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和王心凌周杰伦什么关系是一个人吗?

首先这可以算伪命题,但它也可以不算伪命题,这个有争议性的「歌神」被特别打上了符号。为什么呢?‘’歌神‘’是不是意味‘’唱歌像神仙一样‘’?答案是,并不是。一.1992年的第一个“歌神”许冠杰:封神原因——开创粤语歌潮流1992年初,许冠杰“急流勇退”,宣布要退休,这一年的2月23日,TVB为许冠杰在丽晶酒店置办致敬晚会,并为他举办了“光荣引退汇群星”的演出。  在这场演唱会上,谭校长上台献唱《天才白痴梦》说到要大家向乐坛的“歌神”致敬,这个称呼随即被整个歌坛沿用,香港歌坛的第一个歌神,就这样正式被确立了。请记住,第一个“歌神”的目的是致敬。为什么呢?因为粵語歌曲的发展不是不是凭空而来的的。粵語歌曲的发展可以说是源于粵曲,流行的多数是一种哼哼唱唱贴近民生的创作(如<一枝竹仔>之类的)基本上没有副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粵語歌曾经被視為低下,簡陋,粗鄙,屬於難以流行的音樂。那么,粤语歌是如何从下里巴人变成阳春白雪的呢?在《粤语歌的崛起》中,一位1955年出生的香港歌手区瑞强这么说:以前我们为什么不唱粤语呢?不是我,是全部歌手都不敢唱。因为唱粤语流行曲就是草根,低层次的,我们读书的或者年轻人是不会做的。年轻人喜欢西方的流行音乐。我们香港的转折点,我们要感谢许冠杰。因为他的形象没有人能挑战。因为他已经是超级巨星,后生、靓仔、高大、西化,读香港大学,是不是很西化?各方面都是标杆。同时太太是鬼妹,外国人。那他的形象竟然去唱广东歌,既然他唱了,很多人都开始想跟,但我不可能跟,因为我不是那个风格的。但是我说,我跟监制说,不如我们将这些英文民歌,全部唱广东话的,行不行呢?(转载知乎作者:青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393416/answer/146571946)请注意他说的最后一句:“不如我们将这些英文民歌,全部唱广东话的,行不行呢?”自许冠杰以后,罗文,林子祥,甄妮,徐小凤,温拿乐队等以唱国语歌及英文歌的歌手纷纷转唱粤语歌,打破国语歌英文歌垄断局面,自此,粤语歌坛正式崛起。(转载知乎作者:laulau haohao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393416/answer/65418536)许冠杰是偏西式创作的,当时在唱片公司内部做了很多的讨论,因为在之前还没有以西乐为基础的粤语歌创作。许冠杰在香港乐坛被尊称为“歌神”、“香港歌王”、“香港流行音乐祖师”和“广东歌鼻祖”。他创造的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对粤语歌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他也是香港乐坛自作自唱的先驱。许冠杰1974年推出的专辑《鬼马双星》揭开了香港当代流行乐坛的序幕,1976年的经典大碟《半斤八两》则标志香港粤语流行歌的市场正式形成。许冠杰是缔造当代香港流行歌曲的最大功臣。二. 1992年“九十年代歌神的接班人”,1993年正式封神的张学友:封神原因——国语专辑的成功,让张学友冲出了香港,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都备受瞩目;并且使华语乐坛第一次站在了世界的最顶峰。张学友,1985年出道一炮而红,唱片大卖,到80年代末的低谷,痛定思痛后积极转变唱腔,90年代开始越来越受欢迎。