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之美哪里可以看?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期,南北两宋前后三百多年以来,虽军力积弱,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气象万千、文艺蔚起,昌运盛世。宋人在唐、五代的审美基础上延续、突破和创新,最终形成了素雅清淡、简洁质朴的生活美学观念。论及宋代文人雅士的精神生活和审美的品位,无不令现代人向往。焚香、点茶、品字、赏画、诵经、论道等等,给人呈现的是一种“诗情画意”的韵味,平和而优雅,含蓄而蕴藉。“宋韵文化”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令人心向往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

宋代无论在茶、诗词、歌赋、书画、碑帖、瓷器、美食、服饰,还是书籍等诸多文化艺术门类都达到了顶峰。因为政府重视文化教育,所以雕版印刷业更是发展到了黄金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都从事过印书,民间书作坊更是遍及南北各地。北宋杭州太守苏东坡曾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言:“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至如此。”这段话略可窥见当时书籍之普及,刻书之兴盛,出版业尤其繁荣。但是宋版书传至今日,却极为罕见,可谓是凤毛麟角。经过朝代变更、兵燹战乱、天灾人祸等因素,“目前国内外宋版书所存也不过一千部左右,内台湾约存二百部,又多为残书或复本。”(张秀民《中国印刷史》)可见之弥足珍贵。宋版书因为难得,而备受历代藏书家所珍视,故有“一叶宋版一叶金”之誉。

宋版书不仅具有文献价值、文物价值,还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其纸墨考究、装帧大气、刊刻精美、勘校严谨、开卷生香,完全是一件至善至美的艺术作品。清代藏书家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曾言:“若果南北宋刻本,纸质罗纹不同,字画刻手古劲而雅,墨气香淡,纸色苍润,展卷便有惊人之处。所谓墨香纸润,秀雅古劲,宋刻之妙尽之矣!”孙氏虽寥寥数语,但已精妙地勾勒出宋版书之美,凸显了宋人的美学理念与艺术追求。同时,宋版书的字体刊刻精美、点画精妙、镌工一流,这也是元明清版本难与之相比的。而上等的宋版书就如同法帖,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曾言:“书所以贵宋板者,不惟点画无讹,亦且笺刻精好,若法帖然。凡宋刻有肥瘦两种,肥者学颜,瘦者学欧。”宋代雕版印刷在字体取法上延续唐、五代的审美,崇尚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风格。总体而言,北宋早期刻本多用欧体字,后来逐渐流行颜体,南宋以后又尚柳体。雕版的字体也最能反映版刻的地域风格。浙江刻本以欧体字为主,四川刻本多采用颜体,福建刻本以柳体居多。宋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谓:“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为下。”叶氏简短概括了宋版书在地域上的质量状况,并认为当时天下刻书,以杭州印书为最好。

杭州本即浙刻本,所用纸张多属白麻纸,字体取法欧体,字型瘦劲偏长,秀丽内擫,是近代仿宋体的前身。杭州早在北宋时已是著名的刻书中心,南渡后,杭州城经济更为发达,人文荟萃,国子监许多重要书籍都到杭州雕版,官私刻书空前兴盛,成为全国最大的坊刻业中心,城内外书坊林立。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临安府陈起书籍铺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为例。此本字型略长,纤细秀雅,刀法圆润,线条方俊硬朗,转折笔画轻细有角,流走而又不失笔意,严整典雅,是浙刻本中的极品。又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咸淳年间廖莹中世綵堂的私家刻本《昌黎先生集》,此本纸张依旧洁白如新,柔韧剔透。墨色仍然黝黑如漆,墨韵飞动,熠熠生辉。版框和字体的线条紧密整齐,方俊硬朗,毫无瑕疵之感,精美而绝伦,被后世称为宋代刻书的“无上神品”,从中还可以看到“贞”字阙笔,是避宋仁宗名讳。

