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一个C和弦,由哆、来、咪三个音组成,叫C什么和弦?

弹奏钢琴等键盘乐器,不仅是只有古典名曲可以弹,还有各种时代和风格的正儿八经五线谱可以弹,还有啊,海量并不断涌现的通俗音乐可以弹,星海音乐学院的辛笛教授不是开发出了以“应用钢琴”为理念的系列教程,还卖得挺火么?有些能力强者,不满足于弹现成的五线谱,要自己作曲,要玩即兴,要弹简谱......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好不热闹。

对了,遇到自己或他人作的曲,或者只有歌词与主旋律的歌曲集,要在钢琴等键盘乐器上演奏,必然会遇到配和弦的问题。如果和弦对了——先岔开,严格而言,对于同一条旋律,配和弦的方案往往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也就是说,可以有多种配法,都达到了衬托主旋律,引导乐曲走向的作用,不同的人有不同配法。配得传统一点,四平八稳一点没有问题;配得离经叛道,剑走偏锋,说不定会效果奇佳。——好了,拐回来,和弦配对了或相对准确,不论相配合的织体,低音,副旋律的复杂程度如何,那只是“比较好听”,“很好听”,和“非常好听”这几种“量”的区别,都属于和谐悦耳的范畴。如果和弦配错了,也是不论相配合的织体,低音,副旋律的复杂程度如何,会进入以“难听”为描述前提的听感评价:失谐,刺耳,怪异,毛骨悚然......均有可能发生。

所以说,要玩好键盘乐器即兴,和在一些和键盘乐器“创编”相关的应用场合,配和弦这一关得要过,而且要好好地过。也就是,要把单旋律弹成完整的钢琴曲,配和弦这一关是必不可少。

那么,有没有什么途径,对键盘乐器演奏水平要求相对不高,又能马上听得到所配和弦出来的音响效果?——有,使用电子琴咯,呵呵。

对电子琴,有没有什么门槛呢?有的,太低端太入门的基本不行。器材的要求如下:

A基本要求:有自动伴奏系统;

B进阶要求:自动伴奏能识别和演奏各种不同根音的转位和弦;

C高阶要求:有基于自动伴奏的主旋律自动和声功能,而且有多种和声模式;

D最优要求:有多种演奏花样的琶音器功能。

这个明眼人一看而知,越高端的电子琴,同时满足ABCD的概率就越大。以国内目前最主流的YAMAHA和CASIO的电子琴而言,只要有自动伴奏功能的电子琴就会有A,价格已经下探到几百块钱的大部分型号。售价一千多的有可能会配齐AB,ABC,甚至是ABCD,再高端,售价更贵的系列和型号,或者是更加专业的编曲键盘,那就更不用说了,功能只会更加完备,音响效果更好,演奏起自动伴奏来,更加有乐队现场演奏代入感。

具体怎么使用呢?不复杂的。还是分开上述的ABCD来讨论:

A使用自动伴奏系统。选择一个琶音音符较多的自动节奏,选择一个主旋律音色,开动自动伴奏功能,指法不太灵光的就只弹C调好了。好,开档——右手演奏主旋律,左手不时点一下自动和弦识别区的琴键,指定一个和弦,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直观地听到两者配合的效果,再出动您的金耳朵去辨别这个和弦配得到底对不对。

B使用转位和弦。这个就稍微高端,对左手部分的弹奏要求就高一些。这样就会使低音部分带有明确走向的线条,而且使和弦的连接更加自然,更加有色彩感和推动力。举个例子,比如邓丽君小姐的首本名曲《我只在乎你》副歌部分那一句:“所以求求,别我离开......”,如果右手弹C调的话,左手的和弦就应该是:Am Am/#G Am/G Am/#F,这四个和弦分别依次砸在上述歌词的粗体字那个节奏点,效果就很好,原版也是这样的。如果不使用转位和弦的话,不管怎么配,听起来总会觉得差点儿意思。电子琴的自动伴奏没有识别和演奏转位和弦的话,就不能在使用自动伴奏配和弦时听到正确和直观的效果,那就只能关闭自动伴奏,用钢琴弹法来实现。

C使用自动和声功能。通常设置了自动和声功能的电子琴,都会有多个自动和声模式可供选择,比如Duet1(密集音符和声),Duet2(开离音符和声),Country(乡村式和声),Octave(添加下八度),5th(添加第五度),3WayOpen(开离和声三重奏),3WayClos(密集和声三重奏),Strings(添加适合弦乐的和声),4WayOpen(开离和声四重奏),4WayClos(密集和声四重奏),Block(添加块和弦音符),Big Band(添加爵士乐形式的和声)等等,任君选择。

使用自动和声功能,所追加的音符,要看右手主旋律弹奏的音符,也看左手弹奏的和弦,这样就能更加容易判断自己的和弦配得对不对。一般自动和声的音色和右手弹奏的主旋律音色是一致的,高端一些的电子琴,自动和声声部的音量,八度,效果器种类和发送量,甚至是音色都可以另外指定,就是说,右手弹奏Flute(长笛)音色的话,自动和声可以使用温暖的 Voice Choir(人声合唱)来与之相配,听起来更有层次感,也进一步增加了和声色彩判断的准确性。

D使用琶音器功能。据我的经验,这个在最终验证整首乐曲的和声效果时,颇为实用。具体操作是:把自动伴奏关掉,使用键盘分割功能,在分割点指定一个钢琴,竖琴或颤音琴之类的音色,根据乐曲的风格或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琶音类型,选择好琶音速度,就可以双手同时弹奏了,弹奏的方法和前面ABC基本一样。这样没有“热闹”的自动伴奏的干扰,也没有某些自动伴奏存在和弦外音的顾虑,一定会听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主要是:

(1)音域更自由,组成琶音的音符可高可低,左手按的音域,就组成该琶音音符音高的基本盘。

(2)完全能识别转位和弦,如果琴不能在自动伴奏模式下识别和演奏转位和弦,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Bug了。

(3)琶音音符的演奏力度完全取决于左手按和弦时的力度,就是说,琶音可以带有演奏表情了。如果使用Arpeggio Hold(琶音保持)功能,在和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不同力度把该和弦砸下去的话,用得巧妙就可以做到各种琶音音符力度的突变和渐变。这个不单可用于检验和弦配得对不对,用来正儿八经地演奏,也不是不可以。

我之前,就用这个琶音功能弹奏过一首乐曲《爱的箴言》,在这里给大家听一下。

所以啊,在配和弦这件事情上,电子琴不单可以帮忙,而且很可能会帮你大忙。如果本文对大家有所启发,很高兴的。有问题欢迎留言共同探讨,谢谢!

文章首发于本人微信公众号“飘韵电音”,有兴趣继续交流探讨,或有意彼此业务合作的知友,也可加本人微信:wonderful_keyboard (注明来自知乎),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电子琴第一个是C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