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一读书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害怕鹅。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态度。2.讨论: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公鹅?这是一只神气活现、胆大妄为、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耀武扬威、趾高气扬的鹅。3.作者仅仅是对鹅的态度转变了吗?不,对牛的态度也转变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啊!4.我为什么怕鹅,而金奎叔为什么不怕鹅?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之所以怕鹅,是因为我很相信大家的话,即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我没有去思考;金奎叔不相信大家的话,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我们应该从事实出发,正确地看待问题。2、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8刘胡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8刘胡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一、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并绘制思维导图1.说说敌人用了哪些手段对付刘胡兰?敌人用了收买、威胁、毒打、杀害的手段对付刘胡兰。2.从哪几个地方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面对敌人的收买,刘胡兰大声地回答说:我不知道;面对敌人的威胁,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面对敌人的毒打,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面对敌人的杀害,刘胡兰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英勇就义了。3.你如何理解生的伟大、死得光荣?刘胡兰为革命奋斗的一生是伟大的,为党和人民而死是光荣的。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3纸船和风筝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3纸船和风筝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说一说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朋友的?松鼠用纸船给小熊送去祝福与友情,小熊用风筝回应。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2.松鼠和小熊发生了什么矛盾?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导致友谊破裂。3.想一想松鼠和小熊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松鼠主动向小熊表示和好,小熊积极回应。最后他们俩再一次成为了好朋友。4.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人与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谊,友谊需要彼此不断地维护。4、四年级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四年级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课文讲述了一个童趣十足的故事:我在放学回家途中,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在他的帮助下,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及态度。作者借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果。5、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读后感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读后感读后感一: 今天,我们学了《牛和鹅》这篇课文,讲的是: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局的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作者敢欺负牛,但是却怕鹅。就在被鹅欺负的时候,金奎叔出现了,他不但救了作者,还教育了作者,让作者改变了以往的观点,不再害怕鹅,欺负牛了。读了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多留心、多多观察。这篇课文中,金奎叔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这样说的: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我觉得在我们生活中,不应该无缘无故地欺负人,也不应该惧怕于某种事物、某个人,我们想办法去不被人欺负,不惧怕世间万物!总之,对待事情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因为这样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读后感二: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牛和鹅》。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在我们的心目中,牛是一种温顺、憨厚的动物,它们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从不抱怨,但我们却因此而欺负它,仅仅只是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吗?而相反,鹅这种自命清高、自命不凡的动物,总是常常骄傲自大到不把人类放在眼里,难道也只是因为它把人类看的比它小吗?牛,就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宽容、谦让、容忍的那些人,而鹅,便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瞧不起人的人。牛的忍让,却没有因此而避免受到了别人的欺负,别人没有尊重它,反而还更加变本加厉的去欺负它,甚至去害它。可牛还是一声不吭,任劳任怨,这也使我对牛的崇敬又上升了一步,我们一定要尊敬那些忠诚老实的牛,也别再怕貌似强大,实际上却外强中干的鹅了。6、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观潮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观潮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的响声是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闷雷滚动来形容的。4.你理解人声鼎沸吗?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 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例如: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之花牛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之花牛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花牛歌》这首诗表面上写花牛,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自由的生活,珍惜时间,不辜负青春。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描述了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形。2.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点苍山、村头、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拱桥、果园和菜地3.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这句话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4.文中不单单写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还加入了我回忆的内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走到溪边,我想起了阿妈曾经在这里洗衣裳,我曾经在这里用树叶做小船的情景;走到田埂上,我想到了种庄稼,找兔草、吹蒲公英等情景。这些美好的回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了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9、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题西林壁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题西林壁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就是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题西林壁》先描写了看到的庐山景色,然后阐述了道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雪梅》在末句点明了雪和梅的特点,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3.说说本课三首古诗的异同点。