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地震的地方为什么几百公里的地方都能感受到

&轻工工程系
&|&&|&&|&&|&&|&&|&&|&&|&&|&
   --校内链接--
   --其他链接--
第一章& 关于地震的基础知识
一、地球的构造
地球是一个蛋状构造的星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地核相当于蛋黄,地幔相当于蛋清,地壳相当于蛋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0km。地核是炽热的岩浆(主要成分是铁、镍),中心的最高温度有6000℃,地核与地幔的分界面深度定为2891km,地核质量约占地球的32%多。地幔从地壳下延伸约2900km,也是熔融的岩浆,其质量约占地球的67%多,它的温度在靠近地核的一面约2000℃,靠近地壳的一面约1200℃。地壳质量占地球的0.2%,海洋下的地壳厚度2~11 km(包括海水),平均7km,密度3~3.3g/cm3;陆地上的地壳厚度15~80km,平均35km,密度2.7~2.8g/cm3。从体积上说,地幔占地球体积的大部分,地核、地幔、地壳分别占地球体积的16.3%、82.06%、1.64%。地壳又分成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板块、非洲板块等7大板块。地球内部不断发生的核反应及地球形成时的残余能量,维持地核和地幔的炽热熔融状态。
根据地震波波速的不同,地球剖面可以分成不同的圈层。地球中已被认出来的有七个明显的圈层,A层是地壳,地壳的厚度在不同的地区是不一样的,大洋下的地壳大约5公里厚,大陆下面的地壳大约35公里,而高原和山脉下面的地壳更厚,青藏高原处的地壳大约是70~80公里厚。地壳下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连续的界面—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莫霍面把地壳与下面的地幔划分开,地幔被分为B层、C层和D层。地幔再往下就是地核了,在地幔和地核之间是第二个不连续界面——地核边界,是由奥尔德赫姆和古登堡发现的。地核又分为外核E层(液态)、内核G层(固态),中间是一个过渡的F层。
至于地球内部的压力,自然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加。在地幔层底部是133万大气压,地球中心将接近400万个大气压。地球内部的温度也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地心温度不会超过6500℃。
二、地震的产生
地幔熔融的岩浆由于温度不同,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上下对流,地幔的流动使地壳板块产生水平移动,有时它扯开地壳形成断裂(如太平洋海沟),有时它使两个板块互相挤压拱起山脉(如约7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壳运动释放大量的能量造成地震。
地震能量以地震波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的速度约3~5㎞/sec。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房摇地动的现象。
地震产生的原因,比较有影响的假说有三:一是1911年理德提出地球内部不断积累的应变能超过岩石强度时产生断层,断层形成后,岩石弹性回跳,恢复原来状态,于是把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震,这是所谓“弹性回跳说”;二是1955年日本的松泽武雄提出地下岩石导热不均,部分熔融体积膨胀,挤压围岩,导致围岩破例产生地震,这是所谓“岩浆冲击说”;三是美国学者布里奇曼提出地下物质在一定临界温度和压力下,从一种结晶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结晶状态,体积突然变化而发生地震的“相变说” 。
三、地震的分类
地震类型可分为:1.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3.塌陷地震;4.诱发地震;5.人工地震。强地震大部分都是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强度中等或者接近较强。岩洞或矿井顶部崩塌造成的塌陷地震既小又弱,效果分布很不均匀。水库蓄水或油田注水引发的地震叫诱发地震。地下核爆炸和人工爆破引发的地震叫人工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也会引起小范围的陨石冲击地震。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火山地震约占7%,而构造地震95%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
四、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做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做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越浅破坏越大。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不足20千米,所以破坏力极大。
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五、震级和烈度
1、地震的震級
地震的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的度量,在有的地区的资料中它又称为地震规模。
地震的震級是由標準儀器所記錄得到地殼運動的振幅及週期估計出來,震級表示由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和震级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logE=1.5M 来表示,式中,E是地震释放的能量;M 是地震震级。
目前通用的震级标准,里氏地震规模最早是在1935年由两位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腾堡(Beno Gutenberg)共同制定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技术学院公布。这个震级表以里克特的姓氏命名,即里克特震级表,简称里氏震级表。这种简单而实用的震级标准,最初只用于测量南加州当地的地震,但随着日后在全球普及,里克特也名扬天下。诞生于近70年前的里氏震级表,至今仍是最为通用的地震分级标准。
里克特把地震震级从低到高分为1至10级。接近于震级表高端水平的地震很难测量,因为它们鲜有发生,高于里氏8级的地震平均每年只发生一次,科学家们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分析这种顶级地震。
在里克特地震震級表中,震級之間的關係是對數關係,震級每增加一級表示能量增加約32 倍, 相隔二級的震級其能量相差1000 (~ 32 x 32)倍。
此标度原先仅是为了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地震而设计的,并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Wood-Andersion torsion seismometer)测量。里克特设计此标度的目的是区分当时加州地区发生的大量小规模地震和少量大规模地震,而灵感则来自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
为了使结果不为负数,里克特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大精度)的地震作为规模0级的地震。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毫米(103微米)的话,则震级为里氏3级。里氏地震规模并没有规定上限或下限。现代精密的地震仪经常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
&& &里氏地震規模是以地震儀所記錄到的地震波振幅為基礎。當地震震源大小一定時,距離震源愈遠震波的振幅就愈小;當與震源的距離一定時,則震波的振幅與震源的大小成正比。
&&& 里氏地震規模被定義為︰一標準扭力式伍德-安德森式地震儀(自由週期0.8秒,倍率2800倍,阻尼常數0.8)在距離震央100公里處所記錄的最大振幅以微米(μm, 1μm=10-3㎜计的對數值。
&&& 公式為︰ML=log(A/A0)=logA-logA0&
&&& ML︰里氏(近震)地震規模
&&& A︰伍德-安得森(Wood-Andersion)扭力式地震儀在測站所觀測之最大振幅,单位μm;
&&& A0︰標準地震(ML﹦0)時,同式地震儀在該測站所記錄之最大振幅,单位μm。
&&& 因此地震規模是一個統一的數值,地震本身的大小與測站的位置無關。
&&& 但是地震並非都發生在距離測站100公里處,因此在計算地震規模時,我們必須考慮震中距(即震中與測站之距離)。 若考慮震中距的修正,則上式可以修正為︰&
&&& ML=log(A)+2.56log(△)-5.12
&&& 上式中
&&& ML︰里氏(近震)地震規模
&&& A︰地震記錄最大振幅,以微米(μm)為單位
&&& △︰震中距,以度為單位。
由於当初设计里氏地震规模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限制,近震规模 ML 若大於约6.8级或观测点距离震中超过约600千米便不适用。后来研究人员提议了一些改进,其中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最为常用。
