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动漫与游戏专业和动画专业的区别制作会不会影响孩子整体就知道打游戏专业和动画专业的区别呢?

第1篇:幼儿故事狐假虎威范文
1.看动画学成语
动画视频声音画并茂,能为幼儿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寓成语教学于情趣之中,激发幼儿学成语的兴趣。如教成语“守株待兔”时,我播放成语动画,动画中那懒惰的农夫形象及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他们看得十分专注,看后不但理解了成语的意思,知道了这个成语的典故,而且对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是过目不忘了。瞧,第二天,还有小朋友对老师提出了请求:“老师,我们还想看《守株待兔》。”
2.听故事学成语
不少成语都包含着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如自作聪明的“画蛇添足”,不知变通、不肯努力的“守株待兔”,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自己欺骗自己的“掩耳盗铃”等等。我们为这些成语故事设计相关的教学流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孩子们在生动的形象、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自然悟出其中的道理。为了增强幼儿听故事学成语的情趣,我们还辅之以音乐表演等游戏形式,既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使听故事学成语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有些成语如“水滴石穿”“雨后春笋”等,我们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获得身临其境般的具体感受;又如“义正词严”“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等成语,则在欣赏有关革命志士战斗场景录像的基础上,让孩子说。如此教学,教师轻松自如,幼儿感觉浅显易懂,有事半功倍之效。
3.看图画配成语
中国语言文化一直追求“诗、音、画”一体的艺术境界,很多成语就是这样“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读着文字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的画面。如“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横眉竖眼”等。由此,我们设计了画图猜成语的活动,用简笔画的方式,让孩子和老师一起边画边说,或者边说边画:眉眼弯弯,嘴角上扬,很高兴的样子,是“眉开眼笑”;眉毛紧皱,嘴角下弯,一副愁苦相,是“愁眉苦脸”;眉毛竖起来,眼睛瞪起来,是“横眉竖眼”。这样一组图画,情趣横生,孩子们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在比较中学会了这组成语。
4.看表演猜成语
有的成语故事情节丰富,于是在课堂上我就请爱好表演的幼儿将故事表演出来,请大家猜成语、说意思。如教“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我让两名幼儿进行了表演。只见一幼儿弯着腰走路,说话尖声尖气,另一幼儿昂首挺胸,大摇大摆。下面的孩子很快就猜出他们演的是狐狸和老虎。接着“狐狸”带“老虎”来到了森林,小动物们都吓跑了,当“老虎”恭恭敬敬地拜“狐狸”为大王时,下面笑声、掌声不断,大家也都猜出了他们表演的是“狐假虎威”;又如教成语“画蛇添足”,我先让一个小朋友上台来画一条蛇,之后再请他在蛇的身体两边添画四条腿。下面的小朋友看了都叫了起来。错了,蛇是没有脚的。这时我就出示成语“画蛇添足”并告诉这个成语所代表的寓意。幼儿在直观中很快就理解了这个成语。
5.大自然中找成语
一年四季我们都可以带孩子到户外感觉季节的变化。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感受学习成语。如在“阳春三月”带着幼儿外出踏青,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大自然,感受阳光的温暖、弥漫的花香、婀娜的柳枝、飞舞的蝴蝶,从而告诉他们这样的天气就是“春光明媚”。暖洋洋的阳光下,花朵竞相开放就是“春暖花开”,整个公园处处都是春天的景色、处处充满春天的气息就可以说是“春色满园”“春意盎然”。“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这时让幼儿拿着冰棍儿,体验着片刻的凉爽,他们自然要“望穿秋水”了。
6.随时随地说成语
成语教学可以是随时随地的。随机教育使得成语出现在具体的、生活化的语境中,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其含义,并为幼儿正确运用成语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如某某小朋友在做练习时非常认真,这时教师可以表扬那位小朋友是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的写字,榜样的行为可以令幼儿轻松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体育运动之后幼儿满身是汗,这时教师可以说:“你真是汗流浃背呀!”于是幼儿很自然地学到了汗流浃背这个成语。今天天气非常好,老师可以说:“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到户外去散步吧。”让幼儿知道阳光明媚就是天气非常好的意思。生活中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只要教师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和成语教育意识,都可以发现和利用好这样的机会,我们就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开展随机的成语教学,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成语词汇量。
除此之外,我们还设计了成语接龙、成语抢答等游戏,让孩子们在区域活动时间,边玩边积累成语。有一些由数字构成的成语,如“一呜惊人”“二话不说”“三令五申”“四面楚歌”“五湖四海”“六月飞雪”“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牛二虎”“十全十美”……孩子们拿着卡片找一找说一说,别有一番趣味。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相关的游戏规则,自由轻松地体会着玩游戏学成语的快乐。第2篇:幼儿故事狐假虎威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放飞心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241-01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我们的课堂往往有太多的讲解和不达标准答案不罢休的引导,课是充实的,但往往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虽偶有挣扎,但大多碰壁。因此常想起两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要推动地球。”“给我一个空间,我要放飞心灵。”
一、放飞心灵 冲破束缚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由飞翔,就必须打破思维定式,冲破思想束缚。因为,在重重地包裹下,在旧思想的左右下,就谈不上创新,心灵也无法飞翔。
案例一、狐假虎威对不对。狐假虎威是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狐狸被老虎抓住以后,谎称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的,并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走了百兽,从而让老虎相信并放了自己。我们一直把狐狸定位在狡猾、奸钻的地位,在这个故事里也是一样,用一种有色眼光来看待狐狸,把其做为反面角色。在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的评价也是如此,对狐狸的批评是一筐又一筐。而狐狸的做法真的就是一无是处了吗?“狐假虎威”对不对?我在班里首先搞了个民意测验,结果47人中,只有3人是赞同狐狸的,而其他44人对狐狸持的是反对意见。(我很高兴,还有人是赞同狐狸的,为接下来的辩论打了基础。)接着,在我的鼓励下,班级里掀起了一场辩论赛,双方力呈自己的理由。反对狐狸的同学主要是认为狐狸撒谎是错误的;赞同狐狸的同学则认为狐狸虽然撒谎,但是为了在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性命,是聪明的做法。
