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难民自述优美的词语词语

“小难民”自述南京到昆明的逃难故事
《小难民自述》封面。
13岁的“小岵”。
吴大年近照。
近日,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难民自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本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书,说的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小岵”与全家人在外公的带领下,从南京辗转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终于逃到了云南昆明的故事。惊魂甫定,只有13岁的她记录下了那八千里路的战火和尘土,其文字真实、动情、充满细节。昨日,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这位90岁高龄,仍然喜欢写写画画的“小岵”吴大年。扬子晚报记者蔡震
“小岵”本名叫吴大年
这本署名“小岵”的《小难民自述》,写的是“在路上”,也是“在路上”写的,当年作者的年龄只有13岁。今年6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再版了这本书,原书于1940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记者通过出版方了解到,“小岵”本名叫吴大年,今年已经90岁高龄。在南京老人的家中,记者看到,平日里老奶奶仍然喜欢写写画画,养花养草,精神头很足。
回忆当初写作这本书的动因,吴大年说,她的父亲吴鼎(定九),祖籍江苏常州,是中国新闻界的知名前辈。“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八一三”淞沪又起烽火,日本军队向着民国首都南京步步逼近。为了保护家人安全,吴大年的外公把一家老小送到南京城外的江宁县铜井镇暂住。“中秋节后的那一天,是南京城遭敌机轰炸最剧烈的一天。火光冲天啊!那火的颜色,红得吓死人。”吴大年回忆。
南京沦陷的十天前,外公带领这一家九口——他、他夫人、他女儿、他女儿的三个孩子、他女儿丈夫的妹妹、他的儿媳和孙子——踏上了逃难的漫漫征程。从安徽到江西、再到湖北的那一路,日军的轰炸始终相伴。直到1938年5月下旬,一家人才安全抵达了西南大后方。
到了云南昆明后,吴大年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但她的心依然不平静。从1938年7月到1939年1月,吴大年写出了4万字左右的《小难民自述》。完稿后,外公杨若给她起笔名为“小岵”。“岵”字的原义是“有草木的山”。
冰心给《小难民自述》作序
吴大年写了这本书的消息,传到了她所在学校的两位老师耳朵里。这两位老师同时也是记者,当年许多记者都到学校兼职教书。两位记者看了吴大年的书稿,就热情地替她联系出版。为了增加这本书的“力度”,他们先是请雷鸣远先生题了字,随后请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题写书名,还请冰心先生给全书作序。冰心先生在序中称赞作者:“小小的十三岁年纪,能够清晰不紊地追写她的沿途印象和感受,写至数万字之多,无论从哪方面看来,都是难能的。”在他们的帮助下,1940年3月,“小岵”所作的《小难民自述》终于由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
解放后,《小难民自述》并没有再版,吴大年家中的两本书渐渐成为“孤本”。记者看到,与1940年版的《小难民自述》相比,新版有两个十分明显的特点:一是文字由原来的竖排改成了横排,更为符合今日读者的阅读习惯;第二个,就是文字中还加入了35幅写意画。这35幅写意画,看上去很有丰子恺的画风。“我确实被书中的文字打动了,”青年画家吕杰晓说,为了创作这组插画,他把书稿全部通读了不下3遍,每个适宜作画的地方,都仔细揣摩,还参考了很多相应的民国照片。
(原标题:“小难民”自述南京到昆明的逃难故事)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小难民自述》题记
78年前8月的一天,在日军逼近的炮火前,我的母亲吴大年和她的母亲、弟妹与姑妈,她母亲的父亲和母亲,她的舅妈和即将出生的小表弟,孤寡老幼,一行九人,离开南京,踏上了逃难之路。这一支小小的难民队,最长者57岁,最小的尚待出生,融入了在当时中国大地上蜿蜒西进的逃难大军,只是为逃避日军的淫威,逃向大后方,不做亡国奴。当时,我母亲仅仅12岁。
