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姥姥小儿推拿 咳嗽吐奶新生儿吐奶清补脾和扣板门各需要多少下

小儿推拿讲座稿2014.5
陈姥姥小儿推拿
一、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导引术
&&&&1、有几千年历史的推拿导引术,是最科学、最人性化的养生治病大法。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免疫系统涉及不计其数的细胞、特殊物质及器官之间高度纷繁复杂的相互作用。它随时处于战备状态,能够预防疾病,并能明确地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在哪里、怎样采取适当行动摧毁入侵的物质,而不会伤害人体其他细胞。任何药物也无法取代人体内与生俱来、兼具防御和修复双重功能的免疫系统。
思考:刮痧、拔罐、针刺、艾灸、推拿……没有用消炎药、退烧药、止疼药,为何可以很快地消炎退烧止疼?关键就在‘导引’二字上,中医激发了人体强大的自愈能力。中医认为人体气血通畅就不会生病,西医认为免疫系统健全就不会生病。推拿导引术就是推拿人体经络系统、经筋系统、血液系统、淋巴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皮肤系统、神经系统……等等(中西医名词)也许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系统,解决了气血不够通畅的问题、免疫力不够强等问题。比如,在医学试验中发现:用王佑三软膏推拿前胸后背、三大淋巴区后,&T细胞、B细胞、吞噬性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增长近三倍!而且,使用这样的治疗方法,人体免疫功能越来越强、人体抗病能力越来越强。
“原始本无医,传宗亿万年。”人体天生就有免疫功能,得过天花的人就特别不爱生病。(荐读《人体内的战争》)
  面对食品污染、科技带来的大气、转基因、核辐射的污染,抗生素制造出来超级病毒,中医----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强大的跨越时代的力量!
‘五四’以来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导致了几代中国人的盲目西化。很多人一遇到家人和孩子生病首先去找西医;就是坚持用中医药的家长,当孩子一发起高烧就慌了,再也不坚持中医了,转而使用抗生素。其实,有些中医自己都不相信中医,挂着中医的牌子,用西医思维、西医药来治病(医理不通,医术稀松),----我给他们起个名字叫‘转基因中医’!
2、三字经派小儿推拿
创造三字经派并将其推向的巅峰李德修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小儿推拿没有治不好的病,取穴对了,没治好病就是时间不够。曾经有个小孩病的就要断气了,家里已经开始准备后事。李德修先生推拿了七八个小时,终于救活了孩子!
小儿推拿是一种无痛苦、几乎不用药、缩短病程的绿色治疗和保健方法。它简单易学,只要细致观察悉心体认,都能很快见效,最方便就是可以在家中可自行操作,避免了小儿吃药打针受药物毒副作用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
小儿推拿能够治疗小儿所患的95%以上的病症。包括:小儿感冒,流涕,咳嗽,发烧,厌食,呕吐,腹泻,腹痛,便秘,盗汗,新生儿吐奶,夜啼,遗尿,黄疸等,甚至脑膜炎、小儿麻痹、发育不良的五迟症……。小儿推拿疗法尤其适用于3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几乎一次显效,3-6岁或再大的孩子,要增加推拿时间,也可加上成人体穴。
始于1887年的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手法,以其取穴少,善独穴,疗效佳而著称。其对各种急慢性消化道疾病更有桴鼓之效,甚可言一次推拿往往会有明显的好转,从而使孩子脱离打针服药之苦。
二、中医基础知识:学习中医推拿必备的基础知识
A、阴阳五行方位图:
说明:阴阳,来自于地球自转;春夏秋冬,来自于地球公转。
他应该是这样的五行位置图:
&&&&&&&&&&&&&&&&&&&&&&&&&&
&&&&&&&&&&&
&&南(心)
&木.春东(肝)&
&中土.长夏(脾)&
&&西金.秋(肺)
&&&&&&&&&&&&&&&&&
&&&&北(肾)
&&&&&&&&&&&&&&&&&&&&&&&&&&&&
这是中国人以&自己站在中原大地上的方位定的方向,这也是一个左升右降的关系图。
说明:金木水火土----不是我们化学课上的元素,是说五种性质、五种状态。
B、请看下面五行关系图:
比如说:木可以生火,火燃尽为土,土中孕矿藏,矿层中生水,水又生木......如此循环。
我们的祖先又根据人体脏器的特性与五行对应:肝与胆属木;心与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与大肠属金;肾与膀胱属水----以上是相生关系或者说是上下级关系,还有相克关系:水克火;火熔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那么,肝胆相照、小肠与心、脾和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都是表里关系;中医治病、调理气血,起码要用这些关系!
