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系统位移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什么要用微元法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重点分析.ppt4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4.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 2.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和公式法推导速度位移关系,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增加物理情感. 2.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方法的意义.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去无限逼近圆周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我国古代魏晋时期的刘徽创造的一种崭新的方法.祖冲之在刘徽的这一基础上经过努力,使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该成就比西方早了一千一百多年. 本节我们也用无限逼近的思想去破解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它的特点是v大小方向都不变,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成正比. 2.位移公式x=vt在v-t图象上的意义 如左下图所示,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的边长恰好是速度v与时间t,矩形的面积正好是vt.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在数值上等于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 知识拓展:当速度为正值时,其速度图线在时间轴的上方,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也在时间轴之上,表示物体的位移沿着正方向;当速度为负值时,其速度图线在时间轴的下方,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也在时间轴之下,表示物体的位移沿着负方向.如右上图所示,物体在前2s内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图文】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上传于||文档简介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课​件​,​公​开​课​使​用​课​件​,​优​秀​课​件
大小:521.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一章 第六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科版).doc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60 &&
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一章 第六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科版)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授课年级 高一 课题 课时1.6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程导学目标 目标解读[来源:学_科_网][来源:Z,][来源:学#科#网Z#X#X#K] 1.了解极限思想,能用匀变速运动v-t图象结合速度公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来源:]
2.能正确运用位移公式进行定量计算。
3.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特点。[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学法指导 研读教材时一是注意本节的知识体系分布,二是把疑难困惑的问题标注好,以便交流。本节内容注意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课程导学建议 重点难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应用,位移―时间图象的特点,微元法推导位移―时间关系式。
本节内容需要安排2个课时教学。若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建议25~30分钟,安排在课内则只需20分钟左右。通过对教材中“讨论交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平均速度的特点,通过例题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公式的应用。通过教材中的“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x-t图象及图象的意义。
准备 研读教材,估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课堂演示的实验器材或视频资料。
程序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媒体运用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 有经验的司机在看到红色信号灯后,未必就立即刹车减速,他们总是要根据离停止线的距离迅速估测一下时间,然后采取相应措施,这样开车就会经济省油了……那么,位移和时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图片展示
研读教材 指导学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相关推荐: |
你当前的位置: >>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设计(一等奖)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高中物理 & & &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材分析 
(一)对教材总体认识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速度和加速度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规律课,同时又是学生学习自由落体和牛顿第二定律、带电粒子在要强电场中偏移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掌握不好,后续课中解决运动学和动力学等许多关于运动的问题都会受到影响。本节内容的的推导方法和微分-极限思想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学好本节知识后,用F-S图象求变力做功,根据E-X图象判断电势的高低等就顺理成章。(二)对教材编者意图的理解(1)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推导位移公式的方法很多,本教材采用从速度图象推导出位移公式,是既科学又严谨的。(2)着眼科学方法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基于建构、多元智能的培养。教材采用无限分割法,使学生能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承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也可用面积求出的方法,编者给学生一种严谨的科学分析方法,使学生接受一种新的思想---微分思想。(3)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教材中的“问题与练习”中以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来做探究,重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1、学科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学过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图像v--t图像的基础上,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在上两节中用极限思想介绍了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学生对极限思想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2、学生能力要求:学生已初步了解极限思想,要在学生体会“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过程中,进一步渗透“无限分割再求和”这种微元法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感悟物理思想方法,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三维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2. 