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有三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个位上的数有四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那么这样的两位数共有几个?

“羊胎素羊角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习题答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篇1: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习题答案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729+154+271②7999+785+215答:①原式=729+271+154=1154②原式=7999+(785+215)=8999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8376+2538+7462+1624②997+95+548答:原式=(8376+1624)+(2538+7462)=0原式=(997+3)+(92+548)=16403.求和:①3+4+5+…+99+100②4+8+12+…+32+36③65+63+61+…+5+3+1答:①原式=(3+100)×98÷2=5047②原式=(4+36)×9÷2=180③原式=(65+1)×33÷2=1089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 958-596②1543+498答:①原式=958-(600-4)=958-600+4=362②原式=1543+(500-2)=1543+500-2=20415.巧算下列各题:①5000-2-4-6-…-98-100② 103+99+103+96+105+102+98+98+101+102答:①原式=5000-(2+4+6+…+98+100)=5000-(2+100)×50÷2=5000-2550=2450②原式=100×10+(3+3+5+2+1+2)-(1+4+2+2)=1000+16-9=10076.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199,202,195,201,196,201答:取200为基准数,先求和,再求平均数。[200×6+(2+1+1)-(1+5+4)]÷6=(1200+4-10)÷6=1194÷6=1997.填出下面各题中所缺的数:(1)如图5:(2)如图6:答:(1)5解答过程:两“手”上的数运算后得“头”上的数,两“手”抬起用加法,一“手”抬起一“手”放下用减法;(2)1解答过程:两“脚”上的数运算后等于“头”上的数,当两“臂”叉开时,两“脚”上的数的差除以2等于“头”上的数;当两“臂”平举时,两“脚”上的数的差乘以2等于“头”上的数;8.在图16中,按变化规律填图。答:解答过程: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1)“身子”的外部与内部互换,且颜色也交换,同时内部的图形摆放方法也发生了变化。(2)“胳膊”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颜色由黑色变为阴影。(3)“头”从上部变到下部,颜色由阴影变为黑色。6.在下图中,找出与众不同的图形。答: 与众不同的是(4)。解答过程:除(4)外,其余五个图形从左至右是按逆时针旋转90°的规律变化的。9.下面各题中的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问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算式成立?答:解答过程:①填千位 亚=1。②填百位百位上亚+运,和的个位数字为9,所以运=8或7,经分析运≠8,所以运=7。③填十位由于个位向十位进位,所以十位上的会=9。④填个位个位向十位进2,所以到=4。解答过程:①填万位由于是四位数加四位数,和为五位数,所以比=1。②填个位个位上两个加数的个位及和的个位相同,所以赛=0。③填千位由于千位上数+数的个位数字为0,所以数=5。④填十位第一个加数的十位数字竞=4。⑤填百位学=2。篇2:三年级英语寒假作业习题及答案第1页III.D C B A A第2页I.1. mouse (老鼠)2. bird (鸟)3. rabbit (小兔)4. pig (小猪)5. bear (熊)6. dog (狗)7. panda (熊猫)8. cat (猫)9. monkey (猴子)10. duck (鸭子)II.1. red, blue2. yellow, blue3. red, yellow第3页I. 1~6. A A A A A AIII. 1~5 B A A A A第4页I.1. Hi---Hello2.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Linda.3. How are you? --- I’m fine. Thank you.4. Nice to meet you! --- Glad to meet you.篇3:三年级英语寒假作业习题及答案第11页I. 1. √ × 2. √ × 3. × √ 4. × √ 5. √ × 6. √ ×II.5 3 8 4 2 9 6 1 7第12页I.C A B C B C B A第13页I.B C D AII.1. B 2. B 3. A 4. A 5. B 6. A 7. A 8. A第14页I.1. panda 2. monkey 3. dog 4. duck 5. pig 6. mouseII.1. B 2. D; 3. E 4. A 5. C第15页II(1) 3 2 1 4 (2) 4 3 5 2 1第16页IIballoon kite bike taxi train boat teeth doll第17页II.1. head 2. face 3. ear 4. mouth 5. arm 6. eye 7. neck 8. hand第18页I.5 2 1 3 4 6II.C A D F B E第19页II.1. B 2. A 3. A 4. B第20页I.1. B 2. A 3. A 4. BII.1. What colour is it? 2. Here’s a cake for you. 3. Merry Christmas! 4. Can I have some water? 5. Have an apple, please.III.1 4 2 5 3三年级的寒假英语作业一、写出下列字母的小写形式。(26分)A B C D E F GH I J K L M NO P Q R S TU V W X Y Z二、将单词和汉语意思连线。(10分)teacher 女孩 book 铅笔boy 椅子 marker 水彩笔chair 课桌 pen 钢笔desk 男孩 pencil 学校girl 教师 school 书三、写出下列单词或词组的汉语意思。(16分)one two three fourfive six seven eightnine ten red yellowone book two chairsfive pens six pencils四、选择题。(24分)1. What's your name? .A. Hello B. My name is Li Ming C. Hi2. How are you?A. Hello! B. Thank you. C. I'm fine.3. What's this? It's a .A. book B. boy C. girl4. Nice to meet you.A. How are you? B. Hi! C. Nice to meet you, too.5. May I have two ,please?A. books B. book C. desk6.Good-bye.A. Hi! B. Hello! C.Bye!7.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A. pen B. Three C. Thanks8. Where is my book?A. On the desk B. Pink C. Pencils9. What colour is it? .A. Yellow B. Six C. Thanks10. the door.A. Open B. Three C. Chairs11. the window.A. Fine B. Close C. Two12. This is a .A. boy B. pink C. thanks五、画一画。(16分)1. one book 2. two apples3. five books 4. three chairs5. six pencils 6. two boys7. two markers 8. one girl六、涂一涂。(8分)red green yellow blue篇4:寒假作业答案三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答案一、填空1.长方形的面积=( )×( ),正方形的面积=( )×(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周长是( )。3.正方形的边长是( )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 )分米。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二、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单位:厘米)三、判断1.一个角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2.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四、选择题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A.相等B.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2.20平方米是( )计算的结果。A.长度B.面积C.重量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A.16米B.8米 C.16平方米4.铁丝的长度是( )A.1千克B.1米 C.1平方米五、应用题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2.一个正方形的水稻田,边长是30米,它的边长都增加200分米,现在的面积是多少?3.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4倍,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5.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填空1.长,宽,边长,边长2.15,163.2,84.5,265.5,20二、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1.周长:2×4=8 面积:2×2=42.周长:(4+2)×2=12 面积:4×2=8三、判断1.× 2.× 3.√ 4.×四、选择题1.C 2.B 3.A,C 4.B五、应用题1.周长:(15+4)×2=38(厘米)面积:15×4=60(平方厘米)2.200分米=20米 (30+20)×(30+20)=2500(平方米)3.3×3=9(平方厘米) 9×4=36(平方厘米)因为6×6=36 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6×4=24(厘米)4.120÷2-36=24(分米) 24×36=864(平方分米)5.24÷3=8(米) 8×8=64(平方米)三年级寒假作业答案数学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问这个数是多少?答:这个数是1。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少4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多10米,还剩6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答:这条公路全长200米请用列表法解答19--22某月底,甲、乙、丙三人领取了数额不同的奖金之后,甲把自己的一部分奖金分给乙、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然后乙又拿出一部分奖金分给甲、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接着,丙再拿出一部分奖金分给甲、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这时,三人的奖金额都是24元。问甲、乙、丙三人原来各领奖金多少元?答 甲原来领奖金39元,乙原来领奖金21元,丙原来领奖金12元。用列表法,见下表。甲、乙、丙三个同学买了不同数量的钮扣共24个。第一次从甲的钮扣中拿出与乙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乙;第二次再从乙的钮扣中拿出与丙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丙;第三次又从丙的钮扣中拿出与甲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甲。经过这样的变动后,三人的钮扣数正好相等。已知丙同学原来买钮扣花了0.3元,问甲、乙两个同学原来买钮扣各花了多少钱?答:甲原来买钮扣花了0.55元(55分),乙原来买钮扣花了0.35元(35分)。先求变动后最后每人钮扣数。24÷3=8(个)。然后再用倒推法并结合列表法进行分析,见下表。0.3元=30分,30÷6=5(分)乙原来买钮扣花钱数:5×7=35(分)(即0.35元)甲原来买钮扣花钱数:5×11=55(分)(即0.55元)桌子上放着三堆火柴,小聪按以下的两条原则挪动:①从第一堆拿几根放到第二堆;从第二堆拿几根放到第三堆;从第三堆拿几根放到第一堆。②拿过去的火柴根数,必须比要添上的那一堆原有的火柴根数多4根。经过这样的挪动后,每堆火柴恰好都是12根。问原来每堆火柴有多少根?答:原来第一堆有火柴18根,原来第二堆有火柴10根,原来第三堆有火柴8根。采用倒推法,从最后每堆都是12根出发逆推。依据题意可知第一堆最后的12根是在前次所有根数上再增加同样的根数再加4所得,所以,前次的根数是(12-4)÷2=4(根)。前次第三堆应加上第一堆还回的,应是12+4+4=20(根)。以下可按此类推,用列表法表示(如下表)。有铅笔若干支,分给甲、乙、丙三个学生。最初甲得的最多,乙得的较少,丙得的最少,因此重新分配。第一次把甲的部分铅笔给乙、丙,各比乙、丙所有数多2支;第二次把乙的部分铅笔给甲、丙,各比甲、丙所有数多2支;第三次把丙的部分铅笔给甲、乙,各比甲、乙所有数多2支。这时,三个学生各得22支。问最初每人分得铅笔多少支?答:甲原有铅笔37支,乙原有铅笔19支,丙原有铅笔10支。用倒推法列表如下:有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花坛,边长20米。每个顶点都要栽一棵月季花,每相隔2米再栽一棵月季花,花坛一周能栽多少棵月季花?答:30棵。20×3÷2=30(棵)有一个正方形水池,外沿边长40米。沿着外沿围一圈铁栏杆,每个角上都要埋一根竖铁管,每相隔2米再埋一根竖铁管,可埋竖铁管多少根?(请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答:
