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耐克22年nike现在用新疆棉了吗吗

前几天有朋友跟我抱怨,说他家那败家媳妇给他送礼物,是一双299的阿迪达斯运动鞋。

朋友苦笑笑,阿迪哪有这么便宜的,一定是买到高仿无疑了,这傻媳妇。

可我听完,随手发了一张图片给他:“你媳妇给你买的是这双吗?”

他吃了一惊:“你咋知道的?”

我说:“你放心吧,你媳妇给你买的阿迪绝对是真的,不可能是高仿。”

可接下来,我却说了句让他心塞好久的话:“因为,这鞋他就卖299,而且,你媳妇还买贵了,现在只要229……”

官方旗舰店,正品包邮。阿迪达斯,居然只要229。

首先声明啊,这篇文章不是软广,我也不卖鞋,而且阿迪达斯的这款鞋,我也不会去买,至于为什么,看完文章你就明白了。

其实我这位朋友还不是最惨,他只亏了70块,我点开评论区之后,发现有的网友更惨,买了两天就降了80多。

注意看时间啊,这还是他11天之前评价的。要是今天,他看到我这篇文章的话,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实付499,现在229……这才过了半个月,一双的鞋,就能买两双了。

没想到,有一天,居然阿迪达斯的降价力度也能这么大,是不是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

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耐克和阿迪达斯那都是中高档的国外运动品牌,随便一套衣服都有大几百,甚至上千。

甚至,对于一些生活在农村的朋友们来说,耐克和阿迪那可是妥妥的“奢侈品”啊。

我记得我小时候,身边哪个小朋友过年的时候,家长给他买了一整套的耐克或者阿迪的衣服鞋帽,周围人都得羡慕他整整一个学期。

虽然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兜里都有钱了,买上一件耐克阿迪,已经不算什么稀罕事了,这两个牌子更是和奢侈品根本沾不上边了。

但是,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里,耐克和阿迪,他就是高端品牌。尤其是某些在品牌专卖店工作的营业员,他们这种观念,就更是根深蒂固。

2021年的时候,多家媒体就曾经报道过:

一位农民工夫妻带儿子去昆明的一家耐克门店挑选新衣服,但因为毛先生平时穿着不讲究,穿着老土破旧,所以就遭到了店员的歧视和区别对待。

看完这条新闻,我们当然要批评那名店员狗眼看人低了,别说你是耐克了,就算你是爱马仕,也不能这样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啊。

你只是个售货员,这家店又不是你家开的,他卖多少钱,和你有什么关系,值得你在这耀武扬威的吗?

不过,这条新闻,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耐克和阿迪在一些人的固有印象中,他确实属于高端品牌。要不然,那个店员也不可能会有那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举个例子,你见过菜场卖青菜的大妈有优越感的吗,难道,大妈看你穿的是拖鞋,就瞧不上你,不把青菜卖给你了?

这其实就是耐克和阿迪达斯,这么多年来,深耕中国市场,所建立起来的品牌影响力。

大家可别小看这品牌影响力。

就一个包,为啥能卖到上万块?还不因为他叫LV吗,可能,你买到的正品包包,打开之后,里面还起线头呢,质量完全都不如小时候家里的编织袋。

关键是,家里那编织袋还能装啊,一袋塞个三五十件衣服,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你买那个LV回来,会拿他塞衣服,搬行李吗?

当然,这个例子有点极端啊。LV是不可能和家里的编织袋相提并论的,二者之间也丝毫没有可比性。

可我想说的是,当LV失去了他的品牌价值,当他改名不叫LV,只是一只不知名的,普通的手提包的时候。还会有人那么多人去买,趋之若鹜吗?

原本,阿迪达斯也可以靠着这波品牌影响力,再卖上几年,躺在功劳簿上,再吃点老本。

即使,现在的阿迪,名义上是国外进口的,可实际上,生产地已经变成了印度尼西亚......

但是,阿迪他毕竟是阿迪啊,只要这个品牌还在,国内就还是有人会认可,还是会继续买下去的。

可这一切,都随着2020年那场疫情的到来,彻底改写了。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后,各行各样都受到了冲击,人们关在家中,不出门购物了,顶多就是网购一些生活必需品,作为运动品牌的阿迪达斯,自然要受到冷落。

大家都不出门了,天天搁家呆着,为啥还要买衣服买鞋,顶多就是买两双拖鞋,为啥还要去买运动鞋,难不成在家里跑步啊?