1992年张学友推出了专辑《真情流露》,至今保持香港地区销量最高记录45万张,在当年的由TVB主办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专辑歌曲《分手总要在雨天》获得金曲金奖。为他颁奖的是商台台长俞铮,在颁奖时对张学友第一次予以“九十年代歌神接班人”的肯定。1993年张学友成功的举办了世界巡回演唱会,发行国语专辑《吻别》,至今保持台湾地区唱片销量记录,亦是华人音乐历史销量最高的一张唱片(全球450多万张,当年世界第二,至2002年累计销量已达2600万张,“歌神”一词被再次使用。90年代四大天王发展内地市场,张学友在乐坛的表现是最为出色的。95,96年连续两届获世界流行乐坛最权威的World Music Awards世界音乐颁奖礼全球销量最高华人歌手奖。让整个世界流行乐坛不再忽视和小视我们华语乐坛的实力和地位。随着张学友的音乐开始被国际市场重视,香港的媒体同口呼喊他为“亚洲歌神”。第一个亚洲及华人获得格莱美音乐大奖提名奖 ,华语乐坛中第一个举行世界巡回演唱会的华人。97年,华语乐坛第一部流行音乐剧——“雪狼湖”出世,开创了流行乐坛的新纪元,但作为张学友本人,则对歌神这一称号不以为然。他曾公开说过,阿Sam(许冠杰)是香港乐坛当之无愧的歌神,而自己只是一个“爱唱歌的神经病”。三.2003年的“歌神接班人”陈奕迅,2006年正式封神。封神原因——只有陈奕迅在港乐式微时强势打入台湾和内地市场,让港乐在21世纪的华语乐坛继续“南拳北传”。“南拳北传”的现象一直都存在,不同的是,从前,广东歌的“北传”很直接,粤语歌手先唱粤语在大陆出名,然后再唱国语所谓“回馈国语地区歌迷”;如今广东歌的“北传”很间接,粤语歌手先唱国语歌在大陆出名,然后才能慢慢把自己的“私货”——粤语歌夹带出去。后者的代表便是陈奕迅。在2003年的第十四届台湾金曲奖上,陈奕迅一举夺下了“最佳国语专辑”和“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奖”。当时,陈奕迅更被众多媒体誉为“张学友的接班人”,因为从第一届到第十四届的金曲奖,夺得奖项的香港男歌手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张学友,接下来的就是陈奕迅。从此之后,陈奕迅有了“歌神接班人”的称号。2005年粤语专辑《u87》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购买五大专辑,陈奕迅被《时代》杂志形容为影响香港乐坛风格的人物。,在同辈歌手中无人能及。2006年开始被媒体称为"歌神"。2009年陈奕迅凭借专辑《不想放手》拿下金曲奖最重量级的奖项“最佳国语专辑”奖。而授奖人正是他的前辈,香港歌神张学友,而这一幕也被媒体渲染成香港新老歌神的正式交接。2010年,陈奕迅入选全球华人音乐殿堂华语金曲奖“30年经典评选”,成为1990年代出道歌手唯一代表。改良落后唱法体系,将欧美唱法与华语音乐审美完美结合。把粤语流行曲带向一个新的高度(华语金曲奖三十年经典评语)。首位华人歌手于世界级知名演唱会场地The O2 Arena举行演唱会,并打破lady gaga保持的最高卖票记录。创下首位香港歌手在泰国举办两场全满演唱会的纪录 。首位在柏林开个人演唱会的华人巨星。是首位在圣荷西连续举行两场大型个唱的华人歌手。第一位为国语专辑做世界宣传的香港歌手,2017年《Eason says C'mon in~ Tour》全球唱片宣传音乐会包括18站19场演出,包括北京、重庆、上海、广州、香港、阿姆斯特丹、柏林、巴黎、伦敦、曼彻斯特、纽约、多伦多、温哥华、旧金山、台北、高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陈奕迅,1995歌唱比赛出道,96,97两年是比较沉寂的,96年只有一个新人奖银奖,97年《与我常在》拿了一个原创歌曲奖。