简析:双方的口舌之争很让我高兴,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在我们家长、幼儿园以及我们小学教育的熏陶下,我们的儿童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乌龟和兔子赛跑,赢的肯定是乌龟,以至于有些孩子在回答“乌龟和兔子谁跑得快?”这样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乌龟跑得快。”寓言和童话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想象,拓展我们的思维,也是为了告诉我们或儿童一定的道理。有些事或物是具有两面性的,就如狐狸一样,我们可以说它很狡猾,但换一个角度想它也很聪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才谈得上教材体验的多元性,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也才有创新的可能。也就是说要想产生新思想,就必须摈弃各种先入之见,进行创造性思维,用尽可能多的不同方法去看待事物。因此,不管学生的辩论结果如何,他们的思维定式已经受到了挑战,他们已经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我想,辩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二、放飞心灵 把握机会
学生的思想是个万花筒,他们的世界比成人精彩,有时甚至是成人所无法想象的,或者以我们的观点来说是错误的。然而,错误中不乏宝藏。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就谈不上心灵的飞翔,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在避免错误的同时,必将丢失宝藏。
案例二、机会。在教学古诗《春晓》的时候,我把诗写在黑板上,反复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体会,一个同学突然冒出了一句“老师,你最后一句的标点加错了。”我吃了一惊,连忙翻书对照。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我的标点符号没错呀?!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因为这个孩子平时比较调皮,课堂上经常随便说话,因此,我怀疑他是不是故意捣乱。对此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理睬,接着往下上。但我还是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我问了一句“那么你认为这儿应该是什么号呀?”他小声地说“我认为这儿应该是感叹号。”我忙问“请你说说自己的理由。”他见了我的笑容和鼓励,于是大胆地说“诗人想起夜里的风雨,为那么多花儿的凋落感到难过,感情非常强烈,所以应该用感叹号。”“好,老师现在就把它该成感叹号,你能为大家读读吗?”其读了起来,果然是沉郁顿挫,无限伤感,连我都给打动了,同学们也都纷纷赞同他的提法。在他的带动下,又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这儿应该加的是问号,理由是诗人的这句诗也可以说是一个问句,是对春雨,春风的提问。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一时,教室里众说纷纭,各人坚持自己的看法,都说得头头是道。我没有强制学生服从哪一个观点,而是把三个句子都写在黑板上(1,花落知多少。2,花落知多少?3,花落知多少!)然后引导他们反复朗读比较并分小组讨论,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交流之后,学生终于有了自己的体会,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加感叹号的时候,诗人的感彩太浓,可以说是很伤心。当加问号的时候,诗中的感彩较淡,体现不了诗人惜春的情怀。而句号所表达的感情,应该是浓淡适中的。
简析:到此,我觉得我已经不需要再说些什么了,学生对古诗情怀的体会,已超出了我所预料的范围,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深度了。我很庆幸的是,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我没有扼杀,而是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了我对他们重新认识和欣赏的机会,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正是有了这个机会,课堂才精彩起来,学生才有了发展,认识才进一步提高,体会才更深刻,我们的合作才更愉快。其实,有了说话的机会,学生的灵感,学生的个性体验才能得已表达;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精神的体现。第3篇:幼儿故事狐假虎威范文
语言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婴幼儿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3-6岁的时候,语言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幼儿成长成才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有效的语言教育活动,不仅让幼儿能在集体环境下接触多种多样的语言,还可以让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步掌握语言交往的各种技能。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语言创新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教育;创新教学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语言的沟通。良好的语言能让人心情愉悦,办事效率提高,对于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幼儿语言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语言教学设计。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语言教学虽然表面上像是多样,但是也存在着由于教师缺乏深入思考与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关注形式,导致幼儿语言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因此,如何让幼儿在语言课堂中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积极的学习,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训练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著名幼儿教育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判断有意义的学习主要是看学习的结果是否能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积极作用。众所周知,幼儿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社会观等正在塑造与发育的阶段,而所谓有意义的学习就是于帮助幼儿建立一个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幼儿园教师组织语言教学活动,提高幼儿认知水平重要的教学依据。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基础教育,他是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而进行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的时候,必须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而看说恰恰适应了幼儿学习的需要,所以教师通过的认真观察、发现,捕捉幼儿兴趣所在、发展所需的内容,让幼儿进行更加有意义的学习。例如,我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常常给幼儿看一些色彩艳丽、生动形象的图画,以此吸引他们的兴趣,而这些图画一般是可以连成一则小故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看图,用自己的话语讲图画所要表的内容说出来。比如,我给学生有关人鱼公主的图片,我会在引导学生表述图片时会让幼儿尝试着加入自己的想象,这样幼儿可以一边思考图片的内容,一边组织自己所要表达的语言,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说出来。当然,每一个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也有所差异,有的学生知道图片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就是不能用语言组指出来,我这是让他们分别说出图片中每一样事物的名称,然后又让学生串联起来。
