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精彩故事》第一张插图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剧照

  主讲教师  冉工林

  《大家·一起读》专题五(节选)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自上世纪30年代出版并在中国传播后,无论在欧美还是在中国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苏区之外的中国和世界对红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时至今日仍然受到中外读者的喜爱。这自然是由于红军长征、根据地建设、延安生活等历史本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与作为新闻记者的埃德加·斯诺对红军历史及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故事的精彩讲述不无关系。

  那么,斯诺是如何“讲苏区故事”的呢?我们今天要“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从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中学到一些什么呢?我们今天怎样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呢?这个专题的学习,可能会让你在这一方面学有所获。

  阅读下列选段,本书是如何体现客观真实的?你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我从没有加入过任何政党,所以这一本书绝对不能算作正式的或正统的文献。在这里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在一起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这样就是了。

  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

  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军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地闯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

  有一件事情使我感到迷惑。共产党人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呢?像其他许多人一样,我原以为他们一定是完全靠劫掠来维持生活。我已经说过,我发现这种臆想是错误的,因为我看到,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着手建设他们自己的自给经济,单单是这件事实,就能够使他们守住一个根据地而不怕敌人的封锁。此外,对于中国无产阶级军队能够靠几乎不能相信的极少经费活下去,我也是没有认识的。

  红军声称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枪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如果说这是难以相信的话,我可以作证,我所看到的正规军基本上是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机关枪、步枪、自动步枪、毛瑟枪和山炮装备起来,这些武器都是那些国家大量地卖给南京政府的。

  《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文学作品。这类作品的纪实性是第一位的,作者必须通过自己的亲历采访或者依据客观的历史文档等材料,反映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

  选段1中,作者用“把我和共产党员在一起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本书内容来源于“所看到”“所听到”“所学习的”,是自己的亲历,从而表明了内容的真实性;而且作者是一位“无党派之见”的外国记者,更能表明所写内容的客观性。

  选段2,表明了书中的所描写的人物和这些人物身上所发生的故事,都是作者直接或间接得到的素材。如:作者的亲眼所见,红军领导人本人或他人的口述,通过与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交谈等。作者没有夸大与虚构,体现了所写人物及事件的真实性。

  选段3,用数字说话更能体现材料的确凿。本书多处运用数字来说明问题,这一选段的前半部分,用数字表明了长征战事频繁,异常艰苦;后半部分的统计数字 (18 条山脉、24 条河流、12 个省份、62 座城市、10 个地方军阀包围)反映出长征的艰苦、伟大以及长征所取得的成绩。

  选段4,写的是作者的一次思想认识的转变,文中运用了“我原以为”“因为我看到”“我可以作证”“我所看到的”等词语,表明作者用亲眼看到的事实教育了自己,使自己发生了认识上的转变,同时也告诉了读者事实的真相。

从白色阵营起义来的东北军  斯诺摄

  通过对以上几个小片段的简析,我们初步可以看出这本书的特点:内容客观真实。下面我们再做进一步探讨。

  第一,这本书的体裁是纪实文学,体裁决定了材料的来源必须真实。作者是第一个进入陕甘宁边区采访的外国记者,他带着对红军和革命政权的许多疑问,想要“揭秘”所谓“赤匪”的真相。四个月的采访使他对红军及其领袖有了全面了解。当国民党污蔑共产党的军队而外界不知实情的时候,是作者公正客观的把他们的真实形象传播到国内外,让西方人看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土地上,那些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为争取民主独立而进行极其艰苦的斗争,这些人的使命感、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斯诺的报道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国际上对“红区”的偏见,不仅国内许多进步青年冲破阻碍来到陕北,国际上也刮起一股红色的旋风。该书成为了解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必读书,也成为许多外界人认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新起点。受斯诺影响,西方的一些记者、作家也相继来到延安。正是由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使它有了活力和权威性。另外,书中大量的照片和数据,也为材料的真实性作了佐证。

  第二,事件与人物真实。在书中,斯诺既是一个观察者、采访者,也是一个叙述者和评论者,他根据采访的路线、进程、所到达的地域,将亲自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以及采访过程中所有进入他的视界的地点、事件及人物写入书中。本书记叙的主要事件是长征,包括第五次围剿、举国大迁移、大渡河英雄、过大草地,再加上后面写创立苏区等,可以说是全过程。然而作者来延安的时候,长征已经结束了,他是通过调查采访来写长征的。那么多的事件、那么多的战役、那么多的人物,很难想象出他倾注了怎样的情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这本书主要的叙述框架是通过一个个人物形象的出现而逐步搭建起来的。他笔下的人物有:领袖人物、中央首长、工农红军、少先队员、农民等,这些人物不论着墨轻重,个个生动鲜活、饱满自然,他们有理想、有情怀,有非凡的魅力,但又有人间的味道。在诸如饮食、住宿、开会、舞会、恋爱,甚至房屋摆设、身体语言等有趣的细节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这都是真实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模式化的人物。斯诺为此采访的人物不计其数,有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也有不起眼的小人物,广泛的采访使他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也就是最客观、真实的资料。