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描绘景物的。其中,《暮江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题西林壁》和《雪梅》则在描写景物之余寄寓了一定的道理。10、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暮江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暮江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2.《暮江吟》这首诗中,作者赞美哪些景物是可怜的?可怜的意思是可爱。当作者看到弯弯的如弓一样的新月、珍珠一样的露珠时,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可爱的。3.《暮江吟》中,为什么是真珠而不是珍珠?白居易《暮江吟》的最后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其中的真珠一词,在本诗中是珍珠的意思。但真珠和珍珠之间,却不是完全等同的关系,二者不能随意互相替代使用。4.说说本课三首古诗的异同点。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描绘景物的。其中,《暮江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题西林壁》和《雪梅》则在描写景物之余寄寓了一定的道理。1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盘古创造宇宙前是什么样子的?天地未分、混沌一片、盘古沉睡。2.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把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写出了盘古不辞辛苦的开天地的无私与伟大。3.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他的头发变成了粗壮的大树。他的牙齿变成了雄伟的长城。4.这个故事是真的吗?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很多现象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天、地是怎样形成的,月亮、太阳、星辰是怎样来的,花鸟鱼虫是怎样出现.......于是,人们展开想象,创作了盘古开天地、创造宇宙万物的故事。1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句子解析:1.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把天地比作大鸡蛋,写出了天地的样子。混沌的意思是指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2.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头顶天、脚踏地说明盘古的身体很大,突出了盘古这个巨人的高大形象。3.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句话用了一些意思相反的词,轻、重,缓缓上升、慢慢下降来描写天地的变化以及不同。运用这样意思相对的词语,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直观。冉冉、缓缓写出了天上升、地下降的速度很慢。4.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盘古用身体撑在天地时,最长长到了9万里长。他这一撑,就撑了一万八千年,这不仅需要超乎常人的力量,更需要顽强的意志。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巍峨的 巨人比作柱子,说明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的巨人。5.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说明盘古耗尽了身体的最后力量,实在支撑不住了,为了将天地分开,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6.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揭示出美丽多彩的世界是盘古用生命换来的,总结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大功绩,点名了文章中心。课文主题:这篇神话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文中用神奇的想象、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让我们体会到了盘古不怕牺牲、敢于创造、无私奉献的品格,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时也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1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题西林壁之雪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题西林壁之雪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就是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题西林壁》先描写了看到的庐山景色,然后阐述了道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雪梅》在末句点明了雪和梅的特点,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2.说说本课三首古诗的异同点。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描绘景物的。其中,《暮江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题西林壁》和《雪梅》则在描写景物之余寄寓了一定的道理。1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摸:mō(摸底、摸索、摸黑)甚:shn(甚好、甚是、甚至)跪:gu(跪拜、跪谢、长跪)捶:chu(捶背、捶击、捶腿)绕:ro(围绕、环绕、缠绕)顽:wn(顽强、顽皮、顽固)脖:b(脖颈、脖套、脖子)脱:tuō(脱下、脱落、脱贫)概:gi(大概、概貌、概括)惹:rě(招惹、惹事、惹是生非)昏:hūn(昏暗、昏庸、昏乱)握:w(握住、握笔、把握)摔:shuāi(摔跤、摔碎、摔跟头)凭:png(任凭、凭吊、凭靠)掐:qiā(掐算、掐住、掐头去尾)15、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2.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3.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答:追寻延安精神。4.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16、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句子解析1.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窗户,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这些动词写出了梅兰芳酷爱艺术,想尽办法都要唱戏。2.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亲自出马多次逼迫看出日本侵略者始终不放弃他们的妄想。3.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无论都宁可也含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写出了梅兰芳再困难也坚决不向日本侵略者妥协,表现了他坚定的爱国信念。4.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梅兰芳不仅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来抵挡日本人的纠缠。这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让人敬佩啊!课文主题这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经历: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他蓄须明志,在没有经济来源时,不惜卖房度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打针装病,直到抗战胜利,他才剃掉胡须,重新登台演戏,充分显示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1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生字组词与多音字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生字组词与多音字本文主要写了我害怕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不再害怕鹅,也不再欺负牛的故事。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能正确地认识生活的道理。生字组词摸:(摸底、摸黑)甚:(甚好、甚至)跪:(跪拜、长跪)捶:(捶背、捶腿)顽:(顽强、顽皮)脖:(脖颈、脖子)脱:(脱下、脱贫)概:(大概、概括)惹:(招惹、惹事)昏:(昏暗、昏乱)握:(握住、把握)摔:(摔跤、摔碎)凭:(任凭、凭靠)掐:(掐算、掐住)多音字划:hu (划船)hu (计划)背:bi(背光)bēi(背负)扇:shān(扇动)shn(扇子)觉:ju(觉悟)jio(午觉)吓:xi(吓唬)h(恐吓)1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本文主要写了我害怕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不再害怕鹅,也不再欺负牛的故事。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能正确地认识生活的道理。