二、利用小故事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掌握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个持续性的发展过程,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幼儿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进行知识的汲取时,受生理机制成熟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制约,由此会呈现出一种序列性。具体到语言教学而言,由于语言在组织的时候目标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的时候也应该具有针对性,让语言教学的内容选择更加适合幼儿的需要,有一定的侧重点。故事是每一个幼儿都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当他们听一则故事的时候很快会沉浸在幻想之中,因为他们会将自己想象成故事的主角,然后在故事的情节中来展现自己的勇敢,这实质上反映了幼儿渴望表现自己的情感。所以,教师利用小故事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给学生展现出自我的平台,如此一来就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我在上课的时候,不会对幼儿的学习内容进行强制性的要求,而是想方设法让幼儿能够畅所欲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每当幼儿放学回家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给他们讲几个故事,来拉近他们与孩子的距离。我是利用这个事情,鼓励学生将他们父母给他们讲的故事在课堂上说出来,讲给大家听听。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讲了狐假虎威的故事,他说:“一天,森林大王老虎正在找吃的,他抓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他说,上天配自己来做百兽之王,如果老虎吃了自己,上天会惩罚他的。”但是,很快,这个学生就讲不下去了,究其原因,不是学生不知道故事的内容,而是当大家都在看着他的时候,或者是他在讲故事,别人在窃窃私语,让他有些不知所措。我这时候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并且带动大家一齐鼓掌给他加油打气。这样,这个学生的自信心很快的就竖立起来,他继续讲下去,直到将这个故事讲完。我则根据这个学生的表现作出点评,表扬他的优点,还给他小红花以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激发起来,他们也渴望在众人面前更好的表象自己,于是也要求将自己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在这种气氛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不再畏惧在众人面前发言了。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语言教学与环境整合
语言并非与生俱来,儿童的每一个语言发展阶段与其发声器官、神经系统、生活经验与表达动机都有密切关系。所以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多媒体,给学生以声、光、影等方面的刺激,让语言教学与环境整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抓住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述有关环保方面的话题时,如果教师空洞的讲述环境污染对人的成长有多么大的危害性,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多么大的破坏性,学生不一定能听得懂。我采用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方式,将一幅幅空气污染,燃油泄漏、森林破坏。动物死亡等卡通图片展示给学生,然后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环节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面对环境污染,我们应该如何的保护地球等。
结束语
幼儿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幼儿的终身成长。语言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幼儿成长成才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不仅让幼儿能在集体环境下接触多种多样的语言,还可以让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步掌握语言交往的各种技能。故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从以上三个角度同时进行,经实践检验是一种有效之策。
作者:刘兆婷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炮车镇中心幼儿园第4篇:幼儿故事狐假虎威范文
幼儿时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幼儿园各个教学领域,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受益终生。
那么,如何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充分利用德育资源,有机整合,在持之以恒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们应充分利用语言教材的德育资源,在每一节语言活动中反复强调、渗透、熏陶、感化。这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各种德育资源进行精心选拔,合理规划,不断实践,逐步形成。我们在制定语言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从知识、技能及思想品德教育三方面着手,抓住每节课的教育契机,深挖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与幼儿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有机整合、渗透。
在语言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侧重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性、自信心、劳动观点及态度、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教师在针对这些品质向幼儿提出行为习惯要求时,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提出的每一点要求,事先都要经过周密考虑,仔细推敲、揣摩,做到循序渐进。另外,在组织幼儿进行语言活动时,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所具备的能力特点,使行为习惯养成的可行性逐步提高。开始的时候,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坐姿端正等。接着,随着教材资源的逐步深化,相继提出一些关于社会行为习惯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接受别人的礼物,或者得到别人的帮助要道谢等。这样通过对德育资源地不断整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持之以恒地摸索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充分利用语言游戏,强化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语言游戏活动是开展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创设各种动态的活动区、活动角。在幼儿开展语言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幼儿与人交往,仔细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真实的品德行为表现,抓住苗头,随机教育。
另外,在语言游戏中幼儿会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如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同其他小朋友一道玩耍、游戏,从而产生了对社会角色的热爱,学会了劳动者的操作技能,激发了动手模仿的乐趣。教师可以随机抓住这些在成功的体验中折射出日常行为习惯教育素材,对幼儿进行勇于探索,正确对待输赢、诚实勇敢等强化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语言载体,循循善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故事、散文、诗歌、动画片、电影等幼儿喜欢的语言活动载体。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习、鉴赏,为幼儿创设合适的语言环境,从而激发他们关心别人、爱憎分明等积极情感,收到助人为乐、团结友好、互相谦让等良好品德的熏陶。比如,在《狐假虎威》中为幼儿创设大森林的情景,提供狐狸、老虎、猴子等多种动物的头饰,让幼儿在情景表扬中大胆想象,说出各种动物的想法,在与同伴的对话中学习交流,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幼儿想说,敢说,对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充分利用榜样作用,言传身教,在典型引领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第5篇:幼儿故事狐假虎威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61-02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的内部言语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注意力也不够稳定。表演朗读符合低年级儿童言语发展的年龄特征。采用表演的方法,除了可以依靠朗读时大声的言语来引导儿童的思维,还可以依靠形象化的动作来引导儿童的思维,使他们在朗读时保持稳定的注意力,从而把文字与它所表达的内容联系起来。表演朗读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低年级语文课文内容的教学。如一些以人或动物为主要角色的童话、寓言、生活小故事等,其动作、语言、神态都写得比较具体、生动、有趣,颇受小朋友喜爱。