98年正式开始疯狂拿奖生涯。从1998年到2013年,他是四大颁奖礼常客,每届必拿。不管是哪个颁奖礼上,十大流行歌手,十支金曲其中雷打不动必有他一席之地。这段时期可以分两个阶段说。《1》98年到06年与四大天王同台拿奖时期要知道四大天王中的黎明是1999年,张学友2001年,郭富城2002年才分别告别颁奖礼,刘德华最晚到2007才告别颁奖礼,所以98年到06年他不仅与四大天王一起并列拿十大流行歌手及流行歌曲奖,连最受欢迎,至尊歌曲,至尊唱片这种非常有分量也收获颇丰,98年叱咤至尊唱片(这张专辑中有两首歌是他作曲), 99年叱吒乐坛至尊唱片,2000年叱吒至尊歌曲,2001年叱咤男歌手金奖,至尊唱片,最喜爱人人英雄。02年叱咤男歌手金奖,至尊唱片,05年叱咤男歌手金奖,至尊唱片,至尊歌曲,最受欢迎男歌手,2006 年叱吒男歌手金奖 ,我最喜爱的男歌手 ,
2001,2002年劲歌金曲金奖。2006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2001,2005年十大中文至尊金曲奖
,2006 年十大中文最优秀流行男歌手, 2000年与王菲、陈慧琳一起获四台联颁传媒大奖,2001,2002年与刘德华一起获四台联颁传媒大奖。2005年获四台联颁传媒大奖。《2》2007年四大天王全部退出颁奖礼,陈奕迅开启霸奖时代从2007年开始,除了十大流行歌手及流行歌曲奖,陈奕迅基本包办男歌手金奖及最受欢迎男歌手,甚至至尊金曲和至尊唱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3年。13年他第10次获得男歌手金奖,并连续9年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第5次夺得至尊歌曲,第9次夺得至尊唱片,刷新了颁奖礼纪录。为什么说基本,因为2009年无线与四大唱片因版税问题闹翻,四大旗下歌手全部退出劲歌金曲颁奖礼。在劲歌上再也看不到陈奕迅,劲歌成为无线与英皇的自娱自乐。主持人曾志伟开玩笑称出席的歌手特别多笑容:“一些第一次出席的歌手,好紧张、好兴奋,所以特别开心;一些年年都拿奖的歌手,今年少了对手,夺奖机会更稳,所以很开心;另一些歌手就是原本无奖,但因为少了歌手参与,所以有机会拿奖而开心。”2009年四台联颁大奖停办。《3》2004年是陈奕迅唯一没有拿到任何奖项的一年,这一年是空白,因为他不肯续约被英皇雪藏,(这件事情闹得很大,当年我有看到新闻),这一年他很惨,录好的10支歌不给他发专辑,却分拆成精选集在2005年他签约新艺宝以后用来与陈奕迅自己的新专辑打对台。后来他解释不续约原因是英皇给他安排太多与音乐无关的工作,他连听一下自己新专辑的歌琢磨一下唱歌的时间都没有。虽然这年没拿奖,但是如果你看了所有颁奖礼的话,绝对相信他会继续拿奖如果不是因为雪藏没出专辑。04年陈奕迅绝迹各大颁奖礼,却去了十大中文,这是他唯一一次不是因为拿奖而出席颁奖礼,他是去唱歌的。这年韩红有拿奖,在韩红唱了一首歌以后陈奕迅居然出现了,唱了一首爱是怀疑,然后和韩红合唱了《站在高岗上》,不知道是十大中文想给他一个表演机会呢,还是需要一个能和韩红合唱高音的人,要知道台下可是坐了一排获奖歌手呢,却偏偏让一个没得奖的陈奕迅和韩红合唱,而陈同学充分展示了大无畏和厚脸皮,和韩红对飙高音并且中途忘词笑场。看得出这首歌他并不熟。实际上我看了看台下的几位男歌手,确实没有高音特别厉害的,香港歌手似乎都没有飙高音的习惯,而陈奕迅虽然是低音挂的,高音还真的不弱,个人猜测,虽然和韩红这种变态不能比,但在香港人眼里,他是不是属于能和韩红打的。