4.80根。解法1:40×4÷2=160÷2=80(根)解法2:(40÷2+1)×2+(40÷2-1)×2=21×2+19×2=42+38=80(根)解法3:(40×2÷2+1)+(40×2÷2-1)=41+39=80(根)马路的每边相隔7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千米=1000米)答:21千米。先求出无轨电车3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小时行的路程。7×(151-1)÷3×60÷1000=7×150÷3×60÷1000=21(千米)或7×(151-1)×(60÷3)÷1000=7×150×20÷1000=21(千米)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P1:一、填空:2、(1)毫米 (2)厘米 (3)分米 (4)米3、2厘米2毫米 5厘米8毫米二、判断:(1)× (2)∨ (3)×P2:三、(1)吨 (2) 千克 (3)千米 (4)千克四、解决问题:1、15000元 2、280千米 3、略P3:二、1、B 2、A 3、C三、1、米,合2千米。 2、400千克。P4:五、(1)255个 (2)略P5::(略)P6:一、(1)106 (2)754 (3) 429 (4)374 (5)900二、1、× 2、× 3、× 4、×三、(略)四、(略)P7:一、1、77 2、586 3、二、1、2500米 2、435元 3、(略) 4、(略)P8:一、1、C 2、A二、2、105只 320只P9:一、1、四条 四边形 2、四边形 4 4 3、20分米 2米 4、16厘米5、(略)答案不。二、1、A 2、A 3、A三、(1) 10米 (2)8米P10:一、略二、1、B 2、B 3、C三、16厘米篇5:三年级寒假作业答案数学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一个四位数,它的位上是6,其余各位上都是3,这个数是( )。人民书局营业时间8:00 -- 17:002. □□÷□=10……7,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3.如图1,人民书局一天的营业时间是( )小时。4.在○里填上“﹥”、“﹤”或“﹦”。3千克○3000克 5700克○6千克6990○9690 8040○9085.北京奥运会,中国夺得了51枚金牌,比美国多15枚,美国得到( )枚金牌。6.有25吨水泥要运走。用载重5吨的卡车运,最多要运( )次;如果改用载重4吨的汽车运,至少要运( )次。7.一条市区公路每天上午7时到晚上8时30分禁止卡车和拖拉机通行。(1)用24时记时法把下面图2禁止通行标志牌上的时间补充完整。(2)卡车和拖拉机全天允许通行的时间是( )小时( )分。8.的四位数是( ),比的三位数多(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8分)1. 读数时,末尾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一位数。………………… …( )3.一袋盐重500克,4袋盐重2千克。 ……………………………( )4.一个数减去30,结果小于80,这个数是110。……………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 63÷8的余数是( )。A、7 B、8 C、92. 3050中的“5”表示( )。A、5个千 B、5个百 C、5个十3. 李老师的体重大约是( )。A、60克 B、60千克 C、600千克4. 下午2时3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 )。A、2时30分 B、14时30分 C、21时30分5. 下面算式中,得数的十位是7的算式是( )。A、87-24 B、36+25 C、28+436. □6÷6的商不可能是( )。A、10 B、11 C、167. 用2个0、1个5和1个3一共可以组成( )不同的四位数。A、4个 B、6个 C、8个8. 209月30日下午1︰00,张叔叔买到一张年10月1日12︰30起飞的飞机票,他再过( )就坐上飞机出发了。A、11小时30分 B、13小时30分 C、23小时30分四、计算题1. 直接写出得数。(12分)80÷4= 53+25= 69÷3= 78-46=34+56= 61-34= 1300-500= 85÷5=80-67= 400+900= 28+56= 5200-200=2.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加☆的要验算。(13分)84÷6= 59÷4= 632-85= ☆90÷7=四、看图填空(每空1分,共3分)60克 160克(1)1号杯中装了( )克黄豆。(2)估计2号杯中的黄豆大约有( )克。(3)估计3号杯中的黄豆大约有( )克。五、解答题(第7题4分,其余每题5分,共34分)1.组装一辆三轮电动车需要3个轮子,50个轮子够装17辆这样的三轮电动车吗?2. 上衣84元,裤子比上衣少19元,买一套衣服多少元?3. 妈妈用20元钱买了4千克鸡蛋,找回8元。每千克鸡蛋多少元?4.大象能比骆驼多活多少年?5.红星小学三(1)班有男生24人,女生18人。在秋游活动中,李老师按照每6人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多少组?6.小强生日那天,妈妈给了她100元买玩具,小强能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钱?(请用算式解答说明)7.下面是李阿姨购买的从合肥到西安的火车票。李阿姨从家到火车站乘车最少要20分钟,她最晚要在当天下午_____时 _____分从家里出发,才不会误火车?(只要填上时刻)参 考 答 案 和 评 分 标 准一、选择题1.A 2.C 3.B 4.B 5.C 6.A 7.B 8.C每小题2分,共16分。二、判断题9.× 10.√ 11. √ 12. ×每小题2分,共8分。三、填空题13. 6333, 14. 87,15. 9,16. ﹦,﹤,﹤,﹥ 17. 38, 18. 5,719. 7:00,20:30; 10,30; 20. 2050,4030,3031,2140,3130……(答案不)每空1分,共13分。三、计算题21. 答案略;每题1分,共12分。22. 答案略;第1-3题每题3分,第4题4分,共12分;其中第4题验算1分。竖式2分,横式得数1分;竖式不规范扣1分/题。四、看图填空23.(1)100 (2)180—200中的数值均可;(3)30—50中的数值均可;每空1分,共3分。五、解答题24.不够 25.(1)甲图书馆,乙图书馆 (2)4000册,3000册 26. 3元27. 52年 28. 7组 29.若买玩具飞机和玩具猴,剩5元;若买玩具汽车和玩具猴,剩15元; 30. 6,55第25题4分,其余每题5分,共34分;列式正确而计算错误给一半分,第25题、30题可以不列算式,直接答或填;第29题只写对一种情况给一半分;单位名称错误或不规范扣1分/题、答句漏写扣1分/题。篇6:三年级寒假作业答案数学小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3千米,小王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小李出发后2小时,小王在小李的出发地点前面6千米处出发,小李几小时可以追上小王?答: 10时。 (13×2-6)÷(15-13)=20÷2=10(时)一架敌机侵犯我国领空,我机立即起飞迎击。在两机相距25千米时,敌机调转机头,以每分16千米的速度逃跑,我机以每分24千米的速度追击。当我机追至离敌机1千米时,与敌机展开了空战,经1分时间将敌机击落,敌机从逃跑到被我机击落这段时间共有多少分?答: 4分。 (25-1)÷(24-16)+1=24÷8+1=4(分)在下列各题的计算中运用简便方法:①24÷3×4×(73+52)×(42-17)③ 25+(73-48)+200÷8×8答:①原式=8×4×125×25=(8×125)×(4×25)=100000②原式=25+25+25×98=25×(1+1+98)=25×100=2500速算下列各题:① 97×96② ②95×93③ ③98×97答: ①9312∵97-(100-96)=93, 或96-(100-97)=93(100-97)×(100-96) (100-97)×(100-96)=3×4=12, =3×4=12,∴97×96=9312; ∴97×96=9312。②8835∵95-(100-93)=88, 或93-(100-95)=88,(100-95)×(100-93) (100-95)×(100-93)=5×7=35, =5×7=35,∴95×93=8835; ∴95×93=8835。③9506∵98-(100-97)=95, 或∵97-(100-98)=95,(100-98)×(100-97) (100-98)×(100-97)=2×3=6, =2×3=6,98×97=9506; ∴98×97=9506。妈妈从副食店买回几个鸡蛋。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天又吃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恰好吃完。妈妈从副食店买回多少个鸡蛋?答:7个。有的同学一看每次都吃“一半又半个”,认为这不符合实际,于是就不去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被“半个”这一假象所迷惑。其实,只要采用倒推法,就很容易知道第三天吃了0.5×2=1(个),于是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0.5×2+0.5)×2+0.5]×2=(1.5×2+0.5)×2=3.5×2=7(个)某仓库运出四批原料,第一批运出的占全部库存的一半,第二批运出的占余下的一半,以后每一批都运出前一批剩下的一半。第四批运出后,剩下的原料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工厂。甲厂分得24吨,乙厂分得的是甲厂的一半,丙厂分得4吨。问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答:最初仓库里有原料640吨。先求第四批运出后剩下多少吨原料:24+24÷2+4=24+12+4=40(吨)再用倒推法求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40×2×2×2×2=640(吨)有砖26块,兄弟二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时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答:最初弟弟准备挑16块。先利用“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弟弟最后挑多少块:(26-2)÷2=24÷2=12(块)再利用倒推法求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26-[26-(12+5)]×2}×2={26-[26-17]×2}×2=(26-9×2)×2=8×2=16(块)篇7: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一、填空题。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2.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
)。3.一个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小2,乘一个比的一位数大2的数,积是(
)。4.在估算31×80时,可以把31看成(
),乘80得(
)。5.某小区有12栋居民楼,每栋楼有15层,每层有12户,每栋楼有(
)户。6.计算38×12时,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得(
),这个数应该写在积的(
)位上。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最小的两位数乘的一位数,积是(
)。A.90
B.19
C.9092.50×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A.2
B.3
C.43. 3×11的积是(
)。A.1563
B.143
C.10234.25×65的积的位是(
)位。A.十
B.百
C.千5.9×54的积的后面添(
)个0,等于90×54的积。A.2
B.1C.3三、在 里填上“>”“16×27 17×26
56×70 560×725×36 125×8 80×80 7×90013×15 13×13 0÷4010 4010×0四、计算题。1.直接写得数。80×50=
78÷6=
40×21=7×90= 20×31=
600×8=33×30=
30×60= 15×60=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0×48=
67×21=34×84=