那是个凄风惨雨的时代。中国自1840年以后积贫积弱,饱受欺凌,人民涂炭,国家危亡,在日军大举侵犯之下,中国军队虽英勇抵抗,却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丧,百姓水深火热,生命朝夕不保。一个羸弱的民族所遭受的苦难,在今天的青年人心中,已经很难体会了。我母亲却生在忧患,小小年纪,经受了数千里逃难的历劫,沿途饱尝日军轰炸、追袭之苦,目睹了中国百姓的死亡与贫穷,幼小的心灵中滋生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痛恨,又充满着对国家富强的强烈期待。九个月的逃难生涯,在她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定格了她日后的人生轨迹。当她终于结束了逃难的旅程,来到她母亲童年时的家乡——昆明的时候,她觉得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在驱使她:要让“后方的小朋友们知道战区中同胞的痛苦,同时也更为了纪念我自己,由于大战的促使,使我走遍了半个中国,遍览各地风俗”。这种冲动催促她提笔写作,写出了一本《小难民自述》,当时,她13岁。
这篇自述被《益世报》两位年轻的记者发现,其中一位是李南江,一位是方豪,当他们再三确认了我母亲当时的年龄、以及是否她自己写作之后,就决意要帮助我母亲把“自述”出版成书,向世人讲述一位中国小姑娘在国家危难时的亲身经历。他们请冰心先生为书作序,请顾颉刚教授题写了书名。书出之时,冰心先生特意把我母亲请到家中,和她谈了一次话,鼓励她好好学习。顾颉刚教授则一定要请我母亲吃午饭;我母亲后来说:也许是因为这次经历,她日后报考了西南联大历史系,学习历史专业。几十年之后我母亲才知道,李南江是中共党员,50年代病逝;方豪是天主教神父,曾在复旦、辅仁等大学任教,后来去台湾。我母亲见到他们时,他们都在《益世报》供职,《益世报》是在华天主教会筹资兴办的报纸,原址在天津,“九一八”事件后因反对日本侵略被迫停刊,后来迁往昆明。报社董事长雷鸣远先生是比利时人,担任过天津教区副主教,他一直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受方、李二人的请求,他为《小难民自述》写下“生于忧患”四个字。
自《自述》出版至今,已75年过去了,当年那积贫积弱的中国早已不再,一个强大、富裕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如火凤凰再现,创造着自己美好的未来。世界变了,我们对历史的记忆却不能丢弃,过去的苦难给我们留下的是无穷的警示,激励我们永远奋斗,自强不息。今天的年轻人,如果能从当年那小难民的自述中读到一个弱小的中国小女孩幼小心灵中的家国愿景、她的期待与希望,就能够稍稍体会到他们的祖辈经历了什么,以及这些经历对今天的中国意味着什么。今年,2015年,时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小难民自述》的再版,向我们再现了我们曾经有过的过去——它尽管苦难,却是通向复兴的桥梁。
2015年3月于北京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小难民自述(一)--吴海云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小难民自述(一)
原载于《传记文学》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被递到记者手里。每一页纸都陈旧暗黄,像一片片脆弱而斑驳的蝴蝶翅膀。封面上印着竖排的毛笔字:小难民自述、小岵女士作、民国廿八年六月、顾颉刚题。那位作者“小岵女士”,此时正笑望着记者。83年的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纵横交错的温柔沟壑。“家里只剩这一本了。”她说,表情带着一种知识女性特有的雅淡。这本书是对于一次逃难的描述: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小岵”与全家人在外公的带领下,从南京辗转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终于逃到了云南昆明。惊魂甫定,只有13岁的她记录下了那八千里路的战火和尘土,其文字真实、动情、充满细节。此书的出版,得到了顾颉刚、冰心等民国名士的鼎力支持。同为二战期间,同为受难人群,同为一名少女的质朴叙述,《小难民自述》很自然地让人联想起那本著名的《安妮日记》。不过我们的“安妮”要幸运些;至少,她能在八十多岁的时候,依然神志清朗、言谈敏捷,可以伴着一杯清茶,回忆起那段注定不会如烟的往事。