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乌航空发动机生产商合作什么时候生产

乌媒称中乌军事航空合作处于地下状态属绝密|中国|乌克兰_新浪军事
乌媒称中乌军事航空合作处于地下状态属绝密
资料图:L15采用乌克兰发动机
  东方网11月23日消息:据乌克兰《消息报》11月21日报道,乌克兰是中国珠海航展的常客,但是今年的参展规模明显不如以前,也不像以往那样备受重视,这或许是因为中方出于对两国军事技术合作,特别是航空制造领域的合作高度保密的需要,以此刻意掩饰双边关系。
  乌媒称,参加本届珠海航展的乌克兰公司主要有基辅市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扎波罗热市西奇发动机公司、扎波罗热市伊夫琴科“进步”机器制造设计局、哈尔科夫市FED科学生产集团公司、乌克兰特种出口公司及其子公司。与其他15个国家的空军代表团一样,乌克兰国防部代表团应邀参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各种新型武器装备,而不是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因此多次参加珠海航展的安东诺夫公司展台并不大,而且没有像以往那样展出飞机实物样品,只推出了包括安-70运输机在内的飞机模型,所有相关信息都只用印刷材料简单介绍。不过这种做法也并不让人完全失望,航展期间乌公司与伙伴之间的会谈安排几乎以分钟来计,会客室从未空闲过,而且还签了几项合同,包括西奇发动机公司向中国提供发动机维修技术援助的合同,FED公司也得到几项技术任务,并且希望能在近期形成合同。
  乌媒称,中乌两国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合作有一定特色,无论是军事航空领域,还是纯粹的民航领域。中国公司高度评价乌克兰工程师和设计师的能力,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及其各种部件、组件方面。中国采购了乌克兰许多产品,但是基本上从不公开提及,反而积极宣传自己在新型航空装备研制方面的成果,强调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和自主知识产权。就拿ARJ-21支线客机来说,安东诺夫公司为其设计出了独一无二的机翼,但是中方从未在任何场合提及乌方帮助制造飞机机身的事实。中国另外一种飞机L-15高教机同样如此,作为教练战斗机方面的最佳成果之一,L-15使用乌克兰扎波罗热发动机企业提供的动力装置。在本届珠海航展开幕当天,生产商洪都航空集团和进出口中间商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宣布,中方与国外用户签署了在明年初交付12架L-15飞机的合同,而乌方似乎事先对此一无所知。
  实际上这个事情绝对可以理解,因为乌克兰主要航空制造企业对于与中国合作的消息高度保密,使其处于地下状态,不但拒绝谈论相关秘密情况,甚至对早已不是秘密的事情绝口不谈,声称必须保密,哪怕其他人已经承认。乌媒体上哪怕稍微泄露出一点中乌军事技术合作方面的消息,都会令中国伙伴极其不满,甚至指责乌方破坏合作保密条款。
  乌媒称,目前中乌双边军事技术合作中最有前景的项目就在发动机领域,中国在此方面的研发暂时尚未达到先进水平,被迫购买国外产品。当然,在本届航展上,中国也展出了自己的国产新型发动机,比如今后可能替代乌克兰产品装配L-15高教机使用的“岷山”发动机,以及供中小型喷气式飞机使用的“九寨”发动机。至于中国飞机什么时候才能实际配备国产发动机,现在还很难说。不过中国一位著名工程师指出,中国正在努力攻关,中国飞行员已经开始对这种产品进行飞行试验。但是,中国各种武器装备设计师的能力绝对不能低估,他们总能大胆借鉴在不同时期少量引进的国外同类产品。
  如果说到飞机成品,那么乌克兰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很不乐观。现在中国客机市场主要被波音和空客霸占,而且还有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冲击,其中巴西公司已与中国合作成功制造出了ERJ-145支线飞机。无论是乌克兰,还是俄罗斯,暂时都无法撼动上述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稳固地位。2001年乌克兰曾经成功签署向中国供应两架安-74TK-300飞机的合同,最后却未能落实。