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李健很有文化?

对上述诗歌分析可以发现,“桑”在《诗经》中的意象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其一,描写采摘桑叶的劳动场面,主要有《汾沮洳》《十亩之间》《七月》等。如《十亩之间》记载女子采桑的欢乐场面,“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朱熹在《诗集传》中注解“闲闲”为“往来者自得之貌”,一群年轻的采桑女结束一天辛勤的劳动,呼朋引伴,一起回家。《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同样是记载采桑女劳动的场景,可见采桑者多为女子。但是在《汾沮洳》中则刻画了男子采桑的画面,“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诗中以采桑女的口吻,夸赞在汾河水的另一面,有个年轻的男子正在采撷桑叶,勤劳的男子,长得十分英俊,结尾句中更是夸赞男子“美如玉”。采桑女赞美年轻的采桑青年表达着自己的爱意。这些记载劳动场面的诗句可以反映出“桑”在古代农事中的重要地位,不单单是因为我国古代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合种桑养蚕,更是因为这其中蕴含“王道”“德政”。正如《管子·揆度》云:“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忧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农桑是家庭稳固的根基,衣食饱暖,安土重迁,代代绵延。

其二,以“桑”隐喻女子爱情的诗歌,主要有《鄘风·桑中》《卫风·氓》《郑风·将仲子》《秦风·车邻》《小雅·隰桑》等。在《隰桑》中以“隰桑有阿,其叶有X”的句式来比喻女子对男子的爱情,此诗中用“难”“沃”“幽”来形容桑叶的茂密,桑叶茂密也正是男女情谊正浓的暗示,此时女子的感情和《氓》中热恋时期的采桑女相一致,都是“即见君子,载笑载言”。《桑中》则是“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在这里,“桑中”不再是桑树,而是指地名,郭沫若在《释祖妣》中指出“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桑中、上宫都是男女相会之地,远古先民认为“男女交合可以促进万物的繁盛,因此所在许多祀奉农神的典籍中,都伴随有群婚性的男女欢会。”《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伊尹生于空桑之中,“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固化为空桑,故名之曰伊尹”,还记载颛顼也生于空桑之中“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由此,对桑的崇拜逐渐转变为对生命、生殖的崇拜,桑园不单单只是女子劳动的场地,也是男女幽会的地方。

其三,借“桑”隐喻当前生活的不幸,渴求安乐平稳的生活,主要有《鸨羽》《鸱鸮》《秦风·黄鸟》《东山》《小雅·黄鸟》《小宛》《小弁》《桑柔》等。在《鸨羽》中“肃肃鸨行,集于苞桑”起兴,后写徭役辛苦,无法赡养父母。《毛诗正义》曾云:“《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诗人作此诗主要是为写战争辛苦无法过上安静平和的生活。在《鸱鸮》中以母鸟的口吻描写生活的不易,鸱鸮毁坏母鸟的巢穴,母鸟“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以此描写母鸟取物作巢的艰难,暗喻下层百姓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生活艰辛。《小弁》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面对父母所种植的桑梓,仍需毕恭毕敬,朱熹云“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后用“桑梓”代指父母或故乡,在沿途中看到“桑梓”遂思念起家中的父母,不知自己何是才能摆脱眼前的困境,时来运转。《桑柔》开篇即云:“菀彼桑柔,其下侯旬。”以桑喻民,桑本茂盛但因采摘而稀疏,同理,百姓本生活安稳富足,但是“乱生不夷”,则百姓苦不堪言,“如桑之既采,民失其荫,而受其并。”桑本枝繁叶茂,且多与太阳崇拜相关,如《楚辞·东君》云:“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就将桑与太阳崇拜相联系。表明桑树会给先民以安全荫蔽之感,故多以动物栖息在桑树上以喻百姓渴求安稳踏实祥和的生活。

其四,借“桑”以夸赞淑人君子,主要有《泮水》《南山有台》《鸤鸠》等。《南山有台》以“南山有桑,北山有杨”起兴,以赞扬君子的美好品德。与此相似的,《鸤鸠》以“鸤鸠在桑,其子××”起兴,赞美君子“其仪一兮”。《泮水》:“食我桑葚,怀我好音”,虽也是赞美僖公,但诗中是以“桑葚”为意象,这在《诗经》中是比较少见的,《毛诗正义》云:“颂僖公能修泮宫也”,桑葚是桑的果实,泮宫亦是僖公“德心”的果实。