里氏地震规模的主要缺陷在於它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由于the scaling law of earthquake spectra的限制,在8.3-8.5级左右会产生饱和效应,使得一些强度明显不同的地震在用传统方法计算后得出里氏地震规模(如(MS)数值却一样。到了21世纪初,地震学者普遍认为这些传统的震级表示方法已经过时,转而采用一种物理含义更为丰富,更能直接反应地震过程物理实质的表示方法即地震矩规模(Moment magnitude scale,MW)。地震矩规模是由同属加州理工学院的金森博雄(Hiroo Kanamori)教授於1977年提出的。该标度能更好的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层错动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
根据里氏地震规模定义,4.3级以下地震发生时,静止或在楼上的人可感到震动,悬挂物可能摇晃;到4.8级时,会出现碗盘碰撞,树木摇动,液体从杯子里溅出;4.8级到6.2级时,人们会出现行走不稳,甚至难以站立。7.3级时烟囱倒塌、地上出现裂缝、地基受损;7.3级以上至最高的8.9级时,地面出现大裂缝,道路断裂,建筑物完全被摧毁,表面可以看见波动。&&& 全世界最大地震的震级是8.9级,最小的是负3级。历史纪录中最强烈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里氏8.9级。在中国历史上,8级及以上大地震只发生过十几次。
2、震级与发生频率
地& 震& 影& 响
很小,没感觉
约每天 8,000次
人一般没感觉,设备可以记录
约每天 1,000次
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
估计每年49,000次
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
估计每年6,200次
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建造不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对设计/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损害。
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内的居住区。
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
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
9.0及其以上
3、震级与能量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级别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的TNT当量:
大致相应的TNT当量
实&&&&& 例
手榴弹爆炸
二战期间常规炸弹
二战期间常规炸弹
二战期间的&Cookie& 巨型炸弹
2003年大型燃料空气炸弹(MOAB)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小型原子弹
常见的龙卷风
美国在二战结束前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
1992年美国内华达州Little Skull Mtn.地震
1994年美国内华达州Double Spring Flat地震
1994年Northridge地震
目前最大型的原子弹(注:前苏联曾试爆5000万吨级别的氢弹)
199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Landers地震
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耶稣受难日地震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引发了海啸,即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安德烈斯断层挤压地面(circling Earth),或一个估计直径达100公里、并以时速每秒25公里的石质磒石撞击地球时所产生的地震。
地震强度级别和烈度这两个术语概念不同,地震强度级别即通常说的几级地震,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的度量,地震的震级高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32倍,震级相差2级,能量相差1000倍;而烈度是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表示建筑物可能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各地因离震中的距离远近不同有不同的烈度。在我国,烈度共分为12度。
中国地震烈度表
在地面上人的感觉
房屋震害程度
其他震害现象
水平向地面运动
平均震害指数
峰值加速度m/s2
峰值速度m/s
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
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
门、窗轻微作响
悬挂物微动
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
门、窗作响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室内普遍、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
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烈缝,有檐瓦掉落,个别屋顶烟囱掉砖
不稳定器物摇动或翻倒
(0.22—0.44)
(0.02—0.04)
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惊逃户外
损坏-墙体出现裂缝,檐瓦掉落,少数屋顶烟囱裂缝、掉落
河岸和松软土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有的独立砖烟囱轻度裂缝
(0.45—0.89)
(0.05—0.09)
大多数人惊逃户外,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行驶中的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
轻度破坏-局部破坏,开裂,小修或不需要修理可继续使用
0.11—0.30
河岸出现坍方;饱和砂层常见喷砂冒水,松软土地上地裂缝较多;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中等破坏
(0.90—1.77)
(0.10—0.18)
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中等破坏-结构破坏,需要修复才能使用
0.31—0.50
干硬土上亦出现裂缝;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严重破坏;树稍折断;房屋破坏导致人畜伤亡
(1.78—3.53)
(0.19—0.35)
行动的人摔倒
严重破坏-结构严重破坏,局部倒塌,修复困难
0.51—0.70
干硬土上出现裂缝;基岩可能出现裂缝、错动;滑坡坍方常见;独立砖烟囱倒塌
(3.54—7.07)
(0.36—0.71)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有抛起感
大多数倒塌
0.71—0.90
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基岩上拱桥破坏;大多数独立砖烟囱从根部破坏或倒毁
(7.08—4.14)
(0.72—1.41)
0.91—1.00
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大量山崩滑坡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注:表中的数量词:“个别”为10%以下;“少数”为10%-50%;“多数”为50%-70%;“大多数”为70%-90%;“普遍”为90%以上。
5、震级和震中烈度的对应关系
地震的震级是通过仪器测出来的,但是烈度是根据烈度表、通过现场调查来评定出来的。理论上计算,岩石所能承受的最大震级不到9级,中国的烈度通常划分为12度。一般来说,烈度要比震级高1-2度,比如5.7级的震级在震中区就会产生7度左右的烈度。震级和震中烈度之间大致有以下的对应关系:
震级与烈度统计的对应关系
6、建筑物的抗震设防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我国自唐山大地震后也制定了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颁布施行,目前采用的是2002年修订后的地震烈度区划,在这次汶川大地震后,这个地震烈度区划有必要进行修订。各地在进行建筑物设计和建设时都会以这个烈度区划以50年一遇的标准进行抗震设防。建筑物按其用途、重要性、使用年限等,分成甲乙丙丁四类,进行不同的抗震设防,居民住宅属于丙类,通常按烈度区划图的烈度进行设防,甲乙类建筑就可能会提高一度甚至两度进行设防。
成都地区居民住宅要求按7度烈度设防,大体上说,按7度烈度抗震设防的建筑物,能抵御震源就在当地的6级左右的地震。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六、大地震后的余震
1、余震预测有三条定律
余震带给人的痛苦不亚于主震。主震突然来袭,顷刻之间万物归于泥土;然而在其后几天甚至几个月之间,余震却让人们守着几成废墟的家园,在等待中煎熬。现有的科技手段不足以对主震进行可信的预报,那么余震呢?
