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人体健康的空气湿度是多少?医学

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考前仿真模拟题及答案

  1.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

  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3. 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

  B.参与研究的数目

  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

  D.总体的统计指标

  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

  4.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A. 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5.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B.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6.抽样误差的定义为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7.在统计学中,定性因素是指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9.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5,下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

  A.0一,5一,10一,…

  C.一5,一10,一15,…

  E.5一,7一,9一,…

  10.用变异系数比较变异程度适用于

  A.相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B.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小

  C.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D.相同指标,标准差相差较大

  11.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

  12.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13.正态分布是以

  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偏态分布 15.变异系数表示

  17.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19.某数列1,3,5,6,3,描述这5个数的大小,用什么指标较合适

  20.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90%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u的范围是

  21.比较1995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

  22.在以下基本抽样方法中,哪一种的抽样误差最小

  23.下列哪些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关键的措施

  A.发动整个社会广泛参与

  B.实施初级卫生保健

  C.增加政府对初级卫生保健的投入

  D.普及全民健康教育

  E.提高全民族素质

  24.当今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A. 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

  B.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

  C.有职业致病因素接触的人群

  D.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

  2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临床医生从个体获得资料,流行病学医生从群体获得资料

  B. 流行病学医生擅长统计学,而临床医生不擅长统计学

  C.临床医学主要与疾病的治疗有关,而流行病学主要与疾病的预防有关

  D.流行病学医生研究疾病的原因,但不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临床医生对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都得研究

  E.流行病学医生研究不同人群中疾病频率的差别,而临床医生研究人群中个体的疾病状况

  26.在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和对照组中进行血型分布的大样本调查,血型分为O、A、B、AB型,为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血型分布的差异,需要采用

  27.下列哪一项关于选择偏倚的描述是正确的

  A.增加样本大小能减小选择偏倚

  B.由于存在“健康工人效应”使研究职业人群时不能避免选择偏倚

  C.定群研究中不会存在选择倔倚,因为开始研究时选择的对象都是无病者

  D.如果病历来自一所医院,对照来自同一医院,则可以避免选择偏倚

  E.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定群研究更易发生选择倔倚

  28.选择一个能恰当地概括、描述定群研究基本特征的最佳答案

  A.调查者必须在调查开始时就分清人群和队列

  B.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C.调查者必须得到病例和做适当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并能发现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

  E.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29.决定测量偏倚的主要因素是

  A. 可靠性和精确度

  B.真实性和死亡率

  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D.特异度和敏感度

  E.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

  30.下列哪种方法最能说明定群研究中失访所致的选择偏倚

  A.用相对危险度而不用绝对危险度来测量效应

  B.努力确定失访者与未失访者在危险因素上有没有差异

  C.选择混杂因素分布相同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使两组的失访情形没有差异

  D.如果能很好地预计失访情况,则可通过增加原始样本的含量来消除预期失访的影响

  E.上述答案都不对

  31.计算平均潜伏期宜用

  32.特异危险度是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牢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33.队列研究中,队列的成员必须

  A. 有相同的暴露史

  D.经历过同样的时期

  E.居住在同一地区

  34.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

  A.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

  B.在戒烟和至今仍在抽烟的男子中调查肿瘤的相对危险度

  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

  D.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

  E.调查以往患病率的趋势,以便预测将来疾病的发生

  35.对绝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有

  C.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D.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

  E.选择没有疾病的人口做对照

  36.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感染率

  A.(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B.(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

  D.(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E.(某一时期内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

  37.学习卫生学最重要的是要懂得

  A.个体患病与环境的关系

  B.扩大视野,提高认识疾病的原因

  C.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

  D.疾病是怎样在人群中流行的,应当怎样预防

  E.卫生学是医学知识中不可缺少的

  38.下列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中,哪种说法是错的

  A.水中氮磷含量增加

  B.水质感官性状恶化

  C.溶解氧急剧减少

  D.水藻类大量减少

  E.水中微生物死亡

  39.一般说环境因素是指

  A.地质性、化学性、生物性

  B. 化学性、物理性、地理性

  C.生物姓、物理性、地质性

  D.化学性、地理性、地质性

  E.物理性、生物性、地质性

  40.气象条件的诸因素为

  A.气温、气湿、气流、微波、气压

  B.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气压

  C.气温、气湿、风向、热辐射、气压

  D.气温、水蒸气、气流、热辐射、气压

  E.气温、水蒸气、风速、热辐射、气压

  41.地方性疾病主要是指

  A.区域内的传染病

  B.自然疫源性疾病

  C.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E.种族遗传性疾病

  42.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各项,但不包括

  C.受害的人群数量

  E.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43.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常用下列哪项表示

