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瓜(台湾综艺节目台湾男主持人名单)

文|龙承菲编辑|师烨东大小S近期在综艺里重聚了。重聚的不仅仅是徐氏姐妹,还有和她们相识多年的朋友们。5月9日晚,综艺节目《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在腾讯视频播出,大S徐熙媛、小S徐熙娣、阿雅柳翰雅和范晓萱“四姐妹”首度在综艺节目中聚齐,前往缅甸旅行。节目不仅在豆瓣拿下了9.0的高分,而且云合数据显示,节目首播点击量达到2005万,“大小S多年后合体”最高登上了热搜第三。《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对于《康熙来了》的忠实观众来说,毕业于华冈艺校、从高中时代相伴至今的“四姐妹”,一度红遍全岛:和吴宗宪搭档主持《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阿雅、登上央视春晚演唱《健康歌》的范晓萱、因饰演《流星花园》女主爆红的大S徐熙媛、主持《康熙来了》被封为“综艺女王”的小S徐熙娣……“四姐妹”经常登上综艺讲述趣事,成为台湾综艺界家喻户晓的熟面孔。而随着台湾综艺的逐渐没落,近年来大小S、蔡康永、吴宗宪、陶晶莹等台湾综艺人,都纷纷“北上”大陆“淘金”。但毒眸(ID:youhaoxifilm)发现,在台湾综艺界如鱼得水的综艺咖们,“北上”之后的发展路线似乎走得并不顺利,除了蔡康永参加的《奇葩说》,大多节目评分热度都不高:小S的首部内地综艺《姐姐好饿》只得到了豆瓣5.8的评分,电影《吃吃的爱》遭遇滑铁卢,上映三天票房不及2000万;“hold住姐”谢依霖在内地演艺圈的高光时刻,还是在6年前《小时代》中扮演的“唐宛如”……似乎除了常年担任《天天向上》主持的欧弟,只有蔡康永凭借《奇葩说》给内地观众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台湾综艺人“北上”屡屡受挫的问题究竟在哪?这一次,《我们是真正的朋友》能给出小S答案吗?由盛转衰的台湾综艺已故的台湾知名艺人高凌风曾评价说:“内地综艺至少落后台湾综艺二十年。”这句话放在十年前台湾综艺的黄金年代,并不算夸张。上世纪中后期,台湾经济的飞速发展,曾创下过GDP年增长率9%的经济奇迹,在当时与香港、新加坡、韩国并称为“亚洲四小龙”。经济繁荣,文化领域同样“盛开”。20世纪80年代,台湾进入文化消费时代,电视娱乐消费需求激增,《综艺100》《五灯奖》等一系列广受欢迎的综艺节目就此诞生。1993年,台湾当局通过《有线广播电视法》,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有线电视系统,打破了原本中视、华视、台视三足鼎立的局面,各家之间竞争加剧,综艺节目进入到百家争鸣的时代。《综艺100》当时的台湾综艺界,有并称“三王一后”的吴宗宪、张小燕、张菲、胡瓜四位王牌主持人,《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级星期天》《综艺100》等节目纷纷涌现;而上线于2004年的《康熙来了》,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稳居台湾综艺收视前列,最高收视率曾达到1.74%,并且其影响力跨越海峡,在华语圈内都拥有较高的话题度。当时的台湾综艺甚至影响到了李湘等一代内地主持人的口音,广电总局甚至为此特意在2005年下发《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乐主持人自律公约》,严禁在播音和主持节目时滥用港台腔。反观十几年前的大陆,网络综艺尚未全面崛起,电视平台几乎仅有《快乐大本营》一档娱乐性质较强的国民综艺,两相对比,大陆黯然失色。但是,伴随着台湾经济的下滑,娱乐文化领域同样衰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台湾经济受其影响,进入衰退期。据台湾媒体报道,台“行政院主计处”公布2008年第四季经济成长率负8.36%,创历史新低。而金融风暴退去后,台湾经济也并没有回暖。