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专业人力资源分配问题管理能分配工作吗?

大庆油田招工风波:“不包分配谁也接受不了”
大庆油田招工风波:“不包分配谁也接受不了”
  庞丽静  有限责任公司一线职工、工段长赵伟管理着70多人从来没觉得难,但是看到今年中石油的招工政策有了很大的调整,想到孩子未来的就业问题却让他犯难了。孩子下学期就要进入高三,究竟是上大学还是上技校?  今年,根据中石油集团的政策,大庆油田的招工形式有了新变化:2014年毕业的大学生只有一本和石油类主体专业二本的职工子女可以马上签约,石油类主体专业三本和通用专业二本、三本的毕业生子弟不能直接签约,而要通过相关考试后,回技校培训再上岗。  赵伟打算调整对孩子的培养计划,盘算着让孩子高中毕业后直接考技校,然后上岗。  大庆油田的招工新政让多年以来的“自循环”体系打破,从而引起恐慌,并导致了老职工的抗议,他们纷纷要求油田给个说法。赵伟认定,大庆油田一直都是管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的,以后肯定也不能把孩子扔下不管。  大庆油田招工新政实施后爆发的问题,正是国企招工困境的缩影。大庆并非孤例。尽管顶替接班政策1986年就已废止,但很多垄断国企招聘时依然存在一些针对职工子女倾斜政策。  大庆的另一家大型国企——中石化集团下属公司大庆石化总厂,已经有33000多名职工,负担沉重。近两年的招工政策是,每年招收大学生50名,内部职工子女优先招聘,招不满再从外部招聘。  这几年由于中石化职工超量,开始对人员总量实施控制,但是大庆石化总厂还是给子女开出一些保障性政策。他们这两年招聘的管理岗位,要求职工的子女也必须是一本,专业是电气仪表、化工、石油、机械等。那些毕业于二本三本院校的职工子女,当年不能按应届大学生分配管理工作的,之后会有一次兜底招工,这些孩子几乎可以全部入职。  随着大庆油田招工风波的升温,国企“职二代”的问题最近被广泛关注。副部长信长星5月27日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尽快发布促进就业公平的办法,解决国企岗位世袭等问题。  但由于历史原因,改革的阻力也非常强大。  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  新政  再有不到一个月,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要离校了,但是大庆油田很多职工和其子女不能像往年一样直接签约回油田工作。延续多年的就业政策今年有了根本性的调整。  根据中石油集团的新政策,2014年毕业的大学生只有一本和石油类主体专业二本的职工子女可以马上签约,石油类主体专业三本和通用专业二本、三本子女毕业生不能直接签约。  这些不能签约的职工子女,要参加综合素质测评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石油科技知识、计算机知识、自然基本常识、语言理解与表达、时事政治、大庆精神会战传统等,考试时间拟定在7月中下旬。  二三本院校的毕业生今年在油田子女中的比例不在少数。  大庆油田主管领导在向下级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传达文件时,还特别强调“国家要求的是公平就业,若上级核查,油田子女就业政策就有被叫停风险,受损失的是油田的子女。大家要珍惜,维护目前的政策环境,不要做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言外之意,就是不要闹事。  但是,得知孩子稳定的工作前途将落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职工还是控制不住情绪,一场较大规模的抗议没能避免。千余名职工在清明节后,聚集在大庆油田公司总部表达不满。他们连续几天聚集在大庆油田公司办公楼前,要求给说法。子女工作可能落空的恐慌,弥漫在油田职工中。大家工余休息以及等通勤车的时间里,议论的主题都是招工政策,是孩子的未来。  近20年来,油田子女回大庆就业,已经成为惯例。这就像一个自循环的系统,每年招工政策可能有微弱调整,条件有时松一点,有时紧一点,岗位有时好一点,有时差一点,但不管怎么变,都能回油田工作。  大庆油田公司一下属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长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中石油集团今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正在推进“三控制一规范”。“三控制一规范”具体内容是指控制机构编制,控制用工总量,控制人工成本,规范薪酬分配秩序,其中尤其要控制的是员工总量。中石油目前人工成本太高了,正在通过清除外雇工等多种渠道降低成本。大庆油田属于超员单位,属于要控制的范畴。  中石油对于油田公司用工总量的控制,每年都有考核指标。原来合同化员工现在称为市场化员工,企业还有一部分外雇工,这些外雇工工资拿得比正式职工少,但是工作量却是正式员工的数倍。这种外雇工近年一直都在清理范畴。清理外雇工空出的指标,可用于招收一部分油田子女就业。“今年能够直接签约的大学生子弟不到总数的1/3。粗算一下,原来每年招收大约3000人,那么今年直接签约的也就不到1000人。”上述人力资源部长表示,剩余的2000人要通过综合素质考试,然后可能被安排到石油技工学校参加培训,或者参加技工学校入学考试,相关事宜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可能要与高中生同台竞争技工学校的入学考试资格。那大学不是白上了吗?耗费4年时间,花去10多万元钱,结果回来还得重新回炉考技校,还不如高中毕业直接考技校了。”油田职工、今年应届毕业生家长说。  恐慌  5月24日,5位大庆油田应届毕业生的家长坐在经济观察报记者面前,他们带着纠结而又些许无奈的复杂心情,倾诉他们的不安情绪。  “包分配这么多年大庆一直就有,孩子也一直按照回大庆准备的,没有参加任何社会招聘。突然说二本三本很多专业不能签约了,孩子的工作怎么办呢?”张燕说。  他们算了一笔账,全国就业形势不好,如果出去打工,一月也可能赚3000元-5000元,在这样的城市,交房租就要花去至少一半。企业如果效益不好,工作不稳定,未来还要再找工作,一晃就到了二十七八岁,还是不结婚?怎么规划未来?回到大庆,没结婚可以跟父母住在一起;结婚了,父母帮忙买房也不成问题。“大庆长期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可能和北京、的观念不一样,相对比较保守,就是想过平平淡淡的日子,孩子都在身边就好。”