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蝴蝶纷飞监测天气气候监测联系方式

2013年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2013年|气候|天气_新浪天气预报
2013年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7月8日,强降雨致四川雅安道路被洪水淹没。
  由公众参与的“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从2007年开展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7届,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以下为2013年国内候选事件:
  1.5次强降雨过程接连袭击四川,都江堰出现百年一遇大暴雨
  6月1日至7月11日,四川省共出现5次强降雨过程,平均降水量308.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1.1%,为1957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7月7-11日,都江堰幸福镇累计降雨量达1151毫米,相当于当地年均降雨量(1240毫米),为百年一遇。持续强降雨造成四川多地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岷江、沱江、涪江、青衣江等出现超警以上洪水,死亡或失踪人数超200。
  2.暴雨致松花江、黑龙江干流出现1999年以来最大洪涝
  7-8月,松花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9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7%,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嫩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2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6%,为199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暴雨致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干流出现超警洪水,超警幅度一度达2.42米。
  3.夏季1951年来最强高温热浪袭击南方,伏旱损失超四百亿
  7-8月,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8省(市)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多出一倍以上,为1951年以来最多。有477站次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为历史同期最多。7月1日至8月21日,南方地区区域平均降水量135.2毫米,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江南及贵州等地伏旱迅速发展;8月15日,干旱面积达最大(71.2万平方公里)。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直接经济损失480多亿元。
  4.1月份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空气质量下降
  1月,全国出现4次较大范围雾霾过程,涉及30个省(区、市)。7-13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雾霾过程,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江苏、北京、浙江、安徽、山东月平均雾霾日数分别为23.9天、14.5天、13.8天、10.4天、7.8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站点PM2.5浓度超标日数达到25天以上。石家庄PM2.5浓度高达329微克/立方米,北京海淀区宝联大气成分观测站1月12日的PM2.5日均浓度达到396微克/立方米,为近5年来同期最高值。
  5.今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发威,华南罕见被11个台风“轰炸”
  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31个台风,较常年(27.4个)偏多3.6个,是继1994年之后台风数量最多的一年。登陆我国的台风达9个,较常年(6.8个)偏多2.2个,9个登陆和2个影响台风造成170多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其中,“尤特”造成广东、湖南、广西、海南等省(区)83人死亡,13人失踪是今年造成死亡失踪人数最多的台风;“天兔”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45米/秒,是今年登陆我国大陆最强台风。“菲特”是造成经济损失最重的台风;“蝴蝶”虽然没有登陆,但导致10余艘渔船沉没。
  6.2013年“春不入春”,春天来去匆匆
  2013年,华北、黄淮、江淮大部入春时间较常年同期偏晚10~20天;春季长度一般有16~45天,较常年偏短20天以上。其中,北京入春偏晚11天,春季长度(31天)较常年偏短22天;天津入春偏晚10天,春季长度(40天)较常年偏短12天;石家庄入春(4月12日)较常年(3月29日)偏晚14天,春季长度(29天)较常年偏短24天。
  7.低温和春涝“双碰头”,东北春耕备播受影响
  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东北地区多雨雪天气,平均降水量(164.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6.4%,为1952年以来同期最多。去年12月至今年4月,连续5个月气温持续明显偏低,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3.1℃,为1958年以来同期最低。低温、春涝“双碰头”,导致春播延后7~10天。
  8.“菲特”台风增雨,浙江余姚成“一片汪洋”
  10月7日,23号台风“菲特”在福建省福鼎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时逢天文大潮,浙江沿海出现50~100厘米的风暴增水,多地超过警戒潮位。余姚平均降雨量达499.9毫米,为百年一遇,强降水将余姚变成了一片汪洋。“菲特”造成经济损失达623.3亿元。
  9.10月罕见雾霾天气导致东北数千所学校停课
  10月20-22日,东北出现大范围雾霾,长春、沈阳、哈尔滨出现重度雾霾,大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局部不足10米。哈尔滨PM2.5高达100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级别,整个城市沦为“雾城”。东北三省交通受到严重影响,一些城市交通瘫痪,高速路封闭,各大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激增2成以上,数千所学校停课。
