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什么叫云队友友”?

在面试的时候被面试官推荐,一本被书名耽误的好书,关于产品体验和产品策略的方法论,小白看了知道如何上手工作,有经验的产品工作者也会备受启发,值得n刷。

这本书展示了一个实践用户体验策略的可靠框架。这套框架特别为开发创新型产品设计,包含众多实用技巧。具体内容分为11章:第1章确定用户体验策略是什么;第2章确定用户体验策略的准则;第3~9章包括如何实践这些用户体验策略的技巧;第10章包含四个对全世界顶级策略专家的访谈;第11章是涵盖全书的总结。

拥有二十多年交互实践经验的用户体验策略专家。她的交互设计咨询公司JLR Interactive为创业公司以及思科、索尼等大型企业打造可持续的创新型互联网解决方案。Jaime热心于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实践用户体验的创新方法,同时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兼任教授。

用户体验策略(来源于《心智模式》Indi Young)是用户体验设计与商业策略的结合,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由众多的点连接而成的精巧结构。

体验策略=商业策略+用户体验策略
心智模式可以帮助你形象地理解商业策略与现有用户体验之间的差异。

再设计或者开发产品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产品的用户体验策略,它是解决方案的愿景,你需要接触真实的潜在客户,以验证解决方案,并确保有此市场需求。
用户体验设计包括:视觉设计、内容传达和功能易用性等诸多细节。

策略的本质不在于设计理论,而在于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条理化的思维方式,它清晰、理性、开明,并且实事求是。

如果颠覆市场是心智模式创新的目的,那么一流的用户体验策略就是途径。

用户体验策略=商业策略+价值创新+可靠的用户调研+杀手级用户体验设计

SKU/商品列表,非必填

这个指标根据不同产品的属性有所不同,其难点在于不是直接可以获取,还是需要根据现有数据推测,如社交软件的点赞数来推算互动频率,不同的组合得到不同的结果数据,根据实际需求来考量;

若是电商类平台在导航栏就能快速获取,若是水平市场如Amazon或eBay有大量的分类,那么尝试找出其中最活跃的类别;

对手是否有新媒体社交账号,如Facebook,微博、微信公众号;

对方产出内容的主要形式,如图文还是音频视频,占据的比重如何,阅读体验如何,产品页面是否详细等;

非常重要的功能,直接影响是否可以吸引用户,人们在产品上投入的个性化时间越多,用户粘性就越高。包括收藏、点赞、关注、用户资料、愿望清单、自定义内容、购物车等;

清楚对手内容来源,是PGC还是UGC,社区互动体验如何,用户如何影响用户等;

独特的差异化功能,就是对手的竞争优势,也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方向,涉及到我们产品的策略和定位,尝试找出每个对手至少三个差异化竞争点;

作者建议“根据走马观花的体验迅速给出A-F的评分,如产品是否请以帮助用户实现目的,是否直观,页面设计是否与视觉一致;”我个人更倾向于使用NPS的满意度调研,即如果你是该产品用户,你是否愿意把这个网站推荐给家人和朋友,0-10分,你愿意打几分?(0分不愿意,10分很愿意);

渠道是社区交流、应用市场、内容社区等,目的去找“差评”,这些都是用户的潜在痛点;

你填写的是团队协作文档,把特殊信息随时记录,如“该网站不被Chrome浏览器兼容”等;

具体分析方法足够展开一章节,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市场千变万化,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还会有两个出来,每一次竞争力调研结束后,还要随时关注市场动态。

}

随着互联网发展到现在,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已经成了几乎所有互联网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绝对关键词。用户体验的定义没有绝对化,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神圣不可侵犯。只是近年来设计的普及化,全世界都在谈用户体验,那它到底是何方妖孽?如何评价它的好坏?

用户体验到底是个什么鬼?

设计这个概念和互联网一样,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越来越多地谈及用户体验,甚至将其视为互联网产品赢得市场的最关键因素。但每逢说到用户体验是什么的时候,人们的表述往往抽象不清、或者以偏概全。

有人问用户体验的本质是什么,我看到过一个很有趣的回答:懒。也就是说用户希望以最小成本的付出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国外设计师对用户体验的理解有三点:

1. 用户体验是产品的整个过程

Paul Hersey在他的文章 中阐述了他对用户体验的理解:UX是一个具体的、可复制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分成五个大步骤:

· 预案:用户故事、用户流量


2. UX是一个特定的角色(职能)

Catalina Rusu在她的文章 中再一次揭穿UX的神话。她认为UX设计师本质上是商业设计师。“UX设计师追根究底是为建设一个有据可查的计划来提供解决方案的战略家,并且他们的思维模式是根深蒂固的由定义并推广的设计思维。”

文章中,Catalina更进一步讲述了她对UI设计师也可以是UX设计师的理解。简明的说,与上面Paul的观点不同的是,Catalina认为用户体验是设计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的过程。


Mike Atherton在 中则认为用户体验就是用户界面。他指出了“UX 不是 UI”从简单的区分界面设计和易用性变成这两个功能的一种战斗口号。


Mike用UX不是UI的观点引出他的看法,“或明或暗的,用户界面都是客户和企业之间的接口……所以UX设计就是UI设计;我们所设计的一切都是为了将企业与客户对接。”


以上三个观点就是目前主导的一种对UX理解的不同看法。你认为UX到底对于你来说是什么?或者你更同意上面观点中的哪一种呢?

如何评价用户体验的好坏?

业内很多人其实没有搞清楚,当他们在评价用户体验时,评价的实际上是产品的可用性。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前提下,得到的观点往往不够结构化,对实际工作缺乏指导作用。

确切地来说,产品的可用性包含三个方面:

提高产品的易用性是交互设计师的工作,易用性又包含易学性和效率性。

易学性指的是用户在接触一个新产品时,最好不用学习也能懂得怎么使用,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用起来很“自然”。

效率性的内涵则包含易于操控(菲兹定律)、步骤简便(完成任务的点击数)、清晰的导航(时刻知道自己在哪里,不迷路)。

用户最大的满意来源于产品为其提供的价值(有用性和易用性) ,但除此以外还包含产品在性能、视觉和彩蛋方面的体验。

有很多:启发式评估、用户测试 、问卷调查、用户访谈、和性能测试等等。

用户体验“自然”并不只是在交互等体验上体现,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对任何一个界面和交互,同样可以用“ don’t make me think ”或者“是否自然到都能自然而然地使用”来反复思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其他人的评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