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县一中 校长 李俊校长王秋曰今何在?

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2016年高考语文预测密卷(新课标I卷)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2016年高考语文预测密卷(新课标I卷)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湖南衡阳戏曲文化_仕女图文_天涯博客
我们在遗忘中成长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6713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暂无排名
(13)(6)(2)(5)
(2)(1)(1)(7)
  湖南衡阳戏曲文化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湖南文化,登峰造极!  
一 、湖南戏剧 源远流长
湖南不仅山川秀丽,而且文化传统悠久。湖南地方戏剧以其奇异的风姿,高耸于中华艺林。湘剧、祁剧、辰河戏、衡阳湘剧、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湘昆、长沙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阳戏、花灯戏、傩戏、苗剧、侗戏等19个湖南地方戏剧剧种,如同19朵艺术奇葩,绽开在祖国的剧坛。    
湖南,周代为荆楚南境,春秋战国时期属楚。作为楚文化之一脉,湖南地方戏具有悠久的艺术传统,经历了源远流长的发展与沿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绮丽神奇的楚文化便滋养出湖南戏剧艺术的萌芽。其时,楚国的沅湘之间盛行信鬼喜祀之风俗,巫风尤盛,祭祀之时必以歌舞来娱神。流放沅湘一带的爱国诗人屈原,曾汲取这些歌舞的营养,写出了诗篇《九歌》。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沅湘之间巫师娱神歌舞的内容,还可以领略祭祀的盛况。湖南地方戏艺术,便是在这巫师的装神弄鬼和神秘的祭神歌舞中萌生的。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用歌舞表演和诙谐滑稽来为统治阶级取乐的职业艺人——优。他们不仅能歌善舞, 还会扮演人物讽刺表演。《史记》上记载,楚国有一个艺人叫优孟,常以谈笑、表演来讽刺政事。说明其时戏曲艺术的发展已从祭礼歌舞进入到艺人扮演的新层面。    
至汉代,楚地歌谣盛行,著名的“楚风”为朝廷所重视。这些歌谣为湖南地方戏剧的剧本创作、音乐曲调以及表演风格奠定了基础。    
唐代,傀儡戏在湖南民间流行。宋代,湖南的歌舞、百戏演出活动频繁。公元1172年,南宋官吏范成大到广西赴任途经湖南时,便在南岳庙见到北宋画师所绘的戏曲壁画。南宋咸淳十年,文天祥在湖南衡阳应官员们的邀请,与老百姓一起欢度上元佳节,作《衡州上元记》一文,记载了当时当地百戏及民间歌舞演出的盛况和观众的热烈情绪。    
元朝统一南北之后,中国戏曲最成熟的形式——元杂剧,随着通达的水陆交通进入湘天楚地。元人夏庭艺在《青楼集》中记载了当时一些杂剧表演艺术家到湖南演出并受到欢迎的情况。这些历史材料说明,元代湖南不仅有了频繁的戏曲演出活动,还有了深受观众欢迎的戏曲演员。    
明代以来,弋阳腔、青阳腔、昆腔等重要的戏曲声腔传入湖南,对湖南地方戏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弋阳腔,通过明初的江西移民、江西商人邀班来湘演出等途径进入湖南,与湖南各地的语言、民间音乐以及某些宗教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高腔音乐。明中叶以后,安徽商贾进入湖湘,与江西商人竞争,也邀家乡戏班来湘演出。如此,便将青阳腔带到了湖南,大大丰富了高腔音乐刻画人物、表现戏曲情绪的艺术手段,提高了高腔演唱艺术的表现力。明万历年间,昆山腔进入湖南,与湖湘语言和音乐交融,不仅形成了具有湖南民间特色的戏曲剧种——湘昆,而且还与其他地方剧种的声腔音乐相结合,成为湖南地方戏曲的重要声腔形式。    
清代,是湖南地方戏剧艺术的兴盛时期。众多的戏曲声腔进入湖南,丰富了各地地方戏曲的音乐表现力。在湖南农村中早有的闹花灯、唱采茶、田歌、山歌、秧歌、船歌等民间娱乐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地花鼓、花灯等民间歌舞演唱形式和一些民间小戏剧种。这些民间小戏,主要是歌颂劳动、爱情,艺术上生动活泼,健康明快,受到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的欢迎。     