余震预测困难幸有三条定律:余震也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预料:地震的级数每降低一级,余震的次数就会增加10倍;通常最大的余震,震级比主震小1.2倍;发生余震的概率会随时间呈快速的倒数曲线减少。
  要想知道余震是否发生以及如何发生,得先了解地震序列的类型。有的时候地震就那么一下,没有先遣队也没有马后炮,这种被称为“孤立型”;如果在一定时间、同一地质构造带内,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即是“震群型”,1966年邢台地震便是典型(在同一个月内,发生了7级以上地震1次,6级以上地震4次,5级以上地震13次);而此次汶川地震基本被定义为“主震型”,在这种类型的地震中,主震会释放约90%的能量,其最大余震也基本上会在20天内发生。
  余震的强度一般小于主震,在能量衰减到地震前水平的时间段内接连发生,个别余震甚至在数年后还会骚扰人类,因此,尽管强度不大,但它的破坏力会由于反复来袭而叠加。有时,主震不足以震塌的建筑,在余震作用下也相当危险。
  不过,余震的两个特点让它们难以捉摸。第一:余震并不一定局限于主震周围很小的区域。这是因为断层破裂面是动态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特点对于研究地震有很大价值,科学家可以通过余震发生的地点标示出地震断层带的位置。比如这次的汶川地震,主震和余震便基本上沿着地形走势排成600多千米的条地震带,这便是龙门山断裂带。另外,在破裂面外,由于应力积累,也可能触发余震。第二个特点是:随着时间流逝,余震的频率确实会越来越小,但是其强度却不一定减小,在主震过去很久后,还偶尔有很大的余震发生。
  余震的表现也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预料,科学家们将之归纳为地震的“数学三定律”。第一条定律叫“Gutenberg-Richter关联式”,由“里氏震级”的定义者Gutenberg和Richter总结出:地震的级数每降低一级,余震的次数就会增加10倍。第二条为“Bath定律”:平均说来,最大的余震,其震级比主震小1.2倍。最后一条“Omori定律”讲的是余震频率的衰减,即发生余震的概率随时间基本上呈倒数曲线减少,还是蛮快。当然,余震的形式并不总是严格遵循这些规律,它们通常随地理条件不同而略有不同。不过,科学家凭着在历次地震中总结出的余震发生规律,再加上对当地地形的分析(比如依据上边提到的断层带的走向),多少可以“事后诸葛”地说出: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段可能发生某强度地震的概率有多少。这便是余震预测———它不是摸彩票抽签一样的瞎蒙,但也绝不是100%会成立的。
大的地震后,余震会持续一定时间,但不同地区情况并不一样。如日通海发生7.7级地震,2月7日发生5.7级余震;日茂汶7.5级地震,较大余震是11月15日的5.8级。因此,这次汶川的8.0级地震,余震还是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并会有起伏。总体看来,余震的活动基本是正常的,说明剩余能量在逐渐释放。在以后的释放过程当中,较强的余震还有可能发生。此前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示,预计汶川地震的余震持续将在1个月以上。
主震造成了一个大破裂,破裂从西南向东北发展,形成一个破裂带,有些地方破裂、挫动得不够彻底,就有可能发生余震,余震也主要分布在破裂带附近,但是也有一定的随机性,类似玻璃中间破了一条,可能引出许多分叉破裂。这次余震区的范围沿“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展布的狭长区域,长度约300公里,主要是理县—汶川—茂县—北川—平武—青川这一带,到青川应该到头了。
一般来说,8级地震常常伴有6.5级左右的强余震,现在这个强余震还没有发生。地震有衰减规律,如果主震刚发生,强余震就连续发生,这种衰减时间就比较短。另外有一种起伏不定的衰减趋势。根据过去的地震资料显示,大地震后可能还有晚期强余震,比如唐山大地震是日,但当年11月在天津附近的一个地方发生了6.5级的晚期强余震。
2、张晓东谈汶川大地震后的余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日告诉记者:经过认真的研讨,专家们认为汶川较强余震密集活动时段可能会持续两个月左右。对余震的起伏规律,科学界目前尚未完全掌握。
  近忧:余震将持续两个月的研判是如何做出的?
  张晓东说,要说明白汶川地震的余震将持续两个月这一判断的科学依据,有两个概念必须搞清楚。
  其一是地震序列。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的总称。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地震称为前震,主震后陆续发生的地震称为余震。
  其二是余震持续时间。“余震持续时间”在科学上有着严格的定义。一般要确定一个震级下线,例如:5级以上的余震能持续活动多久,4级以上地震持续活动多久等。另外,余震是否密集活动也是一个判别标准。如果几天才能记录到一次余震,而且震级不大。这时就可以认为,余震序列基本结束。余震序列持续的时间就是余震持续时间。
  那么,这个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呢?张晓东告诉记者,现在说的余震将持续两个月,是在目前的科学认识水平上,分析了历史上大量的类似震例的强余震统计资料后,结合尚未结束的汶川余震序列中有关参数,如序列衰减的系数(h值、p值等),和发震构造条件等进行类比,做出的综合判断。这一判断中,包含了过去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也包含了对余震序列的分析和综合估计。他同时指出,1900年之后到汶川地震前,严格的龙门山断裂带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的大地震,只是在其西侧发生过日迭溪7.5级地震和日和8月23日松潘、平武2次7.2级地震。因此,有关这一地区余震起伏的规律,没有更确切的历史震例可以类比和参考。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就是密切跟踪余震序列的发展变化。从现在监测到的数据看,余震的强度有所降低,间隔时间也在延长。当然,还不能排除再次出现起伏的可能性。有关余震持续时间的变化,我们将根据序列的发展随时进行跟踪判定。”
  远虑:充分认识晚期、超晚期强余震
  张晓东特别指出,说余震将持续两个月,并不是说此后就不会再发生余震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有的地震存在发生晚期强余震和超晚期强余震的可能。晚期强余震是指在一般的余震持续时间过去以后,距离主震时间比较长的阶段里,发生的比较强的余震。而时间更长,例如几年之后发生的强余震叫做超晚期强余震。
  他举例说,邢台日发生了6.8级的地震,日发生了7.2级地震,其余震持续了相对长的时间。之后,日发生了5.7级余震。“再往后说,日,距离1966年已经过去了15年,在余震区又发生了一次5.8级地震。”
  张晓东提到的另一个例子是:日,共和县与兴海县交界处发生7级地震。到了1994年,就是4年之后,又发生了5次5级以上的地震。
  他同时强调:“但是,也有许多震例没有发生晚期、超晚期强余震。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在恢复重建中要考虑一旦发生晚期、超晚期强余震对建筑物、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影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科院院士陈运泰日前曾警告说:“晚期强余震很可能在人们将其淡忘时突然来袭。”按照已有的一些震例和统计规律,余震的最大震级一般比主震平均低1.2级(即所谓的“巴特定律”)。陈运泰指出,这个统计得出的“巴特定律”上下波动幅度很大,据此估算,汶川地震的最大余震应接近7级。然而,到目前为止,汶川地震的余震尚未达到这个水平。 
第二章&&& 中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一、中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我国地震频繁震灾严重。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我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 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这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我国的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我国有60%的国土处于地震烈度六度以上的地区。其中地震基本烈度在七度以上地区的面积达3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2%。全国有136个城市位于七度以上的地震区,约占全国城市的45%。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 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即百分之六左右;中国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即百分之二十左右,都不到百分之二十,然而中国的陆地地震竟占全球陆地地震的三分之一,即百分之三十三左右,而造成地震死亡的人数竟达到全球的1/2以上。当然这也有特殊原因,一是中国的人口密、人口多;中国的经济落后,房屋不坚固,容易倒塌,容易坏;第三与中国的地震活动强烈频繁有密切关系。
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总人数的54%,超过1/2。从人员的死亡来看,地震是群害之首;而在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主要是气象灾害(洪涝),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比地震大的多。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以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却是毫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
  “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也十分严重,仅举两个大地震造成堰塞湖溃坝的史例:
