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儿研究所中心李艳华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学院
发布时间: &&
姓&名:&王金生
职&称:教授
现任职务: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号,
电子邮件:
王金生,男,1957年出生,长春科技大学水文地质专业博士毕业,工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后出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第一届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兰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咨询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和国家水资源论证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曾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完成汶川地震、多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和饮用水安全事件等跨省的重大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主持完成&973&课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中美、中德、中日、中意等多国合作项目,以及环保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防科工委等部委科研项目50多项。在地下水流与水质迁移数值模拟、地下水更新能力、核废物处置的地下水环境安全评价方面获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和专著260余篇(部),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培养了一批环境科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曾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以及省级优秀勘察成果等科研奖励10余项。
长春科技大学(现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部与新疆八一农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大专毕业新疆广播师范大学,半脱产,数学专业结业
主要工作经历
至今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总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年在美国杨伯翰大学环境模拟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
核工业总公司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核环境水文地质研究,年起任助理研究员,年起任副研究员,年起任研究员,其中年任水环境研究室主任,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合作研究
-新疆兵团设计院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水文地质专业研修半年;
-新疆兵团农八师团下乡
担任的主要课程
[1] 水科学前沿 (硕士、博士研究生)
[2] 地下水(硕士、博士研究生)
[3] 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硕士、博士研究生)
[4] 渗流理论(硕士、博士研究生)
[5]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前沿(硕士、博士研究生)
[6] 环境水文地质学、环境影响评价(本科)
主要研究领域
[1] 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
[2] 包气带-含水层地下水数值模拟
[3] 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及转化规律
[4] 环境应急管理技术与水污染治理材料
[5] 核废物地质处置与地下水环境安全
代表性研究项目
[1] ,铀、锶和铯在凹凸棒石黏土中的吸附机理与改性吸附效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
[2] ,松花江傍河取水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示范,国家重大水专项&十二五&课题,子课题负责人
[3] ,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区域地下水数值模型研究,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项目,主持人完成的课题与项目
完成的课题与项目
[4] ,和林格尔县水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研究,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环保公益项目,主持人
[5]2011-2013,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地下水脆弱性与污染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研究,环保部课题,主持人
[6] 2011-2012,基于时空分布的中国环境事件统计分析研究,环保部课题,主持人
[7] 2009,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管理技术规定研究,水利部-地下水保护行动,课题主持人
[8] 2009,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水利部-地下水保护行动,课题主持人
[9] ,东海岛海水入侵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微生物响应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
[10] ,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与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综合示范研究,国家重大水专项&十一五&课题,主持人
[11] 2008-2011,北京市地下水循环再生能力研究,北京市&十一五&重大科技计划课题,主持人
[1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区划与土地安全利用的关系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主持人
[13] ,氚在孔隙介质中迁移的滞留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
[14] ,极低放废物处置非均匀介质评价模式与参数测定,国防核设施退役专项,主持人
[15] ,黄河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
[16] ,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变化规律,国家&973&项目,课题第二负责人
[17] ,吉林新木采油厂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石油科研项目,主持人
2005年之前承担的科研项目
[1] 超铀核素近地表迁移行为及其处置安全评价方法学研究,中日(CIRP-JAERI)合作研究项目,数值模拟分项目主持人
[2] 中低放废物近地表处置安全评价方法学研究,中日(CIRP-JAERI)合作研究项目,数值模拟分项目主持人
[3]&99Tc在孔隙介质中迁移数值模拟,中日(CIRP-JAERI)合作研究项目第二期,主持人
[4] 广东低中放固体废物北龙处置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选址、申请建造、申请运行),主持人
[5] 核素在包气层与含水层中迁移的三维模式及计算机程序研制,中核总纵向课题,主持人
[6] 低水平放射性废料处置场址特性参数量测与评估,大陆与台湾合作项目,主持人
代表性论文
[1]&,&Jinsheng Wang*,&&Pcharacteristics&&historical&.&, ().
[2]&Yanei, Yuanzheng Zhai*,Jinsheng Wang,&&.&, 2014,&(4): 1373-.
[3]&,&王金生*,&翟远征等PAHs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接受待刊
[4]&仪彪奇王金生*,左锐完善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规范的探讨人民黄河2014,36()41-43.