也是在清代,湖南涌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戏剧作家和戏剧剧本。湖南湘潭人黄周星,曾作《人天乐》等戏曲剧本,他著有戏曲理论著作《制曲枝语》,在我国戏曲史上居于重要地位。长沙人杨昌寿,所著《桂枝香》等戏曲剧本,和《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等戏曲论著,对我国戏曲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衡阳人王夫之,湘潭人张九钺、张声阶、夏大观,常德人朱景英,长沙人熊超、毛国翰,新化人陈天华等,分别著有一批有影响的戏曲剧本。其他由不知名的文人和戏曲演员创作的戏曲剧本,更是数不胜数。    
通过人民群众和历代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劳动,湖南地方戏剧艺术,吸取了中华大地和湖湘文化的生命养分,历经久远、艰难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和特点的19个剧种。这些流淌着楚文化血脉,展现着湖湘传统异彩的艺术奇葩,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春风里,开放得更加鲜艳夺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剧改革方针。1952年成立了湖南省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局,进一步加强了对湖南戏剧事业的领导。整理改编了《琵琶上路》、《刘海砍樵》等剧目,推动了湖南的戏曲改革。1951年创作了花鼓戏《双送粮》,在北京世界民主青年联欢选拔演出中,获得好评。1953年,推出了《姑嫂忙》、《三里湾》等现代花鼓戏。1955年12月,湖南举行全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推出了《祭头巾》、《昭君出塞》等艺术精品。湖南省湘剧院改编演出的《拜月记》拍摄成戏曲艺术片,湖南戏剧第一次登上了银幕。  60年代初,湖南各剧种挖掘了剧目571个,曲牌595支,上演了《地下火焰》、《山花颂》、《送粮》等一批创作剧目,改编上演了不少优秀传统剧目。    
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批优秀传统剧目和创作改编的历史剧重新与观众见面。现代戏剧目的创作和演出活动蓬勃开展,涌现了一批如苗剧《带血的百鸟图》、常德汉剧《发霉的钞票》、《姻缘错》、《巧婚记》,花鼓戏《碧螺情》等好剧目。陈芜创作的花鼓戏《牛多喜坐轿》,陈健秋创作的话剧《梅子黄时》,水运宪创作的话剧《为了幸福,干杯》,甘征文创作的花鼓戏《八品官》,获全国剧本奖。    
85年以后,湖南戏剧更为兴盛,有12台大型剧目晋京演出,11个剧本在《剧本》月刊发表(至1989年),3个剧本获全国剧本奖(叶一青、吴傲君《喜脉案》、陈亚先《曹操与杨修》、冯伯铭《深宫欲海》),由省文化厅指导和扶持、陈健秋任社长的谷雨戏剧文学社于1985年10月成立,成为全省剧本创作的旗帜和核心;戏剧演出方面,几年中举办了全省戏剧季、歌话剧观摩演出等多种演出交流活动,特别是1987年在长沙举办的全省首届“洞庭之秋”艺术节,共推出专业艺术、业余戏剧等10个项目,28台演出,180多个剧节目,2800多人参加演出、展映等,可谓80年代湖南艺术的大汇聚、大展示。    
80年代末,涌现了优秀戏剧剧目《山鬼》、《镇长吃的农村粮》、《桃花汛》、《琵琶记》、《从前有座山》等。1990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举办“湖南地方戏曲大汇唱”,取得了良好效果。  90年代湖南的戏剧创作,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93年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新的娱乐文化的挤压,影响到剧本创作和演出的数量和质量,但仍有一批戏剧工作者痴心不改,坚守戏剧家园。至1999年底,湖南共有21部剧作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含其前身全国剧本奖)和文华剧作奖。    
在剧目生产方面,1994年以来,湖南省文化厅每三年举办一次全省性的新剧(节)目会演,至今已进行两届,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如舞剧《边城》、话剧《世纪风》、祁剧《走廊窄,走廊宽》、音乐舞蹈诗《扎花女》等。至1998年,共有6台戏剧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1台戏剧获文华奖,其中《边城》获文华大奖,9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999年,赵风楷、彭铁森、康健民创作的剧本《秋天的花鼓》,刘瑛创作的话剧《三0八班》获田汉戏剧文学奖。     
二 、雁城戏剧 百花齐放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雁城文化,风华正茂!  
