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戏的时候没看见经常一起玩的人不在线为什么就不想玩了?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龚卫锋

近日有报道称,长沙 22 岁女大学生小彤上周在玩剧本杀的时候,被吓到全身无力、头晕气促、四肢麻木,在送医急救后被诊断为右侧额顶叶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该事件登上微博热搜榜后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对于偶发事件,舆论不应 " 迁怒 " 剧本杀;也有人认为,对剧本杀的监管刻不容缓,应进行分级管理、给予玩前提醒。

近日,文旅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面对逐渐升级的监管政策,剧本杀将何去何从?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了广州知名的达芬棋桌游剧本轰趴馆,采访了管理者、剧本杀主持人乌冬,以及资深玩家罗杰克、紫菜卷、咏诗。对于剧本杀的市场动态以及从业者与玩家群体的变化,他们有话说。

培养主持人不容易,要懂行还要 " 再创作 "

如今,剧本杀界兵分两路:一类是有演员参演的沉浸式剧本杀,主打服化道;另一类是桌游式剧本杀,即为推理杀。我们曾在 2015 年尝试配备服化道精美的主题房间,但很快面临赛道选择。一些剧本杀店依靠大量投资深挖沉浸式领域,门面越做越精致,无需培养过多主持人,仅依靠几个剧本就能把店开下去。我们从 2009 年开始入行,桌游经验丰富,权衡后决定剥离演艺元素,回归初心,只做擅长的桌游式剧本杀,如纯粹的 " 推理杀 "" 克苏鲁跑团 "" 龙与地下城跑团 "。

在《龙与地下城》游戏中," 地下城 " 管理者被称为 DM。如今,很多人习惯将剧本杀主持人也称为 DM。这不准确,业内更习惯将带本者称为 " 主持人 " 或 "MC"。沉浸式剧本杀的成本主要在服化道,而传统桌游式剧本杀的成本主要在于培养主持人。每位主持人需要掌握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剧本。

我们是广州最早做剧本杀的三家店之一,很多广州的资深剧本杀主持人,都从这三家店启蒙的。剧本杀 2016 年、2017 年在国内兴起,当时我们已经做了七八年桌游,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互动、主持经验,和其他店相比更有优势。

最初玩欧美流行的聚会游戏《谋杀之谜》时,我们没把它当成剧本杀,而是当成一个桌游。当时剧本还是英文版的,得逐字翻译。我们打开剧本后,发现里面有主持手册,有人很快发现,看过手册的人不能玩本,大家就都不愿意看。推脱之下,我和另一个朋友负责看主持手册,引导流程。玩下来之后,我们发觉这种模式很特别,就产生了研究的兴趣。

第一个火起来的剧本叫《死穿白》,当时,业内还没有剧本杀主持人这个概念,因为能用的剧本,两只手就能数出来。最初,大部分店家的开本方式是主持人给每位玩家发剧本和线索卡,在尾声为玩家宣布结果并进行案件回顾。但我们店的主持人已经是全程跟玩,会在过程中干预、引导玩家享受游戏,最后脱稿复盘。

同样的剧本,不同主持人带,体验也是不同的。带本的主持人如何让不同玩家获得满意感受,同店家的培训体系有关。最开始,主持人带本会严格按照剧本的要求执行,但带多了本子后,主持人会迅速捕捉玩家的实时体验,按照剧本的机制、内容、玩法进行再创作。例如,玩家问:" 我经过楼梯时,可以搜出什么东西?" 如果剧本里没有线索,普通主持人会告知玩家 " 没线索 ",但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会根据现场环境增加剧情元素,如 " 你经过楼梯时突然传来一阵声响,眼前突然一片漆黑 "。优秀主持人能让剧本环境更加合理,不至于因为叙事断层而冷场。

目前,市面上培训主持人主要有三种:参加主持人培训班,参加连锁店的系统培训,参加业内店家联盟之间主持人的交流活动。以我们门店为例,一个新手主持人从什么都不懂,到基本能带本的程度,大概需要半年,但要达到相对理想的状态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只能做基础工作。

别一味追求硬核本,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玩家想获得良好体验,通常需要做好三道选择题:适合的剧本、契合的 " 同车 "(剧本杀术语:一局游戏为一车)玩家、优秀的主持人。

游戏开始之前,我们会问玩家一些问题,比如之前玩过什么本,我们就此做出选本难度的基本判断。经常有玩家问:" 你们这里最好的本是什么?" 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对于玩家来说,只有最合适的本,没有最好的本。如果新手玩家要强行玩高难度的本,体验不会好。一般来说,我们会给出其他选择,大部分玩家会听从建议。

