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院

发布时间:2016-07-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介绍 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介绍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级音乐人才的摇篮。办学50年来,学院已向社会特别是向我国的民族地区输送了数千名优秀的音乐人才,他们现已成为各地区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中坚力量,为我国民族地区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0年的发展已使音乐学院形成融教学、学术、创作与艺术实践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成为国家级“民族音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现拥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博士学位授权点、音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共设音乐学、作曲、声乐表演、民乐表演、管弦表演、钢琴表演、音乐教育、少数民族器乐等8个系30多个专业方向。  学院已建立起一支雄厚的教师队伍,在岗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与正高职称10人,副教授与副高职称24人,占教师总数的40%;硕士生导师2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获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31人,占教师总数的44%;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一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一名、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一名。在教学科研与音乐创作中,涌现出一批有较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创作了《木雕的传说》《凉山巨变》《狼牙山五壮士》等具有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学院师生在国内外各类音乐比赛中屡屡获奖,据不完全统计,建院以来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师生获奖320余人次,音乐作品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40余人次,如2001级学生丁玲“第四届意大利米那彼奥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中荣获第二名;2002级学生刘西娟在“意大利乌日巴尼亚第一届国际声乐大赛”中获第三名;2004级学生龚易男在“第十届北京国际手风琴比赛”(青年组)中获得第三名;2000级中专学生康雅尼在“‘天华杯’全国少年二胡比赛决赛”中荣获二等奖;2003级学生姚晓希在“全国艺术院校长笛演奏大赛”(青年专业组)中荣获三等奖;2008年刘思思、曹媛媛、陈枭等学生在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中分别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二胡、古筝、扬琴等专业青年组B组银奖等。  近20年,学院获得的各类研究立项项目和获奖成果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与成果十几项,如嘉雍群培博士任副主编的国家重点科研成果《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西藏卷)获2004年文化部、中宣部、国家民委、全国文联“完成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科国家重点项目编撰成果一等奖”;包爱军博士专著《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的多元性》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张朝作品《滇南山谣三首》《春天来了》分别获第二、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乌日娜的《吉祥三宝》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等。  多年来,音乐学院坚持以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办学宗旨和特色,努力构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科研、创作与开发中心,逐步实现完整而科学的特色学科体系。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中国少数民族器乐演奏等成熟的特色课程体系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围绕这些课程而开发的特色教材有20余部,如孟新洋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声乐教材曲选》、《中国民族声乐教材曲选》;龙晓云编撰的《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视唱曲目精选》、柯琳与他人合著的《民族戏剧学》、赵包嘉编撰的《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依曼那列与巴雅尔编撰的《冬布拉演奏教程》等。在教学改革方面,学院重点强调和增加课程体系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比重,承担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项目“民族音乐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项目。于2002年在国内率先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确立为独立的本科必修课程,与“中国汉族传统音乐”并列,从客观学制上完成了少数民族音乐真正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中国民族音乐多元文化特征的教学目的,该课程已被列为“北京市精品课程”。