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戴嵩画牛的意思概括诗意是什么?带图片

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

险极山通蜀,平多地入秦.营营名利者,来往岂辞频.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2. 描写“修路”的诗句有哪些

1.唐 刘斌《和许给事伤牛尚书》

归魂藐修路,征棹舣邗沟。

2.先秦 屈原 《九章之五 怀沙》

3.宋 梅尧臣《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修路隘且长,疲骖未能止。

4.宋 苏辙《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

雄飞极九载,修路止三城。

5.宋 方回《旅次感事》

俗异言难晓,程修路恐差。

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 、杂役、军役等。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它是国家强加于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负担。起源很早,《礼记·王制》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孟子》则有“力役之征”的记载。秦、汉有更卒、正卒、戍卒等役。以后历代徭役名目繁多,办法严苛,残酷压榨贫民百姓。

1、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刘禹锡《九日登高》

2、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曹松《山中》

3、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白居易《初入太行路》

4、开目不见路,常如夜中行。——曹邺《偶怀》

5、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白居易《京路》

6、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7、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陆龟蒙《归路》

8、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白居易《冬日平泉路晚归》

9、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崔涂《题授阳镇路》

10、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横塘路》

11、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如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洪应明编《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12、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李商隐《淮阳路》

13、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崔涂《晚次修路僧》

14、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司空曙《望商山路》

15、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白居易《板桥路》

16、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戴叔伦《行路难》

17、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戴叔伦《游少林寺》

18、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白居易《商山路有感》

19、柳脸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李贺《沙路曲》

20、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白居易《出关路》

4. 修公路人们高兴的诗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③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孟郊,以诗名闻,未及第时,作《下第》诗云“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哀怨清切.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则作此诗.由“昔日龌龊”到“春风得意”,自然是纵马长安,在春风中游杏园、雁塔题名

5. 赞美修路工人的诗歌

炎帝,黄帝,斩断了荆棘。

用智慧和勇气--修缮成通途。

城市,乡村,我们把它连在一起

高山,大河,我们把它变成平地

用汗水,勤恳和太阳底下热火中默默工作的“憨傻”

用木纳,坚忍和雨水冲刷中快速抢修的”迂腐“

因为我们是今天的道路工人

有了我们今天的道路工人

把道字改成修 看看可以不

6. 描写道路的优美句子

1、小路依着山谷,穿过松树林,盘旋曲折,像一条浅色的带子,缠绕着翡翠般的山峦。

2、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推动着羊城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城市。

3、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阴中轻轻地飘向前方。

4、山路窄得像一根羊肠,盘盘曲曲,铺满了落叶,而且时不时遇到漫流的山泉,湿漉漉的,脚底下直打滑。

5、我家门前有一条窄长的巷子,因为人们要进进出出,参天大树不好种植,于是,人们沿着墙根,放些泥土,做成了一些简易的花台。在不到一尺宽的条形花台里,种着许多植物,远远望去,真像个植物园。

6、每条大街小巷,都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身影在蠕动,像河水一样流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7、大雨洗过的路面,映着银色的路灯,仿佛是一片透明的水晶世界。

8、一根根铁轨在前面安静地“躺”着,在柔和的灯光下,不时地闪着光亮,有种说不出来的韵律。

9、河堤小路,绕城而行,往来车辆如同穿梭一般,两岸绿柳成荫,许多高大的建筑物,掩映在绿柳荫中,红绿相间,景色格外迷人。

10、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小径,在山林间,在峡谷中,在大川里时隐时现。

11、一盏盏玉兰球型组合灯,将柏油路面照得水雾蒙蒙,行人稀少,偶尔有辆出租小汽车沙沙地驶过。

12、街道两旁,槐树枝繁叶茂,仿佛撑开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搭成一个连绵不断的遮阳棚,使行人走在林**上,舒适凉爽。

13、夜晚,站在高楼上远眺,南京路好像一望无际的、被珍珠琥珀装饰起来的灯海。

14、乡间小路,弯弯曲曲,像顽皮的孩子在捉弄人,不时露出一点点踪影,不时又隐没了。

15、浓阴蔽天的大山深处,有条横贯山岭的石板路,高低起伏,若隐若现,宛如一条回环曲折、飘浮不定的带子。

16、一条崎岖的石阶路蜿蜒而上,石阶两旁挺立着松柏,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形成一条天然的绿色通道。()

17、凉爽的晚风和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将我和妈妈送到了清河坊——一条古色古香的杭城老街。

18、公路像条金色的腰带,从东方的山垭口弯弯曲曲地飘了过来,飘到洛曲河旁,伴着匆匆的河水跑了几步,忽然又躲进了西边的一片桦树林中,不见了。

19、这实在不能称之为街,老乡们偏偏叫它街。数十幢瓦房,百十步夹道,豆粒儿似的装在这山窝窝里,似乎还有点儿挤。在你记忆里,街里迷宫般的繁华,画轴般的热闹,哪有这么一睁眼就看了个尽、一抬腿就走了个遍的街?