  45.一年之中常发生气温逆增的季节为

  46.城市大气CO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47.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为

  48.光化学烟雾引起人体最主要的反应是

  C.呼吸困难、窒息

  D. 眼鼻咽及呼吸道粘膜刺激

  E.刺激性干咳和吐血

  49.关于二氧化硫对健康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A. 上呼吸道刺激作用

  D.引起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50.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后可引起多种危害,不包括

  A.损害周围的农作物

  B. 形成酸雨,使水质酸化

  C.危害森林,破坏植被

  E.致敏、致癌作用

  51.饮水中六六六、DDT标准制订的依据是

  A.慢性蓄积作用及致癌作用

  B.慢性蓄积作用及致敏作用

  D. 恶化水质感官性状

  52.钦水氯消毒时,接触30分钟后,游离性余氯不得低于

  53.饮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A.去除水中有机物

  B.保证感官性状良状

  C.去除部分悬浮粒子

  E.以上都不是 54.城市污水可以按下列哪项要求加以利用

  A.可以作为肥料灌溉农田

  B.处理后才能灌溉

  C.达到灌溉标准后才能灌溉使用

  E.消毒处理后才能灌溉

  55.饮水氯化消毒时,需氮量等于

  B.加氯量×有效氯

  C.加氯量十余氯量

  E.加氯量十有效氯

  56.钦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

  A.不发生消化道疾病

  B.不发生介水传染病

  C.不发生食物中毒

  D.不发生急、慢性中毒

  E.不发生水型地方病 57.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因素包括

  C.青春期发病剧增

  58.慢性砷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C.视野向心性缩小

  D.末梢神经炎、皮肤色素沉着,高度角化

  59.寄生虫卵作为评价土壤清洁程度的指标是

  60.水体中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

  C.氯碱、塑料、电池、电子、工业废水

  D.市政污水和生活污水

  61.预防人群碘缺乏病的最方便且实用的措施是

  A.在食盐中加人碘化钾或碘酸钾

  B.在食用油中加入碘盐

  C.消除其他致甲状腺肿的物质

  D.净化或更换水源

  62.关于土壤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基本因素

  B.土壤的构成和性状能影响微小气候

  C.土壤污染是水源被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D.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可以直接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63.我国常见的地方病有以下各项,不包括

  64.合理营养是指

  B.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D.摄人食物的量不多不少

  E.摄人含有各种营养素的食物

  65.计算氮平衡的公式为

  A.摄入氮=粪氮十尿氮

  B.摄入氮=尿氮十粪氮十粪商源氮

  C.摄入氮=粪氮十尿氮十经皮肤排出的氮

  D.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十(尿氮尿内源氮)

  E.摄入氮=粪氮十尿素氮十经皮肤排出的氮

  66.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如下食物的哪一种

  67.碳水化合物的最主要来源是

  68.下列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维生素

  69.儿童长期缺锌可致以下疾病,不包括

  E.垂体调节机能障碍

  70.以下老年人合理平衡膳食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以动物性优质蛋白为主,数量足而不过多

  C.供给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

  D.热能摄入量适当降低

  E.可多吃点精制糖

  71.关于无机盐与心血管病的关系,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铜比值高时冠心病发病率低

  B.食盐过量可使血压升高,促进心血管病的发生

  C.钙、镁对心脏功能有利

  D.镉、砷可引起动脉壁脂质沉积

  E.镉、砷也可使血脂升高

  72.高纤维饮食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疾病人

  73.对于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多见,其次为化学性食物中毒

  B.食物中毒一年均可发生,但以第二、第三季度为高发季节

  C.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动物性食品占多数

  D.在植物性食物中毒中,谷与谷制品占首位

  E.食物中毒无明显地区性

  74.下列哪种细菌属嗜盐性细菌

  A. 副溶血性毒素

  B.致病性大肠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75.食物中毒与其他急性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 A.潜伏期短