日,四川康定南发生7.5级地震。大渡河沿岸泸定、汉源等地发生巨大山崩,壅塞大渡河,形成巨大的堰塞湖。断流10日,6月11日,大渡河堰塞湖溃决,高数十丈的洪水汹涌而下,河沟回水数十里。乐山、宜宾、泸州沿江一带人民死于这次水灾者10万余众,江河上漂流着无数的尸体,大渡河溃决下游,近一个世纪都人烟稀少,荒凉萧瑟。
日,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县叠溪城发生7.5级大地震,死亡6800余人,山体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叠溪堰塞湖。震后45天,江水骤涨,堰塞湖溃决,洪水在大定以上高达70米,将沿江的茂县、汶川、灌县(现在的都江堰市)大部分村镇席卷而去,夺去了2万余人的生命。  
二、建国以来中国特大地震
日 西藏察隅8.5级地震
日 河北邢台7.2级地震
日 云南通海7.7级地震
日 河北唐山7.8级地震
日 云南澜沧7.6级地震
日& 四川汶川8.0级地震
第三章&&& 中国的地震带分布
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板块地震带、环欧亚大陆板块地震带、海岭地震带。印度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欧亚大陆板块,使得我国产生20多个地震带。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 -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中国部分省会、直辖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长沙、南昌
成都、郑州、南京
福州、哈尔滨、太原
银川、济南
贵阳、南宁、长春、沈阳、呼和浩特
昆明、广州、武汉、天津、北京
重庆、上海
一般的工民建国际通用抗震标准是500年一遇,水库大坝是5000年一遇,而核电站是10000年一遇。建筑抗震设防烈度等级从6度提高到7度,成本将增加2%~3%;从7度到8度,成本将增加5%~8%;而从8度提高到9度,成本将增加10%以上。这主要体现在钢筋、水泥标号、剪力墙的厚度等方面,按土建投资增加10%计算,按目前价格估计一平方米会多出20~30元。
第四章&&& 地震预测是一个全球性的科学难题
地震预测难在什么地方呢?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地震过程的复杂性。第二,地壳深部的不可入性。第三,地震事件的小概率性。地震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但是在地底下,地壳分布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构造活动的性质、强度,我们现在知之甚少。我们对于地震发生的规律的认识非常少,认知程度非常低,这种情况下,我们缺乏对地震规律和地震机理的认识,大大限制了我们对地震的预测能力。
  第二,因为地震发生在地下十几、二十几公里的深度上,我们现在人类还不能把仪器设置到地下深部进行探源,限制了我们对地震过程的监测,我们现在只能是在地表面设一些台站,现在数量也有限,密度也相对比较低,跟地底下的联系只是一些经验性的推测,用这样一个过程去研究和预测地底下地震的过程来说,无论是从理论上、方法上还是技术上都有很大的难度。
第三,地震事件是个小概率。地震本身比较多,但是对于每一个地区来说是几百年一遇甚至是千年一遇,限制了我们对地震观测的资料积累,因为不同地区还不一样。所以这些科学难度决定了我们地震预测的科学水平还是非常低。各个国家都把地震预测作为一个科学探索,地底下到底是什么结构,如何进行地震过程观测,都设置一些实验场,取得了一些经验,上升为理论,慢慢解决地震预报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的办法,我们把地震预报作为一个任务,作为一个国家任务来对待。
&&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来观测地震,在中国可以说是从1920年的宁夏海原大地震之后才开始的。日的宁夏海原8.5级地震,是一次中国地震史中有记载的最强烈的地震之一。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后,由当时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正式开始负责地震工作。我国现代地震台开始建立,国内任何地方发生地震,中央地质调查所都要设法向政府报告,并作为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所以说,海原地震后,地震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在我国正式开展起来。
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地震预报必须同时包括时间、地点和强度,由于地震情况复杂,有些地震能预报,有些则无法预报,现在全球预报地震的准确率只有20%多。
&&& 长期以来,中国主要用地震来预报地震,就是用以前发生过的地震来预报以后的,特别是用大震前发生的小震来预报地震。中国预报最好的是海城地震。海城地震属于前震、主震和余震型,比较好预报。但像有两个主震的双震型或是没有前震的单发型地震,就很难预报。
全世界对于地震预报正在继续探索中。中国在地震预报方面是走在前列的,而且有相当成功的先例。中国预报地震的方法很多,包括地球物理方法:地震发生前,地磁场、重力场等可能会发生改变,还能通过地应力和地形变来探测,也包括对地下水所含氡气的含量以及关于动物异常行为的研究。
第五章&&& 关于汶川大地震
中国正处于地震活跃期,中国大陆地震属于大陆型地震,日本地震则属于板块边缘性地震,这一点中国的台湾地区与日本相同。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汶川发生地震并不奇怪,因为这里本来就是多个地震带的交汇点。汶川地震发生在中国中部南北向地震带上的龙门山段。这是中国东西部两个地震区的分界线,本身就是强地震活动带。此外这次地震又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地震带这两大超级地震带在中国的交汇处。
处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有4条断层,它们分别是后山断裂、主中央断裂、前山断裂以及山前隐伏断裂,宽度为30~40公里。此次大地震为逆冲右旋走滑运动形式,这4条断层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其中,以主中央断裂的活动最强,根据考察测算,从平武南坝东到汶川映秀西,大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有近200公里长。而从都江堰东到绵竹汉旺东的前山断裂,也有五六十公里的地表破裂。另外,已经发现的最大地表错位达6米以上!
汶川大地震是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显著特点是震源浅,大概是10公里左右,震级高,达到8.0级,烈度也高,11度。这就造成有感范围大,东到上海,南到台湾,就像一个巨大的石头自由落体到湖面后,产生了波峰波谷之间的高差大,波浪传的距离会非常远。。这次地震的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因此波及范围也就更广,连距震源数千公里外的泰国都有明显震感。
发震方式为逆冲右旋,且震源深度浅,在断裂带上造成垂直地面移位达到1~6米,在20千米距离内烈度从7度陡然上升至11度,强烈的地面破坏,倾刻之间使“山河改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人口稠密地区发生的一次特大地震,造成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及破坏范围都属罕见。其能量释放比唐山地震要慢,估计小震可能会延续一年,不排除还有强余震。
由于四川北部特殊的地质条件,所以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等地质灾害,好多房屋、桥梁被滑下来的山体和石块不是被埋了,就是被砸了。所以除了震级高、烈度强,这次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也是导致地震震害特别严重的一个原因。
这次地震有个奇怪现象,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破坏强度迥异的情况。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有因素是场地条件。我们在野外现场调查时发现,从龙门山山前的成都平原到龙门山山区里面,基岩的分布比较复杂,上面沉积的松散层也不均匀。一般来说,基岩在震动的时候,基岩要把能量传给上面的土层,地震波在土层的传播跟在基岩的传播完全是另外一种方式,而且地形越复杂,那地震波传来后会形成反射和折射,有加剧放大的效果。
  不同的场地条件可能造成地震波放大或减弱,因此,在低烈度区也有高烈度的现象,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在高烈度区也有低烈度现象,房屋未倒塌或未遭严重破坏,这就是同一区域内不同建筑受损情况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世界地震工程史上,像这么大范围的破坏不是很多,尤其是场地这一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一、汶川地震为地理板块运动所致
日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汶川地震及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情况分析会,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等单位专家根据调查监测和评价研究结果,对灾情进行“会诊”,初步形成三个结论。
  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所谓逆冲就是较松软的青藏高原向坚硬的四川盆地移动挤压,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单向破裂由汶川映秀镇向东北方向破裂约300公里到陕西甘肃边界),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三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二、汶川地震余震正有规律衰竭
日中国地震局组织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80名地震专家与中国地震局两位高层及国家地震局数十名专家共同预测汶川地震的发展趋势。