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始积极研制国产现代化客机,乌克兰飞机在中国市场上的前景更是渺茫,只有在中国以安东诺夫系列飞机为基础研制的国产运输机需要延长寿命、进行维修时,乌克兰公司才能得到一定的市场。比如安-2、安-24、安-26、安-12的中国版许可生产型号运-5、运-7、运-7H、运-8。但是在完成运-8F-600运输机的深度改装和生产合同之后,安东诺夫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再次停滞。现在安东诺夫研制出安-2运输机的最新改型安-2-100,希望能够吸引中国伙伴的兴趣。至于俄乌联合研制的安-70运输机,同样没能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安-70曾在2000年亮相珠海航展,当时中国对它非常感兴趣,为了彻底战胜西方竞争对手,乌克兰甚至同意向中国出售相关技术,但是后来由于俄乌两国的矛盾导致安-70研制项目进程缓慢,导致中方最终没能引进这种飞机。
  乌媒称,乌克兰争夺中国飞机市场的意图可以理解,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航空市场,据称今后20年中国市场的需求量可能接近5000架新型客机。在直升机方面同样如此,中国也是世界民用直升机最大的潜在市场之一。欧洲直升机公司预测称,到2020年前中国直升机市场将由现在的300架增至1000架。在珠海航展上,俄罗斯看到了米-26T重型运输直升机的出口机遇,中国在2008年的四川地震后对这种直升机的需求猛增,准备进口大约10架,俄方暂时只供应了3架。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为米-26T直升机供应D-136发动机,而且现在又制造出D-136T2新改型增力电控发动机,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涡轮轴发动机。在本届珠海航展上,俄乌就该型发动机合作问题进行了会谈。(编译:林海)
  原文链接:.ua/ru/article/44907
&&|&&&&|&&中乌发动机合作帮中国大忙:利于运20用国产航发_每日新闻热点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中乌发动机合作帮中国大忙:利于运20用国产航发收藏
9月16日,第16届北京航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航展上,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素有“动力沙皇”之称的乌克兰马达西奇股份公司、扎波罗热机械制造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首次同台参展。据介绍,中乌双方将开展全面合作,在国内合作建设航空动力产业基地,共同开拓全球航空动力市场。那么乌克兰这两家公司到底实力有多强,又能给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乃至航空工业带来哪些提升呢?世界级发动机巨擘原文地址: http://mil..cn//.html 更多精彩,下载百度新闻: http://app./install.htm?src=tiebapinglun
关键是没美国的发动机省油,还有寿命比较短。
消化吸收了这么多,会不会撑着
已冻死,喂啥猪?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中乌发动机合作能帮中国啥?重直大运迎巨大利好
L15教练机装备AI-222-25发动机
  原题:中乌发动机合作,能帮什么
  【环球军事报道】9月16日,第16届北京航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航展上,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素有&动力沙皇&之称的乌克兰马达西奇股份公司、扎波罗热机械制造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首次同台参展。据介绍,中乌双方将开展全面合作,在国内合作建设航空动力产业基地,共同开拓全球航空动力市场。那么乌克兰这两家公司到底实力有多强,又能给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乃至航空工业带来哪些提升呢?