生字组词摸:(摸底、摸黑)甚:(甚好、甚至)跪:(跪拜、长跪)捶:(捶背、捶腿)顽:(顽强、顽皮)脖:(脖颈、脖子)脱:(脱下、脱贫)概:(大概、概括)惹:(招惹、惹事)昏:(昏暗、昏乱)握:(握住、把握)摔:(摔跤、摔碎)凭:(任凭、凭靠)掐:(掐算、掐住)近义词相信一一信任 顽皮调皮 惊呼惊叫 故意有意 痛快畅快 结实壮实 恐怖可怕 欺负欺凌 摇摇摆摆一摇摇晃晃 无缘无故一平白无故反义词害怕勇敢 安全危险 欺负保护故意无意 顽皮乖巧 结实虚弱无缘无故事出有因 摇摇摆摆一平平稳稳19、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生字组词及拼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生字组词及拼音本文主要写了我害怕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不再害怕鹅,也不再欺负牛的故事。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能正确地认识生活的道理。摸:mō(摸底、摸黑)甚:shn(甚好、甚至)跪:gu(跪拜、长跪)捶:chu(捶背、捶腿)顽:wn(顽强、顽皮)脖:b(脖颈、脖子)脱:tuō(脱下、脱贫)概:gi(大概、概括)惹:rě(招惹、惹事)昏:hūn(昏暗、昏乱)握:w(握住、把握)摔:shuāi(摔跤、摔碎)凭:png(任凭、凭靠)掐:qiā(掐算、掐住)20、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多么可亲可敬的乡亲们啊!他们还会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呢?一位孤寡老人家没有水,邻居帮忙往他家挑水,老人家的水缸总是满满的,大家把这种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2.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他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摆搭石:①人们把精心挑选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②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直到满意了才离去。(2)走搭石:①一行人紧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②如果有两人同时走到溪边,总会止步,招手礼让;③年轻人在溪边遇到老人,会背老人走搭石。3.课文为什么以《搭石》作为题目?课文以《搭石》为题,是因为:(1)作者以搭石为线素,按话搭石一摆搭石一走搭石一赞搭石的顺序叙述了所见所闻;(2)借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4.秋凉以后,人们为什么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秋凉以后,如果人们来来去去还趟着水走,是很凉的)5.为什么人们会谴责没有摆好搭石的村民懒惰?(因为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要在寒凉的水里走,所以这个村子的人会受到谴责)6.那一排排搭石还仅仅是一排排联结故乡小路的石头吗?它还联结着什么呢?(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2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珍珠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珍珠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本文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从相识、熟悉、亲近到信赖的关系变化过程。2.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我和珍珠鸟之间有着怎样的情意?课文从珍珠鸟的外形、叫声、动作、神态等方面描写了它的可爱:(1)小珍珠鸟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2)大珍珠鸟发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小珍珠鸟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3)小珍珠鸟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4)小珍珠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小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活动的范围由笼子到屋里,从桌面到我的身上,落脚的地点从柜顶书架画框,再到书桌稿纸,甚至落在我的肩上。它一步一步地亲近我,胆子越来越大,神态也越来越自在、悠闲。这一过程反映 了我和小珍珠鸟之间亲密、友好的情意。22、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结合全文,说说地道战奇在哪儿。地道构造之奇:地道、地洞、气孔、出口。作用之奇:既能坚持生产,又能打击敌人。防御之奇:防火攻、防水攻、防毒气攻人。联络之奇:无线电有线电。2.无线电有线电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不是真正的有线电和无线电。引号,在这里表示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当前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3.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怎样理解惊人的奇迹一词?奇迹:奇迹是对冀中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能力的高度评价。惊人:既坚持生产,又打击敌人,冀中人民的斗志确实惊人。4.地道是什么样的?答:(1)从总体看,地道十分隐蔽:在街道下面和庄稼地下面。(2)高深适宜:四尺多高,离地面三四尺。(3)构造齐全:地洞众多,可以住人、拴牲口、搁东西、做厕所;气孔通到地面,人住在里面比较舒适;出口隐蔽,防守严密,敌人不易进来。5.在地道里怎么打仗?答:(1)对付敌人破坏方面: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气攻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沟相连。(2)通讯联络方面:无线电吆喝声;有线电拉铃声。2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是因为廉颇认为自己立过大功却位于蔺相如之下,所以不服.廉颇知道了蔺相如顾全大局,为国家利益着想,所以负荆请罪,两人和好。2.你从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心胸宽广、热爱国家。廉颇:英勇善战、坦率直爽、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必改。3.蔺相如在哪两件事上立了功?完璧归赵、渑池之会。4.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后,廉颇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廉颇认为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而蔺相如却只凭一张嘴,官职就在他之上,很是不服气,就说碰见蔺相如会给他个下不了台。5.蔺相如是怎样对待廉颇的不服气的?处处回避廉颇,躲着廉颇,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6.结果如何?廉颇上门负荆请罪,俩人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24、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示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示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鉴 赏:① 人死之后万事皆空,诗人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唯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悲哀凄凉的心境。② 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嘱咐儿孙不要忘记把喜讯告诉自己。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问题归纳1.想象九州不同时社会是什么样的?想象到九州不同时土地荒芜,老百姓拖儿带女背井离乡,房屋倒塌,路边常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骨;入侵者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随意挥动着鞭子抽向正在做苦力的人身上,可是他们不敢怒也不敢言2.《示儿》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最能表达感情的是哪一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尽早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领土的迫切心情,最能表达感情的是 家祭无忘告乃翁。3.九州生气是怎样的?透过字面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国家安定,官员们挺胸抬头,兢兢业业,做事雷厉风行;老百姓居有定所,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庄稼地里年轻人正在忙碌,庄稼长得茁壮 ,家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2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松鼠》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2.