[5]&杨斌王金生,詹金凤遥感卫星波段组合与比值分析在汶川地震前后的应用航天返回与遥感2014,35()
[6]&王燕高吉喜王金生等,&新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应用生态学报2014,25().
[7]&王燕高吉喜王金生等,&吉林省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14,34().
[8]&王燕高吉喜王金生.&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动态研究&&以辽宁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生态经济2014,30()157-160.
[12]&(3): , doi: 10.-012-2409-3.
[13]&(1): 67-79, doi: 10.2458/azu_js_rc.v55i1.16043.
[14]&(7): , doi: 10.-012-2045-9.
[15]&MA(2): ,&
[16]&,&.&, ().
[17]&Biaoqi Yi,&Jinsheng Wang, Rui Zuo.&.&2013,-3293, doi:&.
[18]&Tuoya Tai,&Jinsheng Wang.&.&2013,&-2335, doi:&&.
[19]&王威王金生*,&滕彦国等.&环境污染与防治()
[20]&,&滕彦国等地下水更新能力评价指标问题刍议&更新周期和补给速率的适用性.&水科学进展, 2013,&24()
[21]&,&周俊.&北京市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流动和更新模式的水化学和同位素标记.&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21()
[22]&,&滕彦国等基于过程模拟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32()
[23]&胡立堂王金生,&张可霓北京市平原区饱和-非饱和地下水三维流模型建模方法, 2013,&49()3338
[24]&,&滕彦国等国内外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立法经验比较.&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3,35()
[25]&,&左锐.&基于地下水水源地分类的保护区划分方法筛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49()
[26]&,&宋柳霆等浑河冲洪积平原土壤及浅层地下水中铅的分布特征.&环境化学, 2013,&32()
[27]&,&*&宋柳霆等.&,&49()
[28]&,&戴宁等法分析湛江东海岛海水入侵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49()
[29]&,&岳卫峰,&等内蒙古义长灌域近20年地下水均衡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49()
[30]&,&左锐,&等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确定与开采方案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49()
[31]&(5): 919-932, doi: 10.-012-0973-7.
[32]&uanYanguo&, 440: 14-23,&
[33]&(ICBEB), Macao, -1849, doi: 10.1109/iCBEB..
[34]&(ICBEB), Macao, -1278, doi: 10.1109/iCBEB..
[35]&(ICBEB), Macao, -1259, doi: 10.1109/iCBEB.2012.99.
[37]&(11): ,&
[38]&(5): .
[39]&ongyanJixi&(4): 518-523,&1007s27-6
[40]&,&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动态要素的时间变化及其启示.&水利学报, 2012,&()
[41]&,&*郇环等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更新能力变化的动态均衡证据.&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42()
[42]&,&杨志兵等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包气带介质的污染物阻滞能力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2,&34()
[43]&,&郑骥.&含砷废水、废渣的处理处置技术现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48()
[44]&,&郑骥.&有色金属冶炼废渣有价金属湿法回收技术及现状.&矿产综合利用, 2012,&()
[45]&,&滕彦国.&加强管理:&让危险化学品运输不危险.&环境保护, -51.
[46]&,&朱悦铭等基于浅层地下水回灌的基坑工程沉降防治分析与计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2,&39()
[47]&,&滕彦国等由交通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
[48]&,&王业耀等我国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48()
[49]&,&滕彦国,&等基于共享应用的环境监测GIS平台研究.&中国环境监测, 2012,&28()
[50]&,&滕彦国,&等晋江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及污染源解析.&农业工程学报, 2012,&28()
[51]&,&滕彦国,&等基于Bayesian-MCMC方法的水体污染识别反问题.&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39()
[52]&,&韦宝玺,&等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地下水水源地污染源识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2,&39()
[53]&u(1-4): 497-506,&007s1270-010-0494-x.
[54]&&(ISWREP), Xi&an, -19,&
[55]&(iCBBE), Wuhan, , doi: 10.1109/icbbe..
[56]&ie(1-3): , doi: 10.1007/ s1 -9082-1.
[57]&uiER(2): 212-216.
