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驴途 西瓜拼音

当前位置: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第14课
作者:献园& &发布时间: 15:33:34& &浏览次数:12872
板书设计: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面对&拦路虎&
12、伊索寓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
教学时间:3课时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 想尽各种办法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狸、葡、萄、馋、酸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   &&&&&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 (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
牧童:吓坏大叫(真话)  &&&&&&&&&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四、迁移积累,指导写字。
慌、贯、谎、粪、戒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呢?(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反馈。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1、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理解&有诈&。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露出了真面目)
4、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四、积累迁移。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后记:
&&& 仔细阅读这篇课文,感觉比前面的《成语故事》要简单,简单之处在于:三个成语故事的道理要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自己感悟,而本文的三个故事不仅情节简单,而且文章的最后都用精辟的语言把寓意揭示了出来,似乎不需要老师讲过多的内容。于是,课就这样进行了。我打破了常规的做法,把三个寓言混在一起讲,也就是先熟悉故事情节,再分别理解寓意。故事情节自然没有问题,因为主人公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狐狸、蝉、狼),而且这些故事在学生还没有入学的时候就已经被当做睡前故事听过许多遍了。而在揭示寓意的时候,学生虽然能很快地找到表示寓意的句子,也能很流利地读出来,甚至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们知道,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已经不能再局限在课文中,局限在几个动物的身上,它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当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三句话的理解,学生竟然目瞪口呆,无法回答。我突然认识到:学课文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能太过简单地看待看似简单的问题,否则,学生的学习是虚的,是无效的。
我读书,我快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 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介绍《伊索寓言集》和伊索其人。
2、请一两个同学讲伊索寓言故事。
二、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
1、伊索寓言版本较多,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言的语句。
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3、制订读书,鼓励学生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的、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
三、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伊索寓言集》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心得,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对&我读书我快乐&有哪些体会。
教学后记 :
&&& 学生能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并且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活动。&& &&&&&&&&&
&&&&&&&&&&&&& 习作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课前准备:
1. 组织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发兴趣
1. 昨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到山上去秋游,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
2. 在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种树叶的照片,这些树叶我们昨天发现了吗?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什么特点?
3. 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1. 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2. 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枫叶、冬青叶&&)
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写作
1.出示枫叶标本,问:
(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叶片)
(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
(3)叶脉有什么作用?
(4)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5)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
2.指名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
3. 评议口述情况。
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枫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
5. 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一、指导学生写好全文
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顷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
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
3.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进一步明确&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
4.开头可以怎么写? 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
5.结尾可怎么写? 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
二、修改评议,完成习作
1.把刚才已写好的片断加上开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连接,还可以再介绍一两种与刚才写的色彩变化不同的树叶。
2. 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修改,对写得有新意的同学加以表扬。
教学后记:
&&& 学生能够按要求进行习作。通过习作,学生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能从自己识字的实际出发,恰当选择查字方法查字典。
2、初步学会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词,给&怪、当年、片刻之间、瞥&找到近义词。
3、能照例句扩写句子。
4、能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练习中的短文。
教学重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查字典;扩写句子;找出重点段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用词的确切性;根据句子意思确定扩写什么内容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1题
1、读准字音。
2、独立完成写词语。
3、同桌互查。订正。
4、师根据巡视的情况作点评。
二、指导完成第2题。
1、自由读这段话,想:这段话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独立填表。
4、交流表格内容,并说出依据。
三、指导完成第3题。
1、回顾这一类题该怎么做?
(1) 辨析词语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2) 读句子,理解语意。
(3) 选词填空。
(4) 再读句子,看词义和语义是否吻合。
2、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小题,交流反馈。(&可是&表示转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进一步。)
3、质疑问难。
四、指导完成第4题
1、读题,明要求。
2、找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3、比较哪个更确切
4、说说给我们的启示,体会用词的准确。
五、作业:《作业本》第1-4题。
&&&&&&&&&&& 第二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5题。
1、读题,明要求。
2、学习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
3、自由选一句口头练习扩句。
5、小结:扩句的意义。
二、指导完成第6题
1、回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自由读短文。给短文分段,找出重点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让共产党员买车票的事。
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们向小吴投去崇敬的目光。
3、细读重点段。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去理解。
(1)大娘为什么要问:&谁是共产党员?&
(2)这位共产党员是谁?他是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这件事反映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三、作业:《作业本》第5题。
教学后记:
&&& 学生在写字方面进步比较大,而且在口语交际方面也进步很大,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交流活动,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表演。
&&&&&&&&&&&&&&&&&&&&&&&&&&&&&&&&&&&&&&&&&&&&&&&&&&&&&&&&&&&&&&&&&&&&&&&&&&&&&&&&&&&
&&&&&&& 第四单元&&无私奉献
教材分析:
&&& 本单元分别讲述了三个人物:邓小平、高尔基、恩科西。
&& 《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一切景语皆情语,要让学生从这些语言中体会我们对邓小平的深切怀念。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表明的是一个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
&& 《爱滋病小斗士》这里所隐含的主题其实是很深远的,是世界性的。目前,世界人民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这是一个灾难,对于这场灾难,每个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 《习作四》是写一写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
&& 《练习四》中的语文与生活是关于错别字的练习,教师可以把学生在作文中的错别字全部梳理出来,让学生订正。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组课文的生字。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积极鼓励提出质疑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3、在读通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读通句子,质疑问难。
