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长篇一点的小说,十大公认最好看的长篇小说就行,题材不限?

谢邀以下文章来源于石燧的长篇小说《黑恋》第三十四章 夜访何花家【原创:石燧】亲爱的读者,您好!我是钟伟。一九八六年七月,钢铁厂正在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紧罗密鼓地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上级通知,钢铁厂全体干部每天下午必须不少于一个小时的时间集中学习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和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知识。虽然,我现在干的是工人的工作,但我的干部身份却没有改变,所以必须每天下午停止清洗大缸的工作参加学习。这样,我又被临时调回了机关待岗,等候工作安排。一天,市委组织部的王副部长(也就是我的同窗好友原钢铁厂的王勇科长)找到了我。他在详细地了解了我被免职的情况后,语重心长地跟我说:“看来,你的问题不是原则问题,这次我可以帮你一把,争取能恢复你的职务。但是,你也要检讨一下自己的问题。如果今后你还想在仕途上混的话,希望你必须记住以下四条:一、在工作上,你绝对不要公开提出与上级领导人不同的意见,特别是不要公开提出比领导人高明的意见,你的意见一定要私下与领导人沟通。二、工作有了成绩,必须要做到首先归功于您的直接上级领导,不可居功自恃。三、你要彻底改掉你那牛脾气,不要树敌太多,特别是不要犯冲动去得罪领导人。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领导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同时也一定要注意不可得罪小人!四、要铭记:大才者性缓,大智者气和。当然,目前你也要积极设法作出工作成绩来。这样,到时侯我为你才好讲话呀”。按照王副部长的嘱咐,我一方面以充足的理由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申诉,请求撤销对我的免职处分,另一方面我也在积极地想方设法做出工作成绩来,为我的“东山再起”创造条件。现在,我的工作就是打扫一下会议室,除此之外就再没有给我安排的其它工作了。我想起了未完成的何花工伤事故的采访来。于是,我请示了厂党委分管宣传工作的黄副书记并得到了他的同意后,便开始了对何花的采访工作。这天上午,我在拉丝车间食堂找到了已经出院的何花。她的腿在市中心医院被著名骨科大夫孙亮给幸运地接好了!何花捋起裤管让我看她的伤腿。她的腿还肿得很厉害,又粗又亮的。显然,她的腿还没有完全康复,可是,她为了增加些收入竟然上班了!我见状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我为何花的不幸而深深地惋惜!啊,这么年轻,这么美丽的少女,竟遭此厄运!我联想到罗丹的著名雕塑《维纳斯》。维纳斯美艳得惊人,可惜失去了双臂!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呀!看来,上帝也不能容忍特别完美的人呀?何花很健谈,与我上次在医院里所见到的她判如两人。她给我讲述了她在出工伤后住院时的情景——当时的她极度悲伤,感到自己这么年轻腿却断了,今后还怎么活下去,觉得活着已失去意义。于是她想过自杀。多少个夜晚她在被窝里绝望地哭泣,把眼睛哭肿了,把眼泪哭干了。后来,工友们经常来看望她,劝慰她,特别是同病房的一位叫王海燕的瘫痪姑娘所表现出的对生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她与病魔顽强抗争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何花。加之母亲和姐姐对她的那深深的爱,终于使她坚定了生的信念,重新鼓起了生活的风帆。现在,何花的工作是在车间职工食堂卖饭菜票。她的精神状态显得很好。我还采访了她的工段长和她的工友们,详细地了解了何花的工作,特别是那天她出工伤的情况。我的采访本记录了好几页。这次采访结束时,我跟何花约好了星期日晚上去她家继续采访,要她事先跟家里人打个招呼。晚上八时许,我好不容易才在桂花园居民小区找到了何花的家。桂花园居民小区,也是钢铁厂在六十年代建造的砖瓦结构的平房,与我现在居住的荷塘居民小区房子的内外结构几乎一模一样——“里外间”和“三拐弯”外加竹笆建造的一个个小小的篱笆院落以及角钢或圆钢和铁皮焊制而成的院门。“咚咚咚……”我叩响了何花家的院门。何花一家人对我的造访非常欢迎,热情的让我有点不好意思。何花家的房子和我的小屋一样也是个“三拐弯”。我走进屋里,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绿色的墙漆因屋子里潮湿,鼓起了一个个霉迹斑斑的包来,似乎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马上脱落下来。屋里非常简陋,客厅里有台正在旋转着的灰色落地电风扇,一张油漆斑驳的旧方桌(看来,是何花一家人吃饭用的),几把破凳子和一个破旧的碗橱。碗橱的旁边还铺了一张单人床,显得很是拥挤。两间卧室里除了床铺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家什。尽管如此,但屋子里的一切都显得很整洁,给人以清爽而温馨的感觉。我和何花一家人一起围坐在方桌旁,开始了我的采访。何花的妈妈是一位老实而慈祥的老人。她五十岁开外的年纪,个子不高,穿着朴素,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模样。