所以,一时间,阿迪达斯销量骤减。

这时候,最着急的是谁啊,当然就是阿迪的CEO罗思德。就是文章封面上那哥们。

销量下降,直接带来的就是门店积压了大量的库存,财政吃紧,公司压力骤增。

这时候,罗思德看到了中国疫情首先控制住了,才用了两个月时间,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就给恢复了。

于是,他就大胆的,做出了一个决定。也正是这个决定,造成了今天阿迪衰落的局面。

那就是——把所有积压的库存全都运来中国。

库存这么多,平摊到下面的每个经销商手里,那都是平时三四倍的货量啊,卖不出去,可就全砸手里了,资金就是个大问题。

于是,阿迪中国,开始了丧心病狂的打折促销。

尤其是那一年的双11,阿迪的价格战更是打到了骨折的地步,儿童T恤50一件,童鞋100多,运动鞋200,男士连帽衫300,而且,还能买一送一,网上商城还有满减和精美礼品......

中国市场,的确是潜力巨大啊,短短一年时间,就给阿迪达斯在世界各地,所积压的库存,全部都给消灭掉了。

数据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阿迪达斯在中国增长率超过150%。

阿迪的体量本来就那么大了,还能逆势增长这么多,真的是丧心病狂。

只不过啊,在巨额增长的业绩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那就是消费者心中的打折预期。

你之前都已经这么便宜了,那么,现在,你怎么还不降价呢?之前你都可以一双鞋200多了,现在你说你恢复原价500,凭什么?

说句难听的话,消费者被“惯坏了”,原本还算是比较高端的阿迪达斯,现在在大家心目中,已经成了动辄可以打五折的便宜货。

当之前我们所说的品牌影响力,开始逐渐崩塌的时候。这下,麻烦来了。

而且,就在2021年,还出现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那就是新疆棉。

当时西方国家多次造谣新疆问题,并且,很多国际大牌纷纷开始抵制新疆棉。当时很多人都知道,HM事件闹的沸沸扬扬。

可实际上:这阿迪达斯,居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宣布要抵制新疆棉的。

这下,可就有点吃饭砸锅的味道了。

疫情爆发了,你全球积压了大量的库存,全都运来中国,这没关系,给我们打折,中国人愿意买。

可是,我们前脚刚帮你解决了危机,结果,你后脚就来这么一手。

真以为自己吃饱了,赚了俩钱,就不知道路该怎么走了?晃晃悠悠,还想碰瓷新疆棉?

所以,从这一刻开始,阿迪达斯的危机,彻底降临了。

新疆棉事件后,几乎所有国产运动品牌都迎来了爆发增长,而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陷入了萎缩。

一方面,你阿迪达斯随着之前的那一波打折,品牌调性已经荡然无存了,另一方面,又因为新疆棉事件,在国人心目中的好感度大跌,有很多人开始不买了。

阿迪开始着急了啊,因为如果有10%的人选择不买,那么,如果这时候要保持业绩不下滑怎么办啊?

只能用销量去换取利润,你的销量必须要提升10%甚至20%以上,才能追平之前的利润,对不对?

那么,怎么提升销量呢?只有一个办法,还是打折。

好嘛,你也是打折,短期内销量虽然是会有小幅度的提升,可是,你的品牌调性再一次下降了啊。

品牌影响力没有了,那样买的人就更多了。你就只有继续打折,让利换取销量。于是,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其实,阿迪在2020年后,是想往回收价格,维护自己的品牌调性的。毕竟钱也赚到了,牺牲一点销量也无所谓。

可没想到,新疆棉事件一出来,他们不得不被动降价,以此来重新获得消费者的支持。

于是,这价格,雪崩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当降着降着,阿迪的价格足够低。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正品的阿迪和莆田鞋的价格,居然是一样的时候,你猜他们会怎么选择?

阿迪的质量近些年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什么环保胶水啊,出了店就开胶的事情,层出不穷啊,而且,还店大欺客,售后态度非常差。

相反,我们莆田那边出产的鞋子,水泥地上随便摩擦,上山下河无所不能。

要品牌没品牌,要质量没质量,而且,你他妈还带头抵制我们新疆棉。请问,谁还会继续买你?我转头去买安踏,他不香吗?