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并分析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作用:下文所介绍的松鼠的外形突出了它的漂亮;松鼠的活动突出了它的驯良;吃食、搭窝突出了它的乖巧,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3.你认为描写松鼠外形的这几句话好在哪儿?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把松鼠刻画得活灵活现,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可爱。4.课文说明了松鼠的些特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些特点的?课文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①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进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②从松鼠的活动范围一一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一驯良。③乖巧是从有人触动大树时反应的警觉,从蹦跳的动作表现出的轻快,从储备食物过冬表现出的聪明以及搭窝时有条不紊、精心考究表现出的聪明等方面来说明的。26、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主要写将军上小岛发现菜地,与战士们共享青菜的事情。2.这个小岛有什么特点?这个小岛的环境很艰苦。(1)小。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2)环境非常恶劣。树少,草少,土也很少。(3)很热。最凉快的时候,是二三十摄氏度。3.为什么战士们要在小岛上种菜昵?(1)上岛后没有蔬菜吃,有的战士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2)蔬菜运输困难,运往岛上的途中就要烂掉一大半。4.战士们是怎样在小岛上种菜的?(1)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2)菜种是战士们从老家带来的。(3)为了防晒和防盐,战士们用油布棚将菜地遮挡起来,并把菜地放在了小岛的南面。5.从 13-18 自然段的对话描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将军?从将军与秘书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将军能与战士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从与队长和战士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将军平易近人,很民主,不硬性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6.从战士们把菜地拼成中国地图,你可以体会到什么?我能体会到战士们心中有祖国,热爱祖国。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守卫祖国的疆土,他们深深的爱国情怀可敬可叹!7.将军的军礼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将军行军礼,表达了他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敬意,对战士的感激。27、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写了一首诗,母亲对此表示赞扬,父亲则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在这两种评价中成长为一名大作家。2.当巴迪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巴迪有什么反应?父亲是怎样评价的?巴迪有什么反应?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巴迪的反应是得意扬扬;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巴迪的反应是痛哭起来3.巴迪长大后,是如何看待父母的爱的?成年以后,巴迪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巴迪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巴迪不仅认识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4.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当初是多么幸运?一是 我 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个方面,所以我是多么幸运。5.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你赞成这样说法吗?为什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6.作者长大后是如何看待父母不同的爱的?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温柔的母爱给了自己写作的不竭动力,严厉的父爱让自己不断总结、提高。如果只有母亲的慈爱、包容,那么自已得到一点儿成功就会沾沾自喜、自高自大;如果只有父亲的严厉,那么自己就会对写作失去信心。父母的爱使作者的内心得到了平衡,使他生活的小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28、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指导: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大家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样读书才能有率。示例:朱熹所提倡的三到读书法使我受益匪浅。我每次读书时容易走神,对书中的内容记得不深刻。采用三到读书法集中精力于书本,眼睛认真地看每一个字,嘴巴随着眼睛的移动而大声诵读,这样一遍下来,我竟然记住了绝大部分内容。29、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记叙了童年时代几个孩子在中秋月夜追寻月亮的过程。2.当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上有桂花树时,孩子们都有什么反应?孩子们先是惊诧,一会儿,身临其境。好像到了无比美妙的境界,似乎自己就在月中,月桂就是院子中间的那棵桂树。3.后来孩子们又在院子里的什么地方找到了月亮?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锹刃上找到了。4.奶奶是一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奶奶对生活充满激情,是一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同时,奶奶也是一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们关注外界,探索自然,善于调解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善于引导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她是文章中的关键人物。中秋之夜,她给孩子们讲述美好的神话故事,她引导孩子们赏月、寻月,最终让孩子们得到了心理上的最大满足,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5.文章为什么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亮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通过记叙寻月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自己所想要的美好事物。30、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的。2.归鸦为什么用点点?大雁为什么用成群结队?虫鸣为什么用听?乌鸦数量不多,且分布散乱,所以用点点,这是视觉描写。大雁南飞,成群结队,这样写比较真实可感。这是视觉描写。夜幕降临后,看不到虫子,但是可以听到叫声,这是听觉描写,这样写符合常理。3.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对冬天早晨的赞美?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既写出了冬天早晨的三种情况下的不同美景,又点出了自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容易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3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2.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请将有关句子画下来。大自然的语言、诸元素之女、亲友间的礼品、原野上摇曳、清风中呼吸、星星陪伴微睡、太阳凝视中醒来饮朝露、听鸟鸣等等,都是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出花的形象,渗透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3.交往的礼品是什么呢?在之后的句子中做出了解释:婚礼的冠冕最后的祭献,以清新的笔触写出了花在生活中的用途。32、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怎么会想起这件往事的?答:课文主要写了这样一件事: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天安门广场的夜晚,华灯齐放,衬托出祖国首都的雄伟壮丽。看到这种情景,作者感到光明,感到温暖。这种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勾起他对往日艰苦环境的回忆。由天安门的灯光想起了一个有关灯光的真实事情。