  10.特大暴雨过程袭击辽宁,抚顺上百人死亡失踪
  8月15-17日,辽宁省出现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06毫米。抚顺清原县日降水量245毫米,为该站有气象纪录以来最大值。降水造成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或绝收、交通受阻、电力通讯中断等,抚顺市76人死亡、88人失踪。
  11.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齐袭南方9省
  3月19-20日,华南、江南出现大范围的雷雨大风、冰雹和龙卷等强对流天气,共造成湖南、贵州、广西、江西、福建、广东等9省(区)25人死亡,150多个县(市、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和救助22.4万人。同时,灾害还造成2600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13.3亿元。
  12.东北华北前冬持续低温,渤海、黄海海冰面积近25年来最大
  2012年12月至日,东北平均气温为-17.5℃,较常年同期偏低4.0℃,为近45年来历史同期最低。华北平均气温为-9.3℃,较常年同期偏低2.8℃,为近42年来历史同期最低。持续低温导致渤海、黄海海冰发展迅速。1月12日,渤海海冰面积约2.47万平方公里,达到近25年来同期最大值,为近25年同期平均值的2.5倍。海冰对于水产养殖影响严重,给航运带来了不利影响。
  13.西南地区连续5年出现冬春干旱
  2月11日,异龙湖干涸的湖床上长满各种植物。新闻&&&2009年以来,西南地区连续5年降水量偏少,连年发生冬春旱。月,西南大部降水量不足30毫米,其中云南中北部等地降水不足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以上,部分地区偏高2~4℃。温高雨少导致气象干旱持续发展,部分地区达到特旱,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异龙湖西部彻底干涸。
  14.11月中旬东北大范围暴雪让哈尔滨长春等地学校纷纷停课
  11月16-20日,东北出现了入冬以来首场大范围强降雪。黑龙江、吉林有10站日降水量超过11月历史极大值,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中东部积雪深度普遍达10~40厘米,吉林汪清达51厘米、黑龙江尚志达64厘米。强降雪导致东北三省多条高速公路关闭,部分客运车辆停运,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哈尔滨、长春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15.延安百余处革命遗址在7月份连续暴雨袭击中遭破坏
  7月,延安市平均降水量427.5毫米,是常年同期降水量(109.4毫米)的近4倍;暴雨32站次,为历年同期的8倍。暴雨滑塌造成延安凤凰山、宝塔山、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延安新闻纪念馆、新华社、解放日报等新闻机构旧址和名人故居等百余处文物旧址严重受损。此外,暴雨还引发7819处山坡滑塌,4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0亿元。
  16.今年江西持续少雨,鄱阳湖水域面积缩小至近10年最小
  今年江西降水量135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6%。尤其是7-10月,江西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中北部偏少5~8成。监测显示,鄱阳湖水域面积缩小明显,11月4日鄱阳湖水域面积仅为1375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偏小272平方公里,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小32%,是近10年同期最小。11月4日湖口水位仅有8.1米,也是近10年来最低水位。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现在的位置:
气候监测快报【2014年第1期】广州今冬气温为近30年最低
气候监测快报
2014年第 1期(总第1期)
广州市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 &&&&&&日
这个冬天近30年最冷
摘要:2013年冬季广州全市平均气温13.0℃,为近30年同期最低值,逐日气温存在10-15天左右周期变化,最冷时段出现在2月上旬末至中旬中期。广州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北极增暖导致的中高纬环流异常。&
一、广州冬季气温近30年最低
&&&2013年冬季(日至日),广州全市平均气温13.0℃,较常年同期偏低1.6℃,为近30年(1984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在历史同期序列中排名第7低值(图1)。全市平均气温12月显著偏低2.9℃、1月正常略偏低0.2℃、2月明显偏低1.7℃。另外,冬季逐日气温变化(图2)表明今冬气温存在较明显的10-15天左右周期变化,最冷时段出现在2月9-15日,较常年明显偏晚。
图1 广州市平均冬季气温(单位:℃)历年变化(年)
图2 广州(萝岗)站2013年冬季逐日气温变化(单位:℃)
&二、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的主要原因
&&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北极冰层正在逐渐融化,今年北极海冰的体积接近历史记录上的最低值。北极增暖导致北极地区和中纬度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减小,使得极地涡旋旋转力量减弱,极地附近高度场为正距平控制,有利于冷空气频繁南下给中低纬不同地区带来阶段性的严寒天气。
&& 从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场距平分布(图3)可看出今冬极地冷气团中心明显偏向北美地区,导致美国、加拿大出现长时间的暴雪严寒天气。而亚洲地区则是冷暖交替,与中高纬环流异常密切相关:12月,亚洲中高纬度为两脊一槽控制,东亚地区呈现北高南低分布,环流经向度明显加大,西太副高整体偏弱,导致冷空气频繁南下且强度较强,使得我市月平均气温显著偏低(图3a);1月,亚洲地区高度场呈现北低南高分布,中高纬度调整为纬向型环流,冷空气势力减弱,我市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图3b);2月,大气环流再次发生调整,东亚中高纬长时间受到低槽控制,其东西两侧有阻塞高压建立,环流经向度加大,冷空气加强南下,再加上南支槽加强水汽充沛,冷暖空气频频交汇导致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强的低温雨雪天气,我市也出现了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导致平均气温持续下降,出现了入冬以来最低值,月平均气温也明显偏低(图3c)。另外,今冬气温存在的10-15天左右周期变化是与西伯利亚高压强度的变化相对应(图4)。