这类课文可采用表演朗读方式,让他们边表演边朗读,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领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表演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表演朗读是对课文内容最形象、最生动的再现。学生通过表演朗读,更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如教学《美丽的小路》一文,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弄脏后的小路”的语句:
生(兔姑娘)皱起了眉头,说:“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生(鹿先生)捂上了鼻子,说:“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
生(鸭先生)跳了起来大叫,说:“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
听着台上同学的朗读,看着同学生动的表演,其余的学生纷纷面对面地读了起来,情绪十分高涨,在表演朗读中,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又如教学《小动物过冬》时,让学生戴上头饰,边演边说,再现课文中的情景。通过小蜜蜂、青蛙和燕子的对话,让学生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丰富想象,深化情感,从而提高朗读水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表演朗读,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表演朗读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人物的思想,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融入感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喜欢上阅读,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如教学《狐假虎威》时,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表演朗读,扮演狐狸的孩子演出了狐狸的大摇大摆、神气活现的模样;扮演老虎的孩子就表现出将信将疑、东张西望的样子;扮演小动物的孩子就表现出纳闷、惊慌失措的神情。通过这样的表演朗读,不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营造了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玩中读、玩中思、玩中说,使学生对故事的寓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三、表演朗读,以助学生背诵课文
喜爱表演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相机诱导,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表演的乐趣,学生会越读越爱读,在声情并茂的表演朗读中很自然就把课文背下来了。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朗读,狐狸在骗乌鸦嘴里的肉时很有礼貌,一次次说好话,学生边演边说,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人人做演员,个个都参与,通过表演朗读,读出了语感,受到美的陶冶,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不但丰富了想象,深化了情感,而且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朗读水平。通过表演朗读,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很快读懂生字、背熟课文。
四、表演朗读,培养学生手口脑并用
学生只有将文本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触动内心的独有感受,朗读才有味道,这样的朗读才是“多角度、有创意”的朗读。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片断:
生1(小壁虎)用手做爬的动作,说:“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2(小鱼)摇摇手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生1(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老黄牛在树下甩着尾巴吃草,说:“黄牛伯伯,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3(老黄牛)摇摇手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生1(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屋檐下,看见生4(燕子)在空中摆着尾巴飞来飞去。生1(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4(燕子)摇摇手说:“不行啊,我飞的时候,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生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爬回家里找妈妈。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生5(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生1(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这样的表演朗读,让学生的手、口、脑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既能各司其职,又能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种互补、协调、高效的活动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手、口、脑的灵活并用。
五、表演朗读,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表演朗读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已有的感悟和体验有新的飞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教学《小鹰学飞》,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老鹰向小鹰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小鹰在飞行中不断增强飞行本领,提高自我认识,通过小组表演使学生准确领悟了人物的特点,突破难点。又如《一颗希望的种子》中“稍大些,我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地里的。尽管这样,这件事在一个孩子幼稚的心田里却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这句话含义深刻,表达了一个孩子对爷爷举动的理解与感激。二年级的小孩理解这句话很困难,这时表演朗读帮了大忙。读完句子,笔者请孩子们想象:稍大些,“我”是怎么知道西瓜原来是爷爷搬到地里去的?爷爷为什么要这样做?弄明白这两个问题后,同桌进行创造表演,演演“我”稍大些后是怎样与爷爷谈起这件事的。通过对话表演,孩子们理解了爷爷的良苦用心,爷爷要让“我”明白只要充满热情地付出,就一定会有好的收获,希望“我”对自己要有信心,永不放弃。学生在想象表演读文中理解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得到感悟,很好地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表演朗读,使学生集中精力第6篇:幼儿故事狐假虎威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藏文;阅读能力;培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在各方面都表现的极为“幼稚”,他们各方面能力都显现出不足。更有一些孩子会表现出“智商”极高而“情商”很低。而这些孩子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商”逐渐下降。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帮助学生改变这一状况呢?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促使学生“智商与情商”同步提升呢?如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呢?在笔者看来就要实现高效的藏文教学,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藏文学习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才能通过小学藏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语言训练是阅读能力养成的基础