2、本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灯光,与开头照应。这样写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含义深刻。3、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答: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引起了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正是因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促使郝副营长在战斗中不顾自身安危,点燃了那本书,用微弱的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4、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些什么?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是在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千万盏灯引起的。作者看到灯光,勾起对往事的回忆。第二次出现,是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由书中的插图──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读书,发出的自言自语。他当时可能会想在灯下读书多好哇,多明亮啊!第三次出现,是在郝副营长憧憬未来,所说的充满深情的话语中。郝副营长看着书上的插图,可能会想到:等革命胜利了,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有明亮的教室,孩子们可以专心地认真地去学习。3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夏天里的成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夏天里的成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作者通过表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作者通过描写夏天植物、动物乃至不具生命的山水、铁轨和柏油路等事物都在生长的现象,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最后水到渠成,说明人也一样,要在自己的夏季尽量地用力地长。3.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作者用丰满一词,有什么好处呢?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夏天里因草木的快速生长而变化着的山当成人来写,富有生命力。从丰满一词可以体会出:在作者眼中,夏天里的山更像体态匀称,富有韵味的成熟的女人,表现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4.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在这里,热天并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长不仅仅指身体、年龄等的生长,还指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等。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汲取知识、提高能力、增长经验,不能错过成长成才的最佳时机。5.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句引用的谚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不好。作者引用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表达生长要趁最适宜的时机赶快长,时不待人的意思,语言生动活泼。34、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2.文中的老班长有什么任务?老班长的任务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3.老班长接收任务后,遇到了什么困难?又如何解决的?老班长接受任务后遇到的困难是青稞面吃完了,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解决的办法是挖野菜、钓鱼,给战士做鲜鱼野菜汤,补充营养。4.老班长为何不喝鲜鱼野菜汤,哪怕是在生命垂危的时刻?老班长不喝鲜鱼野菜汤是因为找食物非常困难,食物非常少,他把找来的食物全部给了战士们,自己不吃是为了省下来给小战士们吃,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5.你觉得老班长是个什么样的人?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坚强乐观、关心热爱战士、尽职尽责的人35、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问题归纳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2.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地球美丽而渺小,不会再长大。(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3)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其他星球。3.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 步一步得出的?结合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课文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人们: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4.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提出疑问,引出下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破坏资源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过渡到对别的星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的说明。3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是鲁迅第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写在现实的昏沉的夜里,作者孤单惶恐,做了一个梦,通过用一大堆意象来描绘这个梦境,展示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最后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梦境破碎,但作者总记得在昏沉的夜的这个好的故事。2.作者要写好的故事,为什么开篇要用两个自然段写自己的现实处境?这样写先交代了做梦的环境,于昏沉的背景之中,在梦境中打开了一种带着明亮暖色和淡淡温馨的回忆画卷,为表达鲁迅思想深处的那种执著的美好追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同时文章起于昏沉的夜,结于昏沉的夜。而在这起结之中,以渐渐地缩小了的灯火,燃起了一种美好的希望,展开了一幅美好的回忆图景。3.课文题目是好的故事作者为什么最后写梦境破碎呢?这里包含着鲁迅的怀疑思想。他向往梦中的桃源一般的世界,但是他又怀疑根本不可能有这样一个世界的存在,所以他不愿意把故事说出来,而是告诉人们,有这样一个地方,在他的梦中,是那么的美好,那里是如此安宁4.谈谈你对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的理解。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他用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但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总会过去,天总是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37、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3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和同学交流。如: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赏析式批注、联想式批注等2、一边默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我见到鹅时: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说明我怕鹅。被鹅袭击时: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可见当时我更加怕鹅。3、说说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虽然是一件童年小事,但我从金奎叔的话中明白了不要因为别人怎么说,就轻易相信,要看到自己的力量,不要盲目地怕人、怕事、怕物。别人无理欺负你,要敢于制止他,也不要因为自己强,就欺负别人。所有这些,对我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导语】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共6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篇1: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一、通读全文首先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文章中写了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其次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最后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二、审清题意,回读原文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找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最后分析综合,顺藤摘瓜。