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大学生人际交往案例的特点,用矛盾的相关原理来阐述如何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案例中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瓶颈及对策--《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瓶颈及对策
【摘要】:对于当代青年人来说人际交往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非常重要,尤其是现代高速发达的社会发展速度,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要默契又要相对的独立,但是就目前大学生的情况来看,由于百分之八十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具有天然的不足,缺少手足关系交往的经验,也缺少兄弟姊妹之间的竞争锻炼,尤其是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所致,许多父母过于代替子女承担一些本不应该承担的事情,很多交往都是由父母代替进行,所以导致现代的大学生不知怎样与人相处,许多人心智不成熟,关于人际交往的观念也不稳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困惑,有的尽可能地减少与人交往,有的干脆就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人交往。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这些困惑问题、思想问题,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有效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献法、访问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突出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大学生交往中容易出现的障碍的和成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下探讨大学生关于人际交往中调适障碍的原则、内容和途径,以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克服交往障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向着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方向发展,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本论文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人际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对于人际交往的概念、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理论进行探讨;第二,根据对大学生关于人际交往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第三,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瓶颈与表现;第四,寻找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出现瓶颈的原因;第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提出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人际交往的对策。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探讨,使大学生建立适应新型社会的人际交往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交往意识与愿望,加强交往观念,交往技巧教育,不断调适人际关系,学会自我教育。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G641【目录】:
中文摘要3-5Abstract5-10引言10-14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1. 研究背景10-11
2. 研究意义11-12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1. 国内相关研究12-13
2. 国外相关研究13-14一、 人际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14-20 (一) 相关概念界定14-15
1. 人际交往14
2. 思想政治教育14-15
3.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5 (二) 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15-17
1.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15-16
2.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16
3.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16-17
4. 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17 (三)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的理论基础17-20
1. “人际需求理论”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17-18
2. 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理论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思想18-19
3.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的重要借鉴19-20二、 当代大学生交往现状的调查及原因分析20-25 (一) 调查基本情况介绍20 (二)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基本状况20-25
1. 态度调查20
2. 方式调查20-21
3. 目的调查21
4. 交往认知的调查21-23
5. 交往的影响因素23
6. 针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问题的解决调查23-25三、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瓶颈及其具体表现25-30 (一)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25-26 (二)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具体瓶颈26-30
1.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方面的瓶颈26-27
2. 大学生人际交往价值观方面的瓶颈27-28
3. 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存在的瓶颈28-29
4.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师生关系29-30四、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瓶颈产生的原因分析30-38 (一) 大学生主体自身的原因30-32
1. 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30-31
2. 大学生人格的差异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31-32 (二) 家庭方面的原因32-33
1. 家庭教育32-33
2. 家庭结构33
3. 家庭的和谐程度33 (三) 学校的原因33-35
1. 传统应试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延伸影响34
2. 高校管理体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34-35 (四) 社会方面的原因35-38
1. 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价值观的影响36
2. 社会不正之风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36
3. 虚拟网络的广泛发展影响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36-37
4. 传统观念中不良观念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37-38五、 引导大学生正确人际交往的对策38-44 (一) 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38-40
1.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38-39
2. 大学生应正确进行自我认知39-40 (二) 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40-41