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位移公式3. 理解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4. 理解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图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制作卡片参与微元法的探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3.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1)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2)渗透极限思想,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3)通过V-t图象推出位移公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和公式法推导位移速度关系,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增加物理情感。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2.用速度与横轴所围的面积求位移的过程中,体现了辨证唯物论的内容,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位移与V--t图像中四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公式& &&&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和体会极限思想,明确V-t图像的“面积”即为位移。
4教学策略(教法、学法)
1、教法选择:现代素质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本课为贯彻生本教育,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实际采用分组合作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制作卡片填充V—t图像,并在组内讨论误差的原因及改进方法,整合意见,得出结论,并在组与组之间分享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再通过例题探究深化应用,由学生的分组展示,点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结合多元智能教育理念,通过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发现法,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利用师生间、生生间、小组与小组间的评价机制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2、学法指导:这节课结合学案导学的“DJP”理念,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然后让大家“讨论交流”,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假设和猜想”,最后组织学生去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进行“量化或非量化评价”,以激发学生积极性。
(一)设计思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拟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以此为载体,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利用v-t图象,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化繁为简、极限思想、微元法等),得出“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结论,然后通过计算“面积”得出运动位移的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感悟物理思想方法。(二)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器材:剪刀、双面胶、彩纸、直尺(三)课前准备:1、学生查询初中所学“以直带曲”思想的知识背景在初中时,我们曾经用“以直代曲”的方法,估测一段曲线的长度。早在公元263年,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首创了“割圆术”——圆内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其周长和面积就越接近圆的周长和面积。&2、准备一些彩色纸条(这么漂亮的纸带有什么用呢?学生产生兴趣)3、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的侧边黑板上制好课堂评价评分表格,并说明加分策略。
6.1 第一学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导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0+at;学会了通过画V-t图像描述运动,展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和几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 & & & & 图(1)&&&&&&&&&&&&&&&&&&& 图(2)教师活动:那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的关系式是怎样的?我们需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二、自主、探究、合作(板书)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用v-t 图象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教师活动:物理学研究问题总是从最简单的问题着手的。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写出图(1)中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写公式并回答:x=vt。理由是:速度是定值,位移与时间成正比。教师活动:在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能否表示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呢?学生活动:学生作图并思考讨论。结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就是v-t图线与t轴所夹的矩形面积。点评: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物理规律和数学图象相结合的能力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否也对应 v-t 图象一定的面积?(回答)点评: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和探究问题大胆猜想,假设的能力&[活动1----研究方法的探讨](教师)在初中时,我们曾经用“以直代曲”的方法,估测一段曲线的长度,并计算圆的面积。将复杂问题抽象成一个我们熟悉的简单模型,利用这个模型的规律进行近似研究,能得到接近真实值的研究结果。这是物理思想方法之一。问题: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方法?(回答)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教师)问题:我们应怎样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师)在很短时间(⊿t)内,将变速直线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利用 x=vt 计算每一段的位移,各段位移之和即为变速运动的位移。这是用简单模型来研究复杂问题的思想方法[活动2----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实例:一个物体以v0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求经过ts运动的位移。(教师)问题:我们怎样能求出位移?(学生)讨论(教师)探究思路:将运动分成时间相等(⊿t)的若干段,在⊿t内,将物体视为匀速直线运动,每段位移之和即总位移。教师展示:已经准备好的V—T图像(2个完全相同);一条长v0& 宽为指定大小t的小纸片,一条长at宽为指定大小t的小纸片;一条长v0& 宽为指定大小 t/2的小纸片,一条长at/2宽为指定大小 &t/2的小纸片;探究1:根据老师给定的参考剪出彩色纸条,评选出剪的最漂亮最完美的小组给予加分(参与美、认识图像美、做工美感的体会)。