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猪吃虎出丑态打一肖?

1.扮猪吃虎的铺垫和前提:

小节一开始,洪胜海告诉袁承志要未来的风险所在,各种可能劫匪存在。然后袁承志反应是无所谓的样子,表现出一种自信。

整体来说是一种铺垫,让读者调整高潮模式。

在暗示未来故事的走向,那就是要有人劫道了。作为读者,就开始对后续情节有了期待,有了预期。说白了就是读者明白有不长眼的找上来了,主角要揍人了。

读者自身建立起来的对主角的信心是大前提。

读者之所以通过铺垫有了期待的预期,而不是担忧的预期,是因为什么?是因为读者已经建立起来了对主角的绝对信任和信心,否则他会因为未来的劫匪而担忧,而不是期待。

这种信心来源自于哪里?来源于前期作品里作者通过叙述描写传递给读者的信息,这是作者必须要做的。没有主角实力展现,读者永远不会有期待感。

金庸是这样给读者建立信心的。他一方面,通过各种战例和袁承志的师承,告诉大家人家是正宗中的正宗,名门中的名门,弟子中的顶尖儿。另一方面,侧面通过对木桑,穆人清,归心术这样的大宗师巨匠的介绍,告诉读者,主角比他们差不到哪儿去,所以读者自行脑补,小小的毛贼又能翻起什么大风大浪。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金龙帮的焦公礼和程青竹,褚红柳,沙通天进行对比。

2.骚动一下读者的心。

接下来就扮猪吃虎?这不科学,快枪手不是好习惯。看金庸如何写的。

接下来,点子来了,探路的点子。并且他们还肆无忌惮地旁若无人地,放佛已经得手了一般,开始瓜分袁承志的财产了。具体表现在往青青身上画记号,以及大佬争执妥协最终形成共识。

这里并不是说刻意地将对手描写得多么弱智,而是说他们认识事物方面有了错位,有了误区。这一点儿读者肯定不会存在的,于是在读者和劫匪心中袁承志的实力,形象是完全不同的,于是作为上帝视角的读者不禁地会感到这帮劫匪可笑,而且还可怜。于是继续期待着后续情节,主角虐他们自然值得期待,但是他们全面认识事物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丑态,也值得期待。

3.深化一下智商捉急,顺便复杂化矛盾

接下来依旧不算是扮猪吃虎。金庸写到,双方相遇之后,袁承志戏弄对方一番,这时候,程青竹出场了,他不是山东地界的大佬,没有参与分赃,所以要和山东人硬拼。并且强盗有强盗理论,说实话他那套理论我真觉得好玩,这算是金庸随手扔了个包袱,大家先笑一笑。

随后,褚红柳又粉墨登场了,金庸写这一段用的是正常的人情练达。比如合纵连横,比如沙通天和褚红柳自己的小算盘,都写得非常到位。

最后,三方议定,比武分财。其间袁承志继续插科打诨。

请注意一点儿,如果没有袁承志存在,人家一点儿都不智商捉急。但是正是因为袁承志存在,他们自身算盘打得越响,读者越会感觉这帮人智商捉急。因为,无论他们干什么,心里愿望再好,最终也只是空欢喜一场。这一点儿读者内心中最明白。

所以,金庸非常注意读者的感受。这时候,读者是不是期待感更强了。

之所以要矛盾复杂化,是因为,

越是复杂,最后越是让人觉得好笑。

越是复杂,后期越能体现主角的存在感。

越是复杂,故事性越强。

接下来就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场比试了。有详有略,大体都是略写。请注意,现在金老还酝酿着扮猪吃虎,所以比试不宜过长,否则会抢了扮猪吃虎的风头。

