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外协会乒乓球外协是什么意思员是抱着敢赢不怕输的心态来打的吗?

网易体育10月30日报道:新赛季乒超联赛将于明天拉开大幕,按理说新赛季应有新气象,但新赛季乒超却是无季后赛、无总冠名赞助商、无外援的“三无产品”。当然,这不代表乒超竞争力和精彩程度打折扣,问题是,如果说无冠名赞助商是习惯性的尴尬“裸奔”,无季后赛是赛制一直朝令夕改的体现,拒绝外援参赛则引起更大的轰动效应。这个禁令意味着我们在新赛季的乒超中看不到丁宁等主力对抗以平野为代表的日本新生一代,也不能看到马龙樊振东复仇波尔,甚至也没有徐孝元这样的韩国美女的身影。“放弃养狼”也好,为了重中之重的东京奥运夺金战略也罢,乒超封杀外援,尤其是将包括平野美宇和石川佳纯在内的日本球员隔绝在外,都让国乒背上输不起的罪名。以史为镜,我们不认为国乒惧怕任何对手,可是在没总冠名商和取消季后赛的大前提下,又禁止各俱乐部引进外援,更凸显乒超联赛在职业化上还是问题多多,将乒超打造成“乒坛NBA”的美好蓝图现在看起来成难以完成的任务。不正大光明的禁援令 中国乒协敢做不敢当?即使各家俱乐部整装待发,新赛季乒超联赛进入倒计时之际,无论中国乒协还是乒超联赛都没有发出禁止外援参赛的官方声明,但乒超参赛球员名单中无外援身影,而八一队教练王涛接受采访时透露今年乒超联赛与往年不同,各俱乐部一律不引进外援。直到此时,对于“禁援令”人们也从众说纷纭落实到尘埃落定,而回顾整个事件的经过,大有“日式悬疑”的影子。十一黄金周期间,日媒《日刊体育》率先披露乒超联赛拒外援参赛,并强调这主要是针对日本球员。然而剧情却一波三折,日本乒坛人士透露因平野和石川在中国人气高,中国乒协可能收回排外决定,也有日本媒表示乒超禁援是假新闻。直到出征女乒世界杯,平野和石川终亲口承认被乒超下了逐客令,而就在乒超开战之际,看参赛球员名单以及通过王涛之口,“猜猜今年乒超有无外援”的悬疑剧也算落幕。然而从日媒曝料到王涛吐口,中国乒协从始至终都对禁援只字不提,既不澄清也不承认,似乎是看坐山观虎斗的吃瓜群众。不允许外援参赛是对是错暂放在一旁,但有关部门不发一言,不免有敢做不敢当、心里有鬼之嫌,让禁援令显得如同地下交易的小道消息,缺乏正大光明的正义感。实际上,中国足球联赛禁止引进外籍门将也被视为奇葩,但却有明文规定,相比之下,在乒超联赛不允许外援参赛的问题上,堂堂国球显得缺少大家风范。平野7连败石川4年未赢 谁把中国乒协逼得禁援新赛季乒超联赛为何与外援过不去,八一队教练王涛一语道破天机:“这也是为东京奥运会考虑的,日本选手很年轻,他们现在打联赛,未来可能对我们有威胁。”而日媒当初披露乒超联赛拒日本选手参赛,也坚定不移地认为此举是不希望养虎为患。2001年柳承敏成乒超第一位外援,这之后包括波尔和朱世赫在内的众多世界名将登陆乒超舞台,为何到本赛季全面禁止外援参赛?其实“威胁论”不是没道理,进入到新周期平野、伊藤和张本智和崛起,尤其是17岁的平野在亚锦赛力挫丁宁、朱雨玲和陈梦夺冠,给国乒的东京奥运征程提前拉响警报,意识到梦之队并不是战无不胜。而平野去年征战中国联赛战绩为3胜8负,成绩平平,但日媒在平野问鼎亚锦赛冠军后重点提到她在乒超历练:“通过与高手对决,不仅球技提升,打球意识也有进步。”事实上,年轻有为的日本队已是国乒头号对手,孔令辉在2015年世乒赛就称日本队是第一强敌,而日本队太年轻,这就是她们最大的筹码,综上所述,这也是为何那么多年外援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乒协偏偏在这个当口对外援说不,从某种角度看更像是被“逼上梁山”。拿到2020奥运举办权后日本乒协加大投入,每年用于青少年的培养经费达到1亿日元,对手如此下血本并初见回报,国乒现在未雨绸缪考虑对策其实没毛病。我们理解万岁,但感到不解的是,至于现在就用全面封杀这决绝的方式吗?