音乐学院“少数民族乐团”是以开发和创作表演少数民族特色乐器为主要特点的乐团,十年来活跃于国内外舞台,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曾在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闭幕式迎接奥运会圣旗演出,受到北京市委、北京奥组委颁发的荣誉奖,该团在少数民族乐器的开发与演奏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音乐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不断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到目前为止,学院承担了《西藏本教音乐文化研究》《中国藏传佛教音乐文化的流布与地域化变异》《蒙古宗教与祭祀音乐文化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和音乐作品200多篇(部)。隶属于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重点大学的音乐学院,在“211工程”建设 “十五”期间已完成了“211工程”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数据库”的一期建设,初步实现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数 据整理分类与录入,有待进一步深化。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音乐学院正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办学模式与其他学科一同为中央民族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进。 中央民族大学添加中央民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央民族大学报录比、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群、中央民族大学学姐微信、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真题、中央民族大学专业目录、中央民族大学排名、中央民族大学保研、中央民族大学公众号、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央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ongyangminzu/yanjiushengyuan_36369.html}
学院简介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培养各民族高级音乐人才的摇篮。已向社会输送了数千名优秀音乐人才,成为各地区音乐创作、表演、教育和音乐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中坚力量。学院已形成融教学、学术、创作与艺术实践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是国家一流专业(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建设点、国家级“民族音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学)”建设单位、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单位,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包括本科、研究生两个教学层次,设音乐学、作曲、声乐、民乐、少数民族乐器、管弦、钢琴等系40多个专业方向和音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少数民族音乐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雄厚师资队伍,专职教师71人,高级职称42人,博士学位13人、硕士50人,硕士生导师49人,博士生导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1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名、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名、“四个一批人才”获得者2名、“国家民委教学名师”1名。创作有舞剧音乐《凉山巨变》、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舞蹈音乐《送粮路上》、民族歌剧《木雕的传说》、交响乐《西部狂想》、钢琴曲《皮黄》、歌曲《吉祥三宝》等影响广泛的作品。音乐学院坚持以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办学宗旨,努力构建民族音乐的教学、科研、创作与开发中心,逐步实现完整而科学的特色学科体系。已成熟的特色课程体系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中国少数民族器乐演奏等,并结合这些课程创编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论》《中国少数民族交响乐作品集》《中国少数民族风格室内乐获奖作品集》《中国少数民族单声部视唱教程》《中国少数民族二声部视唱教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听写教程》《中国少数民族单声部、多声部听写教材》《中国少数民族鼓舞节奏训练教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视唱作品集》《冬不拉演奏教程》《热瓦甫演奏教程》《四胡教程》《火不思演奏教程》《中国少数民族风格合唱曲集》等近40部特色教材。在国内最先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确立为独立的本科必修课程,实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多元化特征教学目的。音乐艺术是实践的艺术,学院成立有少数民族青年管弦乐团、少数民族室内乐团和少数民族青年合唱团。这些乐团先后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演百余场,锻炼了学生实际表演能力的同时又为民族音乐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为加快培养各民族艺术优秀表演人才,自2016年开始,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开设“民族艺术英才班”。该班在遵循专业音乐教育普遍规律的同时,强化培养中的民族性,努力构建民族特色鲜明、现代化音乐教育突出的创新型教育体系,实现民族音乐教育现代化模式及民族音乐人才的辈出。在“民族艺术英才班”的招生环节,实施与以往不同的办法,实现招收各民族音乐人才工作的改革创新与新突破。招生计划2023年,音乐学院将面向全国招生170人,详情如下:专业