经济形势的疲软,直接表现在了文化娱乐领域的没落,曾经红极一时的台湾综艺,也开始逐渐走向没落。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制作经费的短缺。在内地综艺成本向上亿元靠近的时候,台湾最为火爆的《康熙来了》,单集制作费用也只有10万人民币。并且依据台湾法律规定,综艺节目只允许冠名,不能口播赞助商广告,大幅度削减了招商带来的资金,节目制作成本更是一减再减。《康熙来了》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少台湾综艺只能局限在摄影棚内进行的谈话节目,而回看《康熙来了》等热门节目,又会发现这些节目所谈的话题日趋同质化。“台湾综艺把自己的路做得越来越窄。”担任过《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制片人的陈冠廷曾在采访中提到。翻明星包包、当场卸妆、夫妻吵架成了台湾综艺的固定话题,很多明星会将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综艺里讲上许多遍——这种局面历经十年几乎没有改变,而十年的时间,也足够让观众的热情消耗殆尽。观众的热情衰退,直接导致了不少老牌综艺收视下跌,相继宣告结束。2011年,一举捧红了刘谦的《综艺大哥大》停播;2012年,播出16年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停播;2015年,陪伴了观众12年之久的《康熙来了》停播;《小燕有约》也在去年年初画上了句号。而除了这些老牌综艺,台湾近年来几乎没有诞生足够有话题度、在华语圈爆红的新节目。2015年,陪伴了观众12年之久的《康熙来了》停播在台湾综艺衰落的同时,内地综艺正在迎头超越。2013年,台湾中天电视台购入了《中国好声音》的版权,节目一播出就以0.88%的收视率突出重围,打败同时段达到0.77%收视率的《康熙来了》,拿下话题第一,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品牌。之后的内地综艺,在电视平台有《极限挑战》《奔跑吧》等播放量稳定的“常青树”,网络平台也有《中国有嘻哈》《创造101》等现象级爆款,几乎已经全面超越台湾。“北上”碰壁的综艺咖们,这次能找到解决办法么?面对台湾综艺市场的衰落,有不少综艺人试图自救,“北上”大陆成为最为普遍的方式。2006年主持央视节目《中华情·情艺在线》的吴宗宪,是最早一批进入大陆的台湾综艺人之一;2008年,欧弟加盟《天天向上》;小S、蔡康永纷纷有了自己的网综节目,甚至还在电影《吃吃的爱》中再度聚首。除了主持人以外,幕后制作人们也纷纷跨越海峡,曾经的《康熙来了》制作人詹仁雄、陈彦铭(B2),分别推出了《姐姐好饿》和《真相吧!花花万物》。但是,台湾综艺里爆款颇多的综艺咖们,在内地的尝试却几乎处处碰壁,金牌制作人和综艺咖们的作品纷纷遇冷。台湾知名综艺制作人詹仁雄操刀的《姐姐好饿》《大学生来了》分别收获了5.8、6.1的豆瓣评分;汇聚了“康熙搭档”蔡康永、小S和制作人陈彦铭(B2)的《真相吧!花花万物》,也只收获了4.2分的平平口碑;而被称为“综艺女王”的小S,主持风格也被不少内地观众质疑尴尬浮夸,甚至有网友在小S的微博评论直言她“太over”。网友的留言文化氛围的差异是主因之一。台湾的综艺节目中存在大量自黑、扮丑的文化,在内地显得“水土不服”,无论是参与嘉宾还是节目观众,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适应不良。《姐姐好饿》制作人詹仁雄曾经承认,在嘉宾选择上,节目组并未刻意区分大陆嘉宾和港台嘉宾,但双方的不熟悉导致了配合不够完美,容易冷场。在《姐姐好饿》第一期中,小S用了一个和林志玲比美的老梗,按照台湾综艺的套路,嘉宾会站在小S这边,或是直接敷衍过去,但黄磊直接表达了对林志玲的维护,一连串反问完全在原有的套路之外,最终节目效果一路朝着尴尬飞奔而去。近年来文化类综艺的火爆,昭示着内地综艺观众对于节目文化内核的要求日趋提升。多数台湾综艺人纯粹的娱乐化风格,被认为缺乏内涵,一些尺度过大的梗也会被批为低俗,小S的《姐姐好饿》就曾因此下架整顿。