[58]&翟远征,&滕彦国等试论地下水更新能力与再生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47()
[59]&,&*滕彦国等北京市泉水的水化学、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作用.&地质通报, 2011,&30()
[60]&,&*滕彦国等北京市不同水体中D和组成的变化及其区域水循环指示意义.&资源科学, 2011,&33()
[61]&,&*左锐等北京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中水-岩作用的锶同位素示踪.&科技导报, 2011,&29()
[62]&,&*郑洁琼等北京市近30年用水结构演变及驱动力.&自然资源学报, 2011,&26()
[63]&,&左锐等地下水年龄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地球与环境, 2011,&39()
[64]&,&滕彦国等北京平原区永定河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地球学报, 2011,&32()
[65]&,&苏小四.&正交试验法在地下水数值模拟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工程勘察, 2011,&39()
[66]&,&胡立堂等沿海大降雨区地下水利用探讨&以泉州沿海地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
[67]&,&滕彦国等氚在黏土矿物等多孔介质中的滞留机制.&环境科学, 2011,&32()
[68]&,&松花江松原段沿岸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地质科技情报, 2011,&30()
[69]&,&水力截获技术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33()
[70]&,&李剑等第二松花江沿岸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污染现状.&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9()
[71]&,&滕彦国等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管理技术研究.&中国水利, 2011,&()
[72]&,&翟远征等北京平原区永定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演化规律.&地球学报, 2011,&32()
[73]&,&胡立堂.&松花江佳木斯段潜水脆弱性评价.&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41()
[74]&,&滕彦国等好氧活性污泥对水相中Hg.&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34()
[75]&,&滕彦国,&等基于NMF与CMB耦合应用的水体污染源解析方法.&环境科学学报, 2011,&31()
[76]&,&左锐,&极低放废物近地表处置的环境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1,&30()
[77]&,&滕彦国,&改进的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地下水水质评价.&计算机应用, 2011,&31()
[78]&,&滕彦国,&基于GA-SVR的渗透系数参数反演方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1,&38()
[79]&,&滕彦国,&等环境应急指挥平台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34()
[80]&,&滕彦国,&基于GA参数优选的&-SVR地下水位预测方法.&水资源保护, 2011,&27()
[81]&,&滕彦国,&等泉州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地球学报, 2011,&32()
[82]&,&孙宗健,&加强环境监管确保环境安全&&多起异地非法倾倒危险废物事件的启示.&环境保护, 2011,&()
[83]&,&王业耀,&等基于数值模型的地下水污染预警方法研究.&中国地质, 2011,&38()
[84]&and&()
[86]&(),&.
[87]&ijin,&Enhancement of pyrene removed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by Bidens maximowicziana(5): 645-650.
[88]&,&苏小四等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参数敏感性分析.&人民黄河, 2010,&32()
[89]&,&杨蕴哲.&原位电化学杀菌技术处理循环冷却水.&环境工程学报, 2010,&4()
[90]&,&杨洁等滨海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37()
[91]&,&吴东杰等北京市泉水变化状况及原因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37()
[92]&,&滕彦国等基于GIS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0,&32()
[93]&,&林学钰,&等多孔介质中氚的滞留及对相关试验的影响.&工程勘察, 2010,&38()
[94]&,&左锐,&等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 2010,&21()
[95]&,&滕彦国,&等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地下水保护能力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中国水利, 2010,&()
[96]&,&滕彦国,&基于GA参数寻优的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26()
[97]&G(7): .
[98]&.&and(), doi:&.
[99]&and&(), doi:&.
