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你最喜欢哪首歌的改编?


随着湖南卫视、芒果TV和TVB联合打造的《声生不息·港乐季》的开播,“港乐”这个词重回人们的视线。播出的前两期节目中,林子祥、叶蒨文等旧日巨星,李健、刘惜君等今日中坚,单依纯、炎明熹等新生力量,共同唱响《海阔天空》《祝福》等港乐经典。一波波“回忆杀”,推动《声生不息》立刻成为近日音综爆款。
据悉,《声生不息·港乐季》是香港回归25周年献礼节目,借“港乐”重新唱响之际,皮皮狗在收藏的有关港乐类书籍中,选出25本推荐给大家,如果你想重温港乐曾经的光辉岁月,或你正好对港乐有了浓厚的兴趣,不妨找来几本了解一下。
以下书籍皮皮狗只看过一部分,再加上个人喜好的差异,所以本文不对每本书作收藏和阅读指数推荐。每本书的简介均源自网络相关介绍,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亦所列顺序不分先后。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港乐。

1.光辉岁月,不说再见:香港音乐时光书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简介:这是一本记录了香港音乐盛衰史的时光书。知名乐评人毛球(原名苗欣宇)以独特的视角,带领我们穿越30年时空,回到香港音乐的黄金岁月,从第一首流行粤语歌的诞生,到张国荣、梅艳芳、谭詠麟的登顶时代,从天王的光辉岁月,到落幕的孤注一掷,每一首曾经感动歌背后,都有一段触人心弦的故事,每一段关于港乐的动人故事,都是属于你我的共同回忆。

2.当世事再没完美:香港流行乐坛40年

简介:本书把目光放在从公元1974年起整整四十年的香港流行音乐走过的漫长岁月。从无到有,从微小到繁华,从转折到衰微,情势的流变和人物的故事,一些片段一些画面都在字里行间找到情感的归属。“当世事再没完美,可远在岁月如歌中找你”,一句歌词,也是标题,更是全书的中心所在。

3.夜话港乐:有粤语歌就不会有世界末日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本书以细腻的笔端触及港乐的方方面面,如词人林夕和黄伟文,曲作者陈辉阳,音乐人陈奕迅、王菲、杨千嬅、古巨基等,讲述了港乐之所以能在华语乐坛独树一帜的灵魂所在,以及音乐背后的各种故事。

4.夜话港乐2:粤语歌的光辉岁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作者带着回忆重温八九十年代的港乐盛世,回顾过去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经典歌手。从50年代泰迪·罗宾的乐队,到70年代第一代歌神许冠杰,顾嘉辉、黄霑等音乐大师,再到80年代谭咏麟和张国荣“谭张争霸”,90年代四大天王崛起,对半个世纪香港流行乐坛致以最温情的总结与敬意。

5.港式西洋风:六十年代香港乐队潮流

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

简介:六十年代的乐队潮流蜂拥全球,香港的年青人亦赶上这股大气候,纷纷拿起吉他,玩奏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 的平地一声雷,成功掀起本地乐队热潮,随后 Joe Junior & The Side-Effects、许冠杰的 The Lotus 等正式登场,几年间数十支乐队推出过百张唱片,风云际会,谱写了香港流行乐坛的第一页。

6.电视汁捞饭:跳进剧集歌大时代

出版社:非凡出版(香港)

简介:香港流行乐坛能在八十年代攀上高峰,此前实有一个漫长的蕴酿期,当中以七八十年代电视剧推波助澜为重要因素之一,令广东歌得以深入民心,直入骨髓;不少日后红极一时的巨星,包括罗文、关正杰、甄妮以至陈百强,都经历过主唱剧集歌的洗礼。本书重塑当年电视剧歌曲的兴衰面貌,内容触及电视台之间的角力、多部经典电视剧的戏码,以至主唱剧集歌当红的男女歌手发展。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时光隧道,回首剧集歌狂潮。

7.漫游八十年代——听广东歌的好日子

出版社:非凡出版(香港)

简介:八十年代是本地流行文化成形的关键十年。广东歌自七十年代渐兴,逐步注入现代触感,于八十年代开花结果。本书作者在当年的报刊杂志等素材里追本寻源,结合自身聆听经验和成长历程,记下香港乐坛的黄金年代。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描写该10年香港乐坛的起伏变化,旁及八十年代音乐工业的周边情况,全面地将该年代听广东歌的音乐氛围描绘出来。

8.歌影留情——九○后全新视角,重绘八十年代香港乐坛众星风光

出版社:非凡出版(香港)

简介:回首八十年代,本地乐坛多位殿堂级歌星先后登场,对今日的新生代而言,这些名字有点陌生,又有点似曾相识;他们是过去的,却不是过时的,恍似是神话一般的存在。本书作者年纪轻轻,以崭新和多样的手法来表达新生代对香港乐坛的喜爱。书中除了记下这位年青人与不同歌星“邂逅”的緣起,也写下当年不同歌手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专访多位资深乐迷与“〇〇后”乐迷,是以一个全新角度,重塑那个乐壇的辉煌年代。

9.我们的四大天王:九十年代乐坛风光

出版社:非凡出版(香港)