(后来孙楠也来了一次也是他合唱)。后续:08年陈奕迅在元宵晚会上再次和韩红合唱了这首歌。并且首次合唱《十年》,15年再次合唱《十年》,这两首歌一支韩红唱肯定飙高音,另一支太低韩红唱不舒服,真是孽缘啊孽缘。《4》.在这些颁奖礼中,许志安,李克勤,古巨基,苏永康是断断续续出现的,他们没出现的理由:一.可能当年没发专辑,二.发了专辑没得奖,三.因特殊理由无法出席颁奖礼,因为香港颁奖礼习惯是不出席没奖。(第三个原因可能性比较小)。虽然时出现时不出现,可贵的是他们一直在坚持做音乐。还有一些人在颁奖礼上出现过一次或者两次,也许更多,包括谢霆锋,郑中基,陈晓东,陈冠希,郑伊健,陈小春,张家辉,张智霖,陈伟霆,侧田,看得出香港早期颁奖礼竞争还是蛮激烈的,但最后他们的消失可以猜测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音乐,也有些人是放弃了在香港做音乐。从1992年许冠杰封神,同年张学友封歌神接班人,1993年张学友正式封神,这段时间紧凑没有任何空间使其他人跻身歌神接班人行列。1993年到2006年陈奕迅正式封神,中间有大段真空,涌出不少歌神接班人,比如,郑中基:第一个号称”张学友接班人“歌手,苏永康:自毁前程的“歌神”接班人,古巨基1999年被传媒称为歌神接班人,侧田,在《歌手》的舞台上主持人介绍用词是“当年被视为张学友的接班人”。陈奕迅在一众前,后辈歌神接班人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独领风骚,从1998年开启每届必有奖的疯狂拿奖模式到2007年完全霸奖,是因为他始终持续不断的出好音乐,坚守香港乐坛,最终成为香港乐坛式微时的中流砥柱。并通过国语歌为港乐向现在的大陆打开市场。4.2013年后,陈奕迅暂别颁奖礼拿奖对于陈奕迅甚至对于所有人来说已经成为一件没有悬念的事情,所以他自己也不爽了,他表示不愿意出席颁奖礼,更在13年叱咤上黑脸,玩奖杯失手把奖杯摔了一个角,而且这年叱咤还特别重视他,为他出动了鼓乐仪仗队队来颁奖,当然这件事引来各路人马口诛笔伐,他自己则十分委屈,当年一起玩的伙伴们都不在了,出席的基本都是小辈,他表示十分孤独,因为没人和他玩。2014,2015年他如愿以偿没出席颁奖礼,有份量的大奖也终于换了新面孔,然而有的颁奖礼还是持之以恒给他颁奖即使他不出席,2016年他又在颁奖礼露了一下面,凭一支广告歌拿了包括至尊金曲一堆奖,并第12年获最优秀男歌手,2017年是叱咤30年,十大中文40届,他作为表演嘉宾出席了这两个颁奖礼。(好吧又拿了至尊歌曲及最优秀男歌手),事实上他的粉丝已经不关心他拿不拿奖,只在乎他有没有表演。陈奕迅本人对歌神接班人这一称号同样不以为然。他说‘我只系阿臣不是神。神好像(高高在上)我还是很享受在街边吃羊肉串‘’综上所述:1.歌神的说法,来源于香港,并只限于香港。许冠杰,张学友,陈奕迅,他们归根结底都是香港歌手。2.无论纵向如何比较,此处“歌神”的横向比较范围,是永远不越过香港乐坛。3.歌神这一称呼已经与歌王,天王一样,在各个综艺节目中,频频使用,曾经的“旧时王谢堂前燕”, 而今彻底“飞入寻常姓家”。2016年,浙江卫视推出悬疑音乐推理节目《谁是大歌神》。正是:将军谈笑弯弓,秦王一怒击缶。铁马秋风人去后,书剑寂寥枉凝眸。你方唱罢我登场,问歌神、谁是歌神?香港乐坛还会出第四个歌神吗?希望广东歌可以代代相传,真系打得嘅话,南拳都可以北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奕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