[101]&,&滕彦国等核素在非均匀介质中的迁移预测.&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
[102]&,&丁爱中等腐植酸对水溶液中丁草胺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28()
[103]&,&杨谊等内电解、Fenton试剂处理腈纶废水.&化学工程师, 2009,&()
[104]&,&滕彦国等黄河河床沉积物渗透性的试验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9,&36()
[105]&,&李云生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总量减排核查要点分析&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5()
[106]&,&刘立才.&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比较.&水资源保护, 2009,&25()
[107]&,&徐凌等战略环境评价技术方法与应用实践.&生态环境学报, 2009,&18()
[108]&,&付磊等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处理苯酚丙酮废水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1()
[109]&,&滕彦国.&滨海区石化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模拟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5()
[110]&,&李云生.&关于我国地下水水质保护的思考与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5()
[111]&,&李书绅等示踪剂在饱和黄土中的滞留特征比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8()
[112]&,&万洪富等湛江地区农业土壤与作物砷含量及食用安全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9,&9()
[113]&,&丁爱中,&硫酸盐还原条件下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环境科学研究, 2009,&22()
[114]&,&胡立堂,&等泉州沿海地区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水电能源科学, 2009,&27()
[115]&,&王业耀,&临汾盆地地下水资源量分析.&人民黄河, 2009,&()
[116]&,&王业耀,&基于数值模型的地下水水位预警体系研究-.&中国地质, 2009,&36()
[117]&,&博弈论在跨界水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东北水利水电, 2009,&27()
[118]&,&马放,&等生物强化技术提高SBR系统对低温苯胺废水处理能力的研究.&环境工程学报, 2009,3()
[119]&,&滕彦国,&等攀枝花尾矿库溪流中钒的分布及化学形态.&环境化学, 2009,&28()
[120]&,&矫旭东,&攀枝花矿区土壤对钒的吸附特征研究.&土壤学报, 2009,&46()
[121]&,&滕彦国,&生态足迹计算过程中的某些细节处理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28()
[122]&,&白利平,&气候异常对临汾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影响.&资源科学, 2009,&31()
[123]&,&马放,&等低温下生物强化SBR工艺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
[124]&,&张桐等重庆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研究.&中国土地科学, 2008,&22()
[125]&杜加强王金生滕彦国等生态足迹研究现状及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计算方法初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26]&,&李艳华等内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预处理腈纶废水.&工业水处理, 2008,&28()
[127]&,&丁爱中.&湖泊防渗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的数值模拟.&水利学报, 2008,&39()
[128]&,&滕彦国等垃圾渗滤液有机组分和氨氮在孔隙介质中的迁移特征.&生态环境, 2008,&17()
[129]&杜加强王金生,&滕彦国等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生态学杂志()
[130]&,&李丕学等湛江市农业土壤与作物铬含量及其健康风险.&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31()
[131]&,&舒俭民等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9314-322
[132]&,&滕彦国,&等德兴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27()
[133]&,&林玉锁,&等地震灾区城乡土壤环境保护应急对策与建议.&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25()
[134]&,&丁爱中,&等不同组成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吸附CdZn.&环境科学, 2008,&29()
[135]&滕彦国,&吴东杰.&不流动水与非平衡吸附作用对溶质运移影响的数值模型-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37()
[136]&,&腾彦国.&人工土壤渗滤工艺研究与应用.&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30()
[137]&,&滕彦国等土壤中重金属迁移数值仿真与参数灵敏度分析.&系统仿真学报, 2007,&19(),&
[138]&,&万洪富等雷州半岛典型区域土壤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26()
[139]&,&丁爱中.&湖泊防渗对湖底及周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环境科学, 2007,&28()
[140]&,&滕彦国. Grau模型在微生物膜生长动力学中的应用.&水处理技术, 2007,&33()
[141]&,&滕彦国.&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评价的前沿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7,&34()
[142]&,&郭敏丽.&在黄土中迁移的滞后特征.&中国环境科学, 2007,&27()
[143]&,&丁爱中.&干旱气候条件下黄河流域自产水资源调配方案研究.&工程勘察, 2007,&()
[144]&,&万洪富等雷州半岛农业土壤与作物镍含量及其潜在健康风险.&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26()
[145]&滕彦国左锐王金生.&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及其生态功能地球与环境()
[146]&,&滕彦国,&人工土壤渗滤-湿地系统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水处理技术, 2007,&33()
[147]&杜加强滕彦国王金生.&德兴地区土壤重金属人为污染的地球化学评价安全与环境学报()
[148]&,&滕彦国,&基于MapX矿山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7,&29()
[149]&i(5): 173-178.
[150]&429): 515-524.