藏文是关于语言的教学,而“阅读教学”中阅读的资源就是语言,文字化的语言,情感化的文字语言。当前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语言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停留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却没有深度的语言训练。而在小学中年级段学生不但要能读懂教学文本,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语言。因此,需要小学藏文老师注意的是,教材的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分析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迈开学习语言的步子。如,在人教版四年级《鸟的天堂》的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到课文本身,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进行语言思维的训练,通过对比喻句以及朗读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懂得如何朗读文本,如何用比喻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学生接受了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但能够对自己的阅读理解有所帮助,而且能够在习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拓宽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度。
二、学生参与是阅读能力养成的前提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对学生提出不切合实际的阅读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把握每一课的阅读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掌握本班同学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提出学生力所能及的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循着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展开。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让学生根据导学卡进行先学先问,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困惑展开阅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感兴趣,更愿意加强阅读训练。
三、阅读练习是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小学生在“人生阅历”方面很不足,他们的“生活圈子”很小,他们的“情感来源”也很单一,在学生阅读材料的来源中,教材是最主要的载体资源。纵观小学藏文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材,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第一题都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就说明了读书就是重在于读,而且要认真读、反复读,读得滚瓜烂熟,这样,不理解的内容、意思就会自然明白。因此,阅读教学中的“读”应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 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藏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来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藏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藏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小学生的阅读过程可分为感知、理解、积累、迁移几个阶段。如何才能达到阅读的真正效果?几年来,我的做法是:初读全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理解感悟;精读课文,内化语言;赏读课文,体验情感。读写结合,注重迁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是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非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只有“导”得得体,学生才能“悟”得真切。如二年级课文《狼和小羊》,学生自读两遍便可知故事大意,无须老师再逐句分析提问。这时老师若能抓住“故意找碴儿”指导学生读书,使学生从中认识到狼的凶恶本性,也就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了。在执教《狐假虎威》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课文中就有一句话把故事讲出来了”。学生找到并念出“狡猾的狐狸是假冒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继而老师又要深层引导理解“假”在这里的意思。颇具匠心地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获得正确的概念。这些都是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而获得的。何须授鱼也!这恐怕就是所谓的以读促悟吧。实践证明,学生读得越充分,领悟得就越深入。因此,只有让学生多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藏文阅读能力。
四、拓展阅读是阅读能力培养的辅助手段第7篇:幼儿故事狐假虎威范文
我刚刚降临人世,视力很模糊,也分辨不清五颜六色。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的小床侧,挂着图案精美的LALA挂床,红、黑、白三色组成的图案,我看得好清楚啊!世界变得清晰了!我全身都软软的,整天都只能躺在床上,可是我的小脑袋可以左顾右盼,有挂床陪伴着我,看着它、摸着它,它的色彩让我懵懂的意识开始清晰,它的质地就像我的皮肤一样,非常柔软,摸起来可舒服了。挂床上还有一面小镜子,在这面小镜子里,我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模样。嗯,我集合了爸爸妈妈的优点,是个小帅哥呢!
6个月
我想怎么翻身就怎么翻身,还可以趴着原地360°转圈!不用整天躺在床上了!当我的视野变得开阔后,妈妈说我像一只淘气的小猴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总是停不下来。这时候,妈妈给我买来了LALA游戏垫,我可喜欢这个游戏垫了,它就像一条柔软的毯子铺在地上,装着轻便的吊架,上面挂着很多有趣的玩具和吊环,我躺在上面发现一朵大大的花朵里也有个小宝宝手舞足蹈的,不知道是哪个淘气包?当我趴着的时候就再也不会觉得没目标了,垫子上还有一些奇怪的小配件,我抓这个抓那个,忙得很呢,其中有几个一抓到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和彩色的灯光,太有趣了。我不但可以在垫子上玩游戏,还能抓吊环锻炼手臂的力量呢!我长大了后要变成大力士!
1周岁
我满周岁了!我生日那天,全家人都为我这个“小寿星”忙碌着。爷爷奶奶做了好多菜,虽然我不会吃,但我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大蛋糕,上面写着我的名字,还插着一支蜡烛,闻起来有阵阵奶油的甜香。但是,我还是更喜欢爸爸给我的那个“蛋糕”――有着蛋糕外形的LALA布书。打开“蛋糕”上的草莓书扣,原来今天也是蓝猫的生日啊!好多小动物都来了!爸爸让我帮蓝猫好好举行一个生日Parly。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18个月
我的个子长得很快,一些小衣服很快就不能穿了。为了记录我的身高,妈妈特意在房间里挂起了LALA布艺量高尺。平时妈妈给我量身高时,总是让我靠着冰冷的墙壁站好,可没劲了。但现在不一样了,布艺量高尺上有可爱的图案,一下子就把我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了,妈妈给我量个子的时候,我再也不舍扭来扭去不配合了。布艺量高尺不但可以把我的成长一步步记录下来,而且妈妈还说,漂亮的它挂在房间里还可以当装饰物,一举两得,真不错!
