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邢强去哪里

泰伯网(Taibo.cn)是全球空间科技及其衍生产业的财经媒体,是商业航天、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智慧海洋、智慧地灾、应急安防、核工业信息化、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领域的观点供应商。

世界上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非营利性太空倡导组织,致力于促进人类探索和移居火星。(主席Dr. Robert Zubrin的书《赶往火星》关于原位燃料制造的建议深远的影响了NASA和SpaceX。詹姆斯卡梅隆等众名人都曾加入,伊隆马斯克曾任学会董事)。

国家主食化战略,未来宇航级食品。

火星社会旨在交流,传播和引领人类移民火星新进程,链接火星地球,最终目标是让人类在火星创造出新文明。

探索宇宙,探索世界,让科学探索资讯变得更有趣。

进入空间、发现科学、公益服务、科学传播。

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是依托国家级科研机构,产学研相结合,致力于太空科技探索和空天飞行器研发集成、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宇航发射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

发布与天文相关的一切信息。

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物理学前沿和科学传播。

墨子沙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于2016年起举办的沙龙活动,主要以面向大众的自然科学科普为主,后期还将陆续添加人文、艺术、健康等主题的讲座或讨论内容。墨子沙龙每月一次,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为大家讲述科学的那些事儿。

AstroReality通过科技与技术,为仰望星空的人带来逼真的AR星球模型及周边酷玩。

A.P.C.的含义为: 天文、物理、化学的首字母简称。我们致力于向更广泛的人群普及更全面的科学。公众号不定期推送各种小知识哦,QQ本部在节假日更有多种答题竞赛等活动庆典哦~

《航天员》杂志创刊于2005年10月,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管主办、中国航天基金会支持、北京太空梦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是面向航天界及广大航天爱好者的权威科普期刊。

全球航空航天业内人员和深度爱好者们的交流基地。内容由邢强博士一人情怀创制。小火箭没有体制背景,没有商业运营,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你啦!

《中国国家天文》杂志官方微信,国家天文台主办,特邀顾问李政道。本刊着力于天文人文结合,涉及天文学、空间科学及航天、地理、历史、哲学等。

宇宙、天文、物理、太空等科学知识及资讯的分享科普。宇宙传奇、生命之美、人类文明、科技之光!

“HELLO火星”3D数字太空展。1500平米超大体验空间,揭秘火星探索之旅。6月21日北京中华世纪坛震撼上线!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关于行星科学的一切~

航天相关,文不可无观点,观点不可无论据。

太空精酿,聊航天的地方。

穿行于科学、科幻间的智子;三体世界的广播员。

可以触及的星空和宇宙。不定期与大家分享星空和宇宙的知识,以及行摄感悟。

中国最早的天文社区网站,成立于1999年,这里是牧夫天文论坛的官方交互电子刊。通过本微信公众订阅号,您可以及时了解天文、航天和牧夫论坛的最新资讯,并可深入学习天文器材和双筒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全球华人一起交流分享使用经验。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拜托大家点赞,转发,收藏

}

农历狗年到!小火箭在这里祝所有好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狗年大吉!旺旺旺!

在农历猴年,也就是2年前,小火箭用《猴子,真正的太空探索先驱》一文讲述了猴子和猩猩在地球生物的太空探索事业中起到的突出贡献。在农历鸡年,小火箭用《小火箭讲述飞行器与鸟类百年恩怨史》阐述了人类飞行器与鸟类那缠缠绵绵的过往。(具体内容详见详见小火箭公号内的链接。)

今年,当然还是要继续咱们的生肖系列了!


本文,小火箭就要和大家一起去回顾过往,去看看咱们人类最为忠诚和勇敢的好朋友是怎样在

提起太空狗,很多人可能一下子就能够想到小狗莱卡。实际上,成功进入太空的狗狗不仅仅有莱卡一只,而莱卡实际上也不是第一只进入太空的狗狗。

上图这幅画还是蛮讲究的,画出了4只在地球生物太空探索史上有着突出表现和传奇经历的狗儿。左数第一只应该是贝尔卡,第二只或许是史翠卡,

左数第三只是切尔努什卡,第四只是兹韦兹多奇卡。

看,讲到这里,小火箭已经讲出了5只狗狗的名字了。

苏联总共遴选出了50只太空狗,有的狗儿甚至执行了多次太空任务,加上中国的2只狗狗,这52只太空狗创造了传奇。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这场战争重新塑造了世界的格局并一直影响到了今天。在这次战争中,导弹,这种制导武器诞生。而在V-2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工程师努力摸索尝试,终于使得人类掌握了具备挣脱地球引力的潜力的运载火箭技术。