对于新手玩家,我们不会推荐硬核推理本、重情感本,而会推荐风险较低的标准本,任何玩家都能在标准本中找到存在感,主持人的把控度也会更强。带完一次新人后,主持人充分了解了玩家的风格,在他们下一次玩的时候,就能给出合理建议。有段时间,剧本杀行业有个特别不好的风气,就是什么剧本火,店家就推什么本,比如硬核本《年轮》,但其实很多新手玩家并不适合玩。

市面上的剧本质量参差不齐。之前有个五人剧本由于情节泪点很低,有人把玩家边玩边哭的画面拍下来,在抖音上突然火了。其实这个剧本品质真的不行,当时许多人过来打听这个本,但我们坚决没有买那个本。这种本只能哄骗没玩过的玩家,我们不想让玩家接触。

选本重要,选 " 同车 " 的人也很重要。一帮人是否合适一起玩剧本杀?一种情况是三五好友自行组局,我们会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帮他们选择合适的剧本。两三百个本子,总有一款适合。另一种是我们帮玩家组局,搭配适合的玩家去玩一个本子。主持人也要和玩家适配,有的主持人表现力较强,他可能适合带恐怖本;有人擅长引导情绪,他可能适合带情感本;有人互动能力强,他可能适合带搞笑本。

三大因素中,主持人是最后的防线。即便推理型玩家选了情感丰富的角色,情感型玩家选了理性的角色,主持人都能把剧本往玩家擅长的领域引导。优秀的主持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将六分的剧本玩出八分的效果。但要想把三分的剧本带到八分,就需要主持人特别费劲地把剧本掰正。2017 年,最早一批写本的人赚到了第一桶金。当时极其缺本,只要品质还过得去就能玩。那个情况下," 巧妇要为无米之炊 ",烂剧本也锻炼了当时的主持人。

线上引流到线下,满足玩家社交需求

剧本杀属于线下社交文化,同其他桌游、电玩一样,都是媒介,人们在线下社交,用媒介破冰。

现在,很多人都是通过剧本杀 APP 接触这类游戏。对店家来说,线上是一种特别好的引流方式。但线上主持人无法像线下主持人那样观察环境和玩家的状态,来引导玩家的体验。为了让玩家有更好的体验,有追求的主持人也会学心理学,比如我学习了 " 性格色彩 " 心理学,观察每个玩家的需求,有人追求成就感,有人追求愉悦感,有人追求规则感。

剧本杀主持人就像老师一样。无论对剧本再熟,我们每天都要备课,复习一个剧本里玩家不能错过的体验点,复盘玩家之间有哪些不同。对于新本,我们会提前进行内部模拟,接着会发起一到两次的 " 体验车 ",相当于游戏公测,会给玩家一些优惠。一个主持人一周最多能准备两个新本。我们有类似教案的手册,主持人相互之间还有学术研讨。

剧本杀是一个挺好的社交方式。有玩家通过剧本杀成就了一段姻缘。我曾经在一个剧本中,给一位男生安排了一个暖男角色,他喜欢着一个女生扮演的角色。两人在玩的过程中入戏了,当场加了微信,在戏外坠入爱河。后来时机成熟,男生让我安排了另一个情感本,通过角色向女生求婚,浪漫至极。

我们的剧本杀店有点《深夜食堂》的氛围,一群玩过桌游、剧本杀的人,在这里吃点烧烤喝点酒,玩着玩着成为了朋友,聊着聊着哭成一团。现代人社交太匮乏,基本都是网络社交,其实,大家都不满足。我做了这么多年剧本杀,总能不断地收获朋友和故事,它们变成了无价的财富,如果只为赚钱,是不会有这种收获的。

现在,公众、市场对剧本杀的 " 热恋期 " 已经过去了,这很正常。一些我带过的剧本杀玩家,最近又回归传统桌游了。其实我们乐见其成,因为剧本杀没有多少,但桌游有很多。番茄炒蛋也不能天天吃啊。

罗杰克 · 互联网从业者

我最早接触的是古风换装类剧本杀,不符合我的兴趣点,就没入坑。三四年前,我接触推理类剧本杀后便迅速入坑,周末找几个朋友一起玩,有时找店家安排 " 拼车 ",到现在玩了 100 多本。玩得多了,玩家之间会重新组队,因为摸清了熟悉的玩伴反应的套路,会缺乏新鲜感。

我喜欢故事结构精彩的硬核本,不喜欢拼接烂梗的缝合本。这就像我去听脱口秀,想听干货,如果给我网络段子、烂俗笑话合集,体验不会好。现在剧本杀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从玩家的体验来说,所谓的许多新剧本其实新意不多。即便一个剧本被网友吹上天,我也总能找到以前玩其他本的痕迹,落差感强烈。但这也是难免的,在我看来,硬核本与推理小说创作类似,推理模式的创新空间不会更大了,可能突破点在于讲故事的方式,例如,采用多视角叙事,倒叙、插叙结合等。

