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的初一动点问题解题思路路

忍:《胡同文化》的精义--《中学语文园地》2004年18期
忍:《胡同文化》的精义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4.3【正文快照】:
读汪曾祺的小品文,“可以使读者得到一点带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汪曾祺小品》自序。这一感受可以从他的《胡同文化》一文里获得印证。在这篇小品文里,读者在了解北京的胡同文化的过程中,能够非常自然地和作者的心态保持一致:胡同文化中最核心部分就是北京人于散淡平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史铁生;;[J];语文月刊;2001年04期
周建成;[J];阅读与鉴赏(高中版);2004年10期
薛秋影;;[J];新高考(高二版);2008年10期
徐建英;;[J];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10期
木棉;;[J];中学生百科;2010年13期
张静;[J];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2004年18期
屈艳青;;[J];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08期
杜亚琼;;[J];创新作文(初中版);2005年10期
冯骥才;;[J];少年文艺(阅读前线);2008年Z1期
孙彧;;[J];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雨霓;;[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黄建和;;[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胥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林凤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周兴华;;[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马秋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张虎;;[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黄建和;;[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陈道宇;;[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宋艳;;[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晓瑞、明星;[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本报记者  刘玉琴;[N];人民日报;2006年
山东临沂日报社 孙建清;[N];中华读书报;2007年
夏汉宁;[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本报记者  却咏梅 实习生 孟睿瑞;[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俞天白;[N];文汇报;2006年
苏军;[N];文汇报;2007年
石剑峰;[N];东方早报;2008年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李育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宋行军;[N];天津教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保华;[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水小琴;[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吴天妹;[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王家富;[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张风华;[D];苏州大学;2008年
张秀芳;[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杨会敏;[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杜二敏;[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柏萍;[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杨宾飞;[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教育】《胡同文化》教学感想
  永登县龙泉寺镇龙泉中学 臧俊成
  汪曾祺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了一篇精彩的序言。如同一位温和的老者向我们叙说胡同的一切,这里的人和物都仿佛向我们展示着沧桑的历史,那么的亲切和温暖。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不由地被汪老先生的淳朴自然所感染,就好像置身一片没有污染的荷塘,清静而恬淡。以下是《胡同文化》教学课堂设计的几个环节,写来与同仁们交流。
  一、听胡同。一首京味十足的《北京胡同》唱出了北京人对胡同的无限热爱,用京腔京韵慢条斯里唱出了胡同的风貌:&不唱那辉煌的故宫,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在京韵中跟着作者的思路一起走进北京胡同,就像欣赏美妙歌曲一样去领略古老胡同建筑的风格,了解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二、看胡同。一幅幅带有怀旧色彩的北京胡同画面将学生的思绪带进老北京。穿梭的人力车,闲适的老人,破旧颓败的墙根,竹笼里的黄鸟&&这一切使学生对&北京胡同&有一个形象直观的印象,同时又将&胡同文化&置于帝都广阔的背景中,为学生理解课文做感官的铺垫。
  三、读胡同。文章风格亲切自然又不失隽永,幽默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奇特的比喻,奇怪的胡同名称,北京人不愠不火的语调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仅仅一句:&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就活画出了胡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的尴尬处境以及作者内心的凄楚,这句诗化的语言产生的效果绝不亚于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读后体会汪老先生对《胡同之没》的怅惘低徊,无可奈何便更觉余味悠长了。
  四、比胡同。在体悟文章精要内涵后,与学生共同比较探讨: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哪个更封闭?