举例:治肺炎—--要用相生关系:除了治肺还要治它的上级脾土、下级肾水;再加上治肺的表里关系----大肠!效果又好又快。如果及时推拿,大约可以在2-3小时内解决问题,而且是从根本上治愈!
举例:心脏不好,推拿最简单的方法是:拨心经!----其实这个拨心经,拨的是胳膊下面的小肠经,把小肠经上的筋结一一揉开,心脏的种种不舒服就会当场缓解。这里用的是表里关系治病。
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即推拿是在调气治病,将其他经络的气调过来打通堵塞的经络。
举例:治疗心动过缓者的网球肘,用力过大会导致心脏病发作。
举例:便秘者大便时发生的心梗。&
&孩子的经络传导是直线的敏感的,所以孩子有病,直接推拿手指上的穴位,就可以手到病除、立竿见影。成人的传导是波浪型的不敏感的,所以大人治病直接就用点穴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李德修云: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就是这个道理。
看了上面的图,我们再进一步清楚了小儿推拿的穴位、运用五行相生克的关系,表里关系甚至是子午流注方法,学会观察孩子,慢慢积累经验,调理孩子的亚健康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C、子午流注图:见图2
人是地球之子,人体内的规律一定和地球的运行规律息息相关。祖先在几千年前发现,每一个时辰,人体都有当值的经络。
举例:孩子早上6-7点不爱吃早饭,等到7点后他自动就爱吃了,这是因为此时胃经当值。
举例:11-1点胆经肝经当值,此时常有小儿突发夜惊哭闹、咳嗽......还有长期不休息,还要吃宵夜让胆分泌胆汁去消化食物,肝胆相照啊,导致香港广州成为世界上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城市。
举例:夜间11点后太冲贴绿豆;凌晨3点太渊贴薏仁米;晚7点后太溪贴黑豆。同时说明时间病:“病时间(隔)时甚者取其输”。【输穴:即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比喻各经脉气自四肢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摘自360°百科】
三、小儿推拿手法:三字经派简介略
(一).基本知识点:
1.&手法:推、拿、揉、运、捣、掐、分、和、捏,拍打。
补法(补)-向心推;
泻法(清)- 离心推(例外:小清天河水,向心推也为泻);
清补(清补)-来回推。当你搞不清楚该补该泻时,就来回推,这就是推拿和针灸的双向调节功能,是药剂治疗不可比的。
其他:人体从上向下推拿为泻,从下向上为补;从四肢根部向手脚指尖方向推拿为泻,反之为补。比如捏脊的方向,推膀胱经的方向。
2.阴阳:人体前身为阴、后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双数为阴,单数为阳。
3.频率、力度与润滑剂:每秒钟推拿2-3下。小儿推拿切忌用力,只要轻轻推动皮下组织动起来即可,力度如同为孩子轻轻拭去脸上的泪水。可以用爽身粉保持摩擦面的平滑顺畅。
4.推拿时间长短:婴(儿)三百,小(孩)三千,大(人)三万。孩子的经络传导是比较敏感的,所以用手穴即可。而大人最好用体穴。一般每穴5-15分钟左右,根据孩子的年龄、病情轻重酌情增减时间、调整手法的轻重缓急。以三岁为例:一个穴位一般推拿15分钟。