  B.很多人同时发病

  C.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E.病人曾进食同一批某种食物

  76.引起肉毒中毒最多见的食品是

  77.河豚毒素最主要的毒作用是

  A.引起颅神经损害

  B.引起中毒性休克

  C.引起随意肌进行麻痹

  D.引起肾功能急性衰竭

  78.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和流行方面的类似之处是

  A. 中毒食品以奶和奶制品多见

  C.潜伏期短者为l一2个小时

  D.病因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凝集价上升

  79.毒草中毒时,应特别注意

  A.一种毒蕈只含一种特定毒系,有靶器官,故抢救时需认真鉴别

  B.中毒者潜伏期均较短,故应紧急采取措施

  C.任何毒荤均难溶于水

  D.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应集中抢救

  E.白毒伞等致肝肾损害型的毒蕈中毒后,临床可出现假愈期,仍需继续保护肝肾

  80.确诊食物中毒的依据是

  A.多数人集体突然发病

  B.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

  C.所吃的食物中检验出有毒有害物质

  D. 流行病学特点,并尽可能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有毒有害物质

  E.流行病学特点,或尽可能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有毒有害物质

  81.对黄曲霉毒素最敏感的动物是

  82.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病变器官是

  83.食物中亚硝基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

  84.花生仁被黄曲霉污染,最好的去毒方法是

  85.防止N亚硝基化合物,以下哪种做法不妥

  A.防止食物霉变及其他微生物污染

  B.制订标准,开展监测食品中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

  C.在农业用肥与用水中,增加钥肥的使用

  D.控制食品加工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使用量

  E.减少大蒜及大蒜素的摄入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C.计算分析资料,剔除不合格资料

  D.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完整、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数量、代表性和对比条件

  86.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是

  87.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88.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D.行×列表中格子数的多少

  89.X2检验中自由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90.X2值分布的形状取决于

  91.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到什么影响

  B.前瞻性定群研究

  C.回顾性定群研究

  92.“在甲型肝炎治疗中,我们比较某种中药(第一组)和西药A(第二组)、西药B(第三组)的治疗效果,第一组27例病人,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为23例和28例,结果平均治愈时间十标准差在三组中分别为10.3十5.7天、11.0十8.2天、11.9十8.2天,血清学检验结果相似。”这一报道是哪类研究

  93.“为研究咖啡与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联系,我们检查了人群中年龄2054岁的女性7213人和男性7368人,结果发现饮咖啡与总胆固酵、甘油三脂水平在两性中都有正向联系,而在女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酵水平呈负向联系。”这一报道是哪类研究

  94.“我们对204例晕厥病人进行随访,发现总死亡率为14± 2.5%,这些晕厥病人中,53例有心血管疾病史,其死亡率为30±6.7%;54例无心血管疾病史,其死亡率为12±4.4%;另97例病史不明者死亡率为6.4± 2.8%。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晕厥病人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史和病史不明的晕厥病人(P=0.02)”。这一报道是哪类研究

  C.患病率十发病率

  95.测量流行病学联系的强度为

  96.测量发病的危险度为

  97.测量疾病的平均病程为

  98.测量疾病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为 A.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是一项全球指标

  B.每干名活产婴儿死亡在30以下

  C.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全部治疗药物

  D.对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

  E.至少有5%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事业

  99.符合全球初级卫生保健最低限度的指标是

  100.属于全球卫生政策目标的是

  101.属于初级卫生保健基本任务的是

  102.能分析多种不同的暴露因素

  103.能估计特异危险度

  104.能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的是

  A.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增加

  B.空气传播疾病易于流行

  C.病毒、病菌、蠕虫和致病昆虫等大量繁殖

  D.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串上升

  E.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105.臭氧层被破坏形成空洞,可以造成

  106.大气中C02含量增加,可以造成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砷污染食品而引起食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E.黄曲霉毒素食物中毒

  107.死亡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

  108.有毒动植物中毒是

  l09.常见的食物中毒是 110.化学性食物中毒是

  111.某游船上发生了一次胃炎爆发,经调查,得到以下资料:

