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打一巴掌,再给一个耳光又给一颗糖糖?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每个家长的方式都不同。有些家长高兴的时候,且又看到孩子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时候,就会给孩子满满的爱,还有各种赞美,觉得自家的孩子是最棒的;然而家长不高兴的时候,又看到孩子表现不好时,就大声责骂,甚至动手。这种典型的恩威并施,看孩子的表现来做决定,乖的话就给糖,不乖就伤害你,各种打击,确定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会让孩子感觉到痛苦么?“爱的撤回”可以成功迫使孩子的行为更加符合成人的要求,但促使其行为做出改变的动机却是深深的焦虑,担心自己可能会失去家长的爱。——马丁·霍夫曼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孩子没有写完作业就去看电视,家长看到很是生气,直接就责骂孩子“你怎么这么不自觉,难怪就只能处于差等生行列,整天只贪玩不学习,就你这样的以后踏出社会就等着被淘汰吧。”这样直接就把孩子骂哭,看到孩子哇哇大哭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家长便又开始慌里慌张去讨哄,甚至做出妥协,允许孩子先看会电视。这样打一巴掌,然后给一颗糖,这颗糖还是甜的吗?这虽然是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有很大的影响的;让孩子感觉,父母的爱就像是定时炸弹一样,开心了摆个笑脸,夸自己好乖好懂事,不开心也会情绪大爆发,而自己却随时要接受这种阴晴不定心情的转变,这样怎能承受呢?丽丽是个90后的年轻妈妈,在她的认知里,认为孩子乖的时候要表扬,要鼓励,不乖的时候也要好好教训,不然孩子就不听话会太飘。她的儿子明明上午拿回自己语文单元二的测试成绩,看到孩子考到满分的丽丽,眼睛笑眯眯都快成一条缝了,还直言夸奖宝贝真棒,还奖励了孩子喜欢的玩具,明明开心到不行。但是好景不长,孩子因为玩玩具的时候,太过用力直接就将这个玩具给弄坏了,丽丽看到气打一处来,“你怎么就这么败家啊,刚给你买两天的新玩具,就这样给弄坏了,下次再也不给你买了。”这样一捧一贬式的家庭式教育,真的是以爱的名义伤害了孩子,本来信心满满的孩子,因为妈妈的一句否定,又将孩子推入了无穷深渊,将心里仅存的温暖又一点点慢慢消耗掉了。这种一边给糖,一边给巴掌的心情式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心里充满恐惧,因为他不知道,家长那份不满的情绪,什么时候就会爆炸,伤得他体无完肤,长时间下来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心情跌宕起伏做得好就夸,做不好就骂,孩子的心情也呈过山车般跌宕起伏,明明上一秒还很开心,下一秒就感觉世界塌了;家长如果说语言过激的话,还会非常伤孩子的自尊心哦,打击性很强。演变成讨好型人格孩子看到如果自己做得好就可以得到父母的赞扬,做得不好就要挨批,那么就会尽可能让自己变得乖一些,妈妈一生气就赶紧道歉,做错了事就慌慌张张,胆小怕事,懦弱无比,演变成会“察言观色”的讨好型人格。其实这样的人格是不好的,它会压抑孩子的真实需求,还有扼杀他们的天性,无意识牺牲自己,即便是有委屈,有苦也会往肚子里吞,这样的孩子当真是乖巧懂事吗?不!从而会让孩子的人生里充满自卑感,潜意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特别怕受到伤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从而让真实的自己越离越远。没有规矩性像一些被爸妈骂哭的小孩,一看到自己的哭闹可以赢来爸妈的服软,那么下次也会继续使用这个战略;长时间下来,孩子就没有规矩性,目无王法,喜欢使小性子,越来越难管教。那么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呢?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管孩子表现如何,家长都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随时在脸上把自己的情绪直接暴露出来;因为孩子天性是敏感的,自尊心也极强,很容易就受伤。所以,不妨在想责骂孩子之前,平复好自己的心情,调整好心态,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直接就呈炸弹式的爆发,学会以合理、正当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家长的脾气像气球一样一戳就破,孩子的心灵也是这样,家长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就等于把孩子的成长方向推向失控的轨道,可不要小看对孩子的伤害。正面管教,有规矩才能有方圆一些家长给孩子制定了家庭规则,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言行不一,不能真正做到;孩子不听话,将孩子骂哭后又得去各种哄着,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也要有自己的准则,不能说一下子就妥协,这样形同虚设的规则,孩子还会不会听呢?比如让小孩要做完作业才可以玩耍,就得实施到位,不能说孩子被吼骂哭了就心软,采取正面管教,有规矩才能有方圆,这样的孩子才知道,自己不能破坏了规矩,爸爸妈妈的底线在哪里,必须要先做好妈妈要求的事情,再去玩,长久下来,他们也会形成一套自觉性的习惯。权衡好赞美与责备的评判机制在家庭教育面前,孩子的奖励与惩罚必须要合理,不能过度夸奖,也不能过分打击和贬低,当小朋友做得好的时候,应该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但是也要告知他们要戒骄戒躁,争取下次也做好;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也不要动不动就情绪失控,河东狮吼,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先要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并且了解他们做错的原因,然后加以引导和纠正,凡事无绝对,孩子的奖惩也是必须要分明,要有个尺度。爱孩子应当跟表现无关每一位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每个人表现方式不同。不能因为孩子表现得好,就各种奖赏,夸奖,称赞,也不能因为孩子表现得不好,面临的就是各种处罚、恶言恶语,这样的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他们随时都要做好迎合父母的准备,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做错了,父母就不爱自己了。平时也要多抽空陪陪孩子,坐下来好好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温暖,内心得到安定,快乐成长每一天。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说的那句“不喜欢你了,“不爱你了”,“不要你了”。孩子,我爱你,跟你的表现无关,我爱的是好坏,优点缺点都具备的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一个耳光又给一颗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