衡阳湘剧:民间称为“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戏班子”,亦称为“衡阳汉调”,是我省特色浓郁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流行地区甚广,涉及到整个湘南东部,包括衡阳市、郴州市和衡阳、衡山、衡东、耒阳、常宁、安仁、炎陵、茶陵、攸县、永兴、桂东、宜章、汝城、桂阳、郴县等县市,还曾流行于江西永新和广东乐昌等地。    
衡阳的戏剧演出活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1274年,文天祥路经衡阳,为其时歌舞戏曲之盛所感,写有《衡州上元记》,详细记载了那年他所见到的正月十五,衡阳人民“为百戏之舞”的盛况。具体说到衡阳湘剧的源起,则传说不一。有人说,是当时在衡阳经商的江西商人从家乡邀来戏班演出,将衡阳湘剧最初演唱的高腔带到了衡阳,一些出自弋阳诸腔的剧目,至今仍保留在衡阳湘剧的传统剧目中。衡阳湘剧昆腔的传入,有人说是源自桂端王府的昆腔班,1579年,明神宗第7子桂端王朱常瀛就藩衡阳,带来了一个唱昆腔的戏班,在府中还建了一座戏台,将昆腔传入了衡阳。也有人说,在清咸丰年间,一些湖北汉班艺人来到衡阳,组班或搭班演出,给衡阳带来许多皮簧腔剧目,再加上本省湘剧祁剧声的融入,形成了衡阳湘剧的弹腔。    
从目前衡阳湘剧的声腔构成来看,正是包含了高腔,昆腔,弹腔三种主要声腔。上述几说也是从不同侧面描述了衡阳湘剧源流的一脉。根据清人杨恩寿、王凯运在《坦园日记》和《湘绮楼日记》中的记载,他们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在衡阳看到的那些衡阳戏班演出的剧目,基本上显示出了衡阳湘剧初步定型的剧种形态。    
衡阳湘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衍变和消长,至今记录在册的仍有613出。从不同剧目所用的不同声腔来划分,有昆腔戏41个,高腔戏97个,高昆腔间唱戏47个,弹腔戏418个,杂腔小调戏10个。从剧目的长短来划分,则有连台本戏6个,整本戏113个,散折戏465个。    
连台本戏是多在酬神活动频繁的秋冬之时连台演出,每天演一本,演唱时用大鼓大锣伴奏,因而又称“大鼓戏”,主要有《目连传》、《封神传》、《岳飞传》、《西游记》、《混元盒》等。    
整本戏,或称正本戏。每本演出时间多在5小时左右,故事内容独立完整。著名的有五大本高昆混合演唱的剧目“青、红、绿、白、黄”。青,即《青梅会》,表现刘备、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红,即《红梅阁》,演李慧娘的故事。绿,即《绿袍相》,演刘湛与徐月娘的故事。白,即《白兔记》,演刘智远的故事。黄,即《黄金印》,演苏秦六国封相的故事。另外,《天意图》、《麒麟阁》、《古城会》、《衣带诏》、《置田庄》、《雁门关》、《祭风台》、《莲花山》、《双奇配》、《一捧雪》、《双连帕》、《三节义》等,也是衡阳湘剧戏班必演的看家戏。  散折戏,或称单折戏,为戏班常演的精彩折子戏。演出时间每折一小时左右。盛演不衰的散折戏主要有《醉打山门》、《打碑杀庙》、《昭君和番》、《佳期拷红》、《游街坠马》、《思凡》、《描容上京》、《八戒闹庄》、《打鼓骂曹》、《杨滚教枪》、《骂府生祭》、《打龙棚》、《雁门提潘》、《高旺进表》、《攀良起解》等。     
