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南口医院现正在下大雨吗?

一代七孔桥花海  如果说起昌平近几年最火的几处人造自然景观,那么南邵张各庄的百亩银杏林可以算上一景,如果说再选一景,那么咱们今天要念叨念叨的猪脚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她就是十三陵七孔桥花海。  本篇内容图片转自【指南针盆友】、【北京昌平微信公众账号】、【海伦盆友】、【孙立盆友】、【墨竹w盆友】、【糊涂花大少盆友】、【守望沉默weigiy盆友】,在此表示深深滴感谢。  很多盆友都问南南今年的七孔桥花海现在是何光景,大概再过个个把月,也就是二三十天,一年几季美景的七孔桥花海就要惊艳登场了,届时,格桑花、薰衣草、马鞭草等草木将再次茂盛生长,万花吐蕊,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桥下舞(⊙o⊙)…  说到了七孔桥花海,南南想简单八一八这里的前世今生,看看花海,听听故事,也算是一桩乐事O(∩_∩)O~二代七孔桥花海  所谓七孔桥花海,大概范围就是以现在的昌赤路七孔桥为最西端,以十三陵水库二坝为最东端,花海就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开阔地之上。  这里最早其实就是一片荒地,后来渐渐地演变成了能够骑马驰骋的草原,再往后发展就是历经几代繁盛枯萎的花海美景了……  这里所说的七孔桥实际上应该叫做新七孔桥,就在这座现代桥梁的东侧下方,有着一些石头的构件,其实这些石构件所组成的物体就是那座与新七孔桥对应的老七孔桥。  老七孔桥是明十三陵古桥的一部分,老七孔桥又称神路桥,是明十三陵陵区中最大的桥梁,原桥既平直又有装饰神路的功能,明清时一般情况车马不得在桥上通过,只能在桥旁涉水行走。明代七孔桥遗址  七孔桥神奇之处在于原桥石栏板,用手轻敲可发出金钟银铃一般音响,栏板与栏板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原因在于建桥时根据每块栏板含铁量多少,按中国古代音律宫商角徵羽五音组成,所以七孔桥又称五音桥,该桥于明万历、天启以及民国时期几经洪水破坏,如今仅存残坏桥墩供人凭吊。明代七孔桥遗址明代七孔桥遗址  当然如果您想一睹大明朝的原装古桥,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就在新七孔桥下,介于新旧七孔桥之间的位置,有一座没有护栏的五孔桥,现在已经保护起来不让汽车经过了,这座小桥是一座古桥,除了没有护栏之外,其他还是很完好的O(∩_∩)O~明代五孔桥遗址明代五孔桥遗址  如果您开车从昌赤路新七孔桥一侧的辅路开下,可以驻足留意下这座残破的老七孔桥,如今它的名字再一次名扬昌平及北京诸多地区,也算是一种新的重生吧O(∩_∩)O~三代七孔桥花海  那么这传说中的七孔桥花海怎么过去呢?乘坐公交314路,872路,878路,879路,925路,昌55路,昌67路,昌32路等在七孔桥站下车,自驾骑行沿昌赤路,过十三陵神路到七孔桥下,千亩花海跃然眼前O(∩_∩)O~当然也阔以把车停在十三陵水库二坝附近,然后步行走过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O(∩_∩)O~第四代七孔桥花海正在酝酿中第一代七孔桥花海第二代七孔桥花海第三代七孔桥花海南口记忆(nankoujiyi)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nankoujiyi宣传昌平历史文化,感知身边别样美好。热门文章最新文章nankoujiyi宣传昌平历史文化,感知身边别样美好。遇暴雨红色预警 北京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图)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高尔夫球场铁架“翻墙”砸向小区
  昨日,石景山区雍景天成小区,一辆汽车顶部被铁架砸凹。前晚19时许,石景山区迎来一场夹杂着冰雹的暴雨,田村路附近的18号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的6根铁架被风吹倒。高约30米的铁架“跨过”高尔夫球场外的小道,砸毁小道旁的围墙,倒向雍景天成小区,数十辆汽车被不同程度砸毁,几辆轿车甚至被铁架砸变了形。据小区物业统计,共有4人受伤,55辆汽车受损。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昨日,昌平区南口镇前桃洼村,村民的菜园里还有一夜未融化的冰雹。前晚,昌平降下今年北京观测到的最大冰雹。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昨日,昌平区南口镇前桃洼村,村民在地里清理被冰雹砸落的桃子。前晚冰雹过后,南口镇部分村庄农作物几近绝收。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前日20时许,北京突降暴雨,海淀区翠微大厦门前积水,造成附近路段车行缓慢。