于是,在这种趋势下,安踏刚刚发布2022年半年报,安踏集团上半年营收259.65亿元,同比增长13.8%。收入体量相当于1.1个耐克中国、2.1个李宁公司和2.13个阿迪达斯中国。

这是安踏第一次超过耐克和阿迪,登顶中国运动品牌的王座。

在大幅度下滑的业绩,以及逐渐萎缩的市场,还有那丧失殆尽的品牌力面前,阿迪CEO终于开始反思了。

是的,老外也学会了反思。罗思德终于承认:

我们,在中国犯了错误。

我不知道,他所说的这个“错误”,是不应该点头抵制新疆棉呢,还是当初不应该降价那么狠,反正,中国市场已经不会再给阿迪达斯第二次机会了。

于是,在这种压力下,罗思德宣布提前三年离职。

要知道,德国人的公司是很少会更换CEO的,除非是出现重大错误,无法挽回的那种。

就拿阿迪达斯来说,从1990年到现在,30多年来,他们一共才换了3个CEO。可见,这回罗思德是真的把阿迪给伤的不轻,没脸再继续待下去了。

其实啊,你一个卖鞋的,好好卖鞋不就行了吗?做好产品,提升品质,没事碰什么政治呢?

这不就正应了那句老话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啊不,你们这应该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鞋。

而且,还是被美国人给尿过的石头,真臊。

}

近日,H&M集团在其官网发布的一份声明引发关注,该品牌以所谓“强迫劳动”的谣言为借口,声称将“抵制新疆棉花和纺工厂”。

3月24日,微博@共青团中央 一连发博6条,对此“越级碰瓷”行为表示强烈谴责:一边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痴心妄想!

H&M声明中,提到“BCI已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因此H&M产品所需要的棉花将不再从那里获得”,这个名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BCI)”的组织,同样引发广泛关注。

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事实上,这一组织中的会员不乏一些全球知名品牌,这些品牌也曾发表过和H&M相类似的声明,在涉疆问题上无端指责中国,打压新疆棉农和棉花产业。

“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

Initiative)全称是“良好棉花发展协会”,自诩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它制定了相关标准,要求会员必须使用它们认为符合标准的棉花,才能使用BCI标识。除了所谓“环保标准”,BCI鼓吹所谓“提倡体面劳动”,该组织凭空捏造新疆棉花生产中存在“强迫劳动”的谎言,借此封杀新疆棉花。

截至2019年底的数据显示,经过BCI认证的“良好棉花”占到了全世界棉花产量的1/5。

和QS/ISO等生产质量认证体系不同,尽管BCI强调唯有其认证通过的棉花才有资格叫良好棉花,但这个良好的标准里什么都得好,就是不需要质量好

来看看所谓的良好标准都是什么:

将对作物保护措施有害的影响降至最低、高效用水与保护水资源、重视土壤健康、保护自然栖息地、关心和保护纤维品质、提倡体面劳动、运行有效的管理系统。

只要他们觉得你是爱环保、讲人权的良心商人,良好棉花的组织大门便向你敞开怀抱。

那该如何让远在欧洲的环保人士们感觉到你为了棉花环保事业尽心尽力的诚意呢?当然得靠欧元。

BCI高举环保大旗,收钱的对象从上游棉花商,中游纺织厂,到下游零售店全产业链一网打尽。

BCI还特地明确,对基层棉农不搞会员制,不收取任何费用,只需“确认过眼神”,你就是经认证过的良好棉农。

与其强行刮农民油水招致强烈反弹和抵触,索性不做产业链基层,还能换来一个超然的地位和体恤棉农的好名声,岂不美哉。

那么,为什么BCI这个一不控制产能、二不掌握技术、三不接触市场的NGO能在棉花界大行其道?

