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是什么?

四离四绝日,是民间的一种说法,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自然和天体运行的研究,那么四离四绝日是什么意思?四立四离四绝日禁忌有哪些?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自然和天体运行的研究,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四离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称为“离日”,四绝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四离四绝日的说法,主要是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日子,还是应该遵循自然规律的时间节点进行。

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在术数上叫做“离日”。全年共有四个这样的日子,所以称为“四离日”。

《玉门经》中说:“离者,阴阳分至前一辰也。”分就是春分和秋分,至就是夏至和冬至。前一辰就是前一天的意思。四离者,春分前一日叫做木离;夏至前一日叫做火离;秋分前一日叫做金离;冬至前一日叫做水离。四离日在黄历上一定是写着“日值四离,大事勿用”的字样,是一般择日忌用的日子。

《玉门经》中说:“四绝者,四立前一辰也。”也就是说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全年共有四个这样的日子,所以就叫四绝日。

依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立春木旺水绝,立夏火旺木绝,立秋金旺土绝,立冬水旺金绝。故先一日为绝也。”意思是:立春后大地回春,水(冬)就绝了;立夏后渐热,木(春)就绝了;立秋后天渐凉,火(夏)就绝了;立冬后天渐冷,金(秋)就绝了。故把四立前一日叫“四绝日”。

四绝日在黄历上一定是写着“日值四绝,大事勿用”的字样,是一般择日忌用的日子。

传统择日学认为,四离为四季之开始,四绝为四季之终,古人害怕穷尽,总结认为不吉。所以不择四离和四绝日办大事,一般会有诸多不利,而无益处。

从玄学角度看,此是四季相交、节令转移、阴阳杂乱之际。这也符合现代前沿科学的混沌机理,即当系统达到某个临界数值时,系统间会出现时而有序时而混沌的现象。因此不能一律理解为迷信,做事还是避开这些节令为好。

在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为“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称“四绝日”。另外,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前一天称“四离日”。传统择日学认为,“四离四绝,大事勿用”,意思是在这八天做事有诸多不利。

1、四立日前后不宜结婚

民间认为,结婚的日子,要避开四立四至前一天,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可用,宇宙气场处于混沌未开状态,传统习俗中认为此为四绝日及四离日,在此时结婚为不吉。

2、日值四离,大事勿用

四离日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前一天。《玉门经》中说:“离者,阴阳分至前一辰也。”春分前一日叫做木离;夏至前一日叫做火离;秋分前一日叫做金离;冬至前一日叫做水离。四离日是把一季二分的日子,不能五行流通生旺气、五行流通生财气,所以不吉利,是一般择日忌用的日子。

传统择日学认为,忌在四离日结婚嫁娶、搬家入宅、开工开业、起基建房、出行上任等,犯之不顺。

3、日值四绝,大事勿用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称“四绝日”。此四天正是季节相交、节令转移、阴阳杂乱之际。四绝为四季之终,立春前一天为冬季的最后一天,立春前一天为春季的最后一天,立秋前一天为夏季的最后一天,立冬前一天为冬秋季的最后一天,择日怕穷尽,所以四绝日不吉。另外从五行择日来说,四绝日分别对应着木旺水绝、火旺木绝、金旺土绝、水旺金绝。五行偏枯之际,所以也不吉利,属于凶日。

4、四离四绝,心安体静

四立日(和四离四绝日)在民间被认为是季节交替的日子,全世界万物生灵都要适应季节变换。在季节交替的日子,人的行为要顺乎天道,修神养性,调节情绪,保持心安体静状态为佳,精神要内敛,不可释放精华。所以古代典籍中有记载称,在四立日(和四离四绝日)不可行房事,否则一次折寿三年。

另外,在我国古代,四离日和四绝日往往还是新官接手和旧官退位的日子,一般交接之际会无人管事,人们视此为不吉利。传统择日学认为,凡结婚嫁娶、搬家入宅、建房等重要事宜还是避开四离四绝这些忌日为好。

 郑正国,男,1963年出生,浙江舟山市人,因祖上庇荫一直从事《周易》学研究,90年代学习于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1995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在互联网上关于易学咨询策划的研究者,从1993年以来来自全球的华人社会易学咨询电话成千上万,并作出满意的解答,1997年以来在境内外几十家大企业策划中成绩斐然,1998年受到国家高层接见,1999年受到美国及韩国邀请并入选《中国当代易学文化大辞典》,2000年出席二千年南京国际《易经》大会,入选《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等十几部国内名典。2001年受到北大研究生班的邀请, 2001年受到欧洲华人华商协会邀请,赴欧洲受到欢迎,将成为当代青年从偏僻山村步入国际讲台的典范以及我国最有希望的易学应用人才。中国当代易学风水名家,现任舟山普陀正国易经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结缘热线:。

}

  周易玄:当代中国著名战略咨询管理顾问专家,22岁受聘于清华、人大等高校客座讲学,并任海内外多家企业、集团董事及顾问,24岁任联合国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执行秘书长;25岁受聘南京师范大学任研究员、兼职教授;26岁任北京大学教育文化与品牌战略研究所副所长;27岁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社会责任与中华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所长。

  搜狐文化:近几年白话类国学书籍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是什么契机让您有了创作这套大部头著作的想法?