  另外,本书还具有神奇的预言性。《红星照耀中国》成书的日期,是中国共产党最困难的时期,长征刚结束,西路军失败等。而作者当时就预言了,红军必然胜利,最终也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无论是初次阅读还是重读这部作品,我们都会感到斯诺在那个年代具有超人的先见之明。如他所写:“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在谈到那个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时,斯诺认为:“这些政策很可能成为造成中国命运发生根本变化的重要手段。” 这些神奇的预言,从另一个角度间接证明了书中所写内容的真实,作者的预言不是凭空而来,他通过采访和实地了解,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中国的希望所在,他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而他推断出历史的必然,先有的事实,后有的推断。正如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先生评价说,《红星照耀中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它不仅是一份历史记录,而且阐明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客观真实是本书内容的特点,也正是它为什么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1、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客观公正真实的描述,请从书中找出两个段落,具体说一说。

  2、从书中的几张插图中选出一、二张,说说它们与书中的哪些章节或段落相关联,并仔细观察插图中的人物,说说你的发现。

  1、读一读原著第一篇第一节《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数一数在这一节里,有多少个疑问句,都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说一说,作者开篇提出这么多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2、以下三段话均为几个不同篇章的结尾,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读后有怎样的感觉?

  (1)但是在前面等待着我的是一场险遭不测的事件,以致后来谣传我被土匪绑架杀掉了。其实,土匪早已在那寂静的黄土山壁后边跟踪着我了——只不过不是赤匪而是白匪而已。

  (2)这种个人的历史,我后来在红军许多其他领导人身上也会不断听到,只是细节上有很多的不同。我想读者要想知道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下面就是这个故事。

  (3)“一边战斗一边学习”,这对任何军队来说都是一句新鲜的口号,但是在中国,它有点使你难以相信。共产党向我保证,如果我到前线去,我可以看到这是怎样做到的。不久之后,他们真的劝我上了马,送我上路——但是主要不是去考察教育。

  3、阅读以下选段,说说描写的人物是谁?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1)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

  (2)一天早上,这位55岁的长征老战士来到了我在外交部的房间,满面春风,身上穿一套褪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软垂,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副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是用一根绳子系在耳朵上的。这就是财政人民委员。

  4、阅读以下选段,说一说在描写艰苦的战斗生活的篇章里,你喜欢这样清新优美的景物描写吗?

  (1)(陕北)很少有真正的山脉,只有无穷无尽的断山孤丘,连绵不断,好像詹姆斯·乔伊斯的长句,甚至更加乏味。然而其效果却常常像毕加索一样触目,随着日光的转移,这些山丘的角度陡峭的阴影和颜色起着奇异的变化,到黄昏时分,紫色的山颠连成一片壮丽的海洋,深色的天鹅绒般的褶层从上而下,好像满族的百褶裙,一直到看去似乎深不及底的沟壑中。

  (2)与陕西和甘肃的无穷无尽的山沟沟相比,我们走的那条路——通向长城和那历史性的内蒙草原的一条路——穿过的地方却是高高的平原,到处有长条的葱绿草地,点缀着一丛丛高耸的野草和圆圆的山丘,上面有大群的山羊和绵羊在放牧啃草。兀鹰和秃鹰有时在头上回翔。有一次,有一群野羚羊走近了我们,在空气中嗅闻了一阵,然后又纵跳飞跑躲到山后去了,速度惊人,姿态优美。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是当年新闻报道领域的巨大成果,而且在纪实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它的叙事的角度、人物刻画以及环境描写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下面我们就结合上面的思考题做一下探究。

  第一,别具一格的结构方式

  读这本书,我们常有爱不释手的感觉,拿起来就想一口气读完,为什么呢?这和本书的结构安排有关。打开书,看序言、目录,我们立刻了解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获得了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再看具体写法,它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结构,以一章或一回(本书是一篇或一节)集中写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逐一展现四个月中所经历的见闻。在一章或一回结束时,用“且听下回分解”式的悬念引入下一个章回,环环相扣,将对多个单人的采访组合成群体形象,将多个单一事件连缀成整体报道。如思考2中的(1),你一定会想“一场险遭不测的事件”是什么事件?怎么“又谣传我被土匪绑架杀掉了”?带着这样的疑问,你会迫不及待想看下一章。又如(3),“如果我到前线去,我可以看到这是怎样做到的”“他们真的劝我上了马,送我上路”,下一篇章的题目就是《去前线的路上》,内容紧扣上一篇章结尾的疑问。

  在这本书中,作者极善设置悬念,以替读者揭开谜底的方式叙述。如思考1,在作品一开头,作者就以疑问句的方式提出了八十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多个领域,毫不避讳地写到了人们对于红色中国的各种疑虑,在行文中还穿插了各种打破以往臆想的经历。在故事的主人公本身就充满神秘感的前提下,这种叙述方式更令人兴趣大增。

  另外,在读这本书时,我们会感觉不仅仅了解了那时那地所发生的那件事,认识的那个人,还会了解到与之相关联的人物、事件和背景,对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件有一个整体的、立体的了解,这也是作者纵横驰骋,今昔勾连的高超写作技巧的体现。作者在行文叙述中加入大量的背景性信息,穿插了陕北根据地的风俗民情,加深了我们对事件的理解和关注;不仅提供了事件发生的过程,还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事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事实内部的因果关系等展开了叙述。这些加入的背景性知识,也是中国革命运动的史实,甚至是一种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所以,我们读的虽然只是这一本书,但感觉到的却是在读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史……(本文为《大家·一起读》专题五节选,阅读图书,学习全文)

  ■《大家·一起读》专题五主讲老师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北京市教材、教参、课外读本的主要编写者之一。全国统编教材语文《课外读本》的编写者。北京市《作文》教材、北京市地方教材《诵读》的编委与执笔。

  真正读懂《红星照耀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星照耀中国精彩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