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背后支持

我们从BCI的发展历程说起。

BCI脱胎于2005年世界棉花基金会(WWF)一次圆桌会议的倡议,坐落在各种国际组织总部的集中所在地瑞士。

在欧洲,尤其是北欧,在环保议题上,政治正确氛围极其浓厚。BCI初期坚决贯彻高举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旗,自然获得不少响应。

可基金会毕竟是个非营利机构,人财两缺,想要干大事,就需要“金主”支持。

正在BCI一筹莫展之际,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粉墨登场。

美国国家开发署自称其为贯彻美国外交政策支援非军事项目的独立机构,实际则约等于FBI的马甲,资助反对派、贿赂官员、带节奏煽动民众的新闻屡见不鲜。可想而知,能被USAID“看上”的项目,目的自然不止支持环保这么简单。

在美国金援到位后,BCI的宣传更有了底气,随后不久,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玛莎百货、美国的Levi’s牛仔裤、耐克、阿迪达斯等纷纷跟进,加入BCI联盟。

在这些掌握大量采购和终端消费者的全球性企业的加持下,BCI推进环保理念更加顺风顺水,良好棉花认证的含金量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很多消费者会觉得,有着环保加成的棉花即便质量不高人一等,至少也能凑合用吧。

然而,以加入BCI的H&M品牌为例,有时甚至连基本的质量要求都做不到。

那么假如没有BCI认证会如何呢?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影响,即便有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作为BCI的重要金主之一,美国作为全世界三大主要产棉国,目前仅有6%的棉花产能获得了BCI认证,反而天天被黑的体无完肤的中国新疆,却有15%的棉花产能获得了BCI认证。

BCI宣称,其主旨在于使全球棉花的种植及生产更有利于棉农,更有利于种植环境,更有利于该产业的未来发展。可说来可笑,其一段时间以来的所作所为,分明严重损害了新疆地区棉农的利益以及棉花产业的发展。

去年9月,当时为大选着急上火的特朗普政府疯狂炒作涉疆议题,反复污蔑抹黑新疆存在所谓“强制劳动”现象,扬言发布“新疆棉花禁令”,禁止由中国新疆地区的棉花制成的部分或全部产品。

今年1月13日,据路透社报道,就在离任下台前夕,特朗普政府还操弄“强制劳动”这一借口宣布禁止进口所有来自新疆地区的棉花和番茄产品。

而在2020年10月,BCI曾发布一则新闻稿,并于2021年3月重新编辑过,其中同样宣称新疆地区存在“强制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的现象,这不符合该组织的行为标准,须立即通过吊销或拒绝BCI许可证来处理。从2020年3月起,BCI就暂停在新疆地区发放许可证,因而新疆的优质棉花也不再获得BCI许可证。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3月1日,微信公众号“BCI良好棉花”(账号主题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又发布了一则关于新疆问题的重要申明。

其中称,近期BCI上海代表处收到之前部分新疆执行合作伙伴的问询函,在此郑重申明,BCI中国项目团队严格遵照BCI的审核原则,从2012年开始对新疆项目点所执行的历年第二方可信度审核和第三方验证,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

截图来源:微信公众号“BCI良好棉花”(2021年3月1日)

这则声明是否代表BCI总部官方意思,声明及之后并未有更多明确信息说明。但这让我们看到了极为魔幻现实的一幕,一边是欧美政客们纷纷无端抹黑新疆,BCI的中国代表处却急着给新疆正名。

BCI,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就在3月24日事件发酵之际,当天晚间,H&M品牌中国官方微博又发布了声明,拒不认错。声明宣称,H&M集团一贯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管理我们的全球供应链,确保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遵守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承诺如《经合组织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准则》,并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

图片来源:微博@HM中国

在大家的眼里,对新疆的印象可能主要都集中于大盘鸡,烤全羊,葡萄干等旅游相关产业。

然而新疆真正的支柱产业其实是棉花和番茄种植。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又是全国唯一种植补贴地区,新疆的棉花产量一直占据全国产量的绝对多数。以2020年为例,新疆棉花产量占据了全国总产量的87%,全世界的20%。欧美制裁中国,总盯着新疆棉花不放,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打蛇打到了七寸。

新疆的棉花质量仅次于埃及长绒棉,位居世界第一梯队,然而比起中国棉花占世界25%产量的地位,埃及棉花的产量仅占全世界的0.4%,在国际市场几乎忽略不计,因此新疆棉花是各类终端产品原料的不二之选

那么如果新疆棉花被制裁后到底是谁受益呢?放眼世界棉花市场,全世界目前棉花的竞争格局极其稳定,中国,印度,美国分别占据棉花产量前三位,包揽了约70%的总产量。

中国有着庞大的服装行业需求,是棉花的进口国,进口棉花一半来自美国,剩下的主要来自巴西和印度。

印度尽管也有庞大的国内需求,但由于棉花产量近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且服装生产能力实在是不尽如人意,依然是棉花净出口国,主要出口对象为中国。