  周易玄:您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墨子说过的一句话:“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欲念杂生,真正发自内心主动从善的人日渐减少,我觉得作为国学学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主动向今天的人们灌输一些来自老祖宗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与智慧。这也印证了北宋大哲张载的千古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首先有为天地立心的发心,为生民立命的大愿,才会真正做好为往圣继绝学的事情。而我们为往圣继绝学,目的就是要能够发扬远古圣哲的宏愿――为万世开太平。总之,我撰写这部书的目的也在于将国学的精髓思想传递给当今的国人,给大家更多人生的思考与启迪。

  搜狐文化:如果让您高度概括一下,这套书的主旨和精髓是什么?

  周易玄:我这套书的名称叫《国学旨归――天人视野下的终极关怀》。我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天人文化。司马迁在《史记》自序当中,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人之际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他将先贤的智慧,融入他的笔下,以历史的大背景作为参照,来剖析古圣先贤的智慧与才思,给当下及至后世的人们予以启迪。所以真正古人的著述,都是文史哲融于一体的。文以载道,道以兴文。这正是我写这部书的目的,也是这部书的主旨精髓。

  搜狐文化:您认为老子这样的先贤,他的哪些智慧和观点是其长久魅力所在?

  周易玄:之前曾有媒体给我做过专题报道,标题是《周易玄――站在宇宙看世界的国学奇才》,对我个人而言,这当然过于激赏。但是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却是恰到好处的一个表述。中国的文化就是立足于甚至比宇宙还要高的高度上来观照我们人类的世界。其实这个宇宙也正是喻指我们中国文化的高度。孔子说:“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道,也是指国学的最高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开始就提出:“道者,万物之奥也。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老子的哲学里,道是排在第一位的。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讲维度空间。

我们是生活在三维空间的,比三维空间低的空间有二维空间、一维空间等等。比三维空间高的有四维空间五维空间,乃至于万维空间。老子对道的描述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对N区域无穷大宇宙空间的描述。简单地说,高维空间是低维空间的投影源,低维空间是高维空间的投影。所以一切的低维度空间都是高维空间的投影变现。如同我们观看电影。影像只是投影,相对来说,光碟就是影像的投影源。我们都在执着影像,可是投影源出了问题,影像就会出问题。而我们的肉体局限在三维空间,但我们的意识能量却可以进入高维空间。

        现代物理学讲的意识能量其实就是古人讲的精神,都是由真心所生的。老子的智慧和哲学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中也得到了印证与阐述,有殊途同归的效果。他语言所产生的各种力量,也吸引着今天更多的人持之以恒地去追求更高远的人生境界。

  搜狐文化:长期以来学界都在热议,中国人能够拿得出手让全世界广泛接受的观念有比较公认的两条,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天人合一”。您怎么看待这一说法?

  周易玄:我觉得中国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能够拿出来的,即便是天人合一,仅仅这一条就已经非常博大深厚了。中国历史上,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者不胜枚举。我们古书里经常有“大人”和“小人”这样的称谓,我们今天也还在说这两个词语。甚至骂人还给扣上“小人”这个词语。其实“小人”是相对“大人”而言,在古代也顶多是个中性词。但今天就成了贬义词。大人是讲的心胸格局的大,小人是讲心胸格局的小。心胸小了,问题就多了。遇到很小的事情,也要斤斤计较。

  譬如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别人在菜场买菜,为了两毛钱可以争吵一个上午,大把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市井小民”。当然这也不是骂人的话。如果他明白了大人君子的道理,有了这样的境界,就不会这样了。大人也是从小人成长起来的。我们今天的大学,其实也是取词于此,即培养大人君子之学叫做大学。但是我们今天的大学毕业生,能做到大人君子的有多少呢?中学,是中庸之学,小学则是仪礼之学。小学要让我们学会基本的做人之道;中学则是让我们找心、安心、明心的学问。