5.推拿手位:一般为左手,三岁以上分“男左女右”;运八卦全在左手,运八卦时全都是逆时针运(陈为章法)。在实践中,有的家长双手推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双手天河水,退高烧;双手补肾、双手掐肾顶、掐四缝……
6.推拿禁忌:肝、肺只能泻不能补;肾只能补不能泻;心经不可扰动,运八卦时要轻轻护住中指指根关节处。
推拿最好在吃饭前后30--45分钟之外进行。捏脊最好在饭后一小时。
小儿推拿切忌粗暴生硬,要由轻到重,慢慢来。对于不配合的孩子要做通思想工作。
(二)、小儿望诊:
A、面诊(0-1岁可选此项):鼻梁上两眼之间有青筋的孩子肝经风热,青筋向上属肝火上扰;印堂发红,心肺有火;印堂发白,肺经有痰;印堂发黑,风寒入肾;印堂色黄,脾胃必伤。
B、舌诊(所有人可选):舌苔白一般为受寒;舌苔黄一般为上火。舌尖红为心火,两边红为肝胆之火。半白半黄为半表半里,此为比较麻烦的一种。
C、指纹(0-3岁可选此项):观察从虎口开始直到食指外侧细小血管。从指根到指尖三条指缝分别叫做:风关、气关、命关。
&&&指纹发红:受寒;&指纹发紫:有热;&指纹发青:受惊吓、痛症、抽搐;指纹发青紫:热毒已深,病情危重。
指纹沉浮:用拇指向指根推指纹,观察指纹是否马上消失,然后缓缓出现--此为“浮”,表证特点;推指纹后不消失,或马上出现--此为“沉”,病已入里。
&(二).五指上的基本穴位:常用穴位
A、拇指外侧:脾穴(从指尖到第一关节)、胃穴(从第一关结到第二关节,有说到大鱼际);
B、食指外侧:大肠穴;
C、食指内侧:肝穴;
D、中指内侧:心穴;
E、无名指内侧:肺穴;
F、小指:(从指尖数第一关节缝)肾穴也叫夜尿点;指尖为肾顶、外侧为小肠穴;
G、手心:内劳宫(与外劳宫相对);
F、八卦:(手心半径,外三分之一处,看图)。
G、四缝:2、3、4、5指的第二关节(中间关节)横纹处
H、掌小横纹:五指根下,第一手掌横纹一带。
I、掌根:小天心。
A、外劳宫(手背三四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
B、二人上马穴:简称‘二马’(手背四五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稍偏指尖方向一点);
C、一窝蜂(或乙窝蜂,手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D、二扇门(中指指根两侧凹陷处)。
3.手臂:天河水(小臂内侧尺桡骨之间。从掌根向肘窝为小清天河水;反之为大清天河水)、退六腑(小臂下方或后方,从肘尖到掌根小指方向推,可以直推到第五指外侧、上三关(小臂前方或上方,拇指外侧,从掌根向曲池穴推)。
(三).小儿常见病推拿方法:
一、风寒、风热感冒:
㈠风寒、风热感冒的区别:
&A、风寒感冒:流清鼻涕、打喷嚏、无汗、怕冷打蔫儿,或有低烧。白舌苔。
&B、风热感冒:流黄鼻涕、黄舌苔(伴有红舌尖、红舌边)、有微汗、有精神。
㈡风寒感冒选穴:
①黄蜂入洞:紧贴鼻孔下方(有一横棱),两根指头同时按揉。三岁以下100-200下,重者再戴帽子在家里玩,令头上冒微汗即可。
&②一窝风:补阳气,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揉10分钟。
&③平肝清肺:2、4指,从指根向指尖推。如有咳嗽此穴推拿10分钟。
&④⑤⑥捏脊:三捏两提,大补阳气,打通督脉。(如果不能捏脊,可换外劳宫。但舌苔黄不推或者少推。)
㈢风热感冒选穴:平肝清肺、运八卦、小清天河水
二、咳嗽、肺炎、哮喘:
A、急性支气管炎:白、黄痰,舌红苔黄。
顺八卦10—15分钟,平肝清肺10—15分钟,四横纹10—15分钟、小清天河水10分钟,捏脊。