85×20=参考答案一、1. 三 四 2. 12 3. 1078 4. 30 24005. 180 6. 300 百二、1. A 2. B 3. C 4. C 5. B三、>=四、1. 4000 13 840 630 620 4800 990 1800 9002. 2400 1407 2856 1700 验算略篇8: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P1:一、填空:2、(1)毫米(2)厘米(3)分米(4)米3、2厘米2毫米5厘米8毫米二、判断:(1)×(2)∨(3)×P2:三、(1)吨(2)千克(3)千米(4)千克四、解决问题:1、15000元2、280千米3、略P3:二、1、B2、A3、C三、1、米,合2千米。2、400千克。P4:五、(1)255个(2)略P5::(略)P6:一、(1)106(2)754(3)429(4)374(5)900二、1、×2、×3、×4、×三、(略)四、(略)P7:一、1、772、5863、二、1、2500米2、435元3、(略)4、(略)P8:一、1、C2、A二、2、105只320只P9:一、1、四条四边形2、四边形443、20分米2米4、16厘米5、(略)答案不。二、1、A2、A3、A三、(1)10米(2)8米P10:一、略二、1、B2、B3、C三、16厘米P11:一、1、C2、A二、1、90厘米2、18米3、略4、略P13:一、1、C2、A3、C二、略三、1、32分米2、36米P14:一、17÷5=3……2二、略三、11÷5=2……112÷5=2……213÷5=2……314÷5=2……4四、解决问题:75÷3=25(元)P15:一、8,9,9,6,9,8.二、1.12,13,14。2.6张剩4张。3.5,6。4.47。三、略四、1.18÷4=4(个)……2(根)2.8×7+3=593.(58-34)÷6=4(朵)。P16:四、1、7个还剩3个。2、7车还剩1吨。3、12元。P17:四、1小时35分。P19:四、310×3×2=1860(元)五、略P20:三、1.B2.C四、(47+38)×5=425(元)500-425=75(元),够了。篇9: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一、单选题(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1.一把直尺的厚度大约是2( C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千米2.下列图形中,( B )不是四边形。A:长方形 B:三角形 C: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3. 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D )A:56÷6=8……8 B:8-8×0=0 C:250×4=100 D:4×205=8204.小雯每天回学校要走957米,小刚每天回学校要走1205米,小刚每天回学校比小雯多走( A )米。A:248 B:258 C:358 D:21625.下面图形中,( B )是平行四边形。A: B: C: D:6.估计478+379的计算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它们的和比1000大一些; B:它们的和比700小一些;C:478不到500,379不到400,它们的和肯定不到900; D:以上说法都不对。7.一个纸箱可以装9瓶柚子蜜,50瓶柚子蜜至少需要( B )个纸箱。A:5 B:6 C: 4 D:78.一只身长5厘米的蚱蜢一次可跳跃的距离是它身长的75倍,那么蚱蜢一次可跳跃的距离是( A )。A:375厘米 B:80厘米 C:70厘米 D:75厘米9.一个生日蛋糕,小华吃了蛋糕的 ,妈妈吃了蛋糕的 ,爸爸跟妈妈吃得同样多,三人一共吃了这个生日蛋糕的`( C )。A: B: C: D:10.在16届广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3( D )09的成绩获得110米栏冠军,并连续三次获得亚运会此项目的金牌。A:日 B:时 C:分 D:秒二、填空题1. 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4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分)4000米=( 4 )千米 7分=( 420 )秒7吨=( 7000 )千克 50厘米=( 5 )分米3.在□里填上“>”“3时=180分 30毫米4.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2分)(1)广州地铁三号线提速后,每小时大约可行驶120( 千米 )。(2)世界上最大动物是蓝鲸,一头成年蓝鲸的体重可达到80( 吨 )。5.开学初,欣欣带50元来到购书中心帮同学买练习册,买1本《同步训练与过关测试》要8元,欣欣带的钱最多可以买( 6 )本,还剩( 2 )元。6.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6厘米,25厘米和2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65 )厘米。7.把一张长方形纸条平均分成6份,取它的3份,这3份就是这张长方形纸条的 , 里面有( 3 )个 。8.寒假里,小红与妈妈乘飞机去上海参观世博园,因天气原因,本来是10时05分的航班需推迟到10时50分起飞,那么这班飞机延误了( 45 )分钟。三、选择题1.一把直尺的厚度大约是2( C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千米2.下列图形中,( B )不是四边形。A:长方形 B:三角形 C: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3. 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D )A:56÷6=8……8 B:8-8×0=0 C:250×4=100 D:4×205=8204.小雯每天回学校要走957米,小刚每天回学校要走1205米,小刚每天回学校比小雯多走( A )米。A:248 B:258 C:358 D:21625.估计478+379的计算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它们的和比1000大一些; B:它们的和比700小一些;C:478不到500,379不到400,它们的和肯定不到900; 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一个纸箱可以装9瓶柚子蜜,50瓶柚子蜜至少需要( B )个纸箱。A:5 B:6 C: 4 D:77.一只身长5厘厘米的蚱蜢一次可跳跃的距离是它身长的75倍,那么蚱蜢一次可跳跃的距离是( A )。A:375厘米 B:80厘米 C:70厘米 D:75厘米8.在16届广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3( D )09的成绩获得110米栏冠军,并连续三次获得亚运会此项目的金牌。A:日 B:时 C:分 D:秒四、解答题1.直接写得数。(每小题1分,共8分)72÷9=8 500×6=3000 0×27=0 56÷6=9…2105×2=210 - = 28÷5=5…3 + =12.用竖式计算。(每小题4分,共16分)(1)382+156=538 (2)先笔算,再验算 1706-624=1082(竖式略) (竖式略)(3)480×3=1440 (4)69÷7=9…6(竖式略) (竖式略)3.作图题。(2分)在下面方格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答案略)4.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4分)(1) 7 (2) 5(3+7)×2=20(厘米) 5×4=20(厘米)5.新建成的广州塔是目前世界最高的电视塔,它高610米,比北京的中央广播电视塔还还要高出205米,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塔高多少米?(6分)610-205=405(米)答: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塔高405米。6.武汉至广州的高速列车,平均每小时可行驶341千米,如果一列高速列车早上7时从广州开出,上午10时到达武汉,那么它大约行驶了多少千米?(6分)从早上7时到上午10时经过3小时341×3=1023(千米)答:大约行驶了1023千米。7.广州地铁3号线每节车厢可载客225人,那么六节车厢一共可以载客多少人?(6分)225×6=1350(人)答:六节车厢一共可以载客1350人。8.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它的 ,第二次喝了它的 ,还剩几分之几没有喝?(6分)篇10:五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1.0.35平方米=平方分米;45000平方米=公顷;0.8平方千米=公顷;980公顷=平方千米;280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2.小数乘法速算法下面一些题都是根据定律和性质使小数乘法的运算简便.你能说出各题都应用了哪些定律或性质吗?①0.25×3.2=0.25×(4×0.8)=0.25×4×0.8=1×0.8=0.8②20.8×1.25=(20+0.8)×1.25=20×1.25+0.8×1.25=25+1=26③3.28×0.5=(3.28÷2)×(0.5×2)=1.64×1=1.64④1.25×7.2=(1.25×8)×(7.2÷8)=10×0.9=9做一做(1)0.25×4.4(2)4.8×1.25(3)1.25×10.8(4)52.4×0.5.3.计算.(1)8+0.7×1.54+0.78(2)3.67+5.4×(5.2-4.28)4.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中间有一个三角形的花坛,其余的地方是草地.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单位:米)5.李爷爷每天晨练1.5小时,一星期共晨练多长时间?6.根据37×3=111,在下面的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几种填法?1.11=×; 11.1=×;1.11=×; 11.1=×;1.11=×; 11.1=×.7.解答因数 3.6 4.8 0.45 2.8因数 0.2 0.3 4积 0.96 9.9 0.848.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三、解决问题.9.园里有30棵苹果树,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25棵.梨树有多少棵?10.果园里有65棵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多5棵.苹果树有多少棵?(用方程解)11.果园里有65棵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25棵,苹果树有多少棵?(用方程解)篇1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一、填空。1、2.4(千克)10(时)60(克)8(厘米)128(厘米) 41(千克)4000(千克) 4(吨)3、(7) (215)4、1200元5、强强、东东6、(4) 、(850)、(508)、(342)7、红、绿8、8厘米、10厘米9、(4)、(7)10、(24)、(72)11、(1098)、(900)12、>、、13、千米、分米、厘米、克、吨、千克14、、15、(8)、(6)16、17、1200米18、(36)厘米、(9)厘米19、(6)二、判断。1、× 2、× 3、× 4、×5、× 6、× 7、×8、√ 9、× 10、× 11、√三、我会选。1、B 2、C 3、C 4、A 5、B6、C 7、B 8、C 9、B 10、B11、B 12、A 13、B 14、B 15、C四、动手实践。略应用题答案1、(120+50) 2=340(米)2、28 5=5(件)……3(个)5 6=30(个)30-28=2(个)3、7时30分__1时15分__8时45分4、407 7=2849(人)5、1-=6、24+8=32(米)(32+24) 2=112(米)7、48 9=5(辆)……3(人)5+1=6(辆)8、上午7:30__4时__11:30下午1:30__4时30分__6:004时+4时30分=8时30分9、50-38=12(米) 12 6=2(米)11、6 4=24(米)12、7 4=28(厘米)13、22 6=3(个)……4(个)17 3=5(个)……2(个)9 2=4(个)……1(个)314、114 8=912(分)15、221+5=226(人) 56 3=168(人)226-168=58(人)16、348-153=195(千克) 195+213=408(千克)17、209x9=1881(千克)18、114 6=19(辆)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三种数学能力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其次是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再次是基本能力(概括和推理)。