衡阳湘剧的音乐分为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包括昆腔、高腔、弹腔、杂腔小调等四种声腔和过场曲牌、打击乐曲。唱腔今以弹腔和高腔为主,尚保存一部分昆腔剧目。舞台语言以衡州官话为基础,结合中州韵规范而成。    
衡阳湘剧的昆腔,格律同于昆曲,但咬字颇具地方特色,上声字依湘南上声字调高唱,使唱腔悠扬清亮。传统曲牌有“粗牌子”、“细牌子”之分,前者古朴粗犷,腔简字多,演唱速度稍快,用唢呐和笛子伴奏;后者细柔婉转,腔繁字疏,演唱速度较慢,以曲笛伴奏。    
衡阳湘剧的高腔曲牌,可分为《驻云飞》、《四朝元》、《锦堂月》、《桂枝香》、《香罗带》、《八声甘州歌》、《锁南枝》、《一枝花》、《驻马听》、《汉腔》等类,分“腔”与“放流”两个部分。腔尾由人声帮腔,打击乐伴奏;放流字多腔少,曲调为朗诵体,由鼓板击拍。高腔由一个人清唱,众人帮腔,不要音乐伴奏,地方特色十分浓郁。    
衡阳湘剧的弹腔也分南、北路,地方特色十分浓郁。南路唱腔无行当之分,但各行当的演唱风格有所区别。北路生旦分腔,小生与旦行同,净行与生行同。旦腔比生腔高五度。旋律低且深沉,声调凄凉、哀苦。  
衡阳湘剧现行的脚色行当分为生、花、旦三大行。其中生行又分老生、正生、小生,花行又分大花、二花、三花(即丑),旦行又分正旦、老旦、小旦,共九个行当故称“九人头”。老生偏重靠把戏和拐杖戏。靠把戏多扮演年高位重人物,重功架气度,以扎靠和把子功见长;拐杖戏表现年老体衰、老态龙钟的人物,戴白胡子,拄拐杖,唱做并兼,尤重白口。正生戏路较广,偏重唱功做功。小生行多扮演儒生及青年文官武将等人物,演唱时本嗓和假嗓交替运用,唱,做,念、打,缺一不可。大花行多扮演忠臣良将、草莽英雄、奸臣、小人,唱念运用霸音、虎音、炸音。二花行多饰演性格豪爽、勇猛、憨直、机趣或凶残的人物,重武功身法,以配戏为主。三花行道白以衡阳方言为主,还有苏白、山西白、京白和湖北话等多种地方语言。正旦多扮演贞妇、烈女,表演端庄稳重,小旦戏路较宽,角色身分、年龄不一,要求唱、做、念、打俱全。老旦以配戏为主,角色有贫富之分。这些行当虽然严谨规范,但历代的衡阳湘剧艺术家,却可以利用行当的表演程式,表现不同人物的情感,刻划不同人物的个性。    
衡阳湘剧的表演艺术主要有三种表演风格。一是昆腔戏动作细腻、舞蹈性强的风格。二是高腔戏动作古朴,泥土气息浓,唱、念多的风格。三是弹腔戏动作规范化程度高,多用程式、大段板式变化的唱腔或整段念白手段刻划人物的风格。    
衡阳湘剧艺人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社会地位卑微,生活贫苦。1949年,仅存零散戏班5个,艺人不足200,演出日见萧条,衡阳湘剧艺术频临绝境。新中国建立之后,衡阳湘剧艺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一批专业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培养了一批学有所长的演员、乐师,充实剧团演出阵营,整理、改编、创作了许多优秀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历史故事戏。其中《醉打山门》被评为湖南省和中南区的优秀剧目,进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雁门提潘》和《芦花荡》两剧,也曾到北京汇报演出。谭保成、谭松月、谭贵昌、罗金城、王桂枝等一批艺术家,受到党和政府的奖励,衡阳湘剧这一古老的剧种,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正焕发出新的青春风采。  