张燕说。油田子女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一本的孩子一般不考虑回来,而二三本的孩子还是希望回大庆上班,选专业时也尽量考虑跟油田业务对口的专业。很多学生打定主意毕业后回来工作,基本不参加招聘会。“如果早有思想准备,就不会像今年这样被动。”张燕说。  高力的儿子在哈尔滨学院学习食品安全,今年在不能直接签约的行列。高力说,孩子考研究生就差20分,如果真用心,这20分没准能提上去,但他一心想着回大庆,没太上心。高力一个同事的孩子刚刚考上研究生,家长说别读研了,干脆回来上班吧。结果,刚选择放弃不到3天,就出了新政策。  总承车间主任的孩子正在东北石油大学就读,明年毕业。他说,孩子本来可以选择不错的专业,但为了毕业后回油田,费了很大力气改学了油气储运,这个专业是二本B类,按照今年的政策还可以直接签约,但王海担心明年的政策会变。“孩子该受的教育受了,家长该花的钱花了。如果毕业后不给安排工作了,心理上怎么也过不去这坎。”王海说。  现在,王海调整了孩子的培养规划,鼓励孩子考研,孩子的妈妈仍然希望他直接考技校,然后上岗就业。  新的政策一出台,很多职工就开始犯愁:“这几年大学算是白上了。三本近些年都是按照操作岗位签约的,今年连工人也不让签了,还要通过考试。此前待业的人员都一起参加考试,加起来可能有2万人,只收1000人。”一位老职工说。  大庆油田一位基层科级官员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从目前职工反馈回来的想法看,大家普遍觉得只要三本的子弟能按工人的身份签约就行,这是底线。现在底线打破了,大家就很紧张,不包分配是谁也接受不了。没有稳定工作,个人打拼干得再好也不行,找对象都没保障。  下转  11版  上接 09版  大庆人就是这样把正式工作看得无比重要。  2006年大庆油田有一次就业兜底考试,油田子女凡是没有就业的,通过考试,都有一次分配工作的机会。这期间,很多职工把孩子从外地召回。  原来在装备制造公司的袁林就把大学毕业后已在北京做了多年记者的女儿召回,经过石油学校相关专业培训后再进入到油田管理岗位。  工段长赵伟的儿子正在上高二。看到今年政策的变化,他打算让孩子高中一毕业就直接考技校,直接上岗。  赵伟说,现在供一个孩子不容易,都是围着孩子转,就希望他毕业后有个正式工作,然后买房子、娶媳妇、生孩子,如果在工作这一环断裂了,下边的事情也就不好说了。  自循环  大庆油田公司一位基层书记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大庆油田是一个自循环系统,计划经济体制把很多思维和做法都框住了。改革开放以来这一点一直没有太大变化。虽然现在也提开拓海外市场,但在大环境和体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很难走远。  李毅说,中石油大庆油田子女不按原来的政策分配,导致了职工抗议,也是可以理解的。去年还可以分配,今年政策就变了,职工接受不了。但从大环境看,改革是好事,可以激活很多要素,让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只是大庆多年来大环境就是如此,今年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很多职工利益受损,谁都不愿意接受。  赵伟所在单位的书记表示,大庆油田的改革,每推进一步难度都很大,凡是牵扯到利益调整就需要过程。首先进行思想渗透,宣传到位之后再逐步改革,让整个大环境逐渐与之合拍。改革者需要考虑如何借势借力,要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大庆油田的改革,也是诸多因素倒逼的结果。  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近年在逐渐递减,在5000万吨稳产27年、4000万吨稳产11年之后,今年传出的消息是,可能会守不住4000万吨这条线,今年的原油产量将进入3字头时代。  但是油田职工不担心原油产量的下降。“这对职工的影响不大。不管盈利还是亏损,工资水平都差不多,工资中绩效的成分很小。”赵伟单位的书记说。  在这种体制之下,职工对企业的效益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孩子毕业回来后,可以继续享受这个循环体系下的平稳生活。一般来说,孩子回到大庆工作,起码三四千月薪,旱涝保收。但如果孩子外出闯荡,不确定的因素就很多了。  大庆油田公司一位处长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家长们还是寄望于油田。路径依赖惯了,突然改变接受不了。大庆一直讲究稳定,严格控制上访,从前很多事情是“一闹就能成”,因此很多人把“闹”当成解决问题的路径。  这位处长还说,今年大庆油田就业新政的方向是对的,如果不改革,明年后年大后年大家还指望着分配政策,这样一改,职工的观念就会逐渐转变了。大庆油田应该借着人社部部长的发言,赶紧宣传,明年就直接公布,原则上对职工子弟不再有招工优惠了。  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5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尽快发布促进就业公平的办法,解决国企岗位世袭等问题。他说,国企招聘除涉密岗位外,都应该实行公开招聘,并且招聘人员要提前公示,促进公平。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要求尽管已经比较具体了,但还是不好操作。人社部现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落实有关要求的具体办法,并争取尽快发布。  针对外界对大庆招工这些年来“自循环”的诟病,上述大庆油田一下属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部长表示他们也有苦衷,“大庆油田每年也会向社会公开招聘,但往往招不回来人。好学校的学生不愿意来,比如清华、北大、人大的学生。(,)大学每年能来几个,但也留不住。就是职工子女,考入一本院校的,也都不愿意回来。这样一来还不如明确优先招收油田子女,既能招来人,还能解决职工子女就业。”这位部长如是抗辩。  (文中家长陆浩、高力、王海、赵伟、袁林均为化名)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筹学人力资源分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