据我观察,一二线城市的玩家整体水平较高,逻辑能力较强,硬核推理本更有市场。欢乐本阵营则在三四线城市。我回老家,就能感受到强烈的对比,老板的运营思路、主持人素质、选本等流程都有上升空间。对于市面上剧本杀的整体质量,我并不满意,但能理解,任何创作行业通常只有 5% 的优秀作品,一半的垃圾,剩下的凑合能玩。我现在也在摸索剧本创作,梳理多重逻辑的过程确实考验编剧的能力。

玩了多年剧本杀,我有过 " 跳车 "(中途离场)经历。那是一个 " 拼车 " 局,有对情侣坐在一块,女生把大腿放在男生大腿上,非常不雅。我当时忍了,但没想到女生玩游戏时还没品,不讲规则,主持人劝她都没用。这我忍不了,就直接走了。当然,我也有过美好的经历,比如玩剧本杀,认识了意趣相投的女生,谈了一场恋爱。这种经历在玩家间很普遍。

谈监管:适度监管很有必要,但不应矫枉过正。我周围都是成年人在玩剧本杀。为了推动剧情,剧本里有适度的死亡议题、悬疑色彩、凶案现场的描摹,只要不宣扬黄色、暴力就行。

紫菜卷 · 金融从业者

我最早是通过综艺《明星大侦探》知道了剧本杀,之后在 APP 上玩,体验感比较差。2020 年,我接触了线下剧本杀,便欲罢不能。截至目前,我玩了 50 多场,最短的剧本杀有三小时,最长的有八小时。最近一年,我每周六都在剧本杀店待着。

玩剧本杀,我最看重主持人素质。搜证环节最考验主持人,如果他能带好搜证过程,玩家体验感会好,但如果他 " 摆烂 ",体验感就不行。有一个微恐本,我玩过两次,第一个主持人浑身都是戏,玩家代入感很强。我便推荐朋友一起再去玩。但我们换了一家店玩的时候,主持人一直催我们走流程,剧本体验很差。" 同车 " 的人也很重要,运气不好遇到怼人的玩家,简直是灾难。我的性格不会中途 " 跳车 ",所以勉强玩下来会很难受。

我玩剧本杀的感受通常很好,放假回家和高中同学聚会,大家约一局剧本杀,很快就找回了当年的熟悉感。以前,我和朋友聚会都去 KTV 唱歌,现在则玩剧本杀。这两年,我到北京、西安、青海旅游时,也会搜索当地口碑较好的店,和朋友或 " 拼车 " 玩剧本杀。

剧本杀玩多了,我找到了玩家的共性:都不爱宅在家,比较爱玩;智商在线,普遍学历较高;推理本玩家非常理性。我喜欢玩推理本,不太能接受情感本,因为不太想在朋友面前哭,感觉一旦破防很难再把自己捞回来。

谈监管:监管很有必要。恐怖过头、多性向题材的剧本,容易引发玩家不适。这种元素也不是不能存在,但最好要在游戏介绍中有标签提示,注明哪些地方可能会引起玩家不适,让玩家自行选择玩或不玩。

咏诗 · 互联网从业者

我很喜欢推理类小说,从 2018 年年底开始玩剧本杀,截至目前玩过 100 多本。当时,同事组织玩了一把,有事实依据的推理过程让我非常愉悦。我迅速入坑。我喜欢推理本,反感刻意制造恐怖氛围,甚至充满灵异元素的悬疑本。我不接受情感本,曾经和同事玩过,旁边的妹子哭得稀里哗啦,我却一脸问号。

我在公司组建了剧本杀社团,群里大概 300 人,召集一帮人,利用休息时间,找个会议室,有时同时开几场。最开始,我们是用剧本杀 APP 玩,但逐渐厌倦了 APP 剧本的套路,便相约去实体店刷本。我们看重店家、剧本在社交网络上的口碑,当然评分也仅供参考,无良商家有时会刻意刷分,玩家难免踩坑。而朋友的推荐,通常更可信。

由于我经常和同事玩,当剧情比较狗血时,我们会把戏剧性很强的玩笑带到生活中。有时,我们也会玩到让所有人无语的剧本,比如死者的尸检结果是溺死,最后公布凶手杀人手法——凶手用枕头捂死被害者,再用化妆水瓶子把水挤到死者肺里。我们难以置信:编剧的医学常识呢?为了避免踩坑,我们会选择优秀主持人带本。据说,广州某位明星主持人的带本预约已经到三个月之后了。