第一,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有不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常只重算法,忽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或简单地模仿做过的例题,不能在变化了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例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径,不能反转过来去解决逆向问题,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中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算法和演算过程,尤其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三年级数学中,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什么千米、毫米、厘米,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怎么办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两指之间的距离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你们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每相临的两指间的距离相等,也就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临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等,都是10。而毫米与分米、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为100,毫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食指与大拇指之间的距离较大,也是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这个换算就变得十分简单而且准确了。第二,重视和加强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三年级下册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第三,观察活动:所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根据例证得到三个等式:(5+3)×2=5×2+3×2(6+4)×30=6×30+4×30(25+9)×4=25×4+9×4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下面的两个思考题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都具有什么相同点(即规律)。①竖里观察,等式的左边都有什么特点?等式右边又有什么特征?②横里观察,等式的左边与右边有怎样的关系?教师再要求学生把记录的文字: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两个积的和,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整理一下就得到了“乘法分配律”。小学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2)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3)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4)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量与计量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四)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篇12: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13.速算下列各题:① 97×96② ②95×93③ ③98×97答: ①9312∵97-(100-96)=93, 或96-(100-97)=93(100-97)×(100-96) (100-97)×(100-96)=3×4=12, =3×4=12,∴97×96=9312; ∴97×96=9312。②8835∵95-(100-93)=88, 或93-(100-95)=88,(100-95)×(100-93) (100-95)×(100-93)=5×7=35, =5×7=35,∴95×93=8835; ∴95×93=8835。③9506∵98-(100-97)=95, 或∵97-(100-98)=95,(100-98)×(100-97) (100-98)×(100-97)=2×3=6, =2×3=6,98×97=9506; ∴98×97=9506。14.妈妈从副食店买回几个鸡蛋。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天又吃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恰好吃完。妈妈从副食店买回多少个鸡蛋?答:7个。有的同学一看每次都吃“一半又半个”,认为这不符合实际,于是就不去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被“半个”这一假象所迷惑。其实,只要采用倒推法,就很容易知道第三天吃了0.5×2=1(个),于是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0.5×2+0.5)×2+0.5]×2=(1.5×2+0.5)×2=3.5×2=7(个)15.某仓库运出四批原料,第一批运出的占全部库存的一半,第二批运出的占余下的一半,以后每一批都运出前一批剩下的一半。第四批运出后,剩下的原料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工厂。甲厂分得24吨,乙厂分得的是甲厂的一半,丙厂分得4吨。问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答:最初仓库里有原料640吨。先求第四批运出后剩下多少吨原料:24+24÷2+4=24+12+4=40(吨)再用倒推法求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40×2×2×2×2=640(吨)16.有砖26块,兄弟二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时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答:最初弟弟准备挑16块。先利用“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弟弟最后挑多少块:(26-2)÷2=24÷2=12(块)再利用倒推法求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26-[26-(12+5)]×2}×2={26-[26-17]×2}×2=(26-9×2)×2=8×2=16(块)17. 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问这个数是多少?答:这个数是1。18.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少4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多10米,还剩6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答:这条公路全长200米请用列表法解答19--2219.某月底,甲、乙、丙三人领取了数额不同的奖金之后,甲把自己的一部分奖金分给乙、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然后乙又拿出一部分奖金分给甲、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接着,丙再拿出一部分奖金分给甲、乙二人,使他们的奖金额各增加一倍。这时,三人的奖金额都是24元。问甲、乙、丙三人原来各领奖金多少元?答 甲原来领奖金39元,乙原来领奖金21元,丙原来领奖金12元。用列表法,见下表。20.甲、乙、丙三个同学买了不同数量的钮扣共24个。第一次从甲的钮扣中拿出与乙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乙;第二次再从乙的钮扣中拿出与丙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丙;第三次又从丙的钮扣中拿出与甲相同数量的钮扣并入甲。经过这样的变动后,三人的钮扣数正好相等。已知丙同学原来买钮扣花了0.3元,问甲、乙两个同学原来买钮扣各花了多少钱?答:甲原来买钮扣花了0.55元(55分),乙原来买钮扣花了0.35元(35分)。先求变动后最后每人钮扣数。24÷3=8(个)。然后再用倒推法并结合列表法进行分析,见下表。0.3元=30分,30÷6=5(分)乙原来买钮扣花钱数:5×7=35(分)(即0.35元)甲原来买钮扣花钱数:5×11=55(分)(即0.55元)21.桌子上放着三堆火柴,小聪按以下的两条原则挪动:①从第一堆拿几根放到第二堆;从第二堆拿几根放到第三堆;从第三堆拿几根放到第一堆。②拿过去的火柴根数,必须比要添上的那一堆原有的火柴根数多4根。经过这样的挪动后,每堆火柴恰好都是12根。问原来每堆火柴有多少根?答:原来第一堆有火柴18根,原来第二堆有火柴10根,原来第三堆有火柴8根。采用倒推法,从最后每堆都是12根出发逆推。依据题意可知第一堆最后的12根是在前次所有根数上再增加同样的根数再加4所得,所以,前次的根数是(12-4)÷2=4(根)。前次第三堆应加上第一堆还回的,应是12+4+4=20(根)。以下可按此类推,用列表法表示(如下表)。22.有铅笔若干支,分给甲、乙、丙三个学生。最初甲得的最多,乙得的较少,丙得的最少,因此重新分配。第一次把甲的部分铅笔给乙、丙,各比乙、丙所有数多2支;第二次把乙的部分铅笔给甲、丙,各比甲、丙所有数多2支;第三次把丙的部分铅笔给甲、乙,各比甲、乙所有数多2支。这时,三个学生各得22支。问最初每人分得铅笔多少支?答:甲原有铅笔37支,乙原有铅笔19支,丙原有铅笔10支。用倒推法列表如下:23.有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花坛,边长20米。每个顶点都要栽一棵月季花,每相隔2米再栽一棵月季花,花坛一周能栽多少棵月季花?答:30棵。20×3÷2=30(棵)24.有一个正方形水池,外沿边长40米。沿着外沿围一圈铁栏杆,每个角上都要埋一根竖铁管,每相隔2米再埋一根竖铁管,可埋竖铁管多少根?(请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答:
4.80根。解法1:40×4÷2=160÷2=80(根)解法2:(40÷2+1)×2+(40÷2-1)×2=21×2+19×2=42+38=80(根)解法3:(40×2÷2+1)+(40×2÷2-1)=41+39=80(根)25.马路的每边相隔7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千米=1000米)答:21千米。先求出无轨电车3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小时行的路程。7×(151-1)÷3×60÷1000=7×150÷3×60÷1000=21(千米)或7×(151-1)×(60÷3)÷1000=7×150×20÷1000=21(千米)26.庆祝建国40周年,接受检阅的一列彩车车队共52辆,每辆车长4米,前后每辆车相隔6米,车队每分行驶105米。这列车队要通过536米长的检阅场地,需要多少分?答:10分。车队行驶的路程等于检阅场地的长度与车队长度的和。[4×52+6×(52-1)+536]÷105=(208+306+536)÷105=1050÷105=10(分)【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习题答案】相关文章: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数学寒假作业答案3.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4.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习题5.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6.五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答案7.六年级语文数学寒假作业答案8.六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9.寒假作业答案10.新编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3}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2――73页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在这些变化中还存在许多数学问题。  你对哪个时期印象最深?了解到什么?  二、讲授新课  他们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多少是一半?一半怎样表示?(小组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3、有没有什么符号可以表示一半?  出示:1/2 读作二分之一 这样的数,我们叫它分数。  4、教学书写:  先写“―”,再写“2”,最后写“1”  5、胎儿头长占身长的一半,也就是多少?  用纸条表示胎儿的身长,怎么表示一半?  6、婴儿、成人的头长也能用1/2表示吗?用纸条折一折,涂一涂,表示一下。  指出头长在哪儿?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成人呢?  7、今天,我们认识了3个分数:1/2 1/4 1/8  8、学习书写:  1/2:先写“―”,再写“2”,最后写“1”  分数就这三个吗?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三、小结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读作二分之一  读作四分之一  1/8 读作八分之一  教学反思:  通过看图和实际的操作,学生对分数的含义认识比较好,知道分母、分子的意思。分数的认读需要加强练习,一部分学生习惯从分子开始读,导致错误。  