1944年,准备进行测试发射的一枚V-2导弹。地面保障人员借助云梯爬到高处,对V-2导弹的设备进行调试。


导航设备箱拆开后,可以看到经典的机械式陀螺仪。陀螺仪为V-2导弹创建了惯性导航平台,同时敏感导弹的姿态运动。这样的配置为后来几乎所有的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的导航制导控制设备打下了基础。


1944年,一组准备发射的V-2导弹。


二战结束不久,一枚V-2弹道导弹就像一名被处决的海盗一般,被吊在了特拉法尔加广场的纳尔逊纪念柱旁边。注意纳尔逊纪念柱用达特穆尔花岗岩雕琢而成的典型的科林斯柱式。


1945年,一队美国士兵正在对俘获的一枚V-2导弹进行现场测量。


盟军缴获了大量V-2导弹。


1945年5月27日,美军按照《奥森伯格名单》,开始系统地在德国收集科学家和工程师。包括

在内的100多名与V-2导弹直接相关的设计人员被转移到美军占领区。


到了1945年9月20日,涉及到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的

被转移到美国的纽卡斯尔基地。

苏军在此时也开始收集有关V-2导弹和其他先进技术的资料和设备。2000名一线技术工人、车间负责人、工程师被送上了去往苏联的火车。一同拉回苏联的,还有V-2导弹的生产设备。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枚V-2导弹。美国虽然没有运回太多工厂设备,但是他们带回了大量V-2导弹的关键零件。更重要的是,100多名跟V-2导弹有关的工程师包括冯·布劳恩本人都在美国。

战后不到一年,美国就利用带来的零部件和资料图纸,在德国工程师的协助下,成功装配了80枚V-2导弹。这些导弹被用于各种各样的用途,为导弹弹道学、导弹制导原理甚至轨道动力学和载人航天等学科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实,冯·布劳恩本人也是更喜欢让飞行器为太空探索服务。他不止一次地提到,自己设计的飞行器落到了错误的星球上。而且,在二战结束之前,德国科学家就已经开始用V-2导弹进行一些太空探索活动了。


1944年6月20日,一枚编号为MW 18014的科学试验导弹升空。导弹没有按照通常的弹道飞行,而是一直竖直向上,直至飞到176公里的太空。


按照国际航空联合会的规定,地面以上100公里的地方为卡门线(为纪念

钱学森博士的导师,JPL的首任主任冯·卡门博士)。超过卡门线再往上即为太空。

这枚没有装弹头的V-2成了飞到太空的第一枚火箭,并完美地完成了一次亚轨道飞行。


小火箭通过计算后,认为,V-2导弹的弹翼和弹体结合部位的设计非常优秀,即使在那个没有计算机和非线性流体力学的时代,工程师们还是让导弹拥有了不错的性能。

小火箭这样认为,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工程师也有着同样的想法。于是,他们开始千方百计地把V-2弹道导弹用在太空探索梦想中。

公元1947年2月20日,一枚从美国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升空的改进型V-2弹道导弹将几只果蝇送入卡门线以上,实现了有史以来,地球生物首次进入太空。

哈!最早进入太空的生物居然是小时候生物课本上鼎鼎有名的果蝇!


1949年6月14日,名为阿尔伯特II的猕猴搭乘V-2导弹升空。阿尔伯特II的最大高度达到了134公里,超过了100公里卡门线的高度。

它成为了史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灵长类动物。但是在返回过程中,降落伞没能顺利打开。

很快,阿尔伯特II就成了第一只牺牲在再入返回过程中的灵长类动物。


阿尔伯特II就是坐着这枚V-2导弹(火箭)进入太空的。


当时,齐奥尔科夫斯基老爷子已经去世14年了。

小火箭觉得,他如果有所感知的话,感受应该是比较复杂的。


齐奥尔科夫斯基,作为最早推导出多级火箭方程的人类火箭之父,同时作为一名豪情满怀的灵魂画师(上图为小火箭好友提供的齐奥尔科夫斯基老爷子的手稿,记录了他对于人类在太空生活的设想和他手绘宇航员的神来之笔),他说过: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总是待在摇篮里。总有一天,人类会小心翼翼地迈出大气层,然后挣脱地球的束缚,去征服整个太阳系!

老爷子或许没想到,他猜对了一半:人类的确最终迈出了大气层,不过在这之前,一对儿果蝇在1947年替人类先迈了一步,随后是在1949年的一只猴。

老爷子的话,确切地说是:人类总有一天会跟随着一对果蝇和一只猴的步伐,挣脱地球的束缚,去征服整个太阳系!