总之,“桑”因其在农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逐渐演化为桑林崇拜,人们寄予“桑”美好的愿景。“桑”不仅在先民祭祀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还是男女爱情的代名词。“桑”这一意象在《诗经》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并且“桑”这一意象对后世影响深远,汉乐府《陌上桑》在此基础上演化为秦罗敷美丽、聪慧的采桑女形象。魏晋时期曹氏父子对《陌上桑》进行拟作,更是对“桑”这一意象有所发展。陶渊明诗中也常常采用“桑”的意象表现自己回归田园,“复得返自然”的悠然闲静之情。

本文选自《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陈一平:《诗经·氓》解读

程章灿:诗歌的力量——《诗经》的言语传播

《诗经》中的爱情,或许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甜

}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从零道一」(id: goto0011)。 收听完整播客。

Facebook 工程师,去年年底从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知名的计算数据科学硕士项目(MCDS)毕业。他的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期间他除了在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实习外,还组织了学校的微软俱乐部,在中大计算机学生里有很大影响力。在访谈中,我们聊了:

- 在 Facebook 做安卓版手机 App 的优化工作是什么体验?

- 在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时,被哈佛医学院教授相中做研究,为什么婉拒?

- 在 MSRA 十一个月的全职实习如何对后续的发展产生帮助?

声明:本文只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公司立场

#1. 在iGEM比赛时被哈佛教授相中

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你大学以前的经历?

李:我是广东汕头人,很小就开始编程,小学五年级时汕头有一个搞信息学竞赛班,因为我哥是通过OI保送去了清华,我受他影响开始做竞赛。虽然竞赛没有很成功,但是这使我开始接触编程。

你在中大时候负责的微软俱乐部是一个怎么样的组织?

李:微软俱乐部是2001年微软和高校合作的产物,希望能扩大微软的影响力并发掘人才。我当时是俱乐部的主席,我们有两个分支,一个和技术相关,每周会有学生主导的研讨会,甚至会有组队的比赛获项目;另一个主要做微软的项目,比如“编程之美”在中大的筹备。

因为中大和清北的资源上有差距,所以俱乐部也是一种拓宽渠道的途径。也有学长会鼓励大家尝试不同的东西,比如 GSoC (Google Summer of Code)、实习、参加黑客马拉松等。

俱乐部也帮助我找到了微软亚研院的实习,我们这届还有同学通过GSoC去了火狐浏览器,后来本科毕业直接去了谷歌美国工作。我在 Facebook 找组的过程中还碰到了大我四届的学长,很神奇。

(零小一注:GSoC是一个非常棒的项目,它每年暑假资助学生远程给知名开源项目贡献代码,但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在2017年的1318名参与者中,49人来自中国,但最多的印度有569人。)

在参加iGEM比赛的时候哈佛的教授相中了你,但你却没去读他的 PhD,有遗憾吗?

李:iGEM 是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我们选的做软件的组,像是生物和计算机的交叉,做一些软件层面的模拟。最后我们得了奖,哈佛医学院的一个教授也看中了我,想邀请我去他的实验室做研究,但我最后还是选择没去。

但我不觉得遗憾。本科时尝试了不同的可能性,比如生物相关,还有纯算法的,但最后发现抓到兴趣的时候并不很关心究竟做的是什么。虽然当时还是很纠结的,毕竟是哈佛医学院,但想到如果要五年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还要一直说服自己去喜欢它,这无法给我持续的动力。

在申请卡内基梅隆的时候你的策略是怎么样的?

李:我没有很早开始规划,比如做项目找实习,而是当时我已经在做和系统相关的事情,正好CMU 也有这个计算数据科学(MCDS)的项目,我就想能不能去 CMU 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深造。这个项目本身也非常出色,比如它的主管是磁盘阵列(RAID)的发明人之一。

李:对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最主要的是要摸清所在公司的套路,知道它是如何筛选人的。比如 Facebook 希望实习生能表现得像全职工程师一样。同样的入门级工程师想要升职就需要表现得像下一个级别的员工一样。

你需要把东西做出来,也要让上级知道你有认真地在推动这件事。要做项目的主人,如果有人质疑它不好,适当的时候可以为它说话,把它推广出去。

在拿到 return offer 之后有再去面试其他公司吗?