在政策的约束下,台湾综艺人可以发挥的搞笑桥段无形中减少,观众自然觉得“没有原来好笑”。《姐姐好饿》里小S的“揩油”与二十年前在台湾火爆时相比,当下综艺受众的年龄层次也在不断偏移。艺恩数据显示,《我们是真正的朋友》的用户画像中,30-39岁的人群占到69%,同期播出的《创造营2019》,30-39岁的人群只占56%,《我是唱作人》《向往的生活第三季》的受众中30-39岁人群占比甚至不及30%。综艺受众的迭代和年轻化,使得台湾综艺人经典的梗和笑点为当下的年轻受众设置了门槛,效果反馈自然不如预期。除此以外,大陆综艺模式对于“主持人”的弱化也导致了台湾综艺咖们的“不适应”。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台湾综艺以对话访谈类节目为主,其中,带动气氛的MC角色至关重要。小S、蔡康永等优秀主持人必须积极地抛梗接梗,才能更好地达到搞笑的节目效果;但内地综艺近年来普遍学习欧美节目的制作模式,以剧情式真人秀为主,更加重视节目的模式和内容,MC角色被明显弱化,比如现象级爆款综艺《中国有嘻哈》甚至没有主持人的角色,而是由总导演车澈亲身上阵报幕。主持人的存在感减弱,台湾综艺人们按照过去的套路抛梗接梗,就容易显得“用力过猛”。总导演车澈亲身上阵报幕而随着慢综艺的盛行,“北上”的台湾综艺咖们慢慢在综艺中展露自我,近年来也逐渐有高分作品出现。去年8月开播的阿雅主持的《奇遇人生》在豆瓣获得8.9的高分,有4.1万人参与评价,其中面对大象落泪的小S打动了不少观众;而《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播出首期,豆瓣开分9.1,四姐妹的友情广受好评,也呈现出一个足够明朗的开局。不过,也有观众评价《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后面30分钟的花絮版比正片精彩一百倍”,过度的剪辑和花字特效堆砌,让节目缺少留白,反而没能挖掘出嘉宾本身的笑点。如此看来,除了在《奇葩说》中发挥口才和文化底蕴的蔡康永,在近年来内地综艺偏爱真人秀的背景下,不刻意地制造梗和笑点、“入乡随俗”地展现真实的自我和情感,反而是台湾综艺人更好地适应大陆综艺环境的方式。这一类展露自我的真情秀,或许将成为台湾综艺咖们“北上”的突破口。阅读原文}

  一说到主持人,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我们的“央视一姐”董卿,以及康辉、海霞、撒贝宁等人,他们在内地都有着非常高的名气,那么我国台湾有哪些有名的主持人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台湾十大著名主持人吧!
1、张菲
  代表作品:报告典狱长、综艺大哥大、龙兄虎弟
  张菲出生于1951年,是中国台湾知名的男主持人和歌手,他自1979年出道以来一直专注于主持事业,先后主持过《欢乐一百点》、《笑星撞地球》、《龙兄虎弟》等节目,是台湾第一代综艺节目主持人。
2、胡瓜
  代表作品:综艺大赢家、综艺大集合、非常男女
  胡瓜原名胡自雄,他出生于1959年,是台湾知名的男主持人、歌手和演员,主持过《综艺大赢家》,《综艺大集合》、《非常男女》等知名综艺节目,被誉为台湾综艺主持人“三王一后”之一。
3、吴宗宪
  代表作品:周日八点党、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王牌大明星、你比从前快乐
  吴宗宪出生于1966年,是台湾知名的综艺节目男主持人和流行乐歌手,他是一位天才型综艺主持人,独特的“吴氏搞笑风格”很受观众喜爱,但他也有很多负面新闻。
}
正在热播的《声生不息宝岛季》让大家再次重温了不少曾经风靡两岸三地的台湾经典歌曲,而且还牵扯出了很多朋友,特别是80后一代的青春回忆。不管是否承认,我们的少年和青春时光,都无法同港台流行文化剥离开来,便借着《声生不息》节目引发的回忆,对过往的台湾流行文化做个梳理,今天先来说说综艺节目。
1、王伟忠带头突围,康熙来了打造经典先说台湾综艺,不仅因为它是青春记忆中占比最大的部分,而且本次宝岛季也请来了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要讲述台湾综艺节目的兴衰,王伟忠是一个跳不过的名字。
