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说文笔好故事情节严谨的小说合理吗?为什么?


为了助力即将中考的同学们,老师们给同学们整理了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题复习知识点,分三期为大家讲解,分别为小说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以及议论文阅读,今天是第一期—— 小说阅读。
(一)情节类型题
目标:
(1)掌握小说情节的概括技巧
(2)掌握5种记叙顺序
(3)掌握小说情节的作用
(一)什么是情节
小说中的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故事情节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二)小说情节的概括
(1)完整叙述: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丢失。“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
(三)小说的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也叫追叙,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四)小说情节作用
开头
1. 一般开头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开门见山,点明主题。(3)引出下文,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2. 开头设疑
(1)造成悬念,引出下文(2)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3. 开头写景
(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2)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3)烘托人物心情
结尾
1. 一般结尾
(1)结构上,呼应前文或总结全文,照应标题
(2)主题上,点明(深化、升华)主旨
(3)丰富人物形象
2. 悲剧结尾
(1)人物形象上,突出人物性格,增强悲剧色彩
(2)表达效果上,令人感动和回味,引人深思
3. 大团圆结尾
(1)主题上,表达美好人性
(2)表达效果上,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引起读者共鸣
4.戛然而止的结尾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无穷回味的余地
(二)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三方面入手。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有的同学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总爱丢分,不是他们分析的不对,往往丢分是因为人物形象分析得不够丰富、饱满、全面。
知识点解析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
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有以下两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的核心任务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4.分析人物形象设题
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答题技巧
(一)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类
1.常见考查题型
(1)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试分析概括×××这一形象的作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思路导航
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则更是直接表白了。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此外,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肖像描写、神情描写、细节描写等。既有概括的介绍,也有具体的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
第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共性)。既要善于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另外,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 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
② 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
③ 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
④ 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
⑤ 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3.思路步骤:
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4.答案组织模式:(常用3种)
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点型
例1:(2018年安徽高考《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5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参考答案】蒙铁尔:当地的财主,粗暴,专制,冷酷,吝啬。
【试题解析】蒙铁尔虽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表现也不多,但性格鲜明,尤其是吝啬、粗暴、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非常明显。关键是要抓住蒙铁尔自己的言行正面分析,以及其妻子、儿子的言行的侧面分析。
例2:(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
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总括身份)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分述性格特点)
②单句下定义型
例:(《林冲见差拨》)
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2分)(2)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4分)
③分点概括型(答案尽量使用概括性短语)
例1:(2011全国新课标卷)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例2:(十月月考)根据小说内容,概括癞子脑壳的形象特点。(6分)
答:①对生活有计划,办事干净利落;②勤劳乐观,不张扬,不斤斤计较,敢于改变现状;③顺从政府指令,不善于为自己争取合理利益。
(二) 小说人物形象作用类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
1.常见题型
(1)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塑造这一人物对小说主题的作用。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
(3)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2.思路导航
①人物作用类考题:往往要考虑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
②分析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描写手法的作用类:首先要总结这些描写的内容,分析它们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然后依次考虑对情节、对主题的作用。
③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类: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④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类:主要是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
例1:(《想起母亲》)
1、作者写老太太“一双混浊的眼睛”“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有何用意?(5分)
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林雄”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分)
【答题思路】:
(1)第1题考查的是肖像描写的作用。应先分析这一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接着依次分析对情节发展及对主题的作用。
答案示例:
①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位饱经沧桑,至今仍辛勤劳作的老母亲的形象。(1分)(指向本身)
②这个形象触动了林雄内心深处的情感,为下文情节、情感的发展做了铺垫。(2分)(指向情节)
③用老母亲贫弱的形象与小司机的“横”形成反差,促使林雄情感爆发,深化小说的主题。(2分)(指向主题)
(2)第2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即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应在人物个性分析中透出其典型性,并由此折射社会存在的某些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其对社会的积极的作用。
答案示例:
①林雄请胡局长钓鱼,希望了结拖欠的工程款,反映了他的不正之风;(1分)但面对小车司机喝斥老太太时,林雄表现出了他的正直、善良(人性可贵的一面)。(1分)(结合情节分析人物)
②小说通过这样一位具有多面性格的形象,教育人们不要为利忘义,(1分)要有正直、善良的心灵;(1分)呼吁社会良心和正义。(2分)(言之有理即可。答“要孝敬老人”也对)(结合人物分析意义)
例2:(《铁公鸡施粥》)
“小儿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试简析。(6分)
答案示例:
小儿子在文中两次出场,第一次为粥的质量同父亲据理力争,第二次为父亲遣走家里的佣工表示担心,认为父亲心狠。其作用有:①衬托主要人物。小儿子是陪衬人物,衬托了主要人物的形象。(指向人物)②丰富了情节、内容。使小说在情节方面不显得单一,在内容方面更趋饱满。(指向情节、内容)
(三)综合提示
(1)、表述人物形象的语言一般都要通过自己分析概括。
(2)、要根据提问角度组织语言表达,认真审题,定向扫描,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题目的命题点,锁定答题区间。
如:XX是一个……的人。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或通过什么情节),表现了XX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形象作用”题:
①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主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折射的社会现象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等。例如(《想起母亲》里的老太婆)
②次要人物的作用: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若是线索人物,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若是第一人称,就有见证作用。例如(《铁公鸡施粥》里的小儿子)
③物象的作用:突出人物性格;具象征意义,揭示深化主题;若反复出现,起线索作用,使结构更加严谨。
例:小说中的“渡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示例:
“渡船”是文章的行文线索。代表着一种衰败落后但还有重要作用的事物,是旧思想、旧传统、旧事物的象征。对小说主题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④景象的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或突出季节特征;渲染烘托氛围,为情节的展开铺设合理场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暗示主题性质,为主题解读提供背景途径。
例:(《洗澡》)
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
答案示例: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③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目标:
1.环境描写内容
2.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自然环境描写与社会环境描写
1.什么是环境描写?
答: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 自然环境描写与社会环境描写如何区分?
答: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鸟虫鱼等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分为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1. 自然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答:
(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地点、社会背景
(2)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
(3)烘托人物...性格、...心情
(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5)结构上,为……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既有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又有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等的作用。
(四)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目标:(1)掌握小说标题的双重含义。
(2)掌握小说标题的作用
一、小说标题的含义
1.小说的双重含义如何把握?
答: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就说小说标题字面上的意思,深层含义是指标题的“潜台词”,根据标题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主题进行分析。
二、小说标题的作用
1. 小说的标题有何作用?
学生答:包括如下作用:
(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
(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6)揭示(暗示)文章主旨
(7)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8)运用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揭示某道理,意蕴丰富
(五)词句赏析
目标:掌握小说词句赏析的答题技巧
一、词句赏析的角度
词句的赏析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3)从词性的角度赏析
(4)从精彩动词、形容词的角度赏析
二、词句赏析的答题模板
词句赏析类型题如何作答?
(1)点明艺术手法
(2)指出所写的内容
(3)分析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笔好故事情节严谨的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