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 北校区什么时候建成?

查看: 3393|回复: 9
妹妹好好美
学习氛围的话应该是广财更好 但是广财前两年校区在三水,说是山清水秀,其实...超级热!!超级多虫子!!而且宿舍、课室都没有空调!!回趟广州经常塞车!!特别是节假日前!!硬件设施不行 不过..大学是去学知识的,吃点苦吧.. 不过师姐我真的后悔报了广...
纯纯的爱恋
广大今年呈上升状态。师资和硬件都很好。广商么,一个字,穷。没钱就不好办事嘛。 但是总体来说,就文凭而言广商的认可度还是比较强的。
广大升重本的几率要高很多,毕竟广大综合性比较强,排名不见得比广财大低
xiongcaiweilve
广东财经大学好 广财分数比广大高十几分,如果你分数到了那个地方 要你选广州大学你自己也不甘心的对吧
楼上两个简直误人子弟啊,广东商学院现在改名叫广东财经大学,广东二本里的头,比广州大学好很多,特别是经管金融和法学类。
当然是广东财经大学的财经类专业好,这个主要看学校的专长和校友资源和社会评价。如果你到大街上问一问,广商会计和广大会计哪个好,那个人肯定告诉你是广商。其实专业教学方面这两个学校都差不多,没有说哪个学校会非常强。
整体来说,大家是说财大比较好,分数线比较高。但是广大的资源比较好,有市政府的大量支持,但校风没有财大的好。财大最近也在硬件上加强,兴建北校区。希望可以帮到你~~O(∩_∩)O~
看专业了,总体来看当然是广州大学好。首先是学风,大家都说广州大学本地生源过多,但逐渐升入一本后得到解决。广东财经大学每年收分都很高,无奈受限于没有博士点和重点学科数量少的限制,暂时没办法升入一本。至于环境,广州大学主校区位于大...
按分数来说都是差不多的。当然两个学校擅长的领域不一样。广东财经大学主要以商科为主,是广东第一所以财经二字命名的大学,原广商在业界口碑挺好的。但是如果同学你对历史啊地理啊或工科之类的比较感兴趣就选广州大学吧,他是综合大学,但广东...
如果你是广州市户籍学生的话,当然应该首选广州大学,毕竟广州生源报考广大分数上会低一点。即使你不是广州市户籍,仍然是报广州大学好一点。 以近年的经验,广东财经大学(原:广东商学院)很多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都在重本线以上,你离重本线...学&校&概&况
广东财经大学概况
1983年5月,学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校名为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6月,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经过33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5600多人的省属重点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学校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校区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旅游经济区。现有校舍约71.9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869万元,图书453.5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58万册);自主建成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1220多项。&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64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07人,副高职称教师38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50人。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其中长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省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省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有“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 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21人次入选广东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9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有广东省、广州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3人。2013年首次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培养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并不断完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相融合”的开放、协同、实用、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近几年来,学校人才培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两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校与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共建的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企业仿真综合运作”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物流”2门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获批为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是广东省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示范院校和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协同育人基地获批为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并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历年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满意度高达90%以上,毕业生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口碑。&学科建设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坚持商法融合,促进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3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32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和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MBA)、法律(JM)、金融(MF)、保险(MI)、会计(MPAcc)、税务(MT)、公共管理(MPA)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科学研究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学研究理念,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拥有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1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近5年,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87项,省部级项目376项,实现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法学研究》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970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38篇;出版各类著作149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8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09年起,学校连续5年进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CSSCI来源期刊发文统计百强榜,稳居全国财经类院校前10名、广东高校前6名。《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社会服务学校坚持需求导向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紧密结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咨询服务。一批专家教授被聘为省政府参与决策咨询顾问、应急管理顾问和省市人大立法顾问、财经顾问等。学校先后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广州市社科联共建“广州市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与广东省国税局、地税局共建校政协同创新平台“广东纳税服务研究中心”, 与广州市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共建南沙自贸区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基地,与香港上市企业上海证大公司签约成立我国第一家关注微金融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广东财经大学证大微金融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广州市地税局共建全国首个校政合作的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与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广东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广东省清远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建设立法评估与咨询基地,与东莞虎门镇共建广东财经大学东莞电子商务研究院,与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共建广东福利彩票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基地。&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办学思维,以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为目标,建设能够胜任国际化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国(境)外交流与合作,稳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已与国(境)外70多家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实施39个国际化教育项目,其中包括中外合作学历教育项目17个,以及国(境)外短期访学项目11个、假期学习项目7个、带薪实习项目4个。创办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本科国际商务专业实验班”和“广东财经大学—西澳大学本科金融学专业实验班”两个“学分互认、学位联授”中外合作培养项目。实施了AIA国际会计师公会证书班、“BTECHND 3+1”、“SQA HND 3+1”、“国际预科1+3”等涉外办学项目。创建了“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师资海外研修基地”美国佩斯大学站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站,以及“广东财经大学海外实践教学平台”德国基地、新西兰基地和坦桑尼亚基地。构建了“中—欧经济合作研究平台”、“宪政与公共财政合作研究平台”、“港澳基本法合作研究平台”等3个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创新平台。与德国歌德学院合作成立了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德语培训和德语考级权威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歌德语言中心”。&学校坚守“正心诚意,求真向善”的精神,践行“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秉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和“法治、科学、民主、阳光”的治校方略,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立足广东,面向社会,服务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数据截至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财经大学北校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