20、八角街是围绕大昭寺而建的环形街道。进入这条街道有大小七八处入口,信教的人们按顺时针方向转街,以求来世的幸福。

21、远远近近的街灯已经亮了,起先像一个个暗红色的水果盘,渐渐变成了明晃晃的大银球。

22、夜晚,城市的居民都进入了梦乡,只有一盏盏街灯睁亮着眼睛,站在马路边,和夜巡的战士一起,保卫着这英雄的城市。

23、这弯弯曲曲的大道,像一条没有尽头的长绳,缠绕山腰,越过山冈,爬进积着残雪的沼泽滩。消失在遥远的天边。

24、城市的马路犹似纵横交织的河道,红绿灯便是浮在水面的航标;那喇叭声声是浪潮喧哗,那张张笑脸恰似朵朵浪花。

25、那些在绿阴遮掩下的街灯,像淡绿的葡萄,放着柔和诱人的光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遥瞻前方万里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



2016西泠秋拍 吴湖帆 摹韩滉五牛图卷 局部

我们沿着历史,回顾一下历代名家笔下的牛吧。


2016西泠秋拍 吴湖帆 摹韩滉五牛图卷

此图作于1936年,是目前仅见的吴湖帆以牛为主题的长卷作品,也是研究吴湖帆早期绘画的重要材料,此时正是吴湖帆从摹古到确立自己艺术风貌的关键阶段。此图为吴湖帆弟子黄秋甸旧藏,著录多达十次,卷后有叶恭绰、郑午昌、夏敬观、吕贞白等名家题跋,更为它增色不少。对比原迹,我们看一下唐代韩滉《五牛图》:


在人类文明史上,牛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人们食于斯,衣于斯,住于斯,行于斯,种田靠牛,拉车靠牛,甚至连人的名字,姓氏、属相也与牛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牛是人类的朋友,数千年来,留下了许多牛的传说和赞美牛的诗文。憨厚的老牛,一旦进入诗境,竟然也有那么多的谐趣、韵味。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咏牛应制》唐·许圉师

逸足还同骥,奇毛自偶麟。欲知花迹远,云影入天津。

渴饮颖川水,饥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唐代韩滉的《五牛图》 局部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究竟人类何时驯化牛,无从考证。古书记载最早是黄帝驭牛车;我曾见一幅“老君骑牛图”,太上老君的座骑也是这种双犄水牛。其实,以牛为驭的,不只是仙人道士,孔子当年就是驭牛车周游列国的。《易经》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可见我们的祖宗早就把牛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了。

古代社会以农为本,人们似乎对牛倾注了更多的情感,文人雅士笔下的田园诗画,有不少是以牛为题材的。知名度高的就有韩滉、张藻、戴嵩等。而韩滉的传世作品“五牛图”,墨色沉稳,笔力雄健,形态各别,是无人不晓的千古名画。本文展示历代以来以牛为题材的优秀作品。

唐画家。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贞元初,官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政治上要求国家统一,曾参予平定藩镇叛乱的斗争。工书法,草书得张旭笔法。画远师南朝宋陆探微,擅绘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摹写牛、羊、驴子等动物尤佳。所作《五牛图》,元赵孟頫赞为“神气磊落,希世名笔”,和《文苑图》并存于世。


唐代韩滉(huàng)的《五牛图》

纸本,设色,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

本图无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纸上有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


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笔法老练流畅,线条富有力度和精确的艺术表现力。牛头部与口鼻处的根根细毛,更是笔笔入微。每头牛皆目光炯炯,作者通过对眼神的着力刻画,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极为传神。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造型准确生动,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以牛入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体现了农业古国以农为本的主导思想。韩滉任职宰相期间,注重农业发展,此图可能含有鼓励农耕的意义。《五牛图》是其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因此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