在人类跟随的队列中,在一对果蝇和一只猴的后面,还应该加上一只狗。



1961年4月12日早上,哈萨克斯坦草原上的风还有些许凉意。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与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相互凝视着对方握手。

在这一天,他们将与其他火箭工程师一起,创造历史。

咔!且慢!科罗廖夫与尤里·加加林的亲昵握手,还有那深情的凝视,的确是很醉人的场景。


而实际上,在那之前,苏联火箭设计师科罗廖夫早就与上过天空的生物“深情拥抱”过了。

上图为苏联火箭总设计师与地球上第一只进入太空并平安返回的狗狗的亲昵合影。


小火箭好友提供的与近期解密的一批照片展示了苏联早期的载狗航天计划的一些细节。

公元1951年7月22日,德兹卡和吉普赛两只小狗被放入了专门设计的密封舱内,由苏联R-1弹道导弹(V-2弹道导弹的苏联仿制版本)打了一条亚轨道弹道。

弹道最高点高于卡门线,这两只小狗也就同时成为了地球上最早进入太空的犬类。

随后,降落伞成功打开,两只小狗安然无恙地返回地面。

咦?为什么当时科罗廖夫只与一只狗合影了呢?

答:照片是在1952年之后拍摄的,而在1951年9月,德兹卡作为有经验的宇航狗,以指令长的身份与一只名为莉莎的小母狗一同搭乘R-1弹道导弹再次执行太空任务时,不幸遇难。

于是,最早上过太空的那一对狗狗里面,就只剩下了吉普赛。

虽然莱卡并不是第一只进入太空的狗狗,但是她的确是第一只进入近地轨道,绕地球飞行的狗狗,并且是第一只牺牲在太空的狗狗。


当时,莱卡是一只3岁大的小母狗,体重5.95公斤。她一生中用过好几个名字,起初,她被收容流浪狗的工作人员叫做丽萌切卡,也就是小柠檬狗的意思。

后来,她入选太空狗大队后,得名科朵雅薇卡,昵称薇卡。

再后来,这只在训练中因温柔和冷静出了名的小母狗得名莱卡。在东西伯利亚地区,莱卡这个词本身也具备拟声特点,因此,按照西伯利亚人的原意,小火箭觉得把莱卡译作小汪也是可以的。


在工程师们将莱卡放入R-7弹道导弹之前,很多人都满含歉意地吻了小狗的额头或鼻子。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旅行。


含泪的工程师们发誓,再也不去进行任何没有专门设计的返回舱的生物试验了!

小狗莱卡为了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牺牲了自己。这段恩情和这些亏欠,人类不应忘记。


本文是邢强博士原创文章,属小火箭悦读系列。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欢迎朋友圈转发。

欢迎 加入 小火箭 ,进入航空航天大家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25岁的胡振宇,仰着头倚在办公室的老板椅上,想起他在江西九江渡过的童年。窗外的蓝天仿佛跟童年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以往眼前模糊的火箭逐渐变得逐渐清晰起来。这位大众眼中的“火箭天才”、“中国内地首家私人航天公司的CEO”,上过央视,接受过《南方周末》专访,写进过新华社内参,在马斯克刚被中国人所知的年代,胡振宇曾经是媒体的宠儿,他是用来对标马斯克的最佳中国样本。2015年,GQ一篇“22岁、身家1亿、火箭天才、“恐怖分子”……一个创业少年的时代样本”的长篇报道,“农田里造火箭”、“大粪坑里测试发动机”,一些细节的披露,让胡振宇沦为了舆论的笑谈。在开车去见投资人的路上,胡振宇低声告诉我,“曾经在媒体上栽了大跟头,如今需要低调起来”。

胡振宇参加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录制

就在马路斜对面不到2公里的地方,矗立着另外一家火箭公司——零壹空间。5月17日,也就是今天,他们成功发射了一颗OS-X系列火箭。零壹空间CEO舒畅表示,这是中国首家成功发射自主研发火箭的民企。

令不少太空爱好者迷惑的是,就在一个多月前的4月5日,另一家民营火箭公司星际荣耀刚刚在海南的火箭发射场地发射了“双曲线一号”火箭,火箭飞行高度突破100km,最大飞行速度超过1200m/秒。而在媒体报道中,该枚火箭同样被冠以“首枚发射的民营火箭”的名号。

不过,在科普公众号“小火箭”创始人邢强博士看来,这两颗火箭并没有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只能算是火箭的亚轨道试验,对外宣示效应远大于实际意义。