【抗日战争中的小难民】“小岵”是笔名。她的本名叫吴大年。吴大年的父亲吴鼎(定九),是中国新闻界的知名前辈,年轻的时候由江苏省教育司派往日本学习土木工程,在东京与邵飘萍相识,两人遂成莫逆之交。学成归国后,吴鼎一边在北平市政公所担任工程师,一边在邵飘萍的京报馆兼职,1923年辞去在政公所的工作,彻底“弃工从文”。吴鼎除了主管《京报》的经营管理外,还亲自采访、写稿、从事研究,所著《新闻事业经营法》,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报刊经营管理方面的专著。吴鼎在36岁那年有了吴大年,此后又添了一儿一女。然而吴大年并没有享受太长时间的父爱。因为积劳成疾,吴鼎刚过不惑之年就一病不起,于1930年5月与世长辞。吴鼎的妻子没有职业,无法维持一家人的衣食起居,只好变卖了北平的家产,带着子女、以及丈夫的一个姐姐回到故乡上海嘉定。在嘉定住了不多久,“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了。吴大年记得,一个天色阴沉的午后,小镇上的人们突然四散逃离。她的母亲和姑母带着他们几个孩子,上了一条挤满了人的小船。船在江上无所适从地漂流,四周只见烈焰腾空、浓烟滚滚。那船时进时退,总算是绕到了当时较为偏僻的上海青浦朱家角。船上的人们于是上岸,前往当地的一个难民收容所。那是吴大年有生以来第一次成为“难民”。在收容所,她领到了一个白布条儿,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将其别在胸前。开晚饭时,难民们排起长队,她也挤在其中,由于身材矮小,竟没有领到碗筷。正当她和母亲哭诉时,身边一人手中的饭碗被碰翻,滚烫的稀饭直接洒在了她的头颈上。几天后,吴大年的外公打听到了他们的下落,赶到朱家角,将他们一家五口接回了南京。那之后的几年,是吴大年记忆中一段难得的甜蜜时光。每天早上,她先是写一篇毛笔字,然后去南京鼓楼小学上学;放学回家后,她或是读《三国》《水浒》之类的古典小说,或是和弟弟妹妹一起听外公讲聊斋的故事。12岁那年的暑假,她同时考上了南京女中和中央大学实验中学。就在吴大年满心欢喜地等待中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时间已经走到了1937年的夏天。&“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八一三”淞沪又起烽火,日本军队向着民国首都南京步步逼近。为了保护家人安全,吴大年的外公把一家老小送到南京城外的江宁县铜井镇暂住。瓷器般宁静优美的生活轰然破碎。站在铜井镇的小路上,大年能看到一架架日军飞机肆无忌惮地从头顶上空飞掠而过、去南京执行轰炸任务。“中秋节后的那一天,是南京城遭敌机轰炸最剧烈的一天。火光冲天啊!那火的颜色,红得吓死人。”吴大年向记者回忆。他们在铜井镇从8月一直住到11月。之所以不早点避难,是因为吴大年的舅妈临盆在即。舅妈被外公安排住在安徽芜湖一个依山傍水的医院,过了预产期,孩子却迟迟不肯降生。为了催产,舅妈成天在山上山下来来回回地跑,终于在12月之前生下了儿子杨凯。杨凯出生的第十天,也是南京沦陷的十天前,吴大年的外公带领这一家九口——他、他夫人、他女儿、他女儿的三个孩子、他女儿丈夫的姐姐、他的儿媳和孙子——踏上了逃难的漫漫征程。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下一篇&&&&
《凤凰周刊》文化记者
所有博文均为原创,版权为博主所有,如要使用,请联系博主
有文化新闻线索,请电邮.cn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小难民自述
小难民自述
小难民自述
状态:选载
点击数:19&
字数:7401
出版时间:--
简介: 从1938年7月到1939年1月,吴大年写出了4万字左右的《小难民自述》。对于年少的吴大年来说,将逃难的经历写出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绪宣泄。她表示:“我想用我的笔来赞美祖国的雄伟壮丽,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我想写出普通的中国人面临强敌不甘屈辱的精神,让生活在‘后方’的人们知道战区人民的苦难和牺牲。”完稿后,外公杨若给她起笔名为“小岵”,源于《诗经.魏风.陟岵》中的“陟彼岵兮,瞻望父兮”,以此纪念她的父亲吴鼎。
八三百余里的崎岖路程
发表评论:
馆藏&5414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美的词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