&&& 对于汶川地震属主余震型(当时通告震级:主震7.8级,余震级别较低)的看法没有改变。截至日17时,地震台网中心监测汶川地区余震已超4000次,5月14日下午地震地区突然平静几个小时,“地震过度活跃,或突然平静就是地震预报专家最关注的时刻。”如果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出现突然平静,与现在突然平静,则有着质的差别,前者意味着有可能发生大地震,而后者很可能意味着衰竭周期明显化。汶川主震发生在日14时28分后,第二天最大地震为6.1级发生在15时07分,相差24小时,此后14日10时54分发生5.6级地震,15日中午又发生一次5级左右地震,余震持续期间,专家更多是24小时关注跟踪地震活动规律,一旦出现频繁偏离地震衰竭规律正常值现象,就有必要分析是否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
三、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
  四川省地震局副局长邓昌文5月16日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说:日14时28分发生汶川7.8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中北部龙门山断裂带,汶川地震的烈度达到11度,大大超出了规定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截止到今日凌晨共记录到4432次余震,其中4级到4.9级70次,5级到5.9级17次,6级到6.1级3次,最大为5月13日15时07分6.1级地震,(16日下午13点30分,理县再次发生余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显示:此次余震为5.9级。)余震分布在汶川、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茂县、安县、北川、江油、平武至平川一带,沿东北方向扩展近300公里,较强余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两端。
  震情判定,这次7.8级地震之前较长时间震中及周围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不高,也没有前震,没有发现典型的短期和临震异常,因此,震前未能作出临震预报。根据震源破裂方式、区域地震资料和余震活动特征分析,认为汶川7.8级级地震序列为主震—余震型,最大余震估计为5.5级左右。
近几天地震灾区可能发生多次5级,甚至6级左右地震。根据资料判定,汶川强余震的发生对成都市市区不会造成破坏,四川盆地内也不会发生破坏地震。
四、汶川地震破坏性为何强于唐山地震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1949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国地震研究及地质灾害研究专家今天分析了汶川地震破坏性强于唐山地震的主要原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基础地质研究室专家冯梅今天做客国土资源部门户网时分析指出,汶川地震破坏性强于唐山地震,首先,从震级上可以看出,汶川地震稍强。唐山地震国际上公认的是7.6级,汶川地震现在通告的是7.8级。其次,从地缘机制断层错动上看,唐山地震是拉张性的,是上盘往下掉。汶川地震是上盘往上升,要比唐山地震影响大。
  第三,唐山地震的断层错动时间是12.9秒,汶川地震是22.2秒,错动时间越长,人们感受到强震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汶川地震建筑物的摆幅持续时间比唐山地震要强。
  第四,从地震张量的指数上看,唐山地震是2.7级,汶川地震是9.4级,差别很大。
  第五,汶川地震波及的面积、造成的受灾面积比唐山地震大。冯梅说,这主要是由于断层错动的原因,汶川地震是挤压断裂,错动方向是北东方向,也就是说汶川的北东方向受影响比较大,但是它的西部情况就会好一些。
  汶川地震波及面积大,据称几乎整个东南亚和整个东亚地区都有震感。“主要是因为汶川地震错动时间特别长,比唐山地震还长,这就是为什么唐山地震虽然死亡人数多,但是实际上灾害造成的影响不如汶川地震大。”冯梅说,因为汶川灾情分布比较广。
  第六,汶川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次生灾害比唐山地震大得多。国土资源部高级咨询研究中心教授岑嘉法分析说,因为唐山地震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汶川地震主要发生在山区,次生灾害、地质灾害的种类都不太一样,汶川地震引发的破坏性比较大的崩塌、滚石加上滑坡等,比唐山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要严重得多。另外,因为四川水比较多,所以堰塞湖跟唐山地震相比也是不一样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基础地质研究室专家安美建补充说,汶川地震的震级比唐山地震的震级稍微高一点,能量差三倍,地震波及能量越大,地震传得更远,在更远的距离内造成破坏。另外,汶川地震的位置也非常特殊。唐山地震发生在中国东部,因为东部地区延迟线比较薄,东部地震波衰减厉害,而四川的延迟线厚,所以地震波衰减慢。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汶川地震造成的影响要比唐山大。
统计显示,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24.2万人丧生。截至日,汶川地震造成近7万人丧生,两万人失踪。
五、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向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报告抗震救灾及恢复重建
6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回良玉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作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报告称,这起历史罕见的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举国震惊,举世关注。灾情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
  一是人员伤亡惨重。截至6月23日,已确认因灾遇难69181人、受伤374171人、失踪18498人,其中四川省遇难68669人、受伤360352人、失踪18498人。失踪人员中相当数量可能已经遇难,估计这次遇难总人数将超过8万人。
  二是房屋大面积倒塌。倒塌房屋778.91万间,损坏房屋2459万间。北川县城、汶川映秀等一些城镇几乎夷为平地。
  三是基础设施严重损毁。震中地区周围的16条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和宝成线等6条铁路受损中断,电力、通信、供水等系统大面积瘫痪。
  四是次生灾害多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频发,阻塞江河形成较大堰塞胡35处,2473座水库一度出现不同程度险情。
  五是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644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度停产,其中四川5610个。机关、学校、医院等严重受损。部分农田和农业设施被毁,因灾损失畜禽达4462万头(只)。
六、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张培震在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上的汇报
&&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造成了极其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场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地表破裂带在哪里?大区域地表如何变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就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南北带地震构造研究组组长张培震6月26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了详细讲解。
  张培震介绍,中国地震台网测定“5&12”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8级,震源深度约为14公里,地震主要能量的释放是在一分多钟内完成的。
  到目前为止,已发生余震1.3万余次,并且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中最大强余震震级达6.4级。这些余震主要分布在从映秀镇到青川县的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形成长达300公里的余震带。
  这次地震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地震弹性波的形式传遍中国大陆乃至整个地球。张培震表示,5月12日突然发生的汶川8级地震是一次低速率、长周期和高强度的巨大地震。这次地震的特点是能量积累慢、复发周期长、影响范围大、破坏强度高、次生灾害重。
  1、动力来源——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块相对运动
  汶川地震发生在四川龙门山逆冲推覆断裂带上。该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块的边界构造带,经历了长期的地质演化,具有十分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演化历史。
  这次巨大地震的最根本动力来源还是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块之间相对运动在断裂带上产生的能量积累和释放。