大体以阿九出场的时候描写比较详细,还有就是程青竹和沙通天两强比试之时比较详细。其中程青竹和沙通天的比试,用的是胜败难明血腥模式,这为之后的大乱埋下一个引线。

同时成功刻画出来唯利是图,不顾廉耻的褚红柳的形象。阿九大败,褚红柳下死手。

在这里,金庸着笔墨于褚红柳,主要是给袁承志青青帮阿九提供一个理由。

当然,对阿九的重点描写,也是因为她是女主。

扮一次怎么够?先来小包袱

袁承志救阿九,实际上已经是扮猪吃虎模式形成了。只不过这次扮猪吃虎主要是为了先给读者点儿甜头,顺便给对方一点儿暗示。

事实上,成功了。双方在袁承志救下阿九之后,都猜测,这是偶然还是有意为之。对方有了疑惑,读者乐坏了。傻帽,还没看明白,这才叫高手!

之所以这样写,主要是不让高潮一次来临,循序渐进,给读者回味的空间,同时,不让文章成为快枪手。所以,来一次小的,也是扮猪吃虎。

双方比武完毕,然后就开始分东西了。这时候就真正触及到了袁承志的利益了。还伪装?还扮受?读者也不答应。

于是,袁承志开始插科打诨地跟褚红柳理论。同时展露了各种扔人神技术,绝顶轻功,实力露了一大半。无奈,褚红柳这厮眼光差得离谱,愣是没看出袁承志的底子,于是袁承志继续猪相。不过此时他已经不敢小觑袁承志了。

但是,也有眼光毒的。程青竹算是一个,他让阿九小心。这时候才意味着袁承志实力暴露了。

扮猪吃虎模式最终成型了。以他展露出来的实力,无论是方人马都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也正是因为褚红柳还不服,所以金庸要借助程青竹之口,明确告诉读者,各方已经对袁承志足够重视了,他的存在感已经有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扮猪吃虎就要写效果了。到底算不算扮猪吃虎?

1.效果一,袁承志前后差别,一改之前插科打诨的穷酸模样,施展轻功,扔人神技,震惊全场。受到重视。

2.褚红柳亲自询问袁承志的师承,想找台阶下。同时想以武力制服袁承志,最终出丑。

3.程青竹认为袁承志是高手,让阿九小心。可见对袁承志的足够重视了。

4.沙通天让手下围攻袁承志。

5.阿九得知袁承志会武功,内心中的那种春心荡漾。英雄救美啊,原来他不是偶然救了我(声音调成李玉刚模式。)可以感受到,阿九心中那种情绪。

对比之前,大家伙认为他是个文弱书生,一直臭蟑螂,就连阿九也认为这人不通人情。这样的惊天逆转就是扮猪吃虎了。

当然,画龙点睛还在于,他最终弄得褚红柳下不来台,顺便救了程青竹一命。

好多都市文扮猪吃虎桥段的结局无非是,一招干掉对方,全场惊呼,各种跪。然后剧情嘎然而止了。

金庸不是这样写的,主角将褚红柳逼到了绝境的时候。又引来了另外的矛盾,故事开始向另外的东西延伸。

连贯,衔接,不戛然而止。

于是,褚红柳站在大箱子上,高喊官兵来了,一场闹剧似结束,其实又有了新的开始。

事实上,袁承志帮助两帮强盗杀官兵这一段,也是扮猪吃虎的一部分。这时候,原本想要劫袁承志的那帮人,视他为救世主一般。

等到得知他是袁崇焕的后代的时候,又是各种的敬仰。

扮猪吃虎,可谓是网文屹立不倒的伟大桥段之一。不管你认为不认为剧情狗血,你都会写,不管你喜不喜欢狗血,都会读到。本文将以名家名著的解析扮猪吃虎最完整版的套路。以供自己和大家学习。

之所以以这为例子,主要是因为这段非常完整,堪称扮猪吃虎的典范。也因为这一段支线比较少,易于学习。

金庸大块头的书,爽点,扮猪吃虎也有,比如天龙里面围攻少林寺那一段,但是他的塑造非常复杂,支线较多,相对来说爽的原因也很复杂,不易于解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拍出丑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