她跟我说话的时侯显得有点拘谨,语句很不连贯。看到她我倏地想到我已故的母亲来,心里一阵酸楚,眼泪差一点掉了下来。何花的姐姐名叫何莲,是位亭亭玉立,丰姿卓约秀美的姑娘。她的面庞清秀而白皙,柳叶似的眉毛下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让我不由想到“秋波荡漾”的语词来。何莲说话时眉飞色舞,潇洒老练,毫无拘谨之态,显得落落大方的样子。何花的妹妹,乍看似乎比何花的年龄还要大些,而且似乎不如她的姐姐们漂亮。在我和何花他们谈话的时候,她一言不发,只是偶尔抿嘴笑笑,那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显得老实、淳朴而善良。何花的弟弟戴着一副玻璃杯底似的深度近视眼镜,显得很瘦弱。我们在谈话时,他一边在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数学书,一边傻笑,没得一句话。何花的母亲和姐姐何莲向我详细地讲述了何花出工伤的经过、住院以及出院后的情况。何莲还向我描述了何花在住院期间,她的母亲对何花擦屎倒尿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的感人情景,以及她们是如何鼓励何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的。何花出院后他们又是怎样非常辛苦地帮助她骑自行车进行功能锻炼的……在与她们母女的交谈中,我时时被她们那母女情,姐妹情深深地打动着。何花的父亲工亡后,她的母亲带着未成年的他们姊妹四人,仅靠那有限的抚恤金艰难地维持着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其困苦是可以想见的。当时何莲正上初中,因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辍学,带着两个幼小的妹妹到处捡煤渣和蔬菜叶。有时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何莲便只好领上弟弟妹妹到厂里找领导,哭诉她们的生活困难,要求给予救济。这样,便把一个腼腆的小姑娘锻炼成为一个大胆老练,懂得人情世故的少女了。何莲和她的弟妹们与她们的母亲感情非常深,可谓“家贫出孝子”啊。何莲作为老大,在家里为弟弟妹妹们作了很好的榜样。她对母亲非常体贴,从不惹母亲生气,还经常给弟弟妹妹讲述父亲工亡后,母亲为抚养她们姊妹四个所受的种种苦难。弟弟妹妹们因此也非常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姐姐,很听何莲的话。“看样子你在家里是女王,是家长啦?”我从内心产生了对何莲的敬佩之情,微笑着跟她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呗。”何莲不好意思地对我羞赧地一笑。接着,她又向我娓娓地讲述起何花出工伤后,她是多么地痛苦和绝望,她真想把自己的腿锯下来给妹妹,只要妹妹的腿能治好,她什么都愿干,什么都可以牺牲。她说她是如何深爱自己的妹妹、弟弟和妈妈。家里没了父亲,何莲自觉地担当起父亲的责任来。家里虽然很穷,但全家人和睦友爱,从未吵过嘴,更没有打过架,一家人相依为命,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和温馨!我的采访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离开何花的家,我的心里很不平静。何花的一家有过多少苦难、辛酸和不幸啊,然而又是一个多么温暖、美好,充满着爱的家庭啊!回到家里,我的心里依然汹涌澎湃,难以名伏。不吐不足以为快,我连夜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写下了近一万字的报告文学《少女断腿谁之罪?》。很快便在《滨江日报》上发表了。《少女断腿谁之罪?》的字里行间飞扬着激情,除了对充满着爱的何花一家人进行了热情地赞美和极大地同情外,重点通过对何花和她的父亲两代人活生生,血淋淋,惨烈的伤亡事故浓墨重彩地描述,猛烈地抨击了漠视职工人身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严正警示——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啊!《少女断腿谁之罪?》的发表,引起了不平凡的社会反响。下一章故事更加精彩,欢迎继续围观!非常感谢您对原创作品的关注、喜欢、赞同、转发、赞赏,这都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简介:作者 石燧(李忠奎)笔名:石燧,实名:李忠奎,男,大学文化,经济师,中文编辑与文学创作。曾在特大型国企和民企工作多年, 当过工人、 科员, 担任过办公室主任、人事部经理 、总监、总经理助理、 副总经理等职。 曾在报刊、 杂志和网络上发表报告文学《蜡炬之歌》、 长篇小说《黑恋》、《石燧短文集》以及短篇小说、散文、杂文、文艺随笔、文学评论等各种不同题材的作品约二百余篇。 2022年8月出版长篇小说《黑恋》。(本文节选自石燧的长篇言情小说《黑恋》。雅赏石燧的长篇小说《黑恋》全本,请点开下面的链接,即可限时免费阅读: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557125/answer/3077698201如您喜欢,希望能为《黑恋》点个“赞同”,“喜欢”,鼓励一下作者哦。非常感谢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大公认最好看的长篇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