  印度大陆向北推挤,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其平均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地下的地壳厚度达60~70公里,比四川盆地厚40公里的地壳多出20~30公里。在这种状态下,青藏高原不可能再向上升高和向下增厚,高原内部的地壳物质只能向东和向北扩展,导致高原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增生。由于强硬四川盆地的阻挡,在青藏高原东部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就形成了南起泸定和天全,北达广元和陕西勉县、长近500公里、宽40~50公里、北东走向的龙门山脉。构成龙门山山脉的重要岩石单元是古老的杂岩体,这种岩石抵抗破坏和断裂的强度特别大,能够积累很大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形成强烈地震。
  2、地壳破裂—— 一分钟内形成长300公里、深30公里大断裂
  考察结果显示,这次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内映秀—北川断裂活动的结果。
  在地震发生的短短一分多钟时间内,地壳深部的岩石中形成了一条长约300公里、深达30公里的大断裂,其中的200余公里出露地表,形成沿映秀—北川断裂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另外,龙门山与成都平原交界的都江堰—江油断裂也发生了60多公里的破裂。
  地震地表破裂带延伸方向是从西南到东北,断裂面向西北方向倾斜,相对于四川盆地,龙门山沿这条地表破裂带既有向上的运动,又有向东北方向的运动,其最大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分别达到5米和4.8米,沿整个破裂带的平均错距可达2米左右。
  由于地震的能量主要沿断裂释放,造成地震破坏在垂直于断裂的方向上衰减很快,所以这次地震对成都平原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
  3、地表变形——四川盆地下降60厘米龙门山大幅度上升
  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大区域的地表变形。震后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表明,龙门山和四川盆地除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大幅度的相向运动外,龙门山大幅度上升,其幅度正在测算过程中。
  四川盆地相对下降,下降幅度在沿龙门山前的安县、都江堰一带最大,达30—60厘米,向东迅速变小,到重庆一带反而表现出数毫米的上升现象,但误差较大。
  这种大尺度的地表变形图像是地震引起的弹性暂态形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停息,恢复到原来的稳定运动状态。
  4、破坏程度——四大原因致北川遭到毁灭性破坏
  这次地震的破裂起始点在地面的投影对应着汶川县,所以被称为“5&12”汶川大地震。
  北川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原因有四条:映秀—北川发震断裂从整个县城通过;县城附近的地震破裂位移量大,地震在这里释放的能量也大;县城坐落在河滩松散堆积物之上,场地效应和地基失效使破坏加剧;大量的山体滑坡和岩石崩塌使得灾害雪上加霜。
  5、复发间隔——8级强震复发间隔在年以上
龙门山断裂带滑动速率的缓慢还导致强震复发周期的加长,估计龙门山断裂带8级强震的复发间隔至少在3000—5000年以上,这就是为什么在几千年的历史记录中龙门山断裂带上没有发生过强震的原因。
七、温家宝在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居民安置点的空地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回答了几家国内记者的提问。
温总理说:我们一共从废墟当中救出八万四千人。转移安置群众一千五百万人,其中救助一千万人,抢救伤员近三百万人,入院治疗的有九万六千多人。遇难的超过8万人。
&&& 有三千多座水库,有八百多座水电站,有一千多公里堤坝,在整个抗震救灾中没出一点问题。
汶川地震以后余震不断,到现在为之超过两万六千多次,六级以上的地震达到八次,几乎每天都在震。
国务院新闻办介绍汶川大地震灾情评估情况&&&&&&&
据7月12日统计数字,汶川大地震直接的遇难人数是69,197人,失踪的人数是18,341人。地震已经三个多月了,我们认为,因地震造成的那些现在还失踪的人数生还的希望已经很小,把死亡的69,000多人和失踪的18,000多人,加在一起是87,000多人了。
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当然四川是最严重的,四川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四川、甘肃、陕西等三省的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各省分别是39个、8个和4个。51个灾区县总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房屋的损失确实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的,应该说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
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损面积尚在准确丈量之中。汶川大地震地动山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初步统计,地质灾害多达12,000多处,潜在隐患点近8,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30多座。
国务院新闻办授权发布:据民政部报告,截至9月1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6人遇难,失踪17923人。
第六章&&& 成都是地震安全岛
日在蓉举行的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中国著名地质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刘宝珺教授明确指出,成都所在的上扬子地块刚性十足,成都主要城区就好像坐在钢盆子里一样安全。“由于汶川地震使地壳聚集起来的能量得到释放,因此未来两百年内成都不会再发生八级以上的大地震,成都至少可以安全两百年以上。”
  刘宝珺教授用图表说明,汶川地震是由印度板块向北推挤,碰到扬子地块阻挡后造成青藏高原隆升,“由于能量和地应力的长期积累,最后在边缘的龙门山断裂带这一边缘的脆薄地带进行能量释放,从而引起地壳变形断裂和地震所致。”刘宝珺明确指出,尽管相距甚近,但成都所在的扬子地台与周边的造山带是完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因此对于成都主城区和德阳、绵阳以及广元来说都是地震安全区,“扬子地台已经稳定了八、九亿年了,这一地台固结很好,对于成都来说就好像坐在钢盆子里一样安全。即使像龙门山断裂带这样的造山带再发生大地震,成都主要城区最多也只会摇摇而不会造成大破坏。”
  “每次大地震的发生都需要长时间地壳能量的聚集。在地壳能量得到释放后再要大地震,就需要能量的再次聚集。因此我认为未来两百年内的成都都是安全的,不会再发生8.0以上的大地震。”刘宝珺院士说,成都地质构造不会因大地震变得不稳定,反而会因能量释放变得更加稳定。
  成都理工大学的倪师军等则指出,成都和龙门山尽管近在咫尺,但成都和龙门山之间有个由相对松软的沉积物填充的坳陷,能有效衰减来自龙门山地震波对成都的冲击。“由松软沉积物填充的坳陷就好像天然的护城河,可以大大减轻龙门山地震波对成都主城区的冲击。这也是为什么成都虽然距汶川地震震中仅七十多公里,却没有遭受大破坏的重要原因。反观1985年墨西哥发生的7.2级地震,距离震中四百公里远的墨西哥城有七千多人死亡,原因在于墨西哥城缺乏成都平原这种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倪师军说:“上扬子地块是稳定的地块,四川盆地是稳定的盆地,位于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是稳定的平原。成都主城区地下没有发现大的断层,因此位于稳定的成都平原的成都市主要城区范围内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加上成都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好比是结实的床架上搁了席梦思,因此近邻龙门山地震带发生的大地震也不会给成都主城区造成大影响”。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潘桂棠更是一语中的,“成都就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恰到好处的安全岛!”
  国务院汶川地震救灾工作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吴树仁同时介绍说,这次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涉及到三省八十四县,面积达四十八万平方公里,“总的次生灾害至少上万处,其中光四川境内就有七千多处。”吴树仁表示,有效的防避手段包括选择好重建场所,加强监测预警,有效的工程措施和防患于未然。
第七章&&& 关于地震的答疑
一、高楼更抗震,居民可放心居住
&&&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每个人都切身感觉到地震的威力与可怕。震后规划界、建筑界纷纷思索,成都有那么多高楼大厦、高层住宅,这些高层建筑是否安全无恙?它们有哪些防震措施?
&&& 昨天四川省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李琇、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黄宗瑜接受记者采访。专家纷纷表示,高层建筑的构造决定了其安全性,所以更抗震。
&&& 与建筑行业打交道50多年的李琇是四川省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71岁的老人还身兼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砌体建筑结构学组副组长、四川省抗震防灾协会副理事长等多项职务,这个国家特许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灾后第一时间赶赴都江堰等地抗震救灾。
&&& 李琇告诉记者,当年他曾亲自设计了蜀都大厦,对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抗震颇有研究。“目前,成都绝大部分高层建筑都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而这种结构的特性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大家可放心地在高层建筑里居住!”