3、读课文扫除障碍,完成性测试。
整体设计意图:
&&& 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读懂课文。能较流利的读课文。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业设计:
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识记字形,默写生字。
&&&&&&&&&& 13、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4、 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课时安排:2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
一、读课文: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划出来;
2、不会读的字词对照生字表多读几遍。
二、学生字
1、 投影出示本课生字表,指读。
2、 要求:读一个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用这个字组词。
3、 描红。
三、读课文
1、要求:轻声读课文,如果你是老师,你想让同学们掌握哪六个词语?将这六个词语划出来,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2、投影出示学生的词语,并请他讲讲积累这六个词语的原因。
3、将刚才自己划出来的六个词语在自己本子上抄写两遍。
四、 再读课文
1、 求默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关联词&不仅&&也&&&;
2、 在笔记本上用这组关联词语写话或造句。
五、抄写本课词语。&&&&&&&&&&&&&&&&&&&&&&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感悟,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体会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 昨天,老师请你们收集邓小平爷爷的故事,你收集了吗?学生交流,过渡导入& 。
二、读议1、2两小节。
1、听配乐朗读课文。
2、听后指导朗读。
三、读议3、4两小节。
1、学生自由读课文。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还会把邓爷爷的骨灰带往______。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祖国的万里海疆,祖国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香港、澳门,香港、澳门的同胞说:&_____________。&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台湾,台湾同胞说:&_________________。&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世界各地,世界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第3小节最后一句及第4小节。
四、读议5、6、7三小节。
1、自由读课文,谈谈新的感受,新的认识。
2、重点指导朗读邓小平爷爷的话。
邓小平爷爷,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_。&
4、指导朗读最后一小节。
五、总结课文。
教学后记:
&&&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本文摘自新华社通讯《在大海中永生》,记叙了伟人邓小平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文章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充沛的激情使读者深受感染。然而邓小平同志逝世时,现在这批小学生年龄都还很小,对当时的情景知之甚少,学生对于课文中人们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还难以理解。因此我课前找了一些邓小平爷爷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祖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 基于学生预习过课文,他们已能正确、流利朗读这篇课文,因此,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进行朗读,如第一自然段中的&低低地、缓缓地、伟人、最后一个篇章&等词语,把伟人离去时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突出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领悟。
&&&&&&&&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3、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 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板书:他的儿子)
(2) 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练读课文。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这篇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哪两件事?(1、栽花赏花& 2、写信教子)
二、讲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你从这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指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儿子种花草的句子。3、交流这些句子。
4、练说: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爸爸妈妈,回苏联去了,他望着
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心里想--------------------------------------------。
5、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开了。齐读第四自然段。
6、出示春天美景图。练说:看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7、出示高尔基坐在花园中的情景。体会高尔基当时的感受、心情。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过渡:欣赏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的心里非常兴奋、激动,同时又感慨万分,他欣然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二)讲读课文第三段。
1、出示高尔基的信,指名朗读。
2、自由读一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小小组组织讨论。
3、交流讨论。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第七自然段中的&美好的东西&
(2)第八自然段中的&美好的东西&
(3)第九自然段中的&&给&永远比&拿&愉快&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三、小练笔。
1、假如你就是高尔基的儿子,收到父亲的来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写一封回信。
2、交流信的内容。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四第五自然段。
板书设计:
&&&&&&&&&&&&&&&&&&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 栽花赏花&& 子爱父&&&&
&&&&&&&&&&&&&&&&&&& 写信教子&& 父爱子
教学后记: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通过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在意大利一岛上休养时,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整篇文章围绕了一个&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对于这样一篇感情真挚、意蕴深远的美文,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实际,引导学生深切感受美文背后的浓浓亲情、体会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 教学中,我以读代讲,读悟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
&&& 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读体会儿子的不怕辛苦。学生能找到&顾不上&&一直&&忙着&等词,真切地感受到儿子对父亲的&爱&。然后,让学生欣赏春天鲜花盛开的迷人景象,观察高尔基赏花的神情,想象春风中姹紫嫣红、蜜蜂飞舞的画面,感受阵阵花香中赏花的愉悦。此时在高尔基眼里看到的不仅仅是花朵,而是儿子对自己浓浓的爱,他心里会想些什么?&&这些都是子爱父的表现。
&&&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多么高兴啊!不久,一封带着花的芬芳,带着父谆谆教诲的信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这封信是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将浓浓的父子之爱升华到更宽泛、崇高的境界。我启发学生默读信的内容,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想。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谈谈自己对&给&与&拿&的理解,回忆《练习3》中柯原的小诗《幸福》中的一句话: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通过前后内容的有机联系,学生懂得了高尔基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从中体会到了高尔基对儿子一种人间亲情的崇高的爱。
&&& 不足之处是学生在写回信时,不负父望的励志笃行的内容泛泛而谈,不够具体明确。
上一篇:&&&&下一篇: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版权所有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_百度知道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天地玄黄 (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 (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 (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 (chén xiù liè zhāng)。
寒来暑往 (hán l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 (rùn yú chéng suì), 律吕调阳 (lǜ lǚ tiáo yáng)。
云腾致雨 (yún téng zhì yǔ), 露结为霜 (lù jié wéi shuāng)。
金生丽水 (jīn shēng lì shuǐ), 玉出昆冈 (yù chū kūn gāng)。
剑号巨阙 (jiàn hào jù què), 珠称夜光 (zhū chēng yè guāng)。
果珍李柰 (guǒ zhēn lǐ nài), 菜重芥姜 (cài zhòng jiè jiāng)。
海咸河淡 (hǎi xián hé dàn), 鳞潜羽翔 (lín qián yǔ xiá...
天地玄黄 (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 (yǔ zhòu hóng huāng)。
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 (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 (chén xiǔ liè zhāng)。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 (hánl 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 (rùn yú chéng suì),律吕调阳 (lǜ lǚ táo yáng)。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 (yún téng zhì yǔ),露结为霜 (lùjiéwéishuāng)。
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 (jīnshēn...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千字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在驴途 西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