专业方向
内含器种及人数
总计划数
音乐
表演
管乐
单簧管2、双簧管2、大管2、长笛2、圆号2、长号2、小号2、次中音号1、大号1
16
弦乐
小提琴8、中提琴5、大提琴3、低音提琴3、西洋打击乐1
20
钢琴
8
8
民乐拉弦吹奏
二胡4、笙2、唢呐2、笛子2、民族打击乐1
11
民乐弹拨
古筝2、琵琶6、扬琴2、阮2
12
少数民族乐器
马头琴2、低音马头琴1、冬不拉3、火不思2、热瓦甫2、弹拨尔1、艾捷克1、四胡2、三弦2、芦笙2、手鼓1
19
声乐
男8、女13,限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
21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7
7
音乐学
民族班
男13,女14
27
音乐学
7
7
音乐表演
民族艺术英才班
声乐★
限民族唱法或美声唱法
16
音乐表演
民族艺术英才班
器乐★
招生器种范围:少数民族乐器、管弦乐、民乐
6
注:★2023年音乐表演各专业(含民族艺术英才班)根据校考成绩制定分省计划及合格名单;兼报民族艺术英才班的各专业考生在兼报专业与民族艺术英才班均进入合格名单招生计划1:1范围的情况下只发放民族艺术英才班的合格证,上述具体原则详见我校2023年《艺术类招生章程》。音乐学(民族班)招生计划不分声乐和器乐,考生须参加声乐、器乐两项考试(自行确定主副科目)并综合评分,详见专业考试内容及评分细则。专业简介音乐表演专业(含“民族艺术英才班”)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和技能,并具备民族乐器、歌曲的演奏、演唱能力与技巧,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音乐表演专业(少数民族乐器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少数民族乐器演奏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本专业领域从事少数民族特色乐器的研究与教学,传承、发展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专业人才。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艺术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少数民族音乐创作和少数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教学、编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音乐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音乐学基础理论知识、较成熟的演奏演唱技能,并具备多层知识结构、多元文化素养的综合型高级音乐学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社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艺术研究单位、文化机关以及广播、出版等行业从事与音乐相关的研究、教学、编辑、管理、传播等方面的工作。音乐学(民族班)本专业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音乐教育人才,毕业生可在中小学进行音乐教学工作,也可在音乐教育行业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注:以上各专业为四年制本科,合格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报名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1.身体健康,体型匀称,五官端正的适龄考生。2.音乐素质好,乐感好,音乐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达到中专毕业水平。声乐方向要求考生发声器官无疾病,口齿清楚,嗓音本质好,掌握一定的演唱技能;管乐方向要求考生牙齿平整,手指、舌头灵活,腹肌反应良好;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音乐理论及创作基础。3.中专或高中毕业;4.如省级招办要求相关科目统考合格的,考生须省级统考合格,且统考科目需与我校相应专业与所在省《省级统考科目的对照表》一致。5.现役军人报考须经大军区政治部批准。6.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报考:实施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的在校生(应届毕业生除外);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在校生;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未满一年者(从被开除之日起,到报名开始之日止);上一年参加高考,因舞弊而被取消报考资格和入学资格者;因触犯刑律而被追诉或正在服刑者。7.音乐表演(民族艺术英才班)考生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须满足如下报考条件:在民族自治地方(含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和云南、贵州、青海三省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民族艺术表演特质鲜明且优秀,音乐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达到中专毕业水平。8.音乐学(民族班)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考生高考省份不限。初/复试报名、交费程序初试报考程序音乐学院2023年所有专业校考将以网上初试(音乐表演、音乐学专业提交在线录制视频,作曲专业举行“旋律创作”科目在线笔试),线下复试(视疫情防控情况可能调整)的形式进行。