B、慢性支气管炎:早晚咳,早起夜间为重,自汗盗汗、反复感冒。
&&&逆运八卦10—20分钟,清肺、补脾各10—15分钟,四横纹10-15分钟,止汗掐肾顶7-9下,捏脊或二马。
C、久咳:久咳不愈也可以用佘健华的体穴:
&&①前胸:天突穴揉100-200下,&膻中穴100-200下,分推前胸肋骨100-200下;
&&②后背:风门、肺腧各按揉100-200下&分推肩胛骨100-200
&李德修当年有一小儿久咳,谁也推拿不好,李老独补脾1小时,小儿从此止咳。
D、肺炎:逆运八卦50-60分钟,清/清补大肠,清/清补脾、补肾各10-15分钟。捏脊。
&寒哮:逆运八卦、外劳宫、平肝清肺、四横纹,捏脊。
&热哮:逆运八卦、退六腑、平肝清肺、二马。
&哮喘发作时,难以排痰,可以用拍打疗法。
&感冒咳嗽3-5天后或者更久,逆运八卦10-20分、补脾、补肾各10分。
&八卦穴的功用:清肝、宽胸、祛痰、补养脾胃
三、发烧:
低烧37-39°小清天河水(夜眠不安、舌尖红也可以平肝清肺、小清天河水(5-10分钟)
39°以上大清天河水;高烧39.5°-40°以上可以退六腑。双耳尖、大椎同时放血退烧最快!高烧不退,双臂大清天河水各15分钟。再不退,双臂沾凉水在各大清天河水15分钟。
四、小儿胃肠病:
①腹泻:
A、积食泻(包括热泻):特点是大便恶臭(酸臭有泡沫),小便极少甚至没有,或伴有发烧&。
&&清大肠、同时也可以清小肠,直至恶臭减退、小便多了,马上改为补大肠!捏脊!
B、寒泻:外劳宫、清胃、天河水、清补大肠。
C、脾虚泻:&清补脾、外劳宫、平肝、四横纹、清补大肠。
D、惊吓泻:大便稀而绿,发粘。印堂山根或口唇发青(多见于6个月内婴儿)。补肾、平肝、清补脾。天河水、小天心镇惊。
②便秘:
A、&实秘(一般便秘):清大肠、下推七节骨、捏脊。
B、虚秘(长期便秘):属于无水行舟,所以不能光清大肠(30分钟),还得揉二人上马,补肾阳。“肾开窍于二阴”。即二马、清大肠、捏脊。
5.孩子虚弱,四肢冰凉、口唇无华:上三关、捏脊。
6.肾虚:孩子的生理特点是肝常有余,肾常不足。因为孩子一直都在长个儿,所以肾气不足,肾要常补。
&手法:补肾穴、揉二人上马、尿床掐肾点。盗汗掐肾顶。揉双涌泉。
&注意事项:肾顶每次掐7--9下即可,重症每天两次,孩子症状改善后即可停止。
7、不可以爱子心切,长时间按摩,反而会造成孩子气虚。每次大约3-5个穴位。
五、捏脊要点:
数量:每次‘三捏两提’—-共捏五遍,每天一次。体弱多病者,根据情况可捏7-9遍,甚至每天两次。
捏脊手法:
A、第一至三遍:从尾骨尖开始向上滚捏(或者叫擀皮)一直到大椎,提拉一两下后,双手反手向下,紧贴脊柱抹下去直到尾椎骨,开始第二次捏脊,共捏三遍。记住:到大椎一定要提拉。每一趟上去后都要用手掌从大椎处沿脊柱两侧抹下来。即从夹脊穴下来,可以平补平泻。
B、第四第五遍:从尾椎骨开始,捏起肉先提拉一下,然后开始“一、二、提!一、二、提!”即左右手各向上捻一下就要提拉一下。提拉到肋骨就不要提了,继续捻上去到大椎如前所述。一般人被提拉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这就叫做“积”,所以小孩子捏脊也叫捏积。
高血压、高烧(39度、39.5度以上)的捏脊的方向是从大椎到长强,即反向捏脊。甚至沿着肋骨向两旁做八字捏脊。
体弱的孩子可以上午捏脊,晚上搓王佑三药膏,从大椎开始向下来回搓督脉,搓红搓热,尤其多搓长强穴,可起到强力补肾的作用。
捏脊效果:解决吃饭不香、便秘腹泻、睡卧不宁、贫血、四肢冰冷、发育缓慢、体弱多病等诸多问题。
捏脊禁忌:不得生硬用力,令孩子惧怕;不得饭后1小时内捏脊;高烧、高血压要从上向下捏!