2岁
每天睡觉前,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爸爸妈妈说故事了。在一个个精彩故事的陪伴下,我才能安安静静地进入梦乡。于是,爸爸妈妈买来好多LALA故事书,把书里各式各样的好听故事一个个地说给我听。我最喜欢《狐假虎威》的故事了。故事书的外形就是一只憨憨的小布老虎,让人爱不释手。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是流传了千年的寓言,里面包含着很深刻的内涵呢。虽然我现在还不是很明白,但等我长大后,我就会懂得了。第8篇:幼儿故事狐假虎威范文
[关键词] 《神秘世界历险记》 成长 人与自然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18
2012年8月10日,动画电影《神秘世界历险记》在中国大陆上映。上映3天后票房即突破千万,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加映场次后仍一票难求的状况,这在近几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中是比较罕见的。该片以女主角假小子王雨果与狮虎兽啦啦在一个只有动物的世外桃源(即神秘世界)冒险的经历为主线,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神秘世界历险记》画面制作精良,情节曲折有趣,全片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尤其是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人物形象鲜明,台词时尚幽默,可说是中国动画电影在角色塑造方面的一个突破。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神秘世界历险记》中的主要角色形象,从表面的嬉闹冒险找寻找人物形象的内在品质。
一、捣蛋大王——王雨果
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影片的开头采用了拼贴画的表现形式,充满了童真与童趣,很好的表现了孩子们心中渴望拥有的奇幻之旅。女主角王雨果紧接着出场,她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女孩,会些三脚猫的功夫,开场与野猪的“战斗”就几乎毁了整条街道,对在村子里当武术教头的父亲不叫“爸”而美其名曰“大山哥”,在神秘世界乘车插队,俨然是一个混世小魔王。王雨果还经常在村里子惹祸,别说人,就连村子里的大黄狗都被她折腾的够呛,一看见她寻过来就闭眼装睡,但求躲过这一劫。在村子里没有对手的王雨果只能跑去森林里探险,正是在这里,她遇见了狮虎兽啦啦,她在本片中冒险的好伙伴。在与啦啦的追逐中王雨果遇险,意外获知啦啦竟然会说话,此后二人阴差阳错的进入了云鲸体内,进入到了只有动物生活的神秘世界。
王雨果与啦啦在神秘世界经历了一连串冒险,通过她的冒险,导演带领观众领略了这个具有东方美学风格的奇幻世界。奇异的巨大植物,形态各异的动物,让人想起《阿凡达》中的外星世界。王雨果的好奇心也让她一开始在神秘世界就吃了不少苦头,这时的雨果还未成长,只是在神秘世界四处捣乱,弄得动物们叫苦不迭。但王雨果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三天之内如果回不到人间,她就会变成动物,永远的留在神秘世界了。剧情进行至此,王雨果第一次真正的感到了恐惧,初入神秘世界的新鲜劲也已褪去,情绪陷入了低潮。一行人为了使雨果能够回到人间,决定去神殿趁举行加印仪式时把回去的关键物件“鲸埙”偷出来,但不幸被虎将军发现,追逐的过程中雨果与熊大叔和啦啦走散了。这时剧情出现重大转折,雨果从鼠仙人那里第一次得知自己悬崖被救的真相,并了解到了啦啦的身份是天地孕育的灵物,是开启神秘世界九星封印的关键,一旦开启封印,啦啦就会变为石头,永不能复生。
这也是主人公王雨果的第一次成长,她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不再自私,为了解救啦啦,放弃了回家的机会。并在峡谷中帮助熊大叔挫败了虎将军的第一次阴谋。但虎将军亲来,掳走了啦啦,并打伤了雨果和熊大叔。同时,王雨果面临着一个最迫在眉睫的问题:三天期限马上就到,她将会变成动物。而九星封印也即将打开,所有人类都会变成动物。此时的雨果经历了第二次成长,她已不再是单纯的为了救啦啦,而是把人类的命运扛在了自己肩上。最终,王雨果、熊大叔和鼠仙人终于挫败了狐狸军师和虎将军的阴谋,雨果更是以爱的力量打开了啦啦的封印,解除了他的石化状态,至此,本片以大圆满的结局结束。
少女主人公的成长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很常见的题材,如《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等,他喜欢用女性柔弱的肩膀来扛起宏大的叙事。而《神秘世界历险记》中的王雨果的塑造借鉴了宫崎骏电影中的模式,也加入了武侠等中国元素,可说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二、以卖萌为使命——啦啦
现在的时代可谓“萌”字当道,各种各样的萌系形象大行其道,动漫形象如哆啦A梦,皮卡丘,倒霉熊,初音未来,真人偶像如一些少女组合,便是其中的代表。啦啦的形象塑造便完全是以“萌”为准则,胖乎乎如包子般的大脸,圆滚滚的身体,奶声奶气的腔调,完全是一个动物化的低龄儿童的形象。啦啦口齿不清,就像一个刚学会吐字说话的幼儿,经常把雨果的名字念成“驴果”,引起雨果的很大不满。但其本性单纯善良,虽较为懦弱,但在雨果遇险或闯祸时仍会毫不犹豫的施以援手。
啦啦其实是一个无父无母的灵物,开启封印的关键,在剧中他是作为雨果冒险旅途中的伙伴出现,在雨果情绪陷入低潮时,会耐心的开导她,在寻找雨果的途中,他又当起了雨果与熊大叔的调停人。综观全剧,啦啦一直是实力最弱的角色,时刻需要雨果或熊大叔的保护。但其实啦啦的内心十分坚强,非常重视自己和雨果的友谊,在自己将要石化的最后时刻,为了不让雨果受到伤害,不顾自己的安危,坚持要让雨果先走。综上所述,啦啦其实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化身,这也是创作者在影片中想要宣扬的。
三、憨厚耿直——熊大叔
身高体壮的熊大叔在造型上似乎借鉴了热播动画剧集《熊出没》中熊大的造型,但多了一分憨厚,少了一分狡猾。熊大叔刚出场时着实吓到了王雨果,但其实他对人类的恐惧更甚于雨果之于他,熊大叔是一个性格古怪,刀子嘴豆腐心的怪叔叔。随着影片的发展,创作者塑造了熊大叔性格的更多侧面,观众发现,熊大叔也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收藏家,其藏品包括三天三夜才挖到的琥珀,五十年才成熟的榛果等等,而且其热心助人的品质也慢慢的显现出来。