  食品种类 吃食物者 未吃食物者

  发病 未发病 发病 未发病

  其中最可能引起爆发的是哪种食物

  112.某医生在处理临床资料时,要使用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相对变异指标计算,下列哪些指标合适

  113.某研究者准备通过分析5000人的血压资料以评价该地高血压患病情况,问可以考虑将血压测量值以何种变量类型进行处理

  114.在某项关于吸烟和肺癌的研究中,某医师认为其中的年龄是混杂因子,这里的混杂因子是指

  A.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子

  B.与研究的疾病没有联系的因子

  C.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都没有联系的因子

  D.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有联系的因子

  115.在某项关于饮酒和喉癌的定群研究中,某医师认为饮酒和喉癌两个变量的变化程度存在相关关系,那么可以认为两变量有

  E.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116. 某医师要寻找一个指标来反映疾病与病因联系强度,下列指标中最好的是

  D.致病因子的流行率

  E.总人口的疾病发病率

  117、某地的一项关于男性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大规模研究得出,吸烟者膀胱癌的发病率为48.0/100000,非吸烟者的膀胱癌的发病率为25.4/l00000,根据以上资料,因吸烟所致的相对危险度为

  118.在结核病住院的妇女中,某医师研究了经常性肺部X线检查对继发乳腺癌的影响,发现射线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分别有25%和11.7%的人接受过雷米封化学治疗。如果雷米封可诱发癌症,在分析肺部X线检查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时,下列方法哪个可以排除两组因服雷米封人数比例不同而造成的干扰

  A.只在未用过雷米封的人中比较乳腺癌的发生率

  B.将射线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妇女分为用过雷米封组和为用过雷米封组

  C.进行配比分析,病例对照的比值等于两组中使用雷米封人数的比值,再计算比值比

  D.对射线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使用雷米封的分布情况进行校正,计算SMR

  119.在一篇有关非心肌梗塞病人生存情况的研究报告中,作者比较了非心肌梗塞病人与心肌梗塞病人的某些特征,结果如下:

  特征 非心肌梗塞组 确诊心肌梗塞组

  如果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既往史是心肌梗塞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性别不是其危险因素,则

  A.应将性别分层进行分析

  B.不用考虑性别因素

  C.用既往心绞痛史作为分层因子分析

  D.用心肌梗塞既往史作为分层因子分析

  120.男,15岁,最近出现夜间视物不清,且逐渐加重,全身皮肤干燥,脱屑,该男孩可能缺乏

  121.某村一家8人,吃了自制的豆酱后,l、2天内相继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之后出现视力模糊、复视、咀嚼、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头下垂等症状,但神志清楚,该食物中毒的病原可能是

  D.葡萄球菌肠毒素

  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2242mmHg范围,非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1426mmHg范围内,根据这些资料,可以认为:

  122.将筛检标准值定在下列哪一个范围较合适

  123.如果将筛检标准值定为22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

  A.灵敏度较好,特异度也较好

  B.灵敏度较差,特异度也较差

  C.灵敏度较好,特异度较差

  D.灵敏度较差,特异度较好

  124.如果将筛检标准值定为26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

  A.灵敏度较好,特异度也较好

  B.灵敏度较差,特异度也较差

  C.灵敏度较好,特异度较差

  D.灵敏度较差,特异度较好

  在一项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将性别作为匹配因素,研究饮用咖啡与心脏病的关系,得到如下资料:

  一老年人,78岁,牙齿大部分已脱落,又常出现便秘,每年查体都示高血压,乎日喜爱吃肉类食品。

  128.该老年人的基本膳食应是

  E.可吃些辛辣食物

  129.该老年人应该多进食的食物是

【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考前仿真模拟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

  摘要:研究认为,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古代西藏医学和有关文献资料中,人们对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有了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研究还认为,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虽有不利的一面,但藏族人民世代生活在高原气候环境中,长期的高原生活,世居藏族适应和顺应了高原气候环境,使他们健康地生活在西藏高原。随着藏族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的预期平均寿命也不断提高,所以,只要人们对高原气候环境有一正确认识,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养生健身方法,就能更好地适应高原气候环境。