要知道,国乒的强大是依托集体主义精神、厚实的人才储备以及历史底蕴,才成王者之师屹立不倒,这压根不是对手烧点钱培养几个金童玉女就能短时间超越的。说点实在的,平野自亚锦赛夺冠后对国乒球员7连败,石川已4年未在国乒球员身上尝过胜利滋味,而张本在日本赛输给梁靖崑后痛哭流涕。就像平野亚锦赛夺冠、马龙和林高远在世界杯遭波尔逆袭,值得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但归根结底,国乒仍是武林盟主,距离东京奥运还有3年的时候就高喊“狼来了”,并关门圈地,是否操之过急?禁援令是开历史的倒车 乒坛NBA还有戏吗?回首过去,我们会发现乒超其实多次调整外援政策,却从未“零容忍”。2004年因雅典奥运近在眼前,中国乒协公布“黑名单”,禁止俱乐部引进名单上球员,担心他们熟悉中国选手打法,不过蔡振华强调:“不是说所有外援都不允许引入,或者说所有的强手都不能参加乒超。”以北京奥运大局为重,中国乒协规定2007乒超联赛外援必须打满18轮比赛,四川队官员坦言,他们威胁到国乒的领先位置。相比“黑名单”和拒外援打短工,如今的禁令是下死手,更是开历史的倒车,曾经的“养狼计划”成一纸空文。曾记否,中国乒协也有忧患意识,于是2009年提出“养狼计划”,平心而论,我们最初是有诚意的,2010年世乒赛期间主动派人给波尔和萨姆索诺夫当陪练,而为了给对手争金机会,国乒最近几届世乒赛都未派出主力战混双。作为“养狼”的平台,乒超联赛也敞开大门欢迎高手加盟,2011赛季就吸引冯天薇、福原爱、波尔、水谷隼等人加盟。如今因担心对手变强就拒之,相当于不是你强我比你更强,而是想尽办法不让你变强,这可能会让国乒在东京奥运一骑绝尘,但一家独大无论对国乒还是这项运动都不利,毕竟垄断意味着关注度和影响力下降,长此以往,乒乓球项目在奥运会上地位也有被削弱的可能,到时候受损最重的也是国乒。禁援令的杀伤力,对乒超联赛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蔡振华曾表示要将联赛打造成“乒超NBA”。只不过,NBA联盟有20%非美国本土球员,更不会因美国梦之队折戟沉沙而出台限制外籍球员政策。再看如火如荼的英超联赛,执行劳工证政策,要求非欧盟球员代表国家队至少参加75%场次的国际A级比赛,限制高门槛是让外援保质保量。德国乒乓球联赛被誉为最职业化乒乓联赛,除了德国乒协不参与俱乐部的管理,也秉承开放理念,2013年的数据显示几乎每支德国女乒联赛队伍都有来自中国球员,一家俱乐部负责人说道:“如果想获胜,就需要他们。”诚然,马龙、樊振东、丁宁这些明星的亮相能让联赛赚人气,但单靠自己人推动乒超发展吸引力下降毋庸置疑。尽管向外援敞开大门不一定能避免裸奔尴尬,但至少是走在职业联赛前进的方向,更何况,福原爱2006年加盟广东曾给球队带来5000万日元的赞助,而辽宁女乒功勋主帅谷振江回忆道:“当时比赛服共有6处广告,其中5处来自日本企业的赞助。”2014赛季乒超首次无冠名赞助商,刘国梁的点评是一针见血:“中国乒乓球发展一直走的是双轨制,一方面国家队的首要职责是为国争光,一方面走乒超联赛市场化,但市场化又有局限性。”无论是过去限制外援禁止,还是去年总决赛开始前不到一周还未落实场地,都是中国乒乓球一直走“双轨制”的结果,如今外援不得入内,乒超“伪职业化”的本质完全暴露。想想看,如果丁宁与平野上演乒超大战,张本智和同马龙PK,该吸引多少眼球,但现实比理想骨感,当乒超真成自己人和自己人玩,缺少关注度和卖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没赞助商青睐又能怪谁?作者:风之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乒超联赛禁止外国球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