拍者 覃世明
前晚,暴雨之后,翠微大厦门前,工作人员正在清理雨箅子。
拍者 覃世明
  前日傍晚,一场大雨突降京城。根据市气象台的统计数据,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4毫米。伴随着大雨,在昌平流村镇还出现了冰雹,持续约半小时,最大冰雹直径7厘米。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介绍,这也是今年截至目前北京观测到的最大冰雹。
  市防汛办表示,这场降雨短时雨强大,田村东路铁路桥、新兴桥、紫竹桥等11处道路出现积滞水。
  新京报讯 暴雨等红色预警时,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将停课,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情况调整工作时间。前日,首都之窗公布《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2014年修订)》。
  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包括微信等
  《应急预案》显示,北京的汛期是每年6月1日至9月15日。汛情预警包括暴雨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洪水预警,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四个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加以表示。
  根据预案规定,预警信息可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短信等方式进行发布,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黄色预警发布时将关闭旅游景点
  《应急预案》规定,当发布黄色预警时,流域防汛指挥部对河道、水库、闸坝加强调度,保证安全运行,指导区县防汛指挥部做好抢险准备工作,指导受洪水威胁区域的人员转移工作。区县防汛指挥部做好重点地区的巡查抢险以及山洪易发区、泥石流易发区、采矿区、低洼地区、危旧房屋等危险地区的群众避险转移和安置工作,关闭旅游景点,实行交通管制等临时性措施。
  当发布橙色预警时,教育部门须做好中小学、幼儿园暴雨应对工作,保证在校学生安全。相关单位可暂停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各社会单位可视情况安排错峰上下班。
  当红色预警发布时,市防汛指挥部根据预警、雨水情、工情、险情、灾情等情况可启动级应急响应;特殊情况下市防汛指挥部可对特定区域启动级应急响应。市委、市政府组织驻京部队、武警、专业抢险队等一切力量全力进行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情况调整工作时间。
  水·祸
  11处路段积水有些已是“老大难”
  市排水集团称,部分路段积水因短时雨强较大,且落叶堵住雨水箅子
  新京报讯 16日晚间,新兴桥西南角辅路、阜石路与巨山路交叉口以东铁路桥下、西山美墅馆南门、杏石口桥、紫竹桥、蒲黄榆路口、靛厂路千禧街两侧、岳各庄北桥、木樨园桥辅路、槐房西路新宫地铁南侧、田村东路等11处路段,出现短时积滞水。
  记者发现,其中有些地段此前也曾经出现积水,属于“老大难”问题。比如此次积水的新兴桥,在日,就曾经出现过严重积水,当时行人通过都很困难。还有紫竹桥,在日也曾经出现过积水。2012年“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这些地方更是大多出现了积水。
  据了解,2012年“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北京启动了下凹式立交桥泵站改造。去年改造了20座经常积水的下凹式立交桥泵站,今年改造的23座泵站在6月1日入汛前也已具备防汛功能,汛后将进入收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改造过泵站的桥区,在今年入汛以来的多场降雨中,基本没发生积水问题。而以前,这些桥区都是常见的积水点。此外,还有一批下沉式立交桥泵站计划在明年改造。