王伟忠早在1986年就开始制作综艺节目,第一个节目是《连环泡》,这个节目一直做到1994年,创造了综艺节目持续时间最长的纪录。1990年,他创办“金星娱乐”,开始娱乐经纪事业。手上签过太多台湾艺能界的奇葩怪咖,然后继续制作综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节目。古早的《中国电视史》《连环泡》《五灯奖》《龙兄虎弟》就不去回顾了,好多人可能闻所未闻,那时候出现的廖俊、澎恰恰、许效舜、贺一航、猪哥亮,全都是台湾综艺始祖级别的人物,很多都是从秀场走上电视屏幕,秀场类似于我们以前的歌舞团表演,脱口秀,唱歌跳舞那是手到拈来,真正的全能艺人。按人气排序的话,《康熙来了》首当其冲,蔡康永和小S绝对是天作之合的主持搭档,一个是稳重阴柔的书生,一个是泼辣出位的美女,加上二人充分的信任和默契,没人能够在他们面前保持住伪装。
两岸三地的一线明星自不用说,刘德华、梁朝伟、周杰伦,名单可以无限列下去,每个都是华语世界顶流人物。现在魏如萱在《声生不息》上的活泼,大概算是当年小S的“纯净低配版”,也都是被康熙熏陶长大的孩子呀。除此之外,《康熙来了》其实养活了一大堆“通告艺人”。这些艺人其实就是现在的“主播网红”,以某种特殊风格、搞笑梗或者争议标签获得关注,然后在节目中自然流露,把自己的情绪和故事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让观众跟着体验各种奇形怪状。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沈玉琳的荒谬风格,各种夸张的动作和神转折,搞得主持人和观众瞠目结舌,回过神来后又体验到极度的荒谬喜感。特别印象深刻的是沈玉琳说起和家人相处,每个人都是狂躁激烈的状态。还有他想出各种鬼点子整蛊明星,搞得人家哭笑不得,甚至直接愤怒离场。他还编造过潘若迪同老保姆一起洗澡,两人不停上节目争吵澄清,最激烈的时候扭打成一团,台上台下全都笑得不行。还有赵哥赵正平同小S的相爱相杀,他最初以“小东西”和皮夹克的“社会风”走红,还跟梁赫群、林智贤组成“景行厅男孩”,红过一阵子,结果在康熙被小S嘲笑成青蛙,“社会大哥”被女生各种戏谑,节目效果拉满。
还有小甜甜主动追帅哥,被不断打击依然保有热情,鼓励每一位身材粗犷的女生;还有刘真和小S斗嘴尬舞,每次被小S呛得词穷,卯着劲靠舞技赢回来,现在斯人已逝,深感惋惜;还有各种名媛名模来秀包包、秀高跟鞋、卸妆素颜;还有瑶瑶上来一通流泪,儿童台的哥哥姐姐来串场,葡萄姐姐米可白被嘲笑有胡子,蝴蝶姐姐各种明嘲暗讽,她和小猪的隐情在节目上也早有暗示。还有小钟的“magic”,比冷笑话还让人尴尬的拙劣魔术,但是却提供最佳的搞笑效果;还有NONO、康康,太多就不一一列数了。
当然还有陈汉典各种神奇的模仿,节目十多年,也不知道模仿了多少个角色,反正每个角色,他总能抓住最精髓的点,却又显得很滑稽。只要看到氛围遇冷,康熙二人马上就把陈汉典点出来救场,一顿嘲讽笑闹模仿,氛围又被炒得火热。《康熙来了》从2004年办到2016年,贯穿了八零后很多人的青春时光,很多人情世故、社交经验,其实都是从这个节目里面学来的,不管是蔡康永笑里藏刀的幽默,还是小S率真坦然的活泼,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现在。2、“三王一后”携手助推,台湾综艺开拓新领域除了康熙二人,当时的台湾综艺还有“三王一后”,即张菲、胡瓜、吴宗宪和张小燕。
张小燕带头主持《快乐星期天》,把庾澄庆、黄子佼、卜学亮带了出来。小燕姐还有访谈节目,以及自己的经纪公司,表面看没有“三王”热闹,其实为综艺行业做了很多贡献。论主持成绩,胡瓜比不上张菲和吴宗宪,后面女儿胡小祯登上康熙开始走红,他就逐渐退隐了。不过胡小祯与花心的整形医师演绎了狗血的家庭故事,后来也是离婚收场。
张菲的亲哥哥是费玉清,亲姐姐是恒述法师,三姊妹都是很妙的人。张菲最初和费玉清主持《龙兄虎弟》,后面张菲固定主持《综艺大哥大》,带着黄品源等人,最红的时候也是明星宣传必上的节目,其中配乐的孔锵及乐队与菲哥合作非常好。