&&& 疑问一:22楼晃得吓人,高楼安不安全?
&&& 解疑 成都的高楼几乎都采用抗震性最好的结构
& “前几天有人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自己在22楼的家中,当时晃动很厉害,吓得不得了!现在一直不敢回22楼住,每天都住帐篷。因为是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地震,自己对高层的抗震性有所怀疑!”
&&& 对此,李琇解释,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原则是“小震(烈度约为5.45度)不坏、中震(烈度为7度)可修、大震(烈度为8度)不倒”,其结构具备必要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此外,我国的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三种。“其中,框架结构多用于不太高的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主要用于高层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多用于办公楼及综合楼。值得关注的是,建筑界都把‘剪力墙’称为‘防震墙’!”
&&& 为什么“剪力墙”被称为“防震墙”?同样是建筑专家的黄宗瑜工程师说,“剪力墙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墙板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作为建筑主要承重构件的结构。”因为高层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所以剪力墙较之其他结构形式而言,更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水平剪力,抵抗破坏的能力更强,抗震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居住也很舒适。“基于这些特点,成都的高层住宅几乎都采用了剪力墙结构!”
&&& “22楼在成都并不是最高的楼层,虽然在地震时晃动厉害,但并不危险。”李琇和黄宗瑜纷纷解释,“在高层建筑中,楼层越高振幅越大,位移(即晃动的距离)越大。高楼晃动很大,而这与决定高楼是否安全的结构没有直接的关系。”
&&& 疑问二:有些高层住宅都有裂缝了,还能住吗?
&&& 解疑 多是非承重墙裂缝 建筑是安全的 
&&& “地震后我们家的电梯公寓,墙外都可以看见裂缝了。这几天,也没人敢回家住!”家住市中心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
&&& 黄宗瑜说,我国高层建筑的历史较短,尚无国内高层建筑在地震中破坏的记录。根据国外一些高层建筑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经过正确设计,平面和竖向都比较规则、抗侧力构件布置均匀对称的高层建筑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中未发生破坏。
“此外,本次地震中成都有一些高层建筑的内外墙上出现了裂缝,经过有关部门的鉴定,这些裂缝大多数是主体结构的填充墙(非承重墙)之间、或填充墙内部发生的裂缝。”“主体结构未发生破坏,建筑是安全的。”
&&& 疑问三:余震会对高层住宅带来破坏吗?
&&& 解疑 主震没造成破坏 余震也不会
&&& 汶川大地震之后,余震不断,这些余震对高层住宅有影响吗?李琇解释道,依据监测,余震发生的地方是震中区(龙门山断裂带上),成都不在龙门山断裂带上。
&&& 目前最大的余震从能量对比上看,6.1级的余震仅有主震8.0级的一千分之一左右。因此,经历了主震都不会出现问题的高层建筑,比主震能量小的余震一般也不会造成破坏。
&&& 疑问四:在高层住宅居住 发生地震如何逃生?
&&& 解疑 不要惊慌 主震停止后迅速撤离
&&& 地震来临时,在高层住宅居住如何逃生?李琇想通过本报告诉市民,对处于高层建筑中的人,当遭遇强震时不要惊慌、乱跑,特别是正在强震时不要往外惊慌逃窜,以免被不稳的落物(门脸、幕墙、花盆等)砸伤,主震停止后应迅速撤离到空旷地方。
二、美国地质调查局答问
&&& 1、通过观察,地震学家发现每发生一次6级地震都会发生10次5级地震,100次4级地震,1000次3级地震……以此类推。这些就是“许多小地震”,但无论发生多少次小地震都不足以排除一次大地震的发生。一次6级地震的强度相当于32次5级地震、1000次4级地震、32000次3级地震。所以,尽管地球总是会发生很多的小地震,但它们都不足以消解偶然出现的大地震。
&& &2、尽管近年来地震发生有所增多,但是这一个世纪以来7级及7级以上强震的次数还是基本保持不变,而且,根据我们的记录,近些年来这一数字还有减少的趋势。
  之所以人们会感觉地震发生得日益频繁,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目前破坏性地震的次数在增加。
  1)对于过去20年来情况的部分解释是,我们能够捕捉到的地震的次数确实在逐年增加,而这主要是由于地震监测点的大规模增加以及全球通讯能力的显著加强。
  1931年,全球大约只有350个监测点;而今天这一数字已超过了4000,并且来自这些监测点的所有数据都能通过电报、电脑和卫星信号快速汇总。监测点的增加和数据的快速处理使得我们以及其他的地震研究中心能够测定许多以前无法测定的小地震,并且能够更快速地对地震进行定位。
  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每年可以测到次(或者每天约35次)地震。同时,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以及人们对自然灾害兴趣的增强,公众对地震了解越来越多。根据一项长期的数据记录(大约起始于1900年),我们每年要遭遇平均18次强震(7.0-7.9级)以及一次超强地震(8.0级以上)。但是,在过去的32年里(),在1971年以后,只有1992年和年的数据达到或超过这一平均值,而1970年和1971年的强震次数分别是20和19,其他年份里的强震次数都远低于18这个数值。
  2)受地震威胁的人口在增长。虽然强震的次数大致不变,但是地震威胁地区的人口密度却在增长。在人口增长的同时,一些国家开始修建抗震能力更强的新型建筑物,但还有许多国家没有。因此我们常常看到相同规模的地震却造成了更多的人员伤亡。
  3)全球通讯在增强。就在几十年前,如果有地震发生在比如说印尼或中国东部,造成了数百人死亡,那么世界其他地区的媒体可能一直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之后都不知道消息,时间久到这件事失去新闻价值。到了信息公开的那一天,这一新闻也只能屈居报纸末版了。那时候,公众也没有互联网。而如今,信息几乎是瞬间抵达。
  4)地震的丛集性和人们的心理因素。虽然每年大地震的次数基本相同,但是地震常常会集中发生。这一现象已被各种统计模型所证实,但它并不表明那些相隔遥远而时间接近的地震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但是这种丛集性一旦发生,特别是当媒体大肆渲染之后,人们就会变得格外敏感。而在没有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里,人们并不会关注它。
  暂时性的地震活动频繁并不能说明大地震即将发生。同样,地震活动减少也不代表强震将至。短期的地震频率变化都只是地震活动性自然变化的一部分。我们无法知道这次它会不会导致大的地震。发生很多小地震——尤其在地热地区——是正常情况,另外在中等规模以上的地震之后会出现一系列余震。这些都是自然发生并且可以预料的地震活动。
&&& 3、天气状况与地震是没有关系的。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地质运动的结果,在任何一年中的任何时候以及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地震源于地下很深的地方。而刮风、降水、温度以及大气压只能影响地球表面以及浅层地下。地震震源的深度远在天气可影响范围之外,而且驱动地震发生的力量要远大于天气的力量。地震可以发生在任何天气、任何区域、任何季节以及一天当中的任何时间。有时候人们会问:“地震会不会以某种方式改变天气?”答案是:地震本身不会使天气发生改变。作为地球构造学的一部分,地震经常会改变地势的高低及其相关生态,比如地震可以使内陆变成海滨,或者相反。地震要想改变气候需要花费几百万年时间,并且需要很多次地震的积累。
&&& 4、地震在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当中的任一时刻发生的概率都一样。
&&& 5、火山是由另外一种地质活动产生的。地震可以在某一地区的火山喷发之前、之中或之后发生,地震是火山喷发活动的结果,而非原因。
&&& 在同一天发生的两次地震之间是不是有关联的?人们常常认为一场在阿拉斯加的地震可能引发了另一场在加利福尼亚的地震,或者一场发生在智利的地震与一周之后发生在墨西哥的地震之间有着某种关联。实际上,以这样的距离跨度来说,答案是“不”,因为即使是地壳的岩石,也没有坚硬到足以将压力有效传播到千里之外的程度。
第八章&&& 地震时如何避险
一、高楼避震三大策略
&&& 专家建议,在以楼房为主的大都市中,居民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
&&&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 我国的一般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主要依照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这张图是第四代地震区划图,是由国家发布施行的。为了使房屋能起到应有的防震减灾效果,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二、家庭避震