1.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40
2. 转变家庭教育理念40-41 (三) 优化学校育人环境41-42
1. 学校教育应重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41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41-42 (四) 创设健康的社会环境42-44
1. 发扬优秀传统文化43
2. 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43-44结论44-45参考文献45-48附录48-51后记5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慧瑾;[J];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王萍霞;[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徐锦中;;[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叶文清;[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张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01期
李宏翰,赵崇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闫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9期
孙华峰,鲍丙刚;[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汪汉荣,龙健飞,王绪朗;[J];经济师;2005年02期
王景云;;[J];商业经济;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烨;[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宏;[D];河海大学;2007年
李雯清;[D];中南大学;2006年
刘凌;[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夏兰;但堂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周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谭伟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高岭梅;[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余在海;张传开;;[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赵凤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樊永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张婷婷;;[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宁伯晓;胡丰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李燮;张学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淑芹;;[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郭玉婷;;[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唐兰兰;;[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龙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李龙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北卷)[C];2012年
石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李守可;;[A];江苏航海2010年第4期(总第85期)[C];2010年
王学辉;;[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曹隽;魏海燕;;[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刘基;闫立超;;[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王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龙秀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白雪峰;[D];辽宁大学;2010年
陶丽;[D];辽宁大学;2010年
田庆军;[D];辽宁大学;2010年
张兴海;[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张志辉;[D];南开大学;2010年
刘颖;[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路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胡孝忠;[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胡志明;[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徐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王晓楠;[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张悦;[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樊新装;[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李小海;[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张占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赵青梅;[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东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吴广宇;;[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田九霞;[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张敏;;[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廖建梅;;[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王萍霞;[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曾强;;[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J];读书;1994年03期
林萍;;[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张世友;;[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红琴;[D];武汉大学;2004年
黄炜;[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雷奕超;[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王永启;[D];中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殿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2期
张淑玲;[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6年S1期
程艳林;[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4期
程艳林;庞燕;何兵权;;[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何安明;;[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程艳林;;[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张庆成;余岚;;[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季春红;;[J];校园心理;2009年04期