美国由于衣服主要都“MADE IN CHINA”,反而对棉花没什么需求,80%的棉花都选择出口,主要目的就是中国。

因此可以发现,由于基本不存在棉花出口,欧美所谓的抵制新疆棉花并无明显效果。但是这时候,美国国际开发署提前埋下BCI这枚棋子开始发挥起了作用。

由于BCI的规定良好棉花联盟的成员在产业链所有环节都必须使用认证过得良好棉花,而现在新疆棉花被BCI取消了认证,考虑到BCI联盟内有诸多全球性消费品企业,也就是说BCI以一个非营利性组织的身份替美国在主要世界市场执行了美国制裁,切断了新疆棉花用于生产出口外贸服装的渠道。

根据行业数据,2020年四季度,在贸易战制裁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服装出口额依然达到了485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据1/5份额,约为80亿美元。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下去岂不是让制裁得逞了吗?

并不见得,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特朗普政府就威胁要制裁新疆的棉花和番茄,并在12月初正式落地。

在拜登政府上任后的1月14日,更是变本加厉扩大制裁覆盖面到全新疆的所有棉花和番茄。

业内对此有了充分的时间准备预案和消化预期。反而,H&M这次“越级碰瓷”行为更令人震惊,毕竟,H&M的衣服纯靠代工,没了中国工厂替他代工,恐怕不需要大家抵制,过一阵自然就得被迫关门歇业。

得益于双循环的大政策和企业自身开拓内需市场的韧性,两个月过去了,中国纺织行业内并没有出现哀鸿遍野的迹象,这也是安踏敢于第一时间退出BCI联盟的底气。

图片来源:微博@安踏体育

美国屡次三番拿新疆说事,每次言必称“强迫劳动”,最后拐弯抹角的要封杀新疆棉花,如今甚至发展到启用非营利性组织助阵,这一幕有没有特别的熟悉?

没错,美国对华为和5G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封杀华为5G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惜一切力量打压。

那美国为什么要像针对华为那样针对棉花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不同于5G的威胁,中国在棉花领域已经切切实实取代了美国的国际定价权。

曾经在20世纪,美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棉花生产及出口国,但是早在21世纪初,中国就后来居上成为世界棉花的第一生产国。

由于美国有先发优势,金融衍生品又极其发达,棉花的全球定价权依然在美国洲际交易所(ICE)。

发展才是硬道理。没过几年,从棉花上游生产,中间的纺织加工,再到下游消费,中国顺利通关了棉花产业链,这时候,主导定价权自然便被提上了议程。

随着2004年,郑商所推出棉花期货,虽然一开始还是磕磕绊绊,但是经过不到十年发展,中国早在2012年已经取得棉花定价权,成为事实上的世界棉花交易中心了。

不仅被夺走世界第一,连定价都失去了主动权,可是这还不是最让美国着急的地方。

更为要命的是,新疆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种植和纺织业。

凭借着原材料和电价的优势,新疆有的放矢针对东南沿海的纺织服装做产业承接。截至2019年底,备案的企业便高达3251家,实现了当地新增就业13.5万人。

视频来源:微博@央视新闻

产业转移从来不是孤立的,服装产业有着许多上下游延伸,随着服装厂搬迁到新疆,很多产业链配套也随之而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真真切切改善了当地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可以在扶贫新闻里看到采访新疆维族纺织女工的画面。

更为关键的是,曾经很多人以为只存在于美国和东北大地的农业机械化,在新疆北部地区的棉田覆盖率早已在九成以上。南疆地区的机械化率也在逐年增长,无人机喷洒农药对于当地的农民已经是轻车熟路。

在产业扶持+科学技术的加持下,新疆不仅棉花生产效率节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满意度也依托棉花产业链蒸蒸日上,欧美政府挥舞着关税大棒,依然挡不住民众对“MADE IN CHINA”买买买。

新冠疫情导致美国矛盾日益激化,中国经济依然蓬勃发展,以往只有美国赢家通吃,现在怎么让中国占了上风?

拜登上任后,无论是阿拉斯加会议,还是联合盟友反复点名新疆和制裁新疆棉花,全都不出人所料——告诉全世界,美国又回来了。

可是,中国人从来不吃这一套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2年nike现在用新疆棉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