唐代画家。韩滉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嵩为巡官。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妙”。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之观察之精微。明代李日华评其画谓:“固知象物者不在工谨,贯得其神而捷取之耳。”与韩干之画马,并称“韩马戴牛”。传世作品有《斗牛图》。


一牛则掉头离去,目光惊恐,气喘吁吁,落荒而逃。全图纯用水墨,虽也勾线,但已渐渐淡去。牛身通体染墨色,而以墨色的深淡变化,体现出牛身的结构以及运动时肌肉的紧张。用浓墨勾画牛的角、蹄,点出眼睛、鬃毛。看似色彩单纯,但仍能感觉到墨生“五彩”,极其优雅。这样的画法,在戴嵩之前似无,但也正是唐代画家王维倡导的“水墨渲淡”的手法。两头牛的形象、动态,无论是头、身体和四肢,以及彼此间相互协调,都画得非常准确,神态生动,场景激烈。历史上将戴嵩与韩干并称“韩马戴牛”,这些唐、宋间以写实著称的画家给我们留下了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同样是用勾线和墨染,他们的作品却呈现不同的风格,或重勾勒,洗练洒脱,或重墨法,凝重典雅。其要点在于以形传神,气韵生动。


祁序 公元11世纪 北宋

江南人,生卒年不详。工山水、人物、花竹、翎毛,尤善画牛,有戴嵩遗风。工画花竹翎毛,兼长水牛及猫。《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画迹有《倒影牛图》《渡水乳牛图》、《斗牛图》《牧牛图》等44件。传世佳作有《江山放牧图》卷,绢本,设色,纵47.3厘米,横115.6厘米,画面近处有耕牛16头,有从水中驮着牧童踱上岸者,有在水边饮水者,有在水中沐浴者,有在较着劲相斗者,有小牛犊追赶母牛者,形态各异,生动有趣;牧童有唱山歌者,有吹笛者,有在大声呼喊者,天真可爱,如闻其声,如同其乐;而湖水静澄,丛树苍郁,山冈起伏,小雨将霁,涤荡得天地间一尘不染,好一派江南锦绣河山,使人爱不释卷。整幅画面构图开朗,笔力劲健,卷前有金章宗完颜璟签题“祁序江山放牧图”,此为传世孤本,曾经清内府收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精于山水画和人物画。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赵佶朝(1100~1125)补入画院。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高宗南渡,李唐亦颠沛流离,逃往临安(今杭州),以卖画度日。南宋恢复画院后,李唐经人举荐,进入画院,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的笔墨,写出山川雄峻的气势。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他画的山水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并以画牛著称。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师法,在南宋一代传流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教子图》、《清溪渔隐》、《长夏江寺》、《采薇》等图。

李唐画的牛今日已不多见了。《乳牛图》一直传为李唐之作,在传世的宋人画牛图中,似此图者不少,然如此图之精彩者却不多。画中一头大水牛从右边石坡向左奔跑过来,几乎奔出缣素。一头乳牛从右后方追随而至。大水牛背上卧着一位牧童,牧童招呼乳牛,乳牛望着牧童,神情姿态皆栩栩如生。石坡上一片竹林,下有杂草,用笔劲挺瘦硬,似李唐早、晚期之间的画风。从此图中可以看出南宋的其他画牛之作确皆出于李唐。


此图描绘牧童放牛的情景。临溪草坡上,牧童伏于柳树下小憩,二水牛也呈自在之状,境界静谧雅逸。柳树描绘十分细腻,枝干出笔一丝不苟,疏密、浓淡、粗细相间,富有变化。画风与南宋画牛名家阎次平相似。

宋代 佚名《柳塘呼犊图》

宋 佚名《柳塘呼犊图》

画上无题款。画柳塘边,柳树洒脱,树下一老翁倚锄而立,张嘴呼唤不远处翘首做回应状的耕牛,场景很是动人。画家对牛犊的描绘很是细腻逼肖,特别是牛犊的眼睛,婉转流动,脉脉含情,对主人感激和依恋之情溢于言表。