  世界级发动机巨擘
  成立于1907年的马达西奇股份公司总部位于乌克兰扎波罗热,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制造商之一,也是目前乌克兰唯一具备固定翼飞机发动机、直升机发动机和工业涡轮机制造能力的大型公司。目前,其发动机重点用于运输机和直升机。
  说起他们生产的发动机可能有些枯燥,那就让我们看看他们生产的发动机装备的名机吧。AI系列和D系列发动机成功应用到伊尔-18客机、伊尔-38巡逻机、别-12水上飞机、安-10客机、安-12/32/24/26/30运输机、雅克-40运输机、L-39教练机、雅克-42运输机、安-72/74运输机、/225重型运输机、安-140运输机、图-334客机、别-200水上飞机等各型号飞机上。
  在直升机发动机领域,马达西奇也先后为、、、卡-31、、卡-50、卡-50-2、卡-52、米-8、米-14、米-17、米-171、米-172、、、、米-28以及等直升机提供涡轴发动机。从这些型号,足见该公司的实力。此外,马达西奇还在导弹发动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曾为俄X-35、X-55和X-59系列巡航导弹提供发动机。
  相比之下,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则主要侧重于技术研发。过去的近70年中,扎波罗热机械制造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主要为各种航空器、直升机以及各种特殊工业装备研制发动机。设计的航空发动机为全世界122个国家的54种飞行器提供动力。安-70运输机使用的就是该厂研制的D-27型发动机。
  中国两型军机用乌发动机
  目前已经有至少两种中国产飞机使用上述乌克兰公司的发动机。第一种是中国教-8教练机。该机系从K-8基础上为中国空军研发。K-8原本使用的是美制发动机,但是美制发动机版本无法装备中国空军。为此,中国航空工业为该机安装了马达西奇的AI-25涡轮风扇发动机,并对该动力进行了国产化。
  中国飞机装备的第二款乌克兰发动机是由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设计、马达西奇公司生产的AI-222-25发动机。AI-222-25系列涡喷发动机设计源自DV-2,后者早期是为雅克-130配套研制的。为了配合超音速版本的中国高级教练机,乌克兰公司甚至专门设计了加力涡扇版AI-222-25F发动机。
  目前向中国提供AI-222-25发动机可能存在一些障碍。AI-222-25是由乌方公司和机器制造公司共同生产。俄乌交恶之后,俄罗斯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剩余部件,乌克兰不得不进行国产化,完成新的AI-222-25批量生产尚需时日。
  能为中国带来哪些利好?
  一名中国军事专家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与乌克兰上述企业全面合作,创建航空动力产业基地,无疑会促进中国航空动力的发展。首先,对于中国直升机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直升机的设计有&三大件&研制起来比较难,包括旋翼、发动机和主减速器。如果中国能够充分利用与乌克兰上述公司的合作机会,获得相关技术,对于解决直升机的心脏病问题大有裨益。另外,目前中国陆航装备大量米-17系列直升机,该直升机便采用马达西奇的TV3-117型涡轴发动机,如果该发动机能实现国产化,不仅为中国的米-17系列直升机提供充足的备份发动机,也可为中国研制的新型直升机提供动力。中俄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理论上也能用乌克兰发动机。
  其次,有助于中国大型运输机的研制。目前中国在研的运-20使用的是俄罗斯的D-30发动机,D-30技术上已经落后。尽管国产发动机正在研制,但技术成熟尚需时日。马达西奇公司则有为安-124配套的D-18T发动机,该发动机对运-20来说太大,但如果中国从乌克兰引进该型号,通过消化其技术,有利于国产发动机的技术突破。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周扬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中国公司真的并购乌克兰最大航空发动机公司吗?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有国内媒体宣称,中国宝钛集团正在与乌克兰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研制集团MotorSich商谈并购事宜,而且“由于商业机密等因素,目前宝钛集团没有对外部披露更多的信息”。
1/15一款先进重型直升机模型引起不少人围观。
一款先进重型直升机模型引起不少人围观。
这是国产先进重型直升机模型在展会上首次亮相。
这款重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为38.2吨,最大巡航速度300km/h,使用升限5700米,航程630公里。
先进重型直升机有运载重量大、内部空间宽敞、任务配置灵活等特点。
适合承担规模化救援、车辆运输、为何运输、消防运输、人员运输、吊挂运输等任务,全面满足规模化运输、抢险救灾、大型机械吊运等市场需求。