舌尖发红、舌苔发黄并夜卧不宁的孩子,捏脊之后情况可能会加重,捏脊改为两遍向下三遍向上捏,或者三遍向下两遍向上捏。“一、二、提!一、二、提!”的手法可以改为从上向下时提,更严重者(极少数)可以五遍都从上向下捏。
手法正确,孩子会非常享受,每天主动要求捏脊!
成人捏脊效果超好!孝敬父母,夫妻互捏,呵护宝宝,全民一起来捏脊!!!
(小儿推拿同样适用于成人,可加量,力度加大致可以忍受即可,可以改用刮痧板或者掐、指压法甚至针灸。)&
六、小儿杂症:
日,立春。
当天夜里1、2点醒来,接着三四天都是1、2点钟醒来,3点之后才能入睡。身边的外孙女小妞也是这个时间翻身踢被子折腾。
奇怪之后方想起:立春了!网上咨询小儿夜卧不宁的陡然增多。
㈠、孩子晚上入睡难的推拿方法:
&&&&1.轻者,平肝清肺小清天河水,捏脊!或者全身向下干搓澡,动作慢一点(火大的可以动作快些),皮肤微红即可。擦皮养肺补肾,又泻火;
&&&&2.心火旺,舌尖红,蹦跳喊叫或有点声音就醒的,双臂心包经向下刮痧或干擦或轻拍,肘窝为重点,微红即可。泻心火;小宝宝(1-2岁或更小的)小清天河水!
&&&&3.涂佑三或橄榄油用手掌或双拇指下推脊柱,慢,5分钟。适合饮食过量,大便秘结、实火较大的孩子;
&&&&4.慢慢捏脚、捏揉每个脚趾肚、揉涌泉各5-10下,然后从每根脚趾向下轻轻推到脚跟,每指5-10下。适合虚火在上的孩子;
&&&&5.孩子躺下,头顶部冲大人,按压收魂穴即印堂穴一带,最好先做头部四大手法:开天目、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各5遍,然后按压印堂穴。手法要轻柔缓慢&,印堂也叫收魂穴!此时可以悄声缓慢说歌谣讲故事。此法最简单显效,一般三、五分钟之内睡着;
&&&&6.还有的是因为督脉上的玉枕关不通,导致孩子很“折腾”。揉风池,每天十分钟,最好两次。很多孩子的风池穴一带根本不让碰,说疼啊,还有的长小筋节,也疼,先搓佑三软膏,用香油也行,3-5天就差不多就让揉了。揉开以后也要经常揉,对视力还好呢!
㈡、小儿夜卧不宁的推拿方法:
&&&&1.有的孩子睡前吃太多,导致夜卧不宁。减了睡前奶量,马上就睡好了!实在贪吃的孩子心火一定较旺,小清天河水、或清小肠。睡前奶可以多兑水少放奶粉,孩子觉得不香了,慢慢也就不想喝了;
&&&&2.轻者,平肝清肺小清天河补肾捏脊;重者,加揉风池穴每天5-10分钟;
&&&&3.有虚不受补的孩子,倒捏脊、揉风池。先五遍都向下捏,安稳3天后一遍向上捏四遍向下捏;再安稳3天后两遍向上捏三遍向下捏;再安稳3天后三上两下...慢慢适应后一律向上!如果不适应可以再退回原地,再次慢慢适应!如果生病愈后、打预防针后都会使孩子健康倒退,出现四肢冰凉、食欲不振、夜卧不宁、尿床等情况。
&&&&4.如果每天都在夜间11-3点之间哭闹、咳嗽、疼痛、发烧等,都可以在双太冲贴绿豆,夜11点贴,揉5-10分钟。一夜无恙。
&&&&5.如果3-5点咳嗽、折腾的孩子,睡前薏仁米贴双太渊,到了3点后各揉5-10分钟;
&&&&6.如果属于肾虚夜尿多的,就要掐夜尿点,双手各5-10分钟;平日补肾、捏脊。如果无效,请拍X光片,确定是否第五腰椎先天闭合不全。
三、几点说明:
&&&&1.人体前身为阴后背为阳。捏脊捏的是后背,是大补阳气!就是倒捏脊也是在后背上啊,是在补阳气的基础上,补中有泻。所以不要怕倒捏脊!适应之后,还是要一律向上捏的!