李迪 公元12世纪 南宋

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宣和时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历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活跃于宫廷画院几十年,画多艺精,颇负盛名。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构思精妙,功力深湛,雄伟处动人心魄。所作《枫鹰雉鸡图》温柔娇嫩可爱,《鸡雏图》形象生动超拔,刻画细致入微,各具神态。山水师李唐法,亦多佳作。论者谓其画鸠“作寒冷状,精俊如生”;画鹡鸰“翘翘欲起”。传世作品多,大多有年款。淳熙元年(1174)作《风雨归牧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淳熙十四年(1187)作《雪树寒禽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庆元二年(1196)作《枫鹰雉鸡图》轴、庆元三年(1197)《鸡雏侍饲图》册页、《猎犬图》册页,均藏故宫博物院。子德茂,理宗淳佑年间()画院待诏。画承家法,喜画花禽鹰鹘,野景不逮其父。所见李画最晚年款为庆元三年(1197),如上溯到北宋宣和七年(1125),需时七十三年,据此推算,则李氏存世之年龄应在九十以上。


南宋李迪 《风雨归牧图》

画作中两只黄牛在风起的河岸相视而鸣,两牛构图有动感,牛蹄或撒开或绷劲,似乎能听到风雨前的牛哞。风吹老树,叶子细密摆去而显风势;岸上苇草风动。风之狂大可从一牛背上牧童猫腰缩头抚斗笠可尽知。两牧童骑于牛背,童趣盎然。整幅画,就是风雨前河岸牧童慌乱回家的一个取景,就像不经意被拍照了一样,画面是动的。整幅画用笔精细,一枝一叶细细绘来。牧童所披蓑衣在风吹下形同剌猬,用墨细致。看久了这幅画,忽疑其中一个牧童是童年的自己。


册页 绢本 水墨 淡设色

此图描绘白雪皑皑的寒冬,牧牛人带着猎物归家的情景。牧牛人蜷缩着身子以御寒风,人与牛的动态准确生动,树石山坡的笔墨变化微妙,设色也雅润柔和。虽为小品,但很好地表现出雪后空疏静谧的景色。

阎次平,画家。南宋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隆兴初(约1163年)任画院祗候,授将仕郎。为北宋末画家阎仲之子。继承家学,而画艺超过其父。擅绘山水、人物,尤工画牛,颇为生动。画法近李唐。存世作品有《牧牛图》等。弟次于,亦善画。


南宋 阎次平《秋野牧牛图》

立轴 绢本 水墨 淡设色

图描绘了真实生动的乡间生活情景。图中画二牧童和三牛。二牧童坐于树下,一位似在给另一位捉虱子;一头大牛卧于树下,旁卧一小牛,另一牛向外奔去。前面树叶染以红色,后面树叶染以黄色,并以水墨写出,岸坡和远山则以淡墨轻抹。充满诗意,牛和牧童的刻画更体现出画家的细微观察力。


南京博物院所藏南宋阎次平的《四季牧牛图》,不失为历代画牛名作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四季牧牛图》由春、夏、秋、冬四季各一幅牧牛图组成,合裱为一整卷,每幅作品35.5cm×90cm左右。通观整卷四幅作品,四季景色各造奇妙,牧童与牛随季节而自然变化,生动有致。山水、人物、牛高度统一,组合为一曲醉人的田园交响乐章。

《四季牧牛图》发挥了阎次平多能皆工的特点。从《四季牧牛图》可知,阎次平的绘画兼收了北宋的雄强与南宋的优美,而成一种复合兼容之美,这也是《四季牧牛图》绘画艺术高超与突出的一大原因。

《春牧图》其首,寒气渐除、春意融融,青草长,杨柳飘,一村童,引双牛,放牧于春烟淡雾中。

《夏牧图》随后,烈日当空,暑气逼人,浓荫下,池塘中,牧牛对语,牧童对歌。

《秋牧图》其次,树叶红,青草黄,秋高气爽;听流水,观行云,人闲牛慵。

《冬牧图》殿后,大地雪白,长河冰冻,树木僵立,寒风肆吼;两牛相贴以取暖,牧童牛背蓑下任牛西东。

原籍不详,客居四川,活动于南宋理宗、度宗两朝()。工画人物、山水,尤善仕女。师唐代周昉法,得其各色状貌,所作情性神姿有唐人风韵。仕女白描笔法如行云流水,神情意态生动传神。所画水墨山水,清润秀美,超逸绝俗。书法亦佳,晚年喜篆书。作品欣赏:此图绘烟柳平丘,牧童跨于牛背上,一手拿小木杆,一手拿昆虫在逗趣。其后一牛犊紧随前面的大牛,画面生动活泼。画中的牛造型准确,形象生动,笔法简率。本幅有清代皇帝乾隆的御题诗,后有范显得等九人的题记。