作为中俄战略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两国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向来是外界关注的热点,近日俄罗斯媒体还传出该项目进展不顺的消息。
在9日开幕的第三届天津直升机博览会上,中俄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首次露出真容,扫清了传闻中的雾霾。
相关专家介绍说,中国已经基本掌握第三代直升机技术,包括先进的旋翼设计,复合材料机体、综合航电设备,在发动机领域也达到第二代或二代半的水平。
整体上讲,在13吨级以下的直升机,我们都能做到。俄罗斯也承认,中国在复合材料和航电方面已经超过他们,例如米-26的桨叶还是全金属制造的,驾驶舱的设备也很落后。
但中国在重型直升机总体设计方面还缺乏经验。
重型直升机有三大关键技术:大尺寸、大载荷、强干扰(气动干扰),这也是它与中小型直升机的最大区别。
例如中国研制的最大AC313中型直升机的旋翼长度为19米,而中俄重型直升机的旋翼可能将长达30米。
这不是简单地放大,而涉及到加工、材料和设计等诸多问题,还需要专门攻关。
因此我们希望借助俄罗斯在总体设计方面的丰富经验,尽量减少弯路,并学习俄罗斯在使用寿命和重量控制等方面的经验,通过合作逐步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
至于动力系统,新研制的重型直升机将采用乌克兰的D136涡轴发动机,目前我们还没有符合要求的发动机型号,且差距甚大。
26日,有国内媒体宣称,中国宝钛集团正在与乌克兰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研制集团MotorSich商谈并购事宜,而且“由于商业机密等因素,目前宝钛集团没有对外部披露更多的信息”。27日上午,宝钛股份发布澄清公告,称集团并购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厂商传闻不实。
据中国证券网10月27日报道,日,有媒体发表了题为《宝钛集团拟并购乌克兰MotorSich航空发动机厂商》的报道,并有多家媒体转载。宝钛股份获悉上述报道后,及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核实,经询问本公司控股股东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不存在媒体报道的所谓宝钛集团拟并购乌克兰MotorSich航空发动机厂商事宜。
国搜百科:
不实传闻:宝钛集团拟并购乌克兰MotorSich航空发动机厂商
26日国内媒体称:航空工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以航空工业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被视为“国之重器”,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主攻方向之一,而航空发动机集中了机械制造业的高精尖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最近几年来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进展迅速,但在大推力发动机方面尚存不少技术瓶颈亟需解决,利用资金优势促进中国航空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近日,宝钛集团顺势而为,悄然启动了并购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厂商马达西奇(MotorSich)的战略计划。
马达西奇(MotorSich)——乌克兰曾经的骄傲
在全球航空工业领域,乌克兰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飞机研制的国家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少数具备自主研发制造飞机和发动机的国家之一,乌克兰国内从事航空装备研制生产的企业达70余家,而总部位于扎波罗热的马达西奇(MotorSich)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商,与大名鼎鼎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并驾齐驱。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经济急剧衰退,国内以航空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濒临破产,近年自克里米亚公投独立后东乌战乱不断,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破裂,更是令乌克兰的航空制造业雪上加霜。MotorSich公司面临着人才大量流失、资金极度缺乏的困境,加上来自美国欧洲航空制造业的竞争挤压,市场地位进一步萎缩,工厂一直处于半停工状态。
根据乌克兰统计局公开数据,乌克兰吸引外资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东乌动乱后,外资规模直接下降达63%以上。如何吸引外资以拯救本国经济已成为乌克兰迫在眉睫的问题。现任总统波罗申科自上台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改革重要举措便是对外开放,力求在年获得400亿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允许外资参股控股国内企业,以拯救乌克兰濒临崩溃的经济。航空制造业作为乌克兰传统的重工业,是吸引外资的重点领域,这对提振经济、提升就业方面作用巨大。多年来,中国作为乌克兰的重要投资者,中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升温,是乌克兰吸引外资的重点对象之一。