熊大叔经历了与王雨果和啦啦在神殿的冒险,与两人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啦啦差点淹死在瀑布里,熊大叔在看到啦啦还活着后,第一次留下了眼泪。这时的熊大叔虽然嘴上依然强硬,历数王雨果的劣迹,坚持不再帮她,但内心已经把雨果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被啦啦一个激将就又恢复了精神。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论篇幅长短,每个主要人物的成长变化都应有所交代,熊大叔也不例外。在峡谷一场戏中,历来不喜与人争斗的他为了保护啦啦,爆发了熊的凶猛本性,大战虎将军的爪牙,并与赶来增援的王雨果一起并肩作战,大获全胜。在最后一场戏中,熊大叔不顾生死,牵制住了虎将军,为雨果营救啦啦创造了时间。熊大叔在剧中有向导,伙伴等多重身份,可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
四、最大反派——虎将军
高大魁梧的虎将军,性格暴戾,武功高强,一出场就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神态,对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有着强大的信心。他具有极大的野心,想要得到天地孕育的灵物(即啦啦),来开启九星封印。为此,他不惜与狐狸军师联手,杀害了慈祥的族长,并派了一众爪牙围追堵截王雨果一行,誓要抓住啦啦,可说是《神秘世界历险记》中的最大反派。
虎将军的最终目的是打开九星封印,把所有人类都变成动物,借此来惩罚人类的自然所犯的罪行。其实,虎将军作为自然的人,行为无所谓对错,他只是政治光谱上的激进主义者,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了最暴烈的行动。
五、元素对决——鼠仙人与狐狸军师
鼠仙人与狐狸军师是作为神秘世界阵营中的两大对立面出现的,两个角色同为法术系,一个是水元素法师,一个是火元素巫师。鼠仙人在剧中第一次出现的身份是手艺人,他也是第一个发现王雨果不属于神秘世界的角色。其后,鼠仙人告知了王雨果她被救的真相并讲述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最后,鼠仙人还力抗狐狸军师,上演了一场法术对决。可以看出,鼠仙人在本剧中充当的角色其实是雨果冒险旅途的精神导师。
狐狸军师是虎将军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外形是一只瘦狐狸,长眉长须,喜欢捻自己的胡须,做仙风道骨状,但若被虎将军看见会被痛斥。他精通法术,虽对虎将军没什么好感,但慑于其,也不敢造次,并与其狼狈为奸,杀害了族长,可谓反派二号人物。
六、其他动物形象
神秘世界中的众多动物形象被创作者塑造的妙趣横生,充满幽默感。他们乐观积极的面对挫折、困难和窘境,有时会以自嘲的话语来安慰自己。比如在进入神秘世界的入口处,一只超重的胖猩猩为自己开脱道:“我已经是我们家最瘦的一个了。”而一头粗壮的黄牛,以为自己不超重,沾沾自喜以为马上要过关时,被“工作人员”一眼识破,以及神秘世界中一群自以为厉害想仗势欺人,却不堪一击的公鸡。这些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仿佛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这些都令观众忍俊不禁,开怀大笑。
在神秘世界的的背景故事塑造中,动物们如同人类,各有各的职业,集市上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但不同于现代人类社会的是,动物们的世界可说是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工匠和商人们制造各种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因而所有商品都是免费的,顾客全凭喜好任取。这样的设定对刻画神秘世界“世外桃源”的特征,以及动物们的性格都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神秘世界历险记》中的角色,正面如王雨果、啦啦、熊大叔、鼠仙人,反派如虎将军,狐狸军师,大体能够做到性格饱满,形象鲜明,在台词的设计上,也能看到创作人员正在努力贴近时代,做到时尚化,年轻化。综上所述,《神秘世界历险记》在角色形象塑造上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也提醒我们,动画创作人员应与时俱进,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受众的喜好,这样才能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动画电影。
参考文献
[1]《神秘世界历险记》首周末票房破千万——新浪网.[EB/OL].http://.cn/m/c/2012-08-12/16373709418.shtml第9篇:幼儿故事狐假虎威范文
瑞吉欧教学方法中,首当其冲的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认为儿童都是有潜力的,他们对与人交往、建立社会关系、建构学习和适应外部环境充满着好奇。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儿童的这种潜力,所有开展的工作和创设的环境才可能是顺应儿童发展要求的。

在这里笔者将秉承谦逊而又谨慎的态度,在“以儿童为主体”的基础上分析“生成课程”与“方案”之间的关系。首先“生成课程”不是“产生课程”,前者更多地强调活动实施过程中,在把握总体活动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对儿童的观察、提问、交流、指导、记录,从而对活动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不断地修正,有时候甚至是总体方向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
但是,在具体的活动中,生成课程和生成方案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反而它们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而且课程生成过程会延续,时间长了为什么就不可以说是生成方案呢?