第二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图片)涂色部分是多少?  出示分数,学生涂色  二、讲授新课  1、成年人的头长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2、成年人上身的长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3、八分之三是什么意思?(小组交流)  你能在这条线段上表示一下吗?  4、 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 分子  ―― 分数线  8 分母  5、成年人下身的长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你能说一说,写一写吗?  6、成年人的上身长还是下身长?(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三、练习  1、 自主练习2:看分数,涂颜色  2、 自主练习3:火眼金睛辨对错  说一说对不对,为什么?  3、 自主练习4:先写出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先自己写一写,再在小组中交流。)  4、 自主练习5:写出下面的分数  5、 自主练习6:先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填空。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3 分子  ―― 分数线  8 分母  教学反思:  分数的`比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强巩固与理解。  第三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巩固练习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分数,学生认读  出示分数,学生比较大小  二、讲授新课  1、你会比较下面每组分数的大小吗?  1/4 1/9  2、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总结方法:  当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时,哪个分数大  5、你会比较下面的分数吗?  1/2 和1/4 1/5和 1/4  三、练习  1、自主练习7:同位互相合作,完成练习  2、自主练习9:填空  进行小竞赛,看谁填的又对又快  3、自主练习10:你能照这样摆下去吗?  (先自己摆一摆,再填空,在小组中交流。)  说说,你发现了火柴棒的根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4、自主练习11:小小设计师  花坛面积占整块地面积的几分之几?  自己设计一个花坛,说说你设计的花坛占整块地面积的几分之几?  5、自主练习12:数学手抄报  估一估,“小小发明家”栏目大约占手抄报的几分之几?  “名人名言”栏目大约占手抄报的几分之几?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知识长廊:读一读,了解分数的由来与发展。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开始时可以借助图画来观察、理解。慢慢地过度到抽象的分数比较大小。  第四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简单的的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分数,认读  2、2/7是什么意思?  3、举例说一个分数。  二、新授:  1、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当你长大成人的时候,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 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3、出示问题1:成年人的躯干和下肢共占身长的几分之几?  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吗?(小组内交流)  汇报:  3/8+4/8=7/8  全班交流算法:  (1)3/8表示8份中的3份,4/8表示8份中的4份,3加4是7份,8份中的7份就是7/8。  (2)3/8是3个1/8,4/8是4个1/8,3个1/8加4个1/8就是7个1/8,即7/8。  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4、出示问题2:成年人下身比上身长几分之几?  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自己完成)  汇报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算一算  先看图,弄清图意再解答。  2、自主练习2  学生自己完成练习  同位互相检查。  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3  指名说说图意  同位互相涂一涂,完成练习  问题:一共涂了几分之几?  谁涂的多?多了几分之几?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3 / 8 + 4 / 8 = 7 / 8  5 / 8 ? 3 / 8 = 2 / 8  教学反思: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比较简单,学生掌握较好,但是个别学生还需要加强练习。有时候,在练习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因此必要的练习必须加强。  第五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  出示挂图:小组开火车竞赛  2、自主练习5  指名读题,了解题意  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全班订正  3、自主练习6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小组交流,完成填空  4、自主练习7  出示挂图,指名读题  做一朵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做一颗五星比做一面红旗多用了几分之几?  这张纸用完了吗?  5、自主练习8  独立完成,要求正确、迅速,书写工整  6、聪明小屋:  教师出示四个学生名字的卡片,小组合作,按照身高关系排排队。  说说你的推理过程。  7、你知道吗?  出示小知识,自己读一读。  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三、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一些各种各样的练习,学生对分数部分知识的学习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  第六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一些拼图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导入:  看,小奇和小玲在玩拼图游戏。我们来看看他们拼的怎么样?  出示图画  二、我学会了吗?  1、小奇和小玲各摆了这个拼图的几分之几?  2、他们共摆了拼图的几分之几?  指名列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谁摆的多些?多几分之几?  指名列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丰收园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综合的小练习,学生们进一步地巩固了所学习的知识,教学效果比较好。在教学中,也要适当增加一些练习,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系列“春游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学会解决旅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能选择较合理的策略。感悟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活动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出春游的课题  1、诗歌欣赏:《春天来了》,这是一首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自己创作的'诗。这么优美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引出“春游”的课题。 2、你喜欢旅游吗?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乐,但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要同学们一起解决。让我们出发吧!  二、合作探究春游中的数学问题  1、选择合适的租车方案  (1)出示租车信息:一共有40人参加春游活动,有两种型号的车可供选择,大车租金每辆160元,限坐乘客18人,小车租金每辆120元,限坐乘客12人。请你算算怎样租车最省钱?  (2)先让学生估估、猜猜。与小组同学讨论后把租车方案填在课本上。  (3)租车方案怎样租车最省钱?  大车  小车  可坐人数  租金(元)  方案一  3辆  方案二  2辆  方案三  1辆  方案四  0辆  (4)汇报结果后总结方法: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一些。因此,租1辆大车和2辆小车的方案最合适。  2、快餐店用餐  师:到达目的地,同学们玩得真开心,转眼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快餐店用餐,这里的食品真丰富,有凉菜、热菜、主食、饮料等。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你最喜欢的食品。  (1)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再把自己的选择填在课本的表格里,算出你的午餐一共花了多少钱?(提醒学生别浪费。) (2)汇报结果,看看大家都选了哪些营养又美味的食品。  3、买纪念品回家  师:在快乐的游玩中时间过得真快,到了该返回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纪念品商店,让同学们买些纪念品带回家。  (1)与小组同学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淘气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为什么先给爷爷买拐杖?  (2)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并提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再解答出来。  (3)如果你有20元钱,你准备带什么纪念品回家?说说理由。  三、写数学日记  师:同学们,愉快的一天结束了,你一定玩得非常开心吧?而且用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你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希望把你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呢?那就请你把它记下来吧。你这一天是怎么过的,在游玩的过程中解决了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感受?请按下面的格式写一篇数学日记。  XXXXX年XXX月XXXX日星期( )天气: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延伸:清明节到了,如果学校要带六年级的同学们去茅家岭烈士陵园扫墓,你能不能设计一个旅游计划?(填在课本第38页),下节课在班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请你试试吧。  板书设计:  旅游中的数学――春游  1、租车  2、用餐  3、买纪念品  4、写数学日记  5、设计扫墓计划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四个具体实例,通过“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到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  质疑: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2.比较教师的手和学生的手  教师与学生对掌相击。  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3.比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谁大谁小?  小结: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根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理解并记住这句话: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活动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提示:这还只是你们的猜测,如何准确地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动手试试吧!