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古镜打一数字字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

“夜经济不是熬夜经济”,它因我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而蓬勃兴旺,也由此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繁荣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手段。


2020年6月21日,注定是一个不太平常的日子。这天是庚子年农历五月初一,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如约而至。这是一年中北半球的日照时间达到最长的日子,之后,夜晚的时间将会愈来愈长。

这一天,恰逢父亲节,还赶上了“超级日环食”现身天宇,据说这是本世纪唯一一次在中国可见的恰逢夏至日的日食。

这一天,丁森一直忙至深夜,直到凌晨1点钟才有功夫坐下来喘口气休息。丁森与妻子是四川宜宾人,在重庆经营小吃店已经十年有余,店内主打的正是享誉全国的家乡美食——宜宾燃面。

小吃店的店面不大,20平方米左右,正因如此,在店门外又多支了七、八张桌子,才算堪堪满足了客流量的需求。入夏以来,小店的生意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稳定与好转,以及夏夜里食客的增多,而好了起来。

厨房内,丁森挥汗如雨;厅堂里,食客们大快朵颐、高谈阔论……这样的场景,自疫情突发以来已经是久违了。而今,丁森却觉得分外踏实。

“夜幕降临,人们开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从炕头小酒到酒店大餐,很多人钟情于街头巷尾、市井里弄……大家其实很懂生活,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2018年,同样是在燥热的夏日,由B站(bilibili)出品的纪录片《人生一串》横空出世、火爆全网,人们一边对着屏幕上热火朝天的各式烧烤、撸串儿垂涎欲滴,一边频频点头感叹:“这才是终于拍出了中国人的深夜食堂。”

当夜幕降临,总是赋予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无论是霓虹闪耀的shopping mall,还是人声鼎沸的小吃集市,抑或是情侣常出没的影剧院,又或者是死党聚会闲谈的咖啡馆、网红餐厅……有人的地方,就有了故事;而黑夜,则为这些故事涂抹了更多细腻的情感。


晚上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同的精彩。 图片来源/@kit409

投资、消费、出口,向来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如今消费正在其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从2006年开始,北京经济增长已由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向消费趋于主导过渡。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于2016年10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十年来北京的消费率(消费支出占地区GDP的比重)不断提高,2015年达到63%,高于投资率26.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七成,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作为消费的重要时段,夜间经济又成了消费增长中的一股生力军,其所释放的消费需求不容小觑。另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已突破20万亿元;到了2018年,我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达到了亿元,同比增长11.5%。


依托黄河文化,夜经济点亮兰州。


夜晚的苏州金鸡湖,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

2019年1月,北京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到,将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该政策是北京“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的重要举措。7月,北京出台“夜间13条”,为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增供给、补短板、促联动、优环境”。上海则在已出台的《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任命了“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进一步优化夜间营商环境。

一些夜间经济活跃的城市,行动得更早。2014年8月,宁波市下发《关于发展月光经济的指导意见》;同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夜市经济的意见》发布;2017年11月,南京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2020年夜经济试点区域新增经营收入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左右;2018年4月,西安市正式发布《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同在2018年,成都出台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天津提出打造“夜津城”、计划建成6个市级夜经济示范街区……


人们在西安城墙南门下观看乐队精彩表演。 图/新华社

每逢周末约上朋友,搭乘地铁,从北至南穿越半个北京城,宋柯的周末之夜总是从酒吧里的一杯精酿啤酒开始。再与三五好友围炉而坐,惬意谈天,伴着烤肉于铁板上冒出滋滋的油香,这几乎成了他开启夜生活的一种仪式。

“有的时候,也会在聚会结束后,一个人转战三联书店,那里24小时营业,浮躁的心在书香中自然也就慢慢安静下来了。”在宋柯看来,夜晚能够直面这座城市的另一面,而像他这样愿意在夜间消费并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一代,被视为夜间经济的主力军。

“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年轻人的集聚度、活跃性和创造力,是体现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活窗口,也是城市活力与吸引力的晴雨表。”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如此说道。

2020年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数字点亮夜经济(2019)》报告。这份报告选取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城市(包括北京、哈尔滨、西安、成都、重庆、济南、上海、武汉、长沙、杭州、广州、深圳),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12个城市消费夜化度为43%(即夜间消费占比),其中夜间餐饮消费占比近四成,夜间文娱消费占比近五成,夜间网购消费占比超四成。

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传统农业社会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形态已经并不适用。然而夜经济并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产物,随着城市交易和商品经济逐渐密集并且发展到一定阶段,夜市自然而然地便诞生了。

有关于“夜市”,究竟可以追溯至何时?目前,尚无定论。已有的文字记载中,《周礼》里即出现了:“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由夕市始,夜市逐现端倪。