杨永欣;[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辛桂琴;;[J];教育与职业;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燕青;;[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课题组;徐文新;周扬帆;安国启;邓希泉;李五一;曹凯;;[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王俊红;张爱卿;;[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魏启扬;;[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杨宏飞;郭洪芹;唐永卿;;[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李彪;;[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冯缦;;[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陈庆良;傅丽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吴守良;;[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郭焱;;[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崔晨光;[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红桥区杨庄子小学 赵璠;[N];天津教育报;2009年
徐新明;[N];中国社会报;2005年
王志;[N];中华新闻报;2008年
袁君;[N];组织人事报;2005年
谢新洲 徐金灿
张炀;[N];光明日报;2010年
;[N];华夏时报;2004年
黄建清 申长江 本报记者 李兵正;[N];解放军报;2005年
章剑和;[N];文汇报;2006年
肖祥云;[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继伟;[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吴满意;[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邱仁富;[D];上海大学;2010年
师震;[D];上海大学;2011年
孙树文;[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刘薇;[D];辽宁大学;2012年
裴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蒋勇;[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王凤志;[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郧在廷;[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宏;[D];河海大学;2007年
付浩;[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庞艳美;[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王晓妹;[D];南昌大学;2010年
余锋;[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吴秀秀;[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魏丽;[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徐琳;[D];贵州大学;2010年
邹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全莉娟;[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心理驿站为大家提供一些趣味的心理测试,剖析色彩心理学的奥秘,以及日程生活中的交往技巧、职场中的人应该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并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心理学文章。
现在的位置:
评论数 0+ /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事件,到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再到2013年的复旦大学医学院投毒案至今也还未查明,人际关系也成了大学生最苦恼、最难适应的问题。一个寝室里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也千差万别,这样一个小小的宿舍也是人际交往的场所,它能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心理健康和为人处世的一杆小标尺。面对这些与自己朝夕相对而又行色各异的舍友,怎样处理好大家的关系,彼此之间如何融洽的相处也成为了许多学生苦恼的事,为此,大家也都不得不变的小心翼翼。那些处在未形成良好、合作、融洽
的心理氛围的宿舍生活的大学生,常常显示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及难于合作的特点:而在同伴关系融
洽的宿舍生活的大学生,心态则以欢乐、注重学习和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流。因此,对大
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目前大学
生对自己的宿舍人际关系主观体验倾向于满意的约为73.5%,倾向于不满意的约为19.3%,持“无所谓”
态度的占7.2%。满意度在不同性别、家庭和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二年级与四年级的学生在满意度上 存在显著差异,与二年级学生相比,四年级学生的满意度更高。大学生寝室是学生最为集中,滞留时间最长的社区,是
学生生活休息、思想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传递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建构的重要阵地,但也是人
际关系紧张的高危地带和主要矛盾的集散地。成都高校调查寝室人际关系现状,有60%的学生认为寝室里有
自己最不喜欢的人,33%的学生认为寝室里的室友不能互相关心、相处不融洽。现阶段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 不和谐有以下几种表现:(一)妒忌、猜疑等不良心理造成的关系紧张在大学里,某些同学由于某方面比较突出,如外貌、能力、成绩等,这类相对突显的同学常常成为学生中的
焦点人物,如果他们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很容易引起同学的妒忌和猜疑,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另一种情况是,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评奖评优以及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一些功利心较强或性格
较敏感的学生有时也会因为无法分享利益而对别人获得利益耿耿于怀甚至产生妒忌心理,从而影响室友的 和谐共处。(二)贫富差距产生的心理鸿沟和感情隔阂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家庭优越,每月消费都在千元以上,而有
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这两类人的世界观、
价值观、人生观存在很大的差异,经常会在一些观点上产生摩擦。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往往有一种优越
感,有时表现得比较自我,而家庭贫困的同学内心又比较容易自卑敏感,因此宿舍里这两类人很容易形成敌 对的战线。(三)个人不良生活习惯产生的关系不和在集体生活的寝室里,有的同学极不注意个人卫生,随便吸烟,从来不叠被子,床上又脏又乱,东西乱扔,袜子
衣服穿完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澡,上厕所甚至常常忘了冲马桶,集体卫生从不关心,坐享其成。这些
恶习有时候会引发舍友间的矛盾冲突,还有些同学生活作息时间紊乱,常常深夜点蜡烛看书、聊天、打电脑
游戏等,这些在不恰当时间的活动行为侵犯了舍友的权利,有时就成为寝室人际关系不和的导火线。(四)不合时宜的恋爱导致舍友感情疏远在大学里谈恋爱本来是正常的但若不能很好地协调恋爱、学习与生活的关系,那么谈恋爱也很容易引起舍
友关系的紧张,有些不自觉的同学总喜欢将寝室公用电话占为己有或者长时间地三更半夜躲在被窝里煲“
电话粥”,有些甚至无视他人的感受,把男女朋友带到宿舍留宿,当着大家的面做一些过分亲昵的动作,在这 种环境下,寝室人际关系激化在所难免。(五)过分亲密导致的狭隘“依赖型”人际交往矛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过于亲密的交往会占用别人与他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导致对
交往的厌烦。在寝室生活中,有些同学独立性较差,过分依赖别人,学习、生活、业余消遣都要跟着别人,这
种狭隘的“依赖型”人际交往,破坏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久而久之,随着厌烦情绪的累积,矛盾也会逐步 产生。(六)小团体主义破坏寝室人际关系在部分寝室里,有些同学过于争强好胜,功利心和虚荣心太强,喜欢拉帮结派,在寝室里结成小集体、孤立其
他人,不顾及他人感受,我行我素,这种状况长期下去也很容易导致寝室气氛压抑沉闷,从而导致寝室人际关 系紧张。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性格心理学家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活泼好动,情
感发生迅速而不能持久,思考问题敏捷,但做事常出错,比较轻浮不够踏实。胆汁质的人精力充沛、情感
言语强烈、迅速难以控制,在生活中表现勇敢、顽强、竞争心强,但平时做事急躁而粗糙。粘液质的人安
静沉着,动作迟缓而不活动,情感发生慢,认真踏实。抑郁质的人性格内向,感情丰富,思想清晰,但为 人胆小孤僻、敏感、怯懦。由于生活背景和个人气质的不同,使得同学之间产生性格的差异。不同的性格特点使同学在相处过程中需