衡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流行于湘南各地。在民国期间,衡阳、衡南、耒阳、常宁等地叫做“马灯”;在衡山,衡东等地叫做“花鼓戏”。“马灯”曾一度改名“衡剧”。五十年代初期被省统一命名为“花鼓戏”。1983年初修《中国戏剧志·湖南卷》时,将流行在湘南各地的花鼓戏,统称为“衡州花鼓戏”。衡阳因水陆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为各地老艺人所流传是“马灯”发源地。早在宋朝已有民间音乐演奏和故事说唱场所。据南宋文天祥《衡州上元张灯记》载:“岁正月十五,衡州张灯火,合乐宴宪僚于庭。州之仕女,倾城来观,或累数舍,竭蹶而至。凡公府供张所在,听其往来,一无所禁,盖习俗然也。咸淳十年,吏部宋候主是州,予适忝陈阜事,常平以王事诣长沙,会改除。于是候与予为客主礼。是晚,予从城南竟城东,夹道观者如堵……及献酬,州民为百戏之舞,击鼓吹笛,斑斓而前,或蒙倛焉,极其俚野,以为乐……”。可知文天祥于衡州城所见之“百戏之舞”,当是有音乐伴奏(击鼓吹笛),穿着綵衣(斑斓而前),戴着面具(或蒙倛焉)的花灯,即后世元宵节所玩之“车马灯”。湘南各地所玩之“车马灯”,形式大同小异。以一对或数对扎成亭阁状的彩灯为前导,名叫“牌灯”。灯队之中除拥有彩龙、彩狮、各种动物形状灯笼和吹打乐手外,并有人扮演传说、神话中的人物。如“渔翁戏蚌”、“观音坐莲台”、“唐僧取经”、“白蛇盗草”、“蔡坤三耕田”、“八仙飘海”、“铁板桥戏牡丹”、“罗瞎子观灯”等等。
“车马灯”中所扮的故事和人物,登上用门板搭成的简易舞台之后,用“灯调”演唱,一旦一丑,一问一答,随口插科打诨,抓哏逗笑。名曰“打对子”。因人物无名无姓,故只称乾哥乾妹。如至今常演之《过江》,尚保存旧日部分面貌。后因一旦一丑演出不能满足观众要求,有时艺人便用“搭脑帕”蒙罩桌上茶壶或酒壶,由“场面”代唱,久而久之,便衍变成小生、小旦、小丑之“三小戏”。据清杨恩寿《坦园日记》载:“同治壬戍年三月十二日,泊西河口,距永兴二十余里。对岸人声腾沸,正唱花鼓词。楚俗于昆曲、二簧之外,别创谣词,余固久知而未见也。……金鼓轰云,灯光如海,缚草为台,环以破布;台侧别有茅屋,盖妆束处也。妆毕,缘梯而上,乡人争先睹以为快,咸伺于此,人数半于台下焉。余至,正演次出之半,不识其名,有书生留柳莺婢于室,甫日成而书僮至,仓猝匿案下。书生与僮语,辄目注案下,案下人亦送盼焉。僮觉,执婢。书生羞而遁。僮婢相调,极诸冶态。台下喝采之声,几盖钲鼓。掷金钱如雨”。这段文字详细地记述了艺人的演技,剧目的内容,观众的习惯和演出的场地。永兴是衡州花鼓戏的流布地区,据永兴老艺人某回忆:他的师父是王福同,师祖陈文松均为衡派花鼓艺人。陈在衡州学过艺,也请衡州花鼓艺人张百林到永兴传过艺,时间约在前清咸、同年间。
“三小”以上的多角戏在何时形成,尚无史料可考。据八十一岁的老艺人王平宣回忆。衡州花鼓戏是在灯会、采茶、傩舞的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演出形式是一旦一丑的“两小戏”。在清嘉庆到同治年间逐步发展为“三小戏”。由“三小戏”发展到多角戏。
衡州花鼓戏的声腔,以音调高亢、风格奔放著称。田野山歌风味,非常浓厚。表演形式贴近生活,深受百姓的喜爱。衡州花彭戏声腔有三种,一是“呐子牌子”(锣鼓牌子),它表现清鲜健朗的风格和欢乐活泼的情绪。二是“川子调”,它是在本地山歌和巫师音乐基础上形成的。三是“小调”,它是由本地民歌、民谣,也有明清时期的小曲合成的。并伴有少数杂腔。