  高楼文化同封闭的胡同文化相比,有其&更为封闭&的一面。虽然高楼文化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拥有更多的科技含量,互联网的普及,传媒的迅速发展,信息的高速流动,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晓天下大事。然而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比肩接踵的人海中,淳朴的乡土之风、亲切的邻里之情日渐淡化,更多的却是无可名状的孤独。所以,虽然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消亡了,但封闭文化的残余,却以其他种种形式的变体,在高楼文化中继续存留下来。作者正因为洞悉此点,才又凭填了几分感伤。
  然而,胡同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终究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告别胡同文化是历史的必然。所以文中结尾的一句&再见了,胡同文化&,虽然略有缠绵伤感之情,但人们从中更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告别胡同文化的毅然和理智。这也正是作者入乎其中而又超乎其外的悲喜交集情感的体现。读来如品香茗,余韵久存。
Can not find mark:zw_wzli胡同文化._高三语文教案
&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2.把握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理清思路。3.品味平淡、朴素、口语化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思考、讨论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一往深情,及胡同文化走向没落的必然性。培养对传统文化继承与批判的文化心态。●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借助有关的语句概括要点。难点:品味语言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感情。解决办法: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复杂伤感的思想情绪。●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北京胡同概况。2.朗读、揣摩、讨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圆明园、颐和园这些地方,以前都是那些皇宫贵族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普通的老百姓大都住在什么地方?明确: 大大小小的胡同里面。那我们就来看看北京的胡同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特点?胡同里的文化又有什么特点?二、阅读、感知1.积累词语嫌 喧闹 安土重迁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烦躁 凭吊 衰草离披无可奈何 席卷2.借助有关的语句给每段作现成的概括,无法借助有关语句进行概括的说明理由。提示:第1段,“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第2段,“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第3段,“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第4段,“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第5段,“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第6段,“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第7段,“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第8段,“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第9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第10段,“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第13段,“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第14段,“这是无可奈何的事”。第15段,“再见吧,胡同”。文章第十一、十二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就没有要点可以直接画出。3.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影响,取名,数量。第二部分(5―12),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交际、娱乐、饮食、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13―15),作者对胡同文化没落的感受与思考。作者写到北京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伤感的情绪。三、具体分析㈠关于文化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全部生活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可分为物质型、精神型、心理型等类型,比如,茶文化、服装文化属于物质型,文艺作品属于精神型。本文的胡同文化并不是建筑和民居文化,而是观照胡同里居民的心理,说的是心理文化。用课文的话说:“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因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㈡胡同特点那么北京胡同是怎样的呢?请浏览1~4段,思考:1~4段介绍了北京胡同的那些特点?明确:正、奇、多、静㈢胡同文化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建筑。反过来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建筑,就可以看出它是什么样的文化。那北京胡同这样的建筑能反映出北京胡同怎样的文化特点呢?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语速不要过快,要尽量读出韵味来。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作者以怎样的感情来描绘胡同文化的?