宝钛集团——大国重器的制造者
宝钛集团始建干1965年,是国家“三五”期间为满足国防军工、尖端科技发展的需要而投资兴建的国家重点企业,宝钛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不仅是中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也是世界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为中国国防军工、尖端科技承担了8000多项新材料试制生产任务.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00多项。国内航天航空用钛加工材料的90%由宝钛集团生产。
中国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的胜利下水、第一颗软着陆卫星顺利返回地面、首次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嫦娥”工程等都有宝钛集团作出的重要贡献。目前研制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鲲鹏”运20大型重型军用运输机、4500米载人深水探测器等大国重器所需的钛合金机身机翼外壳均出自宝钛集团。宝钛集团先后通过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英国罗尔斯-罗伊斯等国际大公司质量体系和产品认证,是飞机制造领域重要的供应商。
宝钛集团作为国家战略规划的实践者,在通过资本运作手段开展跨国并购完善高端产业链方面卓有成效。航空发动机作为航空制造业的顶端,此次宝钛集团并购乌克兰MotorSich航空发动机厂商,正是构建其航空制造整体产业链的大手笔。
中乌合作前景一片光明
中国和乌克兰关系紧密,早在2011年两国共同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前身是乌克兰的瓦良格号,国内多款战斗机歼击机的发动机均出自乌克兰,来自中国的采购为经济衰败的乌克兰带来了强大的经济增长动力。
当下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乌克兰作为首先支持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
正准备大范围加强与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面的合作。乌克兰国际市场观察人士伊格里表示,乌克兰航空制造业引入中国资本,完全契合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理念。中国对航空制造业有着庞大的需求,同时也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装备市场和制造能力,乌克兰通过对外开放拯救乌克兰的传统重工业,不仅可以为本国提供数十万的就业岗位,还可以大幅提升乌克兰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航空制造业界专家李兴国认为,乌克兰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乌克兰东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这些地区多处于东部民间武装控制区域。随着东乌局势的持续战乱,乌克兰已丧失大部分的重工业制造能力。乌克兰的航空制造业一些重要零部件又相对依赖于俄罗斯,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破裂,双方已互相禁止对方的飞机经过领空,这意味着两国的对峙状态将维持较长时间。国际航空制造业方面,乌克兰航空制造业又是美国波音和法国空客竞争打压的对象,故乌克兰航空制造业处境堪忧。世界上有一些国家也希望收购乌克兰的航空制造业,比如日本和印度,但美国方面不可能允许日本成为波音公司的对手,而印度的经济体量和工业体系根本无法消化。唯独中国庞大的航空市场需求和购买力,使得中国成为乌克兰航空制造业最佳的投资者。乌克兰借助中国雄厚的资金优势和制造能力,改善本国面临崩溃的经济,共同打造航空制造的全球产业链,无疑对双方都是最佳的选择。航空发动机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短板,近期国内正在对航空发动机资源进行整合,宝钛集团通过并购的模式直接引入Microsh成熟的发动机设计生产技术,整合国际优势资源,是中国资本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其实自主研发和自我创新并不排斥拿来主义,在欧美对华高新技术封锁的大背景下,并购Microsh深化拓展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制造优势,对整体提升中国航空产业链全球地位上具备重大的战略意义。
