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的声音3》乐评人嘲讽一群网红评论歌手的节目歌手,为什么一群网红评论歌手的节目歌手总会受到歧视?_百 ...

自从音综行业发展起来之后,每个平台都会做属于自己的音综,而且都是出了一档又一档。不管能不能火,只管去做就可以了。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当你把握住风口的时候,猪都能飞上天。要说现在什么类型的综艺节目是风口,我觉得必须是音综。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这两年出了多少新音综,又有多少老牌音综在维持着自己的综N代续集。当然,还有一些早已停播好几年的音综再次被重启。这一切都可以看得出来,音综是非常受欢迎的。对于资本来说,音综相比其他类型是更好做的。说得难听点,只要请上几个观众认可的实力歌手,再请上几个观众喜欢的流量歌手,综艺就成了。你要说赛制的话,可以去设计,但是不设计也无所谓,单纯唱歌也不是不行。你要说选曲的话,那就更简单了,节目组选也行,完全交给嘉宾也可以。做音综是很容易的。对于观众来说,音综不仅可以听歌,还可以在真人秀环节中得到欢乐,为什么会不喜欢呢?除非节目组请到的嘉宾实在是太拉垮,要不然节目收视率就肯定不会差。只要在这些基础的东西上再稍微加一点自己的特色,那就可以成为一档爆款音综。比如芒果的《浪姐》和《披哥》,主打的就是一个人多,而且有淘汰机制,让人看得很刺激。当然,还有些综艺的特色是“吵架”,比如《天赐的声音》。从节目名字上来说,这个名字取的真好,为什么歌手千千万,火的就是那有数的人呢?其实并不是说不火的人没有实力,还有可能他们的嗓音不是天赐的声音。唱歌这种事情,天赋是远比努力要重要的,没有老天爷赏赐的天然好嗓,再努力也只是徒劳。四季以来,《天赐的声音》每次请到的嘉宾阵容都是比较中等的,称不上豪华,但也算不上拉垮。相比嘉宾带来的话题来说,嘉宾和声音鉴赏团之间的互怼反倒是让节目更有热度。即便是没有看过《天赐的声音》的观众,那肯定也是听说过“某某和丁太升互怼”的热搜的。四季以来,关于“互怼”的名场面一直都没有间断过,甚至可以说这档节目就是靠这个来维持热度和话题。在这一季的节目中,赛制也是朝着其他音综的方向在靠拢,第一阶段连常驻带飞行就一共请了有十三位嘉宾,看来这也是要打多人战了。这一季的玩法也是采用了分组对战的形式,而且队长和队员都是每期一换的。当然,玩法是升级了,但是“互怼”依然没有少。现在节目才刚过三分之一,小鬼王琳凯和声音鉴赏团的梁源就因为互怼多次冲上了热搜。关键让人想不到的是四期节目两人一共吵了两次架,这样的事情是很出人意料的。在两次吵架之后,观众的评论真的是两极分化的,支持谁的都有。小鬼王琳凯一句“你管得着吗”,这样的态度让很多观众非常不认可,觉得他有点不尊重人。几次三番追着小鬼去批评教育,梁源也让很多观众觉得他在针对小鬼。那么问题来了,这件事情到底谁对谁错呢?在看了那么多嘉宾和网友的评论之后,我觉得张碧晨说得最好,只可惜被节目组剪掉了。小鬼和梁源互怼,张碧晨的点评最清醒。在加更版中,张碧晨说“我觉得他们非常专业,而且有很多次梁源老师说的话我都觉得在点子上,然后我自己都会很吸纳,但我觉得今天现在聊的这个话题,它是有点主观的,它并不客观,这两个人我都了解,王琳凯是一个台上台下反差很大的人,他在台下的时候有点懵懵的,大部分时间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会把自己裹得很紧,不愿意把那扇门打开跟大家交流,可是他在舞台上的时候是完全打开的,他愿意把他内心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在张碧晨这番话中,她先是肯定了声音鉴赏团的专业,紧接着又说了小鬼王琳凯在台下的样子。说白了,张碧晨简直就是一个端水大师,这碗水端的实在是太好了,哪一方听了都会很开心。张碧晨说“这个快乐跟不快乐,我觉得小朋友的不快乐是很简单的,大人的不快乐有时候说不清,可能你在做你自己很热爱的工作,你每天都很忙很忙,但你并不快乐,你明明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可你就是觉得累,有一个心理学家说过,人的不快乐和抑郁是因为反刍现象,字面意思是一个鸟类吃完了没嚼明白又吐到嘴里重新嚼,深层的意思是人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还是会反复的想,想的多了你就不快乐了,我觉得大家就是不要想太多,离开这首歌之后我们就不要想了”。