可以借助你带来的工具哦!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三、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  四、小结  1、安排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区别的问题讨论,加强学生于对图形面积的理解。  2、通过学习,你对面积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  五、作业:教材第44页第1,2,3,4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旅游中的数学”中“快餐店”这一具体情境,体验到日常生活中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丰富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让学生应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和评价意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拓展了数及其应用的范围,小数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理解的一个关键环节,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已经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而这节课,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之一??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应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巩固、应用、拓展数学知识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快餐店的情境图,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将解决现实问题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选择创造一定的数学方法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合作学习的群体意识。这样一来,就留给我们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进行创造性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与本县同类学校比较属于中等水平。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很高,特别是对于生活化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课堂,他们尤为喜欢。几年来,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在独立思考之上的小组合作的意识。《标准》总体目标明确地提出:教学目标要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这就导致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所以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特点,在设计这节课时,以“介绍菜单、合理的点菜、配菜、定价位”为情节,对各个环节进行串联,力求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活的气息和挑战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主动探索的氛围和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  四、课堂实录(一)情境引入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快餐店的店面图。  (二)介绍菜单  师:请一位同学扮演服务员向顾客介绍本店的菜单,谁想试一试?  生1:本店有拌豆腐、土豆丝、炒芹菜……(只介绍了菜名)  生2:我觉得我能说得更好、更全面。顾客您好!本店现有凉菜拌豆腐3元、土豆丝4元、水果沙拉6元;热菜有鱼香鸡丝7元、炒芹菜4元,……(此学生不但报出了菜名,还报出了价格。)  师:通过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你还发现什么?  生1:我发现本店最贵的菜是鱼香鸡丝,的是拌豆腐。  生2:我发现土豆丝与炒芹菜的价钱一样。  生3:我发现各种饮料的价格都一样。  生4:我还发现水果沙拉比烧茄子贵一些。  ……  (学生意犹未尽。)  (三)合理点菜  1.顾客1  师:本店的第一位顾客就是老师。老师点什么呢?共花多少钱?请大家都来帮我想一想,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想老师应该要一个水果沙拉,因为能美容,还要鱼香鸡丝有营养,再要一个烧茄子、一瓶饮料、一碗米饭。一共花21.50元。  生2:太浪费了吧!刘老师吃得了吗?我认为刘老师应该点一个鱼香鸡丝、一碗米饭、还有一瓶矿泉水就足够了,一共花10.50元,比生1的便宜。  生3:我知道刘老师喜欢吃土豆丝,所以要一个土豆丝、一碗面条、再加上一瓶果汁,一共花8.50元。比他们的方法便宜一些,也很合算。  ……  2.顾客2  (1)师:假如你们一家人到本店吃饭,你们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请大家设计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2)学生设计消费方案,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汇报。  生1:我家有三口人,我要点一个水果沙拉、一个鱼香鸡丝,还有一个土豆丝,外加三碗米饭、2瓶果汁、一瓶汽水,一共花27.50元。  生2:我家也有三口人,我和妈妈都喜欢吃土豆丝,所以我们要一个土豆丝花4元,爸爸爱吃豆腐,我们再要一个拌豆腐3元,再加上3碗米饭,每种饮料来一瓶,一共花17.50元。  生3:我们家是第一次来本店,所以我每一种菜都要一个,一共花……(还没有等生3说完,其他学生已经着急地站起来想打断他的发言。)  生4:我反对生3的做法,快餐店的菜这么多,你每一种都要,你们一家吃得了吗?太浪费了吧!  生5:我也有同感,假如你们是为了尝一尝本店的菜,你们可以分成几次来,每次点不同的菜,就可以了。  生3:好吧!我接受。让我再想一想。  生6:我家有4口人,所以我要点4个菜才够吃……  ……  (四)新菜定价  师:李叔叔在经营快餐店的同时,顾客都反应肉食太少了。于是,他就加了一道辣鸡块的菜。这个菜色香味美,比鱼香鸡丝的本钱要高一些,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卖多少钱?生1:我认为这是新菜,应该便宜一些推出,所以定价8元。  生2:我认为它的本钱比较高、味香,所以定价12元。  ……  师:根据大家的定价,假如在刚才你们一家点的菜上减去一个菜,再加上这个菜的话,你们要花多少钱?  生1:我们一家要花的钱是27.50?6=21.50(元),21.50+8=29.50(元)。  生2:17.50-4=13.50(元),13.50+12=25.50(元)。  ……  (五)合理配菜  1.师:同学们,现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三菜一汤并赠米饭的活动,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样配菜?怎样配菜才合理呢?请大家想一想,在小组内设计出一种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3.汇报。  生1:为了吸引顾客,我们小组认为三菜可以是:鱼香鸡丝、水果沙拉,烧茄子,再加一个三鲜汤。  生2:我们反对,假如这样配菜的话,快餐店肯定要亏本了。我们小组认为三菜一汤应该是,土豆丝、鱼香鸡丝、炒芹菜,再加一个紫菜汤,正好20元,这样能保证不亏本,也能给顾客赠送米饭。  ……  (六)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24时计时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  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王母娘娘  6月9日  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  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  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感悟24时计时法。  1.老师把刚才的时刻都记录了下来,请看:(出示课件)  凌晨1时  下午1时  凌晨2时  下午2时  凌晨3时  下午3时  凌晨4时  下午4时  早晨5时  下午5时  早晨6时  下午6时  早晨7时  晚上7时  上午8时  晚上8时  上午9时  晚上9时  上午10时  晚上10时  上午11时  晚上11时  中午12时  晚上12时  2.这种计时法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用到,我们就叫它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用1时到12时来表示时间,前面必须要加上凌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老师觉得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时间有点麻烦,并且前面如果掉了时间词的话,就会出错,就像刚才的请柬一样。那咱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简明易记,又不易出错的计时法呢?咱们干脆不要前面的时间词了,夜里的12时,是一天的开始,我们就叫它0时,接下来就叫1时、…12时,那下午1时叫什么呢?对,接着12往下数,13、14……。24时。(课件演示)  3.同学们真了不起,数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用0-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这种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  4. 24时计时法是怎样来计时的?  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天的时间,(出示课件)  (通过活动钟表来感受一天的时间。)夜里12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来是1时、2时………。12时。接着走第二圈,13时、14时……………。24时。一天结束了。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遍一天的时间,请同学们边看钟表边做动作来表示这时你在做什么。  5.想一想刚才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一共走了几圈?共多少小时?(板书)所以人们才发明了24时计时法。  6.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请看:(出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7.小组探究,解决问题。  (1)拨一拨:在钟面模型上从0时拨到24时,边拨边读出每个时刻。  (2)填一填:用24时计时法填写钟面外圈的时刻  (3)议一议:钟面上外圈数字表示什么?外圈数字和对应的内圈数字有什么关系? (如:1时和13时,2时和14时… … )  8.学习了24时计时法,刚才的请柬就可以写成19时了。  你在哪儿见过这种计时法?  9. 24时计时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资料,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画面)  (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来探究24时计时法这种计时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与智慧来感悟新知,自然生成。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提升认识,总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方法。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你喜欢哪一种呢?  那么二者之间的转化就非常重要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看课件自主总结方法。)  小结: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时针第一圈所走的时刻,也就是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把前面的时间词去掉就行了。第二圈所走的时刻,去掉时间词,再在时刻前面加12.  四、精心练习,巩固提高。  五、拓展延伸。  1.欣赏古代的计时法。