剪完后贴到对应的V—T图像的坐标中。探究1-1学生自主动手过程: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纸带宽度tttttt纸带长度x1x2x3x4x5x6导学问题1:类比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大家自己动手剪出来的纸带有什么物理含义?(此处以加较大分值来吸引同学的兴趣,要深入讨论)(学生讨论展示活动)每个矩形纸带所示的运动均为匀速直线运动,结合在一起为速度跳跃增大的匀速直线运动,与普通的匀速直线运动是有区别的。导学问题2:这种组合起来的运动能取代匀变速直线运动吗?如何改进?&&& (学生)可把时间取的更短点,剪的纸带更窄点探究1-2学生自主动手过程: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第九组第十组十一组十二组纸带长度t/2t/2t/2t/2t/2t/2t/2t/2t/2t/2t/2t/2纸带宽度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导学问题1:将时间间隔分的更小后,这种组合起来的运动能够取代原来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吗?(学生讨论)结合在一起为速度跳跃增大的匀速直线运动,仍然不能代替匀变速直线运动。留有锯齿状的空隙。导学问题2:类比两种贴图,结合以直带曲的思想,你能想到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这些小矩形的“面积”之和来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呢学生贴图成果展示:& & & & & & & & & & & & & & & & 探究一& & & & & & & & & & & & & & & & 探究二探究总结:(学生讲、学生评、教师引导)1、如果Δt 取得非常小,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就能非常准确地代表物体发生的位移。----这是“无限逼近”的思维方法。2、如果 Δt 取得非常非常小,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刚好等于v-t图象下面的面积。探究结论:(小组各自总结结论,分享,整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应急预案:若有同学提到此处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推导,那么匀减速是否也满足该结论呢?可引导学生思索把纸带反贴实际上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故道理相同。(板书)(二)、用v-t图象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学生)[做一做](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板书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并评价,对板书展示规范正确的和评价中肯的小组给予加分奖励)从v-t图象中,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方案一:梯形“面积”=位移X=V0+Vt2&t&,结合vt=v0+at&,推出:X=v0t+12&at2&应急预案:若此处学生推导是方案一中的x=v0t+12&at2&& ,则顺势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概念。公式:v=v0+vt2&&方案二:(分割法)三角形“面积”+矩形“面积”=位移 & & & & & & && x=v0t+12&at2&[活动3----探究过程回顾](师生互动)1、分割许多很小的时间间隔⊿t----微分2、⊿t 内是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化简3、所有⊿t 内的位移之和即总位移----求和当时间间隔无限减小(⊿t→0 )时,平行于t 轴的折线就趋近于物体的速度图线,则速度图线与t 轴包围的面积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上述三个过程是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微元法。[活动4----达标练习]【例题1】: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变式练习1】教师手拿粉笔盒与讲桌持平,松手使其做自由下落(已知该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求粉笔盒多长时间后落地?根据已学知识分析要求时间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设计意图:明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式;为下节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做好铺垫。【变式练习2】一辆汽车以2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它在停止前最后1s内的位移。设计意图:方法一:先求初速度,再用位移公式计算方法二:针对高层次学生,可引导对匀加速直线运动逆向为匀减速的思维培养【例题2】:某人骑自行车以4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若加速度大小为0.5m/s2,则经6s后,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经10s后,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教师)刹车陷井(公式要符合条件)。计算题运算规范要求:一般应该先用字母代表物理量进行运算,得出用已知量表示未知量的关系式,然后再把数值和单位代入式中,求出未知量的值。这样做能够清楚地看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计算也简便。[活动5----本课小结]一、用v-t图象研究运动的位移位移=“面积”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x=v0+Vt2&t& x=v0t+12&at2&三、物理思想方法----极限思想;微元法[课后活动布置]1、小组共同探讨课本P40“思考与讨论”,为下节讲述位移—时间图像做好铺垫2、作业:(完成在作业本上,注意规范表述)3、思考: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中,各量的符号有何要求?附件:一、板书设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位移公式:X=vt图像中表示:矩形面积&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导出过程:微元法图像中表示:x=v0t+12&at2&位移公式: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面积&三&、应用
&&&&教学活动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第一学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导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0+at;学会了通过画V-t图像描述运动,展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和几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 & & & & 图(1)&&&&&&&&&&&&&&&&&&& 图(2)教师活动:那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的关系式是怎样的?我们需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二、自主、探究、合作(板书)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用v-t 图象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教师活动:物理学研究问题总是从最简单的问题着手的。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写出图(1)中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写公式并回答:x=vt。理由是:速度是定值,位移与时间成正比。教师活动:在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能否表示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呢?学生活动:学生作图并思考讨论。结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就是v-t图线与t轴所夹的矩形面积。