简介:“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标志着九十年代香港乐坛盛世。四位男歌手,从当年初入行的青涩小伙子,一步一步登上舞台顶峰。他们的歌唱事业,不但为香港娱乐文化带来一片风光,更是几代人的成长记忆。作者黄国恩从唱片收藏家的角度细味回顾,“四大天王”的登顶历程,也分享他对香港流行乐坛变化的一些体会。本书点评四人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共68首,首首名作随书回响,点点回忆九十年代的乐坛风光。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简介:作者以音乐人的身份,访问十一位身边的友好及合作伙伴,当中有谈及各自的音乐成长路,亦有各人的音乐分享。从各人的访谈中,可看到香港乐坛的变迁,以及各人在各自的岗位中取得成功的因由。

11.多重奏:香港流行音乐声像的全球流动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简介:本书横跨香港过去四十年历史,以流行音乐为脉络,尝试书写关于身份、记忆、语言的纪录;以本土特殊性为起点,探讨华语流行音乐领域究竟正在发生什么。作者之一周耀辉是从事流行音乐20多年的学者。两位作者从歌词书写、视像制造到粉丝文化、唱片公司、表演场所等流行音乐产业的场域切入,逐步展现和分析香港流行音乐生产、消费和流通各环节。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简介:本书是香港著名音乐人刘卓辉首次出版的随笔录,记录了作者跟众多艺人比如beyond、崔健、何勇、李寿全、艾敬、罗大佑、张学友、黎明、陈奕迅等交往的细节、记忆、音乐创作的故事,以及他几十年穿梭于香港和大陆之间发生的故事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简介:Beyond御用填词人刘卓辉又一力作,带您走近他的填词生涯,走近Beyond,走近香港、大陆乐坛,重温一个大时代下的灰色轨迹,纪念属于逝去日子里的如歌岁月。

14.岁月如歌:词话香港粤语流行曲(增订版)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简介:过去数十年,粵语流行曲作为香港本土文化的重要代表,陪伴香港人走过高山低谷。从七八十年代的光辉岁月,到如今的“粵语歌已死”,唱片业衰落后本土流行音乐该何去何从?回忆中的动人旋律究竟能否继续奏响未来?香港文化研究者,港大教授朱耀伟,携手金牌词人郑国江、卢国沾、黎彼得、向雪怀、潘源良、陈少琪、周耀辉……从歌词出发,与你共话粵语流行曲前世今生。

15.词中物:香港流行歌词探赏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简介:这是一部有关赏析香港流行歌词的入门书。书中按不同角度阐释香港流行歌词,以多元化的知识引导读者立体地捉摸“香港流行歌词”的轮廓。

出版社:非凡出版(香港)

简介:今天粵语流行曲暮气沉沉,动辄就被“已死”?其实近年香港流行乐坛不乏精彩作品,新一代填词人作曲家已是崭露头角,敢创敢试。对比九十年代甚至年代更久远的粵语歌,“新”“旧”两代作品究竟分野何在?在怀缅经典的同时,该如何赏析新时代的粵语歌曲?香港乐评人黄志华选辑过去十年的词评文章,加以修订,为乐迷选出多首值得重新细意品赏的新曲旧词。

17.词家有道:香港16词人访谈录

作者:黄志华、朱耀伟、梁伟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这本“访谈录”尝试一笔一画勾勒出香港流行词坛的地形风貌。在不拟设特定研究目标之下,围绕词人艺术取向、个人风格展开对谈。词人在对谈中以创作者第一身份,回顾和解说自己的作品构思,并分享对于华语流行词坛、音乐工业发展的看法,藉此探讨流行歌词与文学、社会、文化种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全书共收录十六位香港词人与三位香港歌词研究者对谈的现场文字记录,可谓是研究者专业判断与词人创作视角的交汇。

18.香港流行曲:旋律与诗词的冲击

出版社:汇智出版有限公司(香港)

简介:本书主要以香港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粤语、国语流行曲为研究对象,从音乐及文字两方面探讨香港流行曲的创意所在,以及这个乐种在艺术上值得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因由。

19.香港词人词话(第二版)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简介:本词话共分三大部分:上编“以古为鉴及技与道”,从古代词人的作词心得,到粤曲及粤语流行曲的精妙处,意在总结前人的作词之道;中编“六名家话词/词话六名家”,是香港六大词人黄霑、郑国江、卢国沾、林振强、潘源良及林夕的创作经验谈及作品点评;下编“转益多师”,涵盖了一众四十多位职业及业余词人的事迹及经验。

20.词场:后九七香港流行歌词论述

出版社:汇智出版有限公司(香港)

简介:香港粤语流行歌曲,一直展现着香港本土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的丰富性。后九七香港粵语流行曲作为一种流行文化产物,在题材的宽广度上、技艺上、细致程度上,仍存在相当大的探索空间。如果香港粵语流行歌词是一部武侠小说的主角,《词场》便细细追踪他在九七后的成长足迹、细碎步韵、一招一式。不管九七后的香港粤词流行歌词或江河日下,或绝处逢生,或穷而后工,《词场》也要探索它的传奇,留下沙龙心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一生不变旋律一样的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