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 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三、理清要点,认真答题。1.引用原文。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3.组织好语言作答。先根据分值理清好答几个要点,再作答。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4.还有一些题目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类题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如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选项和原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即可。四、答题公式1.归纳文章的中心(1)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2)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3)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4)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5)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2.记叙的要素的作用(1)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2)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3)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4)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3.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1)对比:__ 和 __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 __ 的特点。(2)象征: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对将要出现的 __ 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4.描写手法的作用(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动作(细节)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5.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如何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叙述人称作用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篇2:小升初冲刺: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小升初冲刺: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一、标题的作用1 、揭示主题《父爱的高度》 《父爱的陷阱》 《母亲的心》 《只管向前跑》 《味蕾上绽放的爱》 《每一颗星星都是爱》2 、文章线索(事物)《萝卜花》 《煤油灯》 《香椿》 《苦瓜》 《看火车》3 、基本内容(要素)《烧炭工和绅士》 《看海》 《银行里的男孩》 《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 《雪地烤红薯》4 、设置悬念《敲雪》 《别踩疼了雪》 《翻浆的心》 《回家去问妈妈》 《坠落过程》二 、结构作用1、开头作用:总领全文 揭示主题 铺垫伏笔 引出下文 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2、结尾作用: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收束全文 卒章显志) 照应开头 升华主题 设置悬念 令人回味3、段落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三、记叙文写作顺序1、顺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揭示文章主题)3、插叙:交代人(事)背景(资料) ,为下文做铺垫。使情节更加曲折,内容更丰富。四、记叙文表达方式1 、记叙: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2 、描写:对人、事、环境作具体、形象的描绘刻画。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景色) *社会环境2)人物描写外貌 神态 动作 语言 心理*人物描写的作用:刻画人物形象、性格、心理答题技巧:这句话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细致的刻画(展现)了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理(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答题技巧:这段环境描写渲染(营造)了 的气氛(氛围) ,烘托了 的心情(形象) ,为下文做了铺垫。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 、说明:对某个事物进行介绍和解说。4 、议论:表明自己对事情的看法。点明人物或事情的意义,揭示中心,升华主题。5 、抒情:主观感受的抒发。*间接抒情: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感。例: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点明主旨,使语气强烈,感情充沛,引发读者共鸣,使文章有强大的感染力。例: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五、人称的作用1 、第一人称“我” :使情节更加真实可信(用于记事文章) ,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用于写景文章)2 、第二人称“你” :使语言更加亲切自然,感情更加丰富饱满。3、第三人称“他” :使故事给人以客观感觉,不受时空的限制。六 、修辞的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点。7.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作用: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篇3:小升初语文阅读知识点知识要点:①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一)能正确地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列小标题。(二)能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并有自己的见解。(三)能领悟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文章稍作准备,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速度不少于300字/分钟。能背诵学过或读过的喜爱的优秀诗文(包括教材所指定的课文)。③学会浏览,能根据需要通过图书馆等渠道收集各种资料。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每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自读书笔记的习惯。难点与对策:①给文章分段,写段意。要学会较合理地分段,就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规律:一是确定分段的依据(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的推移等等);二是找出标志,它们可能是文章的标题,一些表示时间、地点、方位的名词、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段等等。要写段意,可抓住以下三原则:抓准重点,概括要点,精简语言,概括段意的方法主要有:归并各节意思,摘取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略加修改。我们应该注意,分段和写段意都不是阅读的目的,只是理解文章的一种手段而已。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通过复习一些重点课文,同时精选一些既符合训练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短文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以记事为主的文章,可以抓主要事件分析,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其思想意义;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可以分析人物的外表与,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写景状物的文章,可以抓住事物的特点概括中心。当然,都不要放过文章的标题和文章议论、抒情的句段。