点评: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物理规律和数学图象相结合的能力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否也对应 v-t 图象一定的面积?(回答)点评: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和探究问题大胆猜想,假设的能力&[活动1----研究方法的探讨](教师)在初中时,我们曾经用“以直代曲”的方法,估测一段曲线的长度,并计算圆的面积。将复杂问题抽象成一个我们熟悉的简单模型,利用这个模型的规律进行近似研究,能得到接近真实值的研究结果。这是物理思想方法之一。问题: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方法?(回答)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教师)问题:我们应怎样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师)在很短时间(⊿t)内,将变速直线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利用 x=vt 计算每一段的位移,各段位移之和即为变速运动的位移。这是用简单模型来研究复杂问题的思想方法[活动2----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实例:一个物体以v0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求经过ts运动的位移。(教师)问题:我们怎样能求出位移?(学生)讨论(教师)探究思路:将运动分成时间相等(⊿t)的若干段,在⊿t内,将物体视为匀速直线运动,每段位移之和即总位移。教师展示:已经准备好的V—T图像(2个完全相同);一条长v0& 宽为指定大小t的小纸片,一条长at宽为指定大小t的小纸片;一条长v0& 宽为指定大小 t/2的小纸片,一条长at/2宽为指定大小 &t/2的小纸片;探究1:根据老师给定的参考剪出彩色纸条,评选出剪的最漂亮最完美的小组给予加分(参与美、认识图像美、做工美感的体会)。剪完后贴到对应的V—T图像的坐标中。探究1-1学生自主动手过程: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纸带宽度tttttt纸带长度x1x2x3x4x5x6导学问题1:类比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大家自己动手剪出来的纸带有什么物理含义?(此处以加较大分值来吸引同学的兴趣,要深入讨论)(学生讨论展示活动)每个矩形纸带所示的运动均为匀速直线运动,结合在一起为速度跳跃增大的匀速直线运动,与普通的匀速直线运动是有区别的。导学问题2:这种组合起来的运动能取代匀变速直线运动吗?如何改进?&&& (学生)可把时间取的更短点,剪的纸带更窄点探究1-2学生自主动手过程: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第九组第十组十一组十二组纸带长度t/2t/2t/2t/2t/2t/2t/2t/2t/2t/2t/2t/2纸带宽度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导学问题1:将时间间隔分的更小后,这种组合起来的运动能够取代原来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吗?(学生讨论)结合在一起为速度跳跃增大的匀速直线运动,仍然不能代替匀变速直线运动。留有锯齿状的空隙。导学问题2:类比两种贴图,结合以直带曲的思想,你能想到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这些小矩形的“面积”之和来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呢学生贴图成果展示:& & & & & & & & & & & & & & & & 探究一& & & & & & & & & & & & & & & & 探究二探究总结:(学生讲、学生评、教师引导)1、如果Δt 取得非常小,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就能非常准确地代表物体发生的位移。----这是“无限逼近”的思维方法。2、如果 Δt 取得非常非常小,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刚好等于v-t图象下面的面积。探究结论:(小组各自总结结论,分享,整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应急预案:若有同学提到此处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推导,那么匀减速是否也满足该结论呢?可引导学生思索把纸带反贴实际上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故道理相同。(板书)(二)、用v-t图象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学生)[做一做](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板书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并评价,对板书展示规范正确的和评价中肯的小组给予加分奖励)从v-t图象中,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方案一:梯形“面积”=位移X=V0+Vt2&t&,结合vt=v0+at&,推出:X=v0t+12&at2&应急预案:若此处学生推导是方案一中的x=v0t+12&at2&& ,则顺势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概念。公式:v=v0+vt2&&方案二:(分割法)三角形“面积”+矩形“面积”=位移 & & & & & & && x=v0t+12&at2&[活动3----探究过程回顾](师生互动)1、分割许多很小的时间间隔⊿t----微分2、⊿t 内是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化简3、所有⊿t 内的位移之和即总位移----求和当时间间隔无限减小(⊿t→0 )时,平行于t 轴的折线就趋近于物体的速度图线,则速度图线与t 轴包围的面积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上述三个过程是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微元法。[活动4----达标练习]【例题1】: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变式练习1】教师手拿粉笔盒与讲桌持平,松手使其做自由下落(已知该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求粉笔盒多长时间后落地?根据已学知识分析要求时间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设计意图:明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式;为下节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做好铺垫。【变式练习2】一辆汽车以2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它在停止前最后1s内的位移。设计意图:方法一:先求初速度,再用位移公式计算方法二:针对高层次学生,可引导对匀加速直线运动逆向为匀减速的思维培养【例题2】:某人骑自行车以4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若加速度大小为0.5m/s2,则经6s后,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经10s后,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教师)刹车陷井(公式要符合条件)。计算题运算规范要求:一般应该先用字母代表物理量进行运算,得出用已知量表示未知量的关系式,然后再把数值和单位代入式中,求出未知量的值。这样做能够清楚地看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计算也简便。[活动5----本课小结]一、用v-t图象研究运动的位移位移=“面积”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x=v0+Vt2&t& x=v0t+12&at2&三、物理思想方法----极限思想;微元法[课后活动布置]1、小组共同探讨课本P40“思考与讨论”,为下节讲述位移—时间图像做好铺垫2、作业:(完成在作业本上,注意规范表述)3、思考: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中,各量的符号有何要求?附件:一、板书设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位移公式:X=vt图像中表示:矩形面积&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导出过程:微元法图像中表示:x=v0t+12&at2&位移公式: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面积&三&、应用
&&&&教学活动
精品导学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微元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