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胡同文化有这么多的内涵,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请同学谈谈个人的感受和理解。明确:1.封闭性――封建社会传了几千年,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作为几朝古都的北京成了其中的代表。这种封闭的思想必将带来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2.“处街坊”一节DD他们表面上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可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可见他们的来往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还是封闭的。3.北京人爱睢热闹不爱管闲事DD北京是民主运动的发源地,但因为他们生活在皇城根下(就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否则随时会有杀头的的危险。所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就是一个“忍”。4.满足DD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找出来读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明确: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嘿”字不能按常规读去声,应把音拉长,并把声调向上提。推荐一个学生再朗读。全体学生再朗读体会京味儿语言的魅力。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明确: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比较阅读:“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评价:呆板,单调,无生活气息。两厢对比,还是原句京味儿浓。5.“忍”你怎样评价北京人的“忍”?明确:是生存法则,明哲保身;生活小事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和谐,深灰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而应见义勇为,否则社会就没有正气,该出手时就出手。全体同学再朗读有关胡同文化特点的段落。(四)体验感情1.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明确:最后三段2.生齐读第十三段,注意要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3.把最后几个短语再齐读一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感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探讨: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明确:不同DD前面几句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而这几句是书面语。前者较轻快,后者较深沉。如果把它换成和前面一样的语言,该如何换?效果如何?试试看。明确:“那种衰落的样子,还有什么说的。”“ 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那种衰败,确实很惨。”DD效果完全不同。是口头语,但无京味儿,没有书面语的回味无穷,意韵悠长,而用了书面语之后,感伤惆怅之情扑面而来。学了汪老两处不同的语言风格后,你有什么启发或感受?明确:雅俗共赏,他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语言范例,使我们受益匪浅。(4)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从下一段中找出三个词语。明确:怀旧,伤感,无可奈何。这三个词加在一起,是不是说汪老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遗老,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面对现实,他也有超脱理智的一面,改革之后,新思潮新文化将会兴起的。(5)我们准确的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就容易领会他在结尾句中流露出的感情基调,请大家齐读这一段,注意应用中速朗读。作者长期生活在北京市民中间,耳濡目染京味文化,对北京话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文字中常自然带有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京味京腔,例如“东去!”“西去!”“唤头”“惊闺”“挪窝儿”“处街坊”“待姑奶奶”“闹学生”“过学生”等等。四、小结、扩展汪曾祺的这篇书序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作者并没有把这篇文章当作正儿八经的序来写,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现在这样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读这篇文章,并不使读者觉得累,而是从中了解北京胡同文化,增长见识;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与北京胡同市民相类似的感觉;散淡、平和、自足;作者确实有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对生活的思考。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的醇厚魅力,也体会到了北京市民的散淡平和自足及作者的怀旧伤感与超脱理智。作者的眼光非常敏锐,从北京的胡同就可看出北京市民文化的特点。布置作业&课外选读汪曾祺作品附:板书设计& 胡 同 文 化 汪曾祺 介绍胡同 胡同文化 布局:方正 居住:安土重迁、封闭影响:北京人的生活 交际:自闭、随意北京人的思想 娱乐:闲适取名:与生活密切相关 饮食:易于满足处世方式:冷漠、隐忍数量:数不清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对胡同文化没落 惋惜、感伤、无可奈何;的感受与思考: 清醒认识其衰败没落的必然性。※资料库一、自报家门(汪曾祺)我是1920年生的。3月5日。按阴历算,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沾了这个光,我每年的生日都不会忘记。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的功名。据说要八股文写得特别好,才能被选为“拔贡”。他有相当多的田产,大概有两三千亩田,还开着两家药店,一家布店,但是生活却很俭省。他爱喝一点酒,喝了酒有时就一个人在屋里大声背唐诗。他同时又是一个免费为人医治眼疾的眼科医生。