  环境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环境养生就是利用环境中有利于健康的因素,消除其不利因素,以保障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的方法。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其地势高低、气候冷热、山林湖泊、物产资源及居室明暗与燥湿、宁静或嘈杂、通风好坏等方面因素对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着直接的而且是持久的影响。所以,在西藏高原主动地选择居住场所,调摄自身生活起居,对保持阴阳平衡、气血畅通、脏腑功能正常,以适应高原低氧环境。著名藏学学者丹珠昂奔在《民族研究》上撰文指出:未来藏学研究的走向,应包括对高海拔地区所独特的藏医;对生命科学——气功(藏密气功)等的实践成果;藏民族丰富的高海拔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验;藏民族所居住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的研究①。故基于这一观点,本文结合藏医学以及有关藏学文献拟就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利弊,以及高原气候环境下的养生健身作一探讨。

  一、藏医学对气候环境与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

  地域不同,气候环境不同,对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西藏的古人很早就对这一现象有了认识,藏医最早的文献《月王药诊》中就有气候环境对人体影响的描述,认为在过冷的地方容易患“隆”病。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也认为“严寒凌烈为朗域,炎热干燥赤巴域,润腴潮湿培根域”。这就是说,地理气候不同,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易导致的病症也会不同。在龙树著的《佛说养生经》中,对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长寿论述认为:“自然界的土、水、气等元素,也都甘淳美味,其所形成的食物,涵养人体。”“人体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宇宙间的一切,都会在人体上反映出来。因此,宇宙天地间的任何变化也都会影响人体,而人体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都会影响和作用于其周围的环境。”②还认为,凡多风的处所,则富于隆的因素,热地则富于赤巴;而温地多培根。为了身体健康和人体内食物精微、血液、脂肪、骨骼、骨髓和精七要素,以及粪、尿、汗三种秽物的平衡,就要注意饮食、环境、居住环境及生活制度等。比如,在选择居住环境上,就必须考虑是否合适于自己的体质。凡隆体质的人,就不宜居住于多风的地区,免于加重隆的因素而患病,凡赤巴型的人则忌住热带的地方;同样的道理,培根型体质的人,不宜居住在潮湿之地。而有混合型体质的人当然更要注意选择居所的各种条件了。另外,对一般居住条件则要求不潮湿,居处应通风,最好用地毯防湿。③《佛说养生经》中还认为,由于高原气候特殊,特别要注重因时间、季节之差异而调整饮食,以讲求养生之道。例如,春季由于培根占优势,处在支配地位,因而应多吃麦食、青稞、炙肉、蜂蜜,即性轻、油少、味涩的食物,饮料以蜂蜜、酒、葡萄酒、姜水、红糖水为宜。此季忌食过多酥油油脂。在盛夏季节,宜食大米、酥油及肉,少食麦芽糖,可少饮酒、酪酱、井水、凉奶加糖等,忌食咸味、酸食,更不宜吃胡椒等。④

  从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来说,藏医学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现象的认识,贯串了“人与天地相应”的大系统思想,即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规律与人类的关系中去考察和认识健康现象,从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反应方式上去认识人体健康与否,从而就把人体、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三者在健身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二、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利弊

  西藏高原气候的特点是气压、气温低,空气稀薄,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必然产生影响。在古代,人们就对高原气候对人体影响有了认识,祖国医学《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西北之气,散而寒之”等语。说明西北高寒,对人体的影响。⑤藏医最早的医学文献《月王药诊》中也有对高原气候对人体影响的论述,强调认为在过于寒冷的地方容易患“龙”病(由于气候所致的病)。⑥《卫藏通志》中对西藏高原低氧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有了更详细的说明:当时把受到高原低氧的影响的病症等称之为“瘴、瘴气、瘴历、烟瘴、葛仓(即头痛之意)”。清乾隆56年派大臣福康安进藏时,向当地居民询问过唐古拉山的情况,答曰:“该处山高,阴寒凝结,即成瘴历,雪后瘴气更甚”。认为高原低氧、气候寒冷会加重高山反应。1792年廓尔喀兵犯后藏,被福康安派兵击退,后廓尔喀的降文中记述“去年抢扎什伦布寺,……回来时雪山上染瘴气死者二、三千人”,这就把高原低氧气候加上疲劳造成对人体的影响直到死亡说得很清楚了。⑦日人安辉著的《西藏通览》一书中记载有“隆吐海拔3876米,空气稀薄,人马有登者,数步一休”,生动记述了高海拔地区对人马的影响程度。