(课件展示)  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计时法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未来社会的计时法就靠你们去发明创造了,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才会有所作为。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6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三、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四、教学重点:  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五、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口算:  50+70300+500900―50044+22  30+5035+5587+49(遇到困难)  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展开  1、春天到了,学校安排我们坐车去动物园春游,三年级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辆车限坐88人,两个班坐一辆车能坐的下吗?  2、列式计算。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40+40=8012+80=92  45+7=5252+40=92  47+5=5252+40=92  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请生上台演示)  5、列竖式计算  6、多媒体出示例1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做一做1、2  2、请生回答,集体讲解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位数的运算法则,你们学会了吗?  (五)作业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  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  活动重点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活动难点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  一、课前游戏  (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  写数猜数:  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填入统计表中。(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  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较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寻找方法.  揭示课题:  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和差问题。  二、创境新授  (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行转化的三种方法)  1.情景研究:  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配合进行分析与汇报。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  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第二种方法是和―差;相同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2。  方法三:也可以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总数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苹果个数,用7-2算出桔子个数。这也是巧妙运用假设,将平均数运用到和差问题的解答中。  完整板书,规范学生对综合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再理解方法:  大数―差=小数的2倍,再除以2=小数  小数+差=大数的2倍,再除以2=大数  3.尝试应用:  小强和爸爸年龄和45岁,爸爸比小强大25岁,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1)读出两个信息与问题,课件展示线段图,学生空画。  (2)理解列式:假设爸爸少25岁就和小强年龄一样,小强和爸爸的年龄和45岁就变成了是45-20=20岁。20岁表示是两个小强的年龄和,再用20除以2算出小强的年龄。知道了小强的年龄,爸爸的年龄又怎样算呢?完整口述假设过程,上台板演,学生欣赏  (3)再次强调求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和差问题你最感欣赏的方法是什么?  生:假设法  生:(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4.巩固方法,准确填数:  回到猜数游戏,用假设法求出大数与小数:和168,差32。和999,差111。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第一组选择(和+差)÷2=大数的方法,对后一组选择(和-差)÷2=小数的方法。  三、探究变化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和差问题。  1、小强在本单元测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文和数学各得几分?(一题多变,你能有几种转化的方法。再判断分析。)猜测语文与数学分数。理解平均分数的意义。  A、数学:(96+8)÷2=104÷2=52(分) 语文:96-52=44(分)  语文:(98-8)÷2=88÷2=44(分) 数学:96-44=52(分)  对方法A进行反思和质疑。寻找错误的原因。  B.数学:96×2=192(分) (192+8)÷2=200÷2=100(分) 语文:192-100=92(分)  语文:96×2=192(分) (192-8)÷2=184÷2=92(分) 数学:192-92=100(分)  C、数学:96+8÷2=96+4=100(分)  D、语文:96-8÷2=96-4=92(分)怎样理解8÷2?  2、认真选择(机动题):大强和小强共有300元去买书,大强给小强50元两人的钱就一样多了,你知道大强和小强各有多少钱?  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选择合理的算式。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记忆最深的是什么?评价同学或老师。  学习总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问题就是和差问题。解和差问题的策略很多,用假设法将大数转化成小数,(和-差)÷2=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成大数,(和+差)÷2=大数;巧用平均数移多补少等。  五、欣赏变化  1.转化成3个大强  2.转化成3个小强  3.转化成3个爸爸  课堂延伸:  让我们在音乐中带着思考,将假设转化的思想,将优化选择的策略带回家,去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9  【教材、学情分析】  《面积的含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  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后面认识面积单位和探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面积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早就已经对面积  有了初步的体验,只是还没有将生活体验转化为知识体系,学生对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的安排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激活探究面积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结合具体的事物认识面积的直观含义。  (2)学习通过各种方法比较两个不同物体的面积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比较课本和黑板的面积大小入手,让学生体会面积的直观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关联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再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  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树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比赛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老师这里有两片树叶,想请同学们帮它们涂上颜色,谁愿意帮这个忙呢  2、设问:想想看,到底谁涂得快呀为什么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选择树叶涂色比赛作为导入,一是缓解课前紧张气氛,鼓励学生以轻松的心态上课;二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探究面积的含义  1、摸一摸,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摸一摸叶子,引导出“表面”。  (2)谈话:教室里有许多物体,你去摸摸看这些物体的面。  师;你摸到了那些物体的面呢  (4)教师示范摸物体的面,学生动手摸数学书封面,感受封面的大小。引导  学生体会各种物体都有面,并且让学生体会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2、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摸课桌面和凳子面,体会这些面的大小,并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  个比较小。  3、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  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揭示面积的含义,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对熟悉的事物的表面进行比较,使学生首次感受面积的含义。学生在说的同时通过模仿、迁移可以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从而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  (二)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  1、认识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  师:如果我们把桌面和黑板表面画在纸上,得到了两个什么呀  这两个平面图形有什么关系呢引出平面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所以平面图  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揭示完整定义:我们把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平面图形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面积对于小朋友来说也很难想象。为了进行直观教学,将平面图形从物体的表面“请”下来,通过物体表面的面积很顺利地迁移到平面图形的面积,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有了清楚的认识。】  2、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情景再现,判断大小  学生用“面积”的概念表述导入的桌面和黑板表面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2)探索方法、比较大小  出示某学校的平面图  先讨论,再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比较两个差别大平面图形(小结:观察法)  比较生活区和办公楼的面积  先让学生猜测,再同桌互相合作动手操作。  指名演示方法(小结:重叠法,测量法)  出示不规则图形(探究出:数方格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用观察法比较面积大小到用其他方法来比较大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会合作,是新课程对当代小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所必须的。