衡州花鼓也分文武两场伴奏。文场指管弦乐,建国前仅有“竹筒”、“唢呐”、“竹笛”三种乐器。演出时,后台摆一方桌,文场在左,故称“左场”。呐子有大唢呐、二堂、三呐子、四呐子、满呐子。打击乐称武场,仅两人,打鼓兼小钞,打大锣兼大钞,名曰“中场”。
据统计,衡州花鼓的传统剧目,共有165出,其中小型剧目居有104出。  
衡阳祁剧:祁剧,旧称祁阳班子。民国年间,称“祁阳戏”。现称“祁剧。因发祥地在祁阳(今祁阳,祁东两县)而始得其名。
明朝中叶,“弋阳腔”流传入祁阳、祁东,它与本地的民歌、小调相结合,形成了祁剧高腔。
明嘉靖(公元1523年)时,祁剧已具有可观的规模,明末清初由湘南而湘西,进而传播至外省,如赣西南,桂北、粤北、闽西甚至新疆等地,都有祁剧演出,并影响一些地方剧种,有所谓“祁阳戏剧子弟满天下”之誉。
清康熙后,先后融汇微调、汉调和秦腔而形成祁剧弹腔(南北路)。南路在发展过程中,曾受过宜黄腔一定的影响。襄樊一带的襄阳调南下,衍变为祁剧北路。
祁剧的舞台语言,统一用祁阳、祁东官话。祁剧的传统剧目多达九百多个。有高、昆、弹三种声腔,音乐曲牌很丰富,现已刊印的达1000余阕。祁剧音乐的风格高亢,为高音战鼓、帽形燥鼓、硬弓祁胡等乐器,声调高亢,独具特色。
为了适应这种高声调,故须生用沙音,以显其苍老;小生用子音,以显其文秀;旦角用窄音,以显其秀媚;花脸用霸音或喝音,以显其粗豪。祁剧的表演风格,就弹腔戏而言,粗犷而朴实,动作幅度大,唱腔慷慨沉雄,富于山野气势。祁剧的高腔和昆腔戏则表演细腻,唱腔委婉柔美,具有人物的文雅蕴藉风致。祁剧的“马路”在戏曲表演中最有特色,有几十种不同的舞蹈动作,既丰富多采,又别具一格。
解放后,祁剧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整理上演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创作试演了一些现代戏和历史剧,继著名旦角肖玉枚(祁东人)、著名小丑李泥巴等人之后,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新秀,深受群众喜爱。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观看过祁剧演出,周恩来还两次接见过祁剧演员,给予祁剧以极大的关怀和鼓励。原中共中南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陶铸诞生在祁剧发祥地,从少年到晚年,一直保持着对祁剧的深厚感情。在他的关心和倡导下,祁剧之花更日益鲜艳,芳香四溢,由雁城而羊城,由三湘而京广,由舞台而银幕,名驰遐迩。现除衡阳市、祁东县设立祁剧团之外,还有零陵、邵阳、祁阳等地、市、县都分别设立了祁剧团,是湖南地方剧种中灿烂的花朵之一。
衡阳渔鼓:衡阳渔鼓,是衡阳市民间曲艺的主要说唱形式。因其独具特色的伴奏乐器是渔鼓而得名。它的历史悠久,广泛传播。渔鼓起源,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即道士为传道或化募时所唱的歌曲。渔鼓袭用道情的形式,演变而为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说唱艺术。
衡阳渔鼓曲目极为丰富,以说唱唐、宋两朝历史居多,号称“唐三千,宋八百”。