篇4:小升初语文阅读知识点如何读懂文章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读懂文章:即读完文章后:(1)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词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例如: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方法:应先答出本来意思,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举例:《梅花魂》中祖父“轻轻地用刀片刮去,慢慢地抹”这几个词体现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如何理解这几个词?)方法:解释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结合文章中心。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方法(3、4):表态,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换(删)有何效果,所以不能换(删)。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将它换成“吹”字?为什么?答:不可以。(表明态度)“绿”在文中是作为动词,有“吹绿”“染绿”的意思,(解释字的意思),更能体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而“吹”只是表示春风的动作,如果换了就不能体现这种生机,所以不能换。二、理解句子的含义1、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所谓“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方法: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举例:《窃读记》中国学老师说的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成长需要物质和精神都有保证,吃饭保证了我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成长,而读书保证了我们的精神方面也会成长,二者缺一不可。2、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可问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方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例:小溪唱着歌,欢快地跑向了远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溪的水声悦耳,充满生机活力。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篇5:小升初知识点语文阅读模块小升初知识点归纳语文阅读模块鲁滨逊漂流记一、填空题1.鲁滨逊在____________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2.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____________,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3.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____________苗和____________苗。4.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____________。5.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____________。6.鲁滨逊在岛上还用____________制作了一把伞。7.鲁滨逊用近____________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____________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8.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____________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9.鲁滨逊来到岛上第__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____________。两年后,他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____________,因此,这个俘虏名叫____________,他成了鲁滨逊的仆人。10.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日,鲁滨逊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____________年。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
)A.莎士比亚
B.雨果
C.笛福
D.雪莱2.《鲁滨逊漂流记》的发行时间?(
)A.1718
B.1719
C.1720
D.17213.鲁滨逊用望远镜看见了多少个野人在会餐?(
)A.19
B.29
C.30
D.204.野人一共抓了几个俘虏?被解救了几个?(
)A.1,2
B.2,3
C.3,1
D.2,15.鲁滨逊离开那个岛时,已在岛上呆了多久(四舍五入)?(
)A.27年
B.28年
C.29年
D.30年6.鲁滨逊是哪个国家的人?(
)A.葡萄牙
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7.船触礁以后鲁滨逊上船搜寻有用的东西,下列哪一项不是他发现的?(
)A.手 枪
B.指南针
C.英镑
D.面粉8.鲁滨逊上岸后的第一家是(
)A一个山洞
B一座小木屋
C一顶帐篷9.鲁滨逊在岛上最危险的是(
)A断粮
B遇上野兽
C落入吃生人番手里10.鲁滨逊上岛后最想吃的是(
)A饼干 B面包 C面条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
)2.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四”,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3.小说中描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 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滨逊。(
)4.《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的一个的文学形象。鲁滨逊,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科幻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5.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9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6.鲁滨逊在古巴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7.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_野山羊,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8.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稻苗和麦苗。(
)9.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
)10.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两斗大麦。(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巴西 2.野山羊 3.稻;麦 4.波儿 5.两斗大米;两斗大麦;面包 6.羊皮7.两;六 8.西班牙 9.23;l2;野人;星期五;星期五 10.1686;12;19;28二、选择题:1.C 2.B 3.C 4.C 5.B 6.D 7.B8.C 9.C 10.B三、判断题:1.√2.×3.×4.×5.×6.√7.√8.√9.×10.√《梅花魂》片段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这段话中“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仅仅是赞颂梅花吗?作者在赞颂谁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气节的人,你能写出一些具有梅花特殊性的人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梅花2、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3、不是,中华发族有气节的人物。4、文天祥、岳飞、马宝玉、黄继光《乡愁》片段小时候乡愁是一枚(
)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
)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
)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
)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浅浅的
窄窄的
小小的