  搜狐文化:韩寒说,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中国逻辑”,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周易玄:韩寒是我在十六岁的时候读过他的书,他的文风是那种比较善于针砭时弊、杂文式的。包括这个关于逻辑的说法,其实也不出他的语言风格和思维风格。所以我认为他的这个说法不能用学术的眼光来审视。其实说到中国逻辑,《易经》才是真正的代表了中国逻辑。《易经》当中包含了太多大多的思维模式,比如直观思维、类比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辨正思维、灵感思维、灵力思维等等。这些思维全部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中国式的逻辑。有非常多的面,非常庞杂的哲学原理。那么这些思维和逻辑和世界上的主流思维逻辑其实也有着某种的关联与契合。

  搜狐文化:您非常热爱传统文化,您认为传统文化中能否挖掘出符合现代人追求的那种“自由精神”?

  周易玄: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现代人追求的自由有一种契合。我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有过一些体悟,曾经写了一首诗:“三才天地人,我在此中分。无须驾白鹤,任意自纵横。九州挟风雷,一心成贤圣。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许慎《说文解字》里说贯通三才者为王也。上面一横代表天道,中间一横是人道,下面一横是地道,一竖贯通天地人三才,所以我说我在此中分。我要做的,就是能够贯通天地人于一身。

  中国文化是讲心的文化,当然这首诗里的‘一心’,并不是指我一心想着要这样要那样,而是佛经‘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儒家‘诚意正心’这样的修养。中国的中,是中庸的中,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偏不易就是中国的中,指人心安定,内心澄然,如如不动。国则是指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的内心与国家的兴亡是有共振的。一个人把心打开了,自然就做到了开心,一个心胸开阔,心胸打开了的人自然是非常开心的,无需再去借助其它的娱乐活动或者外界影响来获得。所以有人问我,你学习中国文化会不会把自己搞的暮气沉沉,我说,当然不会,因为学习中国文化的时候我的境界升华了,心胸随之打开了,感觉非常的开心和自由。所以其实学习中国文化也是开拓心灵疆域、追求内心自由的过程。

  搜狐文化:整部书您使用文言文写作,国学功底叹为观止,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却是艰涩难懂,您当初用文言文写作的初衷是什么?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惑?

  周易玄:其实书中文白相杂,读者一看到这样的东西,便觉得是古文。中国的汉字非常之优美,那种美感,是高度抽象的,也是高度形象的。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常说文以载道,其实字也载道。甚至喝茶也“载道”,舞剑也“载道”,下棋也“载道”。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汉字既涵括了归纳法,又具备了推演法。古人的一个字有好多意思,让人去思考,让人去追逐。汉字其实兼具着佛家的思想。比如说古人在写作的时候,也是在让自己觉悟,这就如同佛家讲的自觉的一个过程;当写完了以后,让读者充分发挥思考、感悟的空间,甚至发现连作者都没有涉及到的地方。这就是在觉他。这不正很符合佛家“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说法吗?

  当我们在用言语表达或者在用文字表达的时候,总是不尽人意,无论如何,都不能完整或准确地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而用古文的形式表达,一个词语的内涵极为深广丰富,不但能表达出你的思想,甚至还能让读者启发出更多的东西。不但不是“辞不达意”,相反,甚至还“辞超意外”。这就是《易经》讲的“圣人立象以尽意”。我也是尽量进行一种尝试,用这种文风写作,作者的心境必须要很淡泊很宁静,其实这样一来,创作本身就是一种修为。作者静心创作的作品,也希望读者一样能静心阅读。阅读本身是一种美,不能安静以及不能让人产生思考的阅读这是在破坏阅读,亵渎阅读。王充曾讲:“身与草木同朽,声与日月并彰。行与孔子比穷,文与杨雄为双。吾荣之。”我的意思也在于此,要么就别说,要说就一定能给读者最有益的启迪。这也正是古人所谓“立功立德立言”的追求。

  谈到创作中的困惑,其实还是学术上的困难,古人讲继往圣绝学,一方面我觉得绝学就是道,我们要去继承它。不继承他,就是“不道早已”,就是“大道废”。另一方面,绝学的意思就是濒临失传或者正在失传甚至已经失传。如果再不去继承,那我们就真的愧对“列祖列宗”了。我在写《干支哲学》的时候,好多东西已经无从考证,干支的起源问题,运算机制为何会这样?等等这些东西让我既觉得干支的运算非常玄妙,另一方面又让我有着如履薄冰的感觉,这是我遇到的最大的困惑。甚至我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我一直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中。我也请教了许多大学者,比如研究古天文的南京大学卢央教授等,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我越写,就越感慨,古人的智慧,太太了不起了。我们除了继承,还能做什么呢?批判吗?那就更没有资格了。

  搜狐文化:在我们看来艰涩难懂的国学论著,却得到了诸多国学专家的肯定及盛赞,但是它的专业性会导致很多读者望而却步,您认为什么样的读者适合阅读这套国学著作?