南宋 毛益牧牛图卷 纸本墨笔


《田醉归图》 宋 佚名 绢本


此图安排的牧牛景象饶有故事情节性。一是着重刻画母牛与小牛之间的亲情关系,前行的母牛回首观望小牛犊,起步迟疑,露关切照应之态;后随的小牛则微张着嘴,缓步而行,似乎正在轻呼撒娇。二是小牧童径自玩耍,靠在大树背后,用棍子逗弄一只小鸟,童趣盎然。这些有趣的情节描写,使作品极富生活真趣和抒情意味。本幅右下署款:“乙丑,李椿画。”

字文进,又字文节,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汉族,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为制作金银首饰工匠,制作出的钗花、人物、花鸟,技艺精湛,很有名气。后改工书画,以卖画为生,年轻时就很有影响。宣德间(公元1426—1435)被推荐进入宫廷画院,官直仁殿待诏,当时画院画家如谢廷循、李在、倪端、石锐等,画技都远逊于戴进,因而遭妒忌排挤。戴进被放归故里后,回到杭州后以卖画为生,终至穷途落泊而死。主要艺术活动和影响是在民间。明朝山水花鸟画首席画师,浙派创始人。




明代 沈周 牧牛图册页

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等。


明代画家 郭诩《牛背横笛图》

字仁弘,号清狂,江西泰和人.工书画,遍游名山。山水、人物,风格豪放,笔法师略,清细柔和,墨气轠然,尤是绘古人清士。题署筸逸,缙绅无不重之。与吴伟齐名,为呈伟、沈周、杜堇所推重。花鸟杂画,信手拈来,颇有奇趣。草虫书法工写兼备,其画风在明中期 别成一格。


字天驰,号平山。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曾以庠生游太学,然竟不仕。性颓唐自放,独锺情绘事,以画菐为生。山水宗戴进,人物师吴伟。其颓唐自放的性格和以画为业的生涯,与戴、吴相似,故艺术风貌亦紧相跟随。此图册每开均有泥金书画题,计有《山》、《海》、《福》、《寿》、《纯阳》、《国舅》、《湘子》、《拐李》、《仙姑》、《采和》、《果老》、《锺离》、《列子》、《海蟾》、《清羊仙子》、《白鹿仙》、《五老》、《四皓》等十八开(本卷除《果老》、《清羊仙子》未收,共收十六幅),多绘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从表现技法看,显示出画家多方面的才能。张路的山水,长于墨法,《山》图水墨淋漓,用笔纵逸,以气势胜。所绘人物尤佳,或围坐弈棋,或骑鹿慢行,或乘鹤翱翔,或倚石而眠,根据描绘对象的身份特点安排特写式的场景,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人物的神情气质和心理状态。人物结构妥帖,衣褶穿插入妙,线条潇洒流畅。这种简纵放逸的写意笔法,给后世的人物画以很大影响。


明代唐寅 《葑田行犊图》局部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故事剧和一位漫画家的名字。


名润石,字玉卿,福建漳州龙海人,南明隆武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夫人,著名书法家。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蔡玉卿出生于鹤峰(今蔡坂村)一个隐士家庭。她幼时恬静寡言,喜爱读书,10岁能属文,15岁嫁黄道周为继室。蔡玉卿来到黄家,不但“事姑以孝闻”,且能刻苦攻读,临池泼墨,就是随黄道周上京途中,也坚持天天临摹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字帖。几经磨砺,字、画、诗均有造就,但其作品多不行世,而行世的也以“闺中名不宜传外”为由,署黄道周名字。


字永芳,崇祯时人。善画仕女,尝绘弄璋图宛似宋人法,盖宗马和之也。《畊砚田斋笔记、历代画史汇传》


清初画家。僧人,俗姓朱。名若极,广西全州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谦后裔,父亲在明末被追杀,时若极五岁,削发为僧得以存活。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后人传为道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老人、清湘陈人、清湘遗人、粤山人、湘原济山僧、零丁老人、一枝叟,晚号瞎尊者,自称苦瓜和尚。善山水花果兰竹,尤以山水一反时人仿古之风,布局新奇,笔墨雄健纵恣,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四僧”。在绘画理论上贡献卓著。他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和“借古以开今”,强调对大自然要有真切的艺术感受,在艺术创作时要“我自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对后来扬州画派和近代画风,影响极大。传世画迹有《诗画册》、《黄山八胜图》、《梅竹双清图》、《蕉菊图》等。