最初的节目形式是“音乐教室”,吴宗宪就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位;后来转型成明星来表演才艺,印象深刻的是大陆过去的夏祎,这也是个很有争议的女人,她在节目上表演了很多次戏曲相关的节目。把吴宗宪作为压轴介绍,这几乎是理所当然。吴宗宪可以说创造了台湾综艺的新高度,把台湾综艺文化传递到了世界各地。夸张一点说,只要有华语节目,就没有人没看过吴宗宪。
比起胡瓜、张菲,吴宗宪其实在综艺出道还要略晚一点。他最初想走偶像歌手的路线,最初一首《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传唱度不错,后面的《真心换绝情》还让他获得金曲奖,也是他随时拿出来炫耀的唯一一次。后来他带领小马、小钟和刘畊宏组成“咻比嘟哗”,周杰伦为他们创作的《世界末日》也是广为传唱。
但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天赋不在唱歌,而是插科打诨。一开始在其他几位的节目中当来宾,做固定主持,自己后来开始做《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逐渐地集聚人气。但是宪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第一个节目,是《Jacky Show》。那完全是由吴宗宪主导的一个节目,助手都是NONO、康康、许杰辉等“宪宪家族”的优秀班底。一群人在宪哥的带领下,插科打诨、默契十足,同时又各具特色,NONO的无厘头,康康冷幽默,阿辉雅痞风,加上宪哥的绝顶聪明,简直是无处不喜剧。
而且Jacky Show对准的全部是时下最热最劲爆的话题,每期节目一播出,马上收到电视管理局的罚单,后面直接被勒令停止。而且宪哥非常擅长在话题的边缘游走,处处有梗,时时开车,但又不沉迷于此,几句调侃,或者搭档的理智解嗨,节目又回到正常流程。
然后就是《我猜》,从1996年开播到2012年,也是贯穿了一整段青春时光。宪哥拉主Key,辅助的有大小S,杨丞琳和阿雅,杨千霈、蝴蝶姐姐等。最有默契的当属宪哥和阿雅,在伶俐敏捷的宪哥面前,阿雅扮演着妹妹或母亲的角色,被宪哥嘲弄的时候是傻傻乐观的妹妹,在宪哥卖弄癫狂的时候,则是冷静控场的母亲。杨丞琳只需要在一旁承担口播,偶尔卖个萌,问个傻问题,做个可爱的花瓶即可。可能世界上最圆满的夫妻关系,就应该是宪哥和阿雅那样的吧。
宪哥的肚子中就像装着一个SIRI,任何一个词、一句话,都可能马上引出一个荤段子,一个谐音梗,或者一首哗众取宠的歌曲。阿咪老师的音效则可以分秒不差地跟上宪哥的思路,阿雅只需要在看他玩闹一阵后,再凑上去让宪哥停下来。通过《我猜》,我们得以见到台湾社会的各个层级和面向,各种行业、领域、工种,在耍花腔的宪哥面前,这些素人只需要羞涩地笑着,平和地讲述自己的才艺、特长或奖项。挂一漏万地捋过来,当然会有很多没提到的综艺节目,大小S的《娱乐百分百》,罗密欧两人的争风吃醋,曾国城和陈乔恩的《冒险奇兵》,宪哥和NONO的《周日八点档》,都是每期追着看的热门节目。
3、电视节目败给短视频,综艺未来在内娱后来,因为短视频的冲击,因为大陆经济飞速发展,内地的综艺节目经费充足,资源丰富,逐渐对比出台湾综艺节目的“小气”,一期《歌手》的制作费就是《康熙来了》一季的费用,再怎么插科打诨上下其手,恐怕也是挽回不了颓势。刘畊宏才在短视频平台上制造了跳操热潮,小钟、潘若迪、张克帆等艺人也开始入驻抖音,不过号召力不比往常,毕竟新人辈出,就像吴宗宪的那句话:“没有最红,只有当红。”
不管承不承认,没有网文、短视频和内娱的时代,我们就是靠着这些台湾综艺节目,了解宝岛的日常生活,耳濡目染现代都市里的人情世故、社交礼仪,感受台湾人那种物质富足后的温和开朗。时至今日,我们在内地也逐渐有了卷不动的感觉,再想想当时的台湾综艺,其实他们那时就已经不那么看重学历。读台大、出国留学,成为创业新贵或者富家小开,不过只是人生的选择之一。可以回去照顾家里的小店,可以帮家里的庙口收钱扫地,或是开开铲车、做个服务员,照样可以生活得开心而丰富。这或许是宝岛综艺能带给我们某个层面的心灵滋养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男主持人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