2018年2月8日注定是个不凡的日子。马斯克创立的SpaceX成功发射了现役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箭“重型猎鹰”,搭载特斯拉的火箭驶离地球的视线,开启漫长而孤独的宇宙之旅。马斯克在推特转发的照片,赢得了千万次转发点赞,却深深地刺痛了中国航天爱好者的心。如今新一轮的太空竞赛竟然不是发生在国家之间,而是直接发生在美国的私营航天企业之间。用邢强博士的话说,中国民营航天至少差距马斯克5年以上。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同样,对于民营火箭,爱好者看到的是梦想,专家看到的是差距,政府看到的是机遇,投资人看到是风口,企业家看到的是市场。

据马斯克自己披露,重型猎鹰项目的总成本约为5亿美元。 这比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同类项目成本低了整整一倍。同样的逻辑,如果中国的民营公司自制火箭,成本能够同比“国家队”降低50%以上。多年以来,美国的发射市场多年来由巨头垄断。在2006年,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甚至各出资50%成立了美国联合发射联盟,以贵得离谱的价格帮美国国防部、NASA以及其他组织执行火箭发射任务。于是NASA开始扶植Space X,除了技术转移,未来说不定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都不用了,直接用公司自己的发射场发射。Space X能够在2014年就实现盈利,这跟和NASA签订的发射协议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亦庄,神奇的亦庄。为了拍摄创业太空选题。36氪纪录片导演樊浩前后去了7,8次亦庄。令他称奇的是,这些火箭公司不约而同的都把总部放在了位于北京东南五环的新兴开发区。其实,之所以选择亦庄,是因为航天系统“国家队”一院和三院的办公大楼均设在了丰台地区。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民营航天企业为了争夺体制内人才,纷纷将地址选在了亦庄。

同样是在亦庄,邢强带我们去见了另一家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比起壹零空间的高调,蓝箭采取了相对稳妥策略,用CEO张昌武的话说,2018蓝箭最大的目标并不是发射一枚亚轨道火箭上空,而是试验成功自研的80吨级液体发动机。张昌武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就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火箭将卫星直接送上轨道。

蓝箭CEO 张昌武接受采访

火箭为卫星而生,所以卫星是火箭端最自然而高频的需求。它不是收益之源,却是目前火箭的商业之源。

1500公里外的湖南长沙,天仪研究院的杨峰正在与同事一起解读自研卫星“潇湘二号”发回来的数据。另外一间无菌实验室里,十几名员工在紧张地组装自己生产的第五颗卫星。“这是一个300亿美元的市场,足够我们玩。”杨峰十分看好天仪的方向——利用低成本的商业微小卫星,提供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服务。在2017年第四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上,天仪研究院宣布获得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天仪的进展如此顺利,跟地方政府的支持分不开。在“潇湘一号”卫星发生成功后,长沙当地政府决定给予天仪研究院人才项目500万元资金支持,现场还颁发了30万元的产业专项扶持资金。

天仪研究员CEO 杨峰

给政策、给场地、给补贴,成为了各地政府支持民营航天企业的不二逻辑。零壹空间5月17日发射的 “重庆两江之星”,正是在重庆完成的部分火箭研制。蓝箭航天,则将研制中心设在了陕西西安,4月,蓝箭又宣布将航天智能制造基地放置在湖州市经济开发区,总占地面积近120亩。而“火箭少年”胡振宇,干脆把火箭试验基地设在了山东龙口,每周定期往返山东监督研制进度,成为了胡振宇的日常工作。

其实,在马斯克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射的前几天,2018年2月2日由地产大亨冯仑投资、由零重力实验室参与研发制造的“风马牛一号” 3U 立方星搭载长征二号丁火箭成功发射。用冯仑自己的话说,这是冯仑人生后半场的开场。地产思想家冯仑,如今将事业重心放在了VC上,先后投资了胡振宇的翎客航天和零重力卫星公司。如今,他成了中国第一颗私人卫星的拥有者。

在冯仑看来,中国到了出现埃隆·马斯克的时代了。他甚至还专门在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冯仑风马牛上,为其撰写了一篇名为《胡振宇:一个24岁的火箭公司老板》的文章。

其实,火箭发射是一项风险性极高的商业活动,火箭要是发射失败,炸掉了,分分钟烧掉上千万美元。但在美国,就是有人敢玩火箭,并且玩得起火箭,这背后都是一群对人类有宏大愿景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在支撑着。在邢强看来,2009年马斯克甚至因为火箭发射失败一度面临破产。

“那年是最危险的时候“邢强摇着头感叹道”我觉得马斯克的成功有一部分是运气吧”这位曾经在美国航天从事多年航天研究的专家用未置可否的语气强调。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马斯克呢?”

“世界上也许只会有一个马斯克”邢强笑着岔开了话题。

请欣赏,36氪纪录片《创业太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章下面的小火箭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