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绘制若函数fz在区域D内解析 z=x^3-3xy^2 图形有哪些方法?写出相应命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matlab学习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使用surf画图,要求想x,y,z是同维数的矩阵

View(n,m) %设定图形观察视角,n为在水平方向测量的角度,m为从水平面向上测量的仰俯角。

Subplot(n,m,x) %将图像窗口分为nxm个子窗口,当前指的是第x个,按行数。当要对第y个图做一定的设置时,先输入命令subplot(n,m,y),然后再输入要做的设置命令。

Legend(‘xxx’) %给图形设置图标,也可指定图标的位置,默认为右上角。 Text(x,y,‘xxx’) %给图像添加注释内容,注释位于图形中(x,y)处。 Gtext(‘xxx’); %给图像添加注释,位置随意,将十字光标点在哪儿就放哪儿。 delete(findobj('type','text')) %删除通过gtext()命令添加的注释内容 Close all %关闭所有图像窗口 Title(’xxx‘) %给图形添加标题

Plotyy(x,y1,x,y2,’plot’) %在同一个图中画出两个图形,公用一个横轴,纵轴不同,分列两边,且纵轴刻度设置可不同,自动的。

Fill(x,y,n) %产生一个有x,y坐标定义的填充颜色的图形,填充颜色根据n对色图进行索引确定。

light('Color',选项一,'Style',选项二,'Position',选项三),选项一为表示光的颜色的矩阵,取RGB三元组或相应的颜色字符。选项二可取为'infinite'和'local'两个值,分别表示无穷远光和近光。选项三为三维坐标点组成的向量形式[x,y,z]。对远光,它表示光穿过该点射向原点;对于近光,它表示光源所在位置。假如函数不包含任何参数,则采用缺省设置:白光、无穷远光、穿过(1,0,1)射向坐标原点。一般后两个参数可省,默认。--例:

例1.画出椭圆柱面图:

编写的matlab程序如下:

形式,所以调用命令函数ezmesh时使用格式ezmesh(x,y,z),当能写成显函数时可以直接调用格式ezmesh(z)。

例2.绘制二元函数三维表面图:

%产生所定范围内的二维点阵

%或用ezsurf(z),所画图像颜色效果不同

应用: int(s)符号表达式s的不定积分.

int(s,v)符号表达式s关于变量v的不定积分.

}

初一数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数学全部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全部知识点总结1

  1.不等式: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分类: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

  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

  3.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5.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用不等式表示:一般的,一个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有无数个解,其解集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可用最简单的不等式表达出来,例如:x-1≤2的解集是x≤3

  (2)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形象地说明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两点:一是定边界线;二是定方向。

  6.解不等式可遵循的一些同解原理

  7.不等式的性质:

  8.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顺序:

  (1)去分母(运用不等式性质2、3)

  (3)移项(运用不等式性质1)

  (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运用不等式性质2、3)

  (6)有些时候需要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10.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

  一般先求出函数表达式,再化简不等式求解。

  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

  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

  (2)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一般利用数轴)

  (3)用代数符号语言来表示公共部分。(也可以说成是下结论)

  13.解不等式的诀窍

  (1)大于大于取大的(大大大);

  (2)小于小于取小的(小小小);

  (3)大于小于交叉取中间;

  (4)无公共部分分开无解了;

  14.解不等式组的口诀

  (3)大小小大中间找

  例如,x1,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

  (4)大大小小不用找

  例如,x3,不等式组无解

  15.应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2)设未知数,根据所设未知数列出不等式组

  (4)由不等式组的解确立实际问题的解

  16.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其公共解不一定就为实际问题的解,所以需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最后确定结果。

  初一数学全部知识点总结2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1)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2)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

  (3)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2)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3)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③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初一数学全部知识点总结3

  1.定义: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2.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记为(a,b),a是横坐标,b是纵坐标。

  3.原点的坐标是(0,0);

  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平行于x轴;

  横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平行于y轴;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表示为(x,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4.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为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5.几个象限内点的特点: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6.(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x,―y);

  (x,y)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x,―y);

  (x,y)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x,y)。

  7.点到两轴的距离:点P(x,y)到x轴的距离是

}

设u=f(x,z),而z=z(x,y)是由方程z=x+yψ(z)所确定的隐函数,其中f有连续偏导数,而ψ有连续导数,求du.

设u=f(x,z),而z=z(x,y)是由方程z=x+yψ(z)所确定的隐函数,其中f有连续偏导数,而ψ有连续导数,求du.

设函数z=z(x,y)是由方程x+y+z=e^z所确定的隐函数,求.

设函数z=z(x,y)是由方程z+e^z=xy所确定的隐函数,求全微分dz.

设函数z=z(x,y)是由方程z+e^z=xy所确定的隐函数,求全微分dz.

设z=z(x,y)是由方程e-xy-2z+ez=0所确定的二元函数,求dz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若函数fz在区域D内解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