  不过记者发现,紫竹桥、新兴桥等多次发生积水的桥区,并不在改造计划内。市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称,这些桥区此次发生短时积水,主要也是由于短时雨强较大,大风导致树叶糊住雨水箅子导致。
  他表示,接下来将根据接到的雨情预警等级,在下雨前提前安排抢险队到达重要桥区待命,实现“人等雨”;对于周边树木繁茂,容易发生树枝树叶堵塞雨水箅子的地区,将在雨前、雨中安排排水作业人员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在最短时间处置完成。
  “桥下积水2米 18辆车被淹”追踪
  田村东路申请建排水泵站
  新京报讯 昨日,田村街道办事处表示,已向上级申请修建雨水泵站。
  前晚一场降雨,田村东路的铁道桥下积水,造成18辆车被淹。(本报昨日报道)
  被淹车辆开始理赔
  昨日11时,田村东路铁道桥下的积水路段已被清理干净,一辆黑色轿车和一辆大客车仍滞留路边。
  铁道桥下,一辆蓝色小轿车正被缓缓拉到拖车上。车主刘先生说,他就住在附近,因社区里面没地方停车,他便把车停在了桥下,“昨晚下大雨没出来,今天一早出来,发现很多人在拖车,我的车也被淹了。”
  据海淀区通报称,目前,有关保险公司已连夜赴现场勘查,进行车辆理赔等后续工作,被泡车辆车主已开始与相关保险公司对接。
  该地区将纳入改造名单
  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晚田村东路总降雨量为49.4毫米,其中19点到20点的一个小时内就下了48.4毫米,短时雨强较大,已超出当地的排水标准。加上伴有冰雹大风,瞬间风力达到6-7级,出现大量断树叶,致使雨水箅子被断枝落叶堵塞,影响雨水的及时排出,瞬间形成积水1.5米。
  据市防汛办介绍,该路段属于城乡接合部,没有雨水泵站,也并非重要路段,所以没有设定固定值守点,只有巡查人员会进行巡查。今后该地区应该会纳入改造名单之列,改造后移交给排水集团。
  街道办已申请建泵站
  田村街道办城管科科长王先生表示,已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修建雨水泵站。
  “最有效的就是修泵站,积水达到20厘米就开始自动运转排水。”王先生说,在泵站建成前,临时的应急举措就是在大雨来临前,由区里的防汛部门抽调两三辆抽水车来预防。
  王先生还表示,雨季也将协调有关部门,增加人员值守并定期清淤。
  雹·祸
  乒乓球大小冰雹砸毁整村蔬果
  新京报讯 前晚6时许,昌平地区降下冰雹,单个冰雹直径甚至达70毫米。昌平区南口镇为冰雹重灾区,多个村庄果木蔬菜被冰雹砸坏,部分村农作物几近绝收。
  昨日,南口镇防汛办主任蒋玮表示,对于重灾村,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村民尽快恢复生产。对于农作物受损的农户,昌平区农业局将向农户免费发放种子和肥料。
  农作物被冰雹砸坏几乎绝收
  昨日上午,在南口镇前桃洼村,64岁的村民谷士来正在地里清理被冰雹砸落的桃子、苹果等。果园内,大部分果树树叶已掉光,而在他家的菜地里,已到采摘季的包菜被砸得只剩下小部分菜心,玉米大部分的叶子也被砸掉,只剩下玉米秆立在风中,各种瓜类被砸得只剩下藤蔓。
  “暴雨下了不到1分钟,就变成冰雹,大的比乒乓球还大,小的也跟杏似的,下了20多分钟才结束。”谷士来称,昨日上午他巡查了一遍冰雹后的果园,发现15亩地里已经没有蔬果可以售卖,损失在10万元以上。
  前桃洼村村委副主任谷士超介绍,该村有超过2000亩农作物被冰雹砸坏,几乎全部绝收。目前正在统计其他损失。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平支公司也已开始对遭受雹灾的果园展开灾情查勘定损和理赔服务。负责人称,7至15个工作日能完成赔偿款赔付。
  不少汽车顶部被砸出大窟窿
  除了农作物,在村民家中,玻璃窗、太阳能热水器、瓦片均被不同程度砸坏,不少村民家的汽车顶部甚至被砸出了大窟窿。
  谷士来家的轿车就被砸出了多个大窟窿,车顶有近百个凹坑,车后盖的挡风玻璃也被砸碎。离该村不远的荣科汽车修理厂负责人介绍,仅仅一个上午,该厂就接到十余单修理生意,“全是被冰雹砸的,车身上全是窟窿”。
  在村民时景玲来不及清理的菜园里,还存留着大量冰雹,一夜之后,冰雹仍未融化完,部分个头仍与乒乓球大小不相上下。
  据昌平南口镇防汛办负责人介绍,该镇观测到的冰雹平均直径为30毫米,最大的冰雹直径达到了70毫米。
  为何出现7厘米大冰雹?