矮矮的2.这首诗把乡愁比做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 _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参考答案1.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2.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3.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4.台湾海峡5.b阅读理解的步骤1.首先要通读全文,对于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第一部。2.要知道全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这个脉络要搞清楚,否则很不好做。3.要找出全文的重点自然段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是最重要的。4.根据题目的要求,锁定段落寻找答案,让自己的题目做正确。5.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提高不能局限于阅读练习题,应该在平日里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6.对于阅读要怀着自己兴趣,不断的思索,读出自己的观点,提高阅读的水平。阅读技巧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4、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5、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篇6:小升初语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复习要求知道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什么,能通过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部分,通过抓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分析题目等途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用准确、简洁的语句进行个性化的表述。复习提示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具体说是作者想通过文章的主要内容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抒发什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等等。如果我们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在复习指导中要注意两点1、指点迷津,引导体会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相联系是思想感情表现的基本形态。在复习中,要自觉地随机地揭示、总结这方面的写作规律,使学生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与文章体裁、类别、表现形态的联系,显然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训练中明确方向。应该让学生了解:写人或记事的文章一般都是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或事的情理;写景状物的文章一般都是表达一种情感;寓言、童话一般都是说明一个道理等等。应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现的基本形态,比如,写景状物的游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式,所谓“移步换形”,如《长城》、《草原》,文中的每一部分都包括游踪(观察点)、风貌、观感三个方面,思想感情必然集中包含在观感当中;另一种是横式,所谓“分类摹写”(如《桂林山水》),它总是离不开“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形态,思想感情的语言标志必然在“总”的部分。2、明确要求,强调深入思考在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存在着相当普通的“浅尝辄止”、“生搬硬套”的现象。所谓“浅尝辄止”,就是找出“有关词句了事,而不能真正入乎其内。”其实以记叙性文章说,思想和倾向大多渗透和体现在文章的整体中,作者有时点化,甚至直接评说,只是为了加强所描述事实的说服力而已。通常所说的'“寓论断于叙事”、“寓观点于事实”、“寓想象于形象”、“寓感情于画面”,正是记叙文表达感情的特点,所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环,复习中更应当在感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应该是理解的深刻性与概括的精辟性的综合体现。所谓“生搬硬套”,就是“公式化”,用几个现成的词语、句子作“筐”去“套”、去“装”。因此,在复习中有必要强调深入思考,使体会归纳真正“到位”。以《鸟的天堂》为例,学生体会归纳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试想一下,把这里换成桂林或别的什么地方,那些文章的“思想感情”不也就有了?这不仅“空”了,而且阅读的思维过程简单化了,文章的个性、学生的个性也失去了。我们应该让学生对文章最后一节“文眼”——“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留恋”和“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从而领悟到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从而准确地归纳出属于《鸟的天堂》自己的思想感情。3、总结方法,强调运用复习中总结具体方法,对于学生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很有好处。但是在运用中鼓励学生试用多种方法体会,拓宽他们思考的天地,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相互形成补充,在总体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主要有⑴通过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部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穷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在等待丈夫归来的时候,发现西蒙已悲惨地死去,就立即抱回她的两个孩子,渔夫知道后,也主动提出收养两个孤儿的事。根据这一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想想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有时只要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分析,就能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文章的重点部分是4—8自然段。主要写邱少云被烈火包住时仍然纹丝不动,当时他只要在地上打几个滚或脱掉棉衣就可以扑灭烈火,但是为了战斗的胜利任凭烈火在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它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直到最后一息,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他都一动不动?”学生就可以体会到邱少云同志即使牺牲也要严守革命纪律的崇高精神。⑵抓住重点词句概括中心思想在有些文章中往往由重点词句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中心句。还有一些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蕴涵着文章的中心,只要分析、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只要在阅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这些重点词句适当作些补充、修改就能顺利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些重点词句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过渡段中。如《詹天佑》开头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其中“爱国”、“杰出”正是全文的中心。还有一些关键词句常常在文章中抒情或议论的部分。例如《林海》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亲切、舒服”,从中可以充分体会到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再如《伟大的友谊》、《为人民服务》等。⑶通过分析题目概括中心思想我们常说文章的题目是“文眼”,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我们分析题目就能把握文章的灵魂——中心。例如《穷人》一课,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明明是写“桑娜、渔夫、西蒙及西蒙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以“穷人”为题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悲惨生活是沙俄时代穷人的生活写照。桑娜、渔夫的善良、勤劳是穷人品质的体现。理解了为什么以穷人为题的深刻含义,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在运用以上三种方法概括中心思想时,还要注意作者写文章时的背景,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当然体会归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止这些,我们认为进入文章的角度和方法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小升初现代文阅读方法(记事)★小升初现代文阅读方法(写景)★小升初现代文阅读方法(说明)★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知识点★小升初语文备考知识点★语文小升初知识点总结★小升初现代文阅读方法(写人)★小升初现代文阅读方法(状物)★小升初现代文阅读方法(寓言、童话)★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共6篇).doc》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