  近现代随着高山探险的广泛开展,人们对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专家、学者认为,高原低氧气候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病情。尤其属于世界第三级的青藏高原气候独特,变化无常,这种高原性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西藏高原许多疾病的发生确实与高原低氧气候有直接联系,如天气突变,空气稀薄,寒冷可以引起关节痛加剧,久致关节僵直、变形、活动受限。寒冷的气候,由于日光少,人容易情绪低落,注意力难易集中,食欲和睡眠均出现一些障碍。突然出现的严寒会使人体发生一系列心理、病理变化。寒冷刺激一方面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末稍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另一方面会引起血中纤维蛋白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凝血时间缩短,为血管栓塞创造了条件,寒冷还可激发冠状动脉痉挛。据医学实验,如吸入-23°C的冷空气,心电图便出现类似心绞痛改变。在雨雪增多,湿度增大,气候下降的条件下,常使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的患者感到胸闷、头胀、两眼发肿及全身不适。就1995年度、1996年度,甘南地区发生雪灾,造成人畜共亡的现象,更进一步说明,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也可以按垂直高度来划分,即使在西藏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温、湿度、光照气候要素也不同,对人体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就有所不同,如长期生活在藏南较低海拔的林芝、察隅、亚东、樟木等地的藏民,对水土湿润的环境能适应;生长在藏北高原的牧民,则对寒冷、干燥的气候更能适应,这说明了人体有随着环境的转换而能自行调节的机能。现代气候与保健学研究也表明,西藏高原2000~3000米左右的地区,大多为林区、山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小,冷暖适中;云雨多,利于避暑;植被较好,空气清新;气压也较低,可增强人的呼吸功能;尤其是山区又多瀑布、喷泉、温泉、湖泊、雷雨和闪电,所以空气中含有数量很多的负离子,而负离子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强健神经系统,提高免疫能力的功效,是一种“长寿素”。另外,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较好,没有什么工业污染,空气清新,大气洁净度高,也少有噪音,有的是鸟语花香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藏民族对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有严格要求,正如佛经中观测风水时所云:“房地田地地皆宜,宅水渠水水皆津,近牧远牧草尽美,房木薪木木均佳,筑石矿石石堪夸。”计种如意合相,清楚告诉人们藏族修建每一座房,饮每一口水,牧每一口草,烧每一薪,筑每一石都十分讲究。在西藏的山区、林区的人文气候也非常美妙,具有独特的雪域特色的民风、民情、民俗。藏族民众人情纯朴,勤于并善于劳作,而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俗,都与宗教息息相关。人们为了农牧和狩猎的丰收,为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时时处处都要求得到神佛的帮助和保佑。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人们,长时间为繁重的劳务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所困扰,渴望着有良好的机会和场合,显示自己强健的体魄、健康的身体和嘹亮的歌喉,寻找情人、结交朋友,或在节日里,总是将宗教仪式和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人们借助神祗,手舞足蹈以表达感情,排解困境,治疗疾病,驱赶邪魔。不但鼓起他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且对增进健康也确有益处在拉萨街头,大昭寺八廓街,手摇转经筒转“林廓”的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者。另一方面,在西藏的山区、林区暴力犯罪事件较少,人与人的关系也比较和谐,加上这些地区水质清新,动植物性食品丰富,人们常年食用的都是没有污染的牛奶、牛羊肉等高蛋白食品。所有这一切,都非常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西藏高原这一特殊的环境中也生活着不少长寿老人。以1984年西藏第三次人口普查情况来看,在调查的100多万人口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9792人,90岁以上寿星729人,100岁以上的也有72人,8据统计,这个比例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高于平原省份2~3倍。这些长寿老人大多生活在人口最为集中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包括尼洋河、拉萨河、年楚河、多雄藏布等大支流的中下游谷地,这个谷地是西藏高原的一个“低槽”,沿干流谷地从西到东,海拔较为平坦,耕地连片,水草肥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属于湿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这里气候由于日温差大,而年温差相对我国北方地区要小得多,所以夏不炎热,冬不酷寒,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长寿。另据1998年对拉萨地区人口的调查统计,西藏的人均寿命达到67岁。可见与全国、乃至全世界比较,西藏人民的人均寿命与之相近。长寿的原因,不仅取决于自然环境,还与藏族人民适应了低氧气候环境有关。这种适应包括生理性和遗传性两方面,机体产生的反应是生理性的,而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则取决于遗传特性。藏族人民适应低氧环境,从生物学特点来说,是在高原长期居住后获得的。昌都卡若遗址发现说明,在5000年前藏族先民就生活繁衍在西藏高原上,几千年来藏族世代历经高原环境生活使他们的体格发生了某些解剖或生化上的调整,所以说世居藏族的体格大部分是他们种族起源的自然适应,很大程度上决定某些解剖上的特征,如圆形、丰满的胸廓,称之为“桶状胸”。这种特征能使整个胸腔容积增加,通过换气过度的代偿性使双肺充气增加,肺容量和肺内表面积增大,有利于气体弥散,因而摄氧能力较强。总之,由于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但使世居藏族适应和顺应了长期的高原缺氧的气候环境,使他们很好地生活在西藏高原。尤其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藏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藏族人民的体质更健壮了,抵御疾病的能力更强了,使藏族人民的长寿更加有了保证。