要不断的磨合和体谅,所以,如果没有互相的忍让和理解,性格的差异将可能是导致寝室同学产生矛盾的 主要因素。寝室少则四人,多则八人,来自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加上人的性格各异,北方人直爽,南方人细腻,因而
看待问题时,难免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与看法,也就避免不了相互间不能接受对方的做法,如若处理不够到
位,也同样会导致寝室关系的紧张。有的同学性格内向,融不到同学中去,越来越自闭,一旦出现自己无
法忍受其他同学的做法时,问题并得到激化;有的同学性格很外向,处处伤人,结果导致举目无友,甚至 造成人际关系恶化。作息时间有的同学喜欢晚上熄灯早睡,然后早起工作和学习,而有的同学则是“夜猫”型,经常熬夜,玩电脑游戏 和上网聊天,这样就对寝室同学造成了干扰,一个寝室的大学生各来自不同地方,因而本身的生活作息都会有所不同,有的属于早睡早起型,有的属于
晚睡晚起型,有的中午需要午睡,有的中午却精神抖擞,并且,进入大学以后,不再像中学时期那样受约
束了。因而,在寝室的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很多时候,寝室内部矛盾就会因为作息时间不一致而日渐产生 ,如果不加以及时调解的话,则矛盾很可能不断加深。生活习惯的差异平日在家中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当大家住到了一起,就可能会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大家产生矛盾。个
人生活习惯不好主要表现为:随便拿东西未经室友同意;不讲卫生随便乱扔杂物,到处乱放东西;甚至有 的同学还有偷盗行为。正如来自不同地方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作息时间一样,生活习惯也同样会有所不一,比如比较典型的
就是寝室卫生打扫问题,有些学生自打小开始就不注重卫生,根本就不在乎环境的干净与否,有些学生就
很爱干净整洁,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打扫卫生的同学心里就会不平衡,同时,也就不会对不注重卫生的同
学有好感,久而久之,寝室人际关系矛盾问题就会由于生活习惯不一而产生,并不断得到激化。宿舍卫生问题许多女生在家都不太做家务,来到寝室,卫生都是大家轮起打扫有的同学比较懒惰,不愿意干或者干的不
干净,这样其他的同学可能就会不满意,而产生冲突和矛盾。学习态度寝室中有的同学很爱学习,有的同学却没有把重心放在学习上,每天上网,谈恋爱等等,这样,大家的发
展方向不相同,可能导致交流和共同的话题变少,使得寝室关系疏远。外貌差异大都比较爱美,由于嫉妒心和攀比心理的存在,会对漂亮的女生产生嫉妒,从而对寝室人际关系产生一定 的影响。有无男朋友当女生谈了男朋友后,大部分时间都会与男朋友在一起,这样与寝室的同学交流和相处的时间过少,大家 的关系就可能会变的生疏。家庭贫富差距每个同学的家庭背景都不相同,有的家里很有钱,在买东西和生活上比较阔气,而有的同学来自农村,家
里不富裕,花钱都要精打细算。这样,由于家庭条件差异而使得大家的消费观念不相同,如果不能互相够 体谅就会导致冲突的产生。独生子女与否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疼爱,大多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太为他人考虑,而不是独生子女的孩子则大多更
懂得去关心他人,互相体谅这样,非独生子女的寝室相比独生子女的寝室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 。专业的不统一专业不同对寝室人际关系有一定的影响,专业相同的比专业不相同的同学在寝室的话题会更多,这样有助 于交流和学习,所以会对寝室人际关系产生一定影响。缺乏沟通寝室内部成员出现点点摩擦,如果大家开诚布公,相互沟通下,那么这摩擦或矛盾就可能随之烟消云散了
。可有些大学生就是放不下面子,个个倔性,没人肯主动向对方解释或表明自己真实的想法及态度,结果
造成隔阂越来越大,怨恨越积越多。这种在解决问题时沟通上的缺乏,是导致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的一大原 因。不注重生活细节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在家里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根本就不会感觉到有来自他人的拘束
或干预而进入大学后,住进了多人环境中的寝室,原先那种不注重生活细节、所心所欲的情况就可能遭来
他人的不满,久而久之,问题就会愈发严重,寝室人际关系就会愈发紧张。大学生改善寝室人际关系的建议人际关系的建立无疑对大学的学子们在今后的社会中能够更好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
断进步,人际关系更趋向于社会化,这样,人际关系的培养对于同学们尤为重要。寝室作为同学们学习和
生活的重要场所,已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交往“预演”,培养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
的生活、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处世哲
学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如何能更好的构建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对同学们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此 ,提出一些建议,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构建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摆正心态,换位思考,从自身找原因,宽宏豁达社会的复杂性导致个性的丰富性,这必然引起个体之间冲突的加剧,所以要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
系,就必须学会求同存异,具备宽宏豁达的心理品质,多为别人着想,做到以诚相待。常言道:“大度集
群朋”。做一个宽宏豁达的人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一定要注重这种品质的培
养,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同学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诚换诚,才能达到心灵的 沟通和情感的共鸣。掌握一些人际关系沟通技巧交往中的技巧犹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缩短心理距
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多存在人际关系障碍的同学都是由于沟通技巧的缺乏所造成的,因为缺乏交
流和人际交往的技巧,往往容易对人际交往失去兴趣,并造成在人际交往的场合被动、孤立的境地,而且
容易因不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所以应采取主动的、积极的方式,去逐步改善自己
的人际交往问题,而不应一味的回避。事实上,社交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如增强人际吸引力、幽默、巧妙
批评、语言艺术等等。对大学生来说,在树立了人际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之后,在人际交往中应掌握的技巧
主要是培养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和正确运用语言艺术。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包括诚实守信、谦虚、谨慎、
热情助人,尊重理解,宽宏豁达等等。语言艺术的运用包括准确表达,有效倾听,巧用幽默等等。这些都 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交往艺术,取得较好的交往效果。加强自身的修养,注重人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一个品质好、能力强的人或具有某些特长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欣赏她的品格、才能,因而愿
意与之接近,成为朋友。所以,若想要增强人际吸引力,更友好、更融洽地与他人相处,就应充分健全自
己的品格,施展自己的才华,表现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品格、能力、才华不断提高,做一个知性和善解 人意的女生,使得在身边的朋友都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和热情。总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树立自信心,不断提高自己,从德智体全面发展,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
断完善自我,真诚对待寝室的每一位同学,尊重他人,体谅他人,采用积极的沟通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科突
,做一个品学兼优,知性快乐的女生,把握好寝室人际关系,逐渐走向交往的成功,走向人生的成功。
本文地址: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CopyRight @ Designer
| 滇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