[151]&王长申,&滕彦国.&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评价方法综述.&水利学报, 2006,&37()
[152]&李宏艳,&王长申.&低中放核素在地下水环境运移的动力学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25()
[153]&,&田朝晖等非饱和流节点间导水率估计及达西平均分析.&水科学进展, 2006,&17()
[154]&,&滕彦国等悬浮颗粒物对黄河铜的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29(),&
[155]&,&丁爱中.&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两种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工程勘察, 2006,&()
[156]&,&张霓等北京城市规划区水源热泵系统应用适宜性分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33()
[157]&,&利用地下水数学模型确定电厂灰场库容.&地下水, 2006,&28()
[158]&吴东杰.&圆明园遗址公园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5,&32()
[159]&郭敏丽,&田浩等极低放废物处置研究进展.&辐射防护, 2005,&25()
[160]&,&王宁.&四平市二龙湖底泥磷释放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6()
[161]&,&梁团豪.&人工智能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水力发电, 2005,&31()
[162]&,&焦志兰等黄土包气带水分绕流条件下核素迁移的数值模拟.&辐射防护, 2005,&25()
[163]&,&孙福丽等值对包气带土壤吸附铅和汞的影响实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5,&32()
[164]&,&滕彦国.&预测铜生物毒性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中国环境科学, 2005,&25()
[165]&,&滕彦国,&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22()
[166]&王国华,&李书绅等不流动水对黄土包气带溶质运移影响的实验研究.&水利学报, 2004,&()
[167]&王澎,&刘文臣等划分地下水源地保护区的数值模拟方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31()
[168]&,&滕彦国.&地下水与河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31()
[169]&,&退役尾矿坝的环境安全问题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31()
[170]&,&滕彦国.&小波分解与变换法预测地下水位动态.&水利学报, 2004,&()
[171]&,&林学钰.&运城盆地漏斗区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资源科学, 2004,&26()
[172]&,&铬渣毒性对环境的影响与产出量分析.&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4()
[173]&,&在临汾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山西建筑, 2004,&30()
[174]&,&滕彦国等高氟地下水混凝沉淀降氟试验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31(),&
[175]&,&李书绅.&饱和黄土中和Br.&环境科学学报, 2004,&24()
[176]&,&林学钰.&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地球学报, 2004,&25()
[177]&,&应用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原位修复地下水污染.&污染防治技术, 2004,&()
[178]&,&晋陕峡谷地区岩溶地下水的同位素及水化学分析.&工程勘察, 2004,&()
[179]&郭敏丽,&刘春立等和在黄土中的迁移特性比较.&环境科学, 2003,&24()
[180]&,&林学钰.&水文地球化学模型研究进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30()
[181]&,&陈家军,&等包气带水气二相流CO.&环境科学, 2003,&24()
[182]&,&李书绅等和在黄土地下水中迁移的数值模拟.&中国环境科学, 2002,&22()
[183]&,&陈家军,&等包气带水气二相流实验研究.&土壤学报, 2002,&39()
[184]&,&林学钰,&水资源系统模糊优化调度中的动态AHP及应用.&系统工程学报, 2002,&17(),&
[185]&,&王志明,&等、和在非饱和黄土中迁移特征研究.&环境科学学报, 2002,&22()
[186]&angi(2): 180-184
[187]&杨志峰,&王丽等溶质在细粒孔隙介质中迁移预测的可靠性分析.&水利学报, 2001,&()
[188]&彭胜王金生,&王志明等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流动参数确定实验研究水科学进展()
[189]&,&杨志峰等不流动水对包气带溶质运移的影响研究进展.&水利学报, 2001,&()
[190]&,&林学钰.&山西晋祠泉在引水条件下的可再生性研究.&中国岩溶, 2001,&20()
[191]&,&林学钰,&模糊动态AHP及其在水资源系统模糊优化中的应用.&系统工程, 2001,&19()
[192]&杨志峰,&李书绅等低中放废物处置场核素经地下水迁移对环境影响预测.&环境科学学报, 2000,&20()
[193]&李书绅王志明等核素在非饱和带中迁移的非平衡吸附数值模式辐射防护()
[194]&杨志峰,&陈家军等包气带土壤水分滞留特征研究.&水利学报, 2000,&()
[195]&,&李合莲.&非平衡吸附对核素迁移的影响及平衡速率参数的确定.&中国环境科学, 2000,&20()
[196]&王志明王金生.&长江水的使用所致流域居民剂量的估算中国环境科学()
[197]&,&王红旗,&包气带可压缩气体流动数学模型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27()3
[198]&,&王红旗,&等填埋场释放气体运移数值模型及应用.&环境科学学报, 2000,&20()1
[199]&,&奚成刚,&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流数值模拟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 2000,&11()
[200]&,&陈家军,&等包气带水气二相流国外研究综述.&水科学进展, 2000,&11()
[201]&李书绅,&杨志峰.&包气带中迁移的浓度双峰分布数值模拟研究.&中国环境科学, 6-560.