  周易玄:我一直奉行老子“水到渠成,道法自然”的理念。有人觉得我的年龄和学术成果不相称,我发心写这部书的时候,还不到19岁。我一直在想,我作为一个少年人,都能如此深入研究中国文化,能够去领悟它,我能做到,那我相信也一样会有更多的中国少年和中华儿女去学习她,去继承她,去发扬她。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了一种真正的快乐。

  在读者类型选择方面,我认为专门做中国文化研究的,这部书给他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史料,具有文献价值;对于喜好书画艺术的朋友而言,这部书里有大量当代书画名家赠送给我的墨宝配作插图,极有观赏性。同时书画艺术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书画艺术上有所造诣,就必须借助国学的力量来升华自己境界及修养。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我说中国文化好比一株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其种子就是《易经》。从《易经》上开始生根发芽,树干就是儒释道大三家,树皮就是中医,保护这株树木的生命不受伤害。树枝就是诸子百家思想。树枝上的花桠果叶就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当然这个比喻不一定准确。

  对于从事企业管理的,也可以受益无穷。我有很多企业家学生,甚至他们中很多企业都做得很大。他们都曾告诉我,他们在企业的管理中也是中国文化的直接受益者。因为中国文化当中已经包含了所有的管理学原理。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大的方面的管理。试想天下国家都能治理,何况一个企业一个家族呢?但是读这套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能静。诸葛亮讲,俭以养德,静以修身。只有静,才能读出境界。

  还有一个意义在于,我希望通过这套书,能给中国的青少年们树立一个榜样,与其整天沉溺于打游戏和追求各种娱乐活动,不如回归于中国文化,回归于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搜狐文化:近年来的国学热让很多人重新开始关注国学,您认为国学传统文化对当下的都市生活有什么样的意义?

  周易玄: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话特别形象地比照了当今人类的生活。我们生活当中听到好多劲爆的音乐,生活中又体验着高节奏的步伐,甚至还有更多疯狂的娱乐。我们古人讲方寸大乱,在今天的社会我觉得体现得淋漓尽致。方寸就是人心,方寸大乱就是人心大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已经安静不下来了。都没有思考,没有思考的决断,容易酿成恶果。老子则勾画了一幅回归自然的画卷,很多人觉得这种思想很消极,其实我越来越觉得反而很积极。消除了内心的欲望,人会返璞归真,更轻松,更快乐。也会更容易开悟。一个真正开悟的人,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搜狐文化:您认为当下快节奏生活的国人,应如何去学习国学?

  周易玄:论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是知的层面,习的意思是践行。学习其实就是知行合一。如果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真正的儒者,他能够做到身体力行,践行老祖宗的智慧,这样就能影响到很多的人。他影响到的这一批人,还会继续影响到更多的人。这就是文化的内涵。叫“以文化成”。我的建议是,我们应该摆正态度,面对国学,都应该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搜狐文化:在生活中,您也是一个诚笃治学,清心寡欲的人吗?国学对于您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都有那些影响?

  周易玄:在生活中,我尽量往这个方向走。因为生在俗世,其实有好多的诱惑,好多的影响。我还是遵从古圣先贤“知天命”的观点。就是首先要了解自己,即心理、生理和命理,尽量遵从内心的声音。这在西方的哲学上叫“认识你自己”。古人讲“乐天知命故不忧”。只有很好地认识自己,才能很好地完善自己,成就自己。我的理想是努力做一个诚笃治学,传扬国学并虔诚低调的人。

  搜狐文化:当代的国学名家您比较尊崇哪位?老子的名言警句有很多,您最喜欢哪一句?

  周易玄:当代的名家,真的很多。往圣先贤,也如千帆过影。相比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些古圣先贤。用古人的一副对联,叫“身无分文,心怀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作为当代的国学学者,我们都需要虚心向先贤学习。

  老子所有的名言当中,我最喜欢的,比如“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自然,是天之道。“无不为”,是以“为学”和“为道”这两个有为来达成的。

  “为学日益”就是说学习知识与技术要不断丰满完善、精益求精。同时也是升华我们境界的过程。而“为道日损”则是指从主观到客观、从理想到现实、从物质到精神过程中的阻隔障碍都要一一剪除,减损掉我们的欲望,减损掉我们的骄傲等等。以期求我与自然能合一,与道相感通,实现我们生命的最佳状态。

}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易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