字子和,一字子鹤,号西亭,自号谷林樵客、鹤道人,又署野鹤,江苏常熟人。山水为王翚入室弟子,尝与绘圣祖南巡图颇精 。晚年每多率笔,未免苍而不润,神气便少 。然农村景物则颇工,尤长画牛,多写意,夕阳芳草,郊牧之风宛然在目 。兼及人物写真,花鸟草虫,每侍出游作图凡有人物、舆轿、驼、马、牛、羊等皆命补之 。又尝摹内府所藏名迹,作副本进御 。卒年八十五。


杨晋 牧牛图 纸本设色 现藏故宫博物院

这是一幅寓意深邃,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画面设色清淡虚灵,用笔娴熟朗润。啃食着青草的牛儿,摆动着尾巴,憨态懒情可掬。杨晋画牛有其独到之处,他用笔简洁明快,不求形象毕肖,卒笔为之,线条精准,栩栩如生。正如画史记载:杨晋画牛,蹄角生动。作者刻画树石以淡笔渴墨勾轮廓,稍作皴染,树叶以夹叶法绘制,虚实相间,自然天成。可以看出深得其师王羢(王石谷)笔墨的精华,且颇有米家树石的韵味。他晚年多率笔,并深受南宗审美思想影响,更加追求笔墨情趣。


字汉藻,号清痴,一字雯庵,号竹里,江苏高邮人。斌子。楼台、人物近似仇英,康熙时驰名江、淮。写意山水,得沈周遗意,意境幽深。于朝,圣祖赏逾等。雍正十三年(1735)作群仙图,时年八十四。

中国清代画家。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汉族,福建宁化人。幼丧父,以卖画为生,奉养母亲。初随上官周学画,后离家出游,曾多次在扬州卖画。方十八九岁,寄身萧寺,昼为画,夜无所得烛,从佛光明灯下读书。慎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深入古法,亦偶有笔过伤韵者。间作山水、花鸟,得荒率之致。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早年工细,后参以怀素草书笔法,所作人物用笔粗犷,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花鸟笔法洗练,形象概括,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


左图:黄慎(款) 牧牛图 立轴右图:黎奇五牛图

字问庐,一燕臣。顺德人。善画兰竹及鸡,尤其画牛,能在尺幅宣纸里画上百头牛,表现牛的眠、立、行、食、斗各种形态,生动传神,以画牛名,传有“张穆马、黎奇牛”之说。


字士揆,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鸿子。画家金鸿之子,能绍父艺,亦工写真,并能妙绘人物仕女及花卉。善取影,白描尤工。亦能界画。高宗二十五年(1760)南巡进白描罗汉册,龙颜大悦,命入画院伺侯。所绘写意秋果及人物,皆得高宗题咏。入直数载,卒於京寓。


清代官吏,张之洞兄。字子青,号銮坡,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同治间署河南巡抚,移督漕运,历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光绪中官至东阁大学士。画承家学,山水用笔绵邀,骨秀神清,为士大夫画中逸品。初与戴熙讨论六法,交最相契,时称南戴北张。书精小楷,唐法晋韵,兼擅其胜。有张文达公遗集。


字渊珠,号影梅,一作景某,江苏扬州人。工诗,善书、画,尤工士女。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为梁启超作小红听曲图,纯以逸笔线条写之,简练澹雅,脱尽脂粉气。钤有“邗江景某朱真诗书画之印”及"我是扬州狂杜牧"两章。《姜丹书稿》


朱鼎新 1872年作 牧牛图 立轴任伯年 牧牛图

号晓崖,鹿城(今河北束鹿)人。善花卉及人物士女,古秀妍雅,有仇英遗意。偶写山水,得文征明心印。《韬养斋笔记》

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


清代 徐祥 牧牛图 立轴

字小仓,上海人。其初学画于钱慧安,后又师从任伯年。人物、山水均能,花鸟尤为擅长。人物、花鸟风格近于任伯年,而能自出机杼,喜以繁密出之。其山水风格在胡公寿、杨伯润之间,用笔洒脱,气韵生动,圆畅清新。他并善昆曲,但其年不永,中岁而折。海派大师王一亭十六岁时拜师学画,即拜在徐小仓门下,后来才因徐祥介绍得到任伯年的指授,可见徐小仓亦是有声于时的画家。《韬养斋笔记》、《海上墨林》、《近代六十名家画传》中均有记载。