《周礼》是儒家经典,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汉代夜市稍有形态,却较为冷清,古代文献中尚未发现汉代夜市存在商品交易和夜市形貌的具体记载。直至唐代,描写夜间集市繁荣的词句在文人笔下骤然增多,由此也从侧面反映出其时夜市的兴盛。

“市”是中国最古老的贸易市场形式。唐代以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市”与“城”各有不同的含义。“市”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商品交易的专门场所,即今日狭义的市场的概念;二则是指在“市”中所进行的买卖行为。直至唐宋时期坊市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市、坊合一,“市”才成为与“城”相连的概念。


鼓楼广场是开封最大的夜市所在地,也是游客到开封的必至之地

在严厉的“宵禁”政策下,唐代却出现了夜生活遍布大唐各州府的景象,官僚士大夫、仕子及行商成为了夜生活的绝对主角。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唐代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便借送行描绘了苏州的繁华风貌。杜荀鹤很喜欢“夜市”和“春船”的组合,在其另一首《送友游吴越》中,“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便和这句颇为异曲同工。

诗人王建则在《夜看扬州市》中,用“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来追忆扬州夜市的灯火辉煌。王建出生于安史之乱后,此诗的后两句为“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怀之情。

在中国古代,“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除了对商品交易的地点、经营商品范围以及市场价格、税收等都由政府统一规定和严加管制外,限制商业营业时间,规定“日中为市”(只能在白天进行交易)——虽对市场和工商业自由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少数商业繁盛地区,诸如京都长安、江南扬州等开始出现了夜市。

“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与之比……”即使韩愈都感叹过因“宵禁”政策出城访友不能尽兴,但夜间经济却在夹缝中生存得相当坚强。而据考证,大唐的夜市并不止于在长安、洛阳、成都和扬州这样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如淮市、湖州、夔州等也出现了夜市,甚至还出现于巴南、巴西、江南、长洲、峡中等地乡村集市中。


南京秦淮灯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传承秦淮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到了宋代,对商业的管制宽松,宋太祖赵匡胤甚至明确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夜市,由此盛况空前。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南宋的都城临安(杭州),均繁华非常,堪称“不夜城”,据说常常是夜市未了早市已开。

陆游在《夜归砖街巷书事》中,就云杭州城“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还在《晚过五门》一诗里提及成都夜市:“城东深夜呼酒侍,五门鼓吹灯火闹。”彼时,让人玩到夜深还不想入睡的城市,也并不罕见。

夜市的形态,发展至此,不但提供饮食、娱乐,还有文化、休闲、旅游等消费品类,出现了商圈夜市、流动夜市。夜市成为体现宋代发达的城市化进程和商品经济的一个鲜明特征。

“到了晚上,州桥上灯火明亮。夏月有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等,皆用梅红匣儿盛贮;冬月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脍、煎角子、猪脏之类,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

南宋时期,孟元老在南渡之后,写下了《东京梦华录》,对当时的夜生活亦有详细描述。据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记载,南宋时,临安夜市早已实现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无休。


在成都,观看特色川剧变脸表演。

夜市在元代经历过低迷,于明清时期再度兴起。至清中期,由于清政府改变了限织、禁矿和禁海的政策,施行“摊丁入亩”,从而调动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使商品经济又开始活跃起来。清中晚期后,很多地方自发形成“鬼市”。

晚清思想家王韬曾写道:“烟户数千家,其俗以夜中为市。日间,多闭户高眠……一至上灯,百事俱举,贩瓜卖菜者麋集。”鬼市的生意买卖五花八门,字画、陶瓷、家具、奇石、古籍善本、钱币、火花等皆包罗其中,也可视为是唐宋夜市的迭代与创新了。

历史上,王韬还有一个身份,即政论家。这源自他于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份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在人生的后半段,王韬先后游历了欧洲与日本,作为中国第一代“开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王韬目睹了工业革命对世界造成的重大影响,清政府的衰败与西方世界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

在王韬去世的70余年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又有了重大改变——上世纪70年代,欧洲加深了一体化进程,向“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转型;美国则经历了长达12年的经济滞胀期;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中国迈开了奋起直追的脚步。

正是在20世纪70年代,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英国经济学界提出了“夜间经济(night-time economy)”的经济学概念,英国因而成为最早从政府层面推动夜经济发展的国家。

“夜间经济”,是指发生在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以第三产业,如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


预计到2030年,英国伦敦市的夜间经济收入将达300亿英镑。

1995年,英国正式将夜间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打造“24小时城市”(The 24-HourCity)。2004年到2016年间,仅伦敦就创造了逾10万个新的夜间工作岗位,涵盖了1/8的工作岗位。