  “超级雷暴单体”带来最大冰雹
  7厘米,前日昌平降下今年北京观测到的最大冰雹。
  为何出现如此强劲冰雹?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解释称,这主要是出现了强盛的超级雷暴单体。据了解,该单体中心是一个气旋,能够旋转上升几公里,并带来闪电、暴雨和大风(包括龙卷风),有时会带来巨大的冰雹。
  乔林介绍,单体出现以后,上升运动很强,使得云层里面的固态冰粒不断吸收水汽增长,形成了冰雹。冰雹在下落的过程中,冰雹之间碰到一起,体积会变得更大。乔林说,冰雹一般为1-2厘米,7厘米的比较少见。不过,北京夏季多对流天气,出现冰雹并不异常。
  专家提醒,夏季多对流天气,市民应及时关注临近天气预报。
  为何昌平延庆常有冰雹?
  远郊山区多 海拔高更易出现冰雹
  为何冰雹经常出现在昌平和延庆?对此,乔林表示,冰雹的出现区域与方位关系不太大,而是与海拔有关。他解释,远郊区县山区多,山区距离云层底部的距离更近,因此冰雹从云体里出来以后更快地落到地面,冰雹融化速度慢,到达地面后,个头也不会缩小多少。相反,城区属于平原地区,距离云层底部较远,冰雹下落过程中,随着气温升高,融化得快,到地面个头会变很小,甚至直接融化消失。
  此外,乔林说,山区相比城区更容易形成冰雹,因为山区容易吸收太阳的热量,对流活动更强盛,更有利于冰雹的形成。
  冰雹形成后,由于其密度大,加上个头不小,在重力作用下冲力很大,容易对农作物造成破坏。
  A22-A2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饶沛 邓琦 何光 李馨 刘珍妮 李宁 见习记者 凌晨 实习生 郑淙文
  通讯员 韩慧 徐娜 张磊《南口一九三七》昌平热拍中
原标题:《南口一九三七》昌平热拍中
  78年前的南口战役是抗战初期,与淞沪会战等齐名的重大战役。图为1937年8月,增援南口的13军士兵集合聆训,誓师出征杀敌。
  78年前以昌平南口地区为主战场、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3个月亡华妄想的“南口战役”将首次搬上大荧幕。记者了解到,电影《南口一九三七》正在昌平南口、河北怀来地区拍摄。该片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昌平区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预计今年年底前制作完成并向国内外发行。
  打开78年前的尘封记忆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一个月,日军重兵扑向昌平北部南口重镇,欲从此地打通平绥线铁路,进而占领山西,控制整个华北。6万余中国军队集结在南口及长城一线,与7万日寇展开鏖战。
  “这就是与同时期‘淞沪会战’、长城各口抗战齐名的南口战役。”《南口一九三七》导演朱丹介绍,南口战役历时18天,中国军队用步枪、手榴弹、大刀对抗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战斗极其惨烈。
  日的《申报》曾这样报道:“据官方消息,本月14日南口方面的战争,甚为激烈,敌竟日以重炮轰击,至5000发左右,同时用重坦克车30余辆,向我阵地猛冲,我内外壕工事均被冲毁,我王仲廉师第五二九团罗芳部,流血奋战,死守不退,以致全团殉国,团长以下无一生存,其壮烈牺牲,实为近代战争所未有。”
  “国人对淞沪会战、血战台儿庄等战役耳熟能详,但南口战役却因为各种原因鲜为人知。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希望通过电影再现这场战役的悲壮和惨烈,让更多的人知晓这段被遗忘的历史。”朱丹表示。
  创作团队实地踏访战争遗址