&&&&2.关于冬不捏脊的说法:小儿为木气时代,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不足。捏脊第一提振脾胃之气,第一强力补肾。小儿正处于发育迅速阶段,一定要脾胃运化好、肾气足!所以,所有小儿都应该捏脊。冬不捏脊的说法适合完全健康的小儿!适合阴阳完全平衡的小儿。
2011年,北京望京地区的妈妈们给孩子捏脊一个冬天,补足孩子的肾气,孩子两个月内长高半头。实践证明冬天捏脊非常好!
&&&&3、中医推拿手法一定要手把手教才好,个别人推拿不到位、时间不到位,请不要大喊小儿推拿没用!就是手把手学过的人也不一定个个推拿到位的,也需要不断总结提高。各位父母,努力吧!
七、杂谈:&(略)
推荐学习:
@萧宏慈 医行天下;周尔晋的X型医学(指压法);张钊汉的原始点(松筋法);单桂敏的个人博客;吴若石‘儿童足部按摩’;王佑三‘X平衡疗法’......
&&五输穴表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隔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六十七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节重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二者立论有相通处。
谢谢大家光临!希望今后多多交流。
家长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孩子们远离抗生素的伤害,健康活泼地成长!
学习中医、传承中华文明,是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陈雪芳&&&新浪微博【陈姥姥小儿推拿】;
百度、谷歌搜索:【陈姥姥小儿推拿】、【关注经筋疗法】、【陈姥姥小儿推拿的新浪博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陈姥姥小儿推拿课笔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陈姥姥小儿推拿课笔记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轻松推拿,快乐育儿 ——陈姥姥小儿推拿公益讲座在我院成功举办
日期: 11:12:18&&&来源:南燕新闻社&&&点击:
&孩子不愿意吃饭怎么办?为什么孩子喜欢咬自己的手指头?孩子晚上特别闹腾该怎么办?相信每一位家长,在为人父母之时,都在自己孩子身上或多或少地见到过这种问题。这些问题在现代西医看来往往都不算是问题,但是确实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推拿则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选并且有效的途径。日,我院邀请到了在小儿推拿和针灸方面卓有造诣的陈雪芳大夫,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小儿推拿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E栋104报告厅举行,我院多名教职工参加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是我院公会组织的&欢乐育儿&六一儿童节系列讲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座全程由工会副主席赵亚波老师主持。
&主讲人陈雪芳大夫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有着丰富的小儿推拿的经验,被人敬称为陈姥姥,陈姥姥在讲座过程引用了很多具体的案例,并在讲座中途通过实操让听众们切实感受了一把推拿的好处。
&在讲座的开始,陈姥姥首先向听众介绍了为什么要推广小儿推拿。陈姥姥说,自从西方科学在国内盛行之后,西医在国内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西医的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在孩子们出现了感冒发烧之类的症状之后,家长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见效快疗效好的西医,但是孩子身体出现的很多不适的症状是西医所不能彻底治好的,比如小孩厌食、大便干燥、挤眉弄眼、脾气暴躁、多动等,而且孩子们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西医西药的使用,或多或少地会对孩子的身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家长们所持有的中医见效慢等偏见,则是因为中医的队伍中难免存在一些经验尚浅的成员,不能很好地抓住病根,所以不能做到药到病除。推拿则是中医最传统的一种治疗手法,不以药物为基础,仅仅通过医生的两只手,通过作用于小儿身上的推、拿、揉等一系列动作,为小儿除病解忧的方法,该办法不借助于任何药物,易学易会见效快,并且对小儿身体没有任何伤害,适合于生活中日常对小儿出现身体不适的调养,并且同样的手法,只要加大力道,对成人同样适用。
