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魏延如果诸葛亮用子午谷奇谋会怎么样?毛主席一语道破玄机


2023-07-04 10:00
来源:
乔木落叶发布于:天津市
文/涛声依旧
子午谷奇谋真的有用吗?后来有人不信邪,带着15万大军进去了
历史上什么样的战役才能被千古流传,木牛流马是其中之一,但是这样的战役听起来非常地简单,但是实施起来却是非常难的,有很多奇谋明明都准备好,但是都被弃用了,而“子午谷奇谋”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个奇谋是魏延提出来的。
当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到了祁山附近,诸葛亮问起了诸将,有什么方法可以治一治,大将魏延认为蜀军可以利用子午谷进入长安,然后抵达许都,不过子午谷的道路十分的崎岖,不适合大军进入,即便走出去了,全军将士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休息调整,那时候战机都就被耽误了,而且如果敌人早就察觉了这一点的话,到时候只需要埋伏一千人就可以遏制大军的攻势了。
诸葛亮不能采用这个措施肯定有着这方面的考虑,至于是否担心魏延人品有问题,倒也不得而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魏延这招直插敌人心脏,攻势凶猛,一旦成功,说不定就没有后面的几次北伐了,然而诸葛亮没有冒险,采用稳妥的方式进攻,可是司马懿比他更稳妥,直接把诸葛亮熬死了,谁能想到。
1400年后,明朝末年,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明朝暴政,其中高迎祥的起义军势力最为庞大,在他拥有15万兵力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攻打北京城了,公元1638年,高迎祥为了出其不意并且加快速度决定走子午谷,尽管当时的李自成极力反对,但是他还是决定一意孤行,结果怎样呢?
他们千辛万苦的走出了子午谷,还没来得及休息,数万只箭矢组成漫天箭雨袭来,15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李自成等若干人等,逃了出来,可见诸葛亮的担心是对的,这步棋太大了,如果子午谷不被人所知那还有可能成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11-08 08:48
来源:
阿槐方言配音发布于:山东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八个字是后人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高度总结了诸葛亮的一生。诸葛亮是蜀汉丞相,一生致力于北伐事业,然后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并且诸葛亮自己也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便急忙召集人马,进行北伐,他信誓旦旦,志在必得。《曹秽论战》中指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们第一次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是抱着十二分的信心,有着决胜的把握,诸葛亮更是这样。面对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是信心满满,他有信心一举攻克长安,收复中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的惨败狠狠给诸葛亮一大嘴巴子,让他看清了事实,认清了自己。诸葛亮在北伐之前,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他建议自己亲自率领一只军队,从子午谷出兵,直取长安。
诸葛亮是一个谨慎的人,他不愿意冒险,所以他否定了魏延的建议,采用先取陇右,再取长安的战略方针。
诸葛亮派遣赵云等人率领一支军队作为疑兵攻打郿城,吸引魏军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则是亲自率领一直军队兵出祁山,攻打陇右。
诸葛亮进军非常顺利,攻下了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北伐之势一片大好。
正当诸葛亮继续北伐之际,这时候张郃领兵前来抵御诸葛亮。诸葛亮知道张郃就攻打蜀军的咽喉之地——街亭,所以他必须派人重兵把守,防止张郃占领街亭。
正当诸葛亮犹豫没有人选的时候,马谡突然站出来主动请缨,他想要领兵镇守街亭。马谡是诸葛亮的高徒,一直跟在诸葛亮的身边,没有立过战功,因此很多人说他是吃软饭的,这让马谡心中很是不高兴。
马谡主动请缨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告诉众人他不是吃软饭的。诸葛亮也明白马谡的新心思,于是就答应了他,让马谡镇守街亭。
战国有赵括纸上谈兵,三国有马谡纸上谈兵,他非要用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玩砸了,把自己搭了进去。街亭丢失之后,诸葛亮急忙撤军,第一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北伐是失败了,但是你们知道诸葛亮败得有多么惨吗?都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那么蜀汉为什么没有大将呢?其一,诸葛亮没有注重大将的培养,将蜀汉后继无人;
其二,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损失了11员大将。
《后出师表》中写道:“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 、阳群 、马玉 、阎芝 、丁立 、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损失了赵云、阳群、马玉等十一员大将,他们的死亡是对蜀汉严重的打击,直接导致了蜀汉后期无大将可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损兵折将,真是以惨败而收场!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篇文章,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留言、点赞、分享,谢谢!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诸葛亮用子午谷奇谋会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