生成方案具有很强的即使性与连锁性,因为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新情况,并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使活动继续往下进行。如果幼儿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有中断也就意味着方案生成失败。
有这样一个案例,就是教师没有以儿童为活动主体而造成了活动中断,更不论方案的生成了。
案例呈现
“完全按照教材内容,不敢逾越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说我是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自‘来来来,来上幼儿园’的主体活动开始后,小(一)班的孩子们可喜欢这首儿歌了。这天,在甜甜的带领下,课余时间全班孩子摇头晃脑地念诵起由甜甜改编的儿歌:‘小(一)班是我家,甜甜爱我我爱她,天天说我是好娃娃,我对甜甜笑哈哈。’新来的小李老师听了可不高兴了:‘甜甜,谁教你的?乱改儿歌课不好,’‘我和妈妈一起编的,我喜欢这么念!’甜甜解释说。小李老师严肃地说:‘以后只能在家里这么念,幼儿园还是按照老师教的念,知道吗?’甜甜噘着嘴说:‘晓得了’。”
分析
小李老师应该和甜甜进行有效开放式的交流对话,以了解甜甜这样改编的理由,并在了解缘由及其兴趣的基础上与甜甜合作完成更多的改编,鼓励她思考。或者由此了解全班同学为什么都喜欢跟着念诵,并在此基础上看是否有生成方案的可能性。这个案例只到了“甜甜噘着嘴说:‘晓得了’”就完结了,造成了活动和方案生成的中断,所以生成方案需要特别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儿童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才有课程生成方案。

“生成方案”实践
案例呈现
Pre-E探究单元家长报告活动――故事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分别用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戏剧(《三只小猪》)、绘画(《三只蝴蝶》)、语言(《守株待兔》,《盲人摸象》,《狐假虎威》)来“讲”故事。
1、选小组,挑故事(2016年6月13日)
在所有预先安排的活动中,《小蝌蚪找妈妈》是小组中人气最高的故事。
Clare最喜欢《三只蝴蝶》
Clarlie最喜欢《三只小猪》
Becky与Kelvin最喜欢《小蝌蚪找妈妈》
2、故事熟悉与讨论(2016年6月14日)
基于前一阶段活动的实施,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又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故事的想法(又有其它小朋友加入到了这组,同时其它小组也照样在进行):
问题:这个小蝌蚪怎么跟那个小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呢?
Becky:因为,因为它还没有长大!
Kelvin:因为它,因为她没有眼睛。
Ginny:这只小蝌蚪没有眼睛,怎么这只又有眼睛呢?
……
3、定角色,捏自己的角色(2016年6月15日)
在兴趣保存的基础上开展排练。
上午探究阶段,小演员们温习了剧组角色,不仅帮助儿童熟悉自己角色,而且和小伙伴们一起熟悉同伴角色。角色共计9个。
下午探究阶段,将小演员照片挂在了帘子上,小朋友们根据出场顺序排列,并用胶泥捏出了自己表演的角色。
Rita制作了胶泥美术创作《小蝌蚪一家》。
4、表演完成(2016年6月16日)
记录与分析
为了维持儿童兴趣、创造力,教师以儿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整个活动,并为了生成方案不断地进行开放性提问并做好了记录。
“猜猜这是为什么?――关于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的几个为什么”。
1、为什么小演员的“台词”未精简,也不流利?
本次录音采集时,我们尊重并使用了孩子自发的表达句式和思想,即便和我们计划台词不完全一样。
故事学习初期,Linda在探究结束时,兴奋地告诉我小蝌蚪变成了青蛙后的故事,我们也及时记录,将其纳入录音(结尾段)。
2、为什么会有“剪脐带”情节?
“青蛙妈妈剪脐带”院子探究中对幼儿的观察:他们进行角色游戏时,自发用剪刀手“剪肚子”。
我们发现,孩子们已有经验知道“剪刀剪脐带”,“生宝宝洗宝宝”,他们剪了又剪,演了又演,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决定将此情景收入表演中。于是,就有了第一个情节:“剪脐带”。
3、为什么配音中会有“汽车声音”?
Kelvin和Clarlie开心地选择了“小蝌蚪”的角色,可排练时,我发现两位小朋友兴趣不如之前期待的那般浓厚。
后来,通过观察和反思,我将它们最为喜欢的“汽车”元素投放到音频中,当“小蝌蚪”听到汽车声音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开着汽车找妈妈去了……
4、地上照片是什么?
孩子们选定角色后,我们为每一位小演员准备了一张“演员证”,上面是他们戴着角色头饰照片,有角色标注,以此帮助他们记住自己的角色。
同时在排练中,他们可借用这些演员证找到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演员证的使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关于“我是小演员”的责任和意识。

本方案从开始到完成总共持续了4天,在整个音乐剧实施过程中,方案不断生成,总的目标是为了完成家长报告活动,但是在活动期间儿童会不断的有情况出现,因此,教师作为儿童的合作者,要不断地促进方案生成,以保证有质量地帮助儿童在活动中不断探索和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并最终完成家长报告活动。
因此,生成课程和方案是密不可分的,将二者密切微妙的关系以及作用统称为“生成方案”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学习瑞吉欧方法的第一步》Joanne Hendrick编著,李季湄 施煜文 刘晓燕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专业和动画专业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