  三、高原气候环境下的养生健身

  养生又称摄生、养性、保生等。藏族先民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到一些养生健身的方法,逐渐认识到在高原气候环境下人自身生命活动的规律。尤其在吐蕃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养生健身的方法。从古至今,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的养生是在藏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如在《四部医典》“论说医典”,“秘诀医典”中,就有不少章节分别叙述了日常的起居行为、季节性的起居行为、临时性的起居行为、合理与适量的饮食、食物禁忌、防老和补养等内容。还强调人人要做到“三点两会”,即生活起居点、维命饮食点、调养方法点和养老延年会、滋补强壮会等。具体方法有:顺四时,节阴阳,调精神,适环境,节起居、饮食,艾炙、按摩(擦身)、气功、药补、运动、音乐等,这些均贯穿于衣食住行各方面。尤其提出要“勤竞行走搓身祛培根”。即要勤于“运动”,可使“皮肤光泽四肢硬”。将体育运动和养生保健结合在一起,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益年延寿,在运动锻炼时,不仅要注意适度不过量且要持之以恒,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方能达到健身之效。

  在高原低氧环境气候下,如何养生,如何更好地适应高原低氧气候环境,西藏古代医学家、养生家还强调整体观念的养生方法。藏医养生家认为,人体是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有机统一整体,养生应从整体出发,主张促进机体的平衡稳定,强调在高原低氧环境下要注意不同季节的起居,增加营养和滋补身体,有病及时治疗。在高原环境下应动静结合,采取适度的运动,可把人体的精神、形体、气息三者能动地结合起来,对机体施加整体性的影响,从而改善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动静结合的养生,还能对旺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加深睡眠,增强体力抗缺氧力,延缓人体衰老和健康长寿是有益的。所以,在西藏高原低氧气候环境下,提倡科学健康的健身运动,与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下,依不同的年龄寻找可选择出更适合于高原低氧环境的健身运动方式,如老人则宜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小,不太剧烈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散步、气功、乒乓球、转林廓等。也就是说必须根据各人的年龄、性别、体质条件、爱好及环境条件而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只要安排合理得法均可达到养生保健之效。目前流行在西藏的各种气功、健身功很多,习者应该选择适合于自身体质状况的功法,方可起到强身健体之效。反之若择不得宜,如属于邪教的“法轮功”,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反而有损于身心健康。故在高原低氧气候环境下,若练气功,修练之人应择而为之。

  综上所述,西藏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有利有弊。只要我们对西藏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有一正确认识,借鉴西藏传统医学中的养生健身方法,结合高原气候环境,以及不同的年龄、体质,采取不同的体育锻炼方法。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养成文明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科学的健身观,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科学的选择养生健身方法,在锻炼中不执着,不迷信,做到有病就医,无病养生,以强健的体魄适应高原低氧气候环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气湿度多少人体最舒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