据熟悉此次并购的内部人士透露,此次并购将以联合体的方式进行,包括中航工业和兵装集团等国内航空制造业厂商,将充分尊重乌克兰方面的意愿,并不谋求绝对控股,出于国际关系和商业竞争的考虑,宝钛集团并不愿对外透露更多的细节。【国搜综合中华网财经、中国证券网、环球网报道,原标题和原文有改动】
责任编辑:徐鹰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10月14日,中航工业“航空报国金奖”颁奖仪式在中航工业商发闵行研发基地举行,中航工业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总工程师葛子干及有关领导出席了颁奖仪式。大客发动机总设计师尹泽勇、中航工业防务工程部领导、中航工业商发领导及有关海外专家代表出席颁奖仪式。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26日消息称,乌克兰第4大城市敖德萨,雕塑艺术家米洛夫把一座列宁像改头换面,替它戴上钛合金制造的黑色头盔和盔甲,变成《星球大战》电影中邪恶帝国的领袖黑武士。
2015年上半年,两国之间的航空乘客数量达到65.7万人次。另据俄罗斯交通部长估算,禁飞导致两国在机票销售方面每年将损失约1.1亿美元。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军事热搜词
苦行僧必须做到不性交、不撒谎、不杀生。字体:大 中 小
乌克兰航空技术世界领先 中乌合作双方受益成典范
中国新闻网
  图为中国新版歼-20战机最新试飞照曝光。
  乌克兰的航空工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它拥有飞机机体、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飞机修理等40多家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 如安东诺夫航空科研生产联合体、哈尔科夫航空公司、基辅航空厂等, 都是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世界知名企业。
  乌克兰的超大飞机发展离不开其强大的发动机制造工业。安-124和安-225上使用推力达23吨的D-18T涡扇发动机就是由乌克兰头号发动机 生产单位——马达西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此外,马达西奇公司还生产各种直升机使用的涡轴发动机,被用于米-17、卡-27等多型主力军用直升机。米 -26T直升机使用马达西奇公司的D-136发动机,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涡轮轴发动机。马达西奇公司的固定翼飞机发动机和直升机发动机已应用到100 多个国家的飞机和直升机上。由于马达西奇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涡轴发动机上的巨大影响力,被誉为来自乌克兰的“动力沙皇”。
  与波折不断的地面装备合作相比,中乌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要纯粹得多,双方为了单纯的 经济利益而走到一起。两国航空领域首个大项目是“进步”设计局的AL-25TLK涡扇发动机进口 合同,该发动机用于中国销售业绩最好的军用飞机之一----K-8教练机。
  新一代L-15髙级教练机开始 研制后,中方又投资“进步”设计 局的AI-222型发动机,该发动机 的无加力型号用于俄雅克-130高 级教练机,而L-15要求能做超音 速飞行,因而中国要求研制带加力 燃烧室的AI-222-25型,并打算引 进技术自行生产。不过这个交易似 乎至今仍未完成谈判,很大可能是 俄从中作梗。2010年,乌克兰又宣布将与中国合作,在AI-9500涡扇发动机基础上,研制新的10 -11吨级大推力发动机。
  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和中国的合作一直都在顺利进行着,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也将会继续合作下去,该涡扇发动机可能会用于中国设计的新型战斗机中,比如中国的歼31隐身战机和歼20隐身战机,以及未来新一代的战机中。
  中国发动机项目在几十年来都是中国武器装备制造业的软肋,即便中国研制的大功率火箭发动机早已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材料技术上。由 于火箭、导弹的发动机只需要使用一次,要求标准不是很高。而战机、舰艇、车辆的发动机却要成百上千次地反复使用,因而研制这类优质的发动机的难度要高于研 制导弹、火箭。弗拉季斯拉夫也表示希望借此航展能够寻求更多合作伙伴,期待继续与中国加深交流与合作,共同制造出更完美的发动机,引领发动机产业走向更高 的一个平台。
  乌克兰国民经济每况愈下,其出口市场正被俄“蚕食”,军工出口最可依赖的国家正是中国这种有相当实力的合作者;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东乌克兰受俄罗斯影响会越来越大,对俄的依赖不断增加,很可能变成俄罗斯的附庸,甚至像克里米亚共和国一样加入俄联邦。野牛级甚至可能是中乌军技合作的“终点”。因此过多指望乌克兰提供技术支持是不现实的,只有抓住机会努力发展自己的军工产业,才能在未来的中乌军技合作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乌合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