通过集体的智慧,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3、教学“试一试  (1)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2)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汇报等方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反馈,应用新知  1、我会想:“想想做做”第4题。  完成后追问:图形上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图形中红色部分的大小又是图形的什么?(分辨面积和周长)  2、我会看:“想想做做”第2题  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就是居世界第三位。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今天老师从其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四个省份。观察一下,你想说什么吗?你能从图中看出那个省份面积最大,哪个省份面积最小吗?引导学生说说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  3、我会数:“想想做做”第3题。  这里还有四个图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呢?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数格子)  自己数一数、再比一比。(自主学习汇报,集体交流)  这个图形你是怎样数的啊?(交流半格的数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不同图形的面积的比较理解,体会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请小朋友来谈谈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面积的含义  把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观察法重叠法测量法数方格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0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这一单元内容的综合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更好地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以及加减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并比较。  2、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小数的产生,知道一些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1、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图略)  读完题目要求,让学生说说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小数、涂色)  把答案写在书上,交流。  指出:完整的一个正方形,我们可以用“1”表示。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题略)  同样,读完题后要求学生说出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  学生练习,并交流。  3、三位小朋友储蓄的钱数如表,说说每人储蓄的钱是几元几角?谁最多?谁最少?  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吗?  4、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注意:1后面是一点几,2后面是二点几,数的'时候要数完整,前后要兼顾。  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没有“在填出的数中”这一要求,你会怎么考虑呢?  5、加减对比练习:  0.5+0.32.6-0.87.8+1.16.2-3.9  0.5-0.32.6+0.87.8-1.16.2+3.9  提醒学生看清楚加减符号,再计算。  6、绳子长10。5米,绑树苗用去3。2米,修篱笆用去4。6米  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多少米?  7、爸爸和小明做衣服用布的米数如表(表略)  (1)爸爸做一套衣服用布多少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注意指出:一般我们会提一些求和、求差的问题,在提的时候,要联系生活实际去考虑该问题是否有实际的意义。比如说这道题,如果把爸爸做上衣用布和小明做裤子用布合起来,显然是不合适的,那就不要问这类问题。  更明显的例子:两个学生跳高,我们只能比他们谁比谁跳得高多少,而不能算他们合起来一共跳得有多高,显然后面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提问题也不能随便提,还要考虑到现实的情况。  8、你能根据每一组数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写吗?  先请学生说说每一组的规律是什么?自己是怎么发现的。再说说按照这个规律接着往下写,应该写什么。  9、0。□gt;0。□□。4lt;3。□  先请学生说说自己在填写之前的思路。比如说前一题,整数部分都是0,那就只要看小数部分,答案有很多。  而后一题,先考虑整数部分,□比3小,可以填0、1、2甚至是3,如果填了前几种,那小数部分怎么填可以;但如果是填了3,那整数部分就变成了一样大了,要比小数部分4比几小  比小数,先要比整数部分,然后再考虑小数部分。  教学“你知道吗?”:  重点理解“小数就是十进分数”,即我们前面上课讲的“0。()=”  了解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法来表示小数;了解小数的演变过程。  知道在400年前,小数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问:学习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  (可能再过若干年,小数又会变成新的模样,  这些变化是使得小数看上去更加简便易懂。)  课后小记:  书上的第107页的思考题,难度过大了,很多学生看见题目后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很刻意的讲解我觉得也没有多大的意思。我觉得思考思考题应该至少要有小部分的学生能自行解决,更多的是有点模糊的感觉,这时老师的讲解可以让他们茅塞顿开,才是有效的,而这道题我觉得对学生而言太难,反而学生会没有兴趣。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1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107页的练习十八。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教学难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五、教学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础  练习  基本  1、判断下面各题的首商是哪一位?  246÷3246÷248÷448÷6  2、笔算:  792÷6844÷4984÷3895÷5  全班学生练习,指名板演,亲正时要学生根据计算法则说出计算过程。  3、口算:  84÷2=320÷8=680÷20=60÷6=4000÷2=70×8=  4、完成书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口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1、表格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学生口算。  4、小组比赛。  出示表格。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本  练习  课堂  作业  这个表格是让同学们填什么数?请同学们填表格。  3、笔算: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应用题。  (1)第5题。  请同学们先读题,再找一找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教师单独辅导。  5、聪明题。  请小组讨论这道题目应该怎么思考?再在书上填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教师批改。  1、指名回答。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板演。  3、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  4、教师辅导。  5、小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练习十八  84÷2=42320÷8=40680÷20=340  60÷6=104000÷2=200070×8=560  八、课后小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一、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例如画出如下的图: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3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的乘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  2、能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交流计算(含估算)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重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进行估算,为计算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  2、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关键:  1、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主题图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2、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  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游戏,层层导入: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游戏好吗?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  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请你移动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你知道应该怎么移动吗?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部分: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4、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具体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谜底是:三  3.+-×(打一成语)  解析:把支分解开即为“+、-、×”)谜底是:支离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打二个数学名词)  解析: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分数、几何.  二、探究拓展题:  现在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第二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后: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惊险!  三、自主创作题:  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2-14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9-09数学上册教案01-15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2-29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1-02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1-10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9-06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5篇07-26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2三年级上册数学统计教案06-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