图3& 2013年12月(a)、2014年1月(b)、2014年2月(c)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场距平分布
图4 西伯利亚高压指数演变河南省大风与沙尘天气气候特征分析--《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5年
河南省大风与沙尘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摘要】:利用气候资料,通过对河南省大风与沙尘天气的30年气候统计特征分析可知:1河南省大风主要出现在中北部地区。2大风年代变化明显,70年代以前大风次数多、范围大、强度强;80年代中后期的大风,范围、强度和出现频次明显减小,尤其是90年代以来这种变化更加明显。3冬春季是大风较为集中的时段,3月最多,4月次之;夏秋季较少。4大风有明显的日变化,西北风、西风、西南风多出现在白天;北风、东北风多出现在下午至夜间,偏南大风多出现在下午。53-5盛行北到东北大风,11月到次年1月盛行西到西北大风,偏南大风主要在3、4月份。6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季较多,夏、秋季较少。沙尘暴和扬沙集中在3-5月,浮尘集中在冬、春的1-4月。7不同年代和年份,河南各地沙尘暴、扬沙、浮尘的发生有显著的不同,尤其从70年代后,呈现出显著的递减趋势。8沙尘天气发生区域和次数有明显不同。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河南省黄淮平原,尤以沿黄一带及黄河故道、黄泛区最为严重,西部丘陵山区及豫南沙尘暴较少;扬沙天气在各地均有发生,且相差悬殊,豫西的卢氏、三门峡及豫东的西华较多,最少的是孟津;浮尘天气也是一种全省性的天气现象,其区域分布不同于扬沙,而与沙尘暴相似,主要分布在沿黄一带及豫东黄泛区。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P425;P425.55【正文快照】:
引言大风是河南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夏季多雷雨大风,春、秋、冬三季以系统性的偏北大风为主,春、夏季还有偏南大风。沙尘天气在河南的发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和一些大风天气相伴发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风和沙尘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各级政府及广大群众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业玉;[J];河南气象;2001年02期
李戈,雷哲;[J];河南气象;1998年01期
王静;[J];河南气象;1995年03期
张相梅,李汉浸,许文孝;[J];河南气象;1997年02期
陈静;[J];四川气象;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学玲;陈红霞;;[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9期
黄少妮;许新田;王丹;;[J];干旱气象;2014年01期
王娜;王琦;方锋;蔡新玲;肖科丽;方建刚;;[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年06期
胡皓;侯建忠;;[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张淑敏;吴宁;;[J];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01期
刘和平;代佩玲;;[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年S1期
徐凤梅;焦建丽;张艳玲;康邵钧;孙杰;易伟霞;;[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年S1期
马月枝;王新红;叶东;张金平;孟祥翼;王兵;李吉洲;;[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年03期
姬鸿丽;俞飞;禹东晖;李倩倩;张丽娟;张俊杰;;[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年03期
高瑞华;王式功;张孝峰;宋洪盛;高慧;臧克民;;[J];海洋预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鹤;;[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吕红;刘宇;寇小兰;李少强;;[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刘慧敏;;[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杨晓春;白庆梅;薛荣;郭庆元;杜萌萌;;[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怡颖;;[J];厦门科技;2006年03期
尹晓惠;;[J];中国沙漠;2009年04期
王仁德;邹学勇;程宏;吴晓旭;;[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6期
秦聪;;[J];中国汽车界;2010年08期
李杨;艾力·买买提明;刘艳;张璞;吉春容;;[J];中国沙漠;2010年04期
;[J];今日湖北;2000年08期
全林生,时少英,朱亚芬,钱维宏;[J];地理学报;2001年04期
王社教;[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邓宏涛;[J];甘肃气象;2001年03期
吴晓京,陆均天,张晓虎,郑新江,孙家民;[J];国土资源遥感;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均天;邹旭恺;孙冷;;[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一[C];2002年
胡翠珍;;[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张丹梅;;[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任万辉;;[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张国友;范秀莲;苏琦;张靖;朱育红;;[A];S7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2年
