及其他全球城市体系顶尖城市的紧密互动,并构建起跨境电商贸易圈。其次,面向3000公里的航空商务圈,将辐射影响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直接服务人群在30亿左右。再次,依托四川省及周边省市的支线航空,将区域中转业务也汇聚到成都。
  第二是构筑洲际货运铁路枢纽。
  一方面发挥青白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集散优势,逐步稳定开辟连接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北部湾和京津冀城市群的沿海港群和中心城市的货运班列;另一方面,发挥成都向西与向南的跨境运输优势,全面提高“蓉欧+”班列发车与返程频率,积极谋划成都-东南亚快铁,使成都成为亚欧大陆重要的洲际货运枢纽城市。
  第三是谋划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
  新时期的城市竞争更加注重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竞争。当今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更依赖城市与全球其他城市、高科技园区的交流合作,因此重要的国际门户对于推动城市的科技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发挥国际空港、陆港作用,促使成都学校、科研机构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间更加密切交流,推进基础创新工作;另一方面,也加快吸引更多高素质国际人才来成都创业与落户,并通过“蓉创+”模式建立更多元的产业技术合作平台,直接把国外的先进人才技术请进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去年以来,成都实施的“创业天府·菁蓉汇”,对于全球的创业者和探险者来说,吸引力十分强劲。
  第四是培育全球文化交往中心。
  成都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其文化本身也是人类在历史迁徙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在门户建设进程中,将成都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全球数字媒体制作、国际休闲娱乐等功能相结合,特别是将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发展建设,创造出中国内陆地区的国际文化名城典范。
  成都商报记者 韩利
大城市企业还在苦苦排队,证监会却开绿色通道,搞起了扶贫业务。很多人骂证监会混账,不务正业。在我看来,骂证监会的人没看懂好赖。
相比之下,今年的两位老年候选人,希拉里和特朗普,在健康透明方面做得实在是不够,越不透明越容易引起猜测,对候选人形象影响也越负面。
无论庶民公侯,说话做事都是要负责任的,没有报纸电视还有互联网,没有互联网还有短信息,没有短信息还有人心。
无论是谁,都需要早早地预知自己的死亡,并安排好一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大中心城市最终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