伦敦的夜间经济主要由酒吧、餐厅、音乐厅、剧院等组成,其发展根植于特色文化和传统习惯的土壤中,建立在漫长的文化传承之上。

如今英国已有不少博物馆实现了晚间开放,每周五延长开放时间到22时。每年的10月25日至27日为一年一度的“博物馆之夜”,每至此时伦敦的大小博物馆都会推出不同类型的晚间活动,以展览、讲座、对话的形式一展文化的魅力。

方圆不足1平方英里的伦敦西区则拥有49个剧院,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戏剧中心之一,为英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West End Theatre特指由伦敦剧院协会的会员管理、拥有或使用的49个剧院。其中大多数集中在夏夫茨伯里(Shaftesbury Ave)和黑马克(Haymarket)两个街区,方圆不足1平方英里,在商业和娱乐业高度发达的市中心形成了一个剧院区,也称为西区(West End)。

2016年,在两年的筹备之后,伦敦地铁终于实现了通宵运营计划。伦敦的几条地铁主干线包括中央线、朱比利线、维多利亚线都在周五、周六两天开通24小时运营。此举不仅方便了民众,也为伦敦经济带来了每年7700万英镑的收益。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城市布局、治安、噪音、垃圾等问题,为当地居民打造更安全的夜生活,伦敦市政府还特意成立了夜间经济活动委员会,并专门留出一个公务员岗位招聘“夜间主管”。据悉,这位夜间主管年薪3.5万英镑,每周只需工作两天半,旨在“捍卫伦敦夜间文化价值,推动伦敦夜间经济发展和多样化”。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夜间经济占全英国GDP的6%,同年伦敦市的夜间经济收入达263亿英镑。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300亿英镑。



法国文化部于1999年发起创办“博物馆之夜”,从2005年起推广为欧洲一项重要的群众文化普及活动。2019年,欧洲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博物馆参与“博物馆之夜”。活动期间,全法博物馆夜间免费开放至凌晨,共接待参观者超过200万人。

从伦敦乘坐超音速飞机起飞,越过大西洋,仅需3个小时便可以到达美国金融中心——纽约。

作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夜间消费不仅是纽约形象的核心部分,更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纽约市5个区有超过2.5万家夜生活场所,时代广场、百老汇、东村、苏荷艺术区、布鲁克林等共同组成了霓虹闪耀的夜间生活图景。

习惯夜生活的纽约人常说:“Night is still young(夜还长着呢)。”2017年9月,纽约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专门成立了“纽约夜生活”办公室(Office of Nightlife)。2018年6月,该部门推出了第一份《纽约夜生活经济报告》。报告显示,纽约的夜生活每年能够创造约290亿美元的经济收入,25万个就业岗位以及110亿美元的薪酬。

在为夜经济贡献最多的餐饮服务、酒吧、艺术、场地、体育和娱乐五大类中,餐饮和艺术类消费是纽约夜生活消费最大的两个类型——据统计,73%的工作岗位、68%的发放薪水和63%的经济收入全部来自于餐饮业;而艺术文化虽然只占了工作岗位中的9%,却贡献了16%的经济收入。

“夜生活将会改变全世界对纽约城的定义。”纽约市议会的议员Rafael Espinal在报告中如此总结。为了推动夜经济发展,纽约的地铁同样24小时运行,并于政策层面上在2018年设立“夜间市长”及“夜生活咨询委员会”,力求保障纽约夜生活环境安全有序。


“夜间市长”源于阿姆斯特丹开创性的设立。

事实上,“夜间市长”源于2003年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开创性地设立,这一职位由公众和专家投票产生,受雇于阿姆斯特丹夜间市长基金会。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伦敦、巴黎、苏黎世在内的30多个城市采用了类似的职位或行政模式。2016年,阿姆斯特丹举办了首届夜间市长峰会,与世界各国商讨夜间经济发展模式。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1世纪,夜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复兴、经济增长与文化创造的新引擎。就像有学者在文章《为何伦敦的“夜间经济”无价》中所提到的那样:“独特的文化氛围让一座城市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可比拟的独特性和生长性,无论出于经济考量还是文化考量,‘夜间经济’都是城市心跳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日里,城市以生产性活动为主;夜晚,城市则以消费性活动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猛发展,快节奏的白昼工作使得人们需要更多的空间与时间释放压力。“夜经济”,消费的是金钱,也是时间。

新华社曾撰文评论道:“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进步、劳动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当生产线取代手工作坊,收割机取代了镰刀,人们就有更多闲暇时间。”因而,挖掘时间深度的潜力,鼓励夜生活、拓展夜文化、发展夜经济,是合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中国夜经济的飞速提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夜经济就已经兴起,其最初形态是灯光夜市。1984年5月,位于广州市西湖路的“西湖灯光夜市”开业,成为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