  担任编剧的军旅作家徐宝琦介绍,该片以南口战役为背景,其故事梗概是,“守护英灵六十多年的老人赵铁锤挖出了南口战役指挥将领罗团长曾使用过的武器――刀型剑。罗团长女儿听说后,带着保存多年的父亲遗物――刀鞘来寻觅老人。这把刀鞘合一的利剑,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血气方刚的铁匠赵铁锤,在迎亲的路上,遭遇日寇袭击,平静的生活被战争撕碎。面对残忍的日寇,愤怒的赵铁锤在罗团长等人的感召下,毅然拿起武器,投入到战斗中。影片从赵铁锤的视角,再现了以罗团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顽强抗战的英雄壮举。”
  在剧本的策划阶段,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报社、昌平区委宣传部携相关部门、文史档案专家组成创作团队,历时两年多,沿北京昌平至河北怀来一线实地采访考证,走访了多位战争亲历者及后代、考察了战争遗迹、遗物,期间拍摄了1500多幅图片、10多个小时影像资料,采写了5万多字的书面素材,并数次召开研讨会。其间,作为合拍单位的昌平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史料采集、影片立意、资金投入等诸多方面给与强有力的支持。
  “昌平是南口战役的主战场,无数抗日军民的鲜血洒在了这片热土上,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昌平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将南口战役拍成电影,是昌平人民期盼已久的愿望。”参与该片摄制的昌平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拍摄大量应用抗战遗存真品
  影片主要角色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孙洪涛、谢芳、张勇首、杜旭东、马树超、刘继忠等著名演员出演。
  目前,该片正在居庸关、和平寺、虎峪等场地取景拍摄。居庸关古城下,战士们穿着整齐的军装,唱着“大刀进行曲”开赴战场,场面宏大,气势悲壮;和平寺广场上,五花大绑的乡亲们被日军用刺刀“刺死”,倒在“血泊”中……
  经历过南口战役的花塔寺村民李大爷,作为群众演员参与了和平寺劫难、屠村一场戏的拍摄。回想起当年,大爷忍不住掉眼泪,“我奶奶、叔叔都是在南口战役中被日本人杀死的,70多年了,我始终忘不了。”
  这部影片拍摄还运用了大量抗战时期遗存的真品。昌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口战役战场方圆3000公里,战斗阵地目前已勘察到的有近百个。近几年,南口战役战场发掘到数千件战争遗物。
  朱丹介绍,《南口一九三七》在拍摄筹备阶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剧组搜集到大量抗战时期遗存的真品和历史影像资料,如日军使用的电台、服装、防毒面具、侵华地图、画报、日记以及反映日本罪行的图片、纪录片影像等。这些真品和影像资料将在拍摄过程中大量应用,以增加影片的真实感、历史感。
  另外,影片将使用现代化三维仿真技术与大量仿真道具参与影片战争场面和音效的制作,以达到震撼的视听效果。
  南口战役
  南口战役日打响,至8月26日中国军队撤退,历时18天。其间大致经历了8月8日至15日的得胜口、南口之争夺战;8月16日至19日的南口亘横岭城间之争夺战;8月20日至26日的延翼竞争和中央被突破作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以伤亡3.3万人的代价,歼敌1.5万人,阻滞了日军西进南下的计划,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3个月亡华的妄想。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王海燕
48小时北京新闻热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