我们家看眼科是祖传的。在孙辈里他比较喜欢我。他让我闻他的鼻烟。他教过我读《论语》,还教我写过初步的八股文,说如果在清朝,我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那年我才13岁)。他赏给我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很名贵的原拓本字帖。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于孙子的偏爱,也仅能表现到这个程度。我的生母姓杨。杨家是本县的大族。在我3岁时,她就故去了。她得的是肺病,早就一个人住在一间偏屋里,和家人隔离了。她不让人把我抱去见她。因此我对她全无印象。我只能从她的遗像(据说画得很像)上知道她是什么样子。另外我从父亲的画室里翻出一摞她生前写的大楷,字写得很清秀。由此我知道我的母亲是读过书的。她嫁给我父亲后还能每天写一张大字,可见她还过着一种闺秀式的生活,不为柴米操心。我父亲是我所知道的一个最聪明的人,多才多艺。他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他还练过中国的武术。他有一间画室,为了用色准确,裱糊得“四白落地”。他后来不常作画,以“懒”出名。每逢春秋佳日,天气晴和,他就打开画室作画。我非常喜欢站在旁边看他画。他学过很多乐器,笙箫管笛,琵琶、古琴都会。他的胡琴拉得很好。几乎所有的中国乐器我们家都有过,包括唢呐、海笛。他吹过的箫和笛子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好的箫笛。他的手很巧,心很细。他会糊风筝。我父亲真是一个聪明人。如果我还不算太笨,大概跟我从父亲那里接受的遗传因子有点关系。我的审美意识的形成,跟我从小看他作画有关。我父亲是个随便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平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座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本县读的。小学在一座佛寺的旁边,原来即是佛寺的一部分。我几乎每天放学都要到佛寺里逛一逛,看看哼哈二将、四大天王、释迦牟尼、迦叶阿难、十八罗汉、南海观音。这些佛像塑得很生动。这是我的雕塑艺术馆。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苦、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事。我自小学五年级至初中毕业,教国文的都是一位姓高的先生。高先生很有学问。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A)。在他所授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惋。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我读的高中是江阴的南菁中学。这是一座创立很早的学校,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这个学校注重数理化,轻视文史。但我买了一部词学丛书,课余常用毛笔抄宋词,既练了书法,也略窥了词意。词大都是抒情的,多写离别,这和少年人每易有的无端感伤情绪易于相合。到现在我的小说里还常有一点隐隐约约的哀愁。读了高中二年级,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危急。我随祖父、父亲在离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在庵里大概住了半年。在这座小庵里我除了带了准备考大学的教科书,只带了两本书,一本《沈从文小说选》,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说得夸张一点,可以说这两本书定了我的终身。这使我对文学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并且对我的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父亲也看了沈从文的小说,说:“小说也是可以这样写的?”我的小说也有人说是不像小说,其来有之。1939年,我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考大学。到昆明,得了一场恶性疟疾,住进了医院。这是我一生第一次住院,也是唯一的一次。高烧超过四十度。护士给我注射了强心针,我问她:“要不要写遗书?”我刚刚能喝一碗蛋花汤,晃晃悠悠进了考场。考完了,一点把握没有。天保佑,发了榜,我居然考中了第一志愿: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我成不了语言文字学家。我对古文字有兴趣的只是它的美术价值──字形。我一直没有学会国际音标。我不会成为文学史研究者或文学理论专家,我上课很少记笔记,并且时常缺课。我只能从兴趣出发,随心所欲,乱七八糟地看一些书,白天在茶馆里,夜晚在系图书馆。于是,我只能成为一个作家了。不能说我在投考志愿书上填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是冲着沈从文去的,我当时有点恍恍惚惚,缺乏任何强烈的意志。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沈先生一共开过三门课:“多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我都选了。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我读的是中国文学系,但是大部分时间是看翻译小说。当时在联大比较时髦的是A.纪德,后来是萨特。我20岁开始发表作品。外国作家我受影响较大的是契诃夫,还有一个西班牙作家阿左林。我很喜欢阿左林,他的小说像是覆盖着阴影的小溪,安安静静的,同时又是活泼的,流动的。我读了一些金妮•沃尔芙的作品,读了普鲁斯特小说的片断。我的小说有一个时期明显地受了意识流方法的影响,如《小学校的钟声》《复仇》。1946年初秋,我由昆明到上海,经李健吾先生介绍,到一个私立中学教了两年书,1948年初春离开。这两年写了一些小说,结为《邂逅集》。到北京,失业半年,后来到历史博物馆任职。北京一解放,我就报名参加了四野南下工作团。我原想随四野一直打到广州,积累生活,写一点刚劲的作品,不想到武汉就被留下来接管文教单位,后来又被派到一个女子中学当副教导主任。一年之后,我又回到北京,到北京市文联工作。1954年,调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自1950年至1958年,我一直当文艺刊物编辑。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我对民间文学是很有感情的。民间故事丰富的想像和农民式的幽默,民歌的比喻新鲜和韵律的精巧使我惊奇不已。但我对民间文学的感情被割断了。1958年,我被划成右派,下放到长城外面的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将近4年。这4年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和农业工人(即是农民)一同劳动,吃一样的饭,晚上睡在一间大宿舍里,一铺大炕上(枕头挨着枕头,虱子可以自由地从最东边一个人的被窝里爬到最西边的被窝里)。