我同事刚开了一家剧本杀店,他很看好剧本杀的发展潜力,通常会在 " 小黑探 " 剧本交易平台上买本,但现在缺的是优秀主持人。这和很多学校招生情况相似——师资很重要。

谈监管:现在市场仍然不规范。我们有时会玩到非常毁三观的剧本,连连感叹 " 这都行 "。虽然我不玩,但也听说过恐怖本里的恶心场面。对于监管,希望能要求店家把好关,剩下的交给玩家自行选择。

}

  在玩游戏时是否出现过电脑未响应的情况,本教程为大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情况一:内存使用率过低,电脑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物理内存中将累积不少数据,假如物理内存容量偏小,同时又没有及时释放物理内存,一旦游戏中遇到较为复杂的场景交换时,就会出现卡死现象,按下Ctrl+Alt+Del键查看“应用程序”状态时,往往就是游戏未响应;解决办法:有条件的玩家可以增加内存条容量,比如原来为1G内存,可以升级为2G内存;使用优化大师、鲁大师的“释放物理内存”功能,或使用360安全卫士软件中的“游戏优化”功能,将被占用的内存空间释放出来;

  情况二:CPU、显卡、主板散热不良,温度过高会导致硬件工作在非正常状态,可能会导致CPU使用率100%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电脑工作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进行复杂地图切换的时候容易发生DNF未响应的问题;解决办法:清理机箱灰尘、检查CPU风扇、显卡风扇、主板风扇工作是否正常,加大散热力度(打开机箱散热、重新涂抹散热硅脂、更换散热风扇),确保硬件工作正常.

  情况三:在进行游戏的同时下载文件、在线播放音乐或视频、运行其他大型程序等导致CPU超负荷运行,同样会出现CPU使用率100%的情况,从而出现游戏未响应;解决办法:在进行游戏时,请关闭其他不必要的程序,以确保游戏的流畅运行;

  情况四:网络延时,网速太慢同样会导致假死状态的发生;系统向游戏服务器请求数据时,由于网络数据流通不畅,导致无法接受游戏的服务器数据,从而程序无法继续运行;解决办法:检查电脑网络配置或联系当地的电信宽带提供商解决网络延时的问题;

  ?出现游戏未响应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当然,解决游戏未响应的最好办法还是提高电脑配置、增大内存。如果还是未响应,可以到游戏官网查找是否有其他解决方案。

}

王者荣耀上线六年的时间,虽然是一款老手游,但是这款游戏确实辉煌过,单日玩家在线活跃量破亿,的确吸引不少玩家的喜欢,但是随着游戏上线时间的增加,王者荣耀的口碑急速下滑,以前经常在一起开黑的小伙伴甚至已经卸载了这款游戏,玩家大量流失,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作为一名老玩家,回想起王者荣耀打着5V5公平战手游口号刚上线的时候,热度迅速排在了国内手游榜单的第一名,这些年虽然策划在不断地优化对局环境,但是如今的王者峡谷中根本没有什么公平可言,甚至让玩家很难享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现在峡谷中流传这么一句话“打得好,不如排的队友好”,足以说明现在的王者荣耀单单靠自己的技术是很难获得最终的胜利,因为系统在控制玩家的胜率,排位赛匹配机制变得非常的鸡肋,当系统默认你是高手的时候,会故意给你匹配一些菜鸟玩家,强行让你带他们上分,直接拉低自己的胜率,而且还会出现匹配的两队实力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导致比赛开局五分钟就可以看到比赛的结果,可以说没有任何游戏体验度。

王者荣耀口碑急速下滑,匹配机制限制玩家的胜率,导致很多已经拥有王者实力的玩家迟迟拿不到王者印记,现在的王者峡谷让不少玩家苦不堪言,因为自己的付出很难在游戏中获得同等的回报,所以现在有的玩家破罐子破摔,反正认真玩也是输,不如在排位赛中直接摆烂,只要自己玩得开心的就好,反正举报是摆设,很难举报成功。

有一说一,王者荣耀以前确实给玩家带来不好乐趣,但是天美根本不顾玩家们的感受,而是把重心都放在了氪金上面,新皮肤基本上一个星期出一款,再加上限定皮肤的返场,不少玩家的账户不知不觉就升到V10,但是自己依然没有感受到游戏的乐趣,所以很多V10玩家,现在如果卸载游戏不舍得自己的账号,不卸载游戏是真心一点也不想玩了,甚至有一些贵族玩家表示,如果皮肤能转卖,早就注销账号了。

不得不说,如今的王者荣耀确实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革,如果策划还是只知道一味的氪金,那么玩家会越来越少,到时候后悔或许已经晚了,希望天美三思。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留言,让你的评论被更多的小伙伴看到,我们一起探讨,记得点个关注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常打游戏的女生突然不打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