字幼辛,号雪庵居士、雪庵叟。吴县人,居木渎下沙塘,是民国时期吴中的山水画家。袁培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为清末秀才,家藏古籍甚多,培基自小有苦读精神,常在古书堆中寻觅笔记小说、诗词画册、终夜阅读不倦。喜唐诗,15岁能背诵200余首;又喜丹青,见画片就涂抹点染。最初,因无师指点,故不论花卉果品、山水人物、走兽翎毛,不顾画家、画风是否相异相同,总一一临摹。几年之后,果能运腕自然,欣喜之余,曾拜谒吴大徵于双林巷,切磋画艺。因见吴大徵画山水功力浑厚,秀逸苍古,棋高一着,才致力于山水,追宗黄公望、沈石田一路。但其又喜创稿,不拘于古人范本,常交游于真山真水间。故落笔不凡,构图时出新意,自得天机造化的真趣。但终因出门不多,见识尚有局限,故而直至晚年,画风变化不大,似少大家风姿。


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湘潭人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王仁治 1913年 牧牛图

字潜楼,一字潜孙,号泠公,杭州人。清光绪间优贡生。品性高洁。善山水,设西泠画社於杭城,从学者多成材。王仁治 西泠画社首任社长 王仁治原装裱镜心 一八七一至一九三二,字潜楼,一字潜孙,号泠公,杭州人。清光绪间(一八七五至一九零八)优贡生。... 1924年,进由我国最后一位宫廷画师王仁治 (潜廔)所办之西泠书画社学习,与申石伽结为盟兄弟。1931年,经陈简文介绍趋谒王福盫于上海,求教印学与文字学。... 西泠印社"创始人王仁治、任薰、雪舟、王廷杨以及陈颐年、宗懋、王彦起到当代大家陆远、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陆俨少、刘旦宅等等,名家名作荟萃。


徐悲鸿 《卧牛》 立轴

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祖籍安徽省凤阳,生于江苏省常州。自幼酷爱书画,1912年11月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任校长,并取苏轼“渺沧海一粟”词意,改名“海粟”。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责骂为“艺术叛徒”,但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国后创办天马会。


李可染 浴牛图李可染 犟牛图

李可染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自幼习画,深受潘天寿、林风眠影响,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学画,曾在多所艺术院校任教。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吴冠中 《柳塘双牛》 镜心

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国内外已出版画集约40余种,文集10余种;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上海松江人。名潼,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中国海派书画大师,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造诣。工书法,得力于秦汉木简及怀素狂草,善将草、篆、隶结为一体。程十发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很早就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他的作品,笔墨洒脱精湛,气韵生动,抒情而浪漫。在人物、花鸟、山水画三大门类中,他善于通贯其中融为一体,具有纵横挥洒,浑厚、古朴、生机盎然的艺术效果。即使是书法艺术,同样显示了奇突、清丽的艺术特色。曾到云南德宏等地体验生活,创作不少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擅人物、山水、花鸟,取法于梁楷,贯休、陈洪绶、任伯年诸家,并吸收民间艺术之营养,融会贯通,在实践中总结出表现现代生活的绘画技巧,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中国传统人物题材中,钟馗是程十发百画不厌的一个。


字映斋。因其父四十多岁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笔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曾用名梁叶子、苗迪。文革中作品曾题名梁蓬、梁泉。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早年参加革命,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1942年任蠡县中学美术教员。1946年任陕西省西安雍华图书杂志社主编。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任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化创作员,美术组组长。1955年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1959年,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公司顾问。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黄胄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汪观清 牧趣图汪观清 《牧牛图》

安徽歙县人。笔名耕牛莘堂主,自幼酷爱丹青,后到上海拜师学画,从事连环画创作30余年。87和88年应邀两度到日本讲学和举办画展。作品有连环画《红日》,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二等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蓍有有《怎样画牛》一书。历任上海十一联出版社美术编辑,新美术出版社专业连环画创作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新安画派研究会顾问、黄山画院名誉院长,美协上海分会理事。《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中国画《击角歌商图》等。


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1938年生,江苏南通人,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说话要说人家听得懂的话,画画要画人家看见过的东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戴嵩画牛的意思概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