&&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三、地震时的十个应对策略
&&&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搭乘电梯的话,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第九章&&& 震后自救和互救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抢救,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
  从唐山大地震统计资料得知: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可达95%,24小时内救活率为81%,48小时内救活率为53%,由此可见,地震后及时组织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的,对埋压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自救是指被压埋人员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等待救援。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稳定下来,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设法脱险。此时,如果防震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如一时不能脱险,不要勉强行动,应做到:
  首先要保障呼吸畅通。设法将双手从压塌物中抽出来,清除头部、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开身边的较大杂物,以免再次被砸伤和倒塌建筑物的灰尘窒息;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
  不要使用明火(以防有易燃气体引爆),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
  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互救是指灾区幸免于难的人员对被埋压人员的救助。
  震后,因为被埋压的时间越短,被救者的存活率越高。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因此在外援队伍到来之前,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自动组织起来,开展积极地互救活动。救助工作的原则是:
  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应当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和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
  先救青年人和轻伤者,后救其他人员;
  先抢救近处的埋压者,后救较远的人员;
  先抢救医院、学校、旅馆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抢救出来的轻伤幸存者,可以迅速充实扩大互救队伍,更合理地展开救助活动。
  合理科学的救助方法可以更多更好地救出被埋压人员,因此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要领是保持救助成果的必要条件。
  救助被埋压人员要注意如下几点要领:
  注意搜听被人员的呼喊、呻吟或敲击的声音;
  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埋人员位置,再行抢救,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
  抢救被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等,首先应使其头部暴露,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入,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再行抢救;
  对于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和食品,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不要让强光刺激;
  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人员,切忌生拉硬拽,要在暴露其全身后慢慢移出,用硬木板担架送到医疗点;
  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疗点或医院。
在救人过程千万要讲究科学,对于埋压过久者,不应暴露眼部和过急进食,对于脊柱受伤者要专门处理,以免造成高位截瘫。
三、地震被埋人员获救后的成活率
震后半小时内获救,95%以上成活;震后1天内获救,80%左右成活;震后2天内获救,50%左右成活;震后3天内获救,35%左右成活;震后5天内获救,不足10%成活。这是32年前唐山大地震得出的被埋人员抢救成活率数据。据统计,“黄金72小时”后,被埋者的获救率仅有2%。科学家研究的一般结果是没有吃喝情况下,人的平均生存极限只有3天,而唐山大地震成活数据也表明震后5天内获救的成活率不足10%。
第十章&&& 气性坏疽病的防治
地震过后,不少灾民的身体受到坍塌物不同程度的挤压,受创面积较大,且受泥土中所含细菌感染的伤口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失水、失血甚至休克,给细菌提供了适合生存的环境,随着这种状态持续时间的延长,受伤者的肌肉开始出现坏死,继而引发厌氧菌对伤口的感染。细菌在局部生长繁殖并且分泌出多种毒素,受环境和医疗条件所限,引发了厌氧菌对伤口的感染,最终导致了气性坏疽病。
  一般情况下,气性坏疽病的潜伏期是1~4天,最短在6~8小时内就会有相关症状出现,虽然此病蔓延速度较快,但若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就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 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为由于皮肉破损、患肢疼痛,创伤周围皮肤及组织变成黑色,并有暗红色液体的水疱,伤口可流出带有恶臭气味浆液或血性液体。全身有烦燥、发热表现。
由于气性坏疽病可引起大量组织坏死、外来的毒素被身体吸收,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威胁到病人的生命。
&&& 对伤员应彻底清创,切除坏死组织。对于有疑似气性坏疽病伤口的患者,建议打开缝合伤口,用3%的过氧化氢或1:4000的高锰酸钾等溶液反复冲洗、湿敷伤口。青霉素和四环素族抗菌素在预防气性坏疽病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可根据创伤情况在清创前后应用。
&& &对付厌氧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高压氧或臭氧。高压氧治疗需要高压氧舱,目前只有一些较大的三甲医院才有这种设施。其原理是臭氧为一种强氧化剂,可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尤其对厌氧菌有很好的疗效。臭氧由臭氧发生器产生,需要接一个医用氧气瓶提供氧气源。特别适用于战地救护,预防及治疗早期的厌氧菌感染。
气性坏疽病虽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并不是瘟疫,不会由空气直接传染,为防止直接传染,应该对患者实行严密的隔离消毒措施,患者用过的被服等个人物品都会经特殊消毒液浸泡煮沸洗晒。只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清创救治且注意隔离消毒,就不会引发大面积的传染疫情。
第十一章&&& 地震后要特别警惕水污染
地震造成大量人员和畜禽死亡,人畜尸体腐化分解后将会产生散发恶臭的气体物质(包括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碳等)和液体物质(含硫醇、尸胺、腐胺、粪臭素……及水等)。其中的多胺类化合物总称为尸碱(包括尸胺、腐胺、神经碱、草毒碱等),尸碱可致人体中毒。这背后是尸碱与腐生菌同时繁殖的化脓性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中毒,属于细菌性毒素所致的食物中毒。
  在清理遇难者遗体时,可能会接触多量的硫醇、尸胺之类的物质。为除恶臭,应戴用活性炭过滤的防毒口罩,接触遇难者的手要戴手套,特别要注意防止手部外伤,以免沾有细菌毒素引起中毒。进行清理遇难者操作后及饭前必须认真洗手。另外,进行遇难者清理工作的人员,为防厌氧创伤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必要时可进行接种免疫血清。
另外,可以用石灰水、黑色草木灰吸附尸体的含臭物质,也可用1%的二氧化锰与木屑混合吸附硫化氢的臭气,也可喷洒3%~5%的来苏尔。实践表明,效果最好的是次氯酸钙、氢氧化钙和漂白粉混合喷洒,能很快除臭与消毒。
较多遗体的处理不应采用焚烧方法,以防污染大气和防止周围人群的吸入中毒。
您是本站第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都江堰市天府大道聚青路口 蜀ICP备号-1 新闻投稿: 联系电话:办公室:028- 招生办:028- 传真: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近地震的地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