李红丽;谷雨;董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张秀英;董静;;[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郑新江;罗敬宁;;[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杨维西;李梦先;;[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十三[C];2002年
张莉;丁一汇;任国玉;;[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婵;[N];北京科技报;2006年
记者  丁品 步雪琳;[N];中国环境报;2006年
记者  翁浩;[N];中国环境报;2006年
记者  沙志鸿;[N];宁夏日报;2006年
张军;[N];北京日报;2008年
束蓉;[N];华兴时报;2008年
温雅莉;[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薛 冬;[N];光明日报;2000年
陈寿春;[N];中国环境报;2001年
记者 方芳;[N];中国环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薇;[D];兰州大学;2006年
赵建华;[D];兰州大学;2011年
郭勇涛;[D];兰州大学;2013年
王金艳;[D];兰州大学;2006年
冯鑫媛;[D];兰州大学;2009年
陶健红;[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金正润;[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闫涵;[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李正涛;[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丹;[D];兰州大学;2007年
于春艳;[D];兰州大学;2006年
张刚;[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李戈;[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李文涛;[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刘俊蓉;[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卢晶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高维英;[D];兰州大学;2007年
高文康;[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陈亿;[D];兰州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当前位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日期:日&&&&&
&&& 9月20日,社发司组织召开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验收会,项目验收专家组经过认真听取项目组所作汇报,审阅有关文档资料,经充分质询和讨论,对项目研究工作予以了高度肯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项目通过5年的科技攻关,开展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检测和可预测性技术研究、近百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及其影响分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数值模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诊断和预测方法及业务系统建设、重大气象灾害风险及影响评估技术研发,研制了我国第一代专门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测、影响评价业务系统,建立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诊断预测业务系统平台”、“重大气象灾害风险及影响评估系统”、“重大气象灾害综合服务业务系统”等业务系统并投入实际应用,提升了气象部门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预测、影响及风险评估能力。&&& 通过项目实施,发表了论文462篇,其中SCI论文113篇;出版著作7部;研制完成软件6个,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申请专利2项;完成标准20项,技术规范4项;培养博士研究生45人,硕士研究生87人,7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获得杰出青年基金,1人到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委员会极端气候事件组任职,并建立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科研创新团队。&&& 本项目采取边研究、边开发、边应用的研发模式,及时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业务能力。研究的多项成果在业务中应用,在高温热浪、暴雨洪涝、泥石流、重大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和气象服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2010年年初发生的西南特大干旱、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于本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国家气候中心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影响及风险评估等业务,对提升业务能力,提高我们对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测监测评估水平,减轻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为我国各级政府和各行业灾害应对决策、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准确、及时高效的科学支撑与有力保障。依托于项目成果支持的16份决策服务材料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科技部社会发展与科技司和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候监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