梁源在点评的时候说他在小鬼的声音里听到的是快乐,而不是不快乐。关于这个问题,张碧晨说得非常好,小朋友的快不快乐是写在脸上的,非常单纯。然而,成年人的快不快乐,真的不好说,而且也很难和别人共情,因为人生经历不一样。在这两年的音综里,经常会有没名气的歌手说自己很爱唱歌,每天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他们真的快乐吗?实话实说,他靠唱歌不能养活自己,谈何快乐。即便是很红的歌手,好资源接到手软,但是每天忙到没有自己的生活,他真的快乐吗?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多的。有些人拼搏半辈子终于贷款买了房子和车子,但他却每天被房贷和车贷压到喘不过气,甚至还有被迫停贷卖房卖车。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快乐吗?在别人的眼里,他们应该快乐,有车有房可以说是人生圆满,可在他们心里,或许有那么一瞬间想要回到什么都没有的生活,因为那时候才更快乐。张碧晨说得非常好,快不快乐真的很难定义。换句话说,小鬼到底快乐不快乐只有他自己清楚,梁源没有小鬼的人生,他又怎么会有共鸣呢?张碧晨说“我刚刚听那首歌的时候很想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然梁源老师有他自己的想法,因为人的悲喜不尽相同,他不是我,我也不是他”。张碧晨这番话说得非常好,小鬼唱这首歌确实把她唱感动了,但人的悲喜不尽相同。希林娜依高在点评的时候也说自己完全可以理解到小鬼王琳凯表达的感情。当然,并不是说梁源不对,只能说他只代表了一部分人而已。然而,话说回来,音乐不就是唱给能听懂的那部分人听的吗?世界上有那么多歌手,可就算是再顶级的歌手,再好的歌曲,那也肯定有喜欢听的人和不喜欢听的人。正是因为喜欢听什么歌曲的人都有,各家音乐才能百花齐放,华语乐坛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小鬼王琳凯的唱法或许让很多人没能共情,但就算是有一个人能有共鸣,那也算是给华语乐坛做贡献了。张碧晨的点评如此清醒,真不知道节目组为什么要剪掉呢?咱们静下心再来想一下这件事,节目组这么做不就是想要小鬼和梁源之间的矛盾看起来更激烈吗?只有矛盾够大,话题度才够高,节目才更有热度,要是放出了张碧晨这番清醒的发言,那矛盾不是直接平息了吗?或许有些人要说了,那为什么要在加更版中把张碧晨这番话放出来呢?很简单,话题有了,热度有了,小鬼和梁源两位主角也该退场了,有了张碧晨这番话之后对所有人都好。说完张碧晨的清醒之后,咱们再说一下大家一直在关心的问题,很多人都在猜测,小鬼和梁源互怼到底是不是剧本呢?其实要是细品一下小鬼一开始的回应,一切就一目了然了。在梁源刚点评完的时候,小鬼说了一句“我刚才耳机没带好,没太听清,可以再说一遍吗?老师”。对于小鬼这句话,不知道大家听了之后是怎么想的呢?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嘉宾和声音鉴赏团的距离那么近,真的听不到吗?还需要耳机?再者说了,每个人在发言的时候手里都拿着话筒,现场有音响,这和耳机有什么关系呢?现场的其他人都没带耳机,难道说他们都听不到声音鉴赏团说的话吗?对此,其实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小鬼王琳凯这句话根本就不是说给梁源听的,而是说给节目组听的。在这两年的真人秀中,大家经常会听到剧本,比如节目组在耳机里喊话嘉宾说某些话,选某些人等等。换句话说,小鬼王琳凯戴耳机不是为了听声音鉴赏团的点评,而是为了听节目组有没有什么安排。小鬼说自己的耳机没带好没有听清,难道不可能是在告诉节目组安排剧本的人自己没听清吗?在小鬼说这些话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他的表情是有笑容的,而且还称呼梁源为“老师”。那么问题来了,前面还有笑容,反倒是在很多好朋友帮忙打圆场之后小鬼态度大变出来硬刚梁源了,难道说这符合正常逻辑吗?如果要是想吵架的话,我觉得小鬼应该在梁源第一波点评之后就回怼了,而不是等到后期再怼。实话实说,我觉得这件事应该是属于剧本,大家觉得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群网红评论歌手的节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