起初灯光夜市的设立,是为解决城区低收入人群,特别是无固定职业者的生计问题,后来因为一部电影《雅马哈鱼档》而名声大振。曾经,西湖路上的档口鳞次栉比,每晚人声鼎沸,蛤蟆镜、喇叭裤、牛仔衣等时尚的潮流风向标,从这里走向全国。



1984年,第一部以“个体户”为主角、呈现新广州市井风情的电影《雅马哈鱼档》风靡全国,它被誉为“广东改革开放第一张亮丽的名片”。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的大城市都掀起了“灯光夜市”的热潮。但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城市环境整体规划的需要,一些占道摆摊、区域划分不规范的灯光夜市慢慢地淡出了市场,转化发展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出现了酒吧、KTV、迪厅等新兴业态。

随着夜间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些城市敏锐地嗅到夜经济这片蓝海将给其带来巨大商机。

早在2004年,青岛市就出台了加快发展市区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对以餐饮休闲、购物、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为重点的夜间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2006年,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发布了《杭州市夜间娱乐休闲生活发展报告》,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推动夜间旅游休闲发展的序幕;其后一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2007修订本)》第八项“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中第五条,明确提出了“城市夜景与晚间旅游活动”的要求……

及至2018年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形成国内强大市场”。提振夜间经济、繁荣夜间消费,由此成为许多城市的共同选择。

2019年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其中,“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成为国家层面促进消费的20条意见之一,引人瞩目。

夜经济,是何万篷与其研究团队最新研究的课题之一。在他看来,夜经济并不能与夜生活完全划等号。“夜经济是白天活动的延续或衍生,既有生活性服务的业态,也有生产性服务的业态,还涉及公共服务业,有时本身就是创新经济的‘策源点’。”何万篷解释道。


有着20多年历史的汉口保成路夜市,全长1000多米,可以算是武汉的一处市井文化地标了。1996年江汉路的小商品经营户们集体迁移至保成路,这里从此逐渐成为武汉最负盛名的夜市一条街。

围绕夜经济打造文创新形态的夜间经济示范区、夜经济聚集区,在南京、西安、济南、青岛、佛山等多地已经显现出积极的创新效应。

在南京,“夜泊秦淮”依托“一江一河”,以城市夜景灯光和两岸的地标性建筑为特色,将餐饮休闲、观光表演及互动娱乐融于夜间游船,结合游船码头的商街夜市,形成综合性的夜游产品。2019年9月,《打造“夜之金陵”品牌的实施方案》出炉,这意味着南京的夜经济正式有了自己的品牌,以及发展战略。

在重庆,大九街旧貌换新颜,升级改造之后的大九街都市文化旅游特色街区,保护开发“老建筑”,盘活“烂尾楼”,引入娱乐业态,吸引了日均人流量约4万人次,大部分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而重庆打造夜经济的拳头产品“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在2019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突破41.7万人次,同比增长178.99%。

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夜中生辉、人流如织,成为当仁不让的“网红”。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是国家商务部授予的全国首批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之一。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中国年看西安”等旅游IP纵深推进,西安曲江新区通过全方位街区生态改造,辅以创意营销,将唐文化、年文化和陕西地域文化进行创新性结合,成功地让文化成了带动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


重庆洪崖洞的走红,是巴渝文化、美食文化、建筑文化赋能的结果。

“夜经济不是熬夜经济”,它因我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而蓬勃兴旺,也由此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繁荣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手段。2019年,中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已达到约亿元,约占总体零售额的六成;有预测显示,2020年我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

愈夜愈美丽,必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有力注脚。

2020年“夜经济”六大消费趋势:

趋势一:健康消费。“无接触外卖”“分餐”“禁食野味”等健康消费新方式逐渐养成,带来中国餐饮消费、餐桌文化大变革。

趋势二:融合消费。“食、购、娱、游、体、展、演”等融合消费成为夜经济消费新场景,数字化加速不同消费场景的打通。

趋势三:全天候消费。24小时“外卖”“到家服务”成为城市生活场景,疫情过后,短期或将呈现“到店爆发、到家平稳”趋势。外卖服务,正在成为城市生活场景中的“新消费基础设施”。预计,7月至8月,外卖业务有望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趋势四:内容消费。数字化内容付费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文娱消费的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化成为消费新诉求。

趋势五:年轻消费。随着Z世代加入购物大军,夜间网络购物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直播电商带来了网购全新体验,正成为90后、00后网络购物主渠道。云K歌、云蹦迪等新消费方式被90后广泛接受。

趋势六:品质消费与下沉消费。一、二线城市的本地生活服务将朝着需求更加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方向演进迭代。三、四线城市的本地生活服务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小店经济”将在更大程度上分享由本地生活服务设施创造出的流量红利。

资料来源:阿里巴巴集团《数字点亮夜经济(2019)》报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镜打一数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