初试报名交费时间:2月7-11日23:00;初试视频作品录制及上传时间:2月7-13日23:00;作曲专业在线笔试时间为:2月17日上午9:30-11:00仿真模拟考试,下午14:00-16:00正式考试;初试报名交费及视频作品上传平台:艺术升APP,使用方法见相应专业的《中央民族大学校考网络初试报考操作说明》(微信版已与本简章同时推出,文末“阅读原文”亦可访问网页版下载),请考生认真查阅,仔细阅读,充分准备。初试报名考试注意事项:1.初试报名时请按照“艺术升”系统要求准确完整填写各项报名信息,并提交相关材料(提前准备好个人免冠大头照、身份证、省统考合格证或准考证照片并裁切多余部分),经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方能参加考试。审核不通过者应在报名时间内补交材料再次审核,逾期未提交者视为放弃报考。2.请考生开始报名前务必仔细阅读本《招生简章》,准确填报报考专业及志愿方向(含器种等,音乐学(民族班)考生还须填报主科目),并按时进行各项操作,报名费一经缴纳不予退还。3.因报名及网络考试系统维护需要,“艺术升”每日23:00至次日早上7:00为系统维护时间,该时间段内报名、网络考试相关功能暂停服务,所以请考生务必规划好提交报名材料和录制提交考试视频的时间,切勿在上述时间段内进行操作。4.音乐表演、音乐学专业各方向录制初试视频作品要求:作品时长规定:时长不超过8分钟,考生根据“考试内容”要求自选曲目或节选乐曲片段。考试作品录制过程完整,不得切换镜头,不得剪辑加工。演奏时自报曲目,但不报姓名、报名号等任何个人信息。伴奏要求:声乐表演考生必须有伴奏音乐或钢琴伴奏。少数民族声乐表演考生可自弹自唱,可穿民族服装。少数民族乐器考生不允许带伴奏。管弦乐、民乐考生不作限定。视频录制画面要求:录制机位应处于平视高度,不得俯拍或仰拍;应确保考生全身入镜,演唱演奏动作细节清晰可见。除钢琴考生侧面对镜及小提琴、中提琴考生右侧面对镜,其他演奏演唱考生均应正面对镜。5.作曲专业初试“旋律创作”科目《考试须知》、笔试答题纸见《中央民族大学作曲专业网络校考报考操作说明》(文末“阅读原文”查阅),请考生自行下载并按要求提前打印。初试合格名单公布及复试程序暂定3月初公布初试合格名单,3月中旬举行复试,复试形式及具体时间地点以届时我校本科招生网及“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发布通知为准,请考生务必关注。初/复试报考费用初试100元/人·专业;二试主课考试80元/人·专业;三试视唱练耳考试(作曲含乐理)80元/人·专业。专业考试1.专业考试分为专业初试、复试(含二试专业主课、三试视唱练耳,同时进行)。各专业各试具体内容详见后附《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23年专业考试内容》。2.凡要求一、二试演唱/演奏不同曲目的专业(以专业考试内容要求为准),考生录制考试作品时均须填写一试曲目。3.考生考试不得临时更换考试器种,更换者成绩无效。温馨提示:1.农村及偏远地区考生在视频录制提交环节如因网络条件原因遇到困难,可及时与我校沟通(电话:010-68932902),我校将尽力协调生源地招生考试机构帮助解决。2.被录取的新生入学后,将100%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者依法依规坚决取消录取资格,并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追责。涉嫌犯罪情节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各专业评分细则音乐表演专业各方向专业校考成绩=专业主课二试成绩音乐学方向专业校考成绩=技能(一试成绩)30%+面试50%+笔试(音乐评论写作)20%音乐学(民族班)专业校考成绩=专业二试成绩(专业技能主科80%+专业技能副科20%)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专业校考成绩=钢琴5%+作曲(钢琴曲写作)70%+和声10%+面试10%+乐理5%合格证发放原则1.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音乐学专业(含民族班)不做分省招生计划,根据校考成绩全国排名,以不超过教育部规定比例确定校考合格名单。2.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分男女)、器乐各方向(分器种)、民族艺术英才班(分声乐类和器乐类)根据校考成绩全国排名,按照招生计划1:1的比例确定分省计划和校考合格名单。3.兼报音乐表演(民族艺术英才班)和其他专业各方向,且校考成绩全国排名均进入招生计划1:1范围的考生,以民族艺术英才班的报考信息为准确定分省计划和校考合格名单,其余兼报专业及方向不再进入合格名单。4.考生的视唱练耳成绩不计入综合成绩,但必须达到合格要求。音乐表演(少数民族乐器)方向考生的视唱练耳成绩仅作参考,但五音不全者,不予录取。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乐理考试为修毕卷,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5.我校将于复试结束后及时在本科招生网(http://zb.muc.edu.cn)开通成绩查询系统,并公布校考合格名单等信息,合格考生可自愿打印《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证》。文化考试及录取原则专业考试合格考生的信息由我校统一报送各省级招办,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请勿填报未取得合格证的专业,如因专业志愿填报错误造成无法录取的,后果由其本人承担。填报高考志愿时所报专业代码由各省级招办编制,请考生以本省招办发布的志愿填报资料为准。2023年艺术类文化线划定及录取原则最终以我校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章程》为准(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发布),请考生保持关注。学费标准音乐表演专业各方向:10000元/年;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音乐学专业各方向:8000元/年。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校址三环中关村,顶着985+211的牌子关注度就不用说了,至于校友韩庚,宋祖英,你可以自己查去。就业不用说,如果你不是混了四年,哪怕能力一般怎么说顶着名牌的大学,在很多地方吃得开。尤其民族乐每年春晚都会从我们学校选人。虽然大部分本科只能做个群演。各种国外交换生只要你成绩可以,托福雅思过关,有钱就可以去。我们学校的福利就是班级会有机会获得补助让一个班的同学一起出去旅游。学校美女
太多,学校周边各种美食:护国寺,燕兰楼,东方宫的拉面,民族餐饮街。交通方便。国图就在旁边!就在旁边!万寿寺隔了一条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教育专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