渔鼓唱词结构和许多说唱文学大体相同,包括韵文唱词和散文说白两部分,但以唱为主。全篇分“引诗”、“正词”、“锁口”等三个组成部分。所谓“引诗”,即开场诗,四句为多。所谓“正词”是唱词的主体,结构多是二、二、三的七字句,间而也有三、三、四的十字句,有时为情节所需,亦采用五字句或长短不一的词体,但均有节奏感。所谓“锁口”,亦以四句见多,常与“引诗”呼应,“引诗”简介内容或主题,“锁口”是归纳全篇含义。
渔鼓唱词大都依据衡阳地方方言老湘语六声语系的音、韵、调的规律,合撤押韵,故琅琅上口,易唱易记,唱腔古朴,节奏明朗,优美动听。其特点是按字行腔,字少声多,为口语化强的吟诵性音乐体裁。
渔鼓的制作十分简便,锯一截竹筒,掏空了竹筒的关关节节,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外围用红绸布扎紧了,这样,一个渔鼓便制成了。敲之空空洞洞的,有空谷传响之妙。
渔鼓的演唱方法较为简便。最早为一人多角演唱形式。演唱者左手抱渔鼓筒并持云板,右手轻击渔鼓并兼作适当表演动作。前奏、间奏及说白停顿处,均可配击渔鼓,造成气氛。经艺人不断实践,又加入月琴伴奏而增为两人演唱。主演者手弹月琴,伴唱或对唱者敲击渔鼓与云板以和之。解放后,不仅增加演唱内容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题材曲目,而且提高了思想性与艺术性,演唱方式也加入了“一领众和”和出现了“渔鼓群”等多种形式。现市、县、区都有渔鼓演唱队伍,大多散布在各街道文化站和茶店以及农村集镇等地方演出。&  
三 、俯仰春秋 唱响文化  
天上的云波,水里的霞,八百里洞庭,湖南人的家。日从家里出,月在家中挂,江开千条路,网撒万朵花。飞鸟也吃金丝鲤,芦苇垂钓红须虾,船举金杯,露斟酒;柳摇绿扇,浪煮茶;椒红天润色,棉白地披沙,稻熟天下足,沃土生精华……  
南岳的高塔,云烟里的朝霞,锦绣山河,衡阳人的家。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阻不断的相思,断肠人在天涯。唱不尽的晚歌,响彻烟霞……  
湖南衡阳人,戏曲里唱人家的生活,戏曲外过自己该过的生活……  
剪不断,理不清,想不完,唱不尽!那是俯仰春秋,横跨南北的深厚文化!分类: |湖南省衡阳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典​型​的​湖​南​省​最​新​高​考​语​文​试​卷​样​式​,​值​得​做​一​做​!​
​
​w​o​r​d​版​,​有​答​案​,​网​上​唯​一​w​o​r​d​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书名:[明溪县志]&
& 检索词:[]
& 详细内容:
【】 【】&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Copyright & 2006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信息中心制作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梅峰路10号备案序号:闽ICP备号Mail:TEL:3
流量统计:日至今共有 <font color="#FF362 人次访问过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阳县 江山学校 校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