蜀本即为四川刻本,也多用白麻纸,字体多采用颜体,间架开阔,字形丰满,肥劲朴厚,字体稍大的称蜀大字本。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中期四川眉山刻《郑守愚文集》为例,此本字型方正宽博,舒朗外拓。福建刻本即建本,多用黄麻纸,字体以柳体居多,笔画刚劲,字硬如骨,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为例,此本字体结构方正,严谨不苟,点画起落顿笔,笔意流畅。福建刻书主要集中在福州、建阳和建安等,建安坊刻又以麻沙和崇化这两地为最盛。南宋时,建本数量居全国之首,遍及天下。虽然建本数量多、流行广,但错字相对较多,版式纸张也较差,所以建本是宋版书中质量相对较差的本子。

宋版书是宋人艺术智慧的结晶,无不闪烁着高超的审美情趣和雅致的艺术追求。宋版书除了文字,它的插图也非常丰富,品类齐全,特别是科技类插图,绘刻精确,细节精益求精,独具一格,几乎让每一部书美不胜收。宋版书已不是简单的作为传播知识、文化交流的读物,而是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美的存在。北宋美学家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宋版书在艺术审美上已经做到极致,其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宋版书之美,是“宋韵文化”所折射出来的审美烙印,是一个时代精髓和历史韵味的缩影。(胡镇)

}

     “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

    “诗言志,歌永言”,绵延数千年的中华诗词,在中华民族文化亲缘关系上有着特别意义。中华诗词美在何处?其传播如何突破文化鸿沟,促进文明互鉴?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就此进行解读。


    记者:中华诗词有何特点?其美感体现在何处?

    叶嘉莹: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之一,诗词是一种美文,它包括了形、音、义等几个方面,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其重要特点。

    什么是中华诗词之美?中华诗词之美首先体现在中国语言文字上,独体单音和平仄四声的特征使诗词具备了独一无二的文字与声音美感。当然,这不是全部。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诗人、词人内心的感情和生命之境界,是中华诗词最具独特性的美感。

    2018年4月,第八届“海棠雅集”诗会活动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举办,来自海内外诗词界、艺术界、文化界的名家学者共赴迦陵学舍。叶嘉莹出席活动,与众人赏花吟诗。(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中国古典诗词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特色,作诗一定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钟嵘在《诗品》中曾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在贫贱艰难或寂寞失意时,没有比诗词更能安慰人、鼓励人的了。可以说,中国古典诗词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记者: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中,中华诗词处于何种位置,发挥何种作用?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独特的崇高地位,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歌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由作者到读者,不断传达出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

    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受益于古诗词,(即便)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却能一直保持乐观、平静。


2015年10月,叶嘉莹在南开大学一讲座上演讲。(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文化积淀不够,看不懂诗词内容,也分辨不清哪首诗是好诗,好在哪里,不能认识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的提升的功用。守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宝藏而一无所知,这自然是一件极遗憾的事。

    弥补这些遗憾原是我这些年来的一大愿望,也是我之所以选择回国教书,而且在讲授诗词时特别重视诗歌中感发之作用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我也自知学识能力都有所不足,恐终不免有劳而少功之诮,只不过情之所在,不可自已。但我愿把所知道的都说出来,说给年轻人听,否则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

    叶嘉莹:中华诗词所独有的声韵美感及其体现出的作者独有的情感,是难以言传的意韵之美。因此,当语言文字发生改变时,诗词的感觉和所蕴含的情志可能就完完全全改变了。

像我这样没有很好英文基础的讲授者,即兴发挥是不能将翻译做好的。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我只将我对诗词的理解表达给学生,将诗人真正的、本质的美好讲述出来,和对待中文读者、中国学生一样。所幸,我大概天生就是吃教书饭的,尽管英文语法也不完全正确,发音也不见得标准,每日的备课都需要查字典这样笨的方法,学生们对我的教学还是极感兴趣,课堂积极性很高。我想,这还是与我将我个人对于诗词的真挚的感动和理解传达出来,或者说,我真正用生命将诗歌的情感、意志诠释出来有极大的关系。当然,我在课堂上的吟诗诵词,也吸引学生们陶醉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诗词蕴含着久远的文化传统,只有对中国的古典文化理解得越多、越丰富,才能更好、更多地体味诗词中的意味。以用典为例,只有真正理解了所用典故的涵义,才能更好地体味诗人、词人用典的良苦用心。外国汉学家在这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 