[202]&,&王红旗,&填埋场释放气体运移数值模型.&环境科学, -99.
[203]&奚成刚陈家俊王金生.&水气二相流及污染物运移数值模拟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4]&王金生,&李同斌刘金山等洪积扇潜水与冲洪积平原多层结构潜水、承压水水流模型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5]&王金生,&李书绅王志明.环境科学学报()
[206]&王金生,&李书绅王志明等核素迁移的二维非平衡吸附数值模式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207]&陈家军王金生,&赵英杰包气带水分运移数值模拟研究工程勘察
[1]&林学钰王金生等著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可更新能力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2]&王金生著核素在地质介质中迁移的数学模拟见李书绅等著237Np,&238Pu,&241Am和90Sr在包气带黄土、含水层和工程屏障材料中迁移规律研究原子能出版社北京
[3]&王金生著核素在孔隙介质迁移的数学模拟见李书绅等著核素在非饱和黄土中迁移研究原子能出版社北京
[4]&王金生等著汶川地震灾区土壤污染评估及应对措施,见陈吉宁等著,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环境安全评价方法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
[5]&王金生等著黄河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见黄河水科学前沿编著委员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6]&赵元艺,王金生等著&矿床地质环境模型与环境评价,北京:地质出版社,
[7]&滕彦国王金生李剑等汶川特大地震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北京:科学出版社
[8]&授权发明专利:王金生、李剑、鲍文菊等一种铁改性凹凸棒石吸附剂处理四环素废水的方法
[9]&授权发明专利:王金生、李剑、鲍文菊等铝改性凹凸棒石吸附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10]&授权发明专利:王金生、李剑、鲍文菊等一种铝改性凹凸棒石吸附剂处理多西环素废水的方法
[11]&授权发明专利:李剑、王金生、鲍文菊等一种铁改性凹凸棒石吸附剂处理金霉素废水的方法2014.7.
[12]&授权发明专利:李剑、王金生、鲍文菊等一种铝改性凹凸棒石吸附剂处理四环素废水的方法2014.7.
另外,申请已经受理,在审的发明专利个。
曾获得的主要荣誉、奖励
[1]&,,(已公示)
[2]&2012,极低放废物填埋场选址及评价方法研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4]&2004,北京地区有机微污染物中多环芳烃,含、、杂原子致癌有机污染物研究,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5]&2003,在黄土中的迁移及在花岗岩中的扩散行为研究,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
[6]&2002,超铀核素近地表迁移行为及其处置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
[7]&2002,多泥沙河流影响带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研究,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8]&1996,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二等功
[9]&1996,论文《低中放废物浅地层处置安全评价模式研究》,山西省科协-96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10]&1995,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浅地层近地表处置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1]&1996,论文《核素迁移的二维非平衡吸附数值模式研究》,山西首届青年科学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2]&1996,用于低放废物浅地层处置安全的计算机程序,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3]&1995,新疆安集海地区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新疆兵团(部级)优秀勘察成果三等奖
[14]&1994,山西省国防科工办授予年度劳动模范称号
[15]&1992,新疆焉耆盆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及规划报告,新疆兵团(部级)优秀勘察成果二等奖
[1]&2009年起兼任国家首届环境应急专家组专家
[2]&2014年起兼兰州市人民政府专家
[3]&2006年起兼任吉林大学、新疆兵团设计院兼职教授
[4]&2003年起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理事,中国第四纪科学委员会委员
[5]&1997年起兼任中国环境评价分会副秘书长,年起任副主任委员
[6]&2011年起兼学术委员会委员
[7]&年兼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