我比较切实地看到中国的农村和中国的农民是怎么回事。1962年初,我调到北京京剧团当编剧,一直到现在。我20岁开始发表作品,今年75岁,写作时间不可谓不长,但我的写作一直是断断续续,一阵一阵的,因此数量很少。过了60岁,就听到有人称我为“老作家”,我觉得很不习惯。第一,我不大意识到我是一个作家;第二,我没有觉得我已经老了。近两年逐渐习惯了。有什么办法呢,岁数不饶人。杜甫诗“座下人渐多”,现在每有宴会,我常被请到上席。我已经出了几本书,有点影响,再说我不是作家,就有点矫情了。我算个什么样的作家呢?我是较早意识到要把现代创作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和传统文化脱节,我以为是开国以后,50年代文学的一个缺陷。──有人说这是中国文化的“断裂”,这说得严重了一点。有评论家说我的作品受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可能有一点。我在昆明教中学时案头常放的一本书是《庄子集解》。但是我对庄子感到极大的兴趣的,主要是其文章,至于他的思想,我到现在还不甚了了。我自己想想,我受影响较深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并且是个诗人。他可以发脾气,赌咒发誓。我很喜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写得实在非常的美。曾点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致。我很喜欢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说得更实在的是:“顿觉眼前生意满, 须知世上苦人多。”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因此我自许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选自《语文学习》1995年第11期)二、论汪曾祺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黄科安)中国传统文化顺应人情,重视常识,讲究中庸之道,体现了一种现世的精神,因而亲亲、仁民、爱物是儒家思想的怀抱。这种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恰恰是西方文化最缺乏的东西。它不必像西方基督教超人文的精神,必须从另一个世界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汪曾祺在不少文章中屡次谈及自己与儒家思想的精神联系。他在《自报家门》中分析道:“我受影响较深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并且是个诗人。他可以发脾气,赌咒发誓。”“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可见,汪曾祺亲近儒家,乃是看到儒家在人伦道德的践履中,表现出对俗世生活的执着与肯定,这构成了汪曾祺精神世界的现世品格。我以为这一现世品格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活的广泛乐趣,一是对人的生老病死的通达态度。汪曾祺对生活的热爱,有两个明显的兴趣点,即各地的风味吃食和风俗民情。先谈他的第一兴趣点。汪曾祺笔下的烹饪文化之精妙,让人大开眼界,饱尝“口”福。简直可以与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相提并论。如《故乡的食物》列举的食物,多得令人咋舌。从家中的“炒米和焦屑”“端午的鸭蛋”到河里的“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野禽类的“野鸭、鹌鹑、斑鸠”和野菜类的“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无不一往情深,款款道来。……汪曾祺小时候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很为诗中的“真情”而感动,但他始终没搞懂“采葵持作羹”的意思。现在各地植物称做“葵”的,如向日葵、秋葵、蜀葵,但这些植物叶都不能吃。那么古人“持作羹”的“葵”是什么?汪曾祺直到后来读到清朝吴其睿的《植物名实图考》,才知道吴氏把“葵”列为蔬类的第一品。吴氏经过考证,激动地说:“葵”便是南方几省还有种植的“冬苋菜”。可见“葵”到清朝已经沦为无人知晓的地步,但是“葵”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后魏《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农书》都把它列为主要蔬菜。汪曾祺由此猜测可能是后来全国遍植大白菜,大白菜取代了葵的位置。可见,“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从平常的“吃食”中寄寓着人事的兴衰慨叹,这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方式和精深之处。汪曾祺说:“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此言不差,也可看做他的夫子自道。各地的风俗民情,也是汪曾祺笔下乐意表现的另一个话题。汪曾祺认为:“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包含一定的人为成分(如自上而下的推行),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汪曾祺从小就生活在风情名物所弥漫的民间,后来在北京工作,他还曾编过几种“民间文学”的刊物。因而,他对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对民间故事丰富的想像力和农民式的幽默诙谐,颇为着迷,并写进自己的作品中。……在此,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次来看,存在于广大农村的“活着”的民间文化,其实是传统文化的渗透、融合和转化的生动形式。《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就孔子的立场,鬼神之灵的实际存在与否,根本就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重要的乃是祭祀本身的意义。因此,冯友兰指出:“儒家对于祭祀之理论,亦全就主观情感方面立言,祭祀之本意,依儒家之眼光观之,亦只求情感之慰安。”以上所述,可以得知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感情虽抽象,但它通过风俗形式而得以丰富的再现。汪曾祺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写风俗,有点怀旧,但那是故国神游,给人是慰藉,不是悲苦。[1]&[2]&下一页&&
胡同文化.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解题思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