    实际上,真正的汉学家对中国诗词的研究非常用功与认真。我在U.B.C的学生施吉瑞(Jerry D. Schmidt),硕士论文研究的是韩退之,博士论文关注的是杨万里。毕业后,他留在U.B.C教书。我退休之后,他就接了我的课,教授中国古典诗歌。他十分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会把中国古典的书籍、材料查得非常清楚、详细,书上标满了注解。正是得益于切实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

    此外,传播中国文化时,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正热爱中国文化,是不是知道中国文化美好品格所在,是不是能让它们在自己身上表现出来。一句话,就是要用言行、用实践来传播中国文化。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华诗词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中的作用?

    叶嘉莹:大约十年前,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曾出版我的《中英参照迦陵诗词论稿》,嘱我撰写序言。其中谈了成书之经过及当年与哈佛大学海陶玮教授合作研译中国诗词之理念。这段与美国第一流大学的第一流汉学家密切合作的经历,让我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有所感受。

Liter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意义》的文章。其中特别提到,古典中国文学的历史比拉丁文学的历史更久远,而且古代的文言文,即使在白话文出现已久后也仍是一种重要的文学语言,两者并存而不悖,不像拉丁文学古今有绝大歧异。中国文学以其传世之久、方面之广,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要想研究中国文学,就需要彻底了解中国文学。

    2015年10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在天津向叶嘉莹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她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教学和中西交流所作的杰出贡献。(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至于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我个人以为正在其可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活泼开放、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关于这种功能,西方的接受美学也曾有所论及。按照西方接受美学中作者与读者之关系来看,则作者的功能乃在于赋予作品以一种足资读者去发掘的潜能,而读者的功能则在于使这种潜能得到发挥的实践。而且读者在发掘文本中之潜能时,还可以带有一种“背离原意的创造性”,所以读者的阅读,其实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而这种过程往往也就正是读者自身的一个演变和改造的过程。如果把中国古典诗歌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实在是以这种兴发感动之作用为其特质的,所以《论语》说“诗可以兴”,这正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宝贵传统。

    有人问“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我相信,宇宙间确有一种属灵的东西。人的生命当然是短暂的,但诗歌的生命却生生不已。

    如果说,要我总结出最希望将中华诗词的哪一种美感向西方世界传播,那就是诗词中的中国人的精神。字里行间流淌着的中国人的情感、意志与品性,是我最希望传递给西方读者的。


叶嘉莹。(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叶嘉莹,女,号迦陵,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16年3月,获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9月,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2021年2月,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她以所挚爱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为终身事业,矢志传承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学生遍历海峡两岸,大洋东西。著有数十部中文、英文著作,在中国古典文学界及广大诗词爱好者中有很广泛的影响。



}

最近看了一本数据可视化书籍,叫《用数据讲故事》,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做图观念。作者的图形极简却不失丰富性和美观性,让人看完欲罢不能啊。 这些先放上图片对比下

在通读2遍后,我整理出了作者的设计精髓,共分为六步:

① 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和解释性分析,找到受众会真正在意且有分享价值的部分,并想好用一句话如何来概率

② 选择适当图表,越是大众常用的却好用,不要搞那些看起来充满设计感却难以解读的花哨图表

③ 去除杂乱,任何一个会让受众分心的没有价值的元素,都要被狠心扔掉,删得不能再删为止

④ 突出强调重点,使用前注意属性引导受众去看你让他看的内容

⑤ 再适当美化下,弱化不重要的,使用文字进行上下文说明和结论

⑥ 这一步其实不再是数据可视化了,而是如何用一张图给受众讲故事

详细的内容见思维导图:

本人是一枚数据分析师,已经发表了Excel,SQL,Python,机器学习,统计学以及工作积累等系列博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或者同行们,可以关注下我喔,一起探讨学习进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美的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