李:我还面了四五家公司,包括谷歌和亚马逊,还有Snapchat。我纠结了很久是去 Snapchat 还是 Facebook,一个是我知根知底、薪水不错的公司,另一个是很有潜力、当时即将上市的公司。

李:一是地理位置,Facebook 是在硅谷,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注:Snapchat 总部在洛杉矶)。

二是我对 Snapchat 招我的组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是很喜欢,同时也更喜欢 Facebook 的气质。虽然听起来反直觉,但我觉得Facebook更内敛,希望能把人们的关系拉得更近,但 Snapchat 风格更狂野一点,是想让用户都很开心就可以了。但也是非常个人的感觉。

能不能简单地聊一下你在 Facebook 做的事情?

李:虽然之前做的主要是数据库,我在 Facebook 现在的工作是和移动端相关的。主要是优化手机应用上的一些性能,比如滚动优化、加速启动,介入垃圾回收。

我们会关注手机应用核心健康指标,比如不能闪退、安装包体积、占用的内存以及消耗的流量和电量等。

一般来说,移动端的优化会碰到什么问题?

李:首先,除了谷歌和苹果这两个做手机操作系统的公司外,其他做移动端应用的公司都像在“戴着镣铐跳舞”,对操作系统没有全套的控制,也会受到版本更新的影响。

另外一个问题是,在我们进行优化之前,需要先精准的定义问题。比如手机应用耗电的问题,会有很多干扰的因素,也需要在有限的信息情况下,去定义一个衡量标准,去捕捉到所有的问题。

这时候收集反馈就很重要,很多公司都会有一个叫 Dogfood 的计划,也就是员工提前一两周使用即将发布的版本(α或者β版),反馈问题。

怎么看待Facebook的开放式的文化?包括开放式办公空间?

李:开放式的办公空间也是有好有坏,别人第一次来会觉得这里像网吧,但我的工作没有受太大的影响,而且和其他员工的沟通更方便。另一方面是象征性的,虽然我也不可能每天都去找扎克伯格聊天,但经过他和其他上级的工位就会感觉他们和大家一样,用的也是相同的桌子。

Facebook 像很多公司一样,使用一个叫 Workplace 沟通工具,类似内部版的 Facebook,有个工作的组,大家会把项目进展放在上面,也会有休闲讨论的群,还可以在上面反映对公司的不满。

#4. MSRA实习:入职三个月临时换组

本科在微软亚研院时做了些什么?

李:我在微软亚研院(MSRA)实习了十一个月,做的事也和全职差不多。我一开始在创新工程组,负责帮助研究组把想法转换到真实的产品中。

我当时做了一个 Visual Studio 的插件,但过了几个月发现还是更想去做偏研究性质的工作,就申请了转组。

之后我就转到了互联网搜索与数据管理组,做一个和数据库相关的全新的项目,接手的时候一行代码也没有。有一个搭建在 SQL Server 上的图数据库,需要根据用户给定图的模式来进行检索,我们做的就是图检索的优化。

当时这个写了九个月,走的时候没有还写完,又找了几个人来接手项目。2015年底开源,叫 GraphView。今年在微软的 Build 大会上发布了,部署在微软云上。

这对之后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吗?

李:在 CMU 时候和一个做数据库的老师做研究,也是通过他去 Facebook 做另外一个数据库叫RocksDB,是单节点的数据库。

在 Facebook 最主要的用途是用它代替 InnoDB 作为 MySQL 的存储,可以节省约50%的空间使用。

在 MSRA 的导师也对我很好。我对数据库一窍不通,当时连 B-Tree 是什么都不知道,但他却说太好了,既然你不知道,那就我们来推一下为什么需要这个东西。

这个经历不仅仅是简历上多了一项,而是让我接触到了数据库这个全新的领域,并且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方法论。

即使我现在做移动端,和数据库已经没关系了,但还是需要用类似的办法去定义、解决问题,并把结果完整呈现出来。

同样来自MCDS项目:

欢迎来这个知乎问题写下对我们节目的看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健人群中的人评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