&之后陈姥姥为我们讲了一个她亲自用半个小时治好的一个老太太40年夜不能寐的案例,患者是一个年逾60的老太太,晚上极难成眠,多年来走遍大江南北,遍访名医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治愈,后来找到了陈姥姥,陈姥姥在经过望闻问切等系列诊断程序之后,对患者的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现场用了推拿与针灸放血相结合的方法,为老太太疏通了全身的经络并重点刺激了三个穴位,结果就是老太太当天晚上一觉睡到第二天天亮,治疗效果立竿见影。借着这个案例,陈姥姥为我们讲述了推拿的理论基础,推拿其实就是以《黄帝内经》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技艺规范推拿人体经络系统、经筋系统、血液系统、淋巴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皮肤系统、神经系统等人体的系统,解决了人体出现的气血问题、免疫问题等问题。陈姥姥指出,小儿推拿能够治疗小儿所患的95%以上的病症。包括:小儿感冒,流涕,咳嗽,发烧,厌食,呕吐,腹泻,腹痛,便秘,盗汗,新生儿吐奶,夜啼,遗尿,黄疸等,甚至脑膜炎、小儿麻痹、五迟等症状。小儿推拿疗法尤其适用于半岁至3岁的婴幼儿----几乎一次显效,3-6岁或再大的孩子,要增加推拿时间,也可加上体穴的刺激。
&陈姥姥接下来从手法、阴阳、频率、时间、手位和禁忌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小儿推拿的要点。小儿推拿的手法分为推、拿、揉、运、捣、掐、分、和、捏八种,人体从上向下推拿为泻,从下向上为补;从四肢根部向手脚指尖方向推拿为泻,反之为补。比如捏脊的方向,推膀胱经的方向;人体前胸为阴后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单数为阳,双数为阴;而小儿推拿的频率无需太快,只要每秒钟2-3下即可,陈姥姥特别指出,小儿推拿切忌用力,只要轻轻推动皮下组织动起来即可,力度如同为孩子轻轻拭去脸上的泪水,此外,可以用爽身粉、橄榄油等辅助物来保持摩擦面的平滑顺畅;而小儿推拿每次15分钟即可。
&至于怎样判断小儿是否需要进行推拿,陈姥姥介绍了小儿望诊的办法。陈姥姥指出,0-1岁的小儿可择面诊,&鼻梁上两眼之间有青筋的孩子肝经风热,青筋向上属肝火上扰;印堂发红,心肺有火;印堂发白,肺经有痰;印堂发黑,风寒入肾;印堂色黄,脾胃必伤&;0-3岁可选舌诊,&舌苔白一般为受寒;舌苔黄一般为上火。舌尖红为心火,两边红为肝胆之火。半白半黄为半表半里,此为比较麻烦的一种&;而指纹诊则不仅仅适用于小儿,也适用于成年人,&观察从虎口开始直到食指外侧细小血管。从指根到指尖三条指缝分别叫做:风关、气关、命关。指纹发红表示受寒,指纹发紫预示有热,指纹发青表明受惊吓、有痛症或者抽搐,指纹发青紫则说明热毒已深,病情危重&。陈姥姥说,&中医四法,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也&。当有老师质疑该办法是否可靠时,陈姥姥现场为老师们观手纹,诊病情,经验丰富的陈姥姥只需一眼就可以大致说出老师们身体出现的问题,比如湿气重、上火等,而且都被说中。
&讲座接下来的阶段是陈姥姥为大家介绍了小儿推拿的最常用的手法,捏脊。陈姥姥说,捏脊的手法正确的话,孩子不仅感受不到疼,还会非常享受。陈姥姥现场为两位老师捏脊,两位老师都表示捏完之后非常舒服。
&最后,是实践环节,陈姥姥让听众们自由分组,现场指导了捏脊的一些手法,并为一些体内有湿气的老师介绍了简单的祛除体内湿气的方法。在陈姥姥为所有小组指导完之后,大家合影留念,至此,本次讲座顺利结束。
&本次讲座让我院教工们对传统中医的推拿手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也为教工们解决孩子们身体不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在新的时代对中医及推拿进行推广,是对人们现代生活理念的一种调和,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发扬,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人们对身体健康这个话题更深入的关注,真正做到健康生活,快乐育儿。
&我院工会还将邀请陈姥姥在本月20号、21号到我院举行实操课程,有意继续学习的老师,可以联系工